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碱性髓鞘蛋白评估重型脑损伤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宁 沈建康 +3 位作者 占世坤 赵卫国 李云峰 蔡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重型脑损伤后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碱性髓鞘蛋白(MBP)浓度在预后的早期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01/2002-12间40例重型脑损伤住院患者在伤后12h内进行血清NSE,MBP浓度检测,并结合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进行比较... 目的:研究重型脑损伤后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碱性髓鞘蛋白(MBP)浓度在预后的早期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01/2002-12间40例重型脑损伤住院患者在伤后12h内进行血清NSE,MBP浓度检测,并结合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例重型脑损伤患者伤后血清NSE,MBP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不同预后组之间NSE,MBP浓度存在显著差异。以伤后12h血清NSE浓度30mg/L,MBP10mg/L浓度为分界标准评估预后,NSE评估预后的特异度为77%,敏感度67%;MBP特异度为64%,敏感度61%。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则显示NSE对预后的评估较MBP更敏感更特异。结论:伤后血清NSE,MBP浓度对评估预后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NSE浓度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较MBP更为敏感、特异,因此可作为评估重型脑损伤预后的一种可靠的临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碱性髓鞘蛋白 脑损伤 NSE MBP 血清
下载PDF
灌服碱性髓鞘蛋白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嘉友 龙爱晶 +1 位作者 李月奎 高扬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61-67,共7页
从牛脊髓白质中提取碱性髓鞘蛋白(MBP)免疫豚鼠建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并观察灌服MBP对EAE发病、临床症状、病理改变以及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应答的影响。结果表明:用MBP免疫豚鼠可产生典型的EAE... 从牛脊髓白质中提取碱性髓鞘蛋白(MBP)免疫豚鼠建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并观察灌服MBP对EAE发病、临床症状、病理改变以及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应答的影响。结果表明:用MBP免疫豚鼠可产生典型的EAE临床及病理表现;灌服MBP组动物在发病、临床分级、病理改变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减轻,T-淋巴细胞对MBP的反应受到明显的抑制。说明灌服MBP可通过使T-淋巴细胞对MBP产生特异性耐受而抑制EAE的发生,提示灌服抗原诱导产生耐受的方法有可能作为免疫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P EAE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碱性髓鞘蛋白 病理改变 耐受 发病 T-淋巴细胞 体外增殖 动物
下载PDF
桑白皮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生长因子、碱性髓鞘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松涛 张效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60-760,763,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生长因子 碱性髓鞘蛋白
下载PDF
脑白质损伤患者血液中碱性髓鞘蛋白及不对称二甲基精氨基酸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3
4
作者 蒋超 王建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383-3384,共2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损伤患者血液中碱性髓鞘蛋白及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表达水平及可能的危险因素及诊断标志物。方法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随机选取脑白质损伤患者36例及非脑白质损伤患者4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 目的探讨脑白质损伤患者血液中碱性髓鞘蛋白及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表达水平及可能的危险因素及诊断标志物。方法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随机选取脑白质损伤患者36例及非脑白质损伤患者4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液中碱性髓鞘蛋白及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水平,相关分析评价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脑白质损伤患者及非脑白质损伤患者血清中碱性髓鞘蛋白的水平分别为(3.52±1.09)μg/L与(1.79±0.70)μ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白质损伤患者及非脑白质损伤患者血浆中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水平分别为(1.57±0.51)μg/ml与(0.72±0.25)μg/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液中碱性髓鞘蛋白及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4(P<0.05)。结论脑白质损伤患者血液中碱性髓鞘蛋白及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可能参与了脑白质损伤的过程,碱性髓鞘蛋白的检测可能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损伤 碱性髓鞘蛋白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基酸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监测脑脊液中碱性髓鞘蛋白和特异性烯醇化酶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苏燕玲 卜志平 段凯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9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的碱性髓鞘蛋白(MBP)及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监测在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发生的意义。方法对6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在入院第二天抽取脑脊液标本进行MBP、NSE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对其中65例两周内症状缓解...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的碱性髓鞘蛋白(MBP)及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监测在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发生的意义。方法对6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在入院第二天抽取脑脊液标本进行MBP、NSE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对其中65例两周内症状缓解的患者于第二周后再次复查脑脊液,随访两月按有无迟发脑病症状分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组和痊愈组,分别对DEACMP组和对照组、痊愈组和对照组、DEACMP组和痊愈组、DEACMP组前后以及痊愈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性期MBP及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周后痊愈组MBP及NSE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周后DEACMP组的NSE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MBP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两周后DEACMP组及痊愈组NSE及MBP水平均明显低于急性期水平(P<0.05)。结论两周后DEACMP组患者脑脊液MBP水平未回落至正常,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脑脊液的MBP监测对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碱性髓鞘蛋白 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血清S-100B蛋白与碱性髓鞘蛋白评估重型脑外伤预后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李云峰 李宁 +3 位作者 王健 卞留贯 孙青芳 沈建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碱性髓鞘蛋白(MBP)浓度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06年1月-12月重型脑外伤患者40例,患者均于外伤后12 h内抽取血清,分别应用单克隆双位点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检测分析测定血清S-100B蛋白和MBP... 目的 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碱性髓鞘蛋白(MBP)浓度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06年1月-12月重型脑外伤患者40例,患者均于外伤后12 h内抽取血清,分别应用单克隆双位点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检测分析测定血清S-100B蛋白和MBP浓度,以同期随机选取的1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并结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进行分析。设定分界值和绘制ROC曲线,比较S-100B蛋白与MBP评估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重型脑外伤患者伤后血清S-100B蛋白和MBP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型脑外伤不同预后组之间S-100B蛋白和MBP浓度存在显著差异。评估预后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在S-100B蛋白分别为91%和72%,MBP分别为63%和61%;ROC曲线显示,S-100B蛋白对预后评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MBP更强。结论 伤后血清S-100B蛋白浓度对评估重型脑外伤预后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可作为临床上评估重型脑外伤预后的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B蛋白 碱性髓鞘蛋白 重型脑外伤 预后
下载PDF
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6、碱性髓鞘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婷 梁佳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探讨根据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后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碱性髓鞘蛋白(MB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37例ACI患者为观察组,选... 目的:探讨根据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后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碱性髓鞘蛋白(MB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37例ACI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XCL16、MBP、MMP-9水平。根据TOAST对ACI患者进行分型,比较不同亚型ACI患者血清CXCL16、MBP、MMP-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XCL16、MBP、MMP-9单项及联合对ACI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CXCL16、MBP、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TOAST分型患者血清CXCL16、MBP、MMP-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LAA)组CXCL16、MMP-9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亚型组,MBP水平明显高于小动脉闭塞型卒中(SAO)组、其他病因组及不明原因组(均P<0.05);心源性脑栓塞(CE)组CXCL16水平明显高于SAO组,MBP、MMP-9水平明显高于SAO组、其他病因组及不明原因组(均P<0.05);SAO组CXCL16、MBP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病因组及不明原因组,MMP-9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病因组(均P<0.05);其他病因组MBP水平明显高于不明原因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XCL16、MBP、MMP-9单项诊断早期A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0.838、0.808,三项联合诊断早期ACI的AUC为0.933,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ACI患者血清CXCL16、MBP、MMP-9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与TOAST分型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XC趋化因子配体16 碱性髓鞘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
下载PDF
脑梗死T淋巴细胞亚群和碱性髓鞘蛋白测定
8
作者 石耿利 王磊 李京红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4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脑梗死 T淋巴细胞亚群 碱性髓鞘蛋白 血清诊断
下载PDF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Tau蛋白和碱性髓鞘蛋白水平及其与亚低温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9
作者 刘朋举 刘寒松 +4 位作者 徐兰娟 刘晓刚 郑春雷 石彦杰 刘香漫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22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脑脊液Tau蛋白和碱性髓鞘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与亚低温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ICU收治的150例TB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1 h格拉斯哥...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脑脊液Tau蛋白和碱性髓鞘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与亚低温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ICU收治的150例TB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1 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将其分为轻型组(39例)、中型组(43例)、重型组(68例)。比较三组脑脊液Tau蛋白、MBP水平。所有患者均给予亚低温治疗,分析治疗前后TBI患者脑脊液Tau蛋白、MBP水平的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68例重型TBI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及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脑脊液Tau蛋白、MB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上述指标与重型TBI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TBI患者病情越严重,脑脊液Tau蛋白和MBP水平越高(P<0.05)。治疗前后TBI患者病情越严重,脑脊液Tau蛋白和MBP水平越高(P<0.05);治疗后,轻、中、重型组脑脊液Tau蛋白和M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预后不良组脑脊液Tau蛋白、MB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脑脊液Tau蛋白、MBP水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 TBI患者病情越严重,其脑脊液Tau蛋白、MBP水平越高,经亚低温等相关治疗后两项指标均有所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评估重型TBI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重型 亚低温治疗 脑脊液 TAU蛋白 碱性髓鞘蛋白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原文传递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应激反应的改善作用及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3、髓鞘碱性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自立 王江洪 王勇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1期1289-1291,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改善作用及对于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民权县人民医院... 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改善作用及对于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A、B组,每组各47例,A组给予亚低温治疗,B组给予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A、B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值(ICP)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A、B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CORT)、肾上腺素(E)、Caspase-3和MB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CP水平降低,Barthel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0、2.815,P<0.01);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RT、E、Caspase-3、MBP水平均降低,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9、4.239、7.855、6.353,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可减轻应激反应,降低血清Caspase-3、MBP水平,改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高压氧 应激反应 半胱氨酸蛋白酶3 髓鞘碱性蛋白
下载PDF
七氟醚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外周血髓鞘碱性蛋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11
作者 朱勇 高歌 王洪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8期940-942,共3页
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的病因[1]。对于破裂的颅内动脉瘤,临床上多采用介入栓塞术进行外科处理[2]。麻醉方式的选择对于介入栓塞术的术中、术后效果,常有很大的影响[3]。七氟醚是一种吸入麻醉药物,不会致术中患者颅内... 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的病因[1]。对于破裂的颅内动脉瘤,临床上多采用介入栓塞术进行外科处理[2]。麻醉方式的选择对于介入栓塞术的术中、术后效果,常有很大的影响[3]。七氟醚是一种吸入麻醉药物,不会致术中患者颅内压增高,且具有改善局部脑血流灌注、预防脑血管痉挛的作用[4]。为探讨七氟醚麻醉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脑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机理,我们对收治的8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颅内压增高 脑神经功能 介入栓塞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血管痉挛 髓鞘碱性蛋白 七氟醚麻醉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在脑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邵将 张春雨 +1 位作者 付亚威 栾新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179-0182,共4页
脑瘫(CP)是由发育不成熟的大脑(产前、产时或产后)、先天性发育缺陷(如畸形、宫内感染)或损伤(如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外伤、感染)等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由于脑瘫病因、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及临床表现类型... 脑瘫(CP)是由发育不成熟的大脑(产前、产时或产后)、先天性发育缺陷(如畸形、宫内感染)或损伤(如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外伤、感染)等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由于脑瘫病因、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及临床表现类型的差异性,时至今日脑瘫尚无治愈方法,目前脑瘫治疗主要集中在预防和改善脑损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作为脑损伤生化标记物经临床研究已证实,并在脑瘫发病早期及脑瘫治疗中均展现出动态变化的特性,现就二者在脑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索脑瘫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治疗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髓鞘碱性蛋白 生物学标记物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碱性髓鞘蛋白评估重型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宁 沈建康 +2 位作者 胡秉诚 蔡瑜 赵卫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5-346,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碱性髓鞘蛋白 重型脑损伤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亚甲基蓝治疗DECAMP的疗效及对患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卜曦 张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622-624,629,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亚甲基蓝(MB)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CAMP)的疗效及对患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DECAM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亚甲基蓝(MB)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CAMP)的疗效及对患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DECAM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MB治疗。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的认知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脑脊液MBP水平。治疗后1个月,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脑脊液MB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脑脊液M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7例,占11.7%,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例,占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MB治疗可明显改善DECAMP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亚甲基蓝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髓鞘碱性蛋白
下载PDF
血清尿酸、5-羟色胺、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董艳松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8期149-151,15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5-羟色胺(5-HT)、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存在精神分裂症症状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5-羟色胺(5-HT)、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存在精神分裂症症状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的84例患者为对照组,并选取84例抑郁症患者设为抑郁组,比较三组血清尿酸、5-HT、MBP水平及PANSS评分,分析血清各指标水平与PANSS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各指标水平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血清尿酸、MBP水平及PANSS评分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抑郁组,且观察组血清5-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尿酸、MBP水平与PAN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r>0,P<0.05),血清5-HT水平与PAN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r<0,P<0.05);血清尿酸、5-HT、MBP水平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精神分裂症的AUC>0.9,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均大于单项诊断(P<0.05)。结论:血清尿酸、5-HT、MBP水平检测可用于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情况及病情程度,且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高于单项指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尿酸 5-羟色胺 髓鞘碱性蛋白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碱性髓鞘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时晔 郭伟 +1 位作者 徐博 姬新才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碱性髓鞘蛋白(MBP)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分别于发病24h、第4天、第7天、第14天采集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浆NSE、MBP水平,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碱性髓鞘蛋白(MBP)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分别于发病24h、第4天、第7天、第14天采集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浆NSE、MBP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发病24h、第4天血浆NSE、MBP明显高于对照组,以24h为主,预后不良组血浆NSE水平在发病24h、第4天、第7天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而预后不良组血浆MBP水平发病在24h、第4天各时间点亦高于预后良好组。73例脑梗死患者发病第4天的梗死体积与发病24h、第4天血浆NSE、MBP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78(均P〈0.001)及0.82、0.69(均P〈0.001)。72例脑梗死患者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与发病24h、第4天的血浆NSE、MBP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45(均P〈0.001)及-0.47、-0.36(P〈0.001和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浆NSE、MBP水平升高明显,血浆NSE、MBP的动态变化可反映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碱性髓鞘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原文传递
乳酸清除率、转化生长因子-β1、髓鞘碱性蛋白水平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刘平洋 王丽霞 范小勇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0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LC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6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LC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6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2个月内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病将其分为发生组30例和未发生组39例。比较两组24h LCR、治疗前(入院时)和治疗14 d后血清TGF-β1、MBP水平,分析24h LCR及治疗14 d后血清TGF-β1、MBP水平联合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24h LCR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血清TGF-β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发生组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治疗前后血清M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4 d后,未发生组血清MBP水平低于治疗前,而发生组血清MBP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4h LCR及治疗14 d后血清TGF-β1、MBP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AUC依次为0.758、0.803、0.744、0.944,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24h LCR及血清TGF-β1、MBP水平联合检测对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较高,可指导临床医师早期制订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乳酸清除率 转化生长因子-Β1 髓鞘碱性蛋白
下载PDF
血清碱性髓鞘蛋白在幕上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中的监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剑平 赵树琦 +1 位作者 柯以铨 杨志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研究碱性髓鞘蛋白(MBP)与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2 ̄2005年我院脑出血破入脑室住院病人30例,分别于脑出血后12h和第3、7、21天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MBP检测,根据患者脑出血后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 目的研究碱性髓鞘蛋白(MBP)与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2 ̄2005年我院脑出血破入脑室住院病人30例,分别于脑出血后12h和第3、7、21天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MBP检测,根据患者脑出血后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体检正常者15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MBP检测。结果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出血后血清MB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浓度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预后不良组出血后MBP浓度在检测时间点持续高于预后良好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MBP的浓度与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相关关系,MBP浓度越高,其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髓鞘蛋白 脑出血
原文传递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6
19
作者 裘艳梅 侯洪涛 +4 位作者 王炜 叶秀春 张会丰 李月梅 马素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标准的病例45例作为实验组,无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分...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标准的病例45例作为实验组,无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分别在出生后第1天和第7天取动脉血查血气分析,并留取静脉血检测MBD和S100B。结果:实验组血气分析p H、PCO2、乳酸值、BE值和S100B蛋白、MBP的水平第7天与第1天存在明显差异,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1天分别比较各指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后第1天检测动脉血气分析、S100B蛋白和MBP水平能够帮助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S100B 血气分析 早产儿 脑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