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镍对HaCaT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朱长华 林立航 +1 位作者 苏惠春 程波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258-264,共7页
目的探讨硫酸镍刺激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硫酸镍刺激HaCaT细胞12、24、36、48和72 h后细胞的增殖活力。采用Annexin V-Alexa Fluor 647/PI试剂盒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硫酸镍刺激H... 目的探讨硫酸镍刺激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硫酸镍刺激HaCaT细胞12、24、36、48和72 h后细胞的增殖活力。采用Annexin V-Alexa Fluor 647/PI试剂盒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硫酸镍刺激HaCaT细胞24和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硫酸镍刺激HaCaT细胞24和48 h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胸腺间质淋巴生成素(TSL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未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硫酸镍(100、200和300μg/mL)处理HaCaT细胞12、24、36、48和72 h后,细胞增殖能力受抑制且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低质量浓度的硫酸镍(50μg/mL)处理时,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高质量浓度的硫酸镍(100、200和300μg/mL)处理时,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呈现下降的趋势。硫酸镍(50、100、200和300μg/mL)刺激HaCaT细胞24和48 h后,IL-1βmRNA表达降低(P<0.01),IL-6和TSLP的mRNA表达升高(P<0.01),TNF-αmRNA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高质量浓度的硫酸镍可抑制HaCaT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硫酸镍刺激HaCaT细胞,可降低IL-1β的表达,增加TSLP和IL-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AT细胞 接触性皮炎 硫酸镍 增殖 炎症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镍渣中硫酸镍硫化焙烧工艺参数优化
2
作者 田家怡 彭祥玉 +3 位作者 王雯雯 王宇斌 赵鑫 桂婉婷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为提高含镍废渣中硫酸镍的回收效率,以黄铁矿为硫化剂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了硫酸镍的硫化焙烧试验,并建立了焙烧温度等因素与硫酸镍的硫化焙烧效果之间的作用模型。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与配料比对硫酸镍的硫化焙烧效果影响显著,焙烧时间与配... 为提高含镍废渣中硫酸镍的回收效率,以黄铁矿为硫化剂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了硫酸镍的硫化焙烧试验,并建立了焙烧温度等因素与硫酸镍的硫化焙烧效果之间的作用模型。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与配料比对硫酸镍的硫化焙烧效果影响显著,焙烧时间与配料比的交互作用对硫酸镍的硫化焙烧效果影响最显著;3个因素对硫酸镍硫化焙烧产物中硫化镍含量影响的作用模型为Y=-974.42861+2.27860X_(1)+0.77553X_(2)+210.56790X_(3)-1.37778×10^(-3)X_(1)X_(2)667X_(1)X_(3)+0.34709X_(2)X_(3)-1.42286×10^(-3)X_(1)^(2)-3.39302×10^(-3)X_(2)^(2)-59.98236X_(3)2;利用该模型得到的硫化焙烧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749.582℃、焙烧时间35.862 min、配料比1.0∶1.443,验证试验得到的硫化镍含量平均值45.20%,与回归分析所得硫化镍含量的预测值误差仅为0.115%;该试验模型准确率较高,对硫酸镍的硫化焙烧工艺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镍 硫化焙烧 响应面法 作用模型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硫酸镍中痕量铊
3
作者 廖双双 谢堂锋 +1 位作者 巩勤学 袁郭斌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1-125,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工业生产领域中痕量铊元素的分析准确性,使用iCAPRQ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建立了一种测试硫酸镍中铊含量的方法。对该方法引入的质谱仪干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干扰离子动能歧视消除模式(KED)”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工业生产领域中痕量铊元素的分析准确性,使用iCAPRQ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建立了一种测试硫酸镍中铊含量的方法。对该方法引入的质谱仪干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干扰离子动能歧视消除模式(KED)”分析模式、控制可溶解固体总量(TDS)和引入铑、铼内标等降低干扰的方法。确定了前处理条件中可溶解固体总量和溶解温度分别为0.2%与210℃。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6 ng/mL,精密度测试中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2.5%,加标回收率为98.4%-100.8%。在实验室间比对中,RSD为0-5.7%,再现性良好。该测试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可广泛适用于硫酸镍产业链的铊含量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树脂法吸附分离硫酸镍溶液中镍酸中试试验研究
4
作者 钟理 蒋磊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3年第4期36-38,84,共4页
以贵溪冶炼厂电解车间二次终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树脂吸附为核心工艺,结合“蒸发浓缩-冷冻结晶”工艺,开展硫酸镍溶液中酸盐分离中试研究。通过树脂“吸附-解吸”,H_(2)SO_(4)的分离率可达83.82%,Ni分离率可达81.45%。酸度终点为400 g/L... 以贵溪冶炼厂电解车间二次终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树脂吸附为核心工艺,结合“蒸发浓缩-冷冻结晶”工艺,开展硫酸镍溶液中酸盐分离中试研究。通过树脂“吸附-解吸”,H_(2)SO_(4)的分离率可达83.82%,Ni分离率可达81.45%。酸度终点为400 g/L的脱酸后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冻结晶”处理,镍脱除效率为7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镍 树脂 吸附 蒸发浓缩 冷冻结晶
下载PDF
粗硫酸镍生产系统优化
5
作者 晁玉玮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14期229-231,共3页
文章分析了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粗硫酸镍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包括:平板离心机处理能力不足、水利喷射泵真空效果差、冷凝板换使用寿命短、反应釜使用寿命短、滤液含镍高等问题,并阐述了改造方案,在硫酸镍真空蒸发过程中,负压效果的提升... 文章分析了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粗硫酸镍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包括:平板离心机处理能力不足、水利喷射泵真空效果差、冷凝板换使用寿命短、反应釜使用寿命短、滤液含镍高等问题,并阐述了改造方案,在硫酸镍真空蒸发过程中,负压效果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蒸发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蒸汽单耗。同时优化脱水工序,解决硫酸镍脱水慢的瓶颈问题。再对搪瓷釜的维护使用进行优化,冷凝器的介质进行替换。通过以上改进,不仅大幅提高了电解液中的有价金属镍回收量,使电解液中的镍含量得到有效控制,稳定了阳极铜中的含镍量上升后对阴极铜质量造成的影响,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而且镍含量降低,为公司电解生产过程的电耗,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镍 真空蒸发 水利喷射 压滤 离心机
下载PDF
粗硫酸镍溶液净化除杂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伟 吴展 郭学益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5,共4页
针对铜冶炼副产品粗硫酸镍溶液,采用溶剂萃取法分离回收铜,氧化—水解沉淀法除铁、砷,化学沉淀法除钙、镁,溶剂萃取法深度除杂,净化后的硫酸镍溶液浓缩结晶获得六水硫酸镍,产品质量符合HG/T 2824—2009Ⅱ类优等品要求。
关键词 硫酸镍溶液 净化 硫酸镍
下载PDF
蒸发结晶在粗硫酸镍回收工序中的应用
7
作者 邓文涛 张冰 +1 位作者 吕世杰 付伟岸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23年第1期11-15,共5页
基于粗硫酸镍回收工序的结晶理论介绍了多种粗硫酸镍回收工序的蒸发结晶方法,简述了“真空蒸发+冷冻结晶”和“电热浓缩+水冷结晶”两种工艺方法在粗硫酸镍回收工序的应用情况和分析了生产实践过程中两种蒸发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满... 基于粗硫酸镍回收工序的结晶理论介绍了多种粗硫酸镍回收工序的蒸发结晶方法,简述了“真空蒸发+冷冻结晶”和“电热浓缩+水冷结晶”两种工艺方法在粗硫酸镍回收工序的应用情况和分析了生产实践过程中两种蒸发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满足最大脱镍量505.37 t/a为设备选型基准,对比分析了两种粗硫酸镍回收工艺方法的主要技术控制参数及其在主要设备投资和经营成本的差异,为粗硫酸镍回收工艺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镍回收 真空蒸发 冷冻结晶 电蒸发 水冷结晶
下载PDF
硫酸镍钴盐的水热合成及其在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9期0135-0138,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硫酸镍钴盐催化剂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还原4-硝基苯酚的反应中。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硫酸镍钴盐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能够有效地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使得其转化率达到95%以上。本文详细阐...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硫酸镍钴盐催化剂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还原4-硝基苯酚的反应中。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硫酸镍钴盐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能够有效地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使得其转化率达到95%以上。本文详细阐述了硫酸镍钴盐的合成方法、催化性能测试条件以及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反应机理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硫酸镍钴盐 催化还原 4-硝基苯酚
下载PDF
BK992萃取除铜净化硫酸镍钴溶液 被引量:17
9
作者 郭华军 王晓琼 +4 位作者 李新海 张新明 王志兴 彭文杰 许声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6-812,共7页
以BK992为萃取剂,从废镍合金硫酸溶液中萃取分离铜,研究了pH值、相比(O/A)、BK992浓度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的影响,确定了BK992萃取铜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BK992的萃铜速度很快,随着pH值升高,铜萃取率增大,但当pH大于4.0时,镍钴损失较大;相... 以BK992为萃取剂,从废镍合金硫酸溶液中萃取分离铜,研究了pH值、相比(O/A)、BK992浓度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的影响,确定了BK992萃取铜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BK992的萃铜速度很快,随着pH值升高,铜萃取率增大,但当pH大于4.0时,镍钴损失较大;相比越大,萃取分离效果越好;BK992浓度的影响也较大,随着BK992浓度增加,铜分配比增大。室温下BK992萃取铜的最佳工艺条件BK992浓度为20%,相比O/A为1∶2,水相初始pH为3.0,萃取时间为10min。在优化条件下,待处理液的一级萃取率达93.06%,20%BK992萃铜的饱和容量为17.30g/L;一级反萃率达91.79%,铜净传递量为15.88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镍 萃取 BK992
下载PDF
硫酸铁-硫酸镍复合系列烯烃叠合催化剂的研究Ⅱ.Fe_((2/3)x)Ni_(1-x)SO_4-P_2O_5/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樊宏飞 张先华 +2 位作者 贺民 刘颐静 蔡天锡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6-51,共6页
在前文所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烯烃叠合催化剂 Fe( 2 / 3) x Ni1- x SO4 -P2 O5/γ-Al2 O3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 ,将一定配比的 Fe2 (SO4 ) 3,Ni SO4 及 NH4 H2 PO4 和 H3PO4 的水溶液用共浸法浸渍在孔径为 9.6nm的载体 γ-... 在前文所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烯烃叠合催化剂 Fe( 2 / 3) x Ni1- x SO4 -P2 O5/γ-Al2 O3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 ,将一定配比的 Fe2 (SO4 ) 3,Ni SO4 及 NH4 H2 PO4 和 H3PO4 的水溶液用共浸法浸渍在孔径为 9.6nm的载体 γ-Al2 O3上 ,在非还原性气氛中、 45 0℃下焙烧 4h,所得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硫酸 硫酸镍 制备方法 烯烃叠合
下载PDF
用溶剂萃取法从硫酸镍溶液中去除钙、铁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凡 朱军 +4 位作者 白苗苗 赵兴红 赵奇 朱明明 余娟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研究了从某硫化镍精矿高温氧压酸浸液预处理后的溶液中以萃取法去除钙、铁。以P204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考察了初始水相pH、温度、V_o∶V_a、萃取剂体积分数、振荡时间和萃取级数对萃取除钙、铁的影响。试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为:有... 研究了从某硫化镍精矿高温氧压酸浸液预处理后的溶液中以萃取法去除钙、铁。以P204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考察了初始水相pH、温度、V_o∶V_a、萃取剂体积分数、振荡时间和萃取级数对萃取除钙、铁的影响。试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为:有机相组成20%P204+80%磺化煤油,V_o∶V_a=1∶1,水相初始pH=2.2,温度40℃,振荡时间5min,萃取级数5级。最佳条件下,铁、钙萃取率可达97%以上,除杂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镍溶液 溶剂萃取 P204 去除
下载PDF
镁合金硫酸镍体系化学镀镍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晓民 辛士刚 +2 位作者 王莹 周婉秋 韩恩厚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共3页
采用酸性钼酸盐酸洗、碱性钼酸盐活化工艺,研究了AM60镁合金上硫酸镍溶液体系化学镀镍的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镀层表面形貌,电子探针(EDX)分析镀层成分,电化学方法研究镀层腐蚀性能,锉刀试验测试镀层与基体结合力... 采用酸性钼酸盐酸洗、碱性钼酸盐活化工艺,研究了AM60镁合金上硫酸镍溶液体系化学镀镍的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镀层表面形貌,电子探针(EDX)分析镀层成分,电化学方法研究镀层腐蚀性能,锉刀试验测试镀层与基体结合力。结果表明,所得镀层为Ni-P合金镀层,磷质量分数为10%~14%;镀层均匀致密,无明显缺陷;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接近-0.4V(VSSCE),阳极极化曲线有明显的钝化区;Ni-P镀层耐蚀性好,与基体结合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镍 硫酸镍体系 耐蚀性
下载PDF
盐酸在硫酸镍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琴萍 吕兴梅 +3 位作者 陈洪涛 周丽华 陈树森 吕殿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6-190,共5页
以标准氢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组成无液接电池,研究HCl-NiSO4-H2O体系.在恒定溶液总离子强度I=0.4、0.6、0.8、1.0、1.5、2.0mol·kg-1,NiSO4在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分数yB=0.00、0.10、0.20、0.30、0.50、0.70的条件下,在278.15~323.15... 以标准氢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组成无液接电池,研究HCl-NiSO4-H2O体系.在恒定溶液总离子强度I=0.4、0.6、0.8、1.0、1.5、2.0mol·kg-1,NiSO4在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分数yB=0.00、0.10、0.20、0.30、0.50、0.70的条件下,在278.15~323.15K温度范围内测定电池:Pt,H2(101.325kPa)│HCl(mA),NiSO4(mB),H2O│AgCl-Ag的电动势.根据测得的电动势数据,考虑到体系存在硫酸的二级解离,应用数学迭代方法确定平衡体系氢离子的浓度,进而计算了混合溶液中HCl的活度系数γA.结果表明,在溶液中总离子强度保持恒定时,HCl的活度系数服从Harned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硫酸镍 水溶液 活度系数 电动势 离子强度 HARNED规则 多组分电解质溶液
下载PDF
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硫酸镍电解液中的微量铅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郑永章 伍星 +3 位作者 高英奇 周在天 王履宏 王玉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0-63,共4页
采用微型分离柱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硫酸镍电解液中的铅。用本法分析含铅量为1.33mg/L的试样,相对标准偏差(n=10)为3.4%,检出限为0.03mg/L。
关键词 IFA AAS 硫酸镍电解液 测定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检测硫酸镍中痕量氯离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肖 汪琼 +3 位作者 施超欧 叶明立 蔡亚岐 牟世芬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71-474,477,共5页
介绍并比较了离子色谱法检测硫酸镍中痕量氯离子的两种方法。选择的色谱条件分别为:(1)高容量氢氧化物选择性的IonPac AS11-HC阴离子交换柱,淋洗液自动发生装置在线产生KOH淋洗液等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2)高容量碳酸盐选择性... 介绍并比较了离子色谱法检测硫酸镍中痕量氯离子的两种方法。选择的色谱条件分别为:(1)高容量氢氧化物选择性的IonPac AS11-HC阴离子交换柱,淋洗液自动发生装置在线产生KOH淋洗液等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2)高容量碳酸盐选择性的IonPac AS9-HC阴离子交换柱,Na2CO3淋洗液等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在进样前需对固体样品进行溶解,NaOH沉淀,离心和过滤等简单前处理。这两种方法皆具备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实际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方法(1)的检出限为60ng/g(以固体样品实际浓度计)或0.3μg/L(以溶液浓度计),r=0.9999,连续7次进样所得RSD为1.43%,回收率为96.6%-101.2%;方法(2)的检出限为170ng/g(以固体样品实际浓度计)或1.7μg/L(以溶液浓度计),r=0.9994,连续7次进样所得RSD为1.65%,回收率为97.4%-103.9%,所得结果均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氯离子 硫酸镍 高容量色谱柱 前处理
下载PDF
以硫酸镍为主盐的环保型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 被引量:7
16
作者 沟引宁 黄伟九 +2 位作者 陈文彬 谈国峰 薛燕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采用磷酸+钼酸铵为前处理酸洗液配方,以硫酸镍为主盐,研究了AZ91D镁合金表面直接化学镀镍工艺。运用正交试验优选了镀液中各主要组分的最佳含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在3.5%NaCl溶液中进行静态腐蚀试验,采用失... 采用磷酸+钼酸铵为前处理酸洗液配方,以硫酸镍为主盐,研究了AZ91D镁合金表面直接化学镀镍工艺。运用正交试验优选了镀液中各主要组分的最佳含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在3.5%NaCl溶液中进行静态腐蚀试验,采用失重法计算镀层的腐蚀速率;对镀层结构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NiSO4.6 H2O25 g/L,NaH2PO2.H2O30 g/L,乳酸15 ml/L,镀速为26μm/h;化学镀镍层为非晶态结构;采用优化工艺得到的Ni-P镀层均匀、致密,无明显缺陷,硬度达546 HV,镀层的腐蚀速率仅为0.76μ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镍 前处理 硫酸镍
下载PDF
硫酸镍致大鼠睾丸细胞线粒体及微粒体损伤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应彪 陈建华 +2 位作者 刘一亚 宋媛朝 朱玉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3-504,共2页
目的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硫酸镍(NiSO4)对大鼠睾丸细胞线粒体及微粒体的毒性作用。方法健康性成熟Wistar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NS)组,硫酸镍(NiSO4)1.25,2.50,5.00 mg/kg组,等容积腹腔注射染毒,1次/d,连续30 d。制备睾丸组... 目的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硫酸镍(NiSO4)对大鼠睾丸细胞线粒体及微粒体的毒性作用。方法健康性成熟Wistar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NS)组,硫酸镍(NiSO4)1.25,2.50,5.00 mg/kg组,等容积腹腔注射染毒,1次/d,连续30 d。制备睾丸组织匀浆,离心提取线粒体和微粒体,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睾丸细胞线粒体及微粒体中脂质过氧化物(LPO)、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结果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睾丸脏器系数无明显变化(P>0.05)。镍可引起睾丸组织中LPO、ROS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T-TOC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镍对大鼠睾丸细胞的损伤可能与其所致的睾丸细胞线粒体及微粒体氧化应激效应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镍 睾丸 线粒体 微粒体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从铜镍电镀污泥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镍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凡植 陈庆邦 +1 位作者 陈淦康 何淦锋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31,共4页
提出了利用铜镍电镀污泥生产金属铜和硫酸镍的工艺流程 ,并用试验考察了各工序的技术经济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铜粉品位大于 90 % ,铜的回收率大于 95 % ,硫酸镍质量达到工业一级 ,镍回收率大于 80 % ,浸出渣和净化渣经固化处理后可作... 提出了利用铜镍电镀污泥生产金属铜和硫酸镍的工艺流程 ,并用试验考察了各工序的技术经济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铜粉品位大于 90 % ,铜的回收率大于 95 % ,硫酸镍质量达到工业一级 ,镍回收率大于 80 % ,浸出渣和净化渣经固化处理后可作普通建筑材料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污泥 铜粉 硫酸镍 固化处理
下载PDF
莪术对硫酸镍诱发大鼠鼻咽癌前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应东 李啸红 +3 位作者 魏道武 徐厚谦 周语平 赵俊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60-461,共2页
莪术对硫酸镍诱发大鼠鼻咽癌前病变的影响李应东,李啸红,魏道武,徐厚谦,周语平,赵俊生甘肃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兰州·730000)镍是致癌性很强的元素[1],区宝祥等的实验证明,硫酸镍在诱发大鼠鼻咽癌过程中的辅助促... 莪术对硫酸镍诱发大鼠鼻咽癌前病变的影响李应东,李啸红,魏道武,徐厚谦,周语平,赵俊生甘肃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兰州·730000)镍是致癌性很强的元素[1],区宝祥等的实验证明,硫酸镍在诱发大鼠鼻咽癌过程中的辅助促癌作用[2,3]。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硫酸镍 鼻咽肿瘤 癌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硫酸铁-硫酸镍复合系列烯烃叠合催化剂的研究 Ⅰ.Fe_(2/3)_xNi_(1-x)SO_4-P_2O_5/γ-Al_2O_3丙烯叠合催化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樊宏飞 曹殿学 +2 位作者 贺民 董辉 蔡天锡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2-57,共6页
研究了Fe(2/3)xNi1-xSO4-助剂/γ-Al2O3催化剂对丙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Fe与(Fe+Ni)的原子比和SO42-与(Fe+Ni)的摩尔比的影响及加入助剂的效果。结果表明,Fe与(Fe+Ni)... 研究了Fe(2/3)xNi1-xSO4-助剂/γ-Al2O3催化剂对丙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Fe与(Fe+Ni)的原子比和SO42-与(Fe+Ni)的摩尔比的影响及加入助剂的效果。结果表明,Fe与(Fe+Ni)的原子比为0.72和SO42-与(Fe+Ni)的摩尔比为1.4时,催化剂活性和C12=+选择性最高;助剂P2O5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催化剂最佳组成为23.1%Fe0.53Ni0.21SO4-5.75%P2O5/γ-Al2O3。采用该催化剂,在P=3.0MPa,T=60~70℃,LHSV=1~3h-1的条件下,丙烯转化率为97%~87%,C12=+选择性为66%~52%。通过NaOH对催化剂的中毒及对催化活性的关联,推测该催化剂上的丙烯叠合反应是以酸催化反应机理进行的。催化剂的NaOH中毒致死量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叠合 催化剂 硫酸 硫酸镍 丙烯 催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