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在矿产勘查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肖世沪 程双 《建材与装饰》 2017年第51期235-235,共1页
近些年来,GIS技术在矿产勘查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图形操作的方式,对空间对象进行有效分析,实现了矿产勘查评价中的人机交互,为矿产勘查工程提供更多信息。本文就对GIS在矿产勘查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GIS技术 矿产勘查工程 应用分析
下载PDF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庞振山 薛建玲 +11 位作者 程志中 陈辉 张晓飞 贾儒雅 隗含涛 左群超 雷晓力 张志辉 郭少丰 唐相伟 龚灵明 李康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3-894,共12页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创建为中国勘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已广泛应用于矿集区、老矿山深部与外围的找矿预测和矿产勘查中。在河南省银洞坡金银矿集区、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四川省拉拉铜矿集区等83个矿集区和16...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创建为中国勘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已广泛应用于矿集区、老矿山深部与外围的找矿预测和矿产勘查中。在河南省银洞坡金银矿集区、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四川省拉拉铜矿集区等83个矿集区和168座矿山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该理论方法的核心是构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总结了应用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开展找矿预测工作的流程和要点:开展预研究提出找矿思路,研究典型矿床确定主攻矿床类型;研究成矿地质体确定找矿方向,研究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确定矿体赋存位置,研究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提供矿体赋存依据,构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确定成矿作用中心;综合地质、物探、化探方法,预测深部矿体空间位置;探矿工程验证实现找矿突破。本次研究为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思路和示范,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支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体 找矿预测 银洞坡金银矿集区 拉拉铜矿集区 早子沟金矿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铼矿分布特点、主要类型与勘查开发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伍月 鞠楠 +4 位作者 张森 马维 郭常来 吴涛涛 周永恒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145,共13页
【研究目的】全球铼资源分布不均衡,智利占全球铼资源总量的半数以上,其中主要来自于斑岩铜矿床。铼的矿床类型与其赋存状态密切相关,由于铼矿多数与其他矿种伴生,导致铼的矿床类型划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无法为找矿勘查提供依据,因此急... 【研究目的】全球铼资源分布不均衡,智利占全球铼资源总量的半数以上,其中主要来自于斑岩铜矿床。铼的矿床类型与其赋存状态密切相关,由于铼矿多数与其他矿种伴生,导致铼的矿床类型划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无法为找矿勘查提供依据,因此急需开展相关研究。【研究方法】本文从全球铼矿赋存状态、矿床成因、矿石类型等方面入手,系统梳理和总结已有典型铼矿的富集成矿规律及矿床类型,以期为该类型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思路。【研究结果】本文将铼矿床划分为4种类型,即斑岩型铜矿中的铼、沉积层控型铜矿中的铼、砂岩型铀矿中的铼以及矽卡岩型矿床中的铼,其中,以斑岩矿床的铼品位最高、储量最大。铼成矿作用以燕山期最为发育,次为喜马拉雅期、印支期、加里东期,其中,大型伴生铼矿主要发育在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铼矿勘探方面,已探明铼矿储量的半数以上来自智利,其余主要国家依次为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亚美尼亚。铼矿开发方面,铼矿很可能存在于大陆弧环境下形成的斑岩型铜矿床,各国开始从斑岩铜矿床中回收铼。【结论】铼矿作为新兴资源,在未来节能减排、碳中和实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应加强独立铼矿床的勘查以及铜钼铼伴生矿床的成因机制研究,重视老矿山的二次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铼矿 分布特点 成矿类型 勘查开发 找矿远景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铍矿分布特点、主要类型与勘查开发现状
4
作者 张森 鞠楠 +4 位作者 伍月 郭常来 马维 周永恒 张艳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0-424,共15页
【研究目的】铍作为最轻的碱土金属,由于其特殊的密度、刚度与熔点等物理化学特性,使其成为具有优异功能和结构的材料,对其开展成因机制和勘探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典型铍矿床... 【研究目的】铍作为最轻的碱土金属,由于其特殊的密度、刚度与熔点等物理化学特性,使其成为具有优异功能和结构的材料,对其开展成因机制和勘探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典型铍矿床的特征、成因及勘探工艺,采用相似类比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尺度总结成矿规律,提出铍矿的勘查、开发和利用建议。【研究结果】铍矿床可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外生型铍矿床可分为与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类型;内生型矿床根据岩浆系统的碱铝属性,可分为过铝性、偏铝性、过碱性成矿系统,根据流体演化阶段,可分为岩浆型、伟晶岩型、岩浆热液型。【结论】从成矿时代来看,无论过铝性、偏铝性还是过碱性系统的铍成矿作用均集中于中生代,燕山期更是铍矿的主要成矿期;从成矿构造背景角度,岩浆型铍矿常产于后碰撞环境,岩浆热液型铍矿则产于大陆边缘,而伟晶岩型铍矿基本产于造山带。铍是新兴材料之一,在未来节能减排、碳中和计划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应加强铍矿综合利用和回收技术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矿 分布特点 成矿类型 勘查开发 远景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锆-钛矿产资源分布特点、类型、供需格局及开发利用现状
5
作者 孙宏伟 许康康 +6 位作者 左立波 任军平 唐文龙 古阿雷 吴兴源 CHIPILAUKA Mukofu ALPHET Phaskani Dokowe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0-1081,共12页
【研究目的】中国锆-钛矿产资源禀赋较差而市场需求较大,因此每年需大量进口锆-钛矿产资源,梳理锆-钛矿产资源分布、成矿类型及供需现状,对于进一步开展锆-钛矿产勘查及开发意义重大。【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收集和整理了全球锆-钛矿产资... 【研究目的】中国锆-钛矿产资源禀赋较差而市场需求较大,因此每年需大量进口锆-钛矿产资源,梳理锆-钛矿产资源分布、成矿类型及供需现状,对于进一步开展锆-钛矿产勘查及开发意义重大。【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收集和整理了全球锆-钛矿产资源禀赋、矿床类型、供需条件及资源潜力。【研究结果】全球锆矿资源主要以砂矿型锆英石为主,钛矿资源主要以钛铁矿和金红石为主,高品质钛矿资源也以沉积型砂矿为主。全球锆-钛矿产资源具有分布集中、供需分离等特点,主要表现为:锆矿资源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71.43%)、南非(8.43%)和莫桑比克(2.57%)三个国家(占比80%以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锆矿资源进口国,进口来源国主要为澳大利亚和南非;钛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32.86%)、澳大利亚(22.86%)和印度(12.14%)等国,金红石资源则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62.31%)、印度(14.87%)和南非(13.07%)等国,中国钛矿资源虽然储量占比高,但资源禀赋差(高品级钛矿依赖进口),是全球最大的钛矿资源净进口国,莫桑比克和越南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钛矿资源海外来源地。【结论】锆-钛矿产资源未来仍是中国的紧缺矿种,应进一步加大勘查开发投入、拓展海外来源地、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并尽快建立锆-钛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及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矿产 矿床类型 资源分布 供需形势 资源潜力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新疆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勘查模型
6
作者 王幻 王书来 +3 位作者 黄波 王泉 冉皞 张培烈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7-1479,共13页
新疆希勒库都克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近年来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发现的隐伏矿床。为了理清该矿床成矿特征,构建找矿勘查模型,指导区内找矿,针对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结合矿化特征、蚀变特征、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蚀变矿物分布... 新疆希勒库都克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近年来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发现的隐伏矿床。为了理清该矿床成矿特征,构建找矿勘查模型,指导区内找矿,针对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结合矿化特征、蚀变特征、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蚀变矿物分布规律等研究,建立了找矿勘查模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勘查研究手段发现,该矿床矿化主要赋存于早石炭世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体及接触带围岩中,深部的花岗斑岩提供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矿区内北北西向、近南北向断裂及岩体侵位导致的裂隙构造是重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土壤中的主要成矿元素具有分带性,地球化学异常、矿化蚀变、高精度低磁异常和激电异常可以圈定蚀变矿化体。矿区地表圈定的1~2 km^(2)的椭圆状蚀变异常内发育的褐铁矿化、细脉状硅化、绢云母化、粘土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角岩化等蚀变,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建立的找矿勘查模型对东准噶尔地区斑岩铜钼矿床及中亚造山带斑岩矿床找矿勘查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床 矿床特征 找矿勘查模型 矿产勘查工程 新疆
下载PDF
摩洛哥成矿地质背景与主要矿产资源
7
作者 吴发富 向鹏 +5 位作者 王建雄 刘江涛 王成刚 李福林 李闫华 胡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02-1317,共16页
摩洛哥受西非克拉通、大西洋和阿尔卑斯造山带三大构造域的联合作用,其构造历史久远,太古宙至新元古代早期西非克拉通的构造演化、泛非期构造岩浆活动、早古生代克拉通边缘的裂解与海西造山,以及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在该区均有反应。受这... 摩洛哥受西非克拉通、大西洋和阿尔卑斯造山带三大构造域的联合作用,其构造历史久远,太古宙至新元古代早期西非克拉通的构造演化、泛非期构造岩浆活动、早古生代克拉通边缘的裂解与海西造山,以及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在该区均有反应。受这种构造背景的控制,摩洛哥的矿床分布具有一定的时空规律,太古宙克拉通基底、伊比鲁利亚期岩基及泛非期构造带均有银、铁、铀、钽、铌、金、铜和稀土等矿产出露,加里东期有沉积型铁矿床产出,海西期有重要的VMS型铅-锌-铜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产出,阿尔卑斯期有磷矿、MVT型铅-锌矿和重晶石矿等产出。沉积成矿作用、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及构造热液成矿作用在摩洛哥都有显著体现,最主要的矿产类型为磷酸盐矿、银矿、MVT型铅-锌矿及重晶石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洛哥 构造活动史 构造单元 矿产分布 磷酸盐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南美锂三角地区锂资源特征及开发环境评价
8
作者 朱意萍 姜瀚涛 +5 位作者 徐梦洁 赵宇浩 马灿璇 谭桂丽 隰弯弯 姚春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南美“锂三角”地区是当前新能源产业革命的热点矿产开发区域,有必要对当地的锂资源分布情况和锂矿投资环境进行梳理与比较,为中资企业在该区开发锂矿提供参考。概述了锂三角地区锂资源成矿地质背景、资源概况及勘查开发现状,认为中新... 南美“锂三角”地区是当前新能源产业革命的热点矿产开发区域,有必要对当地的锂资源分布情况和锂矿投资环境进行梳理与比较,为中资企业在该区开发锂矿提供参考。概述了锂三角地区锂资源成矿地质背景、资源概况及勘查开发现状,认为中新世以来的火山作用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上新世构造沉降形成大量封闭汇水盆地,锂矿在安第斯高原沙漠极度干旱气候下在盐湖中蒸发富集。研究区锂资源广泛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三国,锂离子浓度高,镁锂比值低,品质优越。结合其所在的锂三角三国具体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对区内锂矿的开发环境展开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过程中,综合分析了资源禀赋、政策法律、社会环境、基建便利度4个一级指标和资源品位、盐湖镁锂比值、资源量、勘探投入、锂矿外资开发政策、财税制度、收益兑回、通货膨胀率、矿业冲突、基建质量、水资源可得性11个二级指标,以定量赋值方式对区内三国的锂矿开发环境差异进行量化分析。经计算,阿根廷锂矿开发环境综合分值为0.8,智利0.36,玻利维亚0.27,认为阿根廷为锂三角地区最佳锂矿投资目标国,且翁布雷穆艾托、考查理-奥拉罗兹等盐湖值得关注投资。研究结论对于中资企业赴锂三角地区开展锂矿开采投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三角 锂资源特征 开发环境 指标评价体系 矿产勘查工程 南美洲
下载PDF
南岭湘南吴家坪锡矿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9
作者 夏杰 卢友月 +6 位作者 付建明 张遵遵 程顺波 李剑锋 宁勇云 冯经平 张吉梼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2-581,共10页
南岭吴家坪锡矿为湖南大义山地区近年新发现的具有中型以上远景规模的云英岩型矿床,矿体呈脉状产于大义山复式花岗岩体内部,受NE向断裂控制。为确定其成岩、成矿时代,总结大义山地区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找矿及勘查工作,对赋矿围岩中粗粒... 南岭吴家坪锡矿为湖南大义山地区近年新发现的具有中型以上远景规模的云英岩型矿床,矿体呈脉状产于大义山复式花岗岩体内部,受NE向断裂控制。为确定其成岩、成矿时代,总结大义山地区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找矿及勘查工作,对赋矿围岩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PM21-19)、中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PM21-27)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测年结果表明,其成岩年龄为157.1±1.1 Ma(MSWD=0.55)和153.7±1.2 Ma(MSWD=0.55),属燕山早期。同时,获得云英岩型锡矿石中石英Rb−Sr等时线年龄为148.1±2.1 Ma(MSWD=0.52)。结合区域资料认为,吴家坪锡矿成岩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属南岭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高峰期(160~150 Ma)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石英Rb−Sr定年 锡矿床 吴家坪 南岭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东昆仑造山带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形成构造背景探讨
10
作者 张照伟 钱兵 +1 位作者 王亚磊 李文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1-384,共14页
【研究目的】青海省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是世界范围内造山带背景发现的最大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此外在东昆仑造山带夏日哈木外围还发现了石头坑德等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初步显示东昆仑造山带良好的镍钴硫化物矿床形成条... 【研究目的】青海省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是世界范围内造山带背景发现的最大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此外在东昆仑造山带夏日哈木外围还发现了石头坑德等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初步显示东昆仑造山带良好的镍钴硫化物矿床形成条件和巨大的找矿潜力。【研究方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开展岩石学、矿相学、主微量元素分析、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结果】精确锆石U-Pb测年发现,东昆仑造山带夏日哈木等含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基本形成于425~330 Ma,沿柴达木盆地南缘昆北断裂和昆中断裂自西向东依次展布。含矿岩体的岩性主要为辉石橄榄岩、辉石岩、二辉橄榄岩、纯橄岩等,其SiO_(2)含量31.52%~53.31%,MgO含量7.5%~39.03%,Al_(2)O_(3)含量0.1%~16.01%,CaO含量0.23%~13.85%,MgO与SiO_(2)、Al_(2)O_(3)、Na_(2)O、K2O均呈负相关关系。稀土总量介于6.36×10^(-6)~81.5×10^(-6),平均为29.92×10^(-6),LREE/HREE平均值为5.34,(La/Sm)N、(La/Yb)N、(Sm/Nd)N、(Gd/Yb)N平均值分别为2.58、5.99、0.76、1.78,轻重稀土分异程度较高。含矿超镁铁质岩普遍具有较为一致的微量元素分布曲线,且与镁铁质岩石表现特征类似,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P等,而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等。Sr、Nd同位素研究指示夏日哈木、石头坑德等岩体岩浆源区来源于软流圈地幔,同时δ^(34)S均表现出较高的正值,揭示地壳物质同化混染是形成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关键因素。【结论】结合区域最新构造演化认识,认为东昆仑夏日哈木等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是伴随古特提斯裂解岩浆活动的成矿表现。该认识对丰富造山带内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理论研究、拓展岩浆镍钴矿床找矿空间与潜力、支撑引领区域找矿实践实现新突破,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岩 构造背景 岩浆成矿作用 镍钴矿床 东昆仑造山带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黄河流域煤炭开发区地下水污染成因分析及防治建议
11
作者 焦华喆 陈曦 +5 位作者 张铁岗 杨柳华 陈新明 HONAKER Rick 马俊伟 余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研究目的]黄河流域内由于煤炭资源开发导致地下水污染严重,从整体角度对流域内重点煤炭开发区地下水进行归纳总结,为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地下水资源改善提供防治建议。[研究方法]从黄河流域战略地位出发,对地下水污染成因和污染模式进... [研究目的]黄河流域内由于煤炭资源开发导致地下水污染严重,从整体角度对流域内重点煤炭开发区地下水进行归纳总结,为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地下水资源改善提供防治建议。[研究方法]从黄河流域战略地位出发,对地下水污染成因和污染模式进行归纳总结。采用改进后的综合水质指数法对流域内九大煤炭基地的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选用主成分分析法赋权指标,并引入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按照WPI分级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通过对黄河流域各重点断面水质评价,得到目前流域内煤炭基地水质结果中Ⅲ、Ⅳ类占比较多,水质较差。分析成因当前流域内存在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和含特殊组分矿井水污染,同时阐述污染地下水形成的浅层和深层两种污染模式。[结论]对3种矿井水采用相应防治方法,并提出膏体充填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2种防治技术建议,通过应用实际矿山为例,印证污染防治技术能够改善由煤炭开采引发的流域内地下水污染严重的问题,以期研究结果能够对成功推动中国绿色矿山的快速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煤炭开采 水质评价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矿产勘查工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湖北宜昌磷矿伴生稀土元素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12
作者 刘林 王大钊 +1 位作者 陈爱章 蔡雄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546,共22页
【研究目的】湖北省宜昌磷矿中伴生有稀土元素,研究其分布规律及赋存状态,对稀土元素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作为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将成为未来稀土矿的重要来源。【研究方法】本文以含稀土磷块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取样的基础上... 【研究目的】湖北省宜昌磷矿中伴生有稀土元素,研究其分布规律及赋存状态,对稀土元素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作为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将成为未来稀土矿的重要来源。【研究方法】本文以含稀土磷块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取样的基础上,开展岩矿鉴定、全岩地球化学分析、XRD衍射分析、SEM观察、LA-ICP-MS测试等工作。【研究结果】磷块岩中稀土元素总量ΣREE+Y为63.5×10^(-6)~271.8×10^(-6),不同层位或不同岩性的磷块岩中稀土元素含量有所差异。【结论】稀土元素含量受岩性控制明显,由白云岩→白云质磷块岩→致密块状磷矿石→泥质条带磷块岩→泥岩,含量逐渐升高。微量元素反映出宜昌磷矿的古气候以干热为主,西北部略表现出温暖湿润特点;Ce异常、V/Ni和Y/Ho比值反映海水中EH条件从底部到顶部,即从Ph22成磷期到Ph13成磷期,形成水体环境逐渐氧化。宜昌磷矿中稀土元素总量整体较低,且泥岩较磷块岩中含量高,表明吸附态稀土较类质同象稀土含量高。宜昌伴生稀土磷矿资源丰富,利用合理的技术对稀土元素进行综合回收,对宜昌磷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伴生稀土 分布规律 赋存状态 开发利用前景 矿产勘查工程 宜昌 湖北
下载PDF
东秦岭伟晶岩型高纯石英矿地球化学、锆石U-Pb及Hf同位素研究:对高纯石英找矿方向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海波 王红杰 +2 位作者 张勇 马驰 朱黎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6,共15页
[研究目的]高纯石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是世界稀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前美国以Spruce-Pine花岗伟晶岩作为原料生产的4N8及以上高端石英砂产品几乎垄断国际市场。东秦岭4N级伟晶岩型高纯石英矿点的发现为研究高纯石英形... [研究目的]高纯石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是世界稀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前美国以Spruce-Pine花岗伟晶岩作为原料生产的4N8及以上高端石英砂产品几乎垄断国际市场。东秦岭4N级伟晶岩型高纯石英矿点的发现为研究高纯石英形成机制、实现找矿突破和建立成矿模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研究方法]通过对东秦岭新发现的伟晶岩型高纯石英矿点开展野外调查,并与美国Spruce-Pine高纯石英矿床伟晶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Hf同位素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东秦岭10号高纯石英矿形成于早泥盆世,锆石U-Pb年龄为(406.8±0.8)Ma,稍早于美国Spruce-Pine的高纯石英花岗伟晶岩形成时代。东秦岭高纯石英矿点伟晶岩与美国Spruce-Pine高纯石英矿床伟晶岩形成温度均为600℃左右。东秦岭高纯石英矿点伟晶岩与美国Spruce-Pine高纯石英矿床伟晶岩具有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I型花岗岩和高分异演化特征,源区物质来源既有下地壳,也有幔源物质。仅通过对东秦岭高纯石英矿点伟晶岩和灰池子花岗岩体空间关系、形成时代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不足以完全反演源区特征及成岩成矿过程,对于东秦岭高纯石英矿点伟晶岩和灰池子花岗岩体是否存在同源演化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结论]东秦岭与美国Spruce-Pine高纯石英矿床在花岗岩类型、岩浆特征和形成温度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进一步揭示高纯石英成矿地质背景和实现找矿突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 HF同位素 高纯石英 伟晶岩 矿产勘查工程 东秦岭
下载PDF
中国不同时代典型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特征及其对找矿预测的启示
14
作者 赵如意 王登红 +6 位作者 凤永刚 王成辉 梁婷 李凯旋 代鸿章 石煜 高景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共25页
【研究目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是当今世界金属锂供给的主要矿床类型之一,为明确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的共性,本文针对性地制定找矿预测工作方案,圈定优质找矿靶区。【研究方法】本文对中国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的时空分布、构造背景、矿床地质... 【研究目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是当今世界金属锂供给的主要矿床类型之一,为明确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的共性,本文针对性地制定找矿预测工作方案,圈定优质找矿靶区。【研究方法】本文对中国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的时空分布、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矿体特征、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等进行了系统对比,并对产锂花岗岩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已发现的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锂矿主要分布于西部,东部以花岗岩型(锂云母)锂矿占优。古生代以来的后碰撞环境是中国现有伟晶岩型锂矿的主要产出背景,成矿时代可以延续到非造山构造环境,成矿元素组合绝大多数具有LCT型伟晶岩的特征,矿床数量和资源量都以印支晚期最多。产锂花岗岩一般是同期多阶段复式岩体,其演化分异程度较高。与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关系最为密切的花岗岩颜色较浅、富含K、Na、P、F、Rb、U、Th,高氧逸度,高Rb/Sr、低Nb/Ta和Zr/Hf,其规模较大,结构构造稳定,更利于综合研究和遥感识别。【结论】在“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理念指导下,从寻找目标更大的产锂花岗岩入手,“先找矿、后优化、再填图”,有望在二级构造单元从挤压向伸展转换的“界山”花岗岩,尤其是侵入边界呈波浪状、舌状产出的外接触带,取得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锂矿 成矿时代 产锂花岗岩 找矿预测 "界山找矿"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西藏拿若铜(金)矿床隐爆角砾岩对成矿时代的约束
15
作者 高轲 宋扬 +3 位作者 刘治博 杨欢欢 林彬 李发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5-398,共14页
【研究目的】拿若矿床是多龙矿集区4个超大型矿床之一,由斑岩型和角砾岩型矿体组成。斑岩型矿体研究资料丰富,角砾岩矿体研究程度较浅,隐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时代关系还缺乏详细的研究。隐爆角砾岩整体呈筒状产出,角砾成分为长石石英砂... 【研究目的】拿若矿床是多龙矿集区4个超大型矿床之一,由斑岩型和角砾岩型矿体组成。斑岩型矿体研究资料丰富,角砾岩矿体研究程度较浅,隐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时代关系还缺乏详细的研究。隐爆角砾岩整体呈筒状产出,角砾成分为长石石英砂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胶结物成分主要为岩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年代学证据探讨隐爆角砾岩形成与成矿的时代关系。【研究结果】锆石矿物学显示花岗闪长斑岩(NR1)锆石边部发生溶蚀边,震荡环带减弱,未彻底重结晶;胶结物(NR2)锆石结晶较好,震荡环带清晰。两种样品的锆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两期岩浆源区均为陆壳环境;稀土配分曲线均较陡,富集重稀土,亏损轻稀土;具有显著的正Ce异常和负Eu异常。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17.3~125.4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20.8±1.4)Ma,成岩时间在120.8 Ma左右;胶结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13.5~119.9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6.4±1.2)Ma,隐爆时代在116.4 Ma左右。【结论】拿若矿床共发生两期成岩作用,分别为~120 Ma和~117Ma。拿若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116~117 Ma,而非~120 Ma。根据年代学证据认为,成矿作用和隐爆作用受同期岩浆作用控制,隐爆作用在前而成矿作用在后,岩浆演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隐爆时代 成岩成矿时代 隐爆角砾岩 拿若 西藏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胶西北金矿控矿断裂深部特征及对找矿的启示——来自地球物理探测的证据
16
作者 宋明春 王洪军 +18 位作者 刘洪波 贺春艳 魏印涛 李杰 曹静杰 牛树银 田京祥 李秀章 张尚坤 张文 李大鹏 王英鹏 董磊磊 李健 王怀洪 高继雷 朱裕振 陈大磊 王润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研究目的]胶东是全球著名的金成矿区,金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该区尚有很多断裂是无矿的,以往对断裂的深部形态及赋矿断裂与无矿断裂的区别特征缺乏深入研究。[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在胶东西北部实施重、磁、电长剖面和穿越主要金矿集... [研究目的]胶东是全球著名的金成矿区,金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该区尚有很多断裂是无矿的,以往对断裂的深部形态及赋矿断裂与无矿断裂的区别特征缺乏深入研究。[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在胶东西北部实施重、磁、电长剖面和穿越主要金矿集区的广域电磁剖面、反射地震剖面,揭示了断裂深部特征,为赋矿断裂和无矿断裂的识别提供了重要证据。[研究结果]地球物理探测表明,胶西北地区的断裂构造有陡倾角的深断裂、缓倾角的铲式断裂和陡倾角的小断裂,其中控矿的三山岛、焦家和招平断裂均是铲式断裂。结合对金矿床的研究发现,矿床主要赋存于缓倾角断裂中,矿体呈阶梯分布特征,陡倾角的深断裂中未见明显的金矿化蚀变,现今金矿床赋存的最大深度在5 km左右。[结论]综合分析认为,低角度拆离断层和连续性不好的高角度小断层有较好的物理圈闭条件,有利于矿化富集;而产状平直、陡倾的深断裂不具备物理圈闭的条件,不利于成矿。胶东型金矿的找矿方向应集中于缓倾角的铲式断裂及其派生、伴生的陡倾角小断裂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深部探测 地球物理剖面 断裂构造 阶梯赋矿 矿产勘查工程 胶东
下载PDF
刚果(金)Manono-Kitotolo含锂-铯-钽伟晶岩地质与矿化特征研究
17
作者 曾瑞垠 祝新友 +7 位作者 王蓉 李庆哲 詹勇 张雄 孙宁 李亮 谭康雨 黄建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3-456,共14页
【研究背景】Manono-Kitotolo伟晶岩位于刚果(金)中元古代Kibaran稀有金属成矿带,属于锂-铯-钽伟晶岩(LCT),主要由含锂辉石伟晶岩(40%~70%)构成。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伟晶岩在横向上由外至内依次发育有:花岗细晶岩带(Ⅰ)—白云母长石... 【研究背景】Manono-Kitotolo伟晶岩位于刚果(金)中元古代Kibaran稀有金属成矿带,属于锂-铯-钽伟晶岩(LCT),主要由含锂辉石伟晶岩(40%~70%)构成。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伟晶岩在横向上由外至内依次发育有:花岗细晶岩带(Ⅰ)—白云母长石石英带(Ⅱ)—石英钠长石带(Ⅲ)—锂辉石带(Ⅳ)—石英内核(Ⅴ)。【研究方法】通过电子探针(EPMA)法测试,获得伟晶岩中云母、锂辉石、锡石和铌钽铁矿的主量成分,对伟晶岩的分异演化特征、锂矿化、铌钽矿化和锡矿化特征进行了讨论,并对Manono-Kitotolo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白云母由外向内Rb、Li和F含量逐渐升高,K/Rb值逐渐降低,锂云母石英带(Ⅴ-1)中产出的锂云母FeO和Rb_(2)O含量相对高于白云母,表明伟晶岩由外向内结晶的分异演化程度较高。【结论】锂矿化主要分布在锂辉石伟晶岩(Ⅳ)中,锂辉石粒度呈巨晶—粗粒—中粒变化,主量成分较稳定,但近地表的氧化淋滤作用与黏土化、云英岩化等蚀变作用造成锂元素发生流失;锡矿化分布于Ⅲ—Ⅳ带中,锡石Nb和Ta含量相对较高,属于稀有金属伟晶岩成因,但粗粒锡石主要形成于云英岩化阶段;铌钽矿化分布于Ⅱ—Ⅳ带中,根据元素含量比值显示其为铌铁矿-钽铁矿-锰钽铁矿系列,随着分异作用的进行,铌钽矿物中的钽和锰的含量增加,铌、铁和钛的含量降低,形成富钽、富锰的铌钽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锡石 铌钽铁矿 白云母 云英岩化 Manono-Kitotolo伟晶岩 矿产勘查工程 刚果(金)
下载PDF
昆仑古特提斯构造转换与镍钴锰锂关键矿产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文渊 张照伟 +3 位作者 高永宝 洪俊 陈博 张志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5-1407,共23页
【研究目的】特提斯构造域研究愈来愈显示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分的特点,其中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方法】本文根据东昆仑夏日哈木早泥盆世超大型镍钴硫化物矿床、帕米尔玛尔坎苏晚石炭... 【研究目的】特提斯构造域研究愈来愈显示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分的特点,其中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方法】本文根据东昆仑夏日哈木早泥盆世超大型镍钴硫化物矿床、帕米尔玛尔坎苏晚石炭世大型火山源沉积型富锰矿和西昆仑大红柳滩晚三叠世大型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发现事实,将它们成矿的构造地质背景演化作为主线关联起来研究,提出它们分别代表了古特提斯裂解、大洋扩张和闭合后碰撞构造转换结果的认识。【研究结果】认为与古亚洲洋同期的原特提斯洋于志留纪末碰撞闭合后,在冈瓦纳大陆北缘由于地幔柱作用改造的软流圈发生部分熔融而裂解,形成了以夏日哈木与裂解背景幔源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随着进一步扩张,在早石炭世形成了古特提斯成熟大洋,由于大洋中脊喷发提供的成矿物质,在晚石炭纪随着大洋快速扩张向消减的转换,洋底碳酸盐岩沉积中形成了玛尔坎苏大型富菱锰矿矿床;古特提斯洋闭合后于中三叠世进入碰撞造山阶段,于晚三叠世后碰撞阶段地壳重熔形成的S型花岗岩高温热液流体,并造就了大红柳滩大型伟晶岩型锂铍矿床。早晚古生代之交是古特提斯洋裂解的开始,此时秦祁昆洋为代表的原特提斯主洋已经闭合,作为原特提斯洋弧后盆地的古亚洲洋尽管尚未闭合,但夏日哈木镍钴矿床则是原特提斯造山后陆壳再次裂解的产物,并非形成于原特提斯洋岛弧或后碰撞的环境;锰是亲石元素,岩浆作用中不富集,而在外生沉积作用中富集,说明古特提斯早石炭世新生洋壳是富锰的,淋滤出的锰离子在晚石炭世相对宁静洋底深处碱性环境中形成沉积型碳酸锰矿,代表了较为强烈的岩浆作用阶段向相对宁静的沉积环境的转换;大红柳滩S型花岗岩基及其大规模伟晶岩型锂铍矿的产出,则反映了强烈的碰撞造山作用导致的地壳重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应是古特提斯洋缝合造山后或后碰撞伸展的环境。【结论】就已有的成矿事实,东昆仑康西瓦—阿尼玛卿古特提斯缝合带与南部巴颜喀拉的西金乌兰—金沙江和羌塘的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缝合带相比,更富有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转换 成矿作用 镍、钴、锰、锂关键矿产 矿产勘查工程 古特提斯 昆仑造山带
下载PDF
新疆库车坳陷西段古近纪高溴岩盐与钾石盐成因联系
19
作者 王凡 郑绵平 +5 位作者 李晓亚 商朋强 邓小林 韦钊 王占文 梁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21,共16页
新疆库车坳陷西段岩盐层中显示的南部高钾低溴,而北部高溴低钾的特征与卤水的正常演化过程相矛盾的问题尚不清楚。通过探讨库车坳陷西段古近纪高溴岩盐与钾石盐的成因联系,指导钾盐资源预测。通过地层对比、海侵过程分析及锶硫同位素特... 新疆库车坳陷西段岩盐层中显示的南部高钾低溴,而北部高溴低钾的特征与卤水的正常演化过程相矛盾的问题尚不清楚。通过探讨库车坳陷西段古近纪高溴岩盐与钾石盐的成因联系,指导钾盐资源预测。通过地层对比、海侵过程分析及锶硫同位素特征研究,认为克深208井高溴岩盐层形成早于羊塔4井钾石盐层。对原生岩盐岩屑中石盐包裹体形态及均一温度、主量和微量元素、锶硫同位素、构造背景分析认为,羊塔4井钾石盐层形成于独立封闭演化的次级凹陷;克深208井高溴岩盐层形成阶段的卤水更接近海相端元,并在次级凹陷中经历长期演化;克深208井成盐晚期接受了大量陆源水混入,该阶段形成的岩盐层为库车坳陷西段海退时期的产物。总体来看,海水在古近纪自西向东进入库车坳陷后,先到达克深区所在的北部,后进入南部区域,而羊塔区处于海侵的末端,为卤水更浅、长期封闭的终端次级凹陷,成为最有利的成钾区域;海退阶段,残留卤水汇聚在海退通道内,此时通道内的局部凹陷处(如克深区晚期成盐阶段)是重要的成钾有利区。库车坳陷西段古近纪成钾总体遵循“海侵末端封闭成钾,海退通道凹陷成钾”模式,为库车坳陷寻找钾盐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石盐 高溴岩盐 石盐流体包裹体 锶硫同位素 库车坳陷 矿产勘查工程 新疆
下载PDF
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机理及其对深部找矿的启示
20
作者 宋丹辉 韩润生 +4 位作者 王峰 王明志 何治 周威 罗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9-425,共27页
【研究目的】青山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段,严格受构造控制,资源潜力巨大。基于前期资料综合分析及野外地质调研,发现矿区构造成生发展过程和构造控矿机理不清、深部找矿勘查方向不明等问题制... 【研究目的】青山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段,严格受构造控制,资源潜力巨大。基于前期资料综合分析及野外地质调研,发现矿区构造成生发展过程和构造控矿机理不清、深部找矿勘查方向不明等问题制约了找矿突破。【研究方法】本文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测、不同方向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与不同期次、序次构造筛分,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揭示了构造控矿机理。【研究结果】自印支期以来,该区的主压应力方向主要历经了北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的转变过程,依次形成了早北西构造带、北东构造带、晚北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构造体系)。通过成矿构造解析及其与成矿关系讨论,厘定了北东构造带为该矿区的成矿构造体系,揭示了构造分级控矿规律:北西向威宁—水城断裂、威水背斜为矿区的一级控矿构造,控制了威宁—水城矿化带或矿田的展布;威宁—水城断裂扭动作用派生的北西向断裂F1、F2,控制了矿床(矿体群)的分布,为矿区的二级控矿构造;F1、F2断裂间的层间断裂破碎带,直接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为三级控矿构造;矿体旁侧的节理裂隙带控制矿脉,为四级控矿构造。【结论】青山铅锌矿床构造分级控矿规律明显,主要受四个等级的控矿构造控制,并形成了与其相对应的4种矿化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作用机理 成矿构造体系 构造控矿模式 矿产勘查启示 青山铅锌矿床 黔西北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