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6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红2号’苹果花芽分化期枝条和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1
作者 王金鑫 张丹 +2 位作者 邵建柱 孙建设 彭建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7,共9页
以‘天红2号’苹果为试材,研究不同砧木短枝和中枝在花芽分化期间叶片和枝条中10种矿质元素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无论嫁接在SH40中间砧还是八棱海棠乔砧上,稳产期‘天红2号’苹果成花率无差异,叶片和枝条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在... 以‘天红2号’苹果为试材,研究不同砧木短枝和中枝在花芽分化期间叶片和枝条中10种矿质元素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无论嫁接在SH40中间砧还是八棱海棠乔砧上,稳产期‘天红2号’苹果成花率无差异,叶片和枝条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在整个花芽分化期,叶片中氮、磷、钾、锰、硼和锌(短枝)含量呈下降趋势,钙含量呈上升趋势,铜含量波动性变化,铁含量呈降-升-降-升的变化;枝条中氮、钾、镁、锰、硼和锌(中枝)含量呈下降趋势,磷和钙含量呈上升趋势,铁含量呈升-降-升的变化。短枝和中枝叶片中氮、钾、镁、锰和硼含量高于枝条,钙、铜和锌含量低于枝条。成花率高的短枝枝条氮、磷、钙、镁、铁、硼和锌含量高于成花率低的中枝枝条;短枝叶片钙、镁和铜含量高于中枝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矿质元素 叶片 枝条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大米中碳氮同位素比率与矿质元素特征及加工影响
2
作者 刘亦鸣 李春霖 +4 位作者 张卫星 聂晶 张永志 许凤 袁玉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183,共6页
为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大米稳定同位素特征指标与矿质元素差异,该研究利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研究有机、绿色和常规种植方式下糙米与精米δ^(13)C、δ^(15)N与11种矿质元素变化。结果表明,精米δ^(13)C、... 为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大米稳定同位素特征指标与矿质元素差异,该研究利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研究有机、绿色和常规种植方式下糙米与精米δ^(13)C、δ^(15)N与11种矿质元素变化。结果表明,精米δ^(13)C、δ^(15)N分布分别为-27.7‰~-26.9‰和3.7‰~4.9‰,糙米δ^(13)C、δ^(15)N分布分别为-27.8‰~-26.9‰和3.4‰~4.7‰。精米δ^(13)C在有机和绿色栽培下差异显著,δ^(15)N在绿色与常规栽培下差异显著,Na、Mg、K、Mo元素存在显著性差异;糙米δ^(13)C和δ^(15)N在各栽培条件下均无显著差异,K、Mn元素存在显著性差异。糙米加工成精米后,有机大米中矿质元素减少42%,绿色大米矿质元素损失40%,常规大米矿质元素下降54%。精米比糙米可以更好地反映稳定同位素特征,常规栽培下糙米矿质元素含量最高,绿色栽培下精米矿质元素含量最高。不同种植方式和加工制备影响大米中δ^(13)C、δ^(15)N、矿质元素含量,该研究为科学评价大米中矿质元素含量和指导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糙米 精米 稳定同位素 矿质元素
下载PDF
不同供磷水平对青椒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3
作者 徐梦珠 秦志翔 +4 位作者 张帆 崔云浩 王军娥 张毅 石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2,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供磷水平对青椒幼苗光合特性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为青椒栽培的精准施肥、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奥黛丽-红缨枪’青椒幼苗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设置T1(50%P)、T2(75%P)、T3(100%P,对照)、T4(125%P)4个处理... 【目的】探究不同供磷水平对青椒幼苗光合特性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为青椒栽培的精准施肥、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奥黛丽-红缨枪’青椒幼苗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设置T1(50%P)、T2(75%P)、T3(100%P,对照)、T4(125%P)4个处理,测定不同供磷水平下青椒幼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矿质元素含量、积累量,研究各处理对青椒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处理的综合表现。【结果】与T3处理相比,T1处理青椒幼苗的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根系活力,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分别显著降低了35.03%,33.33%,54.32%,38.65%,61.83%,22.01%,50.48%,36.50%和40.16%,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显著升高了18.43%;T2处理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系活力、叶绿素b含量及T_(r)和G_(s)分别显著增加了51.76%,54.02%,14.76%,40.49%,62.02%和124.76%;T4处理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根系活力、叶绿素a含量和P_(n)分别显著降低了26.60%,32.00%,17.87%,9.81%和28.83%。与T3处理相比,T2处理青椒幼苗Fe、Zn、Ca、K、Mg和N的积累量分别显著上升了62.67%,44.56%,42.33%,24.00%,33.97%和41.41%,Mn和P的积累量分别显著下降了20.85%和34.99%。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青椒幼苗综合表现为T2>T3>T4>T1。【结论】施75%磷肥(T2)对青椒幼苗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矿质元素吸收的促进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磷水平 青椒幼苗 光合性能 矿质元素吸收
下载PDF
播期和叶面肥喷施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籽粒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4
作者 颜为 李晓靖 +5 位作者 姜玉玮 黄萌 刘波 张春艳 崔振岭 薛艳芳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研究旨在探讨播期和叶面肥喷施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籽粒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于2019年5—10月在山东省临沂市设置玉米大田试验,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5个玉米播期(5月31日、6月6日、6月13日、6月21日和6月28日,分别记作B1~B5)... 研究旨在探讨播期和叶面肥喷施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籽粒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于2019年5—10月在山东省临沂市设置玉米大田试验,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5个玉米播期(5月31日、6月6日、6月13日、6月21日和6月28日,分别记作B1~B5),裂区为‘登海605’和‘郑单309’2个玉米品种,裂区-裂区为5种叶面肥喷施处理,分别为去离子水(Water)、氯化钙(Ca)、硫酸锌(Zn)、谷氨酰胺(N)和谷氨酰胺与硫酸锌混合溶液(N+Zn)。于玉米成熟期进行样品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登海605’和‘郑单309’均在B3播期时(6月13日)产量最高,最高产量平均分别为11.9、10.9 t/hm^(2),主要由于该播期下穗粒数最高,表明B3播期是该区域最佳播期,而早播和晚播均会显著降低2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对于‘登海605’,叶面喷施N溶液可略提高早播条件下(B1和B2播期)籽粒产量,而叶面喷施Ca、Zn、N和N+Zn溶液可提高晚播条件下(B4和B5播期)籽粒产量,其中叶面喷施N+Zn溶液的增产效果最好,在B4和B5播期下籽粒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45.5%和16.0%。对于‘郑单309’,叶面喷施N或Zn溶液可提高B4播期籽粒产量,而喷施Ca溶液可提高B5播期的籽粒产量。另外,叶面喷施Zn或N+Zn溶液可显著提高‘登海605’和‘郑单309’在B2和B3播期的籽粒Zn浓度。叶面喷施Zn溶液可以显著提高B2和B3播期下‘郑单309’的籽粒Fe、Mn、Cu、N和Mg浓度。以上研究结果为协同实现玉米高产优质栽培和肥料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叶面肥 玉米 产量 籽粒矿质元素含量
下载PDF
‘渝城1号’核桃矿质元素周年吸收规律研究
5
作者 魏立本 黄小辉 +4 位作者 王玉书 唐佳佳 杨华均 冯大兰 邹孝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以‘渝城1号’核桃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期的主要器官样品的生物量和N,P,K,Ca,Mg质量分数,总结分析核桃对5种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①开花坐果以后,核桃干物质快速增加,增加的干物质主要累积在果实、根和茎中,并在果实膨... 以‘渝城1号’核桃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期的主要器官样品的生物量和N,P,K,Ca,Mg质量分数,总结分析核桃对5种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①开花坐果以后,核桃干物质快速增加,增加的干物质主要累积在果实、根和茎中,并在果实膨大期后,果实中的干物质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他器官;②从各器官矿质元素质量分数上看,茎、营养枝和果枝中的N,P,K质量分数在展叶抽梢期最高,茎和营养枝中的Ca质量分数在果实膨大期最高,营养枝和果枝中Mg质量分数在落叶期最高.③从各器官矿质元素的累积量看,开花坐果前,N,P,K在根部的累积量最高.开花坐果后,果实中N,P,K的累积量逐渐升高.整个生育期,Ca在根部中的累积量最高,而Mg在果实膨大期前以根部累积量最高,之后在果实中的累积量最高;④5个矿质元素中,核桃对N,K,Ca吸收量大于P和Mg,其中核桃对N,P吸收量最大的时间在开花坐果期,对K和Mg吸收量最大的时间在坐果初期,对Ca吸收量最大的时间在果实膨大期.因此,开花坐果期到果实膨大期是核桃施肥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应及时补充相应的矿质元素,以实现核桃的科学高效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城1号’核桃 矿质元素 吸收规律
原文传递
川黄檗不同树龄矿质元素含量及其与根际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孙志鹏 罗建勋 王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9,共10页
【目的】探究川黄檗不同树龄各部位和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以及矿质元素和土壤因子相关性,以期为川黄檗幼龄林营养诊断、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川黄檗1~3年生苗木为试材,对不同部位(叶、当年生枝和根)和根际土壤中矿... 【目的】探究川黄檗不同树龄各部位和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以及矿质元素和土壤因子相关性,以期为川黄檗幼龄林营养诊断、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川黄檗1~3年生苗木为试材,对不同部位(叶、当年生枝和根)和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根际土壤与不同部位间以及各部位中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进而评价不同部位对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1)不同树龄和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且随着树龄的增加,叶中N、Ca、Cu和Zn,当年生枝中P和Cu以及根中Mg含量显著下降(P<0.05)。2)不同树龄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随着树龄增加,Ca、Mn和Zn含量显著增加(P<0.05),Fe含量显著下降(P<0.05);元素含量大小为:N>K>Ca>Fe>P>Mn>Mg>Cu>Zn。3)川黄檗对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对Ca、Mg的富集能力较强,对N、P和K的富集能力居中,对Fe、Mn和Cu的富集能力较低。4)叶中K与P,当年生枝及根中的N与K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各部位N与多种元素相关性显著(P<0.05);土壤中元素与叶、根中多种元素显著相关(P<0.05)。【结论】川黄檗幼龄林不同生长年限各部位及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各部位元素之间及与土壤中矿质元素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不同部位对矿质营养元素具有不同的富集能力。依据研究结果,川黄檗幼龄林施肥时应该注意补充叶中N、Ca、Cu和Zn,同时合理搭配P和Mg等元素,注意用量的协调,保证植株营养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黄檗 不同部位 根际土壤 矿质元素 相关性分析 富集特征
下载PDF
核桃叶片生理性焦枯与矿质元素关系研究
7
作者 王霞磊 梁鑫淼 +3 位作者 刘佳乐 贾鹏 陈利英 齐国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目的]以叶片营养诊断为主的方法对核桃叶片的矿质元素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找出核桃叶片焦枯发生的原因,为核桃生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叶片焦枯程度对核桃树进行分级,测定不同焦枯程度、不同时期核桃叶片中N、P、K、Na、C... [目的]以叶片营养诊断为主的方法对核桃叶片的矿质元素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找出核桃叶片焦枯发生的原因,为核桃生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叶片焦枯程度对核桃树进行分级,测定不同焦枯程度、不同时期核桃叶片中N、P、K、Na、Ca、Mg、Fe、Mn、Cu、Zn、B元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并进行叶片矿质元素间、矿质元素与焦枯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焦枯程度的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随着焦枯程度及时间的推移大体呈下降的趋势,焦枯现象会从叶缘向叶片中部发展。病情程度与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与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6,与Mn、B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91。B含量与病情程度的Logistic回归系数值为-0.872,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p<0.05),对焦枯程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且喷施不同浓度的B肥后焦枯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结论]测定分析了‘绿岭’核桃焦枯叶片11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发现缺B是引起‘绿岭’核桃叶片焦枯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叶片 矿质元素 生理性焦枯
下载PDF
不同品种大豆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的关系研究
8
作者 李华健 文和明 +3 位作者 罗贞媛 邓国军 刘娜 杨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通过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6种大豆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与其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种大豆中的低聚糖、异黄酮和脂肪酸含量受品种影响较大,而蛋白质、水溶性蛋白质、脂肪和矿质元素含量受品种影响较小;N与大豆中... 通过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6种大豆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与其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种大豆中的低聚糖、异黄酮和脂肪酸含量受品种影响较大,而蛋白质、水溶性蛋白质、脂肪和矿质元素含量受品种影响较小;N与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酸、异黄酮含量呈正相关;K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Ca和Fe与低聚糖含量呈正相关;Na对低聚糖含量起正向促进作用,对异黄酮含量起负间接作用;各矿质元素含量与水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N、K、Na、Fe是影响大豆品质的主要矿质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矿质元素 相关性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不同钙处理对骏枣裂果及果实矿质元素的影响
9
作者 谢金超 李江斌 +2 位作者 吴翠云 林敏娟 王振磊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为研究不同钙制剂在骏枣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施用后,对骏枣裂果、果皮、果肉中矿质元素和表皮结构的影响,以骏枣为供试材料,选用EDTA-Ca溶液、氯化钙(CaCl_(2))溶液对骏枣进行喷施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喷钙处理可有效降低骏枣裂果率,且喷ED... 为研究不同钙制剂在骏枣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施用后,对骏枣裂果、果皮、果肉中矿质元素和表皮结构的影响,以骏枣为供试材料,选用EDTA-Ca溶液、氯化钙(CaCl_(2))溶液对骏枣进行喷施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喷钙处理可有效降低骏枣裂果率,且喷EDTA-Ca溶液效果优于喷CaCl_(2)溶液;2)喷钙处理可明显提高骏枣果实中Ca、K、P、Fe、Zn、B等矿质元素含量,在骏枣白熟期喷EDTA-Ca溶液对枣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提升效果最佳;3)喷钙后表皮层、角质层、蜡质层厚度均增加,其中,喷EDTA-Ca溶液更有利于表皮层厚度的增加,喷CaCl_(2)溶液更有利于角质层厚度的增加,相比之下,喷施EDTA-Ca溶液防裂效果更好。综上所述,喷施外源钙可降低骏枣裂果率,增加枣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果 矿质元素 表皮结构
下载PDF
新疆伊犁野生杏种仁矿质元素及氨基酸含量分析
10
作者 罗晓雨 韩爱芝 +2 位作者 丁杰 李佳龙 郭玲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8-650,共13页
【目的】通过对新疆野生杏仁中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分析,筛选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杏仁资源。【方法】以新疆伊犁新源县杏花沟的30份野生杏种质种仁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8种矿质元素含量及17种氨基酸含量指标,采用变异性分析、相关... 【目的】通过对新疆野生杏仁中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分析,筛选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杏仁资源。【方法】以新疆伊犁新源县杏花沟的30份野生杏种质种仁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8种矿质元素含量及17种氨基酸含量指标,采用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并对杏仁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测定的8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在7.78%~22.12%之间,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钾>镁>钙>钠>锌>铁>铜>锰。锌含量与铁、总氨基酸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贡献率较高的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3.171%。17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在18.37%~50.16%。氨基酸平均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6.62%),组氨酸最低(0.03%);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在51.59~73.04之间。【结论】新疆伊犁野杏仁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及氨基酸,且不同种质间成分含量均体现出一定的变异性。所选30份材料中,T02(E 83°26'45'',N 43°32'31'')、T14(E 83°26'12'',N 43°32'19'')、T19(E 83°26'07'',N 43°32'36'')、T20(E 83°26'10'',N 43°32'34'')4份材料可作为较优良杏仁种质资源加以深度研究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 矿质元素 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早佳84-24西瓜产量、品质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11
作者 唐承皓 任慧转 +3 位作者 潘文博 买尔扎提·吐尔逊 李崟崟 丁明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了掌握不同砧木对西瓜产量、品质及矿质元素吸收的规律,本试验以南瓜(京欣砧2号)、瓠瓜(亲抗水瓜)、野生西瓜(勇士)为砧木,嫁接早佳84-24西瓜,测定分析了西瓜的形态指标、产量、品质指标和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结果表明:3种... 为了掌握不同砧木对西瓜产量、品质及矿质元素吸收的规律,本试验以南瓜(京欣砧2号)、瓠瓜(亲抗水瓜)、野生西瓜(勇士)为砧木,嫁接早佳84-24西瓜,测定分析了西瓜的形态指标、产量、品质指标和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结果表明:3种砧木均提高了西瓜的单瓜重,其中京欣砧2号砧木嫁接西瓜的单瓜重最大,为3.75 kg。砧木类型对西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性影响,但维生素C含量均降低,番茄红素含量增加,亲抗水瓜嫁接西瓜果实中的瓜氨酸含量最高。京欣砧2号显著提高了植株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在3种砧木中表现最好,亲抗水瓜促进了氮、磷、钾的吸收,勇士促进了氮、钾、钙、镁的吸收。因此,京欣砧2号是西瓜生产中适宜的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嫁接 产量 品质 矿质元素
下载PDF
类乌齐牦牛肉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性分析
12
作者 杨小俊 张唐伟 +2 位作者 次仁德吉 张一帆 吴雪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4,共8页
目的:分析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牦牛肉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性。方法:本研究以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卡玛多乡、类乌齐镇、伊日乡、长毛岭乡、岗色乡、桑多镇、宾达乡、尚卡乡、甲桑卡乡、吉多乡)431份牦牛肉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消解-电感... 目的:分析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牦牛肉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性。方法:本研究以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卡玛多乡、类乌齐镇、伊日乡、长毛岭乡、岗色乡、桑多镇、宾达乡、尚卡乡、甲桑卡乡、吉多乡)431份牦牛肉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牦牛肉中的K、Na、Ca、Mg、Se、Sr、Mn、Zn、Fe等9种矿质元素含量。分析不同地域、不同部位牦牛肉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性。结果:类乌齐牦牛肉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类乌齐牦牛肉臀部肉中Ca、Se元素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Zn、Fe元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类乌齐牦牛肉前腿肉中K、Na、Ca、Mg、Se、Mn元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类乌齐牦牛肉后腿肉中K、Mg、Se、Zn元素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Na、Ca存在显著差异(P<0.05);类乌齐牦牛肉里脊肉中K、Na、Mg元素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Ca、Mn、Zn元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类乌齐牦牛肉腱子肉中K、Mn存在显著差异(P<0.05),Sr、Zn、Fe元素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类乌齐牦牛肉牛腩肉中Ca、Fe元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地区的牦牛肉K、Na、Mg含量均较高,Ca、Zn、Fe次之,Se、Sr、Mn含量较低。不同部位牦牛肉矿质元素中里脊肉K、Na、Mg,牛腩Ca,后腿Se,臀肉Sr、Mn,腱子Zn、Fe具备含量和品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乌齐 牦牛肉 矿质元素 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的不同黄瓜品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13
作者 王红香 张帆 +1 位作者 刘海学 吴惠惠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5,共8页
为探明不同黄瓜品种(含品系)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以不同黄瓜品种叶片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8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黄瓜品种叶片中均具有较丰富的矿质元素,其含量分布为K... 为探明不同黄瓜品种(含品系)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以不同黄瓜品种叶片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8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黄瓜品种叶片中均具有较丰富的矿质元素,其含量分布为K>Ca>Mg>Na>Fe>Zn>Mn>Cu;K和Na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18-津绿60,Ca和Mg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津早圆润,Fe和Mn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S312,Zn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20-津绿80,Cu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WGP91。不同黄瓜品种叶片的矿质元素比例也存在差异,其中K∶Na和Fe∶Mn差异较大,而Ca∶Mg和Zn∶Cu差异较小。20个黄瓜品种可聚类成四类:第一类K、Na、Mn、Cu、Zn、Fe含量较高,但Ca、Mg含量较低;第二类Ca、Mg含量较高,但K含量较低;第三类K含量较高,但Ca含量较低;第四类K、Ca、Mg含量较高,但品种S29的Mg含量偏低。相关分析表明,Mg和Ca、Na和K、Mn与Fe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品种S312、津早圆润和20-津绿60矿质元素含量综合得分排前3位,而S26、18-津绿60和19-津绿80排后3位。研究结果可为黄瓜品种选育及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叶片 矿质元素 聚类热图 主成分分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吸收累积硒及其他矿质元素的影响
14
作者 王梦园 杨良哲 +4 位作者 汪丹 张阳阳 段碧辉 袁知洋 闫加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50-154,共5页
为保证硒肥的合理利用及富硒水稻的安全生产,探究水稻植株体内硒及其他矿质元素、重金属含量对外源硒的响应程度。以水稻品种“鄂中五号”和硒肥“中地西能”为试验对象,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硒肥浓度(0、15、30、60 g/hm^(2))处... 为保证硒肥的合理利用及富硒水稻的安全生产,探究水稻植株体内硒及其他矿质元素、重金属含量对外源硒的响应程度。以水稻品种“鄂中五号”和硒肥“中地西能”为试验对象,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硒肥浓度(0、15、30、60 g/hm^(2))处理,于水稻齐穗期统一喷施,在成熟期检测水稻植株各器官中硒含量、糙米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叶片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含量,评价各处理糙米与其他各器官硒元素富集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水稻糙米各器官中硒含量均随硒营养液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谷壳和叶片对硒肥的响应程度最大,叶面硒肥增加了糙米硒的富集系数、各器官硒的转移系数;叶面硒肥对糙米中不同矿质元素的影响不同,高浓度硒处理降低了氮、锰、铜的含量,但提高了锌、钙、镁、钾、磷元素的含量;高浓度硒处理可有效降低植株叶片中汞、铅、镉、铬含量,低浓度的硒处理降低了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硒肥 齐穗期 硒含量 矿质元素含量 重金属元素含量
下载PDF
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与矿质元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15
作者 吴斌 黄东梅 +3 位作者 邢文婷 苏金生 杨其军 宋顺 《中国果树》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为明确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与矿质营养之间的关系,以芭乐味黄金百香果为研究对象,对果实各发育期的矿质元素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色素类物质含量进行动态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矿质元素和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结果... 为明确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与矿质营养之间的关系,以芭乐味黄金百香果为研究对象,对果实各发育期的矿质元素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色素类物质含量进行动态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矿质元素和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大量元素含量表现为K>N>Ca>S>Mg>P,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Na>Fe>Mn>Zn>B>Cu>Se>Mo,且果皮各矿质元素含量均远高于果肉。随着果实成熟,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固酸比和花青素含量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维生素C、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果皮N、P、K、Ca、Mg、S、Na、B、Cu、Se等元素含量和果肉N、P、K、Ca、S、Cu、Na、B、Zn、Mn等元素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类黄酮、花青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固酸比均存在较高的关联度。综上,黄金百香果果实发育期对大量元素K和N的需求最高,对微量元素Na和Fe的需求最高;类胡萝卜素为主要影响果肉颜色的色素类物质,其次为花青素;果皮开始着色期为果实糖酸品质变化的关键期,应注重N、K、Cu、Na、B、Zn等元素的施用。研究结果为科学指导黄金百香果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百香果 矿质元素 果实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原文传递
叶面喷施硒肥对玉米籽粒硒及其他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16
作者 楚文聪 蔡万涛 +1 位作者 夏杜菲 王储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硒元素是一种动物和人类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硒元素缺乏是一种世界性问题。为评价叶面喷施硒肥对玉米籽粒硒及其他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2个生长季(2年)的田间试验,探究了雨养条件下,在玉米灌浆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 硒元素是一种动物和人类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硒元素缺乏是一种世界性问题。为评价叶面喷施硒肥对玉米籽粒硒及其他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2个生长季(2年)的田间试验,探究了雨养条件下,在玉米灌浆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对玉米籽粒产量、硒含量、硒积累量、硒利用率以及其他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溶液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籽粒硒含量和硒积累量,且随着喷施浓度的不断升高而升高,但对玉米籽粒铁、锰、铜、锌这4种矿质元素含量无影响。同时,2个生长季之间,硒含量和硒积累量差异较大,说明环境因素对玉米籽粒吸收利用外源硒肥具有较大的影响。综上,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溶液是改善玉米籽粒硒元素营养状况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面喷施 元素 籽粒 硒含量 矿质元素含量 产量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原生林凋落物及矿质元素归还动态
17
作者 熊红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19-123,131,共6页
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部分矿质元素均来自凋落物归还给土壤的物质再循环,本研究对茂兰喀斯特原生林凋落物及矿质元素归还动态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年总凋落物量为(5248.6±838.5)kg/hm^(2),叶凋落量占总凋落物量的68.2%,总凋落物... 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部分矿质元素均来自凋落物归还给土壤的物质再循环,本研究对茂兰喀斯特原生林凋落物及矿质元素归还动态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年总凋落物量为(5248.6±838.5)kg/hm^(2),叶凋落量占总凋落物量的68.2%,总凋落物量与叶凋落物量的凋落节律均呈双峰型;总的月凋落物量、叶的月凋落物量、枝的月凋落物量与月均温度及月降水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花果等的月凋落物量与月均温度及月降水量均成极显著正关性。原生乔木林叶凋落物中K、Ca、Mg、Fe、Mn、Zn、Na 7种矿质元素的月含量变化不规则,含量大小为Ca>Mg>K>Mn=Fe>Zn>Na。叶凋落物中K、Ca、Mg、Fe、Mn、Zn 6种矿质元素的月归还量与叶的月凋落物量相关性极显著。叶凋落物中Ca、Mg、K、Mn、Fe、Zn、Na的年归还量分别为89.03、13.03、10.01、0.82、0.77、0.14、0.07 kg/hm^(2),7种矿质元素的年归还量与其年均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矿质元素 归还量 茂兰喀斯特区
下载PDF
莲中介导矿质元素胁迫耐受性基因的筛选与功能验证
18
作者 胡衡亮 顾天宇 +2 位作者 陈思颖 王垚 彭佳师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0-988,共9页
【目的】莲是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作物,但其蕴藏的丰富基因资源仍缺乏功能鉴定。分离鉴定莲中参与微量矿质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积累或耐受过程的功能基因,丰富莲中介导营养高效以及逆境耐受的基因资源,并为莲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莲是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作物,但其蕴藏的丰富基因资源仍缺乏功能鉴定。分离鉴定莲中参与微量矿质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积累或耐受过程的功能基因,丰富莲中介导营养高效以及逆境耐受的基因资源,并为莲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湘莲代表品种‘寸三莲’为试验材料。首先构建莲的酵母表达cDNA文库,并将文库转化酿酒酵母后分别在含有过量镉(Cd)、锰(Mn)、锌(Zn)、铜(Cu)、铁(Fe)、铝(Al)胁迫的平板上筛选,分离阳性酵母克隆中介导相关胁迫耐受性的目的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酵母互补试验对筛选出的耐受基因进行功能验证。【结果】构建了库容量超过106个单克隆、重组率100%、平均插入片段大于1 000 bp的酵母文库。通过筛选得到介导Cd耐受的基因13个、Mn耐受基因4个、Zn耐受基因4个、Cu耐受基因3个、Fe耐受基因7个、Al耐受基因1个,其中3个基因能够同时介导Fe和Mn的耐受性。这些基因在莲除6号染色外的其他染色体上都有分布。【结论】本研究构建了高质量的莲酵母表达cDNA文库,并筛选得到29个介导微量矿质营养元素或重金属元素胁迫抗性的基因,为莲的营养高效以及避免重金属污染的遗传改良积累了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三莲 矿质营养元素 重金属 抗性基因
下载PDF
土壤主要矿质元素与板栗总糖和淀粉含量的关联性研究
19
作者 张树航 郭燕 +3 位作者 张馨方 李颖 刘欢 王广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6-822,共7页
【目的】解析土壤中不同矿质元素对板栗总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程度,为通过养分调控板栗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河北省8个板栗主产县(市)盛果期栗园,测定其土壤中主要矿质元素及果实总糖和淀粉含量,通过相关性、逐步回归和通径分... 【目的】解析土壤中不同矿质元素对板栗总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程度,为通过养分调控板栗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河北省8个板栗主产县(市)盛果期栗园,测定其土壤中主要矿质元素及果实总糖和淀粉含量,通过相关性、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各指标间的关联性。【结果】栗园土壤中N、P、K、Ca、Cu、Na含量差异较大,而Fe、Mn、Mg含量差异较小;板栗栗果的总糖含量与土壤K和Mg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Mn含量显著正相关;淀粉含量与土壤N、K、Cu含量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Ca含量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土壤N、K、Cu、Mn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土壤Ca含量显著正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土壤N、K含量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确立了总糖、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与土壤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回归方程。【结论】土壤K含量与板栗总糖和淀粉含量密切相关,可作为总糖和淀粉性状优劣的选择指标;土壤养分对板栗总糖和淀粉含量有促进效应也有制约作用,土壤增施Fe肥、适量减少K和Cu元素可提高板栗总糖和支链淀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土壤 矿质元素 总糖 淀粉 相关性
下载PDF
河北板栗主产区果园土壤主要矿质元素的差异分析
20
作者 张树航 郭燕 +3 位作者 李颖 张馨方 王广鹏 潘国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14-320,共7页
为揭示河北板栗果品优质特性形成的土壤因子,以河北板栗主产区8个县区的54个果园为对象,对其土壤中9种矿质元素进行含量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不同土壤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8个主产区栗园土壤中Mg、Na含量无显著差异,而N、P、K... 为揭示河北板栗果品优质特性形成的土壤因子,以河北板栗主产区8个县区的54个果园为对象,对其土壤中9种矿质元素进行含量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不同土壤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8个主产区栗园土壤中Mg、Na含量无显著差异,而N、P、K、Ca、Fe、Mn、Cu 7种元素含量均有显著差异,各地栗园土壤中N含量普遍处于3级以下水平,P含量普遍处于3级以上水平,而K含量普遍较低,均处于5级以下水平;土壤中Ca、Mg、Fe、Mn、Cu、Na这6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其与P元素也均呈显著相关,与N含量相关性普遍较弱;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反映了总信息量的73.521%,第1主成分贡献率占44.678%,对它作用较大的元素包括Ca(0.871)、Cu(0.840)、Fe(0.809)、Mg(0.806),表明对主成分贡献较大的为金属元素含量;基于不同栗园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利用主成分表达式对板栗园的土壤状况进行综合评分,得分最高为迁西县(0.5918),河北板栗主产区土壤质量水平排序为迁西县>青龙县>兴隆县>宽城县>沙河市>遵化市>信都区>抚宁区。综上,可用金属元素Ca、Mg、Fe、Cu含量计算综合得分来评价板栗园土壤质量水平,在栗园土壤管理过程中,宜选用高K低P复合肥,并采用多种金属元素混施肥作为补充措施来提高板栗园的土壤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土壤 矿质元素 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