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培养条件对勺叶茅膏菜试管苗矶松素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赖恭梯 林玉玲 赖钟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0-256,共7页
为探讨培养条件对勺叶茅膏菜(Drosera spatulata)试管苗矶松素积累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矶松素含量,对不同器官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勺叶茅膏菜试管苗矶松素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勺叶茅膏菜试管苗根的矶松... 为探讨培养条件对勺叶茅膏菜(Drosera spatulata)试管苗矶松素积累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矶松素含量,对不同器官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勺叶茅膏菜试管苗矶松素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勺叶茅膏菜试管苗根的矶松素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光质和有机物含量对勺叶茅膏菜试管苗矶松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试管苗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最佳培养光质为白光,其次为红光和蓝光,最后为绿光;适当降低培养基中有机物含量可促进勺叶茅膏菜试管苗的生长发育;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矶松素积累的影响效应依次为6-BA〉NAA〉KT〉GA3,而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效应依次为6-BA〉GA3〉NAA〉KT。因此,勺叶茅膏菜试管苗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0.2 mg L^-16-BA、0.2 mg L^-1 NAA、0.5 mg L^-1 KT和0.1 mg L^-1 GA3,于白光下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勺叶茅膏菜 矶松素 光质 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矶松素对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2
作者 张小超 陈鹏 +3 位作者 何波 雷伟亚 刘吉开 沈志强 《昆明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10-15,共6页
目的研究矶松素在体内外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Born方法测定不同状态(非激活或激活态)中性粒细胞对洗涤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应用玫瑰花结试验及Born方法分别探讨矶松素对中性粒细胞与血小... 目的研究矶松素在体内外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Born方法测定不同状态(非激活或激活态)中性粒细胞对洗涤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应用玫瑰花结试验及Born方法分别探讨矶松素对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体外,矶松素呈浓度相关性明显抑制ADP、AA及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9.4,82.7和38.1 moL/L;10 mg/kg矶松素灌胃后,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具体表现为:(1)对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于给药后60 min即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于120 min达最大效应,至给药后240 min仍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对AA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于灌胃后30 min显效,180 min达最大抑制作用,有效至少可持续240 min;(3)对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于给药后90 min起效,药效持续至给药后120 min.矶松素明显降低凝血酶激活的洗涤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率,其IC50为62.9 mol/L,且明显阻抑肉豆蔻佛波醇(fMLP)或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引起的洗涤血小板聚集,其IC50分别为54.3和47.6 mol/L.结论矶松素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拮抗ADP、AA或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矶松素显著减少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作用;矶松素明显阻抑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矶松素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聚集 粘附
下载PDF
作为功能材料的矶松素的提取及HMO计算
3
作者 孙振范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42-46,共5页
对从植物中提取的矶松素的大π电子体系进行HMO计算.计算表明:矶松素可能具有较大的二阶极化率和可能存在双稳态结构。
关键词 矶松素 HMO NLO 分子电子器件 功能材料 提取
下载PDF
矶松素的含量测定
4
作者 潘子杰 《中草药》 CAS 1986年第2期14-15,共2页
矶松素存在于白花丹全草和山榄叶柿树皮中。本文报道其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30nm处测定吸收度,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关键词 矶松素 白花丹 山榄叶柿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茅膏莱中茅膏酮的分离及矶松素钠盐的制备
5
作者 黄和意 周胜辉 张振杰 《中草药》 CAS 1979年第5期10-11,49,共3页
茅膏菜原植物经鉴定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lunata Clarke,其地上部分的蒸馏液经薄层分析含有4个萘醌类化合物,从中分离到一种橙黄色针状结晶体和挥发油。经鉴定结晶为茅膏酮(droserone),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最低... 茅膏菜原植物经鉴定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lunata Clarke,其地上部分的蒸馏液经薄层分析含有4个萘醌类化合物,从中分离到一种橙黄色针状结晶体和挥发油。经鉴定结晶为茅膏酮(droserone),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25微克/毫升。作者亦将分离得到的另一有效成分矶松素,制成可溶性的矶松素钠盐,以备制注射液之用。文中报道了矶松素钠盐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矶松素 挥发油 注射液 茅膏菜科
下载PDF
茅膏菜全草中矶松素的分离及体外抗结核杆菌实验
6
《中草药》 CAS 1978年第1期16-17,49,共3页
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var.luna-ta Clarke),又名地下明珠,作者在文家市大队合作医疗卫生所将茅膏菜水蒸馏液制成注射剂,治疗结核病(见《中草药通讯》1977年6期41页)收到了较好疗效的基础上,对茅膏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 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var.luna-ta Clarke),又名地下明珠,作者在文家市大队合作医疗卫生所将茅膏菜水蒸馏液制成注射剂,治疗结核病(见《中草药通讯》1977年6期41页)收到了较好疗效的基础上,对茅膏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从中分离得到一种橙黄色针状结晶,经分析鉴定为矶松素(Plumbagin),通过体外抗菌实验证明,对结核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膏菜 矶松素 结核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