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物外加剂-中热水泥组合胶凝材料的砂浆基本性能对比
1
作者 闵永涛 张勇 +3 位作者 王鹏 卢浩丹 吴文博 王海婷 《工程建设》 2024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研究不同矿物外加剂与水泥组合胶凝材料的砂浆性能,采用F类II级粉煤灰、天然火山灰、S75级矿渣粉,分别以10%、30%和50%这3种掺量取代中热水泥,形成组合胶凝材料,对其水胶比为0.5的砂浆流动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和胶砂比为1∶3的水... 为研究不同矿物外加剂与水泥组合胶凝材料的砂浆性能,采用F类II级粉煤灰、天然火山灰、S75级矿渣粉,分别以10%、30%和50%这3种掺量取代中热水泥,形成组合胶凝材料,对其水胶比为0.5的砂浆流动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和胶砂比为1∶3的水化放热量开展试验研究,比较不同组合胶凝材料的砂浆基本性能。结果表明:当取代量为10%~50%时,掺粉煤灰的砂浆流动度增大3.2%~22.5%,初凝时间延迟11.2%~20.4%、终凝时间延迟13.3%~43.5%,7d水化放热量降低7.4%~39.7%;掺天然火山灰的砂浆流动度减小3.2%~21.9%,初凝时间提前8.4%~24.6%、终凝时间提前5.3%~20.0%,7 d水化放热量下降2.9%~25.4%;掺矿渣粉的砂浆流动度减小1.1%~6.4%,初凝时间推迟8.4%~28.8%、终凝时间推迟9.6%~25.1%,7 d水化放热量减少4.8%~30.1%。在掺量为10%时,掺粉煤灰的90 d龄期胶砂抗压强度与纯水泥的接近,掺矿渣粉的28 d和90 d龄期抗压强度较纯水泥分别提高1.6%和2.4%,而在其它掺量及龄期时,3种组合胶凝材料的胶砂抗压强度均表现为下降,并随掺量增加强度递减。研究结论可为混凝土工程胶凝材料体系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外加剂 粉煤灰 天然火山灰 矿渣粉 中热水泥 砂浆性能
原文传递
CSA水泥作为矿物外加剂对硅酸盐水泥性能及水化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于锦 李伟峰 +3 位作者 胡月阳 葛大顺 马素花 沈晓冬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72-1779,共8页
以三种不同粒度的硫铝酸盐水泥(CSA水泥)为矿物外加剂,研究了CSA水泥粒度、掺量对硅酸盐水泥(PC)物理性能、水化过程及水化产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CSA水泥的掺量与粒度同时影响PC的凝结时间及标准稠度用水量;当CSA水泥掺量较低(1%)时... 以三种不同粒度的硫铝酸盐水泥(CSA水泥)为矿物外加剂,研究了CSA水泥粒度、掺量对硅酸盐水泥(PC)物理性能、水化过程及水化产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CSA水泥的掺量与粒度同时影响PC的凝结时间及标准稠度用水量;当CSA水泥掺量较低(1%)时,PC抗压强度有所提高;CSA水泥缩短PC水化诱导期,促进早期水化,降低C3S的水化速率,加快AFt向AFm转化;CSA水泥增加了早期水泥硬化浆体的孔隙率、累计孔体积及最可几孔径,但对后期硬化浆体的影响不大;而AFt与CH的形貌如短针状AFt及大尺寸六方板状CH不利于晶体的连生与结合,对强度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外加剂 硫铝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 水化 钙矾石
下载PDF
纳米改性复合矿物外加剂对水泥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孟涛 钱匡亮 +1 位作者 钱晓倩 詹树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631-633,共3页
研究了在高效减水剂存在时,内掺不同掺量的纳米碳酸钙和矿物外加剂时水泥水化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高效减水剂存在时,掺入少量的纳米碳酸钙,对水泥早期和后期强度影响不大,但是当纳米碳酸钙的掺量达到8%时,水泥的强度... 研究了在高效减水剂存在时,内掺不同掺量的纳米碳酸钙和矿物外加剂时水泥水化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高效减水剂存在时,掺入少量的纳米碳酸钙,对水泥早期和后期强度影响不大,但是当纳米碳酸钙的掺量达到8%时,水泥的强度明显减小。采用不同掺量的纳米碳酸钙和矿粉等矿物外加剂复合,发挥其叠加效应。结果表明:掺入2%的纳米碳酸钙和8%的矿粉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其力学性能得以显著提高,而且样品的收缩值降低约40%,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也明显改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也表明当掺入纳米改性复合矿物外加剂后,早期水泥水化矿物数量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外加剂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掺多元复合矿物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鞠丽艳 张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27-1032,共6页
研究了粉煤灰与矿渣微粉粉煤灰、矿粉与硅灰多元复合矿物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水化产物的形貌 ,并总结了多元复合矿物外加剂的作用机理 ,得出多元复合矿物外加剂为配制... 研究了粉煤灰与矿渣微粉粉煤灰、矿粉与硅灰多元复合矿物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水化产物的形貌 ,并总结了多元复合矿物外加剂的作用机理 ,得出多元复合矿物外加剂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首选途径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复合矿物外加剂 高性能混凝土 和易性 力学性能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下载PDF
基于混料实验研究矿物外加剂对氯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丁向群 张冷庆 孙艳丽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6-485,共10页
目的研究矿物外加剂对氯氧镁水泥(简称镁水泥)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以解决镁水泥耐水性差、浸水后强度严重损失的问题.方法以粉煤灰、硅灰和铁尾矿为矿物外加剂,利用SEM和XRD观察分析改性后的镁水泥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运用单纯形重心混... 目的研究矿物外加剂对氯氧镁水泥(简称镁水泥)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以解决镁水泥耐水性差、浸水后强度严重损失的问题.方法以粉煤灰、硅灰和铁尾矿为矿物外加剂,利用SEM和XRD观察分析改性后的镁水泥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运用单纯形重心混料设计分析矿物外加剂复掺对镁水泥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的影响;通过回归模型分析矿物外加剂对MgO-MgCl_2-H_2O三元体系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影响的显著性.结果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镁水泥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软化系数逐渐提高;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镁水泥抗压强度逐渐降低,软化系数先升高后降低,当硅灰掺量为15%时,软化系数为0.85;随着铁尾矿掺量的增加,镁水泥抗压强度基本保持不变,软化系数降低;当m(粉煤灰)∶m(硅灰)=0.51∶0.49时,镁水泥抗压强度为39.99 MPa,软化系数为0.73.结论矿物外加剂能有效地改善镁水泥的耐水性,提高软化系数;矿物外加剂对镁水泥的改性机理基本相同;混料设计能够有效的分析复掺条件下各组分对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氧镁水泥 混料设计 矿物外加剂 抗压强度 软化系数
下载PDF
矿物外加剂作用机理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雄 吴科如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4-498,共5页
对生态环境胶凝材料——矿物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阐述了矿物外加剂改善混凝土力学行为、流变性及耐久性的作用机理,并根据其作用机理对矿物外加剂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进行了解析,展望了矿物外加剂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关键词 矿物外加剂 生态环境材料 关键技术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矿物外加剂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研究和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贺行洋 马保国 陈益民 《混凝土》 CAS CSCD 2003年第4期8-11,共4页
 为考察不同矿物外加剂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ASTMC1202-95A5%Na2SO4溶液浸泡的方法,对掺不同铝含量的粉煤灰及硅灰混凝土的一年龄期膨胀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掺入粉煤灰、硅灰等矿物外加剂使混凝土膨胀率大...  为考察不同矿物外加剂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ASTMC1202-95A5%Na2SO4溶液浸泡的方法,对掺不同铝含量的粉煤灰及硅灰混凝土的一年龄期膨胀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掺入粉煤灰、硅灰等矿物外加剂使混凝土膨胀率大幅度降低,25%粉煤灰和10%硅灰双掺混凝土其膨胀率仅为对比组的54 5%;试验结果还显示,掺不同铝含量的粉煤灰混凝土膨胀率基本相近,这表明粉煤灰铝含量不一定是影响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还利用Frearson的评价标准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掺矿物外加剂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与用抗硫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侵蚀 膨胀率 矿物外加剂 铝含量
下载PDF
掺复合矿物外加剂混凝土的收缩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雄 韩继红 李悦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用矿渣微粉、火山灰质矿物外加剂及辅助助剂优化配伍组成复合矿物外加剂体系,并用其配制出高强度、大流动度及高耐久性的混凝土.结果表明:复合矿物外加剂可抑制混凝土自收缩变形,并使混凝土长期收缩变形得到补偿.通过对水化产物变化与... 用矿渣微粉、火山灰质矿物外加剂及辅助助剂优化配伍组成复合矿物外加剂体系,并用其配制出高强度、大流动度及高耐久性的混凝土.结果表明:复合矿物外加剂可抑制混凝土自收缩变形,并使混凝土长期收缩变形得到补偿.通过对水化产物变化与水泥石自收缩变形曲线的综合分析,发现水泥石自收缩变形与水化产物AFt的形成密切相关,水化初期大量形成的AFt可改善水泥石自收缩变形,而AFt向AFm的转晶反应变形将增大水泥石的收缩变形.另外,根据XRD分析结果,还探讨了复合矿物外加剂改善自收缩变形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微粉 矿物外加剂 自收缩 混凝土 水化
下载PDF
粉磨处理及使用矿物外加剂对陈积粉煤灰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燕菲 杨冬升 +3 位作者 谢礼兰 吴维 卢子祥 钱磊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6,11,共3页
利用陈积粉煤灰代替新灰生产加气混凝土,其关键技术是活性的激发。取3个电厂的陈积粉煤灰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未经处理、粉磨处理及使用矿物外加剂3个方面的陈积粉煤灰活性试验,测试胶砂的抗压、抗折强度,并对其活性进行研究。未经处理... 利用陈积粉煤灰代替新灰生产加气混凝土,其关键技术是活性的激发。取3个电厂的陈积粉煤灰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未经处理、粉磨处理及使用矿物外加剂3个方面的陈积粉煤灰活性试验,测试胶砂的抗压、抗折强度,并对其活性进行研究。未经处理的陈积粉煤灰的掺入导致试件的抗压、抗折强度均降低,表明粉煤灰在露天长时间堆积,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经粉磨处理后的陈积粉煤灰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有所提高,其中贵阳电厂的陈积粉煤灰增幅最大;掺入矿物外加剂SH1或SH3对陈积粉煤灰的抗压、抗折强度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积粉煤灰 粉磨处理 矿物外加剂 活性 强度
下载PDF
高岭石型硫铁矿烧渣超细粉作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鹏 黄阳 +2 位作者 王凡非 冯启明 闫芳芳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24,共3页
对高岭石型硫铁矿烧渣进行超细粉粹并分级得到3种不同细度的超细粉,研究了3种细度烧渣的化学成分、粒度分布、微观形貌和活性指数等性能。结果表明,3种高岭石型硫铁矿烧渣超细粉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71μm、2.52μm和0.68μm,比表面积(BET... 对高岭石型硫铁矿烧渣进行超细粉粹并分级得到3种不同细度的超细粉,研究了3种细度烧渣的化学成分、粒度分布、微观形貌和活性指数等性能。结果表明,3种高岭石型硫铁矿烧渣超细粉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71μm、2.52μm和0.68μm,比表面积(BET)分别达到5.20 m2/g、7.31m2/g和18.49 m2/g,28 d活性指数分别达到106%、113%和122%,但是需水量比略有增大,在施工时需要增加适量减水剂。高岭石型硫铁矿烧渣超细粉具备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所需的主要性能,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型硫铁矿烧渣 资源化 超细粉 活性指数 矿物外加剂
下载PDF
矿物外加剂与水泥石的膨胀行为 被引量:3
11
作者 施惠生 陈更新 +2 位作者 余小燕 郁卫国 袁莹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44-348,共5页
通过实验测定了水泥的安定性和水泥石的膨胀率、膨胀应力,分析探讨了粉煤灰、矿渣、硅灰等矿物外加剂与游离氧化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水泥石膨胀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粉煤灰等低活性矿物外加剂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善水... 通过实验测定了水泥的安定性和水泥石的膨胀率、膨胀应力,分析探讨了粉煤灰、矿渣、硅灰等矿物外加剂与游离氧化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水泥石膨胀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粉煤灰等低活性矿物外加剂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善水泥的安定性,它们对水泥安定性的作用只是外加剂的一种稀释效应而已.只要水泥石内部的膨胀应力大于粘结应力,水泥石就会产生表观体积膨胀.高钙粉煤灰用作矿物外加剂时,必须严格控制其掺加量,以防止水泥安定性不良或混凝土产生膨胀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矿物外加剂 游离氧化钙 膨胀行为 水泥石
下载PDF
多组分矿物外加剂复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卢迪芬 陈森凤 吴建其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0-41,共2页
应用粉体机械力化学效应原理 ,对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进行机械活化。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矿渣、粉煤灰及多种矿物微粉的最优配比 ,研制出的新一代复合矿物外加剂 ,与磨细矿渣、粉煤灰相比 ,性能更加优良 ,且成本降低 ,具有良... 应用粉体机械力化学效应原理 ,对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进行机械活化。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矿渣、粉煤灰及多种矿物微粉的最优配比 ,研制出的新一代复合矿物外加剂 ,与磨细矿渣、粉煤灰相比 ,性能更加优良 ,且成本降低 ,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矿物外加剂 超叠加交 混合粉磨 高性能混凝土
下载PDF
异类矿物外加剂复合胶凝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永娟 张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01-1106,共6页
应用点接触物理模型模拟复合胶凝体系,通过数学推导建立二元矿物掺合料复合效应的特征方程,用于定量分析各类复合体系的复合胶凝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高钙类-低钙类的矿渣-煤矸石复合体系和中钙类-低钙类的高钙灰-低钙灰复合体系的回归曲... 应用点接触物理模型模拟复合胶凝体系,通过数学推导建立二元矿物掺合料复合效应的特征方程,用于定量分析各类复合体系的复合胶凝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高钙类-低钙类的矿渣-煤矸石复合体系和中钙类-低钙类的高钙灰-低钙灰复合体系的回归曲线呈现向上凸的抛物线型,回归参数C,K满足1/2<C<1/(1+K)或1/(1+K)<C,各龄期胶砂强度均呈现显著或较显著复合效应;而同类型的低钙类-低钙类复合体系(如煤矸石-低钙灰复合)回归曲线呈现下凸的抛物线型,回归参数C满足K/(1+K)<C<1/2,表明该复合为弱复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材料 点接触 异类 矿物外加剂 复合胶凝效应
下载PDF
石灰石微粉矿物外加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永娟 张雄 《房材与应用》 CAS 2001年第4期34-37,共4页
本文探讨了石灰石微粉不同细度、掺量对胶砂强度、流动度的影响 ,寻找出最佳掺量为 5 %~ 10 %。文章还对单矿物C3S、C3A与CaCO3 反应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以此证实胶砂试验结果。论文最后对石灰石微粉与矿渣微粉的复合效应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石灰石微粉 矿物外加剂 强度 矿渣微粉
下载PDF
矿物外加剂及测试方法对硬化水泥浆体自收缩值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施惠生 郭晓潞 黄小亚 《水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共4页
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单掺粉煤灰、硅灰和矿渣微粉这三种常用的矿物外加剂(即水泥混合材)对水泥浆体早期自收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硅灰和矿渣微粉后,硬化水泥浆体的自收缩值分别随其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增... 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单掺粉煤灰、硅灰和矿渣微粉这三种常用的矿物外加剂(即水泥混合材)对水泥浆体早期自收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硅灰和矿渣微粉后,硬化水泥浆体的自收缩值分别随其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增大和增大。本文分析研究了这三种常用的矿物外加剂对硬化水泥浆体自收缩产生影响的原因,并对比分析了本试验采用的两种试验方法,发现波纹管法更能准确地测量水泥浆体的早期自收缩,参照现行行业标准JC/T313-1982测试无法正确地反映硬化水泥浆体更早期的收缩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外加剂 粉煤灰 硅灰 矿渣微粉 硬化水泥浆体 早期自收缩
原文传递
矿物外加剂对高强混凝土增强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谭克锋 蒲心诚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2,共2页
本研究利用磨细的工业废渣配制成混凝土增强剂,达到了与硅灰相同的增强效果,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增强机理 矿物外加剂 凝胶 增强剂
下载PDF
矿物外加剂对轻集料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立 赵顺增 +2 位作者 李娟 曹淑萍 吴勇 《中国建材科技》 2009年第4期19-24,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矿物外加剂及掺量对轻集料混凝土弹性模量、收缩、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选择矿物外加剂的种类、掺量可有效地提高轻集料混凝土弹性模量,降低轻集料混凝土的收缩开裂风险,改变轻集料混凝土的徐变特性。
关键词 矿物外加剂 轻集料混凝土 弹性模量 收缩 徐变
下载PDF
几种常见的混凝土矿物外加剂作用机理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贯卓 《山东建材》 2004年第6期43-46,共4页
矿物外加剂为当今世界公认的生态环境胶凝材料。本文对几种常见的矿物外加剂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应用进展分析,阐述了矿物外加剂改善混凝土力学行为、流变性及耐久性的作用机理,并根据其作用机理对矿物外加剂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进行了... 矿物外加剂为当今世界公认的生态环境胶凝材料。本文对几种常见的矿物外加剂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应用进展分析,阐述了矿物外加剂改善混凝土力学行为、流变性及耐久性的作用机理,并根据其作用机理对矿物外加剂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进行了解析,并展望了矿物外加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外加剂 混凝土 土力学 胶凝材料 耐久性 改善 生态环境 常见 作用机理 行为
下载PDF
锂渣超细粉作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试验研究
19
作者 黄阳 王瑜 +4 位作者 王维清 杨群 冯启明 徐中慧 颜翠平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6年第3期91-94,共4页
利用气流粉碎机将锂渣加工成三种不同细度的超细粉,研究了锂渣超细粉的粒度分布、活性指数、掺量、水化热等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分布为5.55μm、4.32μm和2.96μm的三种锂渣超细粉的比表面积分别达到9.39m^2/g、11.81m^2/g和13.... 利用气流粉碎机将锂渣加工成三种不同细度的超细粉,研究了锂渣超细粉的粒度分布、活性指数、掺量、水化热等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分布为5.55μm、4.32μm和2.96μm的三种锂渣超细粉的比表面积分别达到9.39m^2/g、11.81m^2/g和13.80m^2/g,28d活性指数分别达到102.8%、104%和107%,但3d和7d的活性指数低于90%,这说明锂渣超细粉活性较高,但水化反应速率较慢。掺入锂渣超细粉的水泥水化热显著降低,超细加工有利于提升锂渣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渣 资源化 超细粉 矿物外加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