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性含水介质对垃圾污染质的自然净化能力探讨
1
作者 孙振营 席雪萍 +2 位作者 李强 李俊香 高学飞 《工程勘察》 2013年第2期49-52,共4页
含水介质对垃圾污染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受多项因素影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过程。本文选定生活垃圾淋滤液中对地下水有影响的主要污染物TP、COD、TN、NH3-N和细菌为试验污染组分,天津地区常见的中砂、粉砂和粉土为试验土样,通过室内模... 含水介质对垃圾污染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受多项因素影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过程。本文选定生活垃圾淋滤液中对地下水有影响的主要污染物TP、COD、TN、NH3-N和细菌为试验污染组分,天津地区常见的中砂、粉砂和粉土为试验土样,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利用表征指标—截留量和净化率,探讨砂性含水介质对垃圾污染质的自然净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指标值越大,含水介质对污染组分的自然净化能力越强;不同砂性含水介质对不同垃圾污染质的自然净化能力没有一致性规律。因此,在探讨含水介质对垃圾污染质的自然净化能力时,既要考虑含水介质的不同,也要分析污染质中不同污染组分含量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介质 垃圾污染质 自然净化能力
原文传递
准饱和多孔介质中地下水驱替速率、圈闭气体饱和度和准饱和渗透系数的关系
2
作者 程东会 李慧 +4 位作者 王军 李爽 黄梦楠 马成龙 饶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6-262,共7页
圈闭有不连续、非流动和非混溶气体的含水层,被称为准饱和含水层。圈闭气体的存在会降低含水层的渗透性能,但准饱和渗透系数、圈闭气体饱和度和驱替速率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被理解。本文通过室内砂性介质的驱替试验开展了圈闭气体饱和... 圈闭有不连续、非流动和非混溶气体的含水层,被称为准饱和含水层。圈闭气体的存在会降低含水层的渗透性能,但准饱和渗透系数、圈闭气体饱和度和驱替速率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被理解。本文通过室内砂性介质的驱替试验开展了圈闭气体饱和度、准饱和渗透系数和驱替速率三者相互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虽然总体上圈闭气体饱和度随驱替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但是在高驱替速率和低驱替速率分别出现了圈闭气体饱和度不随驱替速率变化的等值区间,该“台阶”型曲线可以采用与van Genuchten曲线类似的数学模型来表征,而砂性介质的准饱和渗透系数与圈闭气体饱和度之间呈简单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这两个经验模型说明可以用驱替速率定量估算准饱和渗透系数,该关系为利用驱替速率估算准饱和渗透系数提供了理论依据。上述准饱和水力学性质为深入理解准饱和地下水水流提供了依据。另外,驱替速率与圈闭气体饱和度的关系还表明,实验室测量完全饱和渗透系数时,应以大于初始毛细上升速率的速率进行饱和,以避免介质中的空气被水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闭气体饱和度 准饱和渗透系数 驱替速率 准饱和含水层 砂性介质
下载PDF
轻非水相液体在地下多相渗流的K-S-P关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永涛 王文科 +1 位作者 王丽 肖建英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7-119,共3页
以砂性介质为研究对象,用砂芯漏斗法测定轻非水相液(LNAPLs)在地下渗流的毛细压力与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并采用Parker-Lenhard模型及Brooks-Corey-Burdine模型获取油水二相的相对渗透曲线,结果表明对于相同介质,VGM模型对油相的相对渗透... 以砂性介质为研究对象,用砂芯漏斗法测定轻非水相液(LNAPLs)在地下渗流的毛细压力与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并采用Parker-Lenhard模型及Brooks-Corey-Burdine模型获取油水二相的相对渗透曲线,结果表明对于相同介质,VGM模型对油相的相对渗透率估计大于BCB模型所预测,且二种不同模型所获取曲线具有不同的等渗点饱和度和等渗点相对渗透率,VGM模型所获取等渗点渗透率比BCB模型所获取的值大0.04,建议在研究砂性多孔介质中LNAPLs的迁移问题使用BCB模型获取相对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非水相液体 毛细压力-饱和度关系 相对渗透率 多相渗流 砂性介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