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9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盐还原菌利用玉米发酵液为碳源还原地下水中的硫酸盐
1
作者 张子妍 李泽兵 +4 位作者 郑雨 陈箭光 方靖楠 唐颖异 孙占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68,共9页
将玉米发酵液作为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体系的碳源,可大幅降低还原成本,对实现硫酸盐废水经济、高效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了复合碳源比例、碳硫比(C S)和pH等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硫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SO_(4)^(2-)浓度为(1000... 将玉米发酵液作为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体系的碳源,可大幅降低还原成本,对实现硫酸盐废水经济、高效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了复合碳源比例、碳硫比(C S)和pH等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硫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SO_(4)^(2-)浓度为(1000±50)mg L时,5种复合碳源比例均能获得较好的硫酸盐还原效果,剩余SO_(4)^(2-)浓度均小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Ⅳ类水质350 mg L要求;当初始C S=0~3.5时,随C S比升高,SRB的硫酸盐还原速率增加,但碳源的硫酸盐还原利用效率下降;在初始pH接近7.0时SRB硫酸盐还原活性最佳。反应体系pH和ORP值的变化可准确指示细菌活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玉米发酵液 影响因素 硫酸盐废水
下载PDF
不同稻虾模式对硫酸盐还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2
作者 黎衍亮 邱秀文 +4 位作者 江玉梅 倪才英 肖罗长 梁以豪 刘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9-570,共12页
硫酸盐还原菌(SRB)作为一种土壤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以常规水稻单作模式为对照(CK),无环沟式稻虾(水稻和克氏原螯虾)共作模式(RS_(0))、有环沟式稻虾轮作模式(RS_(1))与有环沟式稻虾共作模式(R... 硫酸盐还原菌(SRB)作为一种土壤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以常规水稻单作模式为对照(CK),无环沟式稻虾(水稻和克氏原螯虾)共作模式(RS_(0))、有环沟式稻虾轮作模式(RS_(1))与有环沟式稻虾共作模式(RS_(2))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稻虾模式对土壤硫酸盐还原菌(SRB)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3种稻虾模式均显著降低了水稻成熟期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和硫化物、硫酸盐、全硫含量,提高了pH和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其中RS_(0)提升效果最为显著;3种稻虾模式SRB群落结构存在差异:RS1、RS2和RS0处理的δ-变形菌纲相对丰度比CK分别下降46.00%、63.61%和51.94%,而α-变形菌纲则分别提高402.52%、441.01%和584.17%。3种稻虾模式硫酸盐还原菌Observed_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CK相比均显著提高,但不同稻虾模式间丰富度及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RDA分析表明,速效钾、Eh、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硫酸盐、硫化物、全硫和pH是影响稻田土壤SRB群落结构的影响因子,其中全硫和硫化物是主要因子。综上,稻虾模式能维持或者提高稻田土壤养分状况和SRB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改善稻田土壤SRB群落结构,结果可为稻虾种养土壤生态健康及稻田综合种养土壤微生物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种养 轮作 共作 硫酸盐还原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在顶空体积变化条件下所致镍的微生物腐蚀研究
3
作者 田原 蒲亚男 +2 位作者 孙天翔 侯苏 陈守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6,97,共10页
目的通过改变厌氧瓶内顶空体积,研究硫酸盐还原菌(SRB)对金属镍的微生物腐蚀(MIC)机理,进而为镍基合金的腐蚀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生物学检测技术、表面分析技术和电化学技术,评估了金属镍的MIC行为。结果随着顶空体积的增大,更多的H2... 目的通过改变厌氧瓶内顶空体积,研究硫酸盐还原菌(SRB)对金属镍的微生物腐蚀(MIC)机理,进而为镍基合金的腐蚀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生物学检测技术、表面分析技术和电化学技术,评估了金属镍的MIC行为。结果随着顶空体积的增大,更多的H2S以气体的形式析出到顶空,液相中硫化物浓度越低,SRB浮游和固着细胞数越高,点蚀坑越深,镍的腐蚀速率越高。在200mL的固定培养基体积下,顶空体积为90 mL和450 mL的镍试样失重分别是10 mL时的1.1倍和1.4倍,相应的点蚀坑深度分别增加了1.6倍、2.3倍。在孵育7 d后,顶空体积为450 mL时低频阻抗模值最低,同时获得最大的腐蚀电流密度,达到7.64×10^(-6) A·cm^(-2)。结论利用细胞外镍氧化释放的电子在SRB细胞质中进行硫酸盐还原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SRB所导致的镍的腐蚀属于EET-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膜 硫酸盐还原菌 顶空体积 微生物腐蚀 点蚀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因子分析及脱硫性能研究
4
作者 周天然 狄军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6,共7页
硫酸盐还原菌(SRB)是一类利用有机物还原SO_(4)^(2-)产生硫化物的细菌。SRB可用于处理含SO_(4)^(2-)废水,但是脱硫效果受温度、环境pH、S^(2-)质量浓度、m(COD)/m(SO_(4)^(2-))等因素限制。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批量实验,综合分析温度、环... 硫酸盐还原菌(SRB)是一类利用有机物还原SO_(4)^(2-)产生硫化物的细菌。SRB可用于处理含SO_(4)^(2-)废水,但是脱硫效果受温度、环境pH、S^(2-)质量浓度、m(COD)/m(SO_(4)^(2-))等因素限制。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批量实验,综合分析温度、环境pH、S^(2-)质量浓度和m(COD)/m(SO_(4)^(2-))这4个影响因素对SRB生长的影响,并探究SRB在不同环境下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培养14~86 h时,SRB处于对数期,此时其活性最高;SRB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5℃;体系中的S^(2-)会影响SRB生长,当S^(2-)质量浓度增加时,不仅会抑制SRB的代谢活性,甚至可导致SRB细胞凋亡;SRB能在环境pH为5~8的条件下存活,当pH为7~8时,SRB的代谢最旺盛;最适宜SRB生长的m(COD)/m(SO_(4)^(2-))为2。在最佳条件,即温度35℃、pH=7、m(COD)/m(SO_(4)^(2-))=2条件下,采用Starkey培养基培养处于对数期的SRB 8 d后,溶液OD600、pH、ORP、电导率(EC)、SO_(4)^(2-)去除率分别为1.33、8.78、-393 mV、2.90 mS/cm、84.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酸性矿山废水 生长因子 脱硫性能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修复四川某典型铜矿选冶渣复合重金属污染研究
5
作者 朱乐明 傅开彬 +2 位作者 钟秋红 刘泽铭 孔云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3,共6页
为实现铜矿选冶渣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以四川某铜矿选冶渣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盐还原菌为固化/稳定化微生物,探讨了其生长特性、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变化规律及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在修复铜矿选冶渣时生长迅速,适合作为... 为实现铜矿选冶渣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以四川某铜矿选冶渣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盐还原菌为固化/稳定化微生物,探讨了其生长特性、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变化规律及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在修复铜矿选冶渣时生长迅速,适合作为修复复合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由于铁、锌、铜、铅等重金属活性差异较大,因此其固化效果亦有显著差异;修复30 d时,重金属Cu、Pb、Zn、Fe的最佳接种量分别为5%、10%、15%和15%,生物有效性降低率分别为72.36%、98.37%、43.01%和79.31%;随着固化时间的增加,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先增后减,但并不影响其修复效果。因此,硫酸盐还原菌可同时修复多种重金属离子,有效解决某铜矿选冶渣中铁锌铜铅的复合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选冶渣 硫酸盐还原菌 复合重金属污染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与硫酸盐还原菌耦合修复铀尾矿库渗滤水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南 陶德敏 +4 位作者 杨照岚 王学兵 张向旭 刘玉龙 丁德馨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55-2667,共13页
设计了铁炭微电解-硫酸盐还原菌(Fe/C-SRB)、铝炭微电解-硫酸盐还原菌(Al/C-SRB)、炭-硫酸盐还原菌(C-SRB)、铁炭微电解(Fe/C)、铝炭微电解(Al/C)和炭(C)6个反应器,并研究了它们修复铀尾矿库渗滤水中U、Mn、Zn、SO_(4)^(2-)以及NO_(3)^... 设计了铁炭微电解-硫酸盐还原菌(Fe/C-SRB)、铝炭微电解-硫酸盐还原菌(Al/C-SRB)、炭-硫酸盐还原菌(C-SRB)、铁炭微电解(Fe/C)、铝炭微电解(Al/C)和炭(C)6个反应器,并研究了它们修复铀尾矿库渗滤水中U、Mn、Zn、SO_(4)^(2-)以及NO_(3)^(+)的效果。结果显示:经过2.5 h,Fe/C-SRB系统出水U浓度降至0.05 mg/L以下;1 d后,Mn浓度降至10 mg/L以下;1 d后,Zn浓度降至0.05 mg/L以下;10 d后,SO_(4)^(2-)浓度降至50 mg/L以下;18 d后,NO_(3)^(+)浓度降至10 mg/L以下,均达到了相关国家排放标准,并运行稳定,处理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反应器。60 d时,Fe/C-SRB系统填料中具有还原U(Ⅵ)功能的微生物Desulfotomaculum、Desulfovibrio和Desulfosporosinus群落丰度总和达到61.45%,与Al/C-SRB、C-SRB、Al/C、Fe/C和C系统相比,分别高了40.35%、60.06%、57.22%、59.73%和52.46%;渗滤水中33.20%的U(Ⅵ)被微生物和铁还原成U(Ⅳ)。本研究表明Fe/C-SRB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修复铀尾矿库渗滤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微电解 还原 厌氧 修复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浓度检测和腐蚀活性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彦然 唐永帆 肖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8-65,共8页
国内外已形成多种硫酸盐还原菌(SRB)浓度检测和腐蚀活性监测方法,适用条件各有差异。详细论述了SRB浓度检测和腐蚀活性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首先基于方法形成的理论基础对SRB浓度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基于细菌培养、基于SRB代谢... 国内外已形成多种硫酸盐还原菌(SRB)浓度检测和腐蚀活性监测方法,适用条件各有差异。详细论述了SRB浓度检测和腐蚀活性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首先基于方法形成的理论基础对SRB浓度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基于细菌培养、基于SRB代谢物质、基于遗传基因、基于特异性生物酶和基于生物传感器5大类;并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绝迹稀释法、同位素标记法、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传感器等经典方法,重点阐述各类方法的操作要领和应用特征。其次基于SRB的腐蚀机理,探讨了形成SRB腐蚀活性连续监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据此将监测方法分为基于生物膜演变和基于代谢产物积累两类方法;并针对目前已形成的电化学监测方法和硫离子选择电极法阐述了研究进展,剖析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油气田对SRB腐蚀评价和控制的实际需求,对SRB浓度检测和腐蚀活性监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检测方法 腐蚀活性 代谢
下载PDF
海南红树林沉积中硫酸盐还原菌群落的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文娟 陈新 +3 位作者 李建聪 李思萍 陈英洁 唐敏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在海南北部的红树林及其附近光滩区域,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原位沉积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检测了重金属铜和锌的赋存形态,并分析了相关生态环境因子对SRB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树林沉积中SRB的多样性在旱季显... 在海南北部的红树林及其附近光滩区域,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原位沉积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检测了重金属铜和锌的赋存形态,并分析了相关生态环境因子对SRB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树林沉积中SRB的多样性在旱季显著高于雨季,旱季光滩中SRB的多样性最高;在科的水平上,红树林沉积中索利氏菌科(Solibacteraceae)的相对丰度在旱季和雨季都为最大,但SRB群落组成结构在旱季和雨季显著不同;在光滩沉积中,在旱季相对丰度最大的是索利氏菌科,而雨季则为脱硫球茎菌科(Desulfobulbaceae)。相关性分析表明,沉积中的总氮、总磷、pH和特定赋存形态的铜和锌与SRB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差异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红树林沉积中SRB群落结构特征的季节性差异及其影响机制,为利用红树林进行重金属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硫酸盐还原菌 群落结构 重金属
下载PDF
南海A油田硫酸盐还原菌群落组成分析
9
作者 张世仑 王大威 +2 位作者 黄波 靖波 王秀军 《工业微生物》 CAS 2023年第1期95-98,共4页
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南海高温A油田油藏酸蚀的生物学成因,对油藏内源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SRB群落的组成进行分析。从而证实了在高温油田中SRB的增殖代谢活动,能为治理... 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南海高温A油田油藏酸蚀的生物学成因,对油藏内源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SRB群落的组成进行分析。从而证实了在高温油田中SRB的增殖代谢活动,能为治理海上高温油田硫酸盐还原反应引起的酸蚀问题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蚀 硫酸盐还原菌 定量分析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组成 石油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萌晓 赵林 +3 位作者 陈达颖 高梓杰 杨永奎 王文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39-3443,3448,共6页
国内外常用的酸性矿山废水AMD的物理和化学修处理技术存在多种缺点,以硫酸盐还原菌(SRB)为主导的微生物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及环境友好的优势,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对AMD的形成和危害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比了常用的AMD处理技术的优缺点,重... 国内外常用的酸性矿山废水AMD的物理和化学修处理技术存在多种缺点,以硫酸盐还原菌(SRB)为主导的微生物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及环境友好的优势,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对AMD的形成和危害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比了常用的AMD处理技术的优缺点,重点阐述了利用SRB处理AMD的研究进展。总结了SRB处理AMD的机理、受到的影响因素和SRB固定化的方法与现状,对SRB处理AMD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 硫酸盐还原菌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
下载PDF
基于硫酸盐还原菌的含镉酸性矿山废水的治理及微生物群落特征
11
作者 孙锐 王萧燕 +5 位作者 李加兴 董春晓 马聪欣 尹雪菲 王淑平 高宇 《环境保护前沿》 CAS 2023年第2期157-165,共9页
酸性矿山废水(AMD)危害是采矿业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AMD是一种低碳、绿色、经济,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本文从煤矿煤层水中富集到一组硫酸盐还原菌群(SRBs),进行高通量测序后发现具有硫酸盐还原... 酸性矿山废水(AMD)危害是采矿业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AMD是一种低碳、绿色、经济,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本文从煤矿煤层水中富集到一组硫酸盐还原菌群(SRBs),进行高通量测序后发现具有硫酸盐还原能力的是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脱硫弯曲孢菌属(Desulfosporosinus)、脱硫生孢菌属(Desulfurispora)。探究了SRBs在不同初始Cd2+浓度下的生长、硫酸盐还原和Cd2+的去除情况,及在不同重金属浓度的模拟AMD中微生物群落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Cd2+浓度的增加,OD600逐渐降低,SO42-和Cd2+的去除率也逐渐降低。当Cd2+浓度为5 mg/L时,OD600、SO42-和Cd2+的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0.706、100%和100%。利用高通量测序研究SRBs处理不同重金属浓度的矿山酸性废水中微生物群落特征表明,一定范围内,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并不会显著改变该SRBs的群落结构,该SRBs具有较好的重金属耐受性。此外,微生物相关性网络分析表明,具有硫酸盐还原能力的菌属脱硫弯曲孢菌属(Desulfosporosinus)、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脱硫生孢菌属(Desulfurispora)与其他菌属共同促进硫酸盐还原过程的发生。因此,该SRBs具有良好的硫酸盐还原能力和重金属耐受性,可用于含重金属酸性矿山废水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酸性矿山废水 重金属镉 微生物分析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非晶碳薄膜在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
12
作者 黄云淋 陈东旭 周艳文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28-336,共9页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7A04铝合金表面制备类金刚石(DLC)薄膜,利用电化学阻抗谱与动电位极化曲线对基体与DLC薄膜在硫酸盐还原菌(SRB)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对腐蚀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7A04铝合金表面制备类金刚石(DLC)薄膜,利用电化学阻抗谱与动电位极化曲线对基体与DLC薄膜在硫酸盐还原菌(SRB)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对腐蚀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7A04铝合金自腐蚀电流密度从1.151×10^(-7)A/cm^(2)增大至1.968×10^(-5)A/cm^(2)。镀有DLC薄膜的铝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小于基体,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变化不大,在SRB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及电化学阻抗谱的结果表明,镀有DLC薄膜的7A04铝合金在SRB溶液浸泡过程中,表面吸附较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薄膜表面耦合微生物膜是抑制SRB腐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04铝合金 类金刚石薄膜 硫酸盐还原菌 耐蚀机制
下载PDF
页岩气田含氧管道内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特性
13
作者 覃敏 廖柯熹 +2 位作者 白杨 廖呈龙 韦孟佼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为了明确页岩气管线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特性,采集某页岩气集气管线水样,并富集纯化其中的硫酸盐还原菌(SRB)。提取SRB的DNA并通过基因扩增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对SRB群落特征进行了描述,定量测试了SRB在溶解氧环境下... 为了明确页岩气管线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特性,采集某页岩气集气管线水样,并富集纯化其中的硫酸盐还原菌(SRB)。提取SRB的DNA并通过基因扩增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对SRB群落特征进行了描述,定量测试了SRB在溶解氧环境下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页岩气集气管道内的SRB主要分为Bacteroidota、Firmicutes和Desulfobacterota。溶解氧的浓度对SRB的生长代谢有影响,在0~2.5 mg/L溶解氧下,SRB仍能大量生长繁殖;在4.5 mg/L及以上溶解氧下,SRB的生长代谢被完全抑制,说明在页岩气集气管道内,SRB能在低浓度O2条件下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集气管道 硫酸盐还原菌 群落 溶解氧
下载PDF
某硫酸盐还原菌株的分离及其在煤矸石山酸化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14
作者 蔡云 朱琦 胡振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4-260,共7页
煤矸石堆场氧化导致的高盐酸性废水是严重危害煤矿区环境质量的污染源之一。利用硫酸盐还原菌进行生物固硫,能够有效控制煤矸石氧化产酸及其造成的污染。针对已知的硫酸盐还原菌多为严格厌氧菌、依赖外加碳源、难以应用于露天煤矸石山... 煤矸石堆场氧化导致的高盐酸性废水是严重危害煤矿区环境质量的污染源之一。利用硫酸盐还原菌进行生物固硫,能够有效控制煤矸石氧化产酸及其造成的污染。针对已知的硫酸盐还原菌多为严格厌氧菌、依赖外加碳源、难以应用于露天煤矸石山的问题,从酸性煤矸石堆场周边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兼性厌氧硫酸盐还原菌,分析菌株的16S r RNA基因序列、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并利用柱状淋溶实验测定该菌株对煤矸石酸化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该菌株与Bacillus subtilis具有99.93%同源性,外形为杆状,大小(0.4~0.6)μm×0.2μm,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35℃,在p H为4~8的环境中均生长良好。该菌株对外加碳源的依赖性低,在无任何外加碳源的好氧条件下,接种该菌株18 d后,可将已酸化煤矸石的p H由3.09提升至4.62,同时去除48.25%的硫酸盐离子和88.40%以上的重金属离子,有效控制煤矸石堆场高盐酸性废水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煤矸石 酸化污染 微生物修复
下载PDF
杀菌剂对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灭活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文中 刘世念 +1 位作者 陈越 凌敏婵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5期5-8,共4页
微生物腐蚀是火电厂二次水管道的主要腐蚀方式之一。本文探究了氧化性杀菌剂次氯酸钠(投加浓度为0.10 mg/L、0.05 mg/L、0.02 mg/L,反应时间为1 min、5 min、10 min、40 min、80 min)和非氧化性杀菌剂异噻唑啉酮(投加浓度为50 mg/L,反... 微生物腐蚀是火电厂二次水管道的主要腐蚀方式之一。本文探究了氧化性杀菌剂次氯酸钠(投加浓度为0.10 mg/L、0.05 mg/L、0.02 mg/L,反应时间为1 min、5 min、10 min、40 min、80 min)和非氧化性杀菌剂异噻唑啉酮(投加浓度为50 mg/L,反应时间为2 d,4 d,5 d,6 d,7 d)对给水管道中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的杀灭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杀菌效果优于异噻唑啉酮,浓度大于0.05 mg/L的次氯酸钠可基本杀灭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50 mg/L的异噻唑啉酮在2 d内对这2种细菌可以达到100%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 铁细 硫酸盐还原菌 杀灭
下载PDF
金属材料的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研究进展
16
作者 池坪礁 杨杰 +1 位作者 孙宇海漩 贺春林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1027-1031,共5页
金属材料作为重要的机械工程材料,在应用过程中一直遭受着严重的腐蚀破坏。微生物腐蚀(MIC)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腐蚀形式,其中以硫酸盐还原菌(SRB)引起的腐蚀最为严重。概述了几种典型金属在油气田、土壤和海水中的SRB腐蚀行为,着重阐述了... 金属材料作为重要的机械工程材料,在应用过程中一直遭受着严重的腐蚀破坏。微生物腐蚀(MIC)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腐蚀形式,其中以硫酸盐还原菌(SRB)引起的腐蚀最为严重。概述了几种典型金属在油气田、土壤和海水中的SRB腐蚀行为,着重阐述了金属材料SRB腐蚀机理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金属材料 腐蚀机理
下载PDF
生物法抑制硫酸盐还原菌在油田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陶建强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3年第1期49-57,共9页
硫酸盐还原菌(SRB)给油田带来诸多危害,其代谢产生的硫化氢会引起管线腐蚀、危害作业人员生命健康,传统的杀菌剂抑制SRB的方法存在药剂消耗大、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效果变差等问题,生物法抑制SRB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激活... 硫酸盐还原菌(SRB)给油田带来诸多危害,其代谢产生的硫化氢会引起管线腐蚀、危害作业人员生命健康,传统的杀菌剂抑制SRB的方法存在药剂消耗大、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效果变差等问题,生物法抑制SRB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激活硝酸盐还原菌群与SRB竞争生活空间和营养底物,从而抑制SRB。先从SRB引起油藏变酸、导致腐蚀和造成聚合物黏度损失等方面论述了其危害,进而从竞争营养底物、硫氧化细菌氧化硫离子、微生物对NO-3的优先利用、中间产物抑制、提高氧化还原电位等方面阐述了生物法抑制SRB的技术原理,在总结国内外生物法抑制SRB现场应用情况及效果的基础上,对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的成功规模化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硝酸盐还原 生物竞争抑制 抑制机理 腐蚀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SRB)对管道腐蚀机理及防护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浠尧 《全面腐蚀控制》 2023年第2期96-99,共4页
针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对燃气管道的腐蚀问题,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对管道的腐蚀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现场实际案例,分析了硫酸盐还原菌(SRB)的腐蚀特征及采取的防护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定期清管、加注杀菌剂、保持合理流速、采用内... 针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对燃气管道的腐蚀问题,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对管道的腐蚀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现场实际案例,分析了硫酸盐还原菌(SRB)的腐蚀特征及采取的防护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定期清管、加注杀菌剂、保持合理流速、采用内涂层是有效防控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主要措施。研究结论可为城镇燃气管道的腐蚀防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道 硫酸盐还原菌(SRB) 腐蚀 管道防护
下载PDF
膨润土中硫酸盐还原菌对As和N的还原作用
19
作者 蒙薪赟 赵嘉 刘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5-1314,共10页
通过微宇宙实验,探究厌氧条件下不同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 vlugaris Miyazaki,SRB)活性、外源氮添加量和有机物对膨润土固-液体系中砷(As)和氮(N)形态及浓度的影响,以及二者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与超纯水环境相比,在适宜SRB生长的... 通过微宇宙实验,探究厌氧条件下不同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 vlugaris Miyazaki,SRB)活性、外源氮添加量和有机物对膨润土固-液体系中砷(As)和氮(N)形态及浓度的影响,以及二者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与超纯水环境相比,在适宜SRB生长的标准培养液中,As(Ⅴ)从第0天就开始还原成As(Ⅲ),在第7天时As(Ⅲ)达到1 947μg·L^(-1),明显高于超纯水环境中的As(Ⅲ)浓度(1 341μg·L^(-1))。同时,生物还原作用下3种不同细菌生长环境中的NO^(-)_(2)和NH^(+)_(4)都有升高的趋势。在没有外源N添加的控制组,几乎检测不到As(Ⅲ),而在低氮和高氮两种N水平的实验组中,As(Ⅲ)浓度分别高达427μg·L^(-1)和1 341μg·L^(-1),成铵作用和反硝化作用随着N源的输入也变得明显。高低两种水平乙酸钠的添加极大地提高了As(Ⅴ)的还原量,得到的平均As(Ⅲ)浓度分别为控制组的2.0倍和2.5倍。但腐植酸的加入使得As(Ⅴ)还原量减少。进一步实验探究NO^(-)_(2)和As(Ⅲ)的关系,其实验结果显示:亚硝酸钠直接加入As(Ⅴ)溶液共存体系后,可在5 h内将As(Ⅲ)的浓度由低于检测范围提高至14.6μg·L^(-1),因此NO^(-)_(2)可以作为反应中的电子供体,直接参与As(Ⅴ)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转化 硫酸盐还原菌 膨润土
下载PDF
水基切削液中优势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生理特性及其活性抑制研究
20
作者 朱大玲 马迪 +3 位作者 孙鑫 张港生 程淋 项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19-2127,共9页
水基切削液在金属加工领域应用广泛,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腐败发臭,硫酸盐还原菌是导致其腐败变臭的主要微生物种群。为深入了解水基切削液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特点并探究其抑制方法,采用涂布平板法从使用过的切削液中分离筛选出两株优势硫酸... 水基切削液在金属加工领域应用广泛,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腐败发臭,硫酸盐还原菌是导致其腐败变臭的主要微生物种群。为深入了解水基切削液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特点并探究其抑制方法,采用涂布平板法从使用过的切削液中分离筛选出两株优势硫酸盐还原菌Y8和Y10。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菌株Y8和Y10分别鉴定为肉毒杆菌和摩氏摩根菌。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两株菌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厌氧条件下37℃培养2 d后均到达生长稳定期,比较发现菌株Y10无论从生长速度和最终生物量浓度都高于菌株Y8;采用单因素法对菌株的生长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切削液体系的长期驯化,两株硫酸盐还原菌菌株均具有一定的耐逆性。菌株Y8的最佳生长pH值、NaCl质量分数、温度和接种量分别为9、0、35℃和1%;菌株Y10的最佳生长pH值、NaCl质量分数、温度和接种量分别为8、0.1%、30℃和3%。ε聚赖氨酸对肉毒杆菌Y8和摩氏摩根菌Y10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20 mg/L和60 mg/L,因此ε聚赖氨酸可作为维持水基切削液生物稳定性的候选生物抑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水基切削液 硫酸盐还原菌 生理特性 ε聚赖氨酸 活性抑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