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小鼠肝内胆管癌模型特点研究
1
作者 张玉 梅琼 沈玉先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2-998,共7页
目的建立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诱导的小鼠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特点及形成机制,为ICC的病理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TAA组,正常对... 目的建立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诱导的小鼠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特点及形成机制,为ICC的病理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TAA组,正常对照组小鼠饮用灭菌水,模型组小鼠饮用600 mg·L^(-1)的TAA溶液,连续饮用32周。眼球取血,检测血清中ALT、AST、DBIL和TBIL的水平;观察两组小鼠肝脏形态;HE、天狼猩红、Masson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CK7、CK19、Ki67、CD68、TNF-α和α-SMA的表达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CC相关标志物mRNA和蛋白的水平;免疫荧光双标记检测肝脏组织中HNF4α+CK19+双阳性细胞。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AA组小鼠肝脏表面呈细颗粒状、质硬,肝内呈肿块性病变;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肝组织有炎症细胞浸润,肿瘤细胞排列成管状,肝组织有明显的纤维化;血清中ALT、AST、DBIL和TBIL水平升高;肝脏组织中ICC标志物CK7、CK19及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表达上调;免疫细胞标志分子CD68和TNF-α表达增多,肝星状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的阳性染色增多;肝组织中出现HNF4α+CK19+双表型细胞。结论TAA可用于诱导小鼠ICC模型,该模型具有炎症免疫细胞浸润、纤维化及ICC分子标志物增高等特点,这与人类的ICC非常相似,可用于评价内源性分子和外源性药物对ICC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肝内胆管癌 小鼠模型 肝纤维化 炎症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逆转硫代乙酰胺对破骨和成骨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金晓丽 许嘉 +5 位作者 陈煊威 陈瑾 黄慧 张婷 任军 许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92-1900,共9页
目的探究冬凌草甲素(ORI)和硫代乙酰胺(TAA)对破骨分化和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CK-8检测TAA和ORI对RAW264.7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活力的影响;TRAP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AA和ORI对RAW264.7破骨分化的影响;Westernblo... 目的探究冬凌草甲素(ORI)和硫代乙酰胺(TAA)对破骨分化和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CK-8检测TAA和ORI对RAW264.7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活力的影响;TRAP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AA和ORI对RAW264.7破骨分化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TAA和ORI对破骨特异性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AA和ORI对p65核易位和活性氧生成的影响;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检测TAA和ORI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TAA和ORI对BMSCs成骨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破骨诱导分化实验中,与TAA组相比,TAA+ORI组破骨细胞生成减少(P<0.01),MAPK/NF-κB通路明显被抑制(P<0.01),p65核易位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减少(P<0.01)。此外,与对照组相比,TAA能够抑制BMSCs ALP活性和钙化结节形成(P<0.01),并且诱导BMSCs凋亡。与TAA组相比,TAA+ORI组BMP-2/RUNX2表达增加,ALP活性增强(P<0.01),钙盐结节形成增加(P<0.01),细胞凋亡水平降低。结论ORI可以调控MAPK/NF-κB预防TAA诱导的破骨分化,并且调控BMP-2/RUNX2缓解TAA抑制的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硫代乙酰胺 破骨分化 成骨分化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体系电沉积法制备CdS纳米膜 被引量:7
3
作者 栾野梅 安茂忠 +2 位作者 张文吉 乐士儒 杨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5-231,共7页
CdS是典型的Ⅱ~Ⅵ族半导体,由于它在光催化[1]、光电转换[2]、光化学转换[3]方面表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因而CdS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表征一直受到人们关注.硫化镉半导体材料的用途不同,制备体系一般也不同,主要包括硫代乙酰胺体系[4]、... CdS是典型的Ⅱ~Ⅵ族半导体,由于它在光催化[1]、光电转换[2]、光化学转换[3]方面表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因而CdS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表征一直受到人们关注.硫化镉半导体材料的用途不同,制备体系一般也不同,主要包括硫代乙酰胺体系[4]、硫代硫酸盐体系[5]、二硫化碳体系[6]、硫氰酸盐体系[7]、硫脲体系[8]、单质硫的有机溶剂体系[9]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CH CDCL2 制备 体系 纳米膜 电沉积法 SEM
下载PDF
培菲康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肝性脑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田建锋 李晓玉 +3 位作者 刘建华 孙溢 许建一 陆小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 探讨培菲康对硫代乙酰胺 (TAA)引起的大鼠肝性脑病 (HE)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大鼠TAAHE模型 ,观察活菌制剂培菲康对HE大鼠神经反射 ,血清氨浓度 ,血清氨基酸支 /芳比值 ,肝门静脉LPS浓度和肝脏病理损伤的影响。结果 ... 目的 探讨培菲康对硫代乙酰胺 (TAA)引起的大鼠肝性脑病 (HE)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大鼠TAAHE模型 ,观察活菌制剂培菲康对HE大鼠神经反射 ,血清氨浓度 ,血清氨基酸支 /芳比值 ,肝门静脉LPS浓度和肝脏病理损伤的影响。结果 培菲康能降低大鼠的HE等级 ,改善HE大鼠的神经反射 ;显著降低血氨和门静脉LPS浓度 ,升高氨基酸的支 /芳比值 ,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结论 培菲康对TAA引起的大鼠HE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氨、门静脉LPS浓度和升高血清氨基酸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菲康 肝性脑病 硫代乙酰胺 血氨 LPS 内毒素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持久性肝纤维化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17
5
作者 薛改 刘建芳 +3 位作者 闫成 张庆霞 郑丽 侯艳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937-1942,共6页
目的: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灌胃法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建立一种稳定持久实用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质量浓度为3%的TAA对SD大鼠进行隔天灌胃,灌胃量为160 mg/kg体质量[灌胃... 目的: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灌胃法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建立一种稳定持久实用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质量浓度为3%的TAA对SD大鼠进行隔天灌胃,灌胃量为160 mg/kg体质量[灌胃体积(m L)为体质量(g)/187.5];正常组采用溶剂蒸馏水代替TAA灌胃.灌胃6 w k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和肝组织,血清分别进行肝功能(血氨、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和细胞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HB-EGF)、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a-平滑肌抗体(a-smooth muscle antibody,a-SMA)]水平检测,肝组织分别进行HE和Masson染色,并对纤维化程度进行病理分级.留取部分成模大鼠,停止灌服TAA 11 wk后,取肝组织做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自愈情况.结果:TAA灌胃6 wk后,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功能变化显著,其中血氨、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浓度显著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细胞因子HGF与HBEGF水平显著降低,IL-6、a-SMA水平显著升高(P<0.01).停用TAA 11 wk后,与11 wk前相比,HE染色显示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未见显著变化.结论:TAA灌胃6 wk可以形成稳定和持久的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形成率高且速度快,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肝纤维化模型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硫代乙酰胺 灌胃法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聚苯乙烯树脂吸附剂制备及其对铅、镉、铜、镍、铁的萃取 被引量:10
6
作者 谢发之 张俊 唐海鸥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29-1432,共4页
以大孔聚苯乙烯苄胺树脂为载体通过Mannich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固相萃取吸附剂TAA-PS(硫代乙酰胺改性聚苯乙烯树脂)。利用FTIR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其对痕量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确定了对Pb2+、Cd2+、Cu2+、Ni2+和Fe3+等金属离... 以大孔聚苯乙烯苄胺树脂为载体通过Mannich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固相萃取吸附剂TAA-PS(硫代乙酰胺改性聚苯乙烯树脂)。利用FTIR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其对痕量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确定了对Pb2+、Cd2+、Cu2+、Ni2+和Fe3+等金属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与其它吸附剂相比,本研究合成的固相萃取吸附剂具有高吸附容量和相当快的吸附速率。应用于自来水和湖水中痕量Pb2+、Cd2+、Cu2+、Ni2+和Fe3+的萃取富集,取得较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吸附剂 聚苯乙烯树脂 硫代乙酰胺 金属离子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剂量个体化诱导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谊 张启瑜 +1 位作者 廖毅 杨文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索根据大鼠对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反应的个体差异,采用剂量个体化诱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模型,以提高成模率和模型质量。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20只),按照传统方法诱导大鼠肝硬化。第2组(20只),剂量个体... 目的探索根据大鼠对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反应的个体差异,采用剂量个体化诱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模型,以提高成模率和模型质量。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20只),按照传统方法诱导大鼠肝硬化。第2组(20只),剂量个体化诱导大鼠肝硬化。第3组(10只)为对照组。结果第1组大鼠死亡率为30%(6/20),肝硬化形成率为50%(10/20);第2组死亡率为10%(2/20),肝硬化形成率为80%(16/20);对照组全部存活。与对照组相比第2组门静脉压力、脾髓压力明显增高,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5);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显著降低(P<0.05)。结论肝硬化诱导过程中根据大鼠对TAA反应的个体差异,调整TAA的诱导剂量,可成功诱导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与传统制模方法相比,该法明显降低大鼠死亡率,并显著提高肝硬化形成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大鼠
下载PDF
1,3-二苯-1,3-丙二酮对硫代乙酰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阮明 张祝琴 +5 位作者 贾凤兰 赵琦 邱飞婵 邱永祥 李雪婷 张宝旭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98-600,共3页
目的:探讨1,3-二苯-1,3-丙二酮(DPPD)对硫代乙酰胺(TA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共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DPPD低、中、高剂量组,DPPD组分别灌胃给予DPPD 250,500和1 000 mg·kg-1·d-1,qd,给药4 d... 目的:探讨1,3-二苯-1,3-丙二酮(DPPD)对硫代乙酰胺(TA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共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DPPD低、中、高剂量组,DPPD组分别灌胃给予DPPD 250,500和1 000 mg·kg-1·d-1,qd,给药4 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氯化钠溶液。d 4给予DPPD 0.5 h后,模型组和DPPD组腹腔注射TAA 80 mg·kg-1,正常组不染毒。所有动物均在染毒TAA 24 h后处死。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留取部分肝组织用作常规病理切片检查;并取部分肝组织测定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LDH和ALP活性均显著上升,GSH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的DPPD组小鼠血清ALT,AST,LDH和ALP活性均显著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GSH显著上升。病理切片显示DPPD能够明显减轻TAA对肝组织的炎症性破坏。结论:DPPD对TAA引起的急性肝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二苯-1 3-丙二酮 硫代乙酰胺 小鼠 急性肝损伤 保肝作用
下载PDF
以硫代乙酰胺为基准电极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硫化物 被引量:6
9
作者 杜宝中 高晓泽 +1 位作者 薛力 李春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01-704,共4页
提出以硫代乙酰胺(TAA)溶液代替Na2S溶液作为测定硫化物的标准溶液,解决了电位分析法中标准溶液不易配制、不稳定这一关键性问题。研究了TAA溶液的配制、稳定性、共存物的干扰及消除;此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线性范围10^-6... 提出以硫代乙酰胺(TAA)溶液代替Na2S溶液作为测定硫化物的标准溶液,解决了电位分析法中标准溶液不易配制、不稳定这一关键性问题。研究了TAA溶液的配制、稳定性、共存物的干扰及消除;此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线性范围10^-6-10^-1mol/L,检出限3.16×10^-7mol/L,用于水样测定,回收率99%-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标准溶液 电位分析 硫化物
下载PDF
大黄对硫代乙酰胺致急性肝衰竭大鼠IL-6及c-met蛋白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锋 何生松 +1 位作者 朱清静 罗欣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23-1425,共3页
目的:观察大黄对试验性急性肝衰竭大鼠IL-6及c-met蛋白的表达影响。方法: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600mg/kg体重,2次,间隔24h,造成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用大黄干预处理。结果:大黄可以使急性肝衰竭大鼠IL-6水平明显降低,c-met蛋白表达增强... 目的:观察大黄对试验性急性肝衰竭大鼠IL-6及c-met蛋白的表达影响。方法: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600mg/kg体重,2次,间隔24h,造成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用大黄干预处理。结果:大黄可以使急性肝衰竭大鼠IL-6水平明显降低,c-met蛋白表达增强,改善肝组织病变。结论:大黄减轻TAA致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机理可能与其降低IL-6并增加c-met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硫代乙酰胺 急性肝衰竭 白介素-6 c—met蛋白
下载PDF
保肝益胃合剂对硫代乙酰胺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姜树民 刘冰 +3 位作者 王宝柱 孙科峰 付勇强 尤春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0期2124-2125,共2页
目的:观察保肝益胃合剂对硫代乙酰胺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硫代乙酰胺(TAA)200mg/kg,腹腔注射(ip),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模型;保肝益胃合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甘草酸二胺胶囊(甘立欣)灌胃治疗。测定保肝益胃合... 目的:观察保肝益胃合剂对硫代乙酰胺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硫代乙酰胺(TAA)200mg/kg,腹腔注射(ip),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模型;保肝益胃合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甘草酸二胺胶囊(甘立欣)灌胃治疗。测定保肝益胃合剂对肝损伤大鼠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以评价肝脏损伤程度和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模型对照组AST、ALT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保肝益胃合剂组ALT、AST值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保肝益胃合剂对硫代乙酰胺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肝益胃合剂 硫代乙酰胺(TAA) 急性肝损伤 大鼠
下载PDF
以硫代乙酰胺为基准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化物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祥萍 于钦问 +2 位作者 李文 齐力汇 史晓滨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356-1356,共1页
1 引 言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大都采用Na2S作标准溶液,此溶液配制繁琐,且不稳定,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及精密度.本文在参考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硫代乙酰胺代替Na2S作为测定硫化物的标准溶液,此溶液室温放置相当稳定,并... 1 引 言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大都采用Na2S作标准溶液,此溶液配制繁琐,且不稳定,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及精密度.本文在参考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硫代乙酰胺代替Na2S作为测定硫化物的标准溶液,此溶液室温放置相当稳定,并具有分析纯试剂,可直接配制,解决了原方法标准溶液不易配制,不稳定等问题.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最佳试验条件,使摩尔吸光系数达7.05×104mol-1·cm-1.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好,灵敏度高,且操作简单,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分光光度法 硫代乙酰胺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致大鼠轻微型肝性脑病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3
作者 贾林 张美华 +1 位作者 苏常青 李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1207-1208,共2页
目的:建立硫代乙酰胺(TAA)致大鼠轻微型肝性脑病(MHE) 的动物模型. 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TAA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2 只.TAA组应用TAA(每日200mg/kg)隔日是腹腔内注射,共2 次,1 d后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门静脉内毒素检测. 结果:... 目的:建立硫代乙酰胺(TAA)致大鼠轻微型肝性脑病(MHE) 的动物模型. 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TAA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2 只.TAA组应用TAA(每日200mg/kg)隔日是腹腔内注射,共2 次,1 d后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门静脉内毒素检测. 结果:TAA组的I波潜伏期为1.52+0.07 m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9±0.09 ms(P<0.05);TAA组内毒素水平为0.36±0.04 Eu/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07±0.02 Eu/mL (P<0.001);若以1.45 ms(正常对照组I波潜伏期均值±1.96 标准差)为正常值,MHE发生率为83.3%(10/12). 结论:TAA致大鼠MHE模型研制成功,适用于MHE实验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TAA 大鼠 轻微型肝性脑病 神经功能 MHE
下载PDF
注射硫代乙酰胺及饲喂不同油脂水平饲料建立草鱼肝损伤实验模型 被引量:5
14
作者 向朝林 叶元土 +3 位作者 蔡春芳 殷永风 朱磊 胡显琼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05-511,I0002,共8页
目的通过注射硫代乙酰胺(TAA)及饲喂不同油脂水平饲料建立草鱼肝损伤实验模型。方法 实验草鱼分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投喂2.8%油脂组、4.8%油脂组和6.8%油脂组,模型组腹腔注射TAA 300mg/kg,1次/日,注射1 d,共计6个实验组,饲养10周... 目的通过注射硫代乙酰胺(TAA)及饲喂不同油脂水平饲料建立草鱼肝损伤实验模型。方法 实验草鱼分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投喂2.8%油脂组、4.8%油脂组和6.8%油脂组,模型组腹腔注射TAA 300mg/kg,1次/日,注射1 d,共计6个实验组,饲养10周。养殖过程中,于2周、4周和6周对每组实验鱼采血,测定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AST/ALT。结果①模型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了30.5%(P<0.01),成活率平均为73.33%。模型组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了17.6%,而肝胰脏粗脂肪含量显著增高了13.38%(P<0.01)。②模型组2周、4周和6周时,模型组血清AST/ALT分别为对照组的1.94倍、1.38倍和1.31倍。10周时,模型组草鱼血清AST/ALT增高了10.10%(P>0.05),而血清胆碱酯酶(CHE)降低了6.38%(P>0.05)。模型组草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8.56%(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细胞肿胀且边界模糊,肝细胞部分脂肪病变,有部分炎症浸润,并均出现肝纤维化。结论注射TAA及饲喂不同油脂水平饲料可以诱导草鱼肝损伤实验模型,实验模型具备脂肪肝和肝纤维化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油脂水平 硫代乙酰胺 肝胰脏病变
下载PDF
百里香精油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星 王锐 +3 位作者 张润光 王静 王倩 张有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6-862,共7页
为探究百里精油抗氧化能力及其潜在的保肝作用,通过测定百里香精油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确定百里香精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同时建立硫代乙酰胺(TAA)急性小鼠肝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小鼠的肝脏指数,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 为探究百里精油抗氧化能力及其潜在的保肝作用,通过测定百里香精油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确定百里香精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同时建立硫代乙酰胺(TAA)急性小鼠肝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小鼠的肝脏指数,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肝脏中苯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来评价百里香精油的保肝效果。结果表明,百里香精油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损伤小鼠的保护效果,其中高剂量精油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效果显著(P<0.01)。本文旨在为百里香精油作为天然植物源保肝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精油 抗氧化性 硫代乙酰胺 保肝作用
下载PDF
水飞蓟宾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燕菊 冯杰 +6 位作者 韩忠诚 赵婷 李红健 马俊鹏 孙力玛尔江·巴哈提别克 王燕 于鲁海 《西部医学》 2021年第8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45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水飞蓟宾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使用硫代乙酰胺建立肝纤维...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45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水飞蓟宾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使用硫代乙酰胺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水飞蓟宾组大鼠按照75.6 mg/kg的剂量给予水飞蓟宾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给药6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蛋白(ColⅣ)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TGF-β1、Smad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ALP、GGT、HA、LN、PCⅢ、ColⅣ水平及肝组织TGF-β1、Smad3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肝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组大鼠血清ALT、AST、ALP、GGT、HA、LN、PCⅢ、ColⅣ水平及肝组织TGF-β1、Smad3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肝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结论水飞蓟宾能够明显改善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因子水平,改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肝纤维化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硫代乙酰胺
下载PDF
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小鼠急性硫代乙酰胺肝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晖 彭仁琇 +1 位作者 孔锐 李颖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9-180,共2页
探讨了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早期诊断意义。结果表明,腹腔注射TAA25~100mg/kg能增加小鼠血清GST活性,其活性改变与TAA之间存在量-效和时-效关系,与血... 探讨了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早期诊断意义。结果表明,腹腔注射TAA25~100mg/kg能增加小鼠血清GST活性,其活性改变与TAA之间存在量-效和时-效关系,与血清ALT变化间呈高度正相关。TAA致血清GST活性明显异常的同时,肝谷胱甘肽含量和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提示肝脏抗氧化功能减退是TAA致肝损伤的主要机理之一,血清GST水平是反映TAA急性肝损伤的早期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肝损伤 诊断 GST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硫化物测定的新的标准溶液──硫代乙酰胺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祥萍 于钦问 +2 位作者 李文 齐力汇 史晓宾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共2页
根据在盐酸羟胺存在下硫代乙酰胺(TA)能够与锌发生均相沉淀的理论,选用了硫代乙酰胺作为硫化物测定的标准溶液,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进一步探讨了最佳实验条件。此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线性范围为0~0.2mg/LS2-适... 根据在盐酸羟胺存在下硫代乙酰胺(TA)能够与锌发生均相沉淀的理论,选用了硫代乙酰胺作为硫化物测定的标准溶液,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进一步探讨了最佳实验条件。此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线性范围为0~0.2mg/LS2-适合于各种水样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标准溶液 分光光度计
下载PDF
联合应用白芨及硫代乙酰胺建立家兔门静脉高压症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尊强 许军 +3 位作者 孙备 潘尚哈 朱安龙 刘昶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而有效建立家兔门静脉高压症模型的方法。方法以3组共18只家兔为模型,第1 组开腹经门静脉注入0.4%的白芨混悬液4ml,术后予以0.1%的硫代乙酰胺溶液饮水;第2组经门静脉注入白芨后予以正常饮水;第3组经门静脉注入4ml生理盐...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而有效建立家兔门静脉高压症模型的方法。方法以3组共18只家兔为模型,第1 组开腹经门静脉注入0.4%的白芨混悬液4ml,术后予以0.1%的硫代乙酰胺溶液饮水;第2组经门静脉注入白芨后予以正常饮水;第3组经门静脉注入4ml生理盐水,术后给予0.1%的硫代乙酰胺溶液饮水。手术前后行门静脉测压、血管造影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以0.4%浓度白芨溶液辅以硫代乙酰胺溶液饮水组建立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效果最佳,门静脉压力平均升高50%,病理呈坏死后肝硬化表现。结论以白芨粉为栓塞剂联合硫代乙酰胺溶液饮水建立家兔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方法简单,效果可靠且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白芨 硫代乙酰胺 栓塞 家兔
下载PDF
丹黄方对硫代乙酰胺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清静 陈锋 盛国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丹黄方抗大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按600mg/kg的剂量经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1次,24小时后按相同剂量重复注射1次,造成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于实验前3天至实验结束分别给予各组大鼠生理盐水,不同剂量丹黄方及促... 目的:探讨丹黄方抗大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按600mg/kg的剂量经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1次,24小时后按相同剂量重复注射1次,造成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于实验前3天至实验结束分别给予各组大鼠生理盐水,不同剂量丹黄方及促肝细胞生长素,观察造模后48小时内大鼠病死率,并于造模48小时后经腹主动脉采血测定ALT、AST、TBil、TNF-α、IL-6,取肝组织作病检。结果:丹黄方能明显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死亡率、降低ALT、AST、TBil及TNF-α、IL-6水平,改善肝组织病变,与模型组及促进肝细胞生长素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丹黄方具有抗TAA大鼠急性肝衰竭作用,可能与降低大鼠急性肝衰竭的重要介质TFN-α、IL-6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黄方/药效学 硫代乙酰胺 急性肝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