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磺熏蒸对白芷质量的影响及产地替代加工方式探讨
1
作者 王常顺 王晓蕾 +3 位作者 段吉平 袁浩 刘永利 赵丁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硫磺熏蒸作为一种中药材产地加工养护方法,具有治虫防霉、保持色泽光鲜、加速中药材干燥等功效。然而硫磺熏蒸也会导致中药材活性成分含量降低、转化成新的化合物,二氧化硫残留量及重金属与有害元素含量升高,导致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 硫磺熏蒸作为一种中药材产地加工养护方法,具有治虫防霉、保持色泽光鲜、加速中药材干燥等功效。然而硫磺熏蒸也会导致中药材活性成分含量降低、转化成新的化合物,二氧化硫残留量及重金属与有害元素含量升高,导致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和健康风险。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硫磺熏蒸对白芷质量的影响及产地加工方式探讨,为白芷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熏蒸 白芷 活性差异 质量控制 产地加工 药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硫磺熏蒸对桔梗化学成分和药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戴光霞 葛秀允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7期60-63,共4页
目的考察硫磺熏蒸对桔梗化学成分和药效的影响。方法分别以硫磺熏蒸法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方法炮制桔梗饮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桔梗皂苷D的含量,比较其差异;对昆明种小鼠进行氨水引咳实验及气管酚红排泄实验,分... 目的考察硫磺熏蒸对桔梗化学成分和药效的影响。方法分别以硫磺熏蒸法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方法炮制桔梗饮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桔梗皂苷D的含量,比较其差异;对昆明种小鼠进行氨水引咳实验及气管酚红排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药组(分别给予咳必清0.01 g/mL止咳、氯化铵5 g/L祛痰)、桔梗提取液组[给予《中国药典(一部)》法炮制桔梗饮片提取液0.5 g/mL]、硫磺熏蒸桔梗提取液组(给予硫磺熏蒸桔梗饮片提取液0.5 g/mL),桔梗皂苷D样品组(桔梗皂苷D质量浓度为0.01 g/mL),各10只,给药体积均为每10 g体质量0.2 mL。测定小鼠咳嗽次数和气管分泌物的酚红排泄量。结果与桔梗饮片相比,硫磺熏蒸桔梗饮片中桔梗皂苷D含量下降约1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药组、桔梗提取液组、桔梗皂苷D样品组小鼠的咳嗽次数均明显减少,酚红排泄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桔梗提取液组、桔梗皂苷D样品组小鼠的咳嗽次数、酚红排泄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桔梗提取液组比较,硫磺熏蒸桔梗提取液组小鼠的咳嗽次数明显增加,酚红排泄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硫磺熏蒸会降低桔梗中化学成分桔梗皂苷D的含量。桔梗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但经硫磺熏蒸后的镇咳、祛痰作用明显减弱,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在桔梗饮片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使用硫磺熏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硫磺熏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桔梗皂苷D 化学成分 药效
下载PDF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快速鉴别硫磺熏蒸八角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丽萍 王姜 +5 位作者 章文军 戴喜末 方小伟 张茜 刘亚丽 陈焕文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50-1056,共7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DAPCI-MS),无需样品预处理,对硫磺熏蒸八角和未熏八角直接进行正、负离子模式检测,获得其化学指纹图谱,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聚类分析(CA)方法对所获指纹谱图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对不同样品进... 采用自行研制的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DAPCI-MS),无需样品预处理,对硫磺熏蒸八角和未熏八角直接进行正、负离子模式检测,获得其化学指纹图谱,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聚类分析(CA)方法对所获指纹谱图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对不同样品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在正、负离子模式下,DAPCI-MS都可对八角表面多种特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快速获得八角的化学指纹谱图,并能够对目标组分进行多级串联质谱鉴定,结合PCA及CA方法可对八角是否经硫磺熏蒸进行快速鉴别。本方法无需样品预处理,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无污染,可望应用于市场上硫熏制品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 质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硫磺熏蒸 八角
下载PDF
GC/MS法分析硫磺熏蒸对杭白菊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马晓青 蔡皓 +4 位作者 刘晓 刘静静 李松林 宗杜强 蔡宝昌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374-379,共6页
分析杭白菊通风晾干品和硫磺熏蒸品的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个杭白菊样品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初步分离鉴定出64种成分,其... 分析杭白菊通风晾干品和硫磺熏蒸品的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个杭白菊样品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初步分离鉴定出64种成分,其挥发油组成皆以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但所含化合物的具体种类有很大差异。经硫磺熏蒸后,样品中蒎烯、合成右旋龙脑、香芹酚、石竹烯氧化物等活性成分含量明显降低,而香树烯、γ-芹子烯等成分含量升高。实验结果表明,应严格控制硫磺熏蒸在杭白菊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挥发油 硫磺熏蒸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硫磺熏蒸前后菊花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晓 蔡皓 +2 位作者 马晓青 裴科 蔡宝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5-708,共4页
目的:建立菊花药材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对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68 nm。结果... 目的:建立菊花药材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对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68 nm。结果:测定未经硫磺熏蒸和经过硫磺熏蒸的菊花药材样品共11批,建立了菊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立12个共有峰,并且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1批样品进行分析比较。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指纹图谱 硫磺熏蒸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对硫磺熏蒸药材的基本认识与建议 被引量:40
6
作者 段金廒 赵润怀 +2 位作者 宿树兰 严辉 郭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4期3-5,14,共4页
论述和分析硫磺熏蒸方法引入药材贮藏养护和加工的应用沿革与管理现状、硫熏药材的品种类型及其化学特点、硫熏过程可能引发的化学变化与药材品质的关系等,依据目前国内外对相关产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限量标准和规管要求,结合我国的现... 论述和分析硫磺熏蒸方法引入药材贮藏养护和加工的应用沿革与管理现状、硫熏药材的品种类型及其化学特点、硫熏过程可能引发的化学变化与药材品质的关系等,依据目前国内外对相关产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限量标准和规管要求,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药材贮藏养护和加工过程的规范化生产与规模化发展,保护药材生产区域和药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保障药材的品质和用药安全与有效,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材 贮藏养护 硫磺熏蒸 品质变化
下载PDF
ICP-AES法检测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晓 马晓青 +3 位作者 蔡皓 刘静静 李俊松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296,共4页
目的测定硫磺熏蒸前后中药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再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结果中药金银花中Al、Fe、Mn、Zn、Cu等元素含有量丰富,硫磺熏蒸后金银花中... 目的测定硫磺熏蒸前后中药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再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结果中药金银花中Al、Fe、Mn、Zn、Cu等元素含有量丰富,硫磺熏蒸后金银花中S、Al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升高(P<0.05),并伴有铬残留量的增加。结论硫磺熏蒸工艺能导致金银花中S元素量升高和铬残留的增加,测定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对于全面和客观评价其质量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熏蒸 金银花 微量元素 金属元素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下载PDF
UHPLC-Q-TOF MS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川芎硫磺熏蒸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蔡皓 乔凤仙 +5 位作者 裴科 段煜 范恺磊 刘晓 徐洋洋 汪小琦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采用UHPLC-Q-TOF 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川芎硫磺熏蒸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选取19批未经硫磺熏蒸川芎饮片、11批实验室自制硫磺熏蒸川芎饮片和9批市售硫磺熏蒸川芎饮片作为实验样品,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后,应用PeakView1.2软件依据一... 采用UHPLC-Q-TOF 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川芎硫磺熏蒸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选取19批未经硫磺熏蒸川芎饮片、11批实验室自制硫磺熏蒸川芎饮片和9批市售硫磺熏蒸川芎饮片作为实验样品,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后,应用PeakView1.2软件依据一级质谱的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的碎片信息进行成分解析,并结合MarkerView1.2.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t检验,鉴定其中的共有成分和差异性成分。结果表明,在PCA分析中,正负离子模式下的未硫熏和硫熏川芎样品均可被明显地区分开,主成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t检验结果也显示二者之间存在大量的差异性成分,同时鉴定出部分差异性成分,并进一步推测了其可能的转化方式。本实验可为研究硫磺熏蒸对川芎质量的影响提供客观参考,并为控制硫磺熏蒸在中药材和饮片加工过程中的过度应用和确保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LC-Q-TOF MS 化学计量学 川芎 硫磺熏蒸 t检验 主成分分析(PCA) 成分转化 差异性成分
下载PDF
硫磺熏蒸对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晓毅 巢志茂 +2 位作者 王梦缘 王淳 孙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8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硫磺熏蒸对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产地采收白芷的新鲜样品,每份样品均一半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硫磺熏蒸,另一半切片后自然晾干(非硫磺熏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C18色谱柱... 目的:研究硫磺熏蒸对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产地采收白芷的新鲜样品,每份样品均一半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硫磺熏蒸,另一半切片后自然晾干(非硫磺熏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选择210~800 nm范围内的最大绘图。结果收集了29批新鲜白芷的根,非硫磺熏蒸和硫磺熏蒸加工获得的白芷药材中欧前胡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02%、0.120%;与非硫磺熏蒸比较,硫磺熏蒸加工获得的白芷药材中,欧前胡素的含量下降了6.77%~77.56%,平均下降39.86%。结论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经硫磺熏蒸后明显下降,提示白芷的生产和加工不宜采用硫磺熏蒸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硫磺熏蒸 欧前胡素 产地加工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硫磺熏蒸党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成松 王玉萍 +4 位作者 史彦斌 马兴铭 李会丽 张晓云 李守唐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69-1972,共4页
目的:考察硫磺熏蒸党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小鼠分为硫磺熏蒸党参高、中、低剂量组,低温真空养护党参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0 d后,进行体质量变化、免疫器官指数、血细胞分析、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细胞因子IL-2... 目的:考察硫磺熏蒸党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小鼠分为硫磺熏蒸党参高、中、低剂量组,低温真空养护党参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0 d后,进行体质量变化、免疫器官指数、血细胞分析、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细胞因子IL-2和IFN-γ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硫磺熏蒸党参的水提液可抑制小鼠体质量增长;硫磺熏蒸党参高剂量组小鼠白细胞数显著增加;各给药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著提升,脾脏指数升高,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加,其中硫磺熏蒸党参中剂量组的脾脏指数和IFN-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小鼠服用党参水提液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硫磺熏蒸党参的水提液与低温真空养护党参的水提液在实验期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然而服用硫磺熏蒸党参对小鼠的食欲和体质量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硫磺熏蒸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川芎硫磺熏蒸前后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 被引量:7
11
作者 裴科 蔡皓 +4 位作者 刘晓 娄雅静 宋晓庆 乔凤仙 蔡宝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93-1399,共7页
目的:评价硫磺熏蒸对川芎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川芎硫磺熏蒸前后的醇提物及水提物进行分析。红外光谱图采用Omnic 8.0软件采集;二阶导数图谱采用OPUS 6.5软件对红外光谱图进行平滑及求导处理;吸收波数采用... 目的:评价硫磺熏蒸对川芎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川芎硫磺熏蒸前后的醇提物及水提物进行分析。红外光谱图采用Omnic 8.0软件采集;二阶导数图谱采用OPUS 6.5软件对红外光谱图进行平滑及求导处理;吸收波数采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川芎经过硫磺熏蒸之后,在波数2 000-750 cm-1区间内变化明显,某些吸收峰削弱或消失,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吸收峰出现。结论:硫磺熏蒸对川芎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并结合二阶导数和主成分分析可有效、直观、快速地鉴别硫熏和非硫熏川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熏蒸 川芎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二阶导数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硫磺熏蒸中药材化学成分转化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丽 沈红 +3 位作者 董河 段素敏 李松林 刘丽芳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03-107,共5页
硫磺熏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产地加工养护方法,具有杀虫、防霉和增白等功效。然而硫磺熏蒸也会导致中药材活性成分转化,生成新的化合物,存在药效和毒性改变的隐患。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硫熏熏蒸中药材化学成分的转化规律,为... 硫磺熏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产地加工养护方法,具有杀虫、防霉和增白等功效。然而硫磺熏蒸也会导致中药材活性成分转化,生成新的化合物,存在药效和毒性改变的隐患。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硫熏熏蒸中药材化学成分的转化规律,为进一步评价硫熏工艺的合理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熏蒸 化学成分 转化机制 特征硫熏标志物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硫磺熏蒸白芍药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静静 刘晓 +1 位作者 李松林 蔡皓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6-358,402,共4页
目的对硫磺熏蒸白芍药材和产地白芍药材的水提物和醇提物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结果硫熏白芍和非硫熏白芍样品在4000~1873cm“区域红外光谱特征相似,而在1873~400cm-1区域硫熏白芍和非硫熏白芍样品... 目的对硫磺熏蒸白芍药材和产地白芍药材的水提物和醇提物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结果硫熏白芍和非硫熏白芍样品在4000~1873cm“区域红外光谱特征相似,而在1873~400cm-1区域硫熏白芍和非硫熏白芍样品差异明显。其中,硫磺熏蒸样品的水提物在约1527,1077和648cm-1 3处有固定吸收,在1713,1630和614cm-1处吸收峰较非硫熏样品明显左移。硫磺熏蒸样品的醇提物在647和614cm-1 2处有固定吸收,在1717cm-1处吸收峰较非硫熏样品明显左移。结论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简便和直观有效地鉴别和区分硫磺熏蒸白芍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白芍 硫磺熏蒸 快速鉴别
下载PDF
硫磺熏蒸中药材现状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艳菲 牛韬 +3 位作者 刘静静 张玉娟 孙洪胜 张学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硫磺熏蒸具有增白、干燥、防霉、防腐和防虫的作用,应用于中药材加工已有1个多世纪的历史。本研究通过分析和总结有关文献资料,对中药硫磺熏蒸的目的、原理、现状及硫磺熏蒸对中药材的性状、成分、药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结合现... 硫磺熏蒸具有增白、干燥、防霉、防腐和防虫的作用,应用于中药材加工已有1个多世纪的历史。本研究通过分析和总结有关文献资料,对中药硫磺熏蒸的目的、原理、现状及硫磺熏蒸对中药材的性状、成分、药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结合现状提出建议,为研究既能使中药保持较好的外观和防腐,又能保证其质量和用药安全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硫磺熏蒸 解决措施
原文传递
硫磺熏蒸对天麻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靳灿灿 李会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06-1710,共5页
目的探究硫磺熏蒸加工对天麻中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硫熏前后天麻主要成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及巴利森苷E的量。结果与未硫熏样品相比,硫熏天麻6个化合物的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 目的探究硫磺熏蒸加工对天麻中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硫熏前后天麻主要成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及巴利森苷E的量。结果与未硫熏样品相比,硫熏天麻6个化合物的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建议在天麻产地加工过程中应限制硫磺熏蒸方法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硫磺熏蒸 HPLC 酚类
下载PDF
白芍硫磺熏蒸后导致升麻葛根汤HPLC指纹图谱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莹莹 蔡皓 +4 位作者 刘晓 裴科 宋晓庆 娄雅静 乔凤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升麻葛根汤的指纹图谱,并考察白芍硫磺熏蒸后对升麻葛根汤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Elite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3%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nm...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升麻葛根汤的指纹图谱,并考察白芍硫磺熏蒸后对升麻葛根汤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Elite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3%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nm。结果通过对21批(8批含有未硫熏白芍和13批含有硫熏白芍)升麻葛根汤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了升麻葛根汤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立了10个共有峰。通过相似度计算并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21批升麻葛根汤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未硫熏白芍和硫熏白芍组成的升麻葛根汤可明显分成两类。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升麻葛根汤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麻葛根汤 指纹图谱 硫磺熏蒸 相似度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硫磺熏蒸对中药材品质影响及其替代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佳伟 沈明勤 李松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4-1058,共5页
硫磺熏蒸是传统的中药材产地加工方法,可杀虫防霉,有利于贮藏。由于成本低廉,且可漂白增色,近年来硫熏中药材呈过度蔓延之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接连出台政策遏制硫熏的过度使用。本文以硫熏对中药材品质影响为出发点,从性状、... 硫磺熏蒸是传统的中药材产地加工方法,可杀虫防霉,有利于贮藏。由于成本低廉,且可漂白增色,近年来硫熏中药材呈过度蔓延之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接连出台政策遏制硫熏的过度使用。本文以硫熏对中药材品质影响为出发点,从性状、化学成分、重金属、微量元素、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硫熏替代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硫熏中药材的规范使用、政策法规制定、替代技术研究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熏蒸 中药材 品质 替代技术
下载PDF
生姜硫磺熏蒸前后HPLC特征色谱图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平 蒋俊 +4 位作者 汤坚 汪华君 顾丽亚 李昊天 贾晓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85-87,共3页
目的对比硫磺熏蒸前后生姜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构差异,探讨硫磺熏蒸对生姜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ZORBAX SB-C18柱(4.6 mm×150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25℃,检测波... 目的对比硫磺熏蒸前后生姜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构差异,探讨硫磺熏蒸对生姜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ZORBAX SB-C18柱(4.6 mm×150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建立硫磺熏蒸前后生姜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对硫磺熏蒸前后的HPLC图谱进行成分分析,并采用外标法对活性成分6-姜酚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经过比较3批生姜硫熏品与3批生姜非硫熏品的指纹图谱,建立了17个共有色谱峰,3号色谱峰的峰面积下降了50.68%,10号峰下降了64.41%,11号峰下降了67.68%,17号下降了21.23%。主要活性成分6-姜酚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生姜经过硫磺熏蒸后,其化学成分组成结构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均发生改变,其安全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硫磺熏蒸 6-姜酚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中药材硫磺熏蒸检测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钟虹敏 张华 尚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5-687,688,共4页
硫磺熏蒸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养护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硫磺熏蒸引起的二氧化硫残留的认识,国家逐渐开始减少并禁止中药材的硫磺熏蒸养护。本文采用有机元素分析法,对多种中药材含硫量进行了测定。该法测定中药材含硫量所需样品... 硫磺熏蒸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养护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硫磺熏蒸引起的二氧化硫残留的认识,国家逐渐开始减少并禁止中药材的硫磺熏蒸养护。本文采用有机元素分析法,对多种中药材含硫量进行了测定。该法测定中药材含硫量所需样品量少、测定速度快、结果准确。通过对已知中药材含硫量的数据分析,得出中药材硫磺熏蒸的判定标准为含硫量大于0.5%,并采用该标准对10种未知中药材进行了判定,表明元素分析可作为中药材硫磺熏蒸的筛查方法,用于中药材品质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 中药材 硫磺熏蒸 二氧化硫
下载PDF
升麻与硫磺熏蒸升麻的FTIR法快速鉴别和区分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莹莹 蔡皓 +4 位作者 刘晓 娄雅静 裴科 宋晓庆 蔡宝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82-1588,共7页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升麻与硫磺熏蒸升麻进行快速鉴别。方法:采用FTIR并结合二阶导数对升麻与硫磺熏蒸升麻的醇提物和水提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红外光谱显示升麻与硫磺熏蒸升麻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在红外吸收峰位...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升麻与硫磺熏蒸升麻进行快速鉴别。方法:采用FTIR并结合二阶导数对升麻与硫磺熏蒸升麻的醇提物和水提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红外光谱显示升麻与硫磺熏蒸升麻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在红外吸收峰位与相对强度上均存在差异;通过二阶导数光谱的分析,其差异性更加明显。在水提物的红外光谱中,硫磺熏蒸后升麻中有新的吸收峰出现,部分原有吸收峰消失;在醇提物的红外光谱中,硫磺熏蒸后升麻产生较多新的吸收峰,吸收峰强度明显下降。二阶导数光谱显示,在水提物中,二者在3950—3940cm-1,3850—3800cm-1,1800~1750cm-1以及1400~1350cm-1区域内有明显的变化;在醇提物中,二者在3980~3960cm-1,3850-13800cm-1以及1500—1460cm-1区域内有明显的变化。结论:FTIR和二阶导数光谱相结合可快速准确地分析和鉴别升麻与硫磺熏蒸升麻,该方法简单并且特征性强,可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麻 硫磺熏蒸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 快速鉴别和区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