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红牛矽卡岩型铜矿床石榴子石特征 被引量:36
1
作者 高雪 邓军 +5 位作者 孟健寅 闫寒 李建新 杨春海 孙诺 魏超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95-2708,共14页
红牛矽卡岩型铜矿床是义敦岛弧南段格咱火山-岩浆弧新探明的铜矿床之一,目前探明铜金属资源量已达大型规模。与由侵入岩和大理岩直接接触形成的典型矽卡岩矿床不同,红牛铜矿床是隐伏岩体远程矽卡岩化的产物,其矽卡岩矿体与地层产状基本... 红牛矽卡岩型铜矿床是义敦岛弧南段格咱火山-岩浆弧新探明的铜矿床之一,目前探明铜金属资源量已达大型规模。与由侵入岩和大理岩直接接触形成的典型矽卡岩矿床不同,红牛铜矿床是隐伏岩体远程矽卡岩化的产物,其矽卡岩矿体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通常相间排列,且距离岩体较远,大理岩中可见粗粒石榴子石和硅灰石,矽卡岩中常见大理岩捕掳体。根据矽卡岩矿物组合可将该矿床矽卡岩类型划分为石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透辉石(或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符山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绿帘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阳起石-绿帘石矽卡岩、硅灰石矽卡岩和绿帘石矽卡岩,其中以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和硅灰石矽卡岩为主。石榴子石是最重要的矽卡岩矿物,分布广泛、颜色变化大,且石榴子石矽卡岩中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化最好。本文通过对0ZK10、3ZK11和7ZK16钻孔岩芯的地质编录,查明石榴子石在红牛铜矿床的空间分布和矿化特征,采集该矿区新鲜的石榴子石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和角岩磨制成光薄片,开展详细的显微镜下鉴定工作,观察石榴子石的颜色、粒度、结构、光性等岩相学特征,并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其化学成分。红牛铜矿床石榴子石集中产出于矽卡岩中,少量产出于矽卡岩化大理岩和角岩中,具有明显的两期。早期石榴子石分布广泛,多呈褐色-红褐色,非均质性,异常干涉色,粒径一般在0.2~4mm之间,半自形-自形中细粒结构,韵律环带发育。SiO2含量变化范围为35.18%~37.69%、CaO为33.34%~36.35%、Al2O3为3.64%~13.69%、FeO为11.90%~24.18%、MgO为0.00%~0.08%,FeO和Al2O3含量变化呈负相关,SiO2和CaO含量变化整体呈正相关。石榴子石端员组分总体以钙铁榴石(36.88%~82.36%)为主,其次为钙铝榴石(16.59%~60.75%),还有少量的镁铝榴石、铁铝榴石和锰铝榴石,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And37-82Gro17-61Spe+Pyr+Alm0.33-3.71)。晚期石榴子石呈浅褐色-浅红色,多发育于矽卡岩化角岩和大理岩中,少量发育于矽卡岩中,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均质性,全消光,常具有溶蚀结构。SiO2含量变化范围为35.06%~36.27%、CaO为33.07%~33.77%、Al2O3为0.04%~1.05%、FeO为27.38%~28.18%、MgO为0.00%~0.04%,属于钙铁榴石(94.42%~98.46%)。早期石榴子石韵律环带发育,其主量元素含量变化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由核部向边缘,SiO2和CaO基本保持不变,FeO含量增加,Al2O3含量减少,钙铁榴石含量增加,钙铝榴石含量减少,反映在石榴子石形成早期,成岩环境为低氧逸度、酸性还原环境;形成过程中氧逸度增加,成矿溶液由酸性向弱碱性演化。黄铜矿、磁黄铁矿、辉钼矿等金属硫化物多呈他形充填于石榴子石颗粒之间,或在石榴子石的裂隙中形成细脉,或沿石榴子石生长环带面交代,表明石榴子石形成于矽卡岩早期、早于铜矿化,并为金属硫化物的沉淀富集提供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子石 钙铁-钙铝榴石 物理化学条件 红牛矽卡岩型铜矿床 滇西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矿带南缘矽卡岩型铜矿床含矿岩体锆石U-Pb年龄及意义 被引量:23
2
作者 梁华英 魏启荣 +2 位作者 许继峰 胡光黔 Charllote Allen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92-1698,共7页
西藏冈底斯矿带发育大量斑岩铜钼矿床及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斑岩铜矿带及多金属矿带。过去的工作表明,冈底斯带南部矿床同位素年龄多小于30Ma,形成于碰撞期后伸展环境。本文测定了冈底斯矿带南缘克鲁-冲木达矽卡岩型铜(金、钼)矿集区... 西藏冈底斯矿带发育大量斑岩铜钼矿床及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斑岩铜矿带及多金属矿带。过去的工作表明,冈底斯带南部矿床同位素年龄多小于30Ma,形成于碰撞期后伸展环境。本文测定了冈底斯矿带南缘克鲁-冲木达矽卡岩型铜(金、钼)矿集区桑布加拉矽卡岩型铜(金)矿化岩体锆石LA-ICP-MSU-Pb年龄及锆石Ce4+/Ce3+比值。矿化岩体锆石U-Pb年龄:92.1±0.6Ma,MSWD=1.0,锆石Ce4+/Ce3+比值在90~562之间,平均值为287。锆石Ce4+/Ce3+比值和玉龙矿带含矿岩体锆石的比值基本一致,显示矽卡岩矿化岩体岩浆氧逸度较高。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时间在65~45Ma之间,桑布加拉矽卡岩型铜矿化岩体锆石U-Pb年龄表明冈底斯带不但发育碰撞期后大规模成矿作用,也发育与洋壳俯冲构造岩浆事件有关的成矿作用。这为冈底斯矿带洋壳俯冲有关矿床的寻找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冈底斯 矽卡岩型铜矿床 洋壳俯冲
下载PDF
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矿物化学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熊潇 朱赖民 +5 位作者 张国伟 杨文强 郑俊 姜航 刘凯 郭延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97-2614,共18页
秦岭造山带燕山期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床因过去发现的数量有限,限制了对区内铜矿床成矿机制的深入研究。小河口铜矿床是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内的典型矽卡岩型铜矿床,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玢岩与泥盆系桐峪寺组地层接触处的矽卡岩带内... 秦岭造山带燕山期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床因过去发现的数量有限,限制了对区内铜矿床成矿机制的深入研究。小河口铜矿床是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内的典型矽卡岩型铜矿床,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玢岩与泥盆系桐峪寺组地层接触处的矽卡岩带内。成矿作用划分为4个阶段:Ⅰ干矽卡岩阶段、Ⅱ湿矽卡岩-氧化物阶段、Ⅲ石英-硫化物阶段和Ⅳ碳酸盐-石英阶段。本文在对该矿床矽卡岩矿物(石榴子石和辉石)和金属矿物(磁铁矿和硫化物)详细的岩(矿)相学观察基础上,针对这些矿物进行系统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来示踪矽卡岩的成因和形成环境,讨论成矿元素的沉淀富集过程。研究表明,小河口铜矿床为典型的接触交代成因钙质矽卡岩型矿床。干矽卡岩矿化阶段从早到晚依次形成钙铝榴石(Adr24-31Gr68-74)、钙铝榴石组分-钙铁榴石组分交替系列(Adr26-68Gr31-72)和透辉石(Di73-91Hd8-24)-纯钙铁榴石(Adr68-100Gr0-30)。伴随着岩浆结晶分异,初始岩浆-热液流体与灰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首先形成无环带钙铝榴石(Grt-a)矽卡岩,此时成岩环境为低氧逸度、酸性还原环境,不利于矽卡岩铁、铜矿化的形成;成矿流体不断从岩浆中出溶并发生多次沸腾,引起残留热液的氧化还原状态发生周期性变化,成矿热液由酸性逐渐向弱碱性演化,进而导致Fe3+和Al3+活度的变化,在振荡的物理化学环境中形成了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组分交替生长的宽环带石榴子石(Grt-c)矽卡岩;随着岩浆演化和流体作用的扩大,成矿体系处于较稳定的碱性和高氧逸度环境,Fe和Al的过饱和程度此消彼长,形成了透辉石-密集振荡环带钙铁榴石(Grt-b和Grt-d)矽卡岩。成矿流体演化进入湿矽卡岩-氧化物阶段后,富含挥发分的热液活动起主导作用,沸腾作用将H+和CO2分离进入气相,导致流体体系碱性和氧逸度程度进一步升高,进而形成磁铁矿和镜铁矿大量沉淀富集。石英-硫化物阶段,随着温度和氧逸度骤减导致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等硫化物发生沉淀,并以石英-硫化物脉的形式充填于构造裂隙或矽卡岩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 石榴子石 辉石 金属矿物 物理化学条件 成矿流体演化
下载PDF
内蒙古达茂旗宫忽洞矽卡岩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志丹 陈军强 +5 位作者 王佳营 文思博 肖志斌 汤超 刘行 俞礽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67-1384,共18页
宫忽洞是内蒙古中部的一例典型矽卡岩型铜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中元古代白云鄂博裂谷带内,赋存于矿区东南部花岗斑岩与白云鄂博群呼吉尔图组结晶灰岩形成的矽卡岩中。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分布,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闪... 宫忽洞是内蒙古中部的一例典型矽卡岩型铜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中元古代白云鄂博裂谷带内,赋存于矿区东南部花岗斑岩与白云鄂博群呼吉尔图组结晶灰岩形成的矽卡岩中。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分布,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闪锌矿、辉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榴石、透辉石、方解石、萤石等,矽卡岩类主要为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99.6±1.7)Ma,推断宫忽洞铜矿床是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花岗斑岩高Si、贫Al;亏损Ba、Sr、P、Ti等元素;10000Ga/Al值变化于2.32~3.49;稀土配分曲线呈典型的"V"字形;Fe OT/Mg O值介于9.86~12.27;其成因类型为A1亚类的A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后造山拉张构造环境。3件热液方解石δ13CV-PDB值介于-10.6‰^-8.6‰,对应的δ18OV-SMOW值为4.6‰~15‰,宫忽洞铜矿床成矿期的CO2可能由花岗斑岩与灰岩地层的相互作用形成。4件不同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1.2‰~10‰,表明成矿所需的硫可能来自于岩浆硫与海相硫酸盐的混合;4件不同硫化物的206Pb/204Pb=17.706~17.828,207Pb/204Pb=15.506~15.564;208Pb/204Pb=37.841~37.969,表明后造山阶段拉张环境形成的A型花岗斑岩体可能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提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地球化学 矽卡岩型铜矿床 宫忽洞 达茂旗
下载PDF
安徽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中石榴石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5
作者 徐立明 白宇明 姜文钦 《科技资讯》 2011年第29期128-128,共1页
安徽铜山铜矿床地处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部。通过对安徽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中石榴石矿物学性质的研究发现,本区石榴石普遍具有清楚的环带结构,不仅与其核部和边缘元素成分有关,而且也受到生长过程和环境的影响,且石榴石可以作为划分... 安徽铜山铜矿床地处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部。通过对安徽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中石榴石矿物学性质的研究发现,本区石榴石普遍具有清楚的环带结构,不仅与其核部和边缘元素成分有关,而且也受到生长过程和环境的影响,且石榴石可以作为划分变质岩相带矽卡岩化黄铜矿化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 矽卡岩型铜矿床 地质意义 安徽铜山
下载PDF
铜陵凤凰山矿区矽卡岩型铜矿床中硫化物球粒的特征与成因
6
作者 罗印敏 《甘肃冶金》 2011年第2期95-98,共4页
铜陵凤凰山矿区矽卡岩型铜矿床中,发现由黄铜矿及白铁矿构成的硫化物球粒,笔者根据镜下鉴定的球粒微细结构、构造特征,将硫化物球粒分为似草莓状球粒、同心层状球粒及放射状球粒,不同的球粒具有不同的形成方式。
关键词 矽卡岩型铜矿床 硫化物球粒 特征 成因
下载PDF
矽卡岩型铜矿床矿体边部残矿资源回收技术研究
7
作者 方大宏 牛海涛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9期197-198,共2页
本文以铜陵市凤凰山矿区药园山铜矿的矽卡岩型铜矿床-440m中段采区为例,依据地质勘探、及巷道掘进及生产勘探的数据资料,对矿体进行平面、横剖面及纵剖面的模型构建,在矿体周边进行三维空间成矿潜力分析,提高探矿效能,指导类似矿山的生... 本文以铜陵市凤凰山矿区药园山铜矿的矽卡岩型铜矿床-440m中段采区为例,依据地质勘探、及巷道掘进及生产勘探的数据资料,对矿体进行平面、横剖面及纵剖面的模型构建,在矿体周边进行三维空间成矿潜力分析,提高探矿效能,指导类似矿山的生产探矿和资源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铜矿床 生产探矿 残矿回收
下载PDF
滇西北铜厂沟矽卡岩−斑岩型钼铜矿床中石榴子石地球化学、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梁丰 王艳军 +5 位作者 赵严 李凯旋 任志 毛金伟 陈涛亮 冷成彪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9-241,共23页
滇西北铜厂沟矽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是扬子地块西缘新发现的大型钼铜矿床。矽卡岩在铜厂沟矿区广泛发育,是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岩石。笔者以铜厂沟矽卡岩中石榴子石(Grt)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技术开展成分和年代学测试... 滇西北铜厂沟矽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是扬子地块西缘新发现的大型钼铜矿床。矽卡岩在铜厂沟矿区广泛发育,是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岩石。笔者以铜厂沟矽卡岩中石榴子石(Grt)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技术开展成分和年代学测试分析。根据矿物镜下特征,将矿区石榴子石分为早期(Grt Ⅰ)和晚期(Grt Ⅱ)两个世代。Grt Ⅰ为浅黄色−黄白色、无环带石榴子石,Grt Ⅱ为褐色−红褐色、具有明显环带的石榴子石。两期石榴子石的SiO_(2)(34.41%~38.45%)、CaO(32.7%~35.25%)、Al_(2)O_(3)(6.64%~12.57%)和FeO(12.03%~22.63%)含量指示,二者均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And34-64Gro34-58)。Grt Ⅰ和Grt Ⅱ均呈轻稀土和重稀土亏损、中稀土富集的“驼峰型”配分模式。相比于Grt Ⅰ,Grt Ⅱ具有更低的U含量和变化范围更大的Eu异常,分别指示晚期矽卡岩矿化流体氧逸度较高和pH变化较大。Grt Ⅱ中显著的环带结构及变化较大的主量成分指示晚期石榴子石化经历了更为强烈的水岩反应,与pH值变化较大的特征一致。因此,铜厂沟两期石榴子石记录了矽卡岩体系由相对封闭到开放、逐渐氧化的过程。此外,Grt Ⅰ原位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获得的年龄为(85.4±5.6)Ma(MSWD=0.91),直接限定铜厂沟矽卡岩的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铜厂沟矽卡岩作用与矿区内斑岩体侵位及钼矿化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铜厂沟Mo−Cu矿床记录了完整的斑岩−矽卡岩矿化过程。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提出铜厂沟及区域上同时代的Cu−Mo−W等多金属矿床是晚白垩世碰撞后斑岩热液体系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斑岩铜矿 LA−ICP−MS U−Pb年代学 碰撞后斑岩 石榴子石 铜厂沟 氧逸度
下载PDF
山西灵丘刁泉矽卡岩型银铜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型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惠 张国义 +4 位作者 李德亮 禹斌 王志远 许丽云 陈建飞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29-533,共5页
在研究山西灵丘刁泉矽卡岩型银铜矿床不同成矿阶段元素组合及矿床构造叠加晕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用模型预测,取得了很好找盲矿效果。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构造叠加晕模 矽卡岩铜矿 山西刁泉
下载PDF
广西大厂矿田锡多金属矿床与矽卡岩型锌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成因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健 黄文婷 +4 位作者 陈喜连 伍静 任龙 梁华英* 陈玲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6-1199,共14页
广西大厂矿田主要由锡多金属矿床和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床组成,前者产于远离龙箱盖岩体的泥盆系中,而后者产于龙箱盖岩体内外接触带。过去多认为两者属于同一成矿系统,都与龙箱盖岩体有关。本文分析和总结了这两类矿床的成矿流体地球化... 广西大厂矿田主要由锡多金属矿床和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床组成,前者产于远离龙箱盖岩体的泥盆系中,而后者产于龙箱盖岩体内外接触带。过去多认为两者属于同一成矿系统,都与龙箱盖岩体有关。本文分析和总结了这两类矿床的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硫化物原位铅同位素组成,探讨这两类元素组合不同的矿床是否属于同一成矿系统。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发育含CO2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少量含石盐子晶包裹体,而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床主要发育水溶液包裹体,表明锡多金属矿化流体比矽卡岩型锌铜矿化流体含有更多CO2。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于270~410℃,而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在240~325℃。远离岩体的锡多金属矿床矿化温度高于靠近岩体的矽卡岩型铜锌矿床矿化温度,这与同一岩浆成矿系统热液矿床的成矿温度一般从岩体往外逐渐降低不同。100号锡多金属矿床硫化物原位铅同位素组成为:208Pb/204Pb介于38.790~39.048之间、207Pb/204Pb介于15.677~15.752之间和206Pb/204Pb介于18.569~18.691之间。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床硫化物的208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分别为38.731~39.112、15.668~15.762和18.411~18.607。两类矿化铅同位素组成在207Pb/204Pb-206Pb/204Pb和208Pb/204Pb-206Pb/204Pb图解上位于不同的区域,表明两类矿化成矿物质源区不同。两类不同矿床成矿流体CO2含量、He及B同位素组成也不同,其矿化流体来源有一定的差异。此外,龙箱盖岩体黑云母富锡,表明岩浆中的Sn主要为Sn^4+置换黑云母中的Ti^4+,不利于Sn在残余岩浆中富集成矿。上述差异表明大厂矿田锡多金属矿床和矽卡岩型锌铜矿床不是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床和龙箱盖岩体有关,锡多金属矿床可能和深部未出露岩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厂矿田 锡多金属矿 矽卡岩铜矿 流体包裹体 原位铅同位素
下载PDF
鄂东南鸡笼山矽卡岩型金铜矿床金、银、碲、铋的赋存状态及其对成矿条件的制约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韩颖霄 谢桂青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5-676,共22页
鸡笼山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典型的矽卡岩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三叠统大冶组碳酸盐岩与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内。根据野外观察和镜下鉴定,将成矿过程划分为进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其中... 鸡笼山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典型的矽卡岩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三叠统大冶组碳酸盐岩与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内。根据野外观察和镜下鉴定,将成矿过程划分为进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硫化物阶段为金和铜的主要成矿阶段。鸡笼山金铜矿床中不同类型矿石的矿相学观察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EPMA)表明,金、银主要以自然金、银金矿、碲银矿、硫银铋矿等形式产出,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铜矿和黄铁矿;同时发现鸡笼山金铜矿床中发育大量碲-铋矿物(如辉碲铋矿、针硫铋铅矿等)。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表明,鸡笼山金铜矿床中金银元素在高温热液中主要以氯络合物的形式运移,随着温度降低和流体进一步的演化,金银元素转变为以硫络合物、碲铋化物熔体等形式运移。在石英-硫化物阶段,由于硫化作用与流体的沸腾作用,流体中硫逸度降低,碲逸度升高;当流体处于黄铁矿-磁黄铁矿氧逸度范围、酸碱性呈中性-弱碱性、碲逸度(logf_(Te2))为-10.7^-8.4、硫逸度(logf_(S_2))为-11.4^-10.6时,金、银、铜元素近于同时沉淀,碲、铋和砷元素对金和银元素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最终形成了鸡笼山矽卡岩型金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笼山 矽卡岩铜矿 金(银)赋存状态 碲-铋矿物组合 成矿机理
下载PDF
矽卡岩型铜矿成矿地质环境、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27
12
作者 张守林 《矿产与地质》 2001年第5期315-319,共5页
矽卡岩铜矿主要产于大陆边缘和岛弧环境的活动带 ,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域 ,与中生代 -新生代花岗岩类岩体有关 ,其次为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体。成矿具有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 ,其典型成矿演化模式为变质作用 -进化交代作用—退化交代作用
关键词 矽卡岩型铜矿床 成矿地质环境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成矿演化模式
下载PDF
藏西措勤县日阿与斑(玢)岩有关的铜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 被引量:40
13
作者 辛洪波 曲晓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7-482,共6页
藏西地区措勤县日阿铜矿产于拉萨地块内,是一个与二长花岗斑岩岩株有关的矽卡岩型铜矿床。由矿体中金云母测得的40Ar/39Ar成矿年龄为(87.69±0.64)Ma,MSWD=0.42,与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U_PbSHRIMP年龄(90.1Ma)一致。同时,矿区内的辉... 藏西地区措勤县日阿铜矿产于拉萨地块内,是一个与二长花岗斑岩岩株有关的矽卡岩型铜矿床。由矿体中金云母测得的40Ar/39Ar成矿年龄为(87.69±0.64)Ma,MSWD=0.42,与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U_PbSHRIMP年龄(90.1Ma)一致。同时,矿区内的辉绿玢岩脉,与二长花岗斑岩具有相近的年龄(87.2Ma)及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套含铜的双峰式岩石组合,代表了中—晚白垩世拉萨地块内的伸展构造环境下的铜成矿事件。文章指出,造成该矿区铜矿化的双峰式岩系(二长花岗斑岩—辉绿玢岩组合)是由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南俯冲,在碰撞后伸展阶段形成的。该矿床的发现表明,西藏高原除了与板块缝合带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包括玉龙、冈底斯、班公湖—怒江3条斑岩铜矿带)外,拉萨地块内部还有一期与双峰式岩系有关的斑岩_矽卡岩型铜矿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矽卡岩型铜矿床 地质特征 金云母^40Ar/^39Ar年龄 成矿构造环境 藏西措勤
下载PDF
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瞿泓滢 裴荣富 +1 位作者 王永磊 李进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8-236,共9页
以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床为例,通过对成矿流体特征的研究以及碳、氢、氧同位素分析,探讨矿床的成矿机制,分析成矿流体性质以及成矿流体来源。凤凰山铜矿床石榴子石、石英和方解石普遍发育流体包裹体,其类型为V-L型、V-L+S型、V-L富气相型... 以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床为例,通过对成矿流体特征的研究以及碳、氢、氧同位素分析,探讨矿床的成矿机制,分析成矿流体性质以及成矿流体来源。凤凰山铜矿床石榴子石、石英和方解石普遍发育流体包裹体,其类型为V-L型、V-L+S型、V-L富气相型和V型。石榴子石、石英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分别集中于3个区,其流体包裹体的温度和盐度区间代表成矿流体演化的3个不同阶段。成矿流体经历了从高温度、高盐度向低温度、低盐度的持续演化过程,与成矿作用阶段基本对应,降温、流体沸腾是导致流体中巨量铜元素卸载的主要因素。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可能在成矿晚期混有少量大气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稳定同位素 矽卡岩型铜矿床 凤凰山 铜陵 安徽
下载PDF
西藏达若洛陇矽卡岩铜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超 唐菊兴 +4 位作者 宋扬 李海峰 王嘉星 张开江 袁仁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8-839,共12页
为揭示西藏双湖县达若洛陇矽卡岩型铜矿的成因,对该矿床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的石英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发育富液相气液两相(LV)、含子矿物三相(LVH,... 为揭示西藏双湖县达若洛陇矽卡岩型铜矿的成因,对该矿床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的石英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发育富液相气液两相(LV)、含子矿物三相(LVH,子矿物为石盐)、富气相气液两相(VL)和纯气相(V) 4类流体包裹体。石英-硫化物阶段脉体的石英(Q1)中以LV和LVH型包裹体为主,其均一温度集中于150~350℃,盐度分别为5%~25%Na Cleqv和30%~40%Na Cleqv。石英-碳酸盐阶段脉体的石英(Q2)和方解石中以LV型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集中于150~200℃,盐度集中于5%~10%NaCleqv。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到主成矿的深度为0. 8~1. 9 km。Q1中见有不同类型(LV、LVH、V)包裹体在同一视域下共存,且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但盐度变化较大,这是流体沸腾的明显标志。温度降低和沸腾作用是导致达若洛陇矿床Cu元素沉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矽卡岩型铜矿床 达若洛陇 班怒带
原文传递
西藏尕尔穷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浅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林 肖渊甫 胡涛 《四川有色金属》 2009年第3期11-17,共7页
尕尔穷铜矿位于冈底斯早燕山期褶皱系,矿区主要出露白垩系玉多组的一套过渡型至稳定型浅海相碳酸盐岩夹中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区内以断裂构造为主,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岩浆活动频繁,以中性-中酸性侵入岩为主。矿体产于中性-中酸... 尕尔穷铜矿位于冈底斯早燕山期褶皱系,矿区主要出露白垩系玉多组的一套过渡型至稳定型浅海相碳酸盐岩夹中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区内以断裂构造为主,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岩浆活动频繁,以中性-中酸性侵入岩为主。矿体产于中性-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外接触带。蚀变类型有:矽卡岩化、硅化等。本文介绍了区域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讨论了成矿条件,发现该区铜矿的形成与中酸性侵入体,灰岩、大理岩的围岩条件,及区内复杂的构造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因此推断该矿床为矽卡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铜矿床 成矿条件 地质特征 西藏尕尔穷
下载PDF
中国铜矿床成矿系列研究进展
17
作者 应立娟 唐菊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9-1320,共12页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勘查实践。文章在以往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铜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厘定出30个以铜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结合全国地质与成矿演化,分析铜矿床成矿...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勘查实践。文章在以往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铜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厘定出30个以铜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结合全国地质与成矿演化,分析铜矿床成矿系列在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特点与时空分布规律,其中,前寒武纪7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变质型和岩浆型为主;古生代8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中生代13个铜矿床成矿系列和新生代2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均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西藏地区铜矿找矿突破显著,新增2个全国范围的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的复合,是中国铜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成矿系列 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床 海相火山岩铜矿 西藏重要成矿带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可克萨拉铁铜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书领 李永军 +3 位作者 吴乐 王祚鹏 汪振宇 张郁玲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81-90,共10页
可克萨拉铁铜矿床是西天山博罗科努多金属成矿带上的一个典型矽卡岩型矿床,产于呼斯特中酸性侵入岩与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上。近年来,年代学研究表明,矿区中酸性侵入岩的成岩年龄集中于晚泥盆世,而矿石中辉钼矿的成矿年龄为早二叠... 可克萨拉铁铜矿床是西天山博罗科努多金属成矿带上的一个典型矽卡岩型矿床,产于呼斯特中酸性侵入岩与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上。近年来,年代学研究表明,矿区中酸性侵入岩的成岩年龄集中于晚泥盆世,而矿石中辉钼矿的成矿年龄为早二叠世,成矿成岩年龄相差很大。为确定成矿时代,笔者采集矿区地表探槽中的辉钼矿样品,获得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90±10)Ma,加权平均年龄为(287.8±0.9)Ma,时代为早二叠世。辉钼矿成矿年龄和围岩花岗岩类成岩年龄的显著差异,表明存在着2期岩浆或岩浆热液活动事件。可克萨拉矽卡岩型铁铜矿床可能与早期(晚泥盆世)中酸性岩浆侵入于灰岩地层发生接触交代作用有关;晚期(早二叠世)铜钼矿形成与沿断裂发育的构造-岩浆热液作用有关,并叠加于早期矽卡岩型矿床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测年 矽卡岩铜矿 可克萨拉 西天山
下载PDF
黑龙江黑河八直沟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宝山 程招勋 《黄金》 CAS 2016年第4期25-29,共5页
八直沟铜矿床位于黑龙江多宝山—黑河金铜多金属成矿带上,为了实现找矿突破,对八直沟铜矿床进行了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分析表明:八直沟铜矿床受北东向嫩江—黑河断裂派生的北西向断裂控制,矿体赋存于早二叠纪正长花岗岩与上志留统—中泥... 八直沟铜矿床位于黑龙江多宝山—黑河金铜多金属成矿带上,为了实现找矿突破,对八直沟铜矿床进行了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分析表明:八直沟铜矿床受北东向嫩江—黑河断裂派生的北西向断裂控制,矿体赋存于早二叠纪正长花岗岩与上志留统—中泥盆统泥鳅河组地层大理岩及结晶灰岩内外接触带上,泥鳅河组地层是铜矿床形成的主要矿源层,早二叠纪花岗岩不仅提供热源,同时也是矿源之一。综合分析认为,八直沟铜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直沟铜矿 地质条件 成因 矽卡岩型铜矿床 黑龙江黑河
下载PDF
云南德钦羊拉贝吾-尼吕铜矿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学龙 张娜 +2 位作者 尹光侯 王超伟 罗海燕 《云南地质》 2009年第1期34-39,共6页
矿区地处金沙江板块接合带中部,火山旋回明显,由此构成了裂谷型和活动边缘型火山-沉积建造。强烈的构造挤压致使区内构造复杂,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带来丰富的含矿溶液,也形成了十分有利的成矿条件。
关键词 矽卡岩型铜矿床 成矿条件 地质特征 成因探讨 云南德钦羊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