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水热联合法制备高活性硅酸二钙
1
作者 杨正宏 何翠兰 +2 位作者 李祯 李博 徐玲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6-822,共7页
以稻壳灰和Ca(OH)_(2)为原料,B2O3为稳定剂,通过机械-水热联合法制备了高活性硅酸二钙(C_(2)S),研究了预处理工艺对稻壳灰活性以及烧成制度对硅酸二钙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灰经1%稀硫酸溶液预处理2.5 h后煅烧,可使稻壳灰活性增高,... 以稻壳灰和Ca(OH)_(2)为原料,B2O3为稳定剂,通过机械-水热联合法制备了高活性硅酸二钙(C_(2)S),研究了预处理工艺对稻壳灰活性以及烧成制度对硅酸二钙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灰经1%稀硫酸溶液预处理2.5 h后煅烧,可使稻壳灰活性增高,有利于提高水热合成的效率;分段煅烧和掺入0.5%的B_(2)O_(3)促进了β-C_(2)S的形成,并提升了其早期水化活性,有利于强度发展;按钙硅比为2配制的物料经球磨2.0 h、水热4.0 h后,先在500℃下预烧1.0 h,再升温至600℃煅烧1.0 h,可得到高活性硅酸二钙,其水化7、28 d后的抗压强度分别为33.0、41.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灰 硅酸二钙 水化活性 机械-水热联合法
下载PDF
硅酸二钙及以其为主要矿物的低钙水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汪智勇 王敏 +1 位作者 文寨军 张文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8,共6页
硅酸二钙是一种钙含量较低的硅酸盐胶凝矿物,与传统高钙硅酸盐矿物硅酸三钙相比,其具有石灰石消耗少、生成能耗低、水化热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含量少等显著特点,发展以硅酸二钙为主要矿物的低钙水泥符合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硅酸二钙是一种钙含量较低的硅酸盐胶凝矿物,与传统高钙硅酸盐矿物硅酸三钙相比,其具有石灰石消耗少、生成能耗低、水化热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含量少等显著特点,发展以硅酸二钙为主要矿物的低钙水泥符合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水泥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硅酸二钙的结构、晶型转变及水化活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以硅酸二钙为主要矿物的低钙水泥的组成、性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以硅酸二钙为主要矿物的低钙水泥研发的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二钙 结构 活性 水泥
下载PDF
聚乙二醇在硅酸二钙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于海燕 王波 +2 位作者 潘晓林 刘涵 毕诗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43-948,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在真空和水溶液环境下聚乙二醇在β-2CaO.SiO2表面吸附的规律及其机理。在真空环境下聚乙二醇与β-2CaO.SiO2不同晶面的吸附强弱顺序依次为:(110)>(010)>(011)>(001)≈(101)>(100);而在水溶液环境...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在真空和水溶液环境下聚乙二醇在β-2CaO.SiO2表面吸附的规律及其机理。在真空环境下聚乙二醇与β-2CaO.SiO2不同晶面的吸附强弱顺序依次为:(110)>(010)>(011)>(001)≈(101)>(100);而在水溶液环境下其吸附强弱顺序为:(010)≈(110)≈(001)>(011)>(101)(100)。真空和水溶液环境下在343~363K时温度对聚乙二醇与β-2CaO.SiO2(110)晶面相互作用时的单位面积吸附能影响不大,但当在聚合物链节数较小时单位面积吸附能随链节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在水溶液的环境中,分别构造了β-2CaO.SiO2和聚乙二醇与水分子的径向分布函数,水分子与聚合物、β-2CaO.SiO2表面之间都存在吸附能,由于水分子较小,其对聚合物与晶面的吸附产生排斥作用,导致聚合物在水环境中与硅酸二钙晶体吸附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硅酸二钙 吸附 聚合物
下载PDF
聚丙烯酸钠在硅酸二钙-铝酸钠溶液界面的吸附行为(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海燕 潘晓林 +3 位作者 丁婷婷 张武 刘涵 毕诗文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2323-2326,共4页
测定了80℃时2CaO.SiO2(C2S)在铝酸钠溶液中吸附聚丙烯酸钠(AY)的吸附量等温线。结果表明:AY在C2S表面的吸附类型为饱和吸附,吸附行为属"L"型,符合Langmuir方程单分子层吸附模型。结合C2S的比表面积可求出AY饱和吸附时表面覆... 测定了80℃时2CaO.SiO2(C2S)在铝酸钠溶液中吸附聚丙烯酸钠(AY)的吸附量等温线。结果表明:AY在C2S表面的吸附类型为饱和吸附,吸附行为属"L"型,符合Langmuir方程单分子层吸附模型。结合C2S的比表面积可求出AY饱和吸附时表面覆盖度为1.06mol/μm2。同时,运用Gibbs公式处理C2S在固-液界面的吸附结果,研究吸附膜的表面压力和分子面积的关系曲线,并讨论因吸附引起的固-液界面能变化规律以及曲线与吸附类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聚丙烯酸钠 硅酸二钙 界面 吸附
下载PDF
γ-硅酸二钙陶瓷的生物活性和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苟中入 常江 +2 位作者 翟万银 林开利 曾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4-920,共7页
对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硅酸二钙粉体通过冷等静压成型,在1450℃下无压烧结,制备出高纯度的,γ-硅酸二钙(γ-Ca2SiO4)陶瓷,并对γ-Ca2SiO4陶瓷的体外(in vitro)生物活性和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陶瓷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在模... 对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硅酸二钙粉体通过冷等静压成型,在1450℃下无压烧结,制备出高纯度的,γ-硅酸二钙(γ-Ca2SiO4)陶瓷,并对γ-Ca2SiO4陶瓷的体外(in vitro)生物活性和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陶瓷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72h后陶瓷表面沉积类骨碳酸羟基磷灰石层(CHA);材料溶解释放的钙、硅离子对成纤维细胞无毒副作用,在适当浓度下还能促进细胞增殖;该陶瓷还能支持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 的贴壁、黏附和铺展.因此,γ-Ca2SiO4陶瓷是一种生物活性优良和无细胞毒性的新型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二钙 生物活性 碳酸羟基磷灰石 细胞毒性 生物活性陶瓷
下载PDF
高硅酸二钙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常钧 芦令超 +2 位作者 黄世峰 刘福田 程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96,共3页
通过研究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的强度随硫铝酸钡钙矿物减少和硅酸盐矿物β-C2S矿物含量增加的变化情况,找出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强度随矿物组成的变化规律,并寻找该水泥综合性能最优的β-C2S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当C2S质量分数达到52%时,... 通过研究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的强度随硫铝酸钡钙矿物减少和硅酸盐矿物β-C2S矿物含量增加的变化情况,找出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强度随矿物组成的变化规律,并寻找该水泥综合性能最优的β-C2S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当C2S质量分数达到52%时,含钡硫铝酸盐水泥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其烧成温度为1350℃。含钡硫铝酸盐水泥3d到28d的强度增长率为14%,当C2S的质量分数到达52%时,3d到28d的强度增长率为23.3%。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此配料点水泥矿物的水化机理及其水化过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硅酸二钙 水化机理 质量分数 硅酸盐矿物 烧成温度 水化过程 强度增长 矿物组成 配料
下载PDF
氧化钛对硅酸二钙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巨松 张添华 +4 位作者 郑万荣 王文军 金建伟 白洪彬 隋智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423-427,共5页
目的研究氧化钛对硅酸二钙(C2S)形成的影响,解决含钛尾矿硫铝酸盐水泥生产的问题.方法利用热分析、粒度分析、f-CaO和XRD分析研究氧化钛对硅酸二钙矿物相形成的影响.结果随着TiO2掺入量增加,TiO2有明显的矿化作用和降低钙硅体系低共熔... 目的研究氧化钛对硅酸二钙(C2S)形成的影响,解决含钛尾矿硫铝酸盐水泥生产的问题.方法利用热分析、粒度分析、f-CaO和XRD分析研究氧化钛对硅酸二钙矿物相形成的影响.结果随着TiO2掺入量增加,TiO2有明显的矿化作用和降低钙硅体系低共熔点的助熔作用,TiO2对β-C2S的稳定有一定的作用;在有SO3的情况下,TiO2对β-C2S的稳定作用更明显.结论氧化钛具有促进C2S生成的矿化作用,同时还有降低钙硅体系低共熔点,生成较多液相的助熔作用;在有SO3的情况下,氧化钛对β-C2S的稳定作用更加明显,为利用含钛尾矿生产低钙水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 硅酸二钙(C2S)矿物相 矿化作用 助熔作用 稳定作用
下载PDF
烧结法高浓度铝酸钠溶液中硅酸二钙的絮凝机理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桂华 黄亚军 +2 位作者 彭志宏 周秋生 李小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51-2056,共6页
通过测定硅酸二钙与高浓度铝酸钠溶液(ρ(Al2O3)≥180g/L)反应后浆液的絮凝沉降性能,结合红外光谱、Zeta电位和接触角的测定结果,探讨絮凝剂与硅酸二钙的絮凝机理。沉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含酰胺基、羧基的絮凝剂A和B时,浆液不絮凝沉降;... 通过测定硅酸二钙与高浓度铝酸钠溶液(ρ(Al2O3)≥180g/L)反应后浆液的絮凝沉降性能,结合红外光谱、Zeta电位和接触角的测定结果,探讨絮凝剂与硅酸二钙的絮凝机理。沉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含酰胺基、羧基的絮凝剂A和B时,浆液不絮凝沉降;而含酰胺基、羧基和羟肟酸的絮凝剂C的沉降效果好,沉降初始5min的平均速度达到19.0mm/min。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絮凝剂A、B和C后,絮凝剂中的R—COO-基团均可与硅酸二钙中的Ca2+形成配位键。沉降后固相的有机碳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硅酸二钙可吸附约40%的絮凝剂A和B,或吸附91.04%的絮凝剂C,这直接导致吸附絮凝剂C的硅酸二钙的Zeta电位、接触角和固体表面能变化较絮凝剂A、B的大;在烧结法高浓度体系中,电中和脱稳不是主要原因,絮凝剂在颗粒表面的大量被吸附并通过疏水力增强或架桥作用的形成是改善浆液絮凝沉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二钙 铝酸钠溶液 烧结法 絮凝机理
下载PDF
聚合物AY在硅酸二钙-铝酸钠溶液体系中的吸附和分布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程忠 于海燕 +1 位作者 董宝才 毕诗文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1,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聚合物AY在硅酸二钙-铝酸钠溶液体系中的吸附规律,发现其吸附类型为饱和吸附,达到吸附饱和的时间为40min,饱和吸附量为2.17mg·g^-1;聚合物AY在硅酸二钙上的吸附行为属“L”型等温线,附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 本文通过研究聚合物AY在硅酸二钙-铝酸钠溶液体系中的吸附规律,发现其吸附类型为饱和吸附,达到吸附饱和的时间为40min,饱和吸附量为2.17mg·g^-1;聚合物AY在硅酸二钙上的吸附行为属“L”型等温线,附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为化学吸附为主。同时,考察了聚合物AY在熟料溶出过程中液固分离时的分布走势,结果表明.用含有80mg·L^-1~160mg·L^-1聚合物AY的铝酸钠溶液溶出熟料时,70%的聚合物AY吸附在固相上带出系统。残留在铝酸钠溶液中的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烧结法 硅酸二钙 吸附等温线 分布走势
下载PDF
氧化钾对硅酸二钙和无水硫铝酸钙矿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巨松 李好新 +4 位作者 高飞 回志峰 安会勇 邱连强 崔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为研究K2O对高硅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主要矿物C2S和C4A3 S的影响,为含有钾的低品位矿物原料生产高硅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奠定了基础.方法采用f CaO分析、热分析方法.结果少量的K2O,降低了f CaO的质量分数,降低了CaCO3的分解温度及矿... 目的为研究K2O对高硅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主要矿物C2S和C4A3 S的影响,为含有钾的低品位矿物原料生产高硅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奠定了基础.方法采用f CaO分析、热分析方法.结果少量的K2O,降低了f CaO的质量分数,降低了CaCO3的分解温度及矿物的合成温度.结论适量的K2O,有利于f CaO的吸收,降低了C2S和C4A3 S矿物及C2S和C4A3 S复合矿物合成温度,加速了高硅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矿物的形成;除K2O的作用外,复合矿物的相互作用也对这两种矿物的生成尤其是C2S的生成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硫铝酸 矿物形成 硅酸二钙 氧化钾 硫铝酸盐水泥 C4A3S f-CaO 合成温度 复合矿物 热分析方法 CaCO3 C2S K2O 贝利特 原料生产 质量分数 分解温度 水泥矿物 相互作用 高硅 低品位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作用对硅酸二钙晶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明 胡曙光 杨文 《水泥工程》 CAS 2006年第2期9-13,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红外光谱分析手段对β-C2S单矿物在高能球磨作用下的微观结构与化学键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机械力的持续作用下,不仅-βC2S的晶粒尺寸大小、显微应变和有效Beff参数增大,并显示出明确的阶段性,而且导致了S...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红外光谱分析手段对β-C2S单矿物在高能球磨作用下的微观结构与化学键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机械力的持续作用下,不仅-βC2S的晶粒尺寸大小、显微应变和有效Beff参数增大,并显示出明确的阶段性,而且导致了Si-O键的断裂与重组、振动能提高和晶体的无序化,最终使β-C2S发生机械力化学变化,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二钙 机械力化学作用 晶体微观结构
下载PDF
硅酸二钙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亚蕊 罗倩婷 +6 位作者 钟文超 曹威 李传洁 黎星阳 朱明静 吴安桐 曾素娟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56-261,共6页
目的:探索硅酸二钙(Dicalcium silicate,C_(2)S)在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向分化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配制含梯度浓度(1、5、10、50、100μg/mL)的C_(2)S条件培养基,与人牙髓干细胞共培养1、3、5、7天,CCK-8实验及迁移实验分别用于检测... 目的:探索硅酸二钙(Dicalcium silicate,C_(2)S)在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向分化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配制含梯度浓度(1、5、10、50、100μg/mL)的C_(2)S条件培养基,与人牙髓干细胞共培养1、3、5、7天,CCK-8实验及迁移实验分别用于检测C_(2)S对人牙髓干细胞的增殖能力与迁移能力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浓度为50μg/mL的C_(2)S溶液与人牙髓干细胞共培养,并诱导其骨向分化。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定量试剂盒,茜素红染色及定量分别检测ALP活性与矿化结节沉积,RT-PCR实验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骨向分化相关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来进一步研究人牙髓干细胞在C_(2)S作用下体外骨向分化能力的改变。结果:50 μg/mL的C_(2)S溶液可显著提高人牙髓干细胞的增殖能力、ALP活性与体外矿化能力。同时C2S能促进ALP、RUNX2、OPN的RNA表达水平及蛋白水平的升高。结论:50μg/mL的C_(2)S溶液能够显著提升人牙髓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体外骨向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二钙 人牙髓干细胞 细胞增殖 骨向分化
下载PDF
聚丙烯酸在硅酸二钙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佟志芳 胡斌 +1 位作者 肖成 魏战龙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25-29,共5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研究了聚合物抑制剂聚丙烯酸与β-硅酸二钙(110)晶面的相互作用行为.结果表明:聚丙烯酸与β-硅酸二钙(110)晶面间结合能为负值,在模拟范围内结合能随聚丙烯酸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大,聚丙烯酸分子能较好地吸附在...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研究了聚合物抑制剂聚丙烯酸与β-硅酸二钙(110)晶面的相互作用行为.结果表明:聚丙烯酸与β-硅酸二钙(110)晶面间结合能为负值,在模拟范围内结合能随聚丙烯酸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大,聚丙烯酸分子能较好地吸附在β-硅酸二钙(110)表面.通过体系中各种相互作用、径向分布函数以及吸附构象图分析,发现聚丙烯酸主要是通过库仑静电作用吸附在β-硅酸二钙(110)晶面上.聚丙烯酸中不同位置羧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差别也很大,链端羧基波动扭转比链中端羧基强度大得多,表明中端羧基与β-2Ca O·SiO_2晶体的吸附比链端更牢固,因而更能有效地吸附在晶面上,达到抑制熟料二次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β-硅酸二钙 分子动力学模拟 径向分布函数 面角
下载PDF
硅酸二钙离子浸提液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矿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良娇 张艳丽 +2 位作者 宋斌 刘嘉 邵龙泉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33-138,共6页
目的:探讨硅酸二钙离子浸提液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与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制备硅酸二钙离子浸提液,并配置为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细胞,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检测碱性磷酸酶活... 目的:探讨硅酸二钙离子浸提液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与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制备硅酸二钙离子浸提液,并配置为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细胞,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硅酸二钙离子浸提液对人牙周膜细胞无细胞毒性,促进细胞增殖,可有效提高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条件培养基可显著促进牙周膜细胞形成矿化颗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酸二钙离子浸提液对人牙周膜细胞无细胞毒性,促进了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和矿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矿化 硅酸二钙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硅酸二钙涂层与骨组织相容性的形态学研究
15
作者 张继东 曹聪 +2 位作者 孟德强 刘宣勇 董宇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观察硅酸二钙喷涂的钛合金植入动物体骨组织后局部组织的反应,研究硅酸二钙涂层与骨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应用等离子喷涂技术于钛合金基体表面喷涂硅酸二钙涂层,将该种植体植入动物股骨髁内,分别于1月、2月和3月处死实验动物,截取含... 目的观察硅酸二钙喷涂的钛合金植入动物体骨组织后局部组织的反应,研究硅酸二钙涂层与骨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应用等离子喷涂技术于钛合金基体表面喷涂硅酸二钙涂层,将该种植体植入动物股骨髁内,分别于1月、2月和3月处死实验动物,截取含有种植体的股骨髁,作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四环素荧光标记,分别行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植入硅酸二钙涂层的钛合金后,涂层周围骨组织的修复属于正常的骨修复过程,种植体-骨界面直接发生骨整合,无纤维包囊形成。结论等离子喷涂硅酸二钙涂层的钛合金与骨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硅酸二钙涂层 组织相容性
下载PDF
耐高温硅酸钙保温材料中的水化硅酸二钙
16
作者 倪文 邹一民 《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 1997年第5期5-9,共5页
通过对我国几个硬硅钙石型硅酸钙保温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均发现谱线中有d=33.03A衍射峰的存在,该峰不属于硬硅钙石衍射峰。本文用系列实验对比的方法确定该衍射峰是由水化硅酸二钙所引起,而不是由碳酸盐所引起。系列... 通过对我国几个硬硅钙石型硅酸钙保温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均发现谱线中有d=33.03A衍射峰的存在,该峰不属于硬硅钙石衍射峰。本文用系列实验对比的方法确定该衍射峰是由水化硅酸二钙所引起,而不是由碳酸盐所引起。系列实验采用化学纯CaO和高纯度石英的原料。对反应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减少制品中水化硅酸二钙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保温材料 保温材料 水化硅酸二钙
下载PDF
煅烧工艺对天然水硬性石灰中硅酸二钙晶相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薄艾 张大江 +3 位作者 王璜琪 王栋民 王启宝 刘泽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6-1342,共7页
天然水硬性石灰(natural hydraulic lime,NHL)是由钙硅质原料煅烧消化所得,主要成分是硅酸二钙(Ca_(2)SiO_(4),C_(2)S)和氢氧化钙(Ca(OH)_(2),CH),与我国古代岩土类建筑物的兼容性较高,是一种优秀的古建筑修复材料。为探究NHL的煅烧工艺... 天然水硬性石灰(natural hydraulic lime,NHL)是由钙硅质原料煅烧消化所得,主要成分是硅酸二钙(Ca_(2)SiO_(4),C_(2)S)和氢氧化钙(Ca(OH)_(2),CH),与我国古代岩土类建筑物的兼容性较高,是一种优秀的古建筑修复材料。为探究NHL的煅烧工艺,本文使用方解石粉和石英粉作为NHL煅烧原料,设置不同冷却方式(急冷≈500℃/min、随炉冷却≈60℃/min)、恒温时间(0~180 min)和煅烧温度(1000~1200℃),通过X射线衍射和游离氧化钙(f-CaO)测试方法评价NHL烧成制度。结果表明:在低于1150℃煅烧C_(2)S时,改变降温速率不会使C_(2)S在降温过程中发生晶相转变;同一温度下,随恒温时间的增加NHL煅烧产物中C_(2)S含量增多,在30~45 min时其含量达到该温度下的最大值,且温度升高能增加该最大值,在恒温过程中C_(2)S先以β-C_(2)S存在,随时间延长,逐渐转变为γ-C_(2)S;煅烧温度1150℃,恒温时间45 min,急速冷却的煅烧制度可用于制备N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硬性石灰 矿相组成 煅烧工艺 硅酸二钙 降温过程 晶型转变
下载PDF
钠离子对硅酸二钙碳化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松辉 张海波 +2 位作者 管学茂 张富东 魏红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6-962,共7页
在1 350℃煅烧温度下,制备了纯硅酸二钙(β-C2S)矿物.结合X射线衍射(XRD)、同步热分析(TG-DT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钠离子对硅酸二钙矿物碳化产物的影响规律.通过测试碳化前后样品... 在1 350℃煅烧温度下,制备了纯硅酸二钙(β-C2S)矿物.结合X射线衍射(XRD)、同步热分析(TG-DT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钠离子对硅酸二钙矿物碳化产物的影响规律.通过测试碳化前后样品悬浮液中可溶性钠离子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利用硅酸二钙碳化来固化可溶性钠离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钠离子影响硅酸二钙矿物碳化产物的结构,但不影响其碳化程度;在钠离子存在的情况下,硅酸二钙矿物碳化生成的碳酸钙以稳定的球霰石晶体为主,二氧化硅凝胶的聚合度不变;碳化反应后可溶性钠离子含量大大降低;钠离子可以被固化在球霰石晶体里,这也是球霰石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 硅酸二钙 碳化产物 固化
下载PDF
硅酸二钙烧成过程动力学参数测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胥连举 简淼夫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0-713,共4页
对硅酸二钙(C2S)形成过程的各项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下SiO2转化率G与时间t的关系。采用了金斯特林格(Ginstling)方程作为固相反应模型,对C2S的形成过程进行描述;计算了不同煅烧温度下固相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钙... 对硅酸二钙(C2S)形成过程的各项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下SiO2转化率G与时间t的关系。采用了金斯特林格(Ginstling)方程作为固相反应模型,对C2S的形成过程进行描述;计算了不同煅烧温度下固相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钙离子的扩散系数D;得到C2S形成的表观活化能Ea为167.4 kJ.mol-1,指前因子A为2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二钙 固相反应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硅酸二钙-半水硫酸钙复合物抑菌性能体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昱 贾洪宇 刘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9-360,共2页
目的:观察硅酸二钙-半水硫酸钙不同掺伴比率复合物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取4组不同配比复合物,A组C1.4Si、B组C1.4Si-CSH10、C组C2.0Si、D组C2.0Si-CSH10,以变形链球菌为实验对象,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复合物抑菌环大小,采用震荡烧... 目的:观察硅酸二钙-半水硫酸钙不同掺伴比率复合物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取4组不同配比复合物,A组C1.4Si、B组C1.4Si-CSH10、C组C2.0Si、D组C2.0Si-CSH10,以变形链球菌为实验对象,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复合物抑菌环大小,采用震荡烧瓶法测定不同时间段复合物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率,评价复合物的体外抑菌性能。结果:C与D组抑菌环大于A组与B组,C与A组,D与A组抑菌环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C与D组抑菌率24h达到99%。结论:硅酸二钙-半水硫酸钙复合物对口腔致龋菌之一变形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二钙 半水硫酸 变形链球菌 抑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