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6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玛多7.4级地震野马滩大桥桥台纵桥向破坏机理分析
1
作者 周成 叶爱君 +2 位作者 王晓伟 庞于涛 包绍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4,共12页
针对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中野马滩大桥的桥台震害,开展基于Pushover分析的桥台纵桥向破坏机理研究。提出土-桩-桥台精细化有限元模拟方法,以及基于地勘资料的模型土体参数确定实用方法,建模方法和加载模式要点为:(1)适用于土-桥台... 针对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中野马滩大桥的桥台震害,开展基于Pushover分析的桥台纵桥向破坏机理研究。提出土-桩-桥台精细化有限元模拟方法,以及基于地勘资料的模型土体参数确定实用方法,建模方法和加载模式要点为:(1)适用于土-桥台相互作用的分布式p-y弹簧修正模型;(2)可识别背墙弯曲、剪切或弯-剪多种破坏模式的背墙非线性梁柱单元-墙底非线性剪切单元串联模型;(3)土-搭板和土-翼墙摩擦弹簧;(4)基于分布式间隙单元的可捕捉地震中主梁与背墙接触位置变化的Pushover加载模式,从而实现了桥台纵桥向地震损伤破坏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野马滩桥台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背墙底截面先发生屈服,随后背墙剪力达到抗剪能力峰值,桥台整体水平承载力开始退化,直至背墙底完全剪断,而桩基础并不发生明显损伤。总体而言,桥台破坏模式为背墙弯-剪破坏,数值分析结果与桥台实际震害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地震 桥台纵桥向破坏机理 土-桩-桥台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PUSHOVER分析 地勘资料
原文传递
骨料中的黄铁矿反应及其对胶砂试件的破坏机理研究
2
作者 李叶青 王云摇 +2 位作者 马黎 郑赟昊 余松柏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3期31-35,42,共6页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干燥环境、自然环境、干湿循环、冻融循环),用含黄铁矿细骨料制备的胶砂试件中黄铁矿反应及其对试件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干燥环境下,黄铁矿反应较弱,自然环境、干湿循环、冻融循环条件下,黄铁矿反应较强;自然环境下...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干燥环境、自然环境、干湿循环、冻融循环),用含黄铁矿细骨料制备的胶砂试件中黄铁矿反应及其对试件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干燥环境下,黄铁矿反应较弱,自然环境、干湿循环、冻融循环条件下,黄铁矿反应较强;自然环境下,黄铁矿氧化,造成延迟型钙矾石和铁锈膨胀型破坏;干湿循环条件下,黄铁矿反应形成的石膏溶出,无延迟钙矾石形成,破坏形式以铁锈膨胀破坏为主;冻融循环条件下,黄铁矿反应形成延迟型钙矾石,但氧化不充分,生成四氧化三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反应 破坏机理 收缩 质量
下载PDF
桥梁伸缩缝锚固区破坏机理及材料应用现状
3
作者 王稷良 马淑梅 吕志刚 《建材世界》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伸缩缝锚固区是保障伸缩缝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施工和交通荷载的影响易出现病害,严重影响了桥梁使用质量和行车安全。针对桥梁伸缩缝锚固区的结构和受力特点,介绍了伸缩缝锚固区材料的破坏形式,分析了锚固区破坏机理,总结了锚... 伸缩缝锚固区是保障伸缩缝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施工和交通荷载的影响易出现病害,严重影响了桥梁使用质量和行车安全。针对桥梁伸缩缝锚固区的结构和受力特点,介绍了伸缩缝锚固区材料的破坏形式,分析了锚固区破坏机理,总结了锚固区材料的性能需求,分析了目前各类锚固区材料应用现状,并为伸缩缝锚固区材料选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缩缝 锚固区 材料 破坏机理
下载PDF
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的深层堆积层古滑坡破坏机理
4
作者 窦晓东 杨校辉 +1 位作者 强远文 王信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2,247,共9页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等,研究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50 mm/h降雨条件下滑坡下部首先出现裂缝,随着降雨持续,裂缝向滑坡中部延伸,前缘局部垮塌,滑坡后缘地形坡度转折处相继出现横向裂缝;滑坡前部降雨入渗...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等,研究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50 mm/h降雨条件下滑坡下部首先出现裂缝,随着降雨持续,裂缝向滑坡中部延伸,前缘局部垮塌,滑坡后缘地形坡度转折处相继出现横向裂缝;滑坡前部降雨入渗速度为5.56×10^(-4) cm/s,滑坡下部裂缝形成后,降雨沿裂缝优势入渗浸润、软化滑带,导致滑带土抗剪强度降低,滑坡发生牵引式破坏;降雨2 h后,滑坡上部滑带土压力开始持续减小,表明滑带土抗剪强度降低至滑坡滑动的临界值,导致滑坡上部沿滑带处发生整体推移式蠕滑变形.滑坡破坏机理为初始降雨,坡表入渗较慢,主要以孔隙流入渗为主,由于裂缝的存在导致降雨迅速入渗,在碎石土与炭质板岩碎屑接触面形成饱水带,增加滑坡内部孔隙水压,降低滑带土炭质板岩抗剪强度,导致抗滑力减小而复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堆积层 古滑坡 降雨 室内模型试验 破坏机理 江顶崖
原文传递
小净距顺层偏压隧道破坏机理及模式探讨
5
作者 孙耀明 贺自勇 《交通世界》 2024年第9期122-124,共3页
小净距顺层偏压隧道支护荷载在施工中常产生变化,导致原设计支护强度不足而引发灾害,为控制施工中隧道病害—灾害链演化,以楚大高速罗家村隧道为依托,提出了顺层隧道“顺层侧”及“反倾侧”的判定方法,分析了施工中洞室开挖应力分异与... 小净距顺层偏压隧道支护荷载在施工中常产生变化,导致原设计支护强度不足而引发灾害,为控制施工中隧道病害—灾害链演化,以楚大高速罗家村隧道为依托,提出了顺层隧道“顺层侧”及“反倾侧”的判定方法,分析了施工中洞室开挖应力分异与斜坡二次应力叠加耦合场下小净距顺层偏压隧道围岩破坏机理及破坏模式,为解决此类工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 顺层偏压 破坏机理及模式
下载PDF
走滑断层黏滑作用下隧道纵向及横断面分区破坏机理
6
作者 杨恒洪 王明年 +3 位作者 罗勋 于丽 张霄 唐浪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50-271,共22页
黏滑作用下走滑断层将出现永久性的错动位移,当隧道与此类断层相交时将发生严重破坏,并且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为了揭示隧道纵向和横断面的分区破坏机理,为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抗震设计提供支撑,本文首先通过震害实例调研总结得到隧道的... 黏滑作用下走滑断层将出现永久性的错动位移,当隧道与此类断层相交时将发生严重破坏,并且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为了揭示隧道纵向和横断面的分区破坏机理,为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抗震设计提供支撑,本文首先通过震害实例调研总结得到隧道的三种破坏模式,即环向裂缝、斜向裂缝和纵向裂缝。给出并讨论了断层类型、交角、错动量和隧道刚度等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断层类型是影响隧道力学响应和安全性的最显著因素,而倾角影响很小;2)受左旋走滑断层黏滑作用的隧道沿纵向可分为弯曲-压缩-剪切(L-BCS)区和弯曲-压缩(L-BC)区,而受右旋走滑断层黏滑作用的隧道可分为弯曲-拉伸-剪切(L-BTS)区和弯曲-拉伸(L-BT)区;3)L-BCS区和L-BTS区的范围为1.4D~1.7D(D为隧道直径),而L-BC区和L-BT区范围随关键影响因素变化而变化;4)隧道横断面可分为偏心受压(C-EC)区和偏心受拉(C-ET)区,分别发生偏心受压破坏或偏心受拉破坏。C-EC区和C-ET区的范围约为距断层面5D;5)穿越左旋走滑断层隧道的C-EC区包括上盘左拱腰、下盘右拱腰、拱顶和仰拱,C-ET区包括下盘左拱腰和上盘右拱腰。穿越右旋走滑断层隧道的横断面分区分布与左旋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黏滑 隧道工程 分区破坏机理 力学响应
下载PDF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及寿命预测方法
7
作者 董昊良 李化建 +4 位作者 杨志强 温家馨 黄法礼 王振 易忠来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冻融破坏是我国严寒或寒冷地区混凝土的主要破坏形式,分析混凝土的冻融破坏过程、明确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提出混凝土冻融损伤寿命预测方法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冻融破坏特点,从整体水冻和表面盐冻... 冻融破坏是我国严寒或寒冷地区混凝土的主要破坏形式,分析混凝土的冻融破坏过程、明确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提出混凝土冻融损伤寿命预测方法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冻融破坏特点,从整体水冻和表面盐冻两方面阐述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论述了冻融破坏机理在不同混凝土结构中的适用性,分析了高原低气压地区混凝土冻融破坏更加严重且引起困难的原因;系统总结了基于试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的混凝土冻融损伤寿命预测方法,分析了两种寿命预测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寒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冻融破坏机理 高原低气压 寿命预测
下载PDF
高强混凝土的高脆性及其在冲击作用下的破坏机理
8
作者 李林香 谭盐宾 +4 位作者 杨鲁 葛昕 王志勇 岳成军 吴俊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5,共4页
通过试验对比了高强混凝土(C60)和中低强混凝土(C30)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折压比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分析高强混凝土在冲击作用力下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与C30混凝土相... 通过试验对比了高强混凝土(C60)和中低强混凝土(C30)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折压比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分析高强混凝土在冲击作用力下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与C30混凝土相比,3、7、28、56 d龄期时,C60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增长57.5%、53.7%、54.3%和52.8%,C60混凝土抗折强度分别增长51.2%、39.6%、32.4%和21.7%,C60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增幅低于抗压强度,说明其脆性特征明显;C60混凝土折压比小于C30混凝土,说明C60混凝土韧性较差,脆性较大;在外部冲击荷载作用下首先在C60混凝土薄弱界面过渡区出现微裂缝,然后向粗骨料内部扩展形成骨料微裂缝,骨料微裂缝继续扩展连通,与水泥石微裂缝连接,最终导致混凝土试件开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破坏机理 试验研究 高强混凝土 高脆性 冲击荷载 微裂缝
下载PDF
动载扰动下特厚煤层巷道破坏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9
作者 田正 胡智星 +4 位作者 张重发 张新鹏 种磊刚 张开玉 孙宁旭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6-31,共6页
为改善园子沟煤矿特厚煤层巷道在高应力、强动载扰动下支护效果,以园子沟煤矿110200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调研测试、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工程实践的方法,对巷道支护进行优化。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巷道围岩在动载扰动下变形破坏效... 为改善园子沟煤矿特厚煤层巷道在高应力、强动载扰动下支护效果,以园子沟煤矿110200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调研测试、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工程实践的方法,对巷道支护进行优化。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巷道围岩在动载扰动下变形破坏效应,巷道围岩浅部支护构件易损坏,深部围岩变形破坏严重;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长短锚杆索梯次支护+帮顶M型钢带整体支护+弱结构构建”组合支护技术。现场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新的支护组合体系后,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动载扰动 破坏机理 梯次支护 围岩控制
原文传递
煤层气储层破坏机理分析及其影响探讨
10
作者 李峰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120-122,共3页
为更安全更高效的开采煤层气,本文基于研究煤层气储层破坏机理的重要意义,结合煤层气储层的主要特征,从多方面着手分析了煤层气储层主要破坏机理,并总结了煤层气储层破坏影响因素,以期通过进一步了解煤层气储层破坏机理,找出破坏煤层气... 为更安全更高效的开采煤层气,本文基于研究煤层气储层破坏机理的重要意义,结合煤层气储层的主要特征,从多方面着手分析了煤层气储层主要破坏机理,并总结了煤层气储层破坏影响因素,以期通过进一步了解煤层气储层破坏机理,找出破坏煤层气储层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更有效的防治煤层气储层破坏,进而更好的保障煤层气储层的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储层 破坏机理 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全锚索支护技术研究
11
作者 董社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6-28,106,共4页
传统锚网索支护无法有效控制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大变形破坏。本文以古汉山矿1606底抽巷回风巷强矿压显现为工程背景,建立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破坏数值模型,探究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破坏机理,提出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 传统锚网索支护无法有效控制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大变形破坏。本文以古汉山矿1606底抽巷回风巷强矿压显现为工程背景,建立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破坏数值模型,探究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破坏机理,提出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控制对策,提出深部软岩巷道“短锚索固帮+长锚索强顶”的全锚索加固技术。现场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可明显提高支护刚度与强度,改善锚固范围内的破碎围岩力学性质,有效控制了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软岩 破坏机理 全锚索支护
下载PDF
堆石坝面板挤压破坏机理分析及预防探讨
12
作者 贾晓峰 《山西水利科技》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探索堆石坝面板挤压破坏机理,以某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应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了堆石坝面板坝轴向应力分布规律以及竖缝压缩模量对面板挤压应力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满蓄期内在水压力的作用下,堆石体对面板施加河谷向摩擦力,面板坝轴向应... 为探索堆石坝面板挤压破坏机理,以某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应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了堆石坝面板坝轴向应力分布规律以及竖缝压缩模量对面板挤压应力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满蓄期内在水压力的作用下,堆石体对面板施加河谷向摩擦力,面板坝轴向应力主要为压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河谷中部,坝肩拉应力较小;随着坝高增大,满蓄期和后续运行期内面板坝轴向压应力均呈增大趋势;在面板受压区竖缝采取低压缩模量填充材料后,面板坝轴向压应力降低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混凝土面板 挤压 破坏机理 预防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动压巷道坚硬顶板动态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机理研究
13
作者 朱孟智 郭际鹏 谭秀君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1期123-127,132,共6页
为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动压巷道坚硬顶板的动态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机理,利用SHPB冲击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岩性顶板的动态力学特性和破坏模式,从应力波的角度揭示了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试样的动态力学特性具有较强的应... 为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动压巷道坚硬顶板的动态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机理,利用SHPB冲击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岩性顶板的动态力学特性和破坏模式,从应力波的角度揭示了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试样的动态力学特性具有较强的应变率效应,动态抗压强度与应变率呈线性关系增长;随着冲击载荷增大,试样的动态抗压强度、动态弹性模量和极限应变在一定范围内均增大,破坏模式具有从张拉破坏向剪切破坏变化的趋势;应力波在试样内部反射形成的拉伸波在试样内部轴心叠加是导致内部裂纹扩展贯通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岩层 力学特性 破坏机理
下载PDF
安阳煤矿煤柱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
14
作者 陈光林 周文凯 +3 位作者 郭彦会 冯晓辉 周兴龙 闫医慧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期6-10,18,共6页
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作为工作面安全通道的保护煤柱,既是本工作面回风巷道的组成部分,又是下一工作面辅助运输巷道的组成部分,其留设宽度的合理性,既关系着工作面顺槽的安全稳定,又影响着矿井回采率,是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难题之一。... 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作为工作面安全通道的保护煤柱,既是本工作面回风巷道的组成部分,又是下一工作面辅助运输巷道的组成部分,其留设宽度的合理性,既关系着工作面顺槽的安全稳定,又影响着矿井回采率,是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难题之一。区段煤柱留设过大,既造成煤炭资源浪费,又使得区段煤柱上覆顶板在支撑作用下,靠采空区侧上方经常大面积悬顶,部分导水裂隙带也因此不能有效闭合;区段煤柱留设过小,煤柱不能起到支撑载荷的作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顺槽容易发生变形破坏,引起采空区水及有害气体外泄。结合安阳煤矿实际,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手段,提出合理的煤柱参数与煤帮支护技术,指导现场实际工作。结果对动压巷道围岩的维护、煤炭安全高效的生产和煤炭资源回采率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同类型矿井工作面区段护巷煤柱的合理留设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煤矿 区段煤柱 破坏机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混凝土氯离子和硫酸盐侵蚀破坏机理研究进展
15
作者 于连平 郭保林 +1 位作者 夏雨 刘帅 《混凝土世界》 2024年第4期84-91,共8页
在侵蚀性环境的长期作用下,会引起钢筋腐蚀和混凝土劣化,使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严重下降。其中,混凝土材料在侵蚀性环境中的耐久性,如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一直是各国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综述了在侵蚀环境下混凝土氯离子渗透... 在侵蚀性环境的长期作用下,会引起钢筋腐蚀和混凝土劣化,使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严重下降。其中,混凝土材料在侵蚀性环境中的耐久性,如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一直是各国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综述了在侵蚀环境下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机理、氯离子侵蚀机制和无损检测方法,归纳总结了硫酸盐侵蚀的破坏机理、主流检测方法及应对措施,阐述了在海洋环境中硫酸盐与氯盐对混凝土的耦合侵蚀机理;最后简要回顾了海洋环境中氯离子及其他侵蚀离子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机理,评述了Cl^(-)-SO_(4)^(2-)对混凝土结构的耦合侵蚀机理,提出了相关寿命数学预测模型,为综合提升混凝土耐久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渗透 硫酸盐侵蚀 破坏机理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壁吊车梁破坏机理及长期稳定运行研究
16
作者 韩国君 秦洋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2期6-13,共8页
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群处于极高地应力与复杂结构面共存的不利条件,岩壁吊车梁在开挖过程中出现较严重的破坏现象,基于现场实际破坏现象、微震监测数据、物探检测等成果,深入分析了岩壁吊车梁的破坏机理,提出针对性的动态优化设计措施,... 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群处于极高地应力与复杂结构面共存的不利条件,岩壁吊车梁在开挖过程中出现较严重的破坏现象,基于现场实际破坏现象、微震监测数据、物探检测等成果,深入分析了岩壁吊车梁的破坏机理,提出针对性的动态优化设计措施,并利用仿真分析软件开展了桥机荷载作用下的运行安全性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增设的钢筋混凝土扶壁墙,可以满足岩壁吊车梁长期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 岩壁吊车梁 破坏机理 稳定运行
下载PDF
膏体充填开采底板破坏机理与分区治理措施
17
作者 周明 车明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年第4期28-30,共3页
本文以某矿区为例,通过综合应用理论分析法、数值模拟法及现场实测法,对膏体充填开采底板破坏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膏体充填工作面底板塑性破坏区及其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膏体充填工作面底板破坏分区治理的技术措施,同时阐述相关成... 本文以某矿区为例,通过综合应用理论分析法、数值模拟法及现场实测法,对膏体充填开采底板破坏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膏体充填工作面底板塑性破坏区及其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膏体充填工作面底板破坏分区治理的技术措施,同时阐述相关成果能在改善矿区安全生产条件,以及提高矿产资源采出率方面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 底板破坏机理 分区治理
下载PDF
内水压条件下盾构隧道复合衬砌破坏机理原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冬梅 卜祥洪 +3 位作者 周文鼎 姜燕 贾恺 杨光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135,共10页
盾构输水隧道工程常采用复合衬砌结构型式,钢筋混凝土内衬具有施工便捷等优势成为常用内衬之一,但在内水压作用下容易开裂,钢筋混凝土内衬开裂后复合衬砌承载能力成为工程中设计的关键问题。本文对盾构隧洞钢筋混凝土内衬复合衬砌结构... 盾构输水隧道工程常采用复合衬砌结构型式,钢筋混凝土内衬具有施工便捷等优势成为常用内衬之一,但在内水压作用下容易开裂,钢筋混凝土内衬开裂后复合衬砌承载能力成为工程中设计的关键问题。本文对盾构隧洞钢筋混凝土内衬复合衬砌结构展开原型试验,研究内水压作用下复合衬砌的全过程变形破坏规律,揭示复合衬砌内压承载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内外压差达到0.22MPa时,内衬开始开裂,内衬开裂后盾构管片承担更多内水压力,随着内水压增长,接头手孔处混凝土出现损伤,最终内外压差达到1.78MPa时,管片接头混凝土断裂,复合衬砌丧失承载能力;(2)管片接头是复合衬砌薄弱环节,裂缝首先产生于内衬临近盾构管片接头处,然后沿环向均匀增加,内衬产生裂缝后,混凝土通过与钢筋的黏结作用共同承担内水压力,因此随内水压增加内衬发生多次开裂;(3)内衬开裂、接缝损伤后复合衬砌抗拉刚度分别下降为其弹性状态时的23.8%,12.3%,内衬开裂对复合衬砌承载能力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试验 内水压 复合衬砌 钢筋混凝土内衬 破坏机理
原文传递
复合受剪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破坏机理及强度计算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宇良 姜锐 +1 位作者 陈宗平 张绍松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7,128,共11页
为研究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在复合受剪状态下的力学性能,以取代率、法向应力和钢纤维掺量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02个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复合受剪试验。观察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在直剪、压剪作用下的破坏形态,获取了其在直剪、压剪作用下的全过... 为研究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在复合受剪状态下的力学性能,以取代率、法向应力和钢纤维掺量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02个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复合受剪试验。观察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在直剪、压剪作用下的破坏形态,获取了其在直剪、压剪作用下的全过程剪切应力-位移曲线,深入分析了取代率、法向应力和钢纤维掺量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剪切强度、峰值位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剪切强度逐渐增大;随着取代率的增加,掺量为0%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剪切强度随之减小,掺量为1%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剪切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与掺量为0%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相比,掺量为1%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平均剪切强度提高了10.77%;提出了剪切强度公式,所得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钢纤维 复合受剪 破坏机理 强度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