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9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和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苏丽 郭淑芸 +6 位作者 张玲 何瑛 纪丽平 柳萌 李荣珍 吕海玲 袁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对大隐静脉曲张(GSVV)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GSVV患者,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 目的探讨采用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对大隐静脉曲张(GSVV)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GSVV患者,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和观察组45例(采用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康复相关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静脉临床危重程度,术前、术后7d的炎症及免疫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术后住院及小腿麻木消失的时间均更短(P<0.05)。两组患者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评分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且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静脉临床危重程度评分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且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且术后7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对照组患者血清CD4+、CD3+及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水平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且术后7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可有效减轻GSVV患者静脉临床危重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腔内射频消融术 硬化剂注射术
下载PDF
无水乙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大型静脉畸形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赵磊 丁语 +2 位作者 徐伟洋 皮梦奇 徐淼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大型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大型孤立性静脉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先注射无水乙醇再注射泡沫硬化剂作为A组(n=30),先注射泡沫硬化剂再注射无水乙醇作为B组(n=30),对比两组患儿的...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大型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大型孤立性静脉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先注射无水乙醇再注射泡沫硬化剂作为A组(n=30),先注射泡沫硬化剂再注射无水乙醇作为B组(n=30),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注射次数及无水乙醇用量等。结果A、B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A组显著有效率为63.33%(19/30),B组显著有效率为90%(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水乙醇用量A组为(10.30±3.19)mL,B组为(6.73±2.06)mL;注射次数A组为(3.57±1.01)次,B组为(2.63±0.6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水疱发生率A组30%(9/30),B组为6.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水乙醇、泡沫硬化剂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大型静脉畸形,可以增加疗效,减少无水乙醇用量,降低并发症;尤其先注射泡沫硬化剂再注射无水乙醇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乙醇 泡沫硬化剂 静脉畸形 硬化疗法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和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对其曲张静脉残留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影响
3
作者 郑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15-0119,共5页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腔内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报告时间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以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25/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腔内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报告时间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以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25/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在手术时间上更长,P<0.05;但是两组在失血量及切口数量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纤维蛋白原、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更低,凝血酶原时间更长,P<0.05;术后,研究组静脉曲张症状严重程度(AVVSS)评分更低,P<0.05。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腔内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下肢静脉曲张 激光闭合术 泡沫硬化剂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宋丹 郭磊 +4 位作者 王亮 周洁 刘壮 李静 张鑫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LM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25例LMs患儿临床资料。巨囊型病变抽取囊液后,在超声实时监视下注入泡沫硬化剂;...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LM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25例LMs患儿临床资料。巨囊型病变抽取囊液后,在超声实时监视下注入泡沫硬化剂;微囊型病变则在超声引导下直接弥散性注射泡沫硬化剂。以临床表现、术后超声检查或MRI表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25例LMs患儿中,巨囊型LMs 12例、混合型LMs 11例、微囊型LMs 2例,平均治疗次数为1.4次。所有患儿均随访6~12个月,其中显效18例、有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88%;未能获得临床改善3例(混合型2例、微囊型1例)。1例患儿因合并囊内出血而出现病变肿胀,后自行消退。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溃疡、疼痛、感染和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17例LMs在一次治疗中获得了有效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LMs安全有效,且外观恢复满意,可作为巨囊型和混合型LMs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聚桂醇 泡沫硬化剂 儿童 介入性 放射学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肢体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并发症处理
5
作者 伍思意 张艳 +4 位作者 林印胜 刘玉龙 李王海 韩键 李承志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肢体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并发症处理。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5例肢体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DSA引导下行硬化治疗,观察术后瘤体大小变...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肢体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并发症处理。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5例肢体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DSA引导下行硬化治疗,观察术后瘤体大小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总结并发症的处理方案和预后情况。结果55例患者共进行了127次治疗,中位2次。治疗前后数字疼痛分级法(NR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为92.7%,术后出现术区肿胀、疼痛7例(12.7%),发热2例(3.6%),轻度过敏2例(3.6%),神经压迫症状2例(3.6%),1例(1.8%)肢体急性缺血症状,经积极治疗后均未发生正常组织和器官坏死、重要器官功能丧失、心肺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DSA引导下经皮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肢体静脉畸形安全有效,但其并发症需受到重视,尽早干预有利于减少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静脉畸形 泡沫硬化剂 硬化治疗 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硬化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洪峻 赵志刚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硬化剂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欧洲药物管理局的官方网站自建库起至2023年3月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国内外已上...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硬化剂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欧洲药物管理局的官方网站自建库起至2023年3月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国内外已上市的硬化剂及具有硬化治疗适应证药物的相关信息。检索UpToDat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查询自建库起至2023年3月涉及硬化疗法和硬化剂的相关指南及文献,汇总其临床应用,并对硬化疗法进行循证评价。通过中国、欧盟及美国的临床试验登记网站查询硬化剂临床试验注册及硬化疗法相关内容(截至2023年3月),并分析其发展趋势。结果硬化剂根据作用机理可分为清洁剂类、渗透型、化学性硬化剂,批准的适应证主要为静脉曲张、血管扩张等。相关指南中硬化疗法的临床应用多为高质量或中等质量证据;硬化疗法性价比高、操作简单,可作为主要治疗方案或术中的辅助手段;无水乙醇联用聚桂醇在静脉畸形等方面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共获得临床试验107项,包括硬化剂辅助手术治疗安全性的评估(39项、36.45%),新型硬化剂的探索及原有硬化剂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估(61项、57.01%),硬化剂联用效果评估(7项、6.54%);硬化剂联用比单用的疗效更好,泡沫硬化疗法的疗效、安全性均较好。结论硬化剂种类多样,建议国内临床医师和药师全面、系统总结硬化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推出规范指南,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剂 硬化疗法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内镜下硬化剂和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直肠异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丁彬彬 胡洪赛 +1 位作者 吴达军 陈世华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剂和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直肠异位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月在该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治疗的60例直肠EV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剂和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直肠异位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月在该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治疗的60例直肠EV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内镜下硬化剂和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术后1、3、6和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止血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术后曲张静脉直径改善情况和术后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止血成功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观察组腹痛和发热发生率分别为10.0%和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和36.7%,观察组死亡率为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9/30),观察组术前曲张静脉直径为(1.60±0.36)cm,术后直径不断缩小,术后12个月直径为(0.78±0.31)cm,对照组术前曲张静脉直径为(1.52±0.26)cm,术后直径不断增加,术后12个月直径为(1.55±0.36)cm,观察组术后曲张静脉直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硬化剂和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直肠EV破裂出血,手术止血成功率和治疗有效率更高,且术后并发症更少,死亡率更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直肠异位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 组织胶注射 套扎术 硬化剂注射
下载PDF
发泡试验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8
作者 黎振林 覃泳缤 +2 位作者 游芬 梁艳 蒋山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发泡试验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且予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39例患者,所有患者行内镜下治疗前均完... 目的:探讨发泡试验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且予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39例患者,所有患者行内镜下治疗前均完善发泡试验,并根据发泡试验结果分为阴性组(9例)及阳性组(30例)。比较发泡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间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内再出血情况、静脉曲张改善情况、异位栓塞的发生率。结果:39例患者均完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发泡试验阳性30例,阳性率为76.92%(30/39),发泡试验阴性9例,阴性率为23.08%(9/39)。阳性组术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为66.67%(20/30),术后静脉曲张改善有效率为40%(12/30),异位栓塞发生率为3.33%(1/30);阴性组术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为11.11%(1/9),术后静脉曲张改善有效率为88.89%(8/9),异位栓塞发生率为0%(0/9)。发泡试验阳性组术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发泡试验阴性组,而术后静脉曲张改善有效率明显低于发泡试验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泡试验有助于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硬化剂注射治疗后的再出血风险及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改善情况,为术后患者随访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TCD发泡试验 硬化剂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和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配合
9
作者 于俊杰 霍英刚 任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13-0016,共4页
探究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和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将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8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病例选取时间最早是在2022年5月,而最迟的病例进组时间是在2023年9月,随机将其均分... 探究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和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将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8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病例选取时间最早是在2022年5月,而最迟的病例进组时间是在2023年9月,随机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干预的方法分别是常规护理和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后1~3天的VAS评分都要更小(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都出现了更明显的改善与提升(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实施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和硬化剂注射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套扎术 组织胶 硬化剂 护理配合
下载PDF
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10
作者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 +2 位作者 丁露 李海燕 梅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为促进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治疗效果,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以专科发展前沿为基础、以护理问题为导向,全面阐述了硬化剂注射的优点和类型、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护理、术中护理配... 为促进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治疗效果,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以专科发展前沿为基础、以护理问题为导向,全面阐述了硬化剂注射的优点和类型、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及相关并发症护理等。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专家意见,对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进行规范,本共识可操作性强,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剂 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 围手术期 护理规范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羟考酮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研究
11
作者 王红霞 胥晓倩 于明帅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处理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接受内镜下硬化剂治疗(EIS)的效果。方法2021年5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7例,被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处理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接受内镜下硬化剂治疗(EIS)的效果。方法2021年5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7例,被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9例,均接受EIS治疗,分别给予A组、B组和C组羟考酮0.04 mg·kg^(-1)、0.08 mg·kg^(-1)和0.12 mg·kg^(-1)静脉推注诱导麻醉,再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给药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置镜后1 min(T2)、拔镜时(T3)和苏醒时(T4)指标变化。采用Stward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苏醒质量和疼痛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在T1、T2和T3时,C组丙泊酚效应室剂量分别为(3.0±0.2)μg/mL、(3.5±0.2)μg/mL和(3.1±0.6)μg/mL,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3.2±0.3)μg/mL、(3.7±0.2)μg/mL和(3.5±0.5)μg/mL,P<0.05】或A组【分别为(3.5±0.4)μg/mL、(3.9±0.3)μg/mL和(3.8±0.4)μg/mL,P<0.05】;C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Stward评分分别为(388.3±27.1)mg、(11.8±2.0)min和(4.0±0.9)分,与B组【分别为(420.6±31.5)mg、(9.1±1.3)min和(5.1±0.8)分,P<0.05】或A组【分别为(458.7±28.7)mg、(8.3±1.6)min和(4.0±0.9)分,P<0.05】比,差异显著;在术后1 h和2 h时,C组和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在术后6 h时,B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30.5±4.4)pg/mL和(16.3±1.9)pg/mL,显著低于A组【分别为(37.3±5.6)pg/mL和(20.6±2.4)pg/mL,P<0.05】或C组【分别为(35.9±4.7)pg/mL和(19.1±2.6)pg/mL,P<0.05】;C组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27.6%和20.7%,显著高于A组(分别为10.3%和3.5%,P<0.05)或B组(分别为3.5%和0.0%,P<0.05)。结论在采用EIS治疗EVB患者时,应用中等剂量羟考酮诱导联合丙泊酚麻醉可保证较好的麻醉效果,不良事件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 丙泊酚 羟考酮 麻醉
下载PDF
GS土体硬化剂对车站基坑加固土抗渗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社江 袁志刚 +2 位作者 薛永健 李德猛 王飞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5期109-111,共3页
基于苏州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研究了GS土体硬化剂对不同养护龄期下的粉质黏土和粉砂夹粉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掺入GS土体硬化剂能有效提高粉质黏土和粉砂夹粉土的抗渗性能,且随着GS土体硬化剂掺量和养护龄... 基于苏州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研究了GS土体硬化剂对不同养护龄期下的粉质黏土和粉砂夹粉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掺入GS土体硬化剂能有效提高粉质黏土和粉砂夹粉土的抗渗性能,且随着GS土体硬化剂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增加,提高效果更好;GS土体硬化剂在现场试桩试验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为其在相关工程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基坑 GS土体硬化剂 抗渗性能 现场试验
下载PDF
静脉腔内激光消融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
13
作者 何俊峰 夏瑜赞 颜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消融(EVLT)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采用EVLT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消融(EVLT)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采用EVLT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VLT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腔内激光消融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
下载PDF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女性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黄柏彬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女性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35例混合痔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7例)和观察组(1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 目的探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女性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35例混合痔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7例)和观察组(1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混合痔患者采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效果较好,可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 硬化剂注射 女性混合痔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和注射硬化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戴欢 李凯 +1 位作者 朱永湘 王超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采取内镜下套扎和注射硬化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疗效.方法2016年2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0例,均接受常规抑酸、止血和输血等处理,其中40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采取内镜下套扎和注射硬化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疗效.方法2016年2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0例,均接受常规抑酸、止血和输血等处理,其中40例对照组接受普萘洛尔治疗,另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内镜下套扎和注射硬化剂治疗,术后口服普萘洛尔.随访所有患者6个月.使用超声检测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和门静脉血流量(QPV),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过氧化脂质(LPO)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观察组输血量、止血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3.2±0.6)u、(23.8±5.1)h和(7.5±1.3)d,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0±0.9)u、(47.9±7.5)h和(12.1±1.5)d,P<0.05];治疗后,观察组VPV和QPV分别为(18.7±2.3)cm/s和(510.2±52.2)ml/min,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2.2±2.4)cm/s和(645.2±64.1)ml/min,P<0.05];观察组血清GAS、MTL、LPO和MDA水平分别为(98.2±9.1)μg/ml、(219.5±20.2)ng/l、(5.1±1.5)U/l和(13.6±3.4)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2.4±11.7)μg/ml、(251.2±20.4)ng/l、(15.2±6.8)U/l和(22.1±5.3)μmol/l,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5.0%和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和30.0%(P<0.05).结论采取内镜下套扎和注射硬化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效果显著,能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可能与有效改善了血流动力学和胃肠动力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硬化 内镜下套扎 硬化剂注射 治疗
下载PDF
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非血栓性下肢静脉性溃疡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志刚 孙默 +2 位作者 王吉阳 何楠 李拥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注射(UGFS)治疗非血栓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患肢152条)经RFA联合UGFS或RFA联合点式剥脱治疗的非血栓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FA联合UGFS组... 目的探讨腔内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注射(UGFS)治疗非血栓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患肢152条)经RFA联合UGFS或RFA联合点式剥脱治疗的非血栓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FA联合UGFS组的患者61例(68条患肢),RFA联合点式剥脱组的患者74例(84条患肢)。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溃疡愈合情况、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溃疡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VC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对溃疡愈合的疗效相当,但RFA联合UGFS具有手术创伤更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静脉性溃疡 静脉曲张 泡沫硬化剂注射 点式剥脱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和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静 王惠琴 白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和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内镜下治疗的11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和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内镜下治疗的11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急性期止血成功率)、术后3个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率、安全性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期间(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的再出血率、全因死亡率。结果11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24例患者接受急诊内镜治疗。所有患者均成功止血,急性期止血成功率为100%。术后3个月内复查胃镜,显效47例,有效5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9.0%(105/118),内镜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8%(34/118),其中,胸痛患者11例,发热患者6例,咽喉疼痛患者13例,恶心呕吐患者4例。随访期间,全因死亡患者3例,再出血患者12例。结论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和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的即刻成功率高,短期随访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出血 内镜下治疗 硬化剂 组织黏合剂
下载PDF
内镜下泡沫硬化剂治疗Ⅰ~Ⅲ度内痔的随机对照试验
18
作者 张瑶洁 张飞宇 +3 位作者 沈峰 瞿春莹 徐雷鸣 张毅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7期48-55,共8页
目的比较泡沫硬化剂(FS)及液体硬化剂(LS)治疗Ⅰ~Ⅲ度内痔的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连续就诊于该院的Ⅰ~Ⅲ度内痔患者(18~7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LS组和FS组,术前均完成全结肠镜检查,分别在透明帽辅助下行FS和LS注射治疗。记录... 目的比较泡沫硬化剂(FS)及液体硬化剂(LS)治疗Ⅰ~Ⅲ度内痔的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连续就诊于该院的Ⅰ~Ⅲ度内痔患者(18~7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LS组和FS组,术前均完成全结肠镜检查,分别在透明帽辅助下行FS和LS注射治疗。记录药物聚多卡醇的使用剂量、注射位点数和拔针时渗血情况等,以及术后随访24 h肛周疼痛情况和12周治疗有效性。结果共纳入108例患者,年龄(52.3±12.6)岁,男59例(54.6%)。FS组56例,LS组52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组中,无效2例,显效10例,治愈44例,治愈率78.6%;LS组中,无效3例,显效19例,治愈30例,治愈率57.7%,FS组治愈率明显高于LS组(χ2=5.45,P=0.023)。且FS组中,Ⅰ度和Ⅱ度内痔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LS组。FS组治疗所需药物原液总量为(2.9±1.4)mL,明显少于LS组的(6.4±1.7)mL,减少了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FS治疗较LS治疗Ⅰ~Ⅲ度内痔,疗效好,安全性更高,同时可以减少患者医疗支出费用,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痔 泡沫硬化剂(FS) 液体硬化剂(LS) 随机
下载PDF
CT引导下硬化剂联合术中体表定位在肺楔形切除治疗外周性早期肺腺癌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保科 张阳 +1 位作者 商会英 李俊鹏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下硬化剂联合术中体表定位在肺楔形切除治疗外周性早期肺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河北邯郸市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202例外周性早期肺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硬化剂组和...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下硬化剂联合术中体表定位在肺楔形切除治疗外周性早期肺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河北邯郸市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202例外周性早期肺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硬化剂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硬化剂组采用术前CT引导下硬化剂联合术中体表定位指导肺楔形切除治疗,而对照组采用术中体表定位指导肺楔形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定位效果、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硬化剂组患者的平均定位时长、结节距离胸膜穿刺点平均距离小于对照组,术前定位成功率(99.01%)高于对照组(93.0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硬化剂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日平均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2周,两组FEV1%pred、FVC%pred均明显低于术前,但硬化剂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硬化剂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96%)明显低于对照组(11.8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术前CT引导下硬化剂联合术中体表定位进行肺楔形切除治疗外周性早期肺腺癌时,较单一应用术中体表定位进行肺楔形切除的定位更加准确,手术更加精准,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硬化剂定位 肺楔形切除术 肺腺癌
下载PDF
CT引导硬化剂与体表定位联合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部分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保科 张阳 +1 位作者 商会英 李俊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74-480,共7页
目的:研究CT引导硬化剂与体表定位联合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部分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NSCLC患者202例,根据患者住院病历号末尾奇偶数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 目的:研究CT引导硬化剂与体表定位联合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部分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NSCLC患者202例,根据患者住院病历号末尾奇偶数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92)。两组患者均给予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楔形切除术,其中观察组应用CT引导硬化剂与体表定位。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以及手术前后肺功能、肿瘤标志物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54.31±34.45)min、(270.50±40.06)mL和(410.50±91.14)mL,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胸腔置管引流时间为(5.60±1.09)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定位成功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4%(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最大通气量(MVV)、峰值呼气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77.79±8.16)L、(58.87±6.03)L/min、(1.81±0.44)L和(2.60±0.81)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QLQ-C43量表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硬化剂与体表定位联合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部分切除术对NSCLC患者肺功能损伤轻,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硬化剂 体表定位 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解剖性肺部分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