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肥促进作物提质增产机理研究进展
1
作者 谢亚萍 袁明璐 +10 位作者 任亮 赵宝勰 张建平 王利民 李闻娟 赵玮 党照 周阳晨 王兴珍 齐燕妮 安明远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施用硒肥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不同价态Se被广泛应用于减缓作物遭受各种胁迫损伤,增强作物抗性及光合能力等领域。在资源、环境、人口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日益重要背景...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施用硒肥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不同价态Se被广泛应用于减缓作物遭受各种胁迫损伤,增强作物抗性及光合能力等领域。在资源、环境、人口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日益重要背景下,对Se肥改变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品质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加。本文从外源Se在作物抵御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提高光合效率、促进营养物质摄取、提升产量品质方面发挥的作用,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进行了综述,旨在为Se肥在农业研究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提质 增产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生菜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消减效果研究
2
作者 洪畅 靳红梅 +1 位作者 朱燕云 朱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29,共10页
为阻控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根际土壤和蔬菜中传播与扩散,以自主研发的生物纳米硒和常用的亚硒酸钠为供试硒肥,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硒肥对生菜中抗生素及ARGs的消减效果。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可有效减少生菜和根... 为阻控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根际土壤和蔬菜中传播与扩散,以自主研发的生物纳米硒和常用的亚硒酸钠为供试硒肥,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硒肥对生菜中抗生素及ARGs的消减效果。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可有效减少生菜和根际土壤中四环素、土霉素、磺胺甲恶唑、磺胺二甲嘧啶、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含量,其在生菜叶片、根和根际土壤中降幅分别为38.1%~100%、13.4%~100%和3.8%~71.0%;叶面喷施硒肥还降低生菜叶片、根和根际土壤中ARGs绝对丰度,降幅分别为11.8%~87.0%、5.9%~100%和1.5%~78.3%。叶面喷施硒肥显著降低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丰度(P<0.05),这是土壤-生菜系统ARGs水平转移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叶面喷施生物纳米硒对生菜中抗生素及ARGs的消减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叶面喷施 抗生素 抗生素抗性基因 消减效果
下载PDF
陕西安康地区茶叶硒含量空间分布及硒肥后效研究
3
作者 杜小平 魏昌华 +6 位作者 张立君 夏曾润 宋仕勤 刘乔斐 唐德剑 朱晓妮 吕金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90,共12页
【目的】研究安康地区茶叶硒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根施硒肥对茶叶硒含量的提升作用,为富硒茶的科学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陕西安康市汉滨区、紫阳县、平利县等9区县的521份茶叶样品为对象,分析安康地区不同区域茶叶硒含量的分布特... 【目的】研究安康地区茶叶硒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根施硒肥对茶叶硒含量的提升作用,为富硒茶的科学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陕西安康市汉滨区、紫阳县、平利县等9区县的521份茶叶样品为对象,分析安康地区不同区域茶叶硒含量的分布特征;从安康9区县采集107组茶叶及其根际土壤,分析二者硒含量的相关性;采用小区根施硒肥试验,研究施硒量(0,225,450和675 g/hm^(2))和施硒后时长(0,1.5,3,16和26月)对茶叶硒含量的影响。【结果】①521份茶叶样本硒含量的变幅为0.003~3.99 mg/kg,变异系数为157.35%,安康地区不同区域茶叶硒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整体呈现“南高北低”趋势。参照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556-2018和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T 600-2002中的富硒茶判定依据,安康地区茶叶富硒率分别为41.46%和25.14%。②安康地区茶叶与其根际土壤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293,P<0.01),土壤硒含量达到0.49和0.85 mg/kg时,茶叶硒含量分别为0.15和0.25 mg/kg,达到了富硒茶DB 61/T 556-2018和NY/T 600-2002标准。茶叶硒生物富集系数为0.06~1.44,变异系数为74.11%,各取样点茶叶硒生物富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茶叶硒生物富集系数与其根际土壤硒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1708,P>0.05)。③根施硒肥225 g/hm^(2)后1.5个月,茶叶硒含量从施硒前低于0.11 mg/kg提高到0.28 mg/kg以上,连续2年均可达到富硒茶DB 61/T 556-2018标准,茶树根部施硒量和施硒时长对茶叶硒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安康地区茶叶硒含量呈现“南高北低”趋势。对于土壤硒含量低于0.49 mg/kg的茶园,建议采茶前1.5个月根施硒肥225 g/hm^(2)以提高茶叶硒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分布 硒肥后效 安康茶区
下载PDF
喷施叶面硒肥对不同叶色品种茶树富硒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李浩 王淇 +5 位作者 贾晓宇 李敬珊 周杰 余有本 朱爱民 王伟东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3-29,共7页
为探究喷施叶面硒肥对不同叶色品种茶树富硒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以‘龙井43’、‘中黄1号’、‘中黄2号’和‘紫鹃’为试材,设置清水对照、螯合硒和生物纳米硒三种喷施处理,并对喷施后30 d、60 d的鲜叶总硒含量、主要品质成分以及矿质元... 为探究喷施叶面硒肥对不同叶色品种茶树富硒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以‘龙井43’、‘中黄1号’、‘中黄2号’和‘紫鹃’为试材,设置清水对照、螯合硒和生物纳米硒三种喷施处理,并对喷施后30 d、60 d的鲜叶总硒含量、主要品质成分以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叶面硒肥能够显著增加各叶色品种茶树鲜叶中总硒含量,达到富硒茶生产标准,但富硒效果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其中,绿色品种‘龙井43’吸收迅速代谢也快,时效性较短;紫色品种‘紫鹃’富硒效果时效性高于其它叶色品种,可能与其较高的花青素含量有关。另外,喷施叶面硒肥能够显著增加各叶色品种茶树鲜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茶多酚含量,从而降低鲜叶酚氨比,尤其是绿叶品种。此外,喷施叶面硒肥能够增加茶树鲜叶中N、P、K、Mn和Zn的含量,减少Fe和Cr的含量,表明外源硒对提高茶树营养元素吸收利用以及缓解重金属污染亦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叶色品种茶树合理调整喷施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茶树的硒含量并改善鲜叶品质,从而实现富硒茶稳定优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面硒肥 品质 矿质元素
下载PDF
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对水稻硒含量及硒形态和稻米组分的影响
5
作者 沈乐丞 温志刚 +5 位作者 廖涵 刘贤标 蒋耀聪 张远聪 刘婷 王玫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6-215,共10页
为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处理对水稻硒含量及硒形态和稻米组分的影响,选用晶两优1468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无机硒和纳米硒2个施硒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测定并分析各处理间水稻各部位硒含量及硒形态差异,并对稻米的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为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处理对水稻硒含量及硒形态和稻米组分的影响,选用晶两优1468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无机硒和纳米硒2个施硒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测定并分析各处理间水稻各部位硒含量及硒形态差异,并对稻米的组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稻各个部位对硒的积累存在显著差异,硒在水稻中的富集表现为根>茎叶>稻米>稻壳。喷施无机硒、纳米硒后,水稻稻米硒含量相较于CK分别上升93.4%、132.5%。成熟期水稻不同部位的硒形态存在差异,主要以有机硒的形态存在,其中硒代蛋氨酸(SeMet)占比最高,达47.0%~84.5%。喷施无机硒、纳米硒后,水稻稻米有机硒含量相较于CK分别显著上升84.0%、129.7%。相较于CK,2种硒对稻米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稻米中的砷含量分别降低56.9%、61.8%,汞含量分别降低79.7%、54.2%,铅含量分别降低25.0%、27.2%。综上可知,施用无机硒、纳米硒可以提高稻米中总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相比无机硒,纳米硒处理可使稻米中含有更高比例的有机硒,且这2种施硒处理基本不影响稻米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但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稻米的砷、铅、汞含量,因此纳米硒在生产富硒大米中会产生更好的健康效应。研究结果为富硒大米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面喷施 硒肥 田间试验 形态
下载PDF
幼果期喷施硒肥对粉蕉果实性状及硒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黄英兰 沈平 +3 位作者 陈家慧 周维 韦绍龙 李朝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75-77,共3页
以金粉1号粉蕉为材料,探究了幼果期喷施硒肥对金粉1号粉蕉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果实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抽蕾后30 d粉蕉幼果和顶部的3张叶片喷施硒肥对粉蕉假茎高度、假茎基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株果指总... 以金粉1号粉蕉为材料,探究了幼果期喷施硒肥对金粉1号粉蕉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果实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抽蕾后30 d粉蕉幼果和顶部的3张叶片喷施硒肥对粉蕉假茎高度、假茎基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株果指总数、第3梳果指长度、第3梳果指粗度、第3梳果柄长度和第3梳果柄粗度均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粉蕉单果重(总硒肥施用量12.6 mL/株处理除外)和单穗重。幼果期喷施硒肥也能够显著提高粉蕉果实硒含量,且硒肥施用量越大,果实硒含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蕉 硒肥 幼果期 植物学性状 果实性状 果实含量
下载PDF
施用硒肥对草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周亚茜 薛征 +4 位作者 宋晋汇 蒋媛媛 冯晓卿 武嘉伟 张抗萍 《现代园艺》 2025年第7期86-88,共3页
为明确硒肥处理下草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设置不施加硒肥(Se_(0))处理和多肽生物有机硒肥(Se)处理开展地栽试验,利用ITS高通量测序,探究草莓根系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结果表明,在草莓根际土壤真菌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 为明确硒肥处理下草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设置不施加硒肥(Se_(0))处理和多肽生物有机硒肥(Se)处理开展地栽试验,利用ITS高通量测序,探究草莓根系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结果表明,在草莓根际土壤真菌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门水平上的优势类群;在属水平上,赤霉属(Gibberella)是主导类群,在Se0和Se处理下,其相对丰度分别为34.7%和26.5%。不同硒肥处理下草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α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与未施硒肥相比,施硒肥处理还能够增加担子菌门和罗兹菌门等物种的丰度,而降低植物病原体的菌群组成,为草莓生长提供更适宜的土壤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草莓 真菌群落结构 根际土壤
下载PDF
纳米硒肥和EM生物菌液在罗汉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8
作者 姜邑 邹虎成 +7 位作者 李玉洪 梁祖珍 杨建明 曾杰 覃柳兰 庄映红 秦莉 雷裕华 《上海蔬菜》 2025年第2期61-64,共4页
作者研究了施用纳米硒肥和EM生物菌液对罗汉果营养品质、生长发育、产量和耐贮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纳米硒肥+EM生物菌液”处理罗汉果的硒和皂苷含量均大幅提升;植株根系更为发达、长势更旺,叶片面积增大且颜色更... 作者研究了施用纳米硒肥和EM生物菌液对罗汉果营养品质、生长发育、产量和耐贮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纳米硒肥+EM生物菌液”处理罗汉果的硒和皂苷含量均大幅提升;植株根系更为发达、长势更旺,叶片面积增大且颜色更为深绿;果实总数量和中大果比例更高,果实储藏期明显延长,总体效益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纳米硒肥 EM生物菌液 含量 皂苷含量 植株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喷施硒肥对白菜硒镉吸收影响研究
9
作者 王丽 蒋亚 +2 位作者 刘桂华 柴冠群 范成五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44-48,共5页
为探究不同生育期喷施硒(Se)肥对白菜Se和镉(Cd)吸收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喷施Se肥对Cd污染土壤白菜固Cd增Se及对外源Se利用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YM+LZ+JQ)喷施Se肥白菜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 为探究不同生育期喷施硒(Se)肥对白菜Se和镉(Cd)吸收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喷施Se肥对Cd污染土壤白菜固Cd增Se及对外源Se利用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YM+LZ+JQ)喷施Se肥白菜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喷施时期;不同生育期喷施Se肥均可降低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在白菜苗期+莲座期+结球期连续喷施Se肥降Cd效果较为明显,同时白菜地上部、地下部S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喷施时期;白菜苗期+莲座期+结球期连续喷施Se肥白菜外源Se利用指数为2.63,显著高于其他喷施时期。综上,在白菜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喷施Se肥降Cd增Se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生育期 硒肥 外源利用指数
原文传递
基施与叶面施硒肥对富硒镉污染农田水稻降镉增硒的效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晶 鲍广灵 +3 位作者 陶荣浩 吴承龙 马友华 叶文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4-982,共9页
为探讨基施硒肥和叶面施硒肥在轻度镉污染的富硒土壤中对水稻降镉增硒的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和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3个处理,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对成熟期水稻产量、各部位镉和硒含量、富集与转运系数以... 为探讨基施硒肥和叶面施硒肥在轻度镉污染的富硒土壤中对水稻降镉增硒的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和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3个处理,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对成熟期水稻产量、各部位镉和硒含量、富集与转运系数以及土壤中镉的形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叶面施硒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基施硒肥后,土壤pH提高了0.19个单位,提高率为3.01%,同时降低了土壤中镉的弱酸提取态含量,降低率为2.96%,促进了镉从弱酸提取态向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变,从而降低了土壤中镉的有效性。而叶面施硒肥能显著降低水稻对镉转运特别是秸秆到糙米的转运系数,降低率达15.13%,同时提高水稻对硒的转运特别是根到秸秆的转运系数,提高率达18.69%。不同硒肥处理下,糙米中镉含量为0.159~0.183 mg·kg^(-1),硒含量为0.216~0.244 mg·kg^(-1),不同硒肥处理均能使糙米达到降镉增硒的效果,且叶面施硒肥处理相较于基施硒肥处理的效果更好,并在基施硒肥和叶面施硒肥同时使用下的效果最佳,其对糙米中镉含量的降低率达26.39%,硒含量的提升率达41.50%。综上,在轻度镉污染的富硒土壤中,基施硒肥或叶面施硒肥均能有效降低水稻籽粒中镉含量并提高稻米对硒的富集,且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处理是降低糙米镉含量与提高糙米硒含量综合效果最好的一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硒肥 转运和累积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紫花苜蓿富硒降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旭琴 贾春云 +6 位作者 李文栓 李亚敏 刘长风 韩秀云 褚美函 巩宗强 李晓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0,共11页
为了缓解紫花苜蓿的镉累积并实现富硒目的,探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下叶面喷施硒肥对紫花苜蓿生长特征及富硒降镉特性的影响。以草原三号和中苜一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硒肥的方式,在初花期测量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并检测根茎... 为了缓解紫花苜蓿的镉累积并实现富硒目的,探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下叶面喷施硒肥对紫花苜蓿生长特征及富硒降镉特性的影响。以草原三号和中苜一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硒肥的方式,在初花期测量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并检测根茎叶部位的总硒、硒代蛋氨酸(SeMet)、镉等含量,分析叶面喷施硒肥对紫花苜蓿富硒降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外源硒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富硒量均有促进作用,表现为两个品种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总硒和SeMet含量均显著提高,镉含量、镉富集系数、镉转运系数均显著下降。相同喷施硒肥浓度下,低浓度镉污染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高浓度镉污染则抑制紫花苜蓿的生长。镉浓度为1 mg·kg^(-1)、施硒量为100 mg·kg^(-1)时,紫花苜蓿中硒含量最高、镉含量最低,各组织中总硒、SeMet含量:叶>茎>根,镉含量:茎<叶<根。相同条件下,中苜一号的生物量、总硒、SeMet含量均高于草原三号,镉含量低于草原三号,且在镉浓度为1 mg·kg^(-1)、施硒量为50 mg·kg^(-1)的条件下富硒降镉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喷施硒肥 紫花苜蓿 镉污染 降镉
下载PDF
谷子叶面喷施硒肥对其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国庆 《优质农产品》 2024年第20期0065-0068,共4页
硒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乏时易引发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多种健康问题。鉴于硒的不可或缺性,通过饮食补充成为提升人体硒水平的有效途径。谷子,以其耐旱、耐贫瘠、高效利用水资源及全面均衡的营养价值,在中国乃至全球农业中... 硒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乏时易引发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多种健康问题。鉴于硒的不可或缺性,通过饮食补充成为提升人体硒水平的有效途径。谷子,以其耐旱、耐贫瘠、高效利用水资源及全面均衡的营养价值,在中国乃至全球农业中占据显著地位。鉴于谷子的广泛种植与食用基础,研究如何通过叶面施肥技术增加其硒含量,不仅有助于理解硒在谷子生长过程中的吸收转化机制,还能揭示硒对谷子生理代谢、最终产量及品质提升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叶面 喷施硒肥 农艺性状 品质 影响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香榧幼苗叶片代谢组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振生 李爱华 +4 位作者 杜拾平 黄培耕 许秀环 宁博林 李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12,共10页
[目的]分析亚硒酸钠叶面喷施后对香榧(Torreya grandis)幼苗叶片代谢组的影响,探究亚硒酸钠喷施后香榧叶片次生代谢物的累积情况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苗龄2年的香榧幼苗为供试材料,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浓度为100μg·L^(-1... [目的]分析亚硒酸钠叶面喷施后对香榧(Torreya grandis)幼苗叶片代谢组的影响,探究亚硒酸钠喷施后香榧叶片次生代谢物的累积情况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苗龄2年的香榧幼苗为供试材料,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浓度为100μg·L^(-1))2次,间隔15 d。第二次喷施后15 d,采取1年生叶片进行代谢组分析,以色谱-质谱研究香榧幼苗叶片代谢物差异。[结果]在正离子模式下,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有909种差异代谢物,其中69种显著变化(27种显著上调,42种显著下调)。在负离子模式下,出现43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43种显著变化(11种显著上调,32种显著下调)。对人体有益的一些次生代谢物显著增加,如车前苷(2.827倍)、川芎内酯(2.524倍)、6-唾液乳糖(2.021倍)、阿齐沙坦(1.931倍)。[结论]香榧叶片喷施亚硒酸钠有利于促进对人体有益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及其在叶片中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硒肥 代谢组 生物强化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3种葡萄果实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金荣 卢士玲 +2 位作者 罗瑞峰 马小宁 王国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17-2426,共10页
【目的】研究硒肥浓度和施用时期对葡萄果实硒含量和综合品质的影响,为富硒葡萄的生产和硒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克瑞森无核(小粒)、克瑞森无核(大粒)、阳光玫瑰为材料,分析叶面喷施纳米硒肥对3种葡萄品质... 【目的】研究硒肥浓度和施用时期对葡萄果实硒含量和综合品质的影响,为富硒葡萄的生产和硒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克瑞森无核(小粒)、克瑞森无核(大粒)、阳光玫瑰为材料,分析叶面喷施纳米硒肥对3种葡萄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3种葡萄果实总硒含量均随施硒量的增加而升高;在一定施硒浓度下,大幼果期喷施硒肥3种葡萄果实总硒含量达到最大值。其中,阳光玫瑰在不同施硒浓度和施用时期吸收富集硒能力优于克瑞森无核(小粒)和克瑞森无核(大粒),在大幼果期阳光玫瑰硒含量最高为0.176 mg/kg。叶面硒肥通过影响3种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和原花青素含量从而改善果实品质,但对外观指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3种葡萄最适喷施时期为大幼果期,最适叶喷浓度为9.15 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纳米硒肥 葡萄品种 果实品质
下载PDF
萌芽前喷施硒肥提高茶叶品质和抗逆性相关内生细菌丰度
15
作者 杨小华 廖汝佳 +4 位作者 张梦雪 李光彩 彭忠 盛荣 王坤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80-2391,共12页
【目的】探究硒肥施用对茶树内生细菌种群组成的影响,解析硒强化下茶树内生菌在协同调控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中的作用,以深入认识茶树内生细菌的互作机制。【方法】试验茶园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茶树品种为‘桃源大叶’。试验设置清水(CK)... 【目的】探究硒肥施用对茶树内生细菌种群组成的影响,解析硒强化下茶树内生菌在协同调控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中的作用,以深入认识茶树内生细菌的互作机制。【方法】试验茶园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茶树品种为‘桃源大叶’。试验设置清水(CK)、低浓度硒肥(Na_(2)SeO_(3)90 mg/L,Se1)、高浓度硒肥(Na_(2)SeO_(3)180 mg/L,Se_(2))3个处理,于茶树萌芽前喷施两次。当树冠新梢萌发超过30%时,测量新梢一芽二叶数量、长度、百芽重、叶绿素值。通过Illumina测序分析茶叶内生细菌种群特征,同时测定茶叶硒元素和茶多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结果】Se1和Se_(2)处理茶树新叶硒含量分别达到3.06和4.78 mg/kg,显著高于CK。与CK相比,Se1和Se_(2)处理没有显著增加百芽重、一芽二叶芽长,但分别显著提高了游离氨基酸含量7.04%和16.15%,降低了茶多酚总量和酚氨比,茶叶品质明显提升。通过内生细菌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Se1处理对新叶内生细菌α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而Se_(2)处理显著降低了其多样性指数。与CK对比,硒肥处理显著降低了细菌属Herbaspirillum、Sphingomonas、unclassified Rhodanobacteraceae的占比,增加了unclassified Alcaligenaceaes的相对丰度并成为优势内生细菌类群,还增加了部分小丰度内生细菌比例,包括Corynebacterium、unclassified Acetobacteraceae、Cellvibrio、Reyranella、Mesorhizobium等菌属,Se_(2)的影响均大于Se1处理。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硒肥处理显著增加了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辅酶、维生素、萜类和酮类等物质代谢功能相关的内生细菌丰度,显著提高了与环境适应性、DNA修复和能量代谢、有毒有害物质降解等过程有关的内生细菌丰度。相关性分析显示,Pseudomonas相对丰度与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显著正相关,Corynebacterium、unclassified_f_Acetobacteraceae、Methvlobacillus与酯型儿茶素EGCG、GCG、ECG含量显著负相关,说明硒肥施用引起的内生细菌种群变化可能在改善茶叶品质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结论】萌芽前喷施硒肥可显著提高茶叶硒含量,由此增加了具有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辅酶、维生素、萜类和酮类等物质代谢功能的内生细菌类群丰度,提高了与环境适应性、DNA修复和能量代谢、有毒有害物质降解等过程有关的内生细菌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内生细菌丰度 抗逆性 茶树 次生代谢物 茶叶品质
下载PDF
“真希”生物硒肥对罗汉果硒含量及产量、品质、抗病性的影响
16
作者 张英俊 田青兰 +7 位作者 黄伟华 刘洁云 吴艳艳 韦忠训 彭斌 苏继元 周俊妞 牟海飞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6,共6页
选择桂林罗汉果主产区永福县、临桂区、龙胜县的17个罗汉果种植基地作为试验点,以青皮罗汉果为试验品种,研究了在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真希”生物纳米硒肥的3种方案对罗汉果硒含量、皂苷V含量、果品等级、单株产量、主要病害发生率的... 选择桂林罗汉果主产区永福县、临桂区、龙胜县的17个罗汉果种植基地作为试验点,以青皮罗汉果为试验品种,研究了在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真希”生物纳米硒肥的3种方案对罗汉果硒含量、皂苷V含量、果品等级、单株产量、主要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希”生物硒肥富硒效果显著,方案1(在苗期和开花前2个时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方案2(在苗期、开花前和初花幼果期3个时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方案3(在苗期、开花前、初花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4个时期喷施“真希”生物硒肥)罗汉果干果硒含量分别较对照高147.30%、295.44%和380.90%,其中方案2和方案3罗汉果的平均硒含量分别为174.27μg/kg和182.55μg/kg(以干质量计),均达到富硒标准。叶面喷施“真希”生物硒肥后,罗汉果特果加大果占比可提高0.68%~16.95%,单株产量可提高1.72%~9.59%。方案1可显著提高罗汉果皂苷V含量,方案1和方案2对病毒病、芽枯病发生率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生物硒肥 含量 皂苷V 产量
原文传递
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吸收累积硒及其他矿质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梦园 杨良哲 +4 位作者 汪丹 张阳阳 段碧辉 袁知洋 闫加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50-154,共5页
为保证硒肥的合理利用及富硒水稻的安全生产,探究水稻植株体内硒及其他矿质元素、重金属含量对外源硒的响应程度。以水稻品种“鄂中五号”和硒肥“中地西能”为试验对象,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硒肥浓度(0、15、30、60 g/hm^(2))处... 为保证硒肥的合理利用及富硒水稻的安全生产,探究水稻植株体内硒及其他矿质元素、重金属含量对外源硒的响应程度。以水稻品种“鄂中五号”和硒肥“中地西能”为试验对象,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硒肥浓度(0、15、30、60 g/hm^(2))处理,于水稻齐穗期统一喷施,在成熟期检测水稻植株各器官中硒含量、糙米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叶片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含量,评价各处理糙米与其他各器官硒元素富集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水稻糙米各器官中硒含量均随硒营养液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谷壳和叶片对硒肥的响应程度最大,叶面硒肥增加了糙米硒的富集系数、各器官硒的转移系数;叶面硒肥对糙米中不同矿质元素的影响不同,高浓度硒处理降低了氮、锰、铜的含量,但提高了锌、钙、镁、钾、磷元素的含量;高浓度硒处理可有效降低植株叶片中汞、铅、镉、铬含量,低浓度的硒处理降低了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硒肥 齐穗期 含量 矿质元素含量 重金属元素含量
下载PDF
叶面喷硒肥对不同基因型水稻Se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敏 涂书新 +1 位作者 闫加力 项剑桥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为筛选出华中地区富硒稻米品种,开展水稻叶面喷硒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对外源Se的吸收、分配及农艺性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对叶面硒肥的富集特性具有差异性,当叶面喷施硒肥20 mg/L时,筛选出的富硒基因型为五优308... 为筛选出华中地区富硒稻米品种,开展水稻叶面喷硒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对外源Se的吸收、分配及农艺性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对叶面硒肥的富集特性具有差异性,当叶面喷施硒肥20 mg/L时,筛选出的富硒基因型为五优308,其稻米硒含量为0.079 mg/kg,达到富硒稻谷标准,可在华中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喷施 硒肥 水稻 基因型
下载PDF
喷施海藻提取物螯合硒肥对水稻富硒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常云 艾新帅 +2 位作者 袁乐斌 卢波斯 沈宏 《肥料与健康》 CAS 2024年第5期27-32,共6页
以华南地区主栽水稻品种为材料,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CK)处理,研究了叶面喷施以海藻提取物和亚硒酸钠为原料制备的海藻提取物螯合硒肥对水稻硒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期喷施海藻提取物螯合硒肥各1次,与C... 以华南地区主栽水稻品种为材料,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CK)处理,研究了叶面喷施以海藻提取物和亚硒酸钠为原料制备的海藻提取物螯合硒肥对水稻硒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期喷施海藻提取物螯合硒肥各1次,与CK处理相比,水稻产量提高2.4%~6.8%,糙米硒质量分数(156.4~291.2μg/kg)达到国家标准《富硒稻谷》(GB/T 22499—2008)的要求,稻米垩白度下降7.1%~23.8%,含100 g/L海藻提取物、10 g/L亚硒酸钠螯合硒肥的喷施效果较理想;与单施亚硒酸钠相比,海藻提取物螯合硒肥显著降低了在水稻叶片上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叶片载液量增加40.5%~47.2%%,叶片硒含量提高14.6%~26.0%,硒转运系数增加8.3%~16.2%;糙米中有机硒含量比亚硒酸钠处理的提高4.8%~5.6%。海藻提取物螯合硒肥不仅对水稻具有较好的富硒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海藻提取物 转运系数 水稻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龙丽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研究硒肥不同喷施浓度对水稻生长、产量、硒含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明确最佳施硒浓度,为富硒农产品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贵定县沿山镇星溪村,以“宜香优2115”水稻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灌浆期喷施7种不同浓度的有机富硒... 【目的】研究硒肥不同喷施浓度对水稻生长、产量、硒含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明确最佳施硒浓度,为富硒农产品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贵定县沿山镇星溪村,以“宜香优2115”水稻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灌浆期喷施7种不同浓度的有机富硒液体肥,比较水稻产量及品质。【结果】在水稻灌浆期,所喷施外源硒肥浓度的不同,不会对植株株高、穗长、有效穗数以及穗粒径造成影响,但是对显著影响水稻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及实际产量影响显著;随着硒元素喷施浓度的提高,水稻不同部位硒含量表现为穗>叶片>茎鞘,从硒元素所占比例而言,表现穗轴+枝梗>颖壳>米糠>精米;硒肥的施入有助于提升水稻稻米加工质量,提高稻米外观品质,在硒肥施入量为100及120g/hm^(2)时,水稻稻米品质最佳。【结论】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存在显著影响,在硒肥浓度为100g/hm^(2)时效果最佳,可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浓度 水稻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