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下白垩统宜君组砾岩砾组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建强 贾楠 +3 位作者 刘池洋 邱欣卫 赵红格 郭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6-234,共9页
运用砾组分析方法,结合邻区基岩地层,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下白垩统宜君组砾岩的砾性、砾度、砾态及砾向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研究区不同区域砾岩的成分来源、成因、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及古水流方向。表明宜君组砾岩为早白垩世初期干旱环境... 运用砾组分析方法,结合邻区基岩地层,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下白垩统宜君组砾岩的砾性、砾度、砾态及砾向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研究区不同区域砾岩的成分来源、成因、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及古水流方向。表明宜君组砾岩为早白垩世初期干旱环境下山麓洪积扇—河流相沉积产物,具多物源和快速沉积的特点,砾石分选普遍较差,磨圆呈次棱角—次圆状,风化程度低。其中南部麟游—彬县地区的砾石主要来自北秦岭造山带,西南部陇县—千阳地区主要来自陇山古生界;进而认为今渭北隆起南部及渭河地区在早白垩世仍在接受沉积,渭北隆起的发育时限主要是早白垩世末期以来,早白垩世原始盆地沉积南界可在今渭河地区甚或达秦岭北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早白垩世 宜君 砾组分析 渭北隆起 原盆边界
下载PDF
江西抚崇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莲荷组砾石砾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梁伟 陈留勤 +1 位作者 郭福生 蒋兴波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3年第1期35-44,共10页
赣杭构造带中、新生代红色粗碎屑岩发育,对红层中砾石组构分析有助于理解红盆形成、演化过程。运用砾组分析方法,对江西抚崇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莲荷组砾岩层的砾性、砾度、砾态及砾向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红盆砾岩的物质来... 赣杭构造带中、新生代红色粗碎屑岩发育,对红层中砾石组构分析有助于理解红盆形成、演化过程。运用砾组分析方法,对江西抚崇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莲荷组砾岩层的砾性、砾度、砾态及砾向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红盆砾岩的物质来源、成因和形成条件等进行综合判断。研究结果表明,莲荷组砾岩为晚白垩世—古新世半干旱—干旱条件下的一套冲积扇相粗碎屑沉积,具有多物源和快速堆积的特点。总体上,砾石成分复杂,风选程度较差,呈次棱角—次圆状,风化程度较低。盆地不同地区砾石成分组合特征具有明显差别,反映了盆地周围复杂的物源供应条件。根据盆地周边出露基岩地层和扁平状砾石产状统计玫瑰花图判断,莲荷组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内部的基岩地层以及盆地西南部、西部和东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组分析 莲荷 抚崇盆地 赣杭构造带 红盆
下载PDF
湖南常德南斗姆湖地区早更新世砾石层砾组分析与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庚寅 赵伟 +3 位作者 魏方辉 罗来 赵睿成 梁恩云 《中国地质调查》 2019年第2期68-75,共8页
为了查明洞庭盆地西缘早更新世砾石层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在1∶5万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常德南斗姆湖地区几处第四系砾石层剖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测量与统计。结果表明:砾石成分主要来源于寒武纪或前寒武纪地层。砾石分选系数S_a为1.16~1.64... 为了查明洞庭盆地西缘早更新世砾石层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在1∶5万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常德南斗姆湖地区几处第四系砾石层剖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测量与统计。结果表明:砾石成分主要来源于寒武纪或前寒武纪地层。砾石分选系数S_a为1.16~1.64,部分测点S_a>1.40,反映砾石形成时水动力很强,部分砾石层为快速堆积。砾石扁度F为2.06~2.32,大于2.0,砾石以扁平状为主。砾石普遍弱—中等风化,部分砾石强风化,反映砾石在沉积搬运过程中存在风化暴露。砾向分析显示古水流主要来源于SWW—NW向,表明砾石层形成时期古地貌与现有地貌有较大差异。剖面对比得出,区内砾石层是在冲洪积扇基础上发育的以辫状河相为主的沉积体。对研究区砾石层沉积相及古地貌的新认识,为区内金刚石原生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 砾组分析 冲洪积扇 洞庭盆地
下载PDF
江西抚崇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砾石统计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留勤 郭福生 +1 位作者 梁伟 蒋兴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8-576,共9页
华东南晚白垩世陆相断陷盆地以发育红色粗碎屑岩为特征。通过对赣杭构造带西段的江西抚崇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19个砾岩露头测点的砾组分析,对河口组砾岩的砾性、粒度、砾态和砾向等进行了详细研究。总体上砾石成分复杂,分选性较差,磨圆... 华东南晚白垩世陆相断陷盆地以发育红色粗碎屑岩为特征。通过对赣杭构造带西段的江西抚崇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19个砾岩露头测点的砾组分析,对河口组砾岩的砾性、粒度、砾态和砾向等进行了详细研究。总体上砾石成分复杂,分选性较差,磨圆程度中等,呈次棱角-次圆状,风化程度较低。结合红盆周边基岩地层特点,对红盆不同区域砾岩的物质来源、成因和形成条件等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河口组砾岩为晚白垩世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一套冲积扇和辫状河相粗碎屑沉积,具有多物源和快速堆积的特点。盆地不同地区砾石成分组合特征具有明显差别,反映了盆地周围复杂的物源供应条件。根据盆地基岩地层岩性特点和扁平状砾石倾向玫瑰花图,认为河口组沉积时期,红盆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盆地的北东、北、北西和南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组分析 物源 陆相红层 上白垩统 赣杭构造带 抚崇盆地
下载PDF
山西榆社盆地新近系马会组砾岩层砾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钱程 韩建恩 +5 位作者 余佳 贺承广 朱大岗 孟宪刚 邵兆刚 王津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8-788,共11页
通过对山西榆社盆地新近系中新统马会组砾岩层的分布特征、剖面特征和砾组特征分析,结合盆地内部和四周山区的岩性特征分析,阐述了砾岩层本身的性质、成因、来源和搬运方式等,探讨砾石沉积时盆地的水动力条件、气候环境、地貌特征和构... 通过对山西榆社盆地新近系中新统马会组砾岩层的分布特征、剖面特征和砾组特征分析,结合盆地内部和四周山区的岩性特征分析,阐述了砾岩层本身的性质、成因、来源和搬运方式等,探讨砾石沉积时盆地的水动力条件、气候环境、地貌特征和构造条件等。研究表明,马会组砾岩层为榆社盆地新近纪河湖相沉积的底砾岩,其中所含的3层砾岩在成因、来源、搬运和沉积环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马会组砾岩层为多期次、多来源、非稳定的冲湖积成因,为湖泊水进期的沉积物,指示干冷向温湿转变的气候环境;砾石的主要来源是盆地内部的基底地层及其东缘、北缘和西缘的山区;砾石遭受了较强的物理化学作用,还存在一定的生物作用;含量较少的花岗岩砾石经受了较长距离的搬运,其他岩性砾石经受了近—中距离的搬运。榆社盆地为喜马拉雅运动二幕晋东地区山地相对抬升形成的山间盆地,砾石沉积时已形成了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会 岩层 砾组分析 榆社盆地 新近系
下载PDF
龙门山构造带中段新近系砾岩层砾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贺承广 邵兆刚 +5 位作者 钱程 韩建恩 朱大岗 孟宪刚 余佳 王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7-1476,共10页
通过对龙门山构造带中段玉堂镇新近系砾岩层的砾组分析,阐述了砾岩层的成因、来源、搬运方式和构造背景等。研究表明,玉堂镇新近系砾岩层为近—中源河流相冲积物,物源为来自北西方向龙门山构造带中的基岩地层,砾石成分复杂,底部砾岩层... 通过对龙门山构造带中段玉堂镇新近系砾岩层的砾组分析,阐述了砾岩层的成因、来源、搬运方式和构造背景等。研究表明,玉堂镇新近系砾岩层为近—中源河流相冲积物,物源为来自北西方向龙门山构造带中的基岩地层,砾石成分复杂,底部砾岩层的砾石成分以盖层沉积岩和浅变质岩为主,中部砾岩层中基底花岗岩砾石成分则大幅度增加,水动力条件不稳定,砾石原始最大扁平面倾向具有向NW转变的趋势。反映龙门山地区新近纪地壳运动渐趋强烈,且古构造应力场方向发生过由NWW向NW向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组分析 新近系 龙门山
下载PDF
青弋江上游泾县段阶地砾石层砾组结构及其沉积环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胡春生 吴立 杨立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1-958,共8页
通过对青弋江上游泾县段阶地砾石层进行砾组分析,讨论阶地砾石层的沉积环境及其对青弋江发育的启示。结果表明:1砾径以中砾和粗砾为主,砾石沉积时水动力条件较强,流速基本为2 m/s左右,最大可达到3.5m/s,特别是T3砾石层形成时期;2砾向在T... 通过对青弋江上游泾县段阶地砾石层进行砾组分析,讨论阶地砾石层的沉积环境及其对青弋江发育的启示。结果表明:1砾径以中砾和粗砾为主,砾石沉积时水动力条件较强,流速基本为2 m/s左右,最大可达到3.5m/s,特别是T3砾石层形成时期;2砾向在T3和T2砾石层形成时期分别为南南西(SSW)和南西西(SWW)方向,古流向变化不大,呈自南而北的基本流向;3砾态以次圆和圆为主,其总含量超过70%,较高的磨圆度暗示砾石经历了较远距离的搬运;4砾性主要有石英砂岩、砂岩、脉石英和石英岩,其总含量达到90%以上,且砾石物源区变化不显著;5 T2砾石层和T1砾石层是典型的河流沉积,而T3砾石层可能是河流沉积和泥石流沉积叠加作用的产物,并且T3砾石层的沉积特征对于分析古青弋江的发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弋江 阶地 石层 砾组分析 泾县
原文传递
云南省南涧地区下白垩统南新组砾岩层砾组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杰 肖渊甫 +4 位作者 田晓敏 纪相田 彭博 李洪孝 王良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8-335,共8页
该文通过对哀牢山构造带西侧云南省南涧地区下白垩统南新组砾岩层的砾性、砾度、砾态和砾向等的详细研究与分析,结合盆地基岩地层特点和周边构造带的岩性组合特征,发现南新组砾岩总体上具有砾石成分复杂、分选性较差、磨圆程度中等-较好... 该文通过对哀牢山构造带西侧云南省南涧地区下白垩统南新组砾岩层的砾性、砾度、砾态和砾向等的详细研究与分析,结合盆地基岩地层特点和周边构造带的岩性组合特征,发现南新组砾岩总体上具有砾石成分复杂、分选性较差、磨圆程度中等-较好(次圆状-圆状)、风化程度较低等特征;探讨了砾岩层本身的性质、物质来源,以及砾石沉积时盆地的水动力条件、气候环境、古地貌特征和构造条件。认为南新组砾岩层为半干旱-干旱古气候条件下的一套冲积扇-辫状河相粗碎屑沉积,具有快速堆积的特点;砾岩层沉积前砾石遭受了较强的物理化学作用。根据盆地基岩及周边地层岩性特点和砾石扁平面倾向统计,砾石的主要来源是盆地内部的基底地层及其东缘的哀牢山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新 岩层 砾组分析 哀牢山构造带 南涧地区 云南省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东南缘晚白垩世—古近纪砾岩层砾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陆露 钱程 +2 位作者 赵珍 吴珍汉 叶培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79-892,共14页
通过对环绕聂荣微陆块分布的晚白垩世—古近纪砾岩层的沉积特征和砾组特征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情况,阐述了砾岩层的性质、成因、来源、搬运方式及其所反映的构造背景等。研究表明,本套砾岩层为近—中距离搬运的冲洪积作用的产物,砾岩层砾... 通过对环绕聂荣微陆块分布的晚白垩世—古近纪砾岩层的沉积特征和砾组特征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情况,阐述了砾岩层的性质、成因、来源、搬运方式及其所反映的构造背景等。研究表明,本套砾岩层为近—中距离搬运的冲洪积作用的产物,砾岩层砾石成分复杂,含量各异,分选性好,其古水流呈现单一水流特征,水动力条件相对较稳定,砾性和砾向分析指示砾石主要来源于聂荣微陆块、班公怒江缝合带以及其周边高山地区,反映冲积为主、洪积为辅的山前或山麓水系分布的沉积特征。结合区域资料综合分析,晚白垩世时期,聂荣微陆块北部地区发生隆升,形成东北高西南低的古地理格局;进入古近纪时期,在继承先前的古地理构造格局基础上,测区整体隆升。由此推断,晚白垩世时期青藏高原的隆升遍布班公—怒江缝合带以北地区,古近纪时期青藏高原整体发生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组分析 白垩纪—古近纪 隆升 羌塘盆地
下载PDF
云南弥渡地区新近系三营组砾岩层砾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博 肖渊甫 张杰 《云南地质》 2015年第1期12-21,共10页
通过对云南省弥渡地区哀牢山断裂带两侧的两个小型盆地内新近系三营组砾岩层砾性、砾度、砾态和砾向等的详细研究与分析,结合盆地基岩地层特点和周边构造带的岩性组合特征。对比了两盆地的砾岩层组合特征,得出两者皆为半干旱—干旱古气... 通过对云南省弥渡地区哀牢山断裂带两侧的两个小型盆地内新近系三营组砾岩层砾性、砾度、砾态和砾向等的详细研究与分析,结合盆地基岩地层特点和周边构造带的岩性组合特征。对比了两盆地的砾岩层组合特征,得出两者皆为半干旱—干旱古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盆地,其中南涧盆地为一套冲积扇—河流相粗碎屑沉积,具有快速堆积的特点,其砾石成分组合在盆地不同位置有较多的差异,反映了其物源供应条件较复杂;而金宝山盆地虽也呈现冲积扇—辫状河—洪积相粗碎屑沉积的特性,但其砾岩组合特征表明水动力条件相对南涧盆地弱,且砾石层沉积前砾石遭受了较强的物理化学作用。就盆地基岩及周边地层岩性特点,结合砾石扁平面倾向统计,南涧盆地砾石主要来自盆地基底及周边高山,而金宝山盆地的砾石则主要来自盆地内部的基底地层及其西缘的哀牢山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营 岩层 砾组分析 哀牢山构造带 云南弥渡地区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东坡扎兰屯地区高位砂砾石层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程 秦涛 +5 位作者 李林川 江斌 陆露 崔天日 陈会军 刘航 《地质与资源》 CAS 2016年第5期424-435,共12页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东坡扎兰屯东南前新生代基岩上高位砂砾石沉积的展布、沉积特征、砾组特征及孢粉分析等研究,分析本套砂砾石层的成因及其气候环境记录,并结合区域资料,探讨其形成时代和新构造意义.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高位砂砾石层...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东坡扎兰屯东南前新生代基岩上高位砂砾石沉积的展布、沉积特征、砾组特征及孢粉分析等研究,分析本套砂砾石层的成因及其气候环境记录,并结合区域资料,探讨其形成时代和新构造意义.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高位砂砾石层可划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高位砂砾石层,沉积时代初步厘定为早全新世、晚更新世和中更新世.3级高位砂砾石层均为河流作用的冲积成因,水动力条件较强,略具冲积扇特征,分别为雅鲁河Ⅰ级、Ⅱ级阶地沉积记录和嫩江Ⅲ级阶地沉积记录.孢粉分析显示,Ⅱ级和Ⅲ级高位砂砾石层沉积时为针叶森林草原环境,气候温凉干旱;Ⅰ级高位砂砾石层沉积时为落叶阔叶森林草原环境,气候温暖偏干,其后变为草原荒漠环境,气候寒冷干旱.雅鲁河主河道晚更新世以来由东向西略有迁移,嫩江主河道中更新世以来由西向东不断迁移,雅鲁河断裂和嫩江断裂所夹的断块中更新世以来存在3期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砂石层 砾组分析 孢粉分析 河流阶地 断块隆升 大兴安岭北段
下载PDF
重庆江北砾岩的砾石统计及其沉积环境探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宜梅 王建力 钟俊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
江北砾岩的砾组分析及其测年表明,重庆北碚西师附中剖面的江北砾岩在24.3 kaB.P.至10 kaB.P.期间,总体经历了细→粗→细两个沉积旋回。具体又可以细分为了7个小的粗→细的沉积旋回,在此基础上还叠加了更多更小尺度的粗、细变化,推测这... 江北砾岩的砾组分析及其测年表明,重庆北碚西师附中剖面的江北砾岩在24.3 kaB.P.至10 kaB.P.期间,总体经历了细→粗→细两个沉积旋回。具体又可以细分为了7个小的粗→细的沉积旋回,在此基础上还叠加了更多更小尺度的粗、细变化,推测这些砾度的变化主要与气候干湿的频繁波动有关。研究发现重庆及其上游地区在24.3 kaB.P.至10kaB.P.期间爆发了7次古洪水,其中22.5 kaB.P.前后沉积了长轴为31 cm的砾石,由此推算此时的古洪水量达到约119 690.783 m3.s-1,为特大洪水量级,表明当时的水动力相当强;重庆及其上游地区在该时期降水强度达到最大,但是该层的厚度较小,推测此次强降水过程时间较短。研究认为,由于砾度有7次粗→细的过程,因此在24.3 kaB.P.至10 kaB.P.期间,重庆及其上游地区应该经历了7次降水多→少的过程,显示了24.3 kaB.P.至10 kaB.P.期间重庆及其上游地区降水强度变化较大。在相对湿润期降水充沛,河流水动力较强,更大砾径的砾石被洪水带至河漫滩或边滩沉积;反之在相对干旱期降水较少,河流水动力较弱,能被带至该地沉积的砾石砾径相对较小,许多细粒砂被带至此地沉积从而在砾岩中形成了许多砂岩或砂砾互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北 沉积环境 砾组分析 重庆
原文传递
黄山北麓青弋江发育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春生 刘邵晨 +2 位作者 胡晨琦 曹乐 周迎秋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51,共14页
青弋江位于黄山北麓,为长江下游最长的支流。野外考察发现青弋江泾县盆地段存在溪口剖面和城北剖面等2个天然剖面,共发育了1级洪积扇台地(P)和3级河流阶地(T3、T2和T1),并相应堆积了4级砾石层。通过对砾石层进行砾组分析,并借助电子自... 青弋江位于黄山北麓,为长江下游最长的支流。野外考察发现青弋江泾县盆地段存在溪口剖面和城北剖面等2个天然剖面,共发育了1级洪积扇台地(P)和3级河流阶地(T3、T2和T1),并相应堆积了4级砾石层。通过对砾石层进行砾组分析,并借助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和古地磁测年等方法,初步探讨了青弋江发育的年代、过程和成因。研究结论为:(1)砾组分析表明青弋江T3阶地是青弋江的最老阶地,并且其砾石层是青弋江的最老砾石层;(2)测年结果表明青弋江发育的年代区间为1300~900 ka,其中~1300 ka为青弋江发育的最早年代,而~900ka则为青弋江发育的最晚年代;(3)青弋江发育于~1377 ka前的洪积扇辫状河,并先后经历了洪积扇及辫状河发育、辫状河下切、青弋江形成等阶段,即所谓的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发育过程;(4)青弋江发育可能是降水增加和构造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有助于为中国东部地区中小河流发育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弋江 河流阶地 石层 砾组分析 年代 河流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