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解自活化法制备竹箨活性炭及其砷吸附性能
1
作者 姚尧 刘志佳 +2 位作者 陈瑶 何林韩 高建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9-158,共10页
【目的】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竹箨探索一种高效除砷活性炭材料。【方法】以竹箨为原材料,以微波加热为热源,利用高温热解自活化技术在不同的活化温度和时间下制备竹箨活性炭,通过表征竹箨活性炭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石墨化... 【目的】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竹箨探索一种高效除砷活性炭材料。【方法】以竹箨为原材料,以微波加热为热源,利用高温热解自活化技术在不同的活化温度和时间下制备竹箨活性炭,通过表征竹箨活性炭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石墨化程度、表面元素和官能团,揭示活化时间和温度等对其微观结构的影响,探讨竹箨活性炭的砷吸附性能,比较不同制备方法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砷吸附容量的差异。【结果】活化温度1050℃、活化时间30 min时,竹箨活性炭孔隙结构排列整齐致密,比表面积达到1251.7 m^(2)/g,孔容为0.697 cm^(3)/g,微孔比表面积比率和微孔孔容比率分别为60.9%和64.0%,平均孔径为0.448 nm,主要由微孔和少量介孔组成,孔径远大于砷酸根离子(AsO_(4)^(3-))和亚砷酸分子(H_(3)AsO_(3))的空间构型尺寸,有利于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反映石墨化程度的R值为1.340,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对As(Ⅲ)的最大吸附量为3.87 mg/g,对As(Ⅴ)的最大吸附量为3.17 mg/g。对比文献中不同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砷吸附容量,竹箨活性炭表现出一定优势。【结论】适当提高活化温度、延长活化时间有利于表面微孔的形成,从而提高砷吸附容量;但过高的活化温度和过长的活化时间会导致孔隙结构坍塌,减小比表面积和微孔比率,降低砷吸附容量。本研究为高效治理水体砷污染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单环保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除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自活化 竹箨活性炭 砷吸附性能 微观形貌 孔隙结构
下载PDF
粉煤灰/膨润土复合除砷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沈青峰 王瑞永 范小双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利用粉煤灰、膨润土和硅酸钠制备复合除砷吸附剂,研究原料配比、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吸附时间、p H值等对其除砷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除砷吸附剂可将废水中砷浓度从0.51mg/L降低到0.025mg/L,砷去除率为95.28%,出水达到GB383... 利用粉煤灰、膨润土和硅酸钠制备复合除砷吸附剂,研究原料配比、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吸附时间、p H值等对其除砷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除砷吸附剂可将废水中砷浓度从0.51mg/L降低到0.025mg/L,砷去除率为95.28%,出水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水质的砷浓度限值要求。动态吸附试验的出水砷浓度最低降到0.059mg/L,砷去除率最高达88.43%。吸附剂对砷的吸附等温线能够用Langmuir吸附模型很好的描述,为单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膨润土 砷吸附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针铁矿-生物炭复合物汞砷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迪力夏提·阿不力孜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0-597,共8页
在不同原料配比、酸碱度、陈化时间和陈化温度下,通过Fe(NO_(3))_(3)·9H_(2)O沉淀合成了不同的针铁矿-生物炭复合物(GBC),对未修正生物炭及其复合产物进行了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最后选用吸附效果较好的针铁矿-生... 在不同原料配比、酸碱度、陈化时间和陈化温度下,通过Fe(NO_(3))_(3)·9H_(2)O沉淀合成了不同的针铁矿-生物炭复合物(GBC),对未修正生物炭及其复合产物进行了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最后选用吸附效果较好的针铁矿-生物炭复合物进行汞砷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原生物炭样品为黑色颗粒物,经针铁矿复合后变为褐黑色状态并且表面覆盖一层柱状或针状物。FT-IR光谱在3125、1465、803、782、640 cm^(-1)处出现几个与针铁矿有关的吸收峰。XRD图谱中出现与针铁矿特征峰相符的`几个衍射峰,其中不同原料配比、不同酸碱度制备的复合物XRD图谱相差较大,而不同陈化温度和陈化时间下制备的复合物XRD图谱无明显差异。按照金属吸附实验结果,汞和砷吸附效率最高的针铁矿-生物炭复合物的制备条件可确定为:m(生物炭)∶m(Fe(NO_(3))_(3)·9H_(2)O)=1∶6、pH>7、陈化温度40℃、陈化时间4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针铁矿 吸附 砷吸附 制备条件
下载PDF
美国研制出低成本砷吸附剂用以净化饮水
4
《机械给排水》 2004年第4期34-34,共1页
摄取大量的砷可导致各种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如果把饮水中的砷含量限制在很低数量则需耗资数十亿美元。而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所研制的新型砷吸附剂有助于降低成本。
关键词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所 砷吸附 饮水净化 SANS
下载PDF
室温制备铁基有机金属框架吸附三价砷的研究
5
作者 贺翌鹏 熊晨曦 +2 位作者 王一平 李军 金央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地下水中的砷污染日益严重,摄入高砷地下水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高效去除水中的砷具有重要意义。在室温下合成了铁基金属有机框架MIL-88A用于吸附水中的As(Ⅲ)。通过XRD、SEM、XPS和FT-IR等手段对MIL-88A进行了表征,研究了MIL-88A... 地下水中的砷污染日益严重,摄入高砷地下水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高效去除水中的砷具有重要意义。在室温下合成了铁基金属有机框架MIL-88A用于吸附水中的As(Ⅲ)。通过XRD、SEM、XPS和FT-IR等手段对MIL-88A进行了表征,研究了MIL-88A吸附As(Ⅲ)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MIL-88A能够实现对水中As(Ⅲ)的高效吸附,最大吸附量为286.37mg/g,高于现有同类型吸附剂;MIL-88A吸附As(Ⅲ)过程的动力学和等温线数据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说明MIL-88A对As(Ⅲ)的吸附是化学吸附与多层吸附相结合的过程。结合表征分析可以得出,MIL-88A表面的羧基可以吸附As(Ⅲ)并将其氧化成As(Ⅴ),As(Ⅴ)通过氢键继续吸附As(Ⅲ)形成多层吸附。该研究为高效脱除水中As(Ⅲ)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吸附 水处理 有机金属框架 MIL-88A
下载PDF
嗜酸铁还原菌JF-5改性镧膨润土吸附砷及其矿物颗粒迁移研究
6
作者 刘琴 谌书 +1 位作者 骆大勇 刘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5-649,658,共6页
利用嗜酸铁还原菌(Acidiphilium cryputum JF-5),通过生物还原技术释放膨润土中的Fe^(2+)以强化镧改性,从而得到一种新型生物镧改性膨润土。通过等温吸附实验考察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对As(Ⅴ)的吸附效果,并与国际上商用的锁磷剂(Phoslock)... 利用嗜酸铁还原菌(Acidiphilium cryputum JF-5),通过生物还原技术释放膨润土中的Fe^(2+)以强化镧改性,从而得到一种新型生物镧改性膨润土。通过等温吸附实验考察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对As(Ⅴ)的吸附效果,并与国际上商用的锁磷剂(Phoslock)进行对比,通过柱实验探讨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在石英砂柱中的迁移行为。结果表明:(1)JF-5能够强化膨润土还原释放Fe^(2+),从而加强La^(3+)负载,低固液比(1.6 g/L)下制备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具有最高的La^(3+)负载量(370 mg/g)。(2)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对As(Ⅴ)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模型,最大吸附量为7.58 mg/g,与Phoslock的最大吸附量(3.08 mg/g)相比大幅提高;对As(Ⅴ)的吸附动力学过程与Phoslock相似,均能在4 h内快速去除As(Ⅴ)。(3)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在石英砂柱中的迁移行为可以用对流扩散模型描述,在0.38、0.77、1.54 mL/min的流速下,生物镧改性膨润土在石英砂柱中的滞留量分别为3.68、3.77、2.29 mg,可见中等流速条件下溶液在石英柱中能够更充分接触介质从而提高滞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铁还原菌 生物镧改性膨润土 柱迁移 砷吸附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活性碳对磷酸中砷吸附性能研究
7
作者 胡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16年第3期0092-0092,共1页
采用KOH活化法以石油焦为原料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吸附浓度、pH值、吸附时间、活性炭用量实验对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比表面积浓度为40mg/L,pH值9、活性炭用量的条件下1.0g/25ml具有吸附容量大,去除率。
关键词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活性炭 砷吸附性能
下载PDF
有机物改性麦糟动态吸附水中五价砷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刘春花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133-136,共4页
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范围内砷污染成为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本文采用有机物改性麦糟动态吸附处理水中五价砷。通过改变进水流速和砷离子初始浓度来评价动态吸附的性能。随着流速和初始浓度的增加,动态吸附柱穿透时间提前... 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范围内砷污染成为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本文采用有机物改性麦糟动态吸附处理水中五价砷。通过改变进水流速和砷离子初始浓度来评价动态吸附的性能。随着流速和初始浓度的增加,动态吸附柱穿透时间提前。分别采用Thomas、Adams-Bohart和Yoon-Nelson模型来分析动态吸附过程。从结果可以看出,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的趋势具有强而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吸附 吸附 有机物改性麦糟 动态模型
下载PDF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
9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2期135-135,共1页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团队揭示了矿物-有机物络合调控砷吸附和氧化的机制,为砷污染修复材料的科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危险物质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关键词 危险物质 修复材料 转化机制 危害因子 环境保护 污染 科研监测 砷吸附
下载PDF
都龙矿区三岔河污染底质砷、铬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贝荣塔 李丰伟 +1 位作者 吴明 王倩 《环境科技》 2011年第1期10-13,共4页
通过对矿区选矿废水污染河流的底质进行采样分析,探讨了底质颗粒物粒径与砷、铬含量的关系及其砷、铬的吸附特性与吸附贡献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底质中砷污染十分严重,而铬污染程度较轻。在垂直方向上底质中砷的分布无明显差别,但铬的分... 通过对矿区选矿废水污染河流的底质进行采样分析,探讨了底质颗粒物粒径与砷、铬含量的关系及其砷、铬的吸附特性与吸附贡献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底质中砷污染十分严重,而铬污染程度较轻。在垂直方向上底质中砷的分布无明显差别,但铬的分布差异性显著。砷、铬含量随着污染底质颗粒的变小而增加,呈负相关关系,且砷达到显著性水平。底质中砷、铬吸附贡献率具有相似的特性,2条贡献率曲线呈"双峰型",最大吸附贡献率出现在粒径为250~500μm和710μm~2 mm处,粒径500~710μm处有一低谷,质量分数对铬吸附贡献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0.999。为了使河流免遭二次污染,组织人力物力清理河流底质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底质 砷吸附特性 吸附特性 吸附贡献率
下载PDF
改性褐铁矿对砷吸附的强化机制和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思言 杨潇 +1 位作者 冯依涛 阎秀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8-430,共13页
为了提高褐铁矿对砷的吸附能力,分别采用球磨和煅烧的方式对褐铁矿进行改性处理.使用氮气吸脱附法、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改性材料进行表征,探究其去除水体中As(V)的吸附机理及对土... 为了提高褐铁矿对砷的吸附能力,分别采用球磨和煅烧的方式对褐铁矿进行改性处理.使用氮气吸脱附法、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改性材料进行表征,探究其去除水体中As(V)的吸附机理及对土壤砷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材料对As(V)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由颗粒内扩散控制,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球磨24 h的褐铁矿对As(V)的吸附量可达到5.76 mg·g^(-1);而400℃煅烧后的褐铁矿对As(V)的吸附量最大,为7.26 mg·g^(-1).球磨改性后材料表面羟基和羧基含量明显升高,其对砷的吸附机理主要包括含氧官能团的络合和氢键结合等;煅烧改性处理下,As(V)的吸附量与材料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的变化一致,且表面羧基显著提升,说明主要的吸附机制为孔隙填充和化学吸附.土壤稳定化实验表明,投加10%的球磨24 h和400℃煅烧后的褐铁矿对土壤砷稳定化效率分别为66.08%和68.07%.土壤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砷含量降低,残渣态砷含量显著增加.本研究为以天然矿物为原料的高效水净化与土壤修复材料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丰富了相关修复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煅烧 矿物改性 砷吸附 稳定化
原文传递
铁改性赤泥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除砷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张书武 刘昌俊 +2 位作者 栾兆坤 彭先佳 王艳青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72-1977,共6页
以氧化铝生产废渣——赤泥为原料,采用铁盐改性处理制备了新型羟基铁包覆型赤泥除砷吸附剂.研究考察了吸附剂吸附砷效能、投加量、吸附时间和pH值对吸附除砷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比表面积(BET)等仪器对吸附剂... 以氧化铝生产废渣——赤泥为原料,采用铁盐改性处理制备了新型羟基铁包覆型赤泥除砷吸附剂.研究考察了吸附剂吸附砷效能、投加量、吸附时间和pH值对吸附除砷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比表面积(BET)等仪器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铁盐改性赤泥吸附剂对As(V)具有显著吸附效能,在pH为7,初始砷浓度为1mg.L-1,铁盐改性赤泥吸附剂饱和吸附容量为50.6mg.g-1时,除砷率高达99.9%,吸附后出水砷含量可达到0.01mg.L-1以下,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式;溶液pH值显著影响砷去除效果,吸附机制主要为羟基铁的表面吸附机制;吸附后的吸附剂可通过NaOH溶液再生,脱附率达到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铁盐改性 吸附 表面吸附机制
下载PDF
利用RSM对大宗固体废弃物烧制陶粒优化及其对水中砷的吸附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琳琳 刘长青 +1 位作者 乔春蕾 殷悦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75-81,共7页
大宗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促使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但大宗固体废弃物产量巨大,利用难度和成本高.利用赤泥和粉煤灰,结合河道底泥及木屑烧制陶粒,并利用陶粒的吸附性能去除水中的砷,以实现以废治废的目标.采用响应曲面法(R... 大宗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促使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但大宗固体废弃物产量巨大,利用难度和成本高.利用赤泥和粉煤灰,结合河道底泥及木屑烧制陶粒,并利用陶粒的吸附性能去除水中的砷,以实现以废治废的目标.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对烧结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陶粒进行了不同条件下吸附能力的检测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经RSM优化的最优材料配比为:河道底泥50%,赤泥30%,粉煤灰10%,木屑10%.最优烧结条件为:烧结温度983℃,烧结时长120 min.此条件下烧制的陶粒对水中砷的去除率可达到92.27%,是1种可利用的低成本脱砷吸附剂.研究结果对大宗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拓宽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固体废弃物 陶粒 响应曲面法 砷吸附
下载PDF
建筑垃圾转化砷吸附材料的方法及其吸附性能
14
作者 王川 陈心心 张付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251-4257,共7页
水环境中的砷污染问题近年来越来越突出,吸附是主要的净化途径之一。以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材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廉价除砷颗粒吸附剂。首先通过烧结制备多孔陶粒,再利用水热过程将陶粒基体转变为沸石基体,最后利用铁离子对沸石基体进行表... 水环境中的砷污染问题近年来越来越突出,吸附是主要的净化途径之一。以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材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廉价除砷颗粒吸附剂。首先通过烧结制备多孔陶粒,再利用水热过程将陶粒基体转变为沸石基体,最后利用铁离子对沸石基体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具有复合多级孔结构的铁负载沸石陶粒(简称IMZC)产品。XRD图谱显示负载的铁主要以无定形体存在,显著增加了沸石基体的比表面积。吸附实验表明,老化时间和pH值对铁改性沸石颗粒的吸附能力有显著影响,该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模型表征,最大吸附量达到18.727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吸附 沸石 铁改性 建筑垃圾 颗粒吸附 多孔结构
原文传递
载铝多孔沸石的制备及其对水中砷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爱中 付云飞 +2 位作者 刘培生 豆俊峰 郑蕾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11年第9期700-706,共7页
以多孔沸石为载体和拟薄水铝石溶胶为原料制备了载铝多孔沸石吸附剂,根据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样品的除砷效果,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并通过XRD和SEM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pH值、时间和阴离子对除砷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剂对砷的等... 以多孔沸石为载体和拟薄水铝石溶胶为原料制备了载铝多孔沸石吸附剂,根据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样品的除砷效果,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并通过XRD和SEM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pH值、时间和阴离子对除砷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剂对砷的等温吸附方程和吸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吸附剂350℃烧结,5 h保温,载铝层负载2次为最优工艺参数,该条件下样品砷去除率可达98%。综合XRD、SEM表征分析,在此烧结条件下载铝层主要成分为一水软铝石。对砷吸附的等温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发现符合Langmiur方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Elovich方程。该吸附剂在pH值为5.5-6.5范围内时吸附性能较佳,而SO42-,PO43-对吸附砷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沸石 吸附 一水软铝石 LANGMUIR方程 Elovich方程
下载PDF
改性硫酸铁铵丝瓜络生物炭对砷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青友 全桂香 沙永浩 《生物化工》 2022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在生态环境保护日益获得重视的背景下,加强砷污染治理成为迫切的工作。采用硫酸铁铵改性丝瓜络生物质炭,研究材料的砷吸附行为,对吸附时间、生物质炭投放量、砷溶液初始pH值和生物质炭制备温度几个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 在生态环境保护日益获得重视的背景下,加强砷污染治理成为迫切的工作。采用硫酸铁铵改性丝瓜络生物质炭,研究材料的砷吸附行为,对吸附时间、生物质炭投放量、砷溶液初始pH值和生物质炭制备温度几个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延长和生物质炭投放量增加,吸附效果变好;砷溶液初始pH值增大,吸附效果先上升后下降,pH2.0时吸附率最高;在吸附时间、砷溶液初始pH值、生物质炭投放量和生物质炭制备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硫酸铁铵改性后的丝瓜络生物质炭具有更优的砷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铁铵 丝瓜络生物炭 改性 砷吸附
下载PDF
低成本吸附材料吸附水中砷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殷悦 刘长青 +1 位作者 李琳琳 徐高扬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58-64,共7页
介绍了砷污染的来源以及危害,传统处理方法的优劣及其应用限制和最新低成本脱砷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在水污染领域,低浓度污染水体一直都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因为体量巨大无法统一处理。吸附技术,尤其是低成本吸附剂对于此类体量巨大的低浓... 介绍了砷污染的来源以及危害,传统处理方法的优劣及其应用限制和最新低成本脱砷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在水污染领域,低浓度污染水体一直都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因为体量巨大无法统一处理。吸附技术,尤其是低成本吸附剂对于此类体量巨大的低浓度砷污染水体的脱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吸附剂原材料、吸附容量以及吸附等温线拟合效果方面,综述了低成本吸附剂吸附脱砷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在实际应用上的不足,探讨了低成本脱砷吸附剂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低成本脱砷吸附 吸附性能
下载PDF
CPC改性活性炭电极电吸附除砷性能研究
18
作者 刘晓艳 王一楠 +3 位作者 陆谢娟 陈才 吴晓晖 毛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27,共5页
采用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对活性炭(PAC)进行改性,以提高活性炭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CPC-PAC-1 mm/5 h为电极材料,以m(CB):m(PVDF):m(CPC-PAC)=15:5:80制备的改性活性炭电极(CB/PVDF/CPC-PAC-15/5/80电极)的比电容... 采用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对活性炭(PAC)进行改性,以提高活性炭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CPC-PAC-1 mm/5 h为电极材料,以m(CB):m(PVDF):m(CPC-PAC)=15:5:80制备的改性活性炭电极(CB/PVDF/CPC-PAC-15/5/80电极)的比电容为123.8 F/g,较未改性PAC电极的比电容(46 F/g)提升了169%。对100μg/L砷溶液的吸附结果表明,相比未改性PAC电极,CB/PVDF/CPC-PAC-15/5/80电极对砷离子的吸附量提升了29%,出水砷仅为7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去离子 氯代十六烷基吡啶 改性活性炭 吸附
下载PDF
N-TiO_2/AC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去除地表水砷(V)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澍 霍汝霏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57-62,共6页
为开发机械强度较高的活性炭基复合型吸附材料去除地表水中的砷,本文使用煤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和椰壳活性炭等不同种类的活性炭作为基础吸附材料,用低温沉淀法在其表面负载N掺杂的2TiO_2以制备活性炭基复合型吸附材料2N-TiO_2/AC.研... 为开发机械强度较高的活性炭基复合型吸附材料去除地表水中的砷,本文使用煤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和椰壳活性炭等不同种类的活性炭作为基础吸附材料,用低温沉淀法在其表面负载N掺杂的2TiO_2以制备活性炭基复合型吸附材料2N-TiO_2/AC.研究了活性炭的种类对复合型吸附材料2N-TiO_2/AC去除水体中砷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波长的光照条件下,复合型吸附材料2N-TiO_2/AC去除水体中砷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复合型吸附材料2N-TiO_2/AC吸附去除地表水砷(V)的能力较改性前的活性炭均有明显提升,同时,光照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吸附去除地表水砷(V)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沉淀法 N-TiO2/AC吸附 吸附
下载PDF
微鼻陶瓷吸附材料对含砷废水吸附效果研究
20
作者 陈晨 王统 《区域治理》 2020年第11期0171-0171,共1页
本文采用微鼻陶瓷吸附材料对含砷废水吸附效果进行研究,考察不同pH条件下吸附剂对砷的吸附能力,结果显示pH为8时吸附能力最强,可以达到11.12mg/g;同时开展了吸附剂对砷吸附性能研究,砷浓度为1578.54μg/L废水通过80g吸附剂的填料... 本文采用微鼻陶瓷吸附材料对含砷废水吸附效果进行研究,考察不同pH条件下吸附剂对砷的吸附能力,结果显示pH为8时吸附能力最强,可以达到11.12mg/g;同时开展了吸附剂对砷吸附性能研究,砷浓度为1578.54μg/L废水通过80g吸附剂的填料柱处理,20小时后出口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关于砷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吸附 砷吸附性能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