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盐还原菌利用玉米发酵液为碳源还原地下水中的硫酸盐
1
作者 张子妍 李泽兵 +4 位作者 郑雨 陈箭光 方靖楠 唐颖异 孙占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68,共9页
将玉米发酵液作为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体系的碳源,可大幅降低还原成本,对实现硫酸盐废水经济、高效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了复合碳源比例、碳硫比(C S)和pH等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硫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SO_(4)^(2-)浓度为(1000... 将玉米发酵液作为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体系的碳源,可大幅降低还原成本,对实现硫酸盐废水经济、高效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了复合碳源比例、碳硫比(C S)和pH等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硫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SO_(4)^(2-)浓度为(1000±50)mg L时,5种复合碳源比例均能获得较好的硫酸盐还原效果,剩余SO_(4)^(2-)浓度均小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Ⅳ类水质350 mg L要求;当初始C S=0~3.5时,随C S比升高,SRB的硫酸盐还原速率增加,但碳源的硫酸盐还原利用效率下降;在初始pH接近7.0时SRB硫酸盐还原活性最佳。反应体系pH和ORP值的变化可准确指示细菌活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玉米发酵液 影响因素 硫酸盐废水
下载PDF
在干湿循环下CaFe-LDHs掺合料对混凝土试块的抗硫酸盐侵蚀研究
2
作者 马元洁 乔聪 谭维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8,94,共6页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Ca Fe-LDHs,并用于硫酸盐的吸附及混凝土试块的抗硫酸盐侵蚀研究。吸附试验表明,CaFe-LDHs对硫酸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这说明CaFe-LDHs对硫酸盐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在抗硫酸盐侵蚀试...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Ca Fe-LDHs,并用于硫酸盐的吸附及混凝土试块的抗硫酸盐侵蚀研究。吸附试验表明,CaFe-LDHs对硫酸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这说明CaFe-LDHs对硫酸盐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在抗硫酸盐侵蚀试验表明,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随Ca Fe-LDHs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干湿循环的次数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硫酸盐深度分布曲线表明,随着掺合料的增加能够有效地延缓硫酸盐对混凝土试块的侵蚀,并说明CaFe-LDHs作为掺合料能够有效地降低硫酸盐对混凝土试块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e-LDHs 硫酸盐 吸附 砂浆试块 硫酸盐侵蚀
下载PDF
钢渣/氮掺杂改性活性炭催化过硫酸盐降解罗丹明B
3
作者 黄艳 邢波 +4 位作者 晏伟 杨郭 范凤艳 张华芳 汤鲲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以提高钢渣资源化利用和深度降解有机污染物为研究目标,通过改变氨气煅烧温度制备了系列钢渣/氮掺杂改性活性炭复合材料,并用于催化过硫酸钠处理罗丹明B(RhB)废水。同时采用N2吸附/脱附、XRD、XPS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进... 以提高钢渣资源化利用和深度降解有机污染物为研究目标,通过改变氨气煅烧温度制备了系列钢渣/氮掺杂改性活性炭复合材料,并用于催化过硫酸钠处理罗丹明B(RhB)废水。同时采用N2吸附/脱附、XRD、XPS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氮元素的引入可改善复合材料中活性金属与活性炭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以最优复合材料60%GZ/AC-N800为研究对象,在反应温度为35℃、PS加量为2 g/L和宽pH(3~11)操作条件下,反应30 min后罗丹明B(100 mg/L)的去除率可达88.7%~92.2%。动力学分析发现,60%GZ/AC-N800复合材料催化PS降解RhB符合准二级动力学。自由基掩蔽实验发现,该降解过程是自由基途径(SO_(4)^(·-)和·OH)和非自由基途径(^(1)O_(2))共同参与反应的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活性炭 氮掺杂 罗丹明B 硫酸盐
下载PDF
考虑采动效应的闭坑矿井水硫酸盐污染规律
4
作者 齐跃明 周沛 +3 位作者 周来 蒋丹 杨雨晴 刘延卓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100,共12页
高硫煤矿闭坑后成为埋藏在地表以下深部的产酸污染场,对相邻含水层和周边环境造成了潜在危害,且因采动效应影响和矿井空间分布复杂导致相邻含水层的污染过程与污染程度评价困难。以某闭坑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SO_(4)^(2-)作为特征污染物... 高硫煤矿闭坑后成为埋藏在地表以下深部的产酸污染场,对相邻含水层和周边环境造成了潜在危害,且因采动效应影响和矿井空间分布复杂导致相邻含水层的污染过程与污染程度评价困难。以某闭坑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SO_(4)^(2-)作为特征污染物,考虑多煤层采动裂隙对含水层结构的破坏影响,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闭坑矿区酸性矿井水中SO_(4)^(2-)污染迁移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流体扩散系数对含水层污染物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SO_(4)^(2-)在二叠系童子岩组砂岩含水层中水平迁移面积随时间增大而增大,增大速率逐渐减小,垂向渗透系数扩大10倍,空间变异性增强;闭坑5、10、15a后,最大水平迁移距离分别为215、414、612m,最大垂向迁移距离分别达到50、65、70m;而扩散系数越大,产酸时间越长,SO_(4)^(2-)迁移距离和污染范围将随之增大,相较于水平方向,垂向上SO_(4)^(2-)浓度变化对扩散系数的敏感度更高。基于模拟结果,结合闭坑矿区实际条件,针对性提出了“源头减量-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综合防控与治理方案。研究结果将为该闭坑煤矿酸性矿井水污染治理与防控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其他同类矿井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坑煤矿 酸性矿井水 硫酸盐 导水裂隙带 采动效应 综合防控
下载PDF
氧化钙活化过硫酸盐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
5
作者 程爱华 程岩 李晓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2-326,共5页
采用氧化钙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法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考察了过硫酸钠投加量、过硫酸钠与氧化钙投加比、水土比等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机理。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钠投加量2.5 mmol/g,氧化钙与过硫酸钠投加比2∶5,水土比3∶1的... 采用氧化钙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法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考察了过硫酸钠投加量、过硫酸钠与氧化钙投加比、水土比等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机理。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钠投加量2.5 mmol/g,氧化钙与过硫酸钠投加比2∶5,水土比3∶1的条件下,汞、砷的钝化率分别为81%和83%,存在形态由弱酸提取态转化为更为稳定的残渣态,氯仿、苯、总石油烃和1,2,3-三氯丙烷的去除率分别为99%,98%,82%,80%。氧化钙一方面,催化过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氧化重金属、降解有机污染物。另一方面,通过物理固封和吸附、络合、沉淀作用钝化汞、砷。研究为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 氧化钙 硫酸盐
下载PDF
Co掺杂Mn_(2)O_(3)复合材料的构筑及活化过氧单硫酸盐降解医药废水
6
作者 张涛 张贺 +1 位作者 杜雅欣 展思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78,共11页
废水中的抗生素对人类健康与生态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通过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产生活性氧物种是处理抗生素废水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电子迁移效率不足,实现高效的PMS活化仍然具有挑战性。在此,Co掺杂的Mn_(2)O_(3)催化剂(Co5-Mn_(2)O... 废水中的抗生素对人类健康与生态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通过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产生活性氧物种是处理抗生素废水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电子迁移效率不足,实现高效的PMS活化仍然具有挑战性。在此,Co掺杂的Mn_(2)O_(3)催化剂(Co5-Mn_(2)O_(3))通过简单的一步煅烧法得到,以氧氟沙星(OFX)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Co5-Mn_(2)O_(3)/PMS体系的降解性能,在15 min内OFX去除率达到了95%,相比于原始Mn_(2)O_(3)提升了12.3倍,同时Co5-Mn_(2)O_(3)/PMS体系对多种污染物(环丙沙星、磺胺甲恶唑、四环素、罗丹明B和甲基橙)均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性能,体现了实际应用的潜力。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实,Co掺杂引起了催化剂表面重构与电子迁移实现了Mn^(4+)-O-Co^(2+)活性位点的形成。猝灭实验分析,富电子Co位点与缺电子的Mn位点可以有效地活化PMS生成硫酸根自由基与单线态氧从而实现OFX的高效去除。这项工作为控制催化功能提供了一种活性位点的结构调控方法,为自由基与非自由基耦合降解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_(2)O_(3) 过氧单硫酸盐活化 医药废水 活性位点 电子转移 氧氟沙星
下载PDF
高温改性钢渣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甲基橙和苯酚的反应机制
7
作者 苏冰琴 王健 +2 位作者 林昱廷 郭越 李瑞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2,共14页
采用高温改性钢渣活化过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降解甲基橙(methyl orange,MO)和苯酚(phenol,AR)。考察了改性钢渣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值、反应温度对MO和AR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改性钢渣质量浓度为9.0 g/L、PMS物质的量浓度为... 采用高温改性钢渣活化过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降解甲基橙(methyl orange,MO)和苯酚(phenol,AR)。考察了改性钢渣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值、反应温度对MO和AR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改性钢渣质量浓度为9.0 g/L、PMS物质的量浓度为12.0 mmol/L、初始pH值为7.0、反应温度为25℃的条件下,反应90 min,30 mg/L MO和15 mg/L AR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0.5%和100%。材料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高温改性钢渣比表面积增大、孔隙率高、催化氧化PMS性能好,且重复利用仍有较好的原位恢复性能。自由基淬灭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实验说明,高温改性钢渣/PMS反应体系存在非自由基(1 O 2)和自由基(SO_(4)^(-)·和·OH),发挥了碱活化PMS和铁氧化物活化PMS的共同作用,最终将MO和AR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改性钢渣 硫酸盐 甲基橙 苯酚 降解效率 反应机制
下载PDF
稻壳生物炭/过硫酸盐降解水中四环素的研究
8
作者 杨威 王国相 +1 位作者 陈俊楠 郭全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1-345,共5页
以稻壳为原料,制备了稻壳生物炭,并运用FTIR、XRD等进行表征,详细研究了稻壳生物炭/过硫酸盐体系对水中四环素的去除效果和机制,并对四环素降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稻壳生物炭对过硫酸盐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能协同过... 以稻壳为原料,制备了稻壳生物炭,并运用FTIR、XRD等进行表征,详细研究了稻壳生物炭/过硫酸盐体系对水中四环素的去除效果和机制,并对四环素降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稻壳生物炭对过硫酸盐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能协同过硫酸盐实现四环素的高效去除。稻壳生物炭/过硫酸盐体系对四环素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单一生物炭、过硫酸盐体系和活性炭/过硫酸盐体系。稻壳生物炭/过硫酸盐体系降解100 mL浓度10 mg/L四环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生物炭投加量3 g/L,过硫酸盐投加量12 mmol/L,反应温度60℃,初始溶液pH为5.5,反应时间为120 min。该条件下,四环素的去除率达93.9%。FTIR证实,制备的稻壳生物炭表面富含羟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可活化过硫酸盐产生更多硫酸根自由基。此外,水中共存阴离子对降解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动力学分析表明,四环素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自由基猝灭实验证实,反应体系主导自由基为硫酸根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硫酸盐 四环素 稻壳 反应机制
下载PDF
煤矿酸性废水中硫酸盐的防治与潜在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春晖 章昭 +1 位作者 陈乐贻 李伟宪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4,共16页
煤炭在未来依然是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含高浓度硫酸盐的煤矿酸性废水(ACMD)是制约其实现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ACMD是SO_(4)^(2-)的一个重要工业污染来源,其主要是含硫矿暴露后的氧化作用产生。通过回... 煤炭在未来依然是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含高浓度硫酸盐的煤矿酸性废水(ACMD)是制约其实现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ACMD是SO_(4)^(2-)的一个重要工业污染来源,其主要是含硫矿暴露后的氧化作用产生。通过回顾ACMD的形成机理和危害,分析了可用于源头预防和后续处理的技术,秉持“预防胜于治理”的原则,全面分析了抑菌剂、氧气隔绝和表面钝化等预防硫酸盐产生的技术特点,后续处理阶段目前采用较多的技术包括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与膜技术的主动修复技术和以生物处理与人工湿地为主的被动修复技术。主动修复技术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和成本较高等问题,被动修复技术的处理时间和系统稳定性限制其广泛应用;鉴于硫酸在化学和冶金工业中市场可观,从ACMD回收硫酸的资源化前景潜力巨大,目前关于从ACMD中回收硫酸的潜在技术包括精馏、扩散渗析、电渗析、溶剂萃取和结晶等,评估了每种工艺应用于ACMD中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最后着重强调了关于ACMD中硫酸盐防治和资源化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其中包括深入研究预防技术,降低处理成本,开发新型稳定的处理和回收工艺,为煤炭行业的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提供新的控制策略和更广泛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酸性废水 硫酸盐 源头预防 废水处理 资源回收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片增强水泥砂浆的抗氯离子扩散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10
作者 应敬伟 苏飞鸣 +1 位作者 席晓莹 刘剑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109,共9页
本工作研究了石墨烯纳米片(GNP)对水泥砂浆抗氯离子扩散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热重分析法、压汞分析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GNP复合水泥砂浆的微观形貌和水化产物类别进行了表征,解释了GNP增强水泥砂浆抗氯... 本工作研究了石墨烯纳米片(GNP)对水泥砂浆抗氯离子扩散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热重分析法、压汞分析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GNP复合水泥砂浆的微观形貌和水化产物类别进行了表征,解释了GNP增强水泥砂浆抗氯离子扩散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普通水泥砂浆相比,掺入0.1%水泥质量的GNP后,水泥砂浆的28 d抗压、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11.1%和12.7%,表面氯离子浓度和扩散系数分别减小了36.8%和11.3%,经硫酸盐侵蚀后质量损失率为0.44%,抗蚀系数提升至0.9;GNP对水泥水化的产物类别没有影响,但GNP可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并细化水泥砂浆中的孔径;GNP作为水泥中的纳米添加材料能够填充在水泥熟料附近,使水泥砂浆的微观结构更为密实,且GNP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二维板状结构也可以成为腐蚀离子的物理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片 强度 氯离子扩散 硫酸盐侵蚀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银杏硫酸盐木质素组分分离及其抗肿瘤构效研究
11
作者 谢益民 岳园园 +1 位作者 赵云博 魏鑫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为了从硫酸盐木质素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以不同极性的溶剂对银杏硫酸盐木质素(KL)进行分级,利用MTT法研究各分级组分的抗肿瘤活性;根据抗肿瘤活性结果,利用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对抑制效果最明显组分进行纯化,采用质谱、^(13)C NMR... 为了从硫酸盐木质素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以不同极性的溶剂对银杏硫酸盐木质素(KL)进行分级,利用MTT法研究各分级组分的抗肿瘤活性;根据抗肿瘤活性结果,利用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对抑制效果最明显组分进行纯化,采用质谱、^(13)C NMR等方法确定其结构,并分析构效关系。FT-IR分析结果表明:KL具有与银杏磨木木质素(MWL)相似的结构;分级组分的总酚含量(TPC)随着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降低。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乙醚可溶组分(LC2)对人源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IC_(50)值为(366.09±6.39) mg/L。LC2纯化结果发现,分离出的化合物L7的抗肿瘤活性最好,对肺癌A549细胞的IC_(50)值为(89.44±2.13) mg/L。质谱、^(13)C NMR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L7是酚羟基上连接着2-丙醛取代基的β-5结构的松柏醛二聚体。木质素小分子物质的苯丙烷单元侧链上醛基的增加会提高抗癌活性,但是醚键的增加会降低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木质素 分级组分 生理活性化合物 抗肿瘤活性 化学结构
下载PDF
“虾壳生物质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2,4-二氯酚”创新实验设计
12
作者 万均 李玲玲 +2 位作者 孙玉焕 白卯娟 王磊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7期134-136,共3页
将科研成果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相结合,设计实施创新综合探究实验,以虾壳为原料制备虾壳生物质炭,用于活化过硫酸盐降解2,4-二氯酚。实验结果表明,虾壳生物质炭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可以有效活化过硫酸盐去除2,4-二氯酚,去除率可达96%。通... 将科研成果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相结合,设计实施创新综合探究实验,以虾壳为原料制备虾壳生物质炭,用于活化过硫酸盐降解2,4-二氯酚。实验结果表明,虾壳生物质炭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可以有效活化过硫酸盐去除2,4-二氯酚,去除率可达96%。通过该实验,学生能够掌握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等基本实验技能,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树立“以废治废”理念,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验 虾壳生物质炭 硫酸盐 2 4-二氯酚
下载PDF
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抗生素类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驰 王超 韩晓墨 《供水技术》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随着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应用,在环境中长久赋存乃至在生物体内累积,易引发大风险和严重危害,尤其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开发能降解抗生素的高效技术和先进工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众多去除手段中,基于活化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 随着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应用,在环境中长久赋存乃至在生物体内累积,易引发大风险和严重危害,尤其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开发能降解抗生素的高效技术和先进工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众多去除手段中,基于活化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作为有效去除抗生素的新兴方法,能够快速且高效地去除抗生素类污染物,逐渐得到学者们的关注。论文汇总了近年来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抗生素类污染物的研究案例,介绍了活化过硫酸盐的主要方法,分析了针对活化过硫酸盐技术降解抗生素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硫酸盐 活化 高级氧化 进展
下载PDF
掺矿渣粉水泥基材料抗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研究
14
作者 贾洪全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为研究掺矿渣粉水泥基材料的抗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性能及作用机理,设计了3种矿渣粉掺量的水泥胶砂试件进行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试验,测定试件在不同侵蚀龄期下的抗蚀系数,观察其外观形态变化,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微观形貌。结... 为研究掺矿渣粉水泥基材料的抗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性能及作用机理,设计了3种矿渣粉掺量的水泥胶砂试件进行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试验,测定试件在不同侵蚀龄期下的抗蚀系数,观察其外观形态变化,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下,水泥基材料将受到钙矾石、石膏和十水硫酸盐晶体的叠加膨胀损伤,侵蚀破坏表现为试件抗蚀系数减小和出现剥落、砂集料外漏现象;因为矿渣粉的填充作用与火山灰效应大幅减缓了硫酸盐物理和化学侵蚀进程,所以掺矿渣粉能显著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性能,其效果随着矿渣粉掺量的增加和水胶比的减小而增强。干旱区(新疆)在盐碱地中服役的混凝土结构,其水胶比宜小于0.40,矿渣粉掺量宜大于30%。将S75级矿渣粉应用于水工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粉 硫酸盐侵蚀 抗蚀系数 侵蚀产物 抗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性能
下载PDF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降解水中嗅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慧婷 鲁仙 +3 位作者 邢云青 张饮江 黎雷 高乃云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6-15,共10页
近年来,由嗅味物质引发的水污染事件频发,高效去除水中嗅味物质已成为水处理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高级氧化工艺以其反应速率快和处理效果好,被广泛用于治理含嗅味物质的水体。文章首先阐述了水中嗅味物质的来源及特点,其后根据氧化降解... 近年来,由嗅味物质引发的水污染事件频发,高效去除水中嗅味物质已成为水处理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高级氧化工艺以其反应速率快和处理效果好,被广泛用于治理含嗅味物质的水体。文章首先阐述了水中嗅味物质的来源及特点,其后根据氧化降解水中嗅味物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自由基种类,介绍了传统高级氧化和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工艺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基于不同活化方式的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的研究动态,并探讨了水中嗅味物质的降解特性和机理。最后对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去除嗅味物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水中嗅味物质的深度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高级氧化工艺 嗅味物质 降解机理 活化方式
下载PDF
基于亚硫酸盐活化体系的Cr(Ⅵ)和罗丹明B同步去除
16
作者 李天羽 张峰 +2 位作者 杨艳青 窦哲华 崔建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5,共9页
Cr(Ⅵ)-染料复合污染废水在印染、制革等工业生产活动中普遍存在。基于“以废治废”的理念,利用水体中的Cr(Ⅵ)活化工业废物亚硫酸盐〔Cr(Ⅵ)/S(Ⅳ)体系〕,探究其同步去除罗丹明B(RhB)和Cr(Ⅵ)的可行性,鉴别了反应体系中的活性物种,并... Cr(Ⅵ)-染料复合污染废水在印染、制革等工业生产活动中普遍存在。基于“以废治废”的理念,利用水体中的Cr(Ⅵ)活化工业废物亚硫酸盐〔Cr(Ⅵ)/S(Ⅳ)体系〕,探究其同步去除罗丹明B(RhB)和Cr(Ⅵ)的可行性,鉴别了反应体系中的活性物种,并考察了Na_(2)SO_(3)和Cr(Ⅵ)的初始浓度、反应溶液初始pH以及溶解氧对RhB和Cr(Ⅵ)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ini=3时,1.00 mmol/L Na_(2)SO_(3)和0.15 mmol/L Cr(Ⅵ)在60 min内可去除95.1%的RhB和87.4%的Cr(Ⅵ)。溶解氧参与了反应过程中硫氧自由基的转化,对RhB的降解以及Cr(Ⅵ)的还原发挥着关键作用。猝灭实验和EPR测试结果表明,SO_(4)^(·-)、SO_(5)^(·-)、·OH和^(1)O_(2)共同参与了Cr(Ⅵ)/S(Ⅳ)体系的反应过程,其中SO_(4)^(·-)是主要的活性物种,由SO_(4)^(·-)生成的^(1)O_(2)对RhB降解的贡献也不容忽视。通过紫外全波长扫描和GC/MS分析结果推测了RhB可能的降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高级氧化法 自由基 印染废水
下载PDF
氯盐与硫酸盐复合侵蚀下钢筋混凝土锈裂行为
17
作者 俞小彤 常西栋 +2 位作者 周文涛 廖迎娣 陈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为评估海洋、盐湖等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通过试验与理论相结合探究氯盐与硫酸盐复合侵蚀下钢筋混凝土锈裂特性。通电腐蚀5%(质量分数)NaCl、5%NaCl+5%Na_(2)SO_(4)溶液中钢筋混凝土试件,对比分析混凝土表观形貌、钢筋锈蚀特征... 为评估海洋、盐湖等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通过试验与理论相结合探究氯盐与硫酸盐复合侵蚀下钢筋混凝土锈裂特性。通电腐蚀5%(质量分数)NaCl、5%NaCl+5%Na_(2)SO_(4)溶液中钢筋混凝土试件,对比分析混凝土表观形貌、钢筋锈蚀特征。设计伴随的混凝土腐蚀试验,类比保护层腐蚀劣化,分析混凝土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硫酸盐的存在改变胀裂前混凝土形貌,使得单一氯盐侵蚀下的“白须”消失,表面粉化并出现盐结晶,延长胀裂时间;复合侵蚀下钢筋锈蚀率低于单一氯盐侵蚀,二者均显著低于法拉第定律理论值;锈胀裂缝宽度与钢筋锈蚀率线性相关,硫酸盐的存在增大裂缝随钢筋锈蚀发展的速率;通电环境中,受腐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劈裂抗拉强度不断降低。提出受腐蚀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演化经验公式。在经典锈胀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锈蚀产物对裂缝的填充作用,并将硫酸盐的影响考虑至混凝土抗拉强度、钢筋腐蚀电流密度中,建立复合侵蚀下钢筋混凝土胀裂时间预测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盐-硫酸盐侵蚀 混凝土腐蚀 锈胀力 胀裂时间
下载PDF
典型硫酸盐固废复合胶凝材料制备与微观特性研究
18
作者 余舟 何兆益 +3 位作者 唐亮 何盛 肖海鑫 肖懿训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7,共8页
硫酸盐类工业固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中国两种典型的硫酸盐类固废(电解锰渣和磷石膏)堆存量巨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刻不容缓。依据电解锰渣、磷石膏两种固体废弃物的特... 硫酸盐类工业固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中国两种典型的硫酸盐类固废(电解锰渣和磷石膏)堆存量巨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刻不容缓。依据电解锰渣、磷石膏两种固体废弃物的特性,利用电解锰渣和磷石膏结合矿渣制备复合胶凝材料,探究了磷石膏和水泥不同掺量对复合胶凝材料硬化体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和EDS分析了硬化体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变化特征,同时对硬化体进行毒性浸出测试。结果表明:硬化体各龄期强度随着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硬化体各龄期强度随着磷石膏掺量增加而减小。复合胶凝材料较优配合比(质量分数)为电解锰渣为50%、磷石膏为20%、矿渣为30%,水泥外掺12%的硬化体28 d抗压强度为27.1 MPa,硫酸盐固废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为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钙矾石(AFt)。养护至28 d的硬化体浸出液中可溶性Mn^(2+)、NH_(4)^(+)-N、PO_(4)^(3-)和重金属离子浓度稳定后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类固废 复合胶凝材料 力学性能 水化硬化 毒性浸出
下载PDF
溶解性Mn(Ⅱ)配合物活化亚硫酸盐降解有机物的效能和机理研究
19
作者 钟正 丁魏 +3 位作者 李琳 刘霜 刘朝 郑怀礼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亚硫酸盐(S(Ⅳ))对有机废污水几乎没有净化作用,利用可溶性二价锰配合物(Mn(Ⅱ)-NTA(次氮基三乙酸盐))活化S(Ⅳ),并用于氧化降解近中性污染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探讨了pH、Mn(Ⅱ)和NTA的投加量和比例、S(Ⅳ)浓度和常见阴离子对Mn(Ⅱ)/NTA/S... 亚硫酸盐(S(Ⅳ))对有机废污水几乎没有净化作用,利用可溶性二价锰配合物(Mn(Ⅱ)-NTA(次氮基三乙酸盐))活化S(Ⅳ),并用于氧化降解近中性污染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探讨了pH、Mn(Ⅱ)和NTA的投加量和比例、S(Ⅳ)浓度和常见阴离子对Mn(Ⅱ)/NTA/S(Ⅳ)体系氧化降解目标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RhB))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近中性条件下(pH=6~7.5),氧化降解2μmol/L RhB最适宜的Mn(Ⅱ)、NTA和S(Ⅳ)投加量分别为50、150、500μmol/L,此时RhB在15 min内的总降解率均>85%。紫外可见光谱实验证明中间价态锰(Mn(Ⅲ))的产生及其对S(Ⅳ)活化的关键作用;自由基淬灭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实验证明SO_(4)^(·-)是Mn(Ⅱ)/NTA/S(Ⅳ)体系实现有机污染物快速降解的主要活性氧化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配合物 次氮基三乙酸盐 硫酸盐 硫酸根自由基 高级氧化技术
原文传递
碳纳米管表面等离子体改性活化过一硫酸盐性能研究
20
作者 姜涛 汪欢 +1 位作者 雷乐成 杨彬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将简单高效的等离子体刻蚀方法应用于碳纳米管(CNTs)的表面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an)等对改性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刻蚀得到的CNTs缺... 将简单高效的等离子体刻蚀方法应用于碳纳米管(CNTs)的表面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an)等对改性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刻蚀得到的CNTs缺陷程度和氧含量均有较大提升。研究发现改性后的CNTs催化剂可有效提升过一硫酸盐(PMS)活化性能,在降解水中2,4-二氯苯酚(2,4-DCP)的性能研究中反应速率为未改性CNTs的3.2倍,30min内2,4-DCP去除率可达到97%,同时在实际水体和放大实验中也展现出良好的性能。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实验结果表明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物质为单线态氧(^(1)O_(2))。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制备高性能非金属活化PMS催化剂的方法,并在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改性 硫酸盐 水处理 碳纳米管 2 4-二氯苯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