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2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金属迁移转化对生物质灰沾污结渣的影响研究进展
1
作者 姚锡文 刘清华 +2 位作者 齐鹏远 齐洋 许开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8-1395,共8页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利用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生物质灰,其钾、钠等碱金属元素的含量高,导致其熔融温度低,在高温下极易熔融或挥发,进而对锅炉、管道或设备受热面造成沾污结渣、腐蚀等危害。为系统了解碱金属迁移转化对生物质灰沾污结渣影响的...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利用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生物质灰,其钾、钠等碱金属元素的含量高,导致其熔融温度低,在高温下极易熔融或挥发,进而对锅炉、管道或设备受热面造成沾污结渣、腐蚀等危害。为系统了解碱金属迁移转化对生物质灰沾污结渣影响的研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首先,归纳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由碱金属迁移转化引发的安全问题及危害;其次,回顾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生物质灰沾污结渣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不同热化学转化来源生物质灰沾污结渣演变规律和碱金属迁移转化特性研究等;最后,预测生物质灰沾污结渣防治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碱金属的赋存形式和演化特征是影响灰熔融和沾污结渣特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热化学转化来源生物质灰的熔融和烧结规律是灰沾污结渣防治研究的关键。以往针对碱金属迁移转化特性的研究,大多只考虑生物质自身的燃料性质、矿物组成等,对不同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碱金属迁移转化对生物质灰沾污结渣和熔融烧结的影响以及不同形式碱金属成分的影响研究仍不够深入和系统,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这将成为以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生物质能源 热化学转化 碱金属 灰沾污结渣
原文传递
碱金属对高炉焦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周峰 闫立强 +5 位作者 闫焕敏 杨庆彬 薛立民 李克江 张建良 吴胜利 《江西冶金》 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
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炉的大型化发展以及冶炼强度的提高对焦炭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高炉入炉原料中的碱金属对焦炭的结构和冶金性能均有显著影响,为了保证高炉稳定顺行,有必要清晰了解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劣化... 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炉的大型化发展以及冶炼强度的提高对焦炭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高炉入炉原料中的碱金属对焦炭的结构和冶金性能均有显著影响,为了保证高炉稳定顺行,有必要清晰了解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劣化机制,并采取合理的焦炭质量控制措施。本研究采用气相吸附法考察了碱金属钾和钠对焦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对焦炭的基础性能检测分析,并采用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观察焦炭的裂纹及气孔等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钾蒸气对焦炭结构的劣化程度大于钠蒸气,并且随着钾蒸气含量增加,焦炭粉化程度增大,焦炭裂纹进一步延展,孔径增大;但是,焦炭吸附5%钠蒸气后,焦炭内部的裂纹及孔隙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碱金属 微观结构 气孔
下载PDF
碱金属对氧化球团回转窑结圈的影响机制
3
作者 陈方 吴南勇 +1 位作者 苏子键 张元波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50-54,共5页
回转窑结圈是制约回转窑生产氧化球团的主要因素,窑内结圈会影响温度场的分布并减小回转窑内径,导致成品矿强度及性能恶化,增加生产能耗。改善结圈问题有助于降低回转窑生产球团能耗,提高球团矿质量,推动铁前造块工艺节能减排。本文重... 回转窑结圈是制约回转窑生产氧化球团的主要因素,窑内结圈会影响温度场的分布并减小回转窑内径,导致成品矿强度及性能恶化,增加生产能耗。改善结圈问题有助于降低回转窑生产球团能耗,提高球团矿质量,推动铁前造块工艺节能减排。本文重点分析了碱金属(K/Na)对回转窑结圈的影响机制,即K_(2)O、Na_(2)O是以形成低熔点物相实现在微区液相富集,并随含量增加显著降低低熔点物质开始熔化温度和增加液相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结圈物 低熔点物质 碱金属
下载PDF
有氧烘焙对生物质气化及碱金属迁移转化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开兴平 朱景博 +4 位作者 杨天华 王乐生 王熙雯 李秉硕 邢万丽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本工作研究了有氧烘焙对玉米秸秆组成成分、烘焙产率、化学结构及微观结构等理化特性及气化特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玉米秸秆烘焙及气化过程中碱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烘焙可有效提高玉米秸秆中固定碳含量,降低H/C、O/C。相较于... 本工作研究了有氧烘焙对玉米秸秆组成成分、烘焙产率、化学结构及微观结构等理化特性及气化特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玉米秸秆烘焙及气化过程中碱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烘焙可有效提高玉米秸秆中固定碳含量,降低H/C、O/C。相较于惰性烘焙,有氧烘焙具有更好的提质效果,结合H/C、O/C、质量产率和能量产率发现,氧气体积分数为6%时较合适。烘焙玉米秸秆气化气中CO含量、气体产率及热值随烘焙气氛中氧气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氧气体积分数为6%时气化品质相对较好,此时气体组分中CO体积分数为14.73%、气体产率达到1.09 L/g、气体热值达到4.93 MJ/m3。烘焙过程中碱金属在玉米秸秆中富集,并促进部分水溶态钾向醋酸铵溶态钾转化,有助于气化过程中生成更多不溶态钾,且有氧烘焙促进作用更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有氧烘焙提质及气化产气的技术推广提供基础数据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有氧烘焙 气化 碱金属
下载PDF
碱金属离子对废玻璃砂浆碱骨料反应的影响
5
作者 孙连方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以废玻璃为骨料,NaOH和NaCl为碱金属离子来源,通过玻璃溶解及玻璃砂浆碱骨料反应(ASR),研究了碱金属离子对玻璃砂浆ASR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溶解速率随溶液中OH—浓度增加而升高,当OH—浓度为1.000 mol/L时达到峰值,随后降低;在NaOH环境... 以废玻璃为骨料,NaOH和NaCl为碱金属离子来源,通过玻璃溶解及玻璃砂浆碱骨料反应(ASR),研究了碱金属离子对玻璃砂浆ASR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溶解速率随溶液中OH—浓度增加而升高,当OH—浓度为1.000 mol/L时达到峰值,随后降低;在NaOH环境中,ASR膨胀率随NaOH浓度升高而增加,膨胀速率随时间延长而递减;在NaCl环境中,膨胀主要发生在侵蚀初期;在NaOH与NaCl共存环境中,膨胀率与膨胀速率均明显增大,侵蚀后期膨胀速率增加显著;NaOH浓度的增加及NaCl的加入,均导致ASR凝胶钠硅比升高,增加了凝胶的吸水肿胀性,最终加剧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玻璃 砂浆 碱骨料反应 碱金属离子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高炉碱金属危害防治及炉渣排碱方法研究
6
作者 孙超 《化工管理》 2024年第7期62-65,共4页
各类高炉冶炼原料中的碱金属会对高炉冶炼造成严重危害,影响高炉生产效率和稳定性。文章通过探讨碱金属对冶炼原燃料性能、冶炼反应以及炉衬的影响,提出相应碱金属危害防治措施,包括原料控制、工艺控制、添加剂等方法策略。针对碱金属危... 各类高炉冶炼原料中的碱金属会对高炉冶炼造成严重危害,影响高炉生产效率和稳定性。文章通过探讨碱金属对冶炼原燃料性能、冶炼反应以及炉衬的影响,提出相应碱金属危害防治措施,包括原料控制、工艺控制、添加剂等方法策略。针对碱金属危害,文章提出了炉渣排碱方法作为主要防治手段,分析了各项造渣制度对排碱的影响以及不同条件下排碱的差异性。在生产中,企业需要根据特定高炉情况制定最佳排碱方案,以达到稳定铁水质量、保护高炉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 高炉 危害防治 排碱
下载PDF
碱金属掺杂对高温固相法制备的CaMoO_(4):Sm^(3+)荧光粉发光性质的影响
7
作者 陈栋 狄世航 +2 位作者 邓茜文 牛鹏英 吴宏越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82-85,共4页
在无机发光材料领域里,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稳定化学及物理性质的优良材料钼酸钙。本次研究使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一系列单一基质Ca MoO_(4)掺杂Sm^(3+)的白光荧光粉,并使用XRD测试其物相结构,用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发光性能。最终研究发现钼酸... 在无机发光材料领域里,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稳定化学及物理性质的优良材料钼酸钙。本次研究使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一系列单一基质Ca MoO_(4)掺杂Sm^(3+)的白光荧光粉,并使用XRD测试其物相结构,用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发光性能。最终研究发现钼酸钙(CaMoO_(4))中Sm^(3+)掺杂浓度为0.020时,荧光粉发光性能最强。当进一步掺杂碱金属作电荷补偿剂时,CaMoO_(4):0.020Sm^(3+)的发光强度最优异,其中掺杂K^(+)的荧光粉样品具有最大的发光强度,表明这种荧光粉在发光二极管照明方面具有深远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发光材料 钼酸钙 Sm^(3+) 高温固相法 碱金属
下载PDF
阻燃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在碱金属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澳 吴凯 刘琦 《集成技术》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阻燃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不仅具有良好的枝晶抑制作用,还具有不易泄漏、不可燃等高安全特性,可有效解决热失控或机械冲击等造成的安全隐患,在碱金属电池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阻燃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在碱金属电池(涉及锂、钠、... 阻燃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不仅具有良好的枝晶抑制作用,还具有不易泄漏、不可燃等高安全特性,可有效解决热失控或机械冲击等造成的安全隐患,在碱金属电池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阻燃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在碱金属电池(涉及锂、钠、铝、锌等)中的研究进展。该文首先讨论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阻燃机理;其次,总结了阻燃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常用制备方法;再次,论述了不同类别阻燃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在不同碱金属电池体系中的应用状况;最后,提出了目前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碱金属电池 阻燃机理
下载PDF
CO_(2)在{[Bmim][BF_(4)]+碱金属盐}金属络合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及溶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兰云 周华健 张亚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5,共10页
为更加经济有效地捕获CO_(2),减少环境污染,加强资源合理利用,制备不同浓度的[Bmim][BF_(4)]+MBF_(4)(M=Li^(+),Na^(+)和K^(+))金属络合离子液体,在压力100~4 000 k Pa,温度30,40,50℃条件下,使用反应釜进行气体吸收试验,测定CO_(2)在... 为更加经济有效地捕获CO_(2),减少环境污染,加强资源合理利用,制备不同浓度的[Bmim][BF_(4)]+MBF_(4)(M=Li^(+),Na^(+)和K^(+))金属络合离子液体,在压力100~4 000 k Pa,温度30,40,50℃条件下,使用反应釜进行气体吸收试验,测定CO_(2)在金属络合离子液体(metal complex ionic liquids,MILs)中的溶解度,并采用密度泛函模拟计算MILs与CO_(2)混合体系的稳定构型的电荷分布、Fukui指数和结合能参数,从微观角度分析MILs吸收CO_(2)机理。结果表明:CO_(2)在MILs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和压力降低而降低;添加碱金属盐可促进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对CO_(2)的吸收,但当ILs中碱金属盐浓度≥1 mol/L时会抑制CO_(2)吸收;0.010 mol/L的[Bmim][BF_(4)]+KBF_(4)吸收CO_(2)量最高;密度泛函计算结果显示[Bmim][BF_(4)]+KBF_(4)体系的K^(+)体积大,氢键作用力强,且K+在ILs中溶解度小,造成的空间位阻较小,因而拥有更多的自由体积容纳CO_(2)。与纯ILs相比,MILs具有更高的CO_(2)吸收量,在温室气体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吸收 碱金属 [Bmim][BF4]离子液体 金属络合离子液体 密度泛函计算
下载PDF
高碱煤液态排渣燃烧条件下碱金属释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兴雷 李丹 +6 位作者 张海东 张忠孝 樊俊杰 周昊 范浩杰 李子祥 乌晓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9,共10页
采用液态排渣旋风燃烧技术可优先将煤中Na等碱金属以硅铝酸盐熔渣的形式从炉底排出,从而有效减缓燃高碱煤锅炉尾部受热面的强沾污、结渣问题。高温液态排渣燃烧条件下Na的迁移、释放特性对其在炉内渣膜的捕捉行为影响巨大。为此,在沉降... 采用液态排渣旋风燃烧技术可优先将煤中Na等碱金属以硅铝酸盐熔渣的形式从炉底排出,从而有效减缓燃高碱煤锅炉尾部受热面的强沾污、结渣问题。高温液态排渣燃烧条件下Na的迁移、释放特性对其在炉内渣膜的捕捉行为影响巨大。为此,在沉降炉上研究了3种典型高碱煤(地表高氯煤、将军庙煤、沙尔湖煤)在液态排渣高温热解—燃烧过程中,煤中Na的释放特性以及Ca、Fe等对Na释放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解阶段,水溶性Na主要以Na2SO4、NaCl等形式释放,1500℃下释放率为63.1%~68.6%;酸溶性Na主要通过分解或与自由基反应释放,1500℃下释放率为64.4%~79.2%;高温下,部分水溶性Na、酸溶性Na会与灰中硅铝酸盐矿物反应转化为不可溶性Na。Ca、Fe在热解阶段对Na的释放影响并不显著;焦炭燃烧阶段,水溶性Na和酸溶性Na的释放率达95%以上,灰中不溶性Na分别为3种原煤中不溶性Na的2.64倍、2.28倍和5.6倍,表明高温液态排渣燃烧条件下,高温熔渣对Na具有一定的捕捉作用,且以不可溶性Na的形式固化于高温熔渣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煤 沾污结渣 液态排渣 碱金属释放
下载PDF
高碱金属燃料灰结渣特性表征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雪梅 史鉴 +3 位作者 胡南 赵朋山 张缦 杨海瑞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60-465,共6页
由于准东煤和生物质等碱金属含量高,其燃烧用于发电供热易造成锅炉受热面沾污结渣,成为锅炉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的技术瓶颈。灰的熔融特征参数是指导锅炉设计和运行的重要依据,实际工程应用中,普遍采用GB/T 219—2008《煤灰熔融性的测定... 由于准东煤和生物质等碱金属含量高,其燃烧用于发电供热易造成锅炉受热面沾污结渣,成为锅炉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的技术瓶颈。灰的熔融特征参数是指导锅炉设计和运行的重要依据,实际工程应用中,普遍采用GB/T 219—2008《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测定4个特征温度来描述灰熔融过程的变化,从而判断灰的沾污结渣特性。然而该方法制灰过程中碱金属挥发,导致测量结果明显高于实际值,对锅炉设计运行无指导意义。总结不同灰化终温下碱/碱土金属的释放规律:准东煤550℃时,Na析出约20%~50%,815℃时,析出在30%~80%;生物质中K在400℃时开始析出,到800℃时,K几乎全部析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国标法制灰后熔点的测量方法,尽管采用低温灰样,在制灰过程中抑制了碱金属的挥发,但在后续加热测量熔点的过程中仍会引起碱金属的释放,进而明确了国标法不适用于高碱金属燃料灰熔融特性的测定。为此,针对高碱金属燃料,提出一种低温灰化后,用压差法测定灰初试烧结温度的测量方法,并在压差法试验装置上进行测量,达初始烧结温度前,样品室压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满足达西定律,一旦出现烧结时,样品体积收缩,样品室两端压降迅速降低,则压降变化的拐点为燃料的初始烧结温度,也是灰熔融团聚的最低温度。采用低温灰化仪制得稻壳灰,并在试验台上开展初步试验,测得其初始烧结温度为695℃,与工业上实际结渣温度吻合较好,而国标法测得软化温度高达1500℃以上,远高于稻壳实际结渣温度,初步表明,该试验方法可准确表征高碱金属燃料结渣特性,为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生物质 碱金属 结渣 低温灰 压差法
下载PDF
耦合炉内气相碱金属检测的结渣预报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书益 王志超 +4 位作者 白彬 岑新坤 张雄 蒲旸 姚斌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105,共7页
高碱煤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碱金属导致炉膛受热面的沾污、结渣问题,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开展炉内结渣趋势的判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煤灰成分分析的结渣趋势判别方法与火焰发射光谱技术结合,在锅炉上安装了一套火焰发射光谱系统用... 高碱煤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碱金属导致炉膛受热面的沾污、结渣问题,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开展炉内结渣趋势的判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煤灰成分分析的结渣趋势判别方法与火焰发射光谱技术结合,在锅炉上安装了一套火焰发射光谱系统用于检测炉内气相碱金属质量浓度,使用气冷式取样枪在炉膛出口区域开展结渣试验以获得沉积样的沉积趋势。根据在线监测结果,开发了一种动态预测炉内沾污结渣预报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反映燃烧工况下各参数的监测结果,可以对当前燃烧状态下的结渣趋势进行提示,为预防结渣和进行燃烧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高碱燃料 气相碱金属 火焰发射光谱 结渣
下载PDF
低温水系碱金属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帅 郭秋卜 +2 位作者 陆雅翔 陈立泉 胡勇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66,共12页
水系碱金属离子电池因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而成为前沿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许多水系碱金属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出现运行故障或展现出极低的放电比容量,严重限制了其在恶劣的严寒... 水系碱金属离子电池因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而成为前沿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许多水系碱金属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出现运行故障或展现出极低的放电比容量,严重限制了其在恶劣的严寒气候条件下的广泛应用.本综述首先梳理了近年来低温水系碱金属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随后从电解液、电极和界面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水系碱金属离子电池在低温下运行所面对的挑战和相应的失效机制,同时系统地介绍了提高电池低温性能的改性策略并加以评述,以期为水系碱金属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及其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水系碱金属电池 电解液 电极 界面
下载PDF
基于光学诊断技术的单颗粒煤着火及碱金属辐射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金云 谢非 +5 位作者 宋旭东 白永辉 吕鹏 王焦飞 苏暐光 于广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7-1735,共9页
煤着火特性研究是实现煤高效和清洁利用的理论基础,煤中所含的K和Na等碱金属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到气相中并进入系统容易引起反应器高温腐蚀、受热面结垢和炉内结渣等问题。单颗粒煤燃烧形式简单,其相关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揭示煤着火特性... 煤着火特性研究是实现煤高效和清洁利用的理论基础,煤中所含的K和Na等碱金属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到气相中并进入系统容易引起反应器高温腐蚀、受热面结垢和炉内结渣等问题。单颗粒煤燃烧形式简单,其相关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揭示煤着火特性。基于单颗粒煤着火检测平台,探究了不同氧气体积流量下单颗粒羊场湾(YCW)烟煤和淖毛湖(NMH)褐煤燃烧过程中着火特性及碱金属Na^(*)、K^(*)辐射特性。利用高速摄像技术捕捉单颗粒煤着火过程中火焰演变过程,结合高光谱成像技术测定火焰中碱金属Na^(*)和K^(*)自发辐射光谱,获得碱金属的空间释放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煤种着火过程不同,YCW煤颗粒挥发分燃烧过程中形成包络型火焰,NMH煤则由于挥发分高,着火反应比较剧烈,未出现包络现象,且整个着火过程中火焰亮度比YCW煤强。氧气增加对煤颗粒着火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氧气体积流量增加,YCW煤和NMH煤着火延迟时间减小,且NMH煤着火延迟时间小于YCW煤。着火产生时火焰亮度最亮,火焰外形相对平缓稳定。单颗粒YCW煤和NMH煤着火燃烧过程中碱金属Na^(*)、K^(*)辐射特性在煤颗粒着火后的挥发分反应过程和焦炭燃烧过程中不同,其中,挥发分反应过程Na^(*)和K^(*)辐射强度最强,Na^(*)在挥发分反应过程和焦炭反应过程中分别存在释放峰,但K^(*)辐射强度在挥发分反应过程和焦炭燃烧过程并未出现明显的释放峰。当氧气增加,YCW煤和NMH煤碱金属释放时间逐渐提前,且NMH煤碱金属辐射开始时间小于YCW煤。另外,就单颗粒煤着火过程分析得出,燃烧火焰外围位置比中心位置碱金属Na^(*)和K^(*)释放强度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煤燃烧 火焰图像 碱金属辐射特性 光学诊断
下载PDF
量子点/碳复合材料在碱金属离子电池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立清 冯柳 +4 位作者 毛晓璇 穆洪亮 刘志超 牛金叶 高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51,共16页
碱金属离子电池作为可充电电池,是目前重要的储能设备之一。它凭借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小、绿色无污染等优点在近些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电极材料是影响碱金属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碱金属离子电池作为可充电电池,是目前重要的储能设备之一。它凭借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小、绿色无污染等优点在近些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电极材料是影响碱金属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寻求比容量高、结构稳定的电极材料是推动碱金属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量子点/碳复合材料(QDs/C)集合量子点与碳材料的优势,是碱金属离子电池优异的候选电极材料。本文首先对量子点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别综述单质量子点/碳复合材料、化合物量子点/碳复合材料及异质结构量子点/碳复合材料在碱金属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分析量子点/碳复合材料作为碱金属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优势与不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1)探索新型方法,解决量子点及其复合材料的团聚问题;(2)研究SEI膜的结构性能等,解决首次库仑效率偏低的问题;(3)明确反应机理,获取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离子电池 量子点/碳复合材料 异质结构 协同作用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碱金属氧化物对帘线钢中夹杂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家七 麻晗 +3 位作者 王德永 蔡小锋 马建超 侯栋 《中国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6,共9页
帘线钢主要用于制作轮胎骨架和切割硅片的线锯,其中主流切割钢丝的直径已经达到了47μm。夹杂物的大小、变形能力对帘线钢拉拔过程中的断丝率极为关键。为了提高帘线钢中夹杂物的变形能力,通过向钢液中添加碱金属氧化物以变质钢中夹杂物... 帘线钢主要用于制作轮胎骨架和切割硅片的线锯,其中主流切割钢丝的直径已经达到了47μm。夹杂物的大小、变形能力对帘线钢拉拔过程中的断丝率极为关键。为了提高帘线钢中夹杂物的变形能力,通过向钢液中添加碱金属氧化物以变质钢中夹杂物,从而获得塑性良好的低熔点夹杂物。向帘线钢中分别添加了吨钢质量分数为0.3%、0.5%、1.0%的Na2CO3、K2CO3、B2O3,共冶炼了9炉钢,对产品取样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夹杂物形貌和统计成分。FactSage(FactPS+FToxid数据库)相图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帘线钢中Na2CO3加入量的增加,夹杂物中铝含量逐渐降低,当Na2CO3加入吨钢质量分数为0.5%时,钢中绝大部分夹杂物落在低熔点区域;随着帘线钢中K2CO3加入量的增加,夹杂物中硅含量逐渐降低,当K2CO3加入吨钢质量分数为0.5%时,钢中绝大部分夹杂物落在低熔点区域;钢中加入B2O3后,夹杂物为SiO2-MnO-Al2O3夹杂物或以SiO2-MnO-Al2O3为核心、外围包裹BN的夹杂物,硼元素并不能溶解到夹杂物中对夹杂物进行塑性化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物 热力学计算 碱金属 LF精炼 帘线钢
下载PDF
K-Rb双碱金属混合光抽运原子气室制备与测试
17
作者 王风娇 王天顺 +3 位作者 李新坤 刘院省 蔡玉珍 郑建朋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4-848,共5页
原子气室是SERF(无自旋交换弛豫)陀螺仪敏感载体转动信息的核心器件,其原子弛豫时间等参数是影响SERF陀螺仪性能的重要因素。采用39K-87Rb双碱金属混合填充的原子气室制造工艺,通过双碱金属工作介质的混合光抽运检测技术对气室性能进行... 原子气室是SERF(无自旋交换弛豫)陀螺仪敏感载体转动信息的核心器件,其原子弛豫时间等参数是影响SERF陀螺仪性能的重要因素。采用39K-87Rb双碱金属混合填充的原子气室制造工艺,通过双碱金属工作介质的混合光抽运检测技术对气室性能进行了测试,制备出边长8 mm,壁厚1 mm的立方体原子气室。实验结果表明,39K-87Rb-129Xe混合原子气室中129Xe原子弛豫时间达到51.7 s,较单一碱金属填充方式的22 s,双碱金属混合光抽运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原子气室中原子弛豫时间,为研制高精度SERF陀螺仪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气室 碱金属填充 混合光抽运 SERF陀螺
下载PDF
典型碱金属氟盐黏度分子动力学模拟评估
18
作者 孙凯磊 王旭 +2 位作者 蔡伯清 廖春发 石忠宁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29,共6页
对碱金属氟化物LiF、NaF、KF熔盐黏度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并利用实测值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范德华势的基础上,引入核壳模型库仑势,并加入极化能量后作为势函数,依据能量耗散原理,通过Gromacs软件对LiF、NaF、KF熔盐在温度1 1... 对碱金属氟化物LiF、NaF、KF熔盐黏度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并利用实测值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范德华势的基础上,引入核壳模型库仑势,并加入极化能量后作为势函数,依据能量耗散原理,通过Gromacs软件对LiF、NaF、KF熔盐在温度1 100~1 700 K范围内选点进行黏度计算,能够准确表达温度、碱金属离子半径与黏度的定性关系;计算的结果有系统性负偏差,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案包括:(1)LiF、NaF、KF熔盐体系黏度描述模型采用严格的牛顿流体模型,而实际LiF、NaF、KF熔盐体系为似牛顿流体,需要对体系离子加速度方程添加修正项;(2)库仑常数(β)、极化率(α)以及核电荷量(qcore)是决定计算精度的关键参数,库仑常数的基础值以及合理的核电荷量和极化率的匹配关系对计算结果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氟盐 黏度 分子动力学 范德华势 能量耗散原理
下载PDF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碱金属分布及迁移特性
19
作者 曹晋曾 魏国强 +4 位作者 袁浩然 林延 杨希贤 邓丽芳 张声森 《新能源进展》 CSCD 2023年第3期228-238,共11页
生物质能源具有分布广泛,总量巨大,H/C比高的优点。对其充分利用可有效缓解当下的化石能源危机,还可以为“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做贡献。但在其综合利用过程中,其中含有的碱金属元素会带来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利用的... 生物质能源具有分布广泛,总量巨大,H/C比高的优点。对其充分利用可有效缓解当下的化石能源危机,还可以为“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做贡献。但在其综合利用过程中,其中含有的碱金属元素会带来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利用的发展。主要综述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碱金属的迁移特性,对生物质热转化中碱金属分析理论技术、生物质中碱金属含量及赋存形态、碱金属迁移转化影响因素进行论述,并对生物质内碱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区分、碱金属释放的原位检测技术以及碱金属迁移转化过程中各反应之间竞争及促进作用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化学转化 碱金属迁移 转化机理
下载PDF
沸石中碱金属阳离子对CO_(2)/N_(2)O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蔺彩虹 王丽 +3 位作者 吴瑜 刘鹏 杨江峰 李晋平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13-2021,共9页
氧化亚氮(N_(2)O)是仅次于CO_(2)和CH_(4)的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后加剧温室效应,而N_(2)O具有广泛的用途,因此对其进行回收具有重要意义。苯酚法和环己烷法生产己二酸时排放的尾气中CO_(2)与N_(2)O共存,二者具有相同的动力学直径和相似... 氧化亚氮(N_(2)O)是仅次于CO_(2)和CH_(4)的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后加剧温室效应,而N_(2)O具有广泛的用途,因此对其进行回收具有重要意义。苯酚法和环己烷法生产己二酸时排放的尾气中CO_(2)与N_(2)O共存,二者具有相同的动力学直径和相似的物理性质,它们的分离具有很大的挑战。研究了A型沸石中一价碱金属阳离子(Li^(+)、Na^(+)、K^(+)、Cs^(+))对CO_(2)/N_(2)O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XRD、ICP-OES、SEM和TGA进行表征,并对吸附性能、IAST选择性以及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碱金属阳离子半径的增大,CO_(2)和N_(2)O的吸附容量逐渐降低,CsA几乎对CO_(2)和N_(2)O均不吸附;但CO_(2)/N_(2)O选择性却呈相反的趋势,其中KA的选择性达到最高(2.6),混合气体(VCO_(2)/VN_(2)O=50%/50%)穿透实验结果也表明KA具有一定的CO_(2)/N_(2)O吸附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氧化亚氮 沸石 碱金属阳离子 离子交换 吸附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