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表达小鼠内皮抑素的方法研究 |
马卫列
刘芳
何承伟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2
|
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表达小鼠内皮抑素 |
马卫列
刘芳
何承伟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3
|
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表达的小鼠内皮抑素之纯化和生物学活性鉴定 |
马卫列
刘芳
何承伟
何振辉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4
|
胸腺素α_1-硫氧还蛋白融合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
赵永同
石继红
赵宁
王俊楼
颜真
韩苇
张英起
|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
2001 |
6
|
|
5
|
硫氧还蛋白-(His)_ 6 融合的瑞替普酶的表达、纯化和活性检测(英文) |
张新元
廖建民
孙石静
沈子龙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6
|
新孢子虫硫氧还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原核表达的鉴定 |
齐闻新
张旻
李晨
周思含
徐啊慧
钱伟锋
胡苏辉
王天奇
位治国
洪炀
闫文朝
|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橡胶树硫氧还蛋白基因HbTRXo2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
杨娜
吴双
逯锐琳
何其光
胡义钰
朱春梅
王真辉
刘辉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硫氧还基因融合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检测 |
李刚
田聆
魏于全
文艳君
肖飞
姚兵
张伶
张汝
梅开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9
|
硫氧还原蛋白突变基因用于鲑鱼降钙素的高效可溶性融合表达 |
刘深基
陈松森
狄旭
熊安琪
张友鸿
|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0
|
生长抑素(SS)与硫氧还原蛋白(Thioredoxin)相融合生成的2种基因工程化融合蛋白SS-N/X和SS-N/S的表达特性 |
刘永庆
陈溥言
杜念兴
赵国屏
|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1
|
植物硫氧还蛋白系统 |
孙虎
薛保国
杨丽荣
全鑫
朱自贤
武超
马雪娇
|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2
|
应用硫氧还蛋白促进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的可溶性表达 |
安乃莉
张智清
王嵩
刘红兵
曾革非
姚立红
陈爱君
|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0
|
|
13
|
青蛤(Cyclina sinensis)金属硫蛋白及硫氧还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吕达
罗凯娅
潘宝平
高虹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14
|
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突变体的构建及在两种硫氧还蛋白表达载体中的表达比较 |
葛晓春
陈继超
王文漪
曹凯鸣
孙崇荣
|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5
|
谷氧还蛋白1和硫氧还蛋白1基因在云南乌金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L-组氨酸对其在氧化应激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
张春勇
陈克嶙
黄金昌
郭荣富
|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6
|
细粒棘球绦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
王慧
侯秋莲
张壮志
张富春
张文宝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7
|
甘蔗硫氧还蛋白基因ScTRXh1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
郭晋隆
郑蕊
凌辉
傅华英
苏亚春
王恒波
|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8
|
PC12细胞硫氧还蛋白cDNA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谢振华
王爱民
马春
刘长振
刘明
杨歌德
贺雨虹
|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19
|
低硒大鼠心肌线粒体型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活性和表达 |
邹宁
赵文然
滕宗艳
周立华
周令望
于维汉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20
|
应激对大鼠心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表达的影响 |
滕宗艳
张一娜
李秀兰
于维汉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