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髋关节骨折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许方荣 陈俊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探究髋关节骨折术的适宜麻醉方案。方法 抽取76例髋关节骨折术患者样本,抽签后分组为研究组(38例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38例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HR、MAP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麻醉恢复时间低于对... 探究髋关节骨折术的适宜麻醉方案。方法 抽取76例髋关节骨折术患者样本,抽签后分组为研究组(38例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38例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HR、MAP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麻醉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段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髋关节骨折术患者行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对认知功能影响轻微,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髋关节骨折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提高硬脊膜外腔阻滞安全性的操作体会 被引量:8
2
作者 韩传宝 周钦海 +1 位作者 钱燕宁 张国楼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7-958,共2页
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相比,硬脊膜外腔阻滞因其不受穿刺间隙的限制仍是我国主要的麻醉方法,但由于尚未进人可视化穿刺阶段,硬膜外腔穿刺成功与否,以及穿刺过程中手法与手感的"把握"主要依据个人经验,硬膜外腔阻滞的并发症中有相当一部分... 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相比,硬脊膜外腔阻滞因其不受穿刺间隙的限制仍是我国主要的麻醉方法,但由于尚未进人可视化穿刺阶段,硬膜外腔穿刺成功与否,以及穿刺过程中手法与手感的"把握"主要依据个人经验,硬膜外腔阻滞的并发症中有相当一部分直接与穿刺损伤有关.本文以最常用的腰段硬膜外腔穿刺为例,谈谈对硬膜外腔穿刺安全性把握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外腔阻滞 安全性 穿刺 蛛网阻滞 操作 穿刺间隙 阻滞 麻醉方法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用于腹部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孟哲贤 张雄飞 +2 位作者 潘道波 易善元 周爱国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38-1139,共2页
近年来,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被广泛用于高危重患者的麻醉。本研究旨在比较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 硬脊膜外腔阻滞 全身麻醉 腹部手术 复合 危重患者 手术中
下载PDF
间断硬脊膜外腔注射与持续硬脊膜外腔输注在患者自控硬脊膜外腔分娩镇痛中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吉杰 徐振东 +1 位作者 金春红 刘志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1-465,共5页
目的比较间断硬脊膜外腔注射(IEB)与持续硬脊膜外腔输注(CEI)分别复合患者自控硬脊膜外腔镇痛(PcEA)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硬脊膜外腔镇痛下行分娩镇痛的单胎足孕初产妇50例,年龄20~4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 目的比较间断硬脊膜外腔注射(IEB)与持续硬脊膜外腔输注(CEI)分别复合患者自控硬脊膜外腔镇痛(PcEA)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硬脊膜外腔镇痛下行分娩镇痛的单胎足孕初产妇50例,年龄20~4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EB+PCEA组和CEI+PCEA组,每组25例。镇痛药物配方均为0.075%罗哌卡因复合0.3μg/mL舒芬太尼,IEB+PCEA组每小时硬脊膜外腔单次注射8mL,CEI+PCEA组为持续输注8mL/h。两组产妇PCEA剂量均为5mL,锁定时间20min,每小时最大剂量25mL。记录镇痛前,镇痛后5、10、30、60min,以及宫口开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两组产妇阻滞平面达T10的时间、首次PCEA的时间,PCEA使用率、爆发痛发生率、首次爆发痛发生的时间和宫口扩张的程度、每小时罗哌卡因消耗量和PCEA有效次数、满意度评分、第一产程时间、产妇总失血量、缩宫素使用率、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mmApgar评分。结果IEB+PCEA组产妇首次爆发痛时宫口大小显著大于CEI+PCEA组(P〈0.05),首次爆发痛发生的时间显著晚于CEI+PCEA组(P〈0.05),爆发痛发生率显著低于CEI+PCEA组(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阻滞平面达T10的时间、首次PCEA时间和PCEA使用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EB+PCEA组产妇每小时罗哌卡因消耗量和PCEA有效次数均显著少于CEI+PCEA组(P值均〈0.05),产妇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CEI+PCEA组(P〈0.05)。两组间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总失血量、缩宫素使用率、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娩出后1minApga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产妇均无恶心呕吐和运动阻滞发生,IEB+PCEA组和CEI+PCEA组分别有1和2例患者发生低血压。结论IEB+PCEA较CEI+PCEA更能有效预防和推迟爆发痛的发生,同时每小时镇痛药物消耗量更少,产妇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产科 分娩 注射 硬脊膜外腔 规律间断
下载PDF
预先注射麻黄碱和羟乙基淀粉对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及皮质醇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叶雯 鲁惠顺 +1 位作者 习建华 胡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研究预先注射麻黄碱和羟乙基淀粉(130/0.4)对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及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麻黄碱联合羟乙基淀粉组(A组)、羟乙... 目的研究预先注射麻黄碱和羟乙基淀粉(130/0.4)对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及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麻黄碱联合羟乙基淀粉组(A组)、羟乙基淀粉组(B组)和乳酸钠林格液组(C组),每组20例。A、B组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2mL/kg,C组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液12mL/kg,滴速均为30mL/min。A组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开始注射药物同时静脉注射麻黄碱10mg。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胎儿娩出后(T2)、手术结束时(T3)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产妇血清皮质醇水平,同时记录收缩压。结果 A组在不同时间点收缩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组在T1、T2时间点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C组在T1、T2时间点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及B组相同时间点(P值均<0.05)。A组在T2、T3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B组在T2、T3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及A组相同时间点(P值均<0.05);C组T1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和A组相同时间点(P值均<0.05),T2、T3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及A、B组相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预先注射麻黄碱和羟乙基淀粉(130/0.4)可以预防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并减少皮质醇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羟乙基淀粉 蛛网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剖宫产 皮质醇
下载PDF
鞘内注射小剂量舒芬太尼能降低罗哌卡因硬脊膜外腔分娩镇痛的有效浓度 被引量:6
6
作者 肖飞 陈新忠 徐文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2-525,共4页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CSEA)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善和可持续给药的特点,已成为分娩镇痛常用的方法之一。舒芬太尼是一种脂溶性高、镇痛作用强的μ受体激动剂,其鞘内注射已安全用于分娩镇痛。
关键词 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 鞘内注射 有效浓度 罗哌卡因 小剂量 蛛网阻滞
下载PDF
兔、犬、猴硬脊膜外腔及椎管内置管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嘉勤 潘建义 +3 位作者 罗卓敏 刘景诗 余正湘 梁宋平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硬脊膜外腔及椎管内用药是目前临床镇痛和麻醉药物的常用施药途径 ,在镇痛麻醉药物临床前研究中需要对动物施以硬脊膜外与椎管内置管手术以便进行药效与毒性研究。本研究室建立了一种实用于兔、犬、猴等较大动物的硬脊膜外及蛛网膜下腔... 硬脊膜外腔及椎管内用药是目前临床镇痛和麻醉药物的常用施药途径 ,在镇痛麻醉药物临床前研究中需要对动物施以硬脊膜外与椎管内置管手术以便进行药效与毒性研究。本研究室建立了一种实用于兔、犬、猴等较大动物的硬脊膜外及蛛网膜下腔的短期 (数天 )和长期 (数月 )置管方法。该方法结合临床穿刺和造影术定位 ,并根据动物的不同种类和差异进行适配和改进。上述置管法应用于虎纹镇痛肽 (HWAP- I)的临床前药效和毒理研究 ,经2 0 0多例次兔、犬和猴动物实验证明 ,这是一种定位准确稳定可靠的置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外腔 椎管内 置管法 造影术 镇痛药 药理实验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预填充的有效剂量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胜华 吴娟 +2 位作者 罗威 王长社 陆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防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术中低血压的有效剂量。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孕38~40周、第1胎、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防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术中低血压的有效剂量。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孕38~40周、第1胎、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平衡液组在麻醉前静脉滴注5mL/kg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羟乙基淀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静脉滴注5、10、15mL/kg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液结束后,在L3与L4间隙穿刺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观察产妇入手术室(T1),静脉滴注液体完即刻(T2),鞘内注射药物5min(T3)、10min(T4)、2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新生儿出生后1和5min的Apgar评分。采集T1和T2时间点,产妇的动脉血及胎儿取出时的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平衡液组和羟乙基淀粉低剂量组T3、T4、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同组T1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羟乙基淀粉中、高剂量组组内各时间点间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羟乙基淀粉中剂量组T4、T5时间点及羟乙基淀粉高剂量组T3、T4、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高于平衡液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4组组内和组间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间产妇动脉血和胎儿取出时脐动血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平衡液组产妇的麻黄素使用率为30%,显著高于羟乙基淀粉低剂量组的10%(P<0.05),羟乙基淀粉中、高剂量组产妇均无未使用麻黄素。4组间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Apga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防术中低血压的有效剂量为10m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淀粉130 0 4氯化钠注射液 预填充 蛛网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 剖宫产
下载PDF
硬脊膜外腔注入辣椒素对大鼠脊髓后角内SP、ENK及FRAP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志坚 胡道松 +2 位作者 张晏平 茹立强 艾民康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55-60,142,共7页
组织化学观察发现:大鼠硬脊膜外腔注入辣椒素后第7天,与溶媒对照组比较.脊髓后角Ⅰ一Ⅲ层内与一级感觉传入有关的神经递质P物质(SP)的免疫反应性(SP-IR)明显减弱,而与一级传入的调控有关的亮氨酸脑啡肽(ENK)的免疫反应性(ENK-IR)明显增... 组织化学观察发现:大鼠硬脊膜外腔注入辣椒素后第7天,与溶媒对照组比较.脊髓后角Ⅰ一Ⅲ层内与一级感觉传入有关的神经递质P物质(SP)的免疫反应性(SP-IR)明显减弱,而与一级传入的调控有关的亮氨酸脑啡肽(ENK)的免疫反应性(ENK-IR)明显增强;同时后角Ⅱ层内及脊神经节A型细胞内一级传入C类纤维的标志酶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的反应产物消失.功能测定表明,应用辣椒素后,动物的痛阈明显升高,溶媒对痛阈无明显影响.由此提示:硬脊膜外腔注入辣椒素能有效地作用于一级传入C类纤维,影晌其递质水平、酶的活性及信息传导功能;这类辣椒素敏感的C类纤维与脊髓后角内含ENK的中间神经元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P 物质 亮氨酸脑啡肽 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 硬脊膜外腔
原文传递
穴位神经刺激联合患者自控硬脊膜外腔镇痛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继蓉 罗威 李胜华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4-288,共5页
目的观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联合患者自控硬脊膜外腔镇痛(PCEA)应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年龄22~30岁,有经阴道分娩的适应证,无椎管内阻滞禁忌证,... 目的观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联合患者自控硬脊膜外腔镇痛(PCEA)应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年龄22~30岁,有经阴道分娩的适应证,无椎管内阻滞禁忌证,足月、单胎、头位,进入潜伏期(有规则宫缩,宫口开1cm),要求分娩镇痛。将其随机等分为HANS组、PCEA组和HANS+PCEA组,每组40例。再配对选择40例同期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产妇的镇痛效果、镇痛药物用量、PCEA按压有效比例(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选择情况,镇痛对分娩、新生儿的影响,以及产妇满意度。结果 HANS组、PCEA组和HANS+PCEA组镇痛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镇痛前和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PCEA组和HANS+PCEA组镇痛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HANS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PCEA组产妇的平均用药量(总用药量/分娩镇痛总时间)显著多于HANS+PCEA组(P<0.05),PCEA按压有效比例显著低于HANS+PCEA组(P<0.05)。HANS+PCEA组的第一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HANS组和PCEA组(P值均<0.05);PCEA组的第一产程显著短于HANS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第二产程显著长于对照组、HANS组和HANS+PCEA组(P值均<0.05)。4组间自然分娩、器械助产、剖宫产的产妇比例,产妇产后2h内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的Apga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CEA组产妇催产素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ANS和HANS+PCEA组(P值均<0.05)。HANS+PCEA组满意度为优的产妇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HANS组和PCEA组(P值均<0.05)。结论 HANS联合PCEA能有效地减轻分娩疼痛,减少局部麻醉药用量,缩短第二产程,提高产妇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期分娩镇痛 穴位神经刺激仪 自控硬脊膜外腔镇痛 产妇满意度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合适镇静深度及剂量的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廖常莉 张英 姜鲜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8-710,共3页
近年来,膝关节置换术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硬脊膜外腔阻滞是其常用的麻醉方式,但术中知晓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易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而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管理复杂,且并发症多。合理地选择麻醉药物... 近年来,膝关节置换术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硬脊膜外腔阻滞是其常用的麻醉方式,但术中知晓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易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而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管理复杂,且并发症多。合理地选择麻醉药物可进行适当的镇静、镇痛,减少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影响,并可消除患者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不良记忆。右美托咪定因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和降血压的作用而逐渐应用于临床麻醉。本研究拟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脊膜外腔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探讨其镇痛、镇静的程度及遗忘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镇静深度 剂量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膝关节置换术 严重并发症 临床应用 麻醉方式
下载PDF
针内针穿刺法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倪文文 李泉 李金宝 《上海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5-567,共3页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CSEA)兼具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的双重特点,在欧洲其使用率已占全部麻醉方式的40%,其中以针内针穿刺法应用较为普遍。由于始终无法克服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置管的不合...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CSEA)兼具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的双重特点,在欧洲其使用率已占全部麻醉方式的40%,其中以针内针穿刺法应用较为普遍。由于始终无法克服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置管的不合理程序,以及潜在硬脊膜外腔导管穿过硬脊膜穿刺针孔的可能,CSEA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蛛网阻滞麻醉 穿刺法 穿刺 麻醉方式 临床麻醉 CSEA 使用率
下载PDF
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韬 卫宇 +1 位作者 安小虎 余大松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单胎头位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脊膜外腔阻滞联合镇痛组(CESA)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镇痛组(EA组),各30例。CESA组应用0.075%...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单胎头位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脊膜外腔阻滞联合镇痛组(CESA)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镇痛组(EA组),各30例。CESA组应用0.075%布比卡因1.5 mg蛛网膜下腔注射后硬脊膜外腔置管,试验剂量为1%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无全脊髓麻醉现象,接患者自控镇痛(PCA)泵。EA组试验剂量后5、10 min各注射5 mLPCA预充液,接PCA镇痛泵。比较两组产妇5、15、30、60 min宫缩期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下肢运动情况、第1产程活跃期时间、不良反应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CESA组的5、15、30 min宫缩期的VAS评分分别为(3.10±2.83)、(2.23±1.52)、(2.23±1.36)分,均显著低于EA组的(9.07±0.74)、(6.33±1.52)、(3.34±0.94)分(P值均<0.01);两组间60 min宫缩期的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下肢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硬脊膜外腔阻滞镇痛相比,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具有镇痛起效快,效果确切,下肢运动、产程不受影响的优点,使产妇感到更为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蛛网阻滞-硬脊膜外腔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下载PDF
硬脊膜外腔注药治疗脊髓前动脉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曲松滨 孔晓光 +1 位作者 曲仁海 倪少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85-285,共1页
关键词 硬脊膜外腔注药 治疗 髓前动脉综合征
原文传递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子痫前期患者的安全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秀斌 刘志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3-667,共5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CSEA)用于子痫前期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各选取20例于2010年9月-2011年5月间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子痫CSEA组和子痫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CEA)组,另选20例行择期剖宫...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CSEA)用于子痫前期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各选取20例于2010年9月-2011年5月间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子痫CSEA组和子痫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CEA)组,另选2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健康孕妇作为健康CSEA组。记录麻醉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基础值,麻醉后即刻、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和胎儿娩出后即刻各时间点的SBP、DBP及HR的下降值,麻醉开始至神经阻滞平面达第8胸椎的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低血压及术后头痛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子痫CSEA组、子痫CEA组和健康CSEA组的年龄及体质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子痫CSEA组麻醉前的SBP、DBP及HR的基础值与子痫CEA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子痫CSEA组麻醉即刻、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和胎儿娩出后即刻各时间点的SBP、DBP及HR的下降值与子痫CEA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子痫CSEA组麻醉开始至神经阻滞平面达第8胸椎的时间为(4.3±0.8)min,显著短于子痫CEA组的(16.6±2.2)min(P<0.01)。子痫CSEA组的补液量与子痫CE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CSEA组发生低血压2例,子痫CEA组为4例,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CSEA组麻醉前的SBP和DBP的基础值均显著高于健康CSEA组(P值均<0.01),但两组间HR基础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CSEA组麻醉后即刻的SBP、DBP及HR的下降值与健康CSEA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子痫CSEA组麻醉后5和10 min时间点的DBP的下降值均显著大于健康CSEA组(P值均<0.01),而两组间麻醉后5和10 min时间点的SBP的下降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子痫CSEA组胎儿娩出后即刻的SBP和DBP的下降值均显著大于健康CSEA组(P值均<0.01),但两组胎儿娩出后即刻的HR的下降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CSEA组麻醉开始至神经阻滞平面达第8胸椎的时间与健康CSE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CSEA组的补液量为(600.0±66.9)mL,显著少于健康CSEA组的(1 062.5±101.1)mL(P<0.01)。子痫CSEA组发生低血压2例,健康CSEA组为3例,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头痛。结论子痫前期患者采用CSEA与CE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相似的,且CSEA用于子痫前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蛛网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 子痫前期
下载PDF
腰部硬脊膜外腔监测脑脊液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峥 窦元元 +6 位作者 张锡增 陈宏颉 王如密 杨朋范 李登锦 郑兆聪 张小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讨LEDP与CSFP之间关系,了解LEDP能否监测CSFP。方法:随机选择颅脑疾病患者150例,在腰4、5椎间隙用18号Touhy针将特制小型压力传感器送入腰部硬脊膜外腔内,同时在腰5骶1椎间隙常规做腰椎穿刺,用普通测压管测CSFP作为...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讨LEDP与CSFP之间关系,了解LEDP能否监测CSFP。方法:随机选择颅脑疾病患者150例,在腰4、5椎间隙用18号Touhy针将特制小型压力传感器送入腰部硬脊膜外腔内,同时在腰5骶1椎间隙常规做腰椎穿刺,用普通测压管测CSFP作为标准压力值对照,使LEDP压力数值与CSFP相等,此时的LEDP为LEDP0,持续监测LEDP0数值并持续描记成曲线,每例在监测后的第24、48、72、96小时再次行腰穿测当时的CSFP进行对照,以观察持续监测后LEDP0与CSFP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监测LEDP0期间注意观察呼吸、体位变化及咳嗽时压力变化;颅高压时临床症状的变化等关系。结果:两种方法测量的脑压数据结果相同。结论:LEDP能反映CSFP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部硬脊膜外腔压力 液压 临床研究 颅脑疾病 微导管压力传感器
下载PDF
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秀娟 李士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时,硬脊膜外腔注射利多卡因对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低血压的发生机制。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胃部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时,硬脊膜外腔注射利多卡因对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低血压的发生机制。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胃部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组(C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20例。C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先行T9~T12硬脊膜外腔穿刺、置管。两组均在全身麻醉诱导前予10mL/kg乳酸林格液,试验开始后以10mL·kg-1·h-1匀速静脉滴注。气管插管后行左桡动脉及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持续监测SVV、心排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外周血管阻力(SVR)。C组经硬脊膜外腔注射2%利多卡因4mL。分别记录对照值(实验开始即刻)和试验开始后5、10、15、20min的HR、MAP、CVP、SVV、CO和SV,并计算各时间点的SVR。结果 C组与G组间及组内试验开始后各时间点的HR、CVP、CO和S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组试验开始后各时间点的MAP和SVR均无显著变化(P值均>0.05);C组试验开始后各时间点的MAP和SVR均较对照值显著降低(P值均<0.05),亦显著低于G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G组在试验开始后的5~20min的SVV呈轻度下降趋势,而C组有上升趋势,但两组内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间试验开始后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下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后,血压下降主要是由SVR降低引起的,其次才是血容量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输出量变异度 硬脊膜外腔阻滞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硬脊膜外腔阻滞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丽娜 汪正平 +2 位作者 马皓琳 李士通 庄心良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0-905,共6页
目的观察拇内收肌和足拇短屈肌在单纯全身麻醉(GA)以及GA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cGEA)下的恢复情况,并探讨硬脊膜外腔阻滞对肌松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GA组... 目的观察拇内收肌和足拇短屈肌在单纯全身麻醉(GA)以及GA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cGEA)下的恢复情况,并探讨硬脊膜外腔阻滞对肌松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GA组和cGEA组。cGEA组选取L1~L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插管完成后10min开始追加局部麻醉药(0.75%布比卡因2.5mL与2%利多卡因2.5mL的混合液)。予常规麻醉诱导,单次肌颤搐高度稳定在100%左右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并完成气管插管。连续刺激尺神经和胫后神经,监测4个成串刺激(TOF)及单刺激肌颤搐(T1/Tc)。分别记录起效时间,TOF中第1、2、3、4个肌颤搐(T1、T2、T3、T4)出现的时间,以及TOF中第4个肌颤搐与第1个肌颤搐的比值(TOFR)恢复至0.25及0.9的时间。当TOFR恢复至0.9时拔管。术后于麻醉后监护室内评价患者的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结果两组间手指、脚趾于首次及末次追加后起效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首次剂量给药后,GA组拇内收肌、拇短屈肌T1、T2、T4出现的时间和临床时效(TOFR恢复至0.25)与同部位的cGEA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首次追加后,cGEA组拇内收肌T2、T3、T4出现的时间及临床时效均显著长于GA组(P值分别<0.05、0.01)。末次追加后,cGEA组拇内收肌T1、T2、T3、T4出现的时间、临床时效以及TOFR恢复至0.9的时间均显著长于GA组(P值均<0.05),而两组间足拇短屈肌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硬脊膜外腔阻滞会加速维库溴铵的起效,减慢恢复,但不能改变拇内收肌和足拇短屈肌肌松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外腔阻滞 加速度监测仪 拇短屈肌 拇内收肌 维库溴铵
下载PDF
“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脊膜外腔穿刺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彬 吴仲烨 +3 位作者 任斐 高慧 张兆伟 李玲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4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脊膜外腔穿刺术临床广泛应用的可靠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膜外腔穿刺术1000例硬脊膜外腔穿刺病例。观察穿刺时间、进针深度、注射痛、硬膜外腔置管困难、置管... 目的探讨"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脊膜外腔穿刺术临床广泛应用的可靠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膜外腔穿刺术1000例硬脊膜外腔穿刺病例。观察穿刺时间、进针深度、注射痛、硬膜外腔置管困难、置管是否有阻力、术毕拔管后导管打折情况、镇痛效果。结果 "把持式"穿刺术穿破硬膜的可能性小,硬脊膜外腔置管困难、导管打折发生率低、用时少、价廉、易于掌握、无注射痛。结论 "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脊膜外腔穿刺术可以广泛应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持式 持续正压 硬脊膜外腔穿刺术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引起的胎儿心率异常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韬 王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0-532,共3页
分娩镇痛时胎儿心率异常是由分娩镇痛引起的一种不良反应,可能会危及胎儿的安全、增加剖宫产的发生或引起一系列不必要的产科的处理。因此,镇痛引起的胎儿心率异常是麻醉科和产科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分娩镇痛 心率异常 蛛网阻滞 胎儿 不良反应 剖宫产 麻醉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