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5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林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师双能”导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实践
1
作者 罗黎敏 黄坚钦 沈希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针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产业实践经验缺乏、校外导师专业指导能力偏弱、校内外双导师制协同指导效益难以有效发挥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和科技下乡、人才下沉、深入“三农”的实践特性,建设农林专... 针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产业实践经验缺乏、校外导师专业指导能力偏弱、校内外双导师制协同指导效益难以有效发挥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和科技下乡、人才下沉、深入“三农”的实践特性,建设农林专业学位研究生特派员导师队伍,在解决产业实际问题进程中,提升校内导师实践指导能力与校外导师专业指导能力,并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激发双师协同指导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的“双师双能”导师队伍建设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导师 双师双能 科技特派员制度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案例赋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5W”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
作者 胡海波 周洁 卢海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6,共7页
分析发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存诸多发展矛盾,江西财经大学以案例为载体,遵循案例驱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理实融合”能力培育、强化“持续发展”特色属性和“中国管理”精神内涵烙印的“三个驱动”变革理念,把握“用案例讲好中国管... 分析发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存诸多发展矛盾,江西财经大学以案例为载体,遵循案例驱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理实融合”能力培育、强化“持续发展”特色属性和“中国管理”精神内涵烙印的“三个驱动”变革理念,把握“用案例讲好中国管理故事”的核心,围绕Why、Who、What、When和Where五个“W”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5W”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构建起支撑该培养模式的“154”实践应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案例 研究生教育 “5W”培养模式 中国管理故事
下载PDF
研究生经典阅读的阐释逻辑
3
作者 李润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1,共5页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而言,经典阅读是其学术研究的根基,决定着他们在学术道路上前行的远近。对经典阅读而言,曾出现过三种阐释观,即文本中心论、作者中心论与读者中心论,三者各有其见,也各有其蔽。对于研究生而言,经典阅读是一种...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而言,经典阅读是其学术研究的根基,决定着他们在学术道路上前行的远近。对经典阅读而言,曾出现过三种阐释观,即文本中心论、作者中心论与读者中心论,三者各有其见,也各有其蔽。对于研究生而言,经典阅读是一种探寻真理的研究,其阐释逻辑是:读懂,即运用经典,诠释文本的启示;读对,即回归经典,澄明作者的意旨;读新,即反思经典,阐明自己的主张;从而实现经典阅读与学术研究的融合,达成“读本经典、写篇论文”的阐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经典阅读 论文写作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四位一体”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4
作者 宋君毅 韩会军 徐皓铭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结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时代需求,分析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实困境和纾解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方式与学术学位混同、导师队伍建... 结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时代需求,分析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实困境和纾解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方式与学术学位混同、导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课程设置实用性严重不足、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陈旧、实践实习缺乏系统性、产教融合与协同培养推进不力、论文选题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缺乏论文评阅标准等问题。针对上述困境,遵照国家相关要求,提出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发展+科研能力”为主体的“四位一体”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持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改善课程教学;强化实习实践管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导向和问题意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强化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教育、提升行业规范;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模式 “四位一体”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5
作者 汪磊 金聪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154-156,共3页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高校肩负着培育新时代优秀人才的使命,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高校肩负着培育新时代优秀人才的使命,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而“三全育人”正是围绕这一根本任务,从促进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思政育人模式。通过探索“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有助于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把握正确方向,助力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推进,不断提升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工作 全方位育人 医学研究生 全程育人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质量
下载PDF
教育评价学研究生课程的特点及其建设
6
作者 杨志明 陈一龙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9,1,共5页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1]。文件发布以来,教育评价专业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2024年1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以下简称《专业简介》)发布,首次将教育评价学列为教育学一级学科门类下的15个二级学科之一[2]。然而,我国在教育评价学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建设基础十分薄弱,目前仅有少数几所师范院校设置了少量与教育评价相关的研究生培养项目,且专业名称比较随意,如“心理统计与测量学”[3]和“学前教育质量评价”[4]等,绝大多数高校教育学部(院、系)尚未设立教育评价学相关方向的研究生培养项目。由此可见,教育评价学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建设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教育评价学 研究生课程 立德树人 师范院校 二级学科 专业简介 学科门类
下载PDF
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7
作者 刘辉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作出的重要指示,黑龙江大学积极探索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改革。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学生选课积极性有了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提升。文章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公共外语...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作出的重要指示,黑龙江大学积极探索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改革。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学生选课积极性有了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提升。文章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具有示范作用,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亦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公共外语 教学改革 研究生教育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新时代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路径探索
8
作者 冯丁丁 李明峰 叶淑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124-0127,共4页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研究生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质量亟待提高。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当前发展趋势,初步探索了新时代提...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研究生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质量亟待提高。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当前发展趋势,初步探索了新时代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可行路径,为优化课程设置、改善学生就业前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针对性的方法。这些解决方案旨在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入发展,向重质量、重数量的模式转变,全面提高自学人才质量,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推动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 培养质量 人才质量
下载PDF
案例库的建设及案例教学在专硕研究生课程中的探索应用——以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为例
9
作者 成培芳 云雪艳 +3 位作者 额尔敦巴雅尔 马萨日娜 明亮 董同力嘎 《中国食品》 2024年第6期16-18,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逐渐从以学术型为主向以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转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在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逐渐从以学术型为主向以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转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在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的基础。然而,目前该课程教学仍以传统的“填鸭式”为主,没有配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案例,缺乏任务式、问题式和实践应用的引导型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课程 实践应用能力 内蒙古农业大学 实践案例 引导型教学 学术型 案例库
下载PDF
畜牧学科青年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机制的探讨
10
作者 郭丽娜 张宇 刘青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1期64-66,71,共4页
青年研究生导师的质量对研究生培养成效至关重要。山西农业大学畜牧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青年导师加入研究生导师队伍。青年导师拥有诸多优势,但处于研究生培养的起步阶段,存在指导经验和能力不足,教学、科研工作繁多,对优质... 青年研究生导师的质量对研究生培养成效至关重要。山西农业大学畜牧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青年导师加入研究生导师队伍。青年导师拥有诸多优势,但处于研究生培养的起步阶段,存在指导经验和能力不足,教学、科研工作繁多,对优质生源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使得他们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畜牧学科青年导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文章探讨了青年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路径与青年导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思路,旨在为畜牧学科青年研究生导师培养、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进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学科 青年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培养 能力提升 队伍建设与发展
下载PDF
结合地域特色产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11
作者 郭楠 牛淼淼 张斌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结合地域特色产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可推进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地方构建高质量人才体系做出贡献,培养出学校和国家共同需要的人才。文章结合地域经济及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攻关难... 结合地域特色产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可推进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地方构建高质量人才体系做出贡献,培养出学校和国家共同需要的人才。文章结合地域经济及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攻关难题,分析了结合地域特色产业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性,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参与对象和研究生培养环节,针对如何结合地域特色产业、如何培养研究生这两个具体问题,提出了研究地方发展政策,凝聚产业力量;发展校企横向合作,建立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通道;发展纵向合作,落实双导师责任制;加快传统专业改革,融入地域发展的需求中;开设特色课程,提高课程质量;配备与地域特色产业相适应的科教资源六项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 特色产业 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巡礼
1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天津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自北洋大学时期就极为重视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院校之一,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毕业于此。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大学也是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是首批硕士、博士... 天津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自北洋大学时期就极为重视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院校之一,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毕业于此。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大学也是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是首批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单位和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自1984年成为首批22所试办研究生院单位以来,学校持续开展研究生教育领域政策改革和实践探索,在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上从未缺席,迄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名研究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公派留学 北洋大学 研究生招生 博士学位 天津大学 研究生 关键节点
下载PDF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研究发展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
13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2023年12月15日,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研究发展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论坛聚焦“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研究”,汇聚了一批国内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杰出专家及学者,探讨面向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3年12月15日,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研究发展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论坛聚焦“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研究”,汇聚了一批国内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杰出专家及学者,探讨面向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研究理论、政策发展与实践工作指导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大学 研究生教育研究 国内研究生 论坛 发展与实践 研究生教育发展 创新与实践探索 面向未来
下载PDF
研究生-导师学术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14
作者 王霞 李宗威 原洪玉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1期53-56,共4页
每一位导师都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和促进创新创造的使命,他们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责任人。“构建学术共同体、做学生引路人”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的必由之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营造和谐的大学文化,... 每一位导师都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和促进创新创造的使命,他们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责任人。“构建学术共同体、做学生引路人”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的必由之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营造和谐的大学文化,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础和制度支撑。文章首先界定“研究生-导师学术共同体”核心概念,然后指出“研究生-导师学术共同体”构建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个人发展、学术资源、专业网络和学术声誉等方面具有重要帮助,最后探讨构建“研究生-导师学术共同体”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即“求同存异”“兼容并包”“模范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学术共同体 构建 原则 大学文化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构建实践与思考
15
作者 董马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017-0020,共4页
本论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构建实践与思考,通过分析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建议。本研究回顾了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历史演变,然后分析了... 本论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构建实践与思考,通过分析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建议。本研究回顾了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历史演变,然后分析了当前体制改革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包括学费政策、奖学金制度和生活保障措施,探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强调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的若干思考,包括建立多元化的奖助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提高研究生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奖助体系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研究生培养模式 奖学金制度 多元化的奖助机制 提高研究生生活
下载PDF
中国医学研究生导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6
作者 寇福银 秦娟娟 +2 位作者 王雪纯 刘淼 周登峰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一流的医学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建设“双一流”学科及加强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抓手。完善的研究生导师评价体系是选拔、培养及强化导师队伍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医学教育领域,我国有关评价体系的研究逐渐增多,需将其归纳总结。因此,本文梳... 一流的医学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建设“双一流”学科及加强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抓手。完善的研究生导师评价体系是选拔、培养及强化导师队伍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医学教育领域,我国有关评价体系的研究逐渐增多,需将其归纳总结。因此,本文梳理中国导师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步骤及具有代表性的医学研究生导师评价体系实例,归纳其在医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方面的不足之处,为我国医学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强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评价指标体系 医学教育 研究生教育管理 导师评价
下载PDF
“交叉协同”团队式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17
作者 姚志友 邹雪 王源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加快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单兵式导学培养模式自我封闭的局限日益明显,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交叉协同优势逐渐凸显。立足需求共振、主体协同、资源融汇、团队聚合及要素交... 加快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单兵式导学培养模式自我封闭的局限日益明显,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交叉协同优势逐渐凸显。立足需求共振、主体协同、资源融汇、团队聚合及要素交叉五个维度,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构建了“交叉协同”团队式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采用“交叉协同”团队式“2646”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面提升了农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协同 科研创新团队 研究生教育 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下载PDF
混合式组会教学在眼科2种类型研究生培养中的互补作用探索
18
作者 张韵 高昇 张美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17-21,共5页
目的 探讨混合式组会教学模式在眼科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可行性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4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文章采取混合组会制度的教学模式,每2周举办1次混合式组会... 目的 探讨混合式组会教学模式在眼科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可行性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4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文章采取混合组会制度的教学模式,每2周举办1次混合式组会,混合组会内容包括文献阅读、病例汇报、课题进展报告、眼科专科检查设备原理分析及报告解读。本研究完成10次混合组会后进行教学成果评价,包括组会效果、文献阅读能力、科研素养、眼科专业知识的理解、临床诊疗思维、临床检查结果的解读和运用能力,以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2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考核。结果 混合式组会后,专业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客观教学评价成绩均高于混合式组会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专业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均认为混合式组会制度在组会效果、文献阅读能力、科研素养、眼科专业知识的理解、临床诊疗思维、临床检查结果的解读和运用能力6个方面的教学效果均有所提高,并且在临床和科研的素质培养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混合式组会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眼科教学效果的方法,能够帮助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更全面提升科研素质和临床思维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组会 眼科教学 专业型研究生 学术型研究生 科研素养 临床诊疗思维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以专业学位研究生为本位的校企联合培养思考
19
作者 陈冰 万林林 +2 位作者 李时春 伍济钢 刘国跃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28-133,共6页
新冠肺炎疫情、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企业科技发展迫切需要自力更生。作为企业科技发展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抓手,校企联合培养在新形势下也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阻碍。分析新形势下校企... 新冠肺炎疫情、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企业科技发展迫切需要自力更生。作为企业科技发展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抓手,校企联合培养在新形势下也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阻碍。分析新形势下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为本位提出联合培养主体在制度和培养模式方面的有效措施,解决新时代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困难、企业项目与研究生培养要求矛盾、研究生科技服务能力不突出等问题,提高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方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校企联合培养 研究生为本位
下载PDF
缓和医疗在老年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整合探究
20
作者 张小波 李大鹤 +4 位作者 赵园园 陈洪叶 宋安琪 李继光 朱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82-85,共4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高龄化趋势也在不断发展。老年期疾病具有多病共存、慢病高发、并发症多见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老年患者面临严峻的医疗挑战及社会、心理等多种问题,治疗复杂性增加。作为未来临床诊疗的主要力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高龄化趋势也在不断发展。老年期疾病具有多病共存、慢病高发、并发症多见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老年患者面临严峻的医疗挑战及社会、心理等多种问题,治疗复杂性增加。作为未来临床诊疗的主要力量,老年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承担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责任,需通过加强缓和医疗师资队伍建设、增设研究生缓和医疗课程教学、临床实践中增加缓和医疗模式体验、指导研究生向患者与照护者加强缓和医疗知识宣教及健全缓和医疗考核评估体系等,在老年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将缓和医疗知识进行整合,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减轻患者及照护者的医疗负担,并能够有效治疗疾病、避免过度医疗及医患纠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医学 研究生 缓和医疗 整合 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