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7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里伍岩群中石榴子石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对变质温度的限定
1
作者 黄驰轩 谭洪旗 +3 位作者 杨玉龙 王强 胡军亮 唐尧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15-26,共12页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为揭示江浪穹隆核部里伍岩群中石榴子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变质温度,本文选择了发育在不同位置的石榴子石矿物开展了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江浪穹隆片岩中的石榴子石端元组成主要为铁铝...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为揭示江浪穹隆核部里伍岩群中石榴子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变质温度,本文选择了发育在不同位置的石榴子石矿物开展了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江浪穹隆片岩中的石榴子石端元组成主要为铁铝榴石(Alm),利用ICP-MS(平均含量85.82%)和LA-ICP-MS(平均含量83.51%)获得的铁铝榴石(Alm)含量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稀土元素(REE)总量较高,分配模式呈现明显的轻稀土亏损(LREE)、重稀土(HREE)富集的左倾分配模式,Eu异常不明显,负Ce异常显著;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如U、Ta、Hf),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Sr、Ba)。另外,江浪穹隆片岩中利用石榴子石矿物获得的变质温度为512~583℃,形成的变质压力较低,且变质温度与至新火山花岗岩的距离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江浪穹隆经历了高绿片岩相的巴罗式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石榴子石 矿物化学 里伍岩群 江浪穹隆
下载PDF
甘-新北山地区二叠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造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岩石学指示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博骋 钱壮志 +5 位作者 KEAYS R Reid 徐刚 段俊 焦建刚 高文彬 陈阳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5-1116,共22页
二叠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在北山造山带广泛分布,其中多发育铜镍硫化物矿化,并集中在新疆北山坡北和甘肃北山柳园地区。本文对柳园地区二叠纪骆驼山(283Ma)和西南山(277Ma)矿化岩体中早期结晶的造岩矿物开展矿物化学分析,并对甘-新北山... 二叠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在北山造山带广泛分布,其中多发育铜镍硫化物矿化,并集中在新疆北山坡北和甘肃北山柳园地区。本文对柳园地区二叠纪骆驼山(283Ma)和西南山(277Ma)矿化岩体中早期结晶的造岩矿物开展矿物化学分析,并对甘-新北山地区矿化岩体的主要造岩矿物进行系统对比研究。骆驼山和西南山岩体主要由单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组成,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斜长石和角闪石,及少量铬尖晶石和金云母。铬尖晶石Cr~#值范围为52.2~70.4,TiO_(2)含量为1.1%~4.0%,Al_(2)O_(3)含量为8.1%~18.9%。橄榄石Fo值范围为78~86,Ni含量为856×10^(-6)~2121×10^(-6),Ca含量为71.3×10^(-6)~720×10^(-6)。斜方辉石主要为顽火辉石和少量古铜辉石;单斜辉石为透辉石和普通辉石,Mg~#范围为86~88,Al~Ⅳ/Al~Ⅵ比值范围为1.42~3.49。矿物成分计算结果表明岩体的母岩浆为高Mg拉斑玄武质岩浆,结晶温度范围为1132~1323℃,结晶压力为0.23~0.25GPa,氧逸度范围为FMQ+1.0~+1.7,具有富集LREE以及Nb-Ta-Zr-Hf负异常的特征。富含含水矿物及母岩浆含水量反演结果显示骆驼山和西南山岩体单斜辉石结晶时其岩浆含水量分别为3.4%和3.6%,表明岩体原始岩浆形成于富水源区,可能与俯冲交代作用有关。与坡北地区岩体对比,骆驼山和西南山岩体母岩浆结晶温度略低,较高的单斜辉石Al~Ⅳ/Al~Ⅵ值以及压力计算表明岩体形成于相对低压环境,岩浆氧逸度范围略高于坡北地区岩体,可能与含水的镁铁质岩浆分异演化作用相关。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柳园地区二叠纪岩体形成于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母岩浆所具有的岛弧岩浆特征来源于地幔源区曾经历的俯冲板片来源熔/流体的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造山带 二叠纪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矿物化学 岩石成因
下载PDF
湖南金鸡岭花岗岩和伟晶岩中黑云母矿物化学及其对成岩成矿的启示
3
作者 汪志杰 闫峻 +2 位作者 徐琳玉 陶克勤 李全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95-1816,共22页
湖南晚侏罗世金鸡岭花岗岩体是南岭地区典型W—Sn成矿岩体之一,内部发育黑云母花岗质伟晶岩团块和文象花岗质条带状伟晶岩脉。金鸡岭花岗岩和黑云花岗伟晶岩中的黑云母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现出高的FeO、TiO_(2)、Al_(2)O_(3)含... 湖南晚侏罗世金鸡岭花岗岩体是南岭地区典型W—Sn成矿岩体之一,内部发育黑云母花岗质伟晶岩团块和文象花岗质条带状伟晶岩脉。金鸡岭花岗岩和黑云花岗伟晶岩中的黑云母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现出高的FeO、TiO_(2)、Al_(2)O_(3)含量和低的MgO、CaO、Na_(2)O、MnO含量,以及富集成矿元素Nb、Ta、W、Sn,亏损Sr、Ce、Eu等微量元素特征,从花岗岩体到黑云花岗伟晶岩,岩浆的形成温度和氧逸度降低,云母中Al_(2)O_(3)、Li_(2)O*含量升高,TiO_(2)、MgO含量降低,黑云母由铁叶云母演变为黑鳞云母。结合前人资料,金鸡岭花岗岩与黑云花岗伟晶岩均源于元古宙地壳的深熔作用,伟晶岩为花岗岩浆在晚期分异演化的产物,形成于岩浆—热液转化阶段。伟晶岩阶段是稀有金属元素显著富集,乃至进一步成矿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伟晶岩 矿物化学 稀有金属 金鸡岭 南岭
下载PDF
实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思政案例融入分析——以矿物化学处理实验课程为例
4
作者 马巧焕 李正要 +1 位作者 徐承焱 王培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2-256,共5页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矿物化学处理实验课程教学为载体,构建了课程思政育人教学体系。通过组建思政教学团队、嵌入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搭建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对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教...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矿物化学处理实验课程教学为载体,构建了课程思政育人教学体系。通过组建思政教学团队、嵌入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搭建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对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运用导、拓、练、论、达“五步法”把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价值塑造、科学素养等思想政治导向与实验教学内容相融合,让思政案例为实验教学注入灵魂,促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入行,保证思政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化学处理 实验课程 课程思政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滇西李子坪-富隆厂铅锌银矿床矿物化学研究及其成矿指示意义
5
作者 刘跃福 戚华文 林文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28,共12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电子探针(EPMA)等方法查明了李子坪和富隆厂铅锌银矿床的矿物组成和矿物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李子坪矿床的硫化物/硫盐矿物主要有闪锌矿、细硫砷铅锌、方铅矿... 通过光学显微镜、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电子探针(EPMA)等方法查明了李子坪和富隆厂铅锌银矿床的矿物组成和矿物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李子坪矿床的硫化物/硫盐矿物主要有闪锌矿、细硫砷铅锌、方铅矿、含砷黄铁矿;富隆厂矿床的硫化物/硫盐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灰硫砷铅锌、黄铁矿。矿物化学特征指示两矿床经历了含Pb-Zn成矿流体对富As黄铁矿角砾的交代,As元素的活化;闪锌矿、方铅矿沉淀;富As、(Sb、Cu)残余流体对方铅矿的交代形成硫盐的过程。各矿段硫盐类型的差异由成矿流体组分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共同控制。针对富含As、Sb元素的特殊型沉积岩容矿铅锌银成矿体系开展的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有助于促进类似矿床成矿作用的理论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坪盆地 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 矿物化学 As-Sb-Pb硫盐
下载PDF
矿物化学处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6
作者 李正要 马巧焕 +1 位作者 徐承焱 王培龙 《中国冶金教育》 2023年第3期95-98,101,共5页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矿物化学处理课程为载体,探讨了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通过组建专业+思政教学团队、精选解读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等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把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价值塑造、科学素养等...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矿物化学处理课程为载体,探讨了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通过组建专业+思政教学团队、精选解读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等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把政治认同、文化自信、价值塑造、科学素养等思想政治导向与课程教学内容融合。采用引、拓、教、升“四步”法,将思政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化学处理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龙门钾质岩浆结晶条件:矿物化学和锆石微量元素的约束
7
作者 唐宗源 李杰 +2 位作者 邓昌州 郑涵 刘少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70-1386,共17页
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发育的早白垩世钾质岩是研究华北克拉通中部幔源岩浆成因的天然样品,然而其成岩物理化学条件仍不明确。本文选取了涞源县龙门岩体中闪长岩和二长岩开展了矿物原位地球化学和锆石微量元素分析,以探讨矿物形成的温压... 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发育的早白垩世钾质岩是研究华北克拉通中部幔源岩浆成因的天然样品,然而其成岩物理化学条件仍不明确。本文选取了涞源县龙门岩体中闪长岩和二长岩开展了矿物原位地球化学和锆石微量元素分析,以探讨矿物形成的温压条件及氧逸度与矿化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二长岩和闪长岩的锆石Th/U比值较高(>0.1),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具明显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特征,并具有明显的震荡环带,为典型岩浆成因锆石。电子探针结果显示,龙门岩体中斜长石主要为中性斜长石,黑云母为原生镁质黑云母,角闪石主要为钙铁闪石。闪长岩中角闪石结晶温度为793~842℃,压力为0.50~0.75GPa,深度范围为19~28km,具有较低氧逸度(log f O 2为-12.21~-11.38)和高的含水量(8.5%~10.75%);二长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为764~788℃,具有更低的氧逸度(log f O 2=-15.14~-14.54);闪长岩和二长岩中锆石结晶温度为770~978℃,具有较低的氧逸度(ΔFMQ=-0.37~+1.70)。矿物化学分析表明,角闪石和黑云母虽都在地壳开始结晶,但角闪石形成于比黑云母更深的岩浆房。龙门岩体中角闪石、黑云母和锆石的结晶主要受岩浆分异控制,其地球化学动力学机制主要为岩浆上侵时减压熔融,进而引起岩浆氧逸度随岩浆演化而变化。随着岩浆上涌,闪长岩中角闪石随着温度降低和压力减少逐渐结晶,地幔交代作用导致二长岩中的黑云母具有较高的X Mg值,进而形成镁质黑云母。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古太平洋板块(伊佐奈琦板块)俯冲-后撤释放的流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对中部造山带钾质岩(~141Ma)的形成有一定贡献,该过程导致了岩浆具有较高的含水量,但龙门岩体低的氧逸度和区域上较厚的岩石圈制约了成矿金属物质(Fe-Au等)的迁移和富集,因而不利于亲硫、亲铁元素聚集以及铁、金矿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质岩体 锆石微量元素 矿物化学 氧逸度 中部造山带
下载PDF
九州-帕劳脊南段基底玄武岩的单斜辉石矿物化学及成因意义
8
作者 刘振轩 鄢全树 +2 位作者 刘焱光 杨刚 石学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92,共18页
九州-帕劳脊是古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弧的重要组成,对其上基底岩石开展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可为理解洋内岛弧演化早期的岩石成因和岩浆活动特点提供重要线索。本文对九州-帕劳脊南段基底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和微晶开展详细的岩相学... 九州-帕劳脊是古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弧的重要组成,对其上基底岩石开展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可为理解洋内岛弧演化早期的岩石成因和岩浆活动特点提供重要线索。本文对九州-帕劳脊南段基底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和微晶开展详细的岩相学和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单斜辉石斑晶与微晶整体上具有相似的化学组分,为普通辉石及透辉石等种属,且亏损轻稀土元素,Eu负异常不明显。多数单斜辉石斑晶具有环带结构,可划分为简单环带及韵律性环带两类;从辉石核部到边部,MgO、FeO、Al_(2)O_(3)、TiO_(2)含量与核部镁指数Mg#等呈现复杂的高低变化,指示了多期次的岩浆混合与补给事件。单斜辉石的结晶温度、压力分别为1151~1210℃和1.3×10^(8)~4.2×10^(8)Pa。通过单斜辉石组分反演获得的母岩浆含水量为0.8%~2.3%(以湿质量计)。最后,我们提出,形成于典型的洋内岛弧背景下的九州-帕劳脊南段熔岩的母岩浆为亚碱性岛弧拉斑玄武质熔体,具有高温、中压、高氧逸度的特征,岩浆房深度较浅并存在多期次原始岩浆的补给和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辉石 矿物化学 环带结构 岩浆过程 岛弧玄武岩 九州-帕劳脊
下载PDF
芙蓉锡矿田骑田岭花岗岩黑云母矿物化学组成及其对锡成矿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54
9
作者 李鸿莉 毕献武 +5 位作者 胡瑞忠 彭建堂 双燕 李兆丽 李晓敏 袁顺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05-2614,共10页
芙蓉锡矿田骑田岭复式岩体主要由早阶段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和晚阶段黑云母花岗岩组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属于铁黑云母,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属于铁叶云母。相对于黑云母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中... 芙蓉锡矿田骑田岭复式岩体主要由早阶段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和晚阶段黑云母花岗岩组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属于铁黑云母,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属于铁叶云母。相对于黑云母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的MgO、TiO_2含量偏高,Al_2O_3含量偏低。矿物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结晶温度、氧逸度(logf_(O_2))分别为680℃~740℃、-16.00~-15.31,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结晶温度、氧逸度分别为530℃~650℃、-19.20~-17.50。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到黑云母花岗岩,岩浆结晶温度和氧逸度逐渐降低。与花岗岩有关的共存流体性质的研究发现,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共存的热液流体log(f_(H_2O)/f_(HF))^(fluid),log(f_(H_2O)/f_(HCl))^(fluid),log(f_(HF)/f_(HCl))^(fluid)值分别为4.22~4.39,2.78~3.24,-1.82~-1.73,而与黑云母花岗岩共存的热液流体log(f_(H_2O)/f_(HF))^(fluid),log(f_(H_2O)/f_(HCl))^(fluid),log(f_(HF)/f(HCl))^(fluid)值分别为3.27~3.53,2.85~3.22,-0.75~-0.22,可见与两种岩石类型共存热液流体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且热液中Cl、Sn含量变化与岩浆结晶分异指数呈正相关关系。骑田岭岩体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到黑云母花岗岩,随着岩浆的演化,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热液流体向富Cl和Sn方向演化。芙蓉锡矿田的成矿流体应主要来源于黑云母花岗岩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岩浆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田岭花岗岩 芙蓉锡矿田 黑云母矿物化学 锡成矿
下载PDF
华北太古宙高压基性麻粒岩的两类PT轨迹及其构造意义:矿物化学和变质作用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郭敬辉 翟明国 +1 位作者 李永刚 阎月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0-448,共19页
在华北克拉通桑干构造带中,分布有许多太古宙高压基性麻粒岩,呈大小不等的岩块产于强烈变形的TTG片麻岩、二辉麻粒岩、混合岩和花岗岩中。高压麻粒岩富含石榴石斑晶,斑晶内部钙铝榴石含量明显高于边缘,一般可达25%~28%。... 在华北克拉通桑干构造带中,分布有许多太古宙高压基性麻粒岩,呈大小不等的岩块产于强烈变形的TTG片麻岩、二辉麻粒岩、混合岩和花岗岩中。高压麻粒岩富含石榴石斑晶,斑晶内部钙铝榴石含量明显高于边缘,一般可达25%~28%。许多石榴石含有单斜辉石包体,Al2O3含量高达7.4%~11.2%,相应的契尔马克分子比例为12%~18%。这些成分特征指示了早期相对较高的变质压力。石榴石斑晶广泛发育后成合晶反应边,是Pl-Opx-Amp-Mt组合的放射状细粒交生体,邻接的单斜辉石和石榴石斑晶边缘与后成合晶组合近于反应平衡,单斜辉石Al2O3含量小于5%,石榴石边缘的钙铝榴石含量也大大低于核部。这些都显示了压力较低条件下石榴石和单斜辉石的分解。温度压力的计算结果揭示出高压麻粒岩的两类PT轨迹,它们早期的变质作用都表现出较高的压力(1.2~1.45GPa)。一部分高压麻粒岩具有顺时针的PT轨迹,并显示升温减压和近等温减压过程。它们很可能形成于晚太古代某种型式的俯冲和碰撞构造过程。另一部分高压麻粒岩具有逆时针的PT轨迹,显示降温降压过程,并且早期变质温度高达1050℃。它们很可能来自碰撞之前的岛弧下地壳底部。在碰撞阶段的后期,这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岩 变质作用 PT轨迹 太古宙 矿物化学
下载PDF
岩背花岗岩黑云母矿物化学研究及其对成矿意义的指示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鸿莉 毕献武 +3 位作者 涂光炽 胡瑞忠 彭建堂 吴开兴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4,共6页
对岩背火山-斑岩型锡矿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和含黄玉花岗斑岩中黑云母矿物化学研究表明,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属于富铁黑云母,含黄玉花岗斑岩中的黑云母属于铁叶云母。含黄玉花岗斑岩的成岩温度为720℃~730℃,logfO2为-15.5^-15... 对岩背火山-斑岩型锡矿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和含黄玉花岗斑岩中黑云母矿物化学研究表明,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属于富铁黑云母,含黄玉花岗斑岩中的黑云母属于铁叶云母。含黄玉花岗斑岩的成岩温度为720℃~730℃,logfO2为-15.5^-15.7;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温度为510℃~550℃,logfO2为-19.2^-18.7。含黄玉花岗斑岩成岩温度、氧逸度高于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成岩温度和氧逸度。与含黄玉花岗斑共存热液流体log(fH2O/fHCl)fluid值为4.29~4.99,与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共存热液流体log(fH2O/fHCl)fluid值为3.15~3.67。因此,相对于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含黄玉花岗斑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分异出的流体富F和Sn,即岩背含黄玉花岗斑岩岩浆演化过程分异出的原始流体以富F和Sn为特征,结合有关岩背Sn矿成矿流体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出岩背Sn矿成矿流体为岩背含黄玉花岗斑岩岩浆演化过程分异出的岩浆热液,相对于含黄玉黑云母花岗岩,含黄玉花岗斑岩与锡成矿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背锡矿 黑云母 矿物化学 成岩成矿
下载PDF
广东龙窝和白石冈岩体锆石U-Pb年代学、黑云母矿物化学及其成岩指示意义 被引量:30
12
作者 胡建 邱检生 +3 位作者 王汝成 蒋少涌 凌洪飞 王孝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464-2474,共11页
龙窝和白石冈岩体位于近东西向展市的佛冈花岗岩带的东端,锆石 LA-ICP-MS U-Pb 定年结果表明,二者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69.1±2.5)Ma 和(157.8±2.3)Ma,它们是南岭地区燕山早期由壳幔相互作用形成的花岗质岩石的典型代表。本文在... 龙窝和白石冈岩体位于近东西向展市的佛冈花岗岩带的东端,锆石 LA-ICP-MS U-Pb 定年结果表明,二者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69.1±2.5)Ma 和(157.8±2.3)Ma,它们是南岭地区燕山早期由壳幔相互作用形成的花岗质岩石的典型代表。本文在对岩体形成年龄精确测定的基础上,着重运用电子探针和原位激光探针技术,系统测定了二岩体中黑云母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并讨论了它们的成岩指示意义。电子探针主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龙寓岩体中的黑云母较白石冈岩体中的黑云母富钛和镁,贫铁和铝,F、Cl 等挥发组分含量低,黑云母主量元素组成指示龙窝岩体形成于相对高温氧化的个质环境。激光探针 ICP-MS 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黑云母是花岗质熔体中R11)'Ba、Nb、11d及s(·、V、C r、Co、Ni等元素的主要载体,而I|、Th、Ph、S r、zr、Hf、Y 等元素的含量则显著低于寄主岩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稀土元素含量极低,不是影响全岩稀土特征的主要矿物相黑云母的成分特征可以有效地示踪岩浆的分异演化程度及成岩物理化学条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演宕浆源区性质,但后者往往要结合其它资料(特别是同位素组成),才能得出更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黑云母 矿物化学 成岩意义 龙窝岩体 白石冈岩体
下载PDF
江西九瑞矿集区成矿与未成矿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特征的异同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13
作者 徐耀明 蒋少涌 +4 位作者 朱志勇 周巍 孔凡斌 孙明志 熊永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291-4310,共20页
江西九瑞矿集区主要发育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及块状硫化物型三种类型的铜多金属矿床,其中斑岩型与矽卡岩型为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块状硫化物型矿床产在五通组砂岩与黄龙组白云岩界面之中,但多数也均位于侵入体附近,通常认为岩浆热液... 江西九瑞矿集区主要发育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及块状硫化物型三种类型的铜多金属矿床,其中斑岩型与矽卡岩型为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块状硫化物型矿床产在五通组砂岩与黄龙组白云岩界面之中,但多数也均位于侵入体附近,通常认为岩浆热液对层状黄铁矿体的叠加作用对其成矿起了重要作用。区内同时发育有大量与成矿岩体岩性相似的未成矿侵入岩,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找出成矿侵入岩的判别标志和侵入岩成矿与否的原因。本文对区内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的成矿与未成矿侵入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岩石主量元素分析以及造岩矿物电子探针测试工作,结果显示,九瑞地区岩浆活动的时代相对集中,成矿侵入岩的年龄分布于138.21.8Ma至148.01.0Ma之间,未成矿侵入岩的年龄分布于139.01.3Ma至149.63.0Ma之间,成矿与未成矿侵入岩的侵位时代基本相同,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二者的SiO2以及其它9种主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范围都非常接近,或有很大重叠,表明成矿与未成矿侵入岩的主要岩石化学成分基本相同。通过造岩矿物成份计算了岩浆开始固结的温度和侵位压力,成矿侵入岩的平均温度769℃与未成矿侵入岩的平均温度723℃在误差范围内大体一致,但成矿侵入岩的温度变化范围(580~915℃)明显大于未成矿侵入岩(656~796℃)。侵位压力方面,未成矿侵入岩的压力值(平均5.7kbar)显著大于成矿侵入岩(平均1.4kbar)。因此我们认为,成矿与未成矿侵入岩相比,前者经历了更为显著的减压过程,该过程也许对形成岩浆热液矿床非常重要,可能是产生独立热液相的一个主要途径,并且能够在岩体内及围岩中造成大量裂隙,为热液循环提供通道。但是,数据同时显示,并非经历了显著减压过程的侵入岩都能够成矿,最终成矿与否是受到不同阶段多种因素联合控制的,因此显著减压并不是成矿的充要条件,而更可能是前提条件。由已获得的未成矿侵入岩数据来推测,在九瑞地区,侵位压力大于4kbar的中酸性侵入岩,成矿潜力可能较小。由黑云母成份估算的氧逸度显示,成矿侵入岩的氧逸度变化较大并且覆盖了未成矿侵入岩的氧逸度范围,但是未成矿侵入岩的氧逸度均没有超过HM(Fe3O4-Fe2O3)缓冲线,而成矿侵入岩中有一半左右的数据点高于该缓冲线,表明较高的氧逸度对成矿更为有利,在九瑞地区,氧逸度高于HM(Fe3O4-Fe2O3)缓冲线的侵入岩,其成矿潜力可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主量元素 矿物化学 温度 压力 氧逸度 中酸性侵入岩 九瑞矿集区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智博铁矿床蚀变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33
14
作者 蒋宗胜 张作衡 +2 位作者 王志华 李凤鸣 田敬全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1-1066,共16页
智博铁矿床是西天山东部阿吾拉勒铁成矿带新发现的大型磁铁矿矿床之一。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围岩蚀变广泛发育,识别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辉石+钠长石+磁铁矿为主;第二阶段以角闪石+钾长石+绿帘石... 智博铁矿床是西天山东部阿吾拉勒铁成矿带新发现的大型磁铁矿矿床之一。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围岩蚀变广泛发育,识别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辉石+钠长石+磁铁矿为主;第二阶段以角闪石+钾长石+绿帘石+磁铁矿+黄铁矿为主;第三阶段以绿帘石+绿泥石+方解石+石英+黄铁矿+赤铁矿±黄铜矿为主。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智博铁矿与其他岩浆-热液成因铁矿床具有类似的蚀变矿物化学成分。辉石以透辉石为主(Di=62.97%~83.56%),含少量钙铁辉石(Hd=16.44%~36.45%);火山岩中斜长石(Ab47.57-57.82An41.5-51.87Or0.56-0.68)蚀变形成钠长石(Ab77.89-99.33An0.46-2.48Or0.21-20.3);与热液作用有关的钾长石叠加改造早期蚀变矿物;角闪石主要为阳起石;晚期发育富铁绿帘石〔Fe/(Fe+Al)=0.2~0.36〕以及绿泥石蚀变矿物。与火山岩中的磁铁矿〔w(TiO2)3.08%〕相比,矿体中磁铁矿具有低w(TiO2)(0.23%)的特点,部分早期浸染状磁铁矿与火山岩中的磁铁矿w(V2O5)相当,暗示该矿化阶段的铁质部分来源于围岩。矿物学及矿物化学表明,热液交代作用对成矿具有重要的贡献。同时,智博铁矿具有一些暗示铁矿浆成因的结构特征,如块状磁铁矿与围岩呈截然接触,磁铁矿胶结围岩角砾,磁铁矿条带呈流动状分布以及板条状磁铁矿等。结合铁矿带区域地质特征,认为智博铁矿可能主要由富铁岩浆流体形成,在形成大量块状富铁矿体的同时,伴随有广泛的围岩蚀变。矿区内大量的磁铁矿矿化与晚石炭世大陆岛弧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物化学 围岩蚀变 富铁岩浆流体 智博铁矿 阿吾拉勒铁成矿带 西天山
下载PDF
吉林红旗岭1号和7号岩体中含矿超镁铁质岩的矿物化学特征:对岩浆演化过程以及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机制的约束 被引量:18
15
作者 吕林素 毛景文 +3 位作者 周振华 李宏博 张作衡 汪云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9-344,共26页
本文对吉林红旗岭1号和7号岩体中含矿超镁铁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进行了详细研究。两岩体的主要造岩矿物为贵橄榄石、古铜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角闪石和金云母。岩浆的暗色矿物结晶顺序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本文对吉林红旗岭1号和7号岩体中含矿超镁铁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进行了详细研究。两岩体的主要造岩矿物为贵橄榄石、古铜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角闪石和金云母。岩浆的暗色矿物结晶顺序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黑云母,与镜下实际观察一致,是岩浆在不同深度结晶的产物。原始岩浆来自上地幔,两岩体进入高位岩浆房中的熔体的MgO含量分别13.98%和14.22%、Mg#值分别为72.22和71.05,为含水的高镁的苦橄质玄武岩浆。深部岩浆房深度距地表约26~27km,岩浆房内的结晶温度介于1280~1379℃之间,即结晶于下地壳中。岩浆由深部上升到高位(浅部)岩浆房中的过程是近绝热的,也是快速完成的。岩浆可能经历了两次岩浆房的演化过程,岩浆在上升到高位岩浆房之前,在深部曾经历了较短时间的橄榄石和少量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但在高位岩浆房中混染了地壳物质,与此同时,还经历了同源岩浆混合作用以及岩浆过冷却作用,这些都有利于岩浆体系中成矿元素含量增高以及硫达到饱和状态,使金属硫化物熔离并晶出,从而使岩体发生铜镍矿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化学 岩浆过程 镁铁质-超镁质岩体 成矿机制 吉林红旗岭
下载PDF
岩浆黑云母和热液黑云母矿物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6
作者 唐攀 唐菊兴 +2 位作者 郑文宝 冷秋锋 林彬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5-950,共16页
黑云母是岩浆岩和斑岩型矿床中重要的含水铁镁质成岩硅酸盐矿物。黑云母化学成分可以有效地指示岩浆性质、热液蚀变以及成矿过程。文章基于前人和作者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了黑云母矿物化学在黑云母分类、地质温度计、地质压力计、氧... 黑云母是岩浆岩和斑岩型矿床中重要的含水铁镁质成岩硅酸盐矿物。黑云母化学成分可以有效地指示岩浆性质、热液蚀变以及成矿过程。文章基于前人和作者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了黑云母矿物化学在黑云母分类、地质温度计、地质压力计、氧逸度等方面的应用,对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的指示意义,卤素和卤素逸度评价岩浆热液过程,成矿潜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为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和勘查评价提供了最新的找矿矿物学证据。并提出了黑云母矿物化学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岩浆黑云母 热液黑云母 矿物化学 研究进展 斑岩矿床
下载PDF
南海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矿物化学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鄢全树 石学法 +1 位作者 王昆山 卜文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81-2989,共9页
从南海南大陆坡底至北大陆坡底采集的玄武岩样品,基本可以代表南海新生代岩浆活动的代表性样品。本文中对这些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单斜辉石以顽透辉石为主(占3/4),还有少量普通辉石及次透辉石等,也出现少... 从南海南大陆坡底至北大陆坡底采集的玄武岩样品,基本可以代表南海新生代岩浆活动的代表性样品。本文中对这些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单斜辉石以顽透辉石为主(占3/4),还有少量普通辉石及次透辉石等,也出现少量较为罕见的富钙辉石,位于深绿辉石区域内。基质微晶辉石比辉石斑晶更富钙、钛、铁,可能反映了岩浆演化向着富钙、钛、铁方向发展,且碱度逐渐降低。与碱性系列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由单斜辉石-熔体平衡温压计计算的岩浆房深度分别为:碱玄岩岩浆房约49km左右,粗面玄武岩岩浆房约25km;玄武岩岩浆房约15km。由碱玄岩→粗面玄武岩→玄武岩,平衡温度(K)依次降低:从1535~1498→1429→1369。南海新生代玄武岩为板内碱性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系列可能是地幔柱在上升过程中在不同深度处发生部分熔融并伴随有分离结晶作用等物理化学过程的连续演变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辉石 矿物化学 成因意义 新生代玄武岩 南海
下载PDF
徐州-宿州地区榴辉岩类捕虏体中角闪石的结构、矿物化学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纪伟强 许文良 +2 位作者 王清海 裴福萍 杨德彬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6,共6页
徐州-宿州地区中生代闪长质岩石中存在丰富的榴辉岩类捕虏体。对该类捕虏体的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表明,其中的角闪石具有4种产状:1)位于石榴石中的早期角闪石包裹体,为镁质普通角闪石;2)与榴辉岩中矿物平衡存在的原生角闪石,为韭闪石... 徐州-宿州地区中生代闪长质岩石中存在丰富的榴辉岩类捕虏体。对该类捕虏体的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表明,其中的角闪石具有4种产状:1)位于石榴石中的早期角闪石包裹体,为镁质普通角闪石;2)与榴辉岩中矿物平衡存在的原生角闪石,为韭闪石或韭闪石质普通角闪石;3)位于石榴石和单斜辉石周边的退变角闪石,主要为浅闪石质和阳起石质普通角闪石;4)沿单斜辉石解理分布的出溶角闪石,主要为浅闪石、浅闪石质角闪石和含亚铁韭闪石质普通角闪石。不同产状角闪石矿物化学成分的差异和温压估算结果显示,榴辉岩类捕虏体经历了一个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进而反映了中生代早期华北克拉通东部造山作用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宿州地区 榴辉岩类捕虏体 角闪石 结构 矿物化学 成因意义
下载PDF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床锡石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谈树成 郭翔宇 +4 位作者 何小虎 谢志鹏 张亚辉 李惠民 郝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6-753,共18页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床处于滇东南锡矿带的西端,是全球最大的锡多金属矿床之一。锡石作为个旧锡矿床中最主要的矿石矿物,其矿物化学特征对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运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手段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中6种不同类...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床处于滇东南锡矿带的西端,是全球最大的锡多金属矿床之一。锡石作为个旧锡矿床中最主要的矿石矿物,其矿物化学特征对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运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手段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中6种不同类型矿石中的锡石进行了详细的内部结构和矿物化学特征研究,并对其可能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扫描电镜研究结果发现,除层间氧化矿型锡石较破碎外,其余类型锡石内部均发育有明显的环带结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各类型矿石中锡石的SnO_2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97.700%~101.728%;Ta_2O_5、FeO、ZrO_2、HfO_2平均质量分数较高,指示锡石形成于高温热液环境;(Fe+Mn)/(Nb+Ta)显示个旧锡矿区各类型矿石中的锡石具有热液锡石的特征,且各类型锡石中Nb_2O_5和MnO的质量分数极低,说明成矿热液可能来自于高度分异的花岗质岩浆,而Nb、Ta质量分数说明成矿作用发生于酸性-弱酸性环境中;In_2O_3质量分数显示了成矿温度及压力从块状硫化物型矿石、矽卡岩型矿石、电气石细脉带型矿石、含锡白云岩型矿石到层间氧化矿型矿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云英岩型矿石中锡石的In_2O_3质量分数较高还需进一步论证。锡石形成过程中岩浆热液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导致其内部环带结构的形成,电子探针数据显示锡石的环带结构中化学成分呈"锯齿状"变化,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动荡的环境中,说明锡石沉淀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化学 电子探针 锡石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江苏六合橄榄岩包体的矿物化学、稀土元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道公 李彬贤 +2 位作者 支霞臣 韩建明 杨瑞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8-80,共13页
根据1块橄榄岩包体矿物化学组成,得出由Khler-Brey法和Sachtleben-Sechth法算得的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的平衡温度分别为750℃~950℃和1100℃~1200℃,表明了岩石圈不均一的分层特征。... 根据1块橄榄岩包体矿物化学组成,得出由Khler-Brey法和Sachtleben-Sechth法算得的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的平衡温度分别为750℃~950℃和1100℃~1200℃,表明了岩石圈不均一的分层特征。矿物化学组成的准确定量对温度的确定至关重要。岩石中重稀土和易熔元素的不相关表明,地幔曾发生过一种富化过程,使轻稀土偏离相关性,重稀土基本不变,这一过程可能是岩石圈中原始地幔和地幔残余物质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岩 包体 矿物化学 稀土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