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含缺陷的Cu@CuTCNQ复合材料增强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成氨
1
作者 周纳 王家志 +6 位作者 张宁 王志 王恒国 黄岗 鲍迪 钟海霞 张新波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324-333,共10页
将硝酸盐(NO_(3))电化学转化为化学原料和燃料氨(NH3),有助于可持续地缓解当前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然而,电催化NO_(3)^(-)还原成NH_(3)(NRA)涉及一个缓慢的八电子转移过程,并与水系中的析氢反应(HER)相竞争,这给开发高选择性的NRA催... 将硝酸盐(NO_(3))电化学转化为化学原料和燃料氨(NH3),有助于可持续地缓解当前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然而,电催化NO_(3)^(-)还原成NH_(3)(NRA)涉及一个缓慢的八电子转移过程,并与水系中的析氢反应(HER)相竞争,这给开发高选择性的NRA催化剂带来巨大挑战.铜基催化剂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之一,被广泛用于电化学NO_(3)还原研究.然而,块体铜通常表现出较低的NH_(3)选择性且伴随HER竞争反应.近年来,原位表征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能够观察到电解过程中催化剂的结构演变,并验证原位生成的新的高活性相和局部结构(如应变、空位和晶面)在触发高效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缺陷位点不仅表现出独特的电子特性,而且可以调节相邻原子的电子结构,通过形成新的协同配位结构,来增强化学吸附和改变中间体能垒从而达到最佳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氧析出、氧还原和二氧化碳还原等电催化反应中.因此,通过结构演化构建富含铜空位缺陷的催化剂,有望提高NRA的活性和选择性.然而,金属表面缺陷工程对电催化反应的影响研究较少,相关反应机理仍不清楚.因此,阐明空位缺陷对NRA的影响和反应机理对于开发高效NRA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简单的原位电化学重构方法构建了一种高效的富含铜空位缺陷的铜@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铜(Cu@CuTCNQ)复合催化剂,用于常温常压NRA反应.X射线衍射精修结果联合X射线吸收光谱表征表明,成功合成了CuTCNQ络合物,其中单分散的金属离子Cu的氧化态为+1价,与N元素配位成键.采用非原位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原位电化学拉曼光谱研究了NRA过程中CuTCNQ的形貌和结构演变,C-CN拉曼峰发生蓝移表明从CuTCNQ基底到衍生的Cu位点间的电荷转移作用加强.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电子顺磁共振表征结果表明,衍生的Cu位点表面存在丰富的Cu空位缺陷.丰富的Cu空位缺陷和优化的电荷转移特性使催化剂性能得以提升,在含有0.1 molL^(–1)NO_(3)^(-)的0.1 molL^(–1)KOH溶液中,Cu@CuTCNQ催化剂在-0.6 V vs.RHE还原电位下NRA反应表现出96.4%法拉第效率和144.8μmol h^(–1)cm^(–2)的氨产率,优于结晶性良好的Cu纳米颗粒和大多数Cu基催化剂.利用在线微分电化学质谱对NRA过程的重要中间体NO*和NO_(2)*进行检测,并联合理论计算推测反应途径.结果表明,Cu空位的引入改变了Cu表面的电荷分布,增强了Cu活性位点对NO_(3)^(-)的吸附,降低了电势决速步反应能垒,从而使得NRA的脱氧和加氢过程在热力学上更有利.同时,富含Cu空位缺陷的表面有利于抑制析氢竞争反应,二者共同增强了NRA的活性和选择性.综上,本文突出了通过原位电化学重构策略构建高效NRA催化剂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对金属空位-活性依赖性关系的基本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还原 氨合成 铜空位 电催化 电化学重构
下载PDF
CuPdO_(x)的制备及其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性能研究
2
作者 方雅涵 涂牧东 +4 位作者 郝天致 黄俊峰 张杰 李华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2-730,共9页
含氮污染物的排放导致全球水中硝酸盐的累积,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解决方法,合成高效的催化剂来还原硝酸盐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合成了CuPdO_(x)纳米材料作为硝酸盐还原电催化剂,借助扫... 含氮污染物的排放导致全球水中硝酸盐的累积,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电催化硝酸盐还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解决方法,合成高效的催化剂来还原硝酸盐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合成了CuPdO_(x)纳米材料作为硝酸盐还原电催化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了CuPdO_(x)的微观形貌、结构及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CuPdO_(x)纳米材料在给定电压下,其NO_(3)^(-)的转化率和NH_(4)^(+)的产率分别达到92.76%和780μg·h^(-1)·mg^(-1),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循环稳定性。催化剂有效的硝酸盐还原性能得益于CuPdO_(x)纳米材料中Cu和Pd的协同作用,以及富含的氧缺陷作为活性位点对N⁃O键的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电镜 电催化 硝酸盐还原
下载PDF
高产硝酸盐还原酶Staphylococcus simulans ZSJ6的复合诱变选育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3
作者 赵赛赛 张小丹 +3 位作者 贾晓妍 陶大炜 刘可玉 宁喜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硝酸盐还原酶可以将天然肉制品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避免了直接添加亚硝酸盐导致其含量骤增,降低产生亚硝胺的概率,对天然肉制品的品质和安全非常重要。以腊肠中筛选出的模仿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imulans D14)为出发菌株,探... 硝酸盐还原酶可以将天然肉制品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避免了直接添加亚硝酸盐导致其含量骤增,降低产生亚硝胺的概率,对天然肉制品的品质和安全非常重要。以腊肠中筛选出的模仿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imulans D14)为出发菌株,探究了单一诱变条件包括紫外、微波、氯化锂诱变,以及紫外-微波-氯化锂联合诱变的两种复合诱变方式对菌株的不同影响,以期获得硝酸盐还原酶高产菌株,并通过摇瓶发酵初步探究其酶学性质,以期为天然肉制品的发酵剂提供菌株选择。确定了紫外、微波和氯化锂诱变的最佳条件:紫外照射60 s,微波辐照80 s,氯化锂浓度1.5%。筛选出诱变菌株Staphylococcus simulans ZSJ6,菌株酶活力可达603.29 U/mg蛋白,是出发菌株酶活力的3.59倍,且突变菌株连续传代8次后,其酶活力并无显著变化(P>0.05),表明其遗传稳定性较好。酶学性质结果显示,其最适作用温度为30℃,最适作用pH为7.5,且稳定性良好,在pH 7.5下孵育2 h,酶活力仍保留90%以上。Mg^(2+)、Ca^(2+)、K^+均能促进酶活力,其中Ca^(2+)对酶活力的促进作用最大,相对于空白组酶活力提升了1.63倍。Cu^(2+)、Fe^(2+)、Hg^(2+)、Mn^(2+)均能抑制酶活,其中Cu^(2+)和Hg^(2+)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最大,酶活力均被抑制到30%以下。研究结果为天然肉制品中硝酸盐的转化,以及生产初期使用亚硝酸盐带来的亚硝酸盐浓度过高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具有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葡萄球菌 硝酸盐还原 天然肉制品 复合诱变 酶学性质 硝酸盐 硝酸盐
下载PDF
脱氮副球菌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变化及对养殖水体中无机氮素的转化 被引量:9
4
作者 吴伟 刘道玉 +2 位作者 瞿建宏 范立民 王琼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44-1252,共9页
以一株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为试验菌株,研究了其在不同溶氧条件下菌体内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及对水体中无机氮的转化。结果表明,脱氮副球菌是一株好氧细菌,当水体中存在碳源及3种不同形式的无机氮... 以一株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为试验菌株,研究了其在不同溶氧条件下菌体内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及对水体中无机氮的转化。结果表明,脱氮副球菌是一株好氧细菌,当水体中存在碳源及3种不同形式的无机氮时,水体DO的水平决定了菌体的生长速率及对无机氮的转化利用效率。DO充足,菌体生长速率快,细胞量高,反之则生长缓慢。脱氮副球菌可有效转化不同形式的无机氮,其以同化的方式转化NH+4-N,而以反硝化方式转化去除NO-2-N和NO-3-N。反硝化作用的程度取决于细菌体内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力。而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力受到水体中NO-3-N和NO-2-N的含量以及DO水平的显著影响。从转化速率和效能上来看,水体DO至少应保持在3.6mg·L-1以上。将活菌数≥109个·mL-1的脱氮副球菌按0.75、1.50、2.25mg·L-1的用量加入淡水池塘养殖水体,在38d试验期内可使养殖水体中的NH+4-N下降39.71%~49.33%,NO-2-N下降50.00%~64.39%,NO-3-N下降44.44%~60.00%,高锰酸盐指数下降7.81%~21.49%,对养殖水体中的无机氮素及有机物污染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研究显示,脱氮副球菌的好氧反硝化作用可以为养殖水体有氧条件下的脱氮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副球菌 反硝化 硝酸盐还原 硝酸盐还原 养殖水体 无机氮
下载PDF
遮光下外源水杨酸对韭菜硝酸盐还原同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林妍 王俊玲 +1 位作者 王梅 高志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216-4223,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光强下外源水杨酸(SA)对韭菜叶片硝酸盐(NO3-)累积、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光系统II电子传递速率(ETR)及主要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合成的调控效应,以期明确遮光水平下SA对硝酸盐还原同化的影响。【方法】以韭菜品种‘新...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光强下外源水杨酸(SA)对韭菜叶片硝酸盐(NO3-)累积、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光系统II电子传递速率(ETR)及主要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合成的调控效应,以期明确遮光水平下SA对硝酸盐还原同化的影响。【方法】以韭菜品种‘新世纪雪韭’为供试材料,在前期试验工作基础上,采用显著降低韭菜硝酸盐累积的3.0 mmol.L-1SA对韭菜叶面进行喷施处理,设自然光(900—1 050μmol.m-2.s-1)和遮光(40%自然光)2种光照强度,分析SA对韭菜硝酸盐累积及NO3-还原同化的影响。【结果】SA处理缓解了遮光水平下韭菜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的降低,显著降低了硝酸盐的累积,其中,与弱光对照相比,SA处理下GOT活性和GPT增幅较明显,分别为23.7%和12.3%;SA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弱光下叶片的全氮含量和干物率,但叶绿素含量和光系统间电子传递速率ETR的增幅不大;另外,SA处理增加了弱光下韭菜叶片多数游离氨基酸组分的含量,效果最为显著的为色氨酸和丝氨酸,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9.8%和50.6%;并且提高了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但降低了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比值A/P。【结论】弱光降低了韭菜氮素同化能力和物质生产能力,而SA处理促进了弱光下韭菜叶片氮代谢中硝酸盐的还原和铵的同化,同时调动转氨作用的积极协同配合,促进了硝态氮转化为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这可能是遮光下SA降低韭菜硝酸盐累积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遮光 韭菜 硝酸盐还原同化 氮代谢
下载PDF
东湖沉积物中dNaR活性和硝酸盐还原菌的垂向分布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小平 方涛 +1 位作者 敖鸿毅 刘剑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8-232,共5页
测定了武汉东湖污染负荷不同的3个点位(污染负荷为3号>2号>1号)柱状沉积物中异化性硝酸还原酶(dNaR)活性以及硝酸盐还原菌数量、TOC、TN、NO3--N的垂向变化,分析了dNaR活性与硝酸盐还原菌数量、TOC、TN、NO3--N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测定了武汉东湖污染负荷不同的3个点位(污染负荷为3号>2号>1号)柱状沉积物中异化性硝酸还原酶(dNaR)活性以及硝酸盐还原菌数量、TOC、TN、NO3--N的垂向变化,分析了dNaR活性与硝酸盐还原菌数量、TOC、TN、NO3--N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点位沉积物中dNaR活性不同,污染负荷最高的3号点位dNaR活性最高,污染负荷最低的1号点活性最低.不同点位沉积物中dNaR活性在垂向分布上具有相似特征:0~15cm沉积物中活性较大,15cm以下随着深度的增加,酶活性迅速降低.硝酸盐还原菌数量在垂向分布上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dNaR活性与TOC、TN不具有相关性,而与NO3--N呈正相关(P<0.05);dNaR活性与硝酸盐还原菌数量呈显著性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性硝酸还原 硝酸盐还原 垂向分布 沉积物 东湖
下载PDF
油井采出液中硝酸盐还原菌的分离培养及对硫酸盐还原的抑制 被引量:18
7
作者 谭燕 程杰成 +1 位作者 屈睿 吴晓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0-394,共5页
采用油井采出液培养基和加入无机盐成分的改良油井采出液培养基,对大庆油田萨北过渡带油井采出液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比较了两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具有硝酸盐和/或亚硝酸盐还原,以及/或反硝化能力菌群结构的差异.利用采出液培... 采用油井采出液培养基和加入无机盐成分的改良油井采出液培养基,对大庆油田萨北过渡带油井采出液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比较了两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具有硝酸盐和/或亚硝酸盐还原,以及/或反硝化能力菌群结构的差异.利用采出液培养基培养出一组新的微生物菌株,并且分离的硝酸盐和/或亚硝酸盐还原菌,以及/或反硝化细菌(Nitrate/nitrite reducing bacteria,denitrifying bacteria,NRDB)比例明显高于无机盐-采出液培养基;但培养基中无机盐成分的添加,提高了可培养NRDB的群落生物多样性.仅仅向油井采出液中直接投加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对其中硝酸盐还原、亚硝酸盐还原和反硝化微生物(NRDB)的激活作用以及产抑制硫化物产生的能力有限,而同时加入分离自采出液的NRDB和硝酸盐则对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生长和产硫化物活性都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但是NRDB与硝酸盐同时投加对不同SRB的抑制效果并不相同,导致了SRB群落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可培养性 荧光原位杂交(FISH) 硝酸盐还原 硫酸盐还原
下载PDF
乳酸菌亚硝酸盐还原酶制备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26
8
作者 龚钢明 吕玉涛 +1 位作者 管世敏 何婷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0,共3页
研究乳酸菌亚硝酸盐还原酶制备。将细胞破碎、硫酸铵盐析从乳酸菌中提取亚硝酸盐还原酶,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纯化,获得酶制品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kDa。酶学性质分析表明,最适温... 研究乳酸菌亚硝酸盐还原酶制备。将细胞破碎、硫酸铵盐析从乳酸菌中提取亚硝酸盐还原酶,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纯化,获得酶制品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kDa。酶学性质分析表明,最适温度30℃,最适pH 5.5,以亚硝酸钠为底物,酶的Km值为120.5u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硝酸盐还原 分离纯化
下载PDF
非硝酸盐还原细菌K18降低TSNA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雷丽萍 夏振远 +2 位作者 郭荣君 吴玉萍 缪作清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7,共4页
对21株烟草内生细菌还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能力进行检测,验证了非硝酸盐还原细菌K18的内生性,并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结果表明,用K18菌株对烟草进行移栽前浸根、团棵期喷施、旺长期喷施及采前喷施处理,可有... 对21株烟草内生细菌还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能力进行检测,验证了非硝酸盐还原细菌K18的内生性,并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结果表明,用K18菌株对烟草进行移栽前浸根、团棵期喷施、旺长期喷施及采前喷施处理,可有效降低烟叶中TSNA含量,降低程度与烟草品种有关。温室中TSNA的降低作用与烟叶的细菌数量相关,K18处理的云烟87,团棵期和旺长期烟叶细菌数量增高,TSNA分别降低23.7%和9.1%;云烟87和TN86经K18处理后,NNN降低百分率最高,而且对TN86各组分的降低百分率高于云烟87。对于大田栽培的云烟87,旺长期喷雾和浸根处理可显著降低烟叶中TSNA含量,与清水对照比较,分别使TSNA含量降低了50.1%和39.6%。对于大田栽培的TN86,旺长期喷雾、调制期喷雾和浸根处理使烟叶中TSNA含量分别降低52.6%,51.1%和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菌 烟草 TSNA 硝酸盐还原
下载PDF
海水养殖场沉积物中硝酸盐还原菌种群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亚南 王保军 +3 位作者 戴欣 焦念志 彭志英 刘双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76,共4页
通过对福建省沿海海水养殖场沉积物中参与氮循环的各生理群细菌数量分析 ,发现氨化和硝酸盐还原细菌是优势生理菌群 ,同时 ,表层泥样中的硝酸盐还原菌数量明显高于深层泥样。从该环境中分离获得 1 0 6株细菌 ,其中 5 8株具有硝酸盐还原... 通过对福建省沿海海水养殖场沉积物中参与氮循环的各生理群细菌数量分析 ,发现氨化和硝酸盐还原细菌是优势生理菌群 ,同时 ,表层泥样中的硝酸盐还原菌数量明显高于深层泥样。从该环境中分离获得 1 0 6株细菌 ,其中 5 8株具有硝酸盐还原能力 ,初步鉴定表明它们主要为芽孢杆菌属 (Bacillus)、盐芽孢杆菌属 (Halobacillus)、短芽孢杆菌属 (Brevibacil lus)、动性球菌属 (Planococcus)和动性杆菌属 (Planomicrobium)等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成员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沉积物 氮循环 硝酸盐还原
下载PDF
产亚硝酸盐还原酶低温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特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卢海强 霍文敏 +2 位作者 谷新晰 李晨 田洪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有效控制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加快我国酸菜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本研究利用溴甲酚绿指示剂法对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采集的8份自然发酵的酸菜样品进行筛菌,共分离低温乳酸菌17株。经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评估,获得5株... 为有效控制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加快我国酸菜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本研究利用溴甲酚绿指示剂法对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采集的8份自然发酵的酸菜样品进行筛菌,共分离低温乳酸菌17株。经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评估,获得5株具有较强降解亚硝酸能力的低温乳酸菌,通过测定菌株亚硝酸盐酶活力获得了1株高产亚硝酸还原酶的低温乳酸菌R11,该菌在含125 mg/L NaNO2的MRS培养基中诱导48h,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为68.4U/mL。菌株R1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序列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等方法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冷明串珠菌(Leuconostoc gelidum),命名为Leuconostoc gelidum R11。发酵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良好的低温生长性能和产酸能力。因此,L.gelidum R11是1株产亚硝酸盐还原酶、发酵性能优良的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酸菜低温发酵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还原 低温乳酸菌 食品安全 酸菜
下载PDF
LCR 6013降解亚硝酸盐的途径及其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馨月 刘冬梅 +2 位作者 许喜林 李平 李理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27-2632,2662,共7页
研究了在De Man,Rogosa and Sharpe medium(简称MRS培养基)体系中NaCl、Vc对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rhamnosus6013(简称LCR 6013)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并利用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法和靛酚蓝染色法确定亚硝酸盐的降解途径。通过测定LCR... 研究了在De Man,Rogosa and Sharpe medium(简称MRS培养基)体系中NaCl、Vc对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rhamnosus6013(简称LCR 6013)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并利用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法和靛酚蓝染色法确定亚硝酸盐的降解途径。通过测定LCR6013细胞中不同组分的酶活研究了亚硝酸盐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NiR)的定位。在MRS体系中,NaCl、Vc浓度分别为0.75%、0.02%时,LCR 6013对亚硝酸盐的降解量最高分别为9.29μg/mL和9.89μg/mL,与对照比,此降解效果显著(p 0.01)。当NaNO2初始量为10.00μg/mL时,降解产物中含有28.81 10-6的N2O气体,没有NH4+。当NaNO2初始量为50.00μg/mL,在16 h时LCR 6013能够将NaNO2完全降解,14 h时N2O体积百分比含量最高为96.61 10-6;细胞周质间隙中NiR酶活是细胞质中的2.5倍。总之,在MRS体系中,LCR 6013能有效降解亚硝酸盐是源于细胞内亚硝酸盐还原酶NiR的作用;最可能通过NO2-NO N2O N2的途径进行降解,而非铵化作用;降解产物中含有N2O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 硝酸盐还原 定位 一氧化二氮 反硝化
下载PDF
复硝酚钠对韭菜生长及硝酸盐还原同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红利 王俊玲 +2 位作者 薛占军 朱恩昌 高志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0-745,共6页
于收割后第12天对日光温室韭菜分别叶面喷施0.15、0.25、0.50mL·L-1复硝酚钠(CSN),并测定分析CSN处理不同时间韭菜生物量、叶片NO。一累积、氮代谢关键酶以及相关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探讨CSN对韭菜硝酸盐累积污染的减控效... 于收割后第12天对日光温室韭菜分别叶面喷施0.15、0.25、0.50mL·L-1复硝酚钠(CSN),并测定分析CSN处理不同时间韭菜生物量、叶片NO。一累积、氮代谢关键酶以及相关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探讨CSN对韭菜硝酸盐累积污染的减控效应及其相关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韭菜硝酸盐含量在叶面喷施CSN后呈先降低(3~6d)后增加(6~9d)的趋势,并以0.15mL·L-1CSN处理至第6天的韭菜硝酸盐含量最低,比对照降低了29.6%。(2)不同浓度CSN处理可显著提高韭菜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其中0.15mL·L-1CSN处理后第6天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4.4%、61.3%、208.8%、7.4%。(3)各浓度CSN处理可明显促进韭菜生长,提高韭菜营养品质,0.15mL·L-1 CSN处理后第6天叶片干、鲜重分别较对照增加10.7%、10.8%,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Vc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3.1%、23.3%、0.5%。研究表明,在韭菜氮代谢的还原同化途径中,CSN处理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氮还原动力泵(NR)和氮同化初级动力泵(GS)活性,而且能够同时调动氮同化次级动力泵(GOT和GPT)的转氨作用积极协同配合,还可能调动碳同化产物的积极协同配合(即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来促进硝态氮转化为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以及次生代谢物质Vc的合成,减少了硝酸盐进入液泡贮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硝酚钠 韭菜 硝酸盐还原同化 营养品质
下载PDF
好氧反硝化细菌N6-1亚硝酸盐还原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松 洪秀娟 +2 位作者 黄雷鸣 窦洁 周长林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07-1010,共4页
针对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Aerobic Denitrifying Bacteria)N6-1,研究了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分对菌株亚硝酸盐还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培养条件为30℃、摇床转速120r/min、初始pH8.5,分别以NaNO2和乙酸钠为唯一... 针对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Aerobic Denitrifying Bacteria)N6-1,研究了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分对菌株亚硝酸盐还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培养条件为30℃、摇床转速120r/min、初始pH8.5,分别以NaNO2和乙酸钠为唯一氮源和碳源时,最适碳氮比为12;初始NaNO2浓度为2g/L时,培养20h后NO2??N全部被还原,平均还原速率可达20.3mg/L·h;1.5%NaCl和1%蛋白胨对其亚硝酸盐还原活性没有明显影响;10L发酵罐培养24h后菌体浓度高达1.2×1011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细菌 硝酸盐还原 还原速率 发酵罐
下载PDF
产亚硝酸盐还原酶的乳酸菌的筛选及诱变 被引量:10
15
作者 闫金星 许润博 +2 位作者 陈萍 李倩倩 张雪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7,共4页
从东北朝族咸菜中分离出41株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经过复筛得到6株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确定编号A2、B1、B10、Cc2的菌株为植物乳杆菌,编号D3、D5的菌株为明珠片球菌。在37℃条件下经48 h,B10菌株对亚硝酸盐降解率可达70.5%。为了提高B1... 从东北朝族咸菜中分离出41株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经过复筛得到6株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确定编号A2、B1、B10、Cc2的菌株为植物乳杆菌,编号D3、D5的菌株为明珠片球菌。在37℃条件下经48 h,B10菌株对亚硝酸盐降解率可达70.5%。为了提高B10菌株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在菌液浓度最佳稀释度为10-4,紫外照射20 s的条件下,得到降解率最佳的诱变菌株Bb10,使亚硝酸盐的降解率从70.5%提高到88%。通过对亚硝酸盐还原酶分离,得到含酶活为56.84 U/mL的亚硝酸盐还原酶的酶液,较诱变前的酶活10.56U/mL相比,提高了5.3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硝酸盐 诱变 硝酸盐还原
下载PDF
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cDNA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谢华 姜国忠 +4 位作者 吕玉民 牛向丽 许培荣 王建民 薛乐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获得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cDNA片段。方法 :根据Dunaliellatertiolecta、衣藻、团藻等生物硝酸盐还原酶 (nitratereductase ,NR)高度保守序列EGWWFKP、WNVMGMM设计一对简并引物 ,以含硝酸盐培养基培养的的盐藻cDNA为模板 ,进行PC... 目的 :获得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cDNA片段。方法 :根据Dunaliellatertiolecta、衣藻、团藻等生物硝酸盐还原酶 (nitratereductase ,NR)高度保守序列EGWWFKP、WNVMGMM设计一对简并引物 ,以含硝酸盐培养基培养的的盐藻cDNA为模板 ,进行PCR扩增 ,产物克隆至T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JM1 0 9,经筛选后测序 ,将测序结果推导成氨基酸序列 ,并与Dunaliellatertiolecta、团藻、衣藻、小球藻等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在盐藻中所获得的cDNA片段 ,核苷酸长度为 381bp ,编码 1 2 7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下列物种的硝酸盐还原酶进行同源性比较 :Dunaliellatertiolecta为 88.2 %同源 ,团藻为 78% ,衣藻为 6 7% ,小球藻为 5 9%。结论 :所克隆的序列为盐藻硝酸盐还原酶cDNA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 硝酸盐还原 CDNA 简并引物
下载PDF
发酵辣椒中产亚硝酸盐还原酶短乳杆菌L5的选育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兰 赵玲艳 +3 位作者 陈思思 王雪艳 游静 邓放明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1期25-29,共5页
以传统发酵辣椒为分离源,从中分离出10株可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经过复筛得到一株产亚硝酸盐还原酶能力最强的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L5,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5对亚硝酸盐有明显的降解作... 以传统发酵辣椒为分离源,从中分离出10株可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经过复筛得到一株产亚硝酸盐还原酶能力最强的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L5,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5对亚硝酸盐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发酵36 h,L5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为56.25%;在维持p H 6.0以上,消除酸对亚硝酸盐降解作用的条件下,发酵36 h,L5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为66.42%,主要为产酶降解。L5降解亚硝酸盐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4℃,时间30 h,底物质量浓度120 mg/L,食盐含量6%,此时,L5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可达8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辣椒 硝酸盐 硝酸盐还原 短乳杆菌L5 特性
下载PDF
油田采出液中硝酸盐还原菌的分离培养及对硫酸盐还原菌的抑制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庄文 段继周 +3 位作者 邵宏波 张颖 闫化云 邢四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7期4125-4130,共6页
对绥中36—1油井B区油井采出液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纯化出了一株生长旺盛、硝酸盐还原能力强的硝酸盐还原菌(Nitrate-Reducing Bacteria,NRB)菌株B92—1,对其进行了常规鉴定及16S rRNA分析,并进行了该菌株对富集的硫酸盐还... 对绥中36—1油井B区油井采出液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纯化出了一株生长旺盛、硝酸盐还原能力强的硝酸盐还原菌(Nitrate-Reducing Bacteria,NRB)菌株B92—1,对其进行了常规鉴定及16S rRNA分析,并进行了该菌株对富集的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的竞争性抑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仅仅投加硝酸盐、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对其中硝酸盐还原菌的激活作用以及产抑制硫化物产生的能力有限,而同时加入分离自采出液的NRB则对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和产硫化物活性都产生了明显的抑制,并且亚硝酸盐的抑菌效果优于硝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还原 硫酸盐还原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硝酸盐 硝酸盐 油田 竞争性抑制
下载PDF
苯系化合物在硝酸盐还原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 被引量:14
19
作者 豆俊峰 刘翔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46-1852,共7页
运用驯化的反硝化混合菌群进行了苯系化合物(BTEX)的厌氧降解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群能够在反硝化条件下有效降解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BTEX的降解规律符合底物抑制的Monod模型,当初始浓度小于50mg.L-1时,6种... 运用驯化的反硝化混合菌群进行了苯系化合物(BTEX)的厌氧降解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群能够在反硝化条件下有效降解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BTEX的降解规律符合底物抑制的Monod模型,当初始浓度小于50mg.L-1时,6种受试基质的厌氧降解速率顺序为:甲苯>乙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苯.整个试验过程中NO-3的消耗与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生物降解之间的摩尔比分别为:9.47,9.26,11.14,12.46,13.36,13.02.混合菌群厌氧降解BTEX时需要NO-3为电子受体进行起始反应,能够以NO-3或NO-2为电子受体进一步降解生成的中间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系物 厌氧生物降解 硝酸盐还原
下载PDF
大蒜抑制硝酸盐还原酶还原硝酸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美岭 高春义 +1 位作者 朱有名 杜晓力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2-263,共2页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蒜具有预防胃癌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大蒜具有降低胃内NO_2^-含量及抑制硝酸盐还原菌还原NO_3^-为NO_2^-的作用,但其机理尚不清楚,为此,我们研究了大蒜对细茵体内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了其抑制NO_3^-还原...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蒜具有预防胃癌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大蒜具有降低胃内NO_2^-含量及抑制硝酸盐还原菌还原NO_3^-为NO_2^-的作用,但其机理尚不清楚,为此,我们研究了大蒜对细茵体内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了其抑制NO_3^-还原为NO_2^-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硝酸盐还原 硝酸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