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天地网络确定性服务架构、挑战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曹欢 陈岩 +4 位作者 周一青 苏泳涛 刘子凡 陈道进 丁雅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共18页
面向空天地全域垂直行业用户极致通信的需求,协同地面移动通信网络和快速发展的非地面(NTN)通信网络,打破传统“尽力而为”的僵化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全域确定性服务是未来6G通信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首先,概述了未来空天地一体化组网... 面向空天地全域垂直行业用户极致通信的需求,协同地面移动通信网络和快速发展的非地面(NTN)通信网络,打破传统“尽力而为”的僵化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全域确定性服务是未来6G通信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首先,概述了未来空天地一体化组网架构及该架构下的确定性服务内涵与场景需求,并提出了一种面向全域网络的确定性服务管控技术框架。然后,分析了全域确定性服务过程中面临的三大挑战,包括全域全场景用户业务感知难以保障、空天地一体端到端切片组网编排困难和切片子网内全域多维资源协同快速调度困难等问题。针对上述挑战,分别介绍了基于智能云的全域全场景业务感知技术、基于网络拓扑预测的星地端到端智能切片编排和数据与模型驱动的星地资源智能分配技术三个解决方案,为空天地一体网络极致服务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 确定性服务 智能感知 网络切片 智能资源调度
下载PDF
不确定性语境中基于组织即兴的服务共创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昱志 丁熊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99-204,共6页
目的服务共创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人们难以控制和响应不确定的资源和产出。旨在协助人们在服务共创过程中,通过使用组织即兴的方法和因素应对不确定的情况和挑战,并提出一种适用于不确定的组织即兴的服务共创的实际过程。方法在现有观... 目的服务共创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人们难以控制和响应不确定的资源和产出。旨在协助人们在服务共创过程中,通过使用组织即兴的方法和因素应对不确定的情况和挑战,并提出一种适用于不确定的组织即兴的服务共创的实际过程。方法在现有观点的基础上,阐述服务共创的不确定性,解释组织即兴创作的实际作用及将其用于服务共创的原因。此外,比较服务共创和组织即兴研究的现有理论内容和框架,找到这两个概念间的直接联系。通过组织即兴与服务设计之间的联系,推导将组织即兴应用于组织共创的方法。结论根据组织即兴创作的理论框架,组织即兴创作的四个因素(即时响应、及时协作、意图创建、资源整合),可以与服务共创紧密相关。服务共创中的服务策划和服务传递可结合这四个因素应对不同的不确定性。而且,组织即兴发挥的四个因素之间的逻辑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共创的实际过程中。此外,服务设计不再局限于原始的设计过程框架,而是从组织即兴的角度进行了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确定性 共创 组织即兴 服务设计
下载PDF
服务创新不确定性的资源整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东海 鲁若愚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年第1期78-81,共4页
服务创新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从不确定性的大小和不确定性的来源两个维度把服务创新的不确定性划分为:市场的不确定性;竞争模仿的不确定性;内部整合的不确定性;产品的不确定性。从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和信息沟通网络整合的角度探讨... 服务创新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从不确定性的大小和不确定性的来源两个维度把服务创新的不确定性划分为:市场的不确定性;竞争模仿的不确定性;内部整合的不确定性;产品的不确定性。从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和信息沟通网络整合的角度探讨了降低上述四种不确定性的机制,并对资源整合策略提出两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不确定性 资源整合 整合策略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服务系统的Petri网建模方法研究
4
作者 何胜利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7-71,共5页
首先提出服务代数结构体系,通过严谨的数学定义阐明服务的抽象本质,组织服务及其合成行为,用于指导服务合成,进行有效的服务行为特征数学描述和行为建模,给出针对服务合成形式化分析方法。接着给出了使用Petri进行服务合成活动的形式化... 首先提出服务代数结构体系,通过严谨的数学定义阐明服务的抽象本质,组织服务及其合成行为,用于指导服务合成,进行有效的服务行为特征数学描述和行为建模,给出针对服务合成形式化分析方法。接着给出了使用Petri进行服务合成活动的形式化描述、验证方法。最后阐述了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系统 服务合成 服务建模 服务确定性
下载PDF
面向智能工业物联的灵活地址可信协议架构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哲 蒋胜 王闯 《电信科学》 2020年第7期26-33,共8页
IP网络在过去50年里取得了瞩目成绩,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IP协议体系的一些原始设计缺陷也日益暴露,难以满足未来网络的发展需求。讨论了面向2030年的互联网业务场景和关键技术挑... IP网络在过去50年里取得了瞩目成绩,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IP协议体系的一些原始设计缺陷也日益暴露,难以满足未来网络的发展需求。讨论了面向2030年的互联网业务场景和关键技术挑战,提出了面向智能工业物联的灵活地址可信协议架构。新协议架构在传统IP协议全球可达、高生存性的基础之上,构建万物万网互联、确定性服务、内生安全可信、高通量传输和用户可定义等新能力,并基于这些新能力使能更多新型网络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地址 协议架构 万物万网互联 确定性服务 内生安全可信 高通量传输 用户可定义
下载PDF
A Method for Structuring Service Failure Factors to Realize Highly Reliable Services
6
作者 Junpei Saito Yusuke Kurita +1 位作者 Koji Kimita Yoshiki Shimomura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13年第12期747-755,共9页
As the society matures, customer requirements have become more varied. Services have been attract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industry and academic field as an effective mean to satisfy such varied customer requireme... As the society matures, customer requirements have become more varied. Services have been attract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industry and academic field as an effective mean to satisfy such varied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make a profit, it is important for companies to build and maintain long-term relationships with customers. Therefore, service providers should maintain their service quality and always satisfy their customers. To realize highly reliable product or services, in general, it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prevent failures from occurring in the use phas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hat analysts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could cause service failure an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against the target failure factor in advance. However, service failure factors are varied compared to physical products because service failures occur due to uncertainty elements such as human factors. In this study, we aim to enable service analysts to identify the critical failure factor from a number of failure factors. To achieve this, we identify complex failure factors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field where the service provided.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structuring the causal sequence between service failure factors by using a method of system mod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vice failure factors service reliability service engineer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