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提取碱韭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高雪峰 高健 +3 位作者 门中华 董贵成 李丹妮 赵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7-206,共10页
碱韭是我国西北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物质。为促进天然碱韭的黄酮开发利用,对超声波辅助高效提取碱韭总黄酮的工艺及碱韭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以天然碱韭为试材,通过单因素... 碱韭是我国西北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物质。为促进天然碱韭的黄酮开发利用,对超声波辅助高效提取碱韭总黄酮的工艺及碱韭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以天然碱韭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确定了影响总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和最佳范围。在此基础上,对正交试验设计和五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进行对比,确定出高效提取碱韭总黄酮的最佳组合工艺条件;同时,以维生素C为对照,比较了碱韭不同部位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O_(2)^(-)、·OH_(4)种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结果显示碱韭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分别为60%、50℃、40 min、1∶40(g∶mL)、400 W,提取率为(5.47±0.035)%,与预测值5.22%高度相符,总黄酮纯度为(34.59±0.13)%。碱韭总黄酮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测定结果表明,碱韭各部分总黄酮均能够有效清除4种自由基,最高清除率分别为87.87%、98.86%、91.68%和98.35%。其中对·O_(2)^(-)和·OH的清除效果优于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且叶和花的清除效果优于根。碱韭各部位总黄酮的还原能力均大于维生素C,还原能力表现为根>花>叶。研究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碱韭总黄酮工艺高效安全可靠,得到的总黄酮提取物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可以为碱韭综合化、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韭 总黄酮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
下载PDF
碱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优选
2
作者 高雪峰 高健 +3 位作者 杨昱萍 门中华 董贵成 赵鹏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1期70-75,79,共7页
目的:筛选适用于测定碱韭总黄酮含量的试验方法,并对不同采集年份、不同部位碱韭总黄酮进行分析评价。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碱韭叶为试验材料,对比NaNO_(2)-Al(NO_(3))_(3)-NaOH比色法、AlCl_(3)比色法、直接测定法对碱韭总黄酮含量测... 目的:筛选适用于测定碱韭总黄酮含量的试验方法,并对不同采集年份、不同部位碱韭总黄酮进行分析评价。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碱韭叶为试验材料,对比NaNO_(2)-Al(NO_(3))_(3)-NaOH比色法、AlCl_(3)比色法、直接测定法对碱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然后对AlCl_(3)比色法测定条件(显色时间、AlCl3加入量、显色温度、p H值和乙醇的浓度)进行了优化。结果:选用AlCl_(3)比色法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采用优化后的AlCl_(3)比色法测定条件测得碱韭总黄酮主要存在于叶和花中,平均含量为(38.60±5.79)mg·g^(-1)。结论:碱韭具有较高的黄酮应用价值,可作为食品黄酮类添加剂和营养保健食品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韭 AlCl_3比色法 总黄酮
下载PDF
不同梯度硫酸铵和尿素添加对碱韭(Allium polyrhizum)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兴丽 宋彦涛 乌云娜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31-35,共5页
氮沉降是近年来草地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试验以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优势植物碱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采样时间[9月1日(T1),9月16日(T2)]不同梯度(0,5,10,20g·m^-2)硫酸铵和尿素添加对碱韭根、鳞茎、叶生物量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的... 氮沉降是近年来草地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试验以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优势植物碱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采样时间[9月1日(T1),9月16日(T2)]不同梯度(0,5,10,20g·m^-2)硫酸铵和尿素添加对碱韭根、鳞茎、叶生物量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未施氮处理相比较,添加硫酸铵和尿素两种氮素化合物均有助于提高碱韭根、鳞茎、叶生物量,但仅9月16日(T2)时尿素梯度处理对根、鳞茎、叶生物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两种氮素化合物、氮梯度及二者相互作用对碱韭各构件生物量比例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采样时间的延迟,碱韭根比例显著增加(P<0.05),叶比例显著降低(P<0.05),根冠比显著增加(P<0.05),但鳞茎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综合说明,在氮沉降环境下,碱韭无性繁殖分配比例保持恒定,主要通过叶片和根系的权衡,提高自身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碱韭 根冠比 生物量分配 鳞茎
下载PDF
内蒙古野生碱韭食用花中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鹏 秦永林 +1 位作者 门中华 董贵成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2-297,共6页
本文以采自内蒙古3个地区野生碱韭食用花为试材,采用色谱法及常规分析法测定了其主要营养物质含量,以期探明碱韭的营养药用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碱韭食用花的营养品质差异较大,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明... 本文以采自内蒙古3个地区野生碱韭食用花为试材,采用色谱法及常规分析法测定了其主要营养物质含量,以期探明碱韭的营养药用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碱韭食用花的营养品质差异较大,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明显,其中鄂尔多斯市综合品质最好;食用花中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其总黄酮、维生素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常用栽培韭菜,至少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多种药用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6.20%,蛋氨酸和胱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丰富,占总氨基酸23.40%和13.59%;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79.80%,人体必需脂肪酸为36.49%,亚油酸为27.51%,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饱和脂肪酸(SFA)比值为3.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韭 食用花 营养成分 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色谱法
原文传递
内蒙古地区野生碱韭花期主要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鹏 董贵成 门中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52-156,共5页
以处于花期的野生碱韭为试材,对采自5个地区碱韭的花、叶、根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以期探明碱韭的营养保健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野生碱韭营养品质高于常规栽培韭菜,尤其维生素C含量丰富,平均含量482.5mg... 以处于花期的野生碱韭为试材,对采自5个地区碱韭的花、叶、根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以期探明碱韭的营养保健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野生碱韭营养品质高于常规栽培韭菜,尤其维生素C含量丰富,平均含量482.5mg·(100g)^(-1)FW,最高可达1 146.1mg·(100g)^(-1)FW;作为调味佳品的花中富含营养物质,是一种天然的药食两用保健食品;不同地区碱韭的主要营养品质差异较大,受气候条件与土壤环境的影响明显,其中鄂尔多斯市的碱韭综合营养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韭 花期 营养成分
原文传递
3种野生葱属植物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赵金花 李青丰 +1 位作者 那仁图雅 斯琴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96,共4页
采用TTC法、孢粉染色法及联苯胺一过氧化氢法,从花粉活力、花粉可育性及柱头可授性方面研究了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碱韭A.polyrhizum和细叶韭A.tenuissimum 3种野生葱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3种野生葱属植物的花粉... 采用TTC法、孢粉染色法及联苯胺一过氧化氢法,从花粉活力、花粉可育性及柱头可授性方面研究了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碱韭A.polyrhizum和细叶韭A.tenuissimum 3种野生葱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3种野生葱属植物的花粉活力和可育率均较高,分别为蒙古韭73.40%±2.94%,79.44%±2.83%;碱韭71.23%±4.39%,84.32%±1.63%;细叶韭80.62%±4.11%,70.93%±4.86%。三者花粉活力下降快,花粉寿命约为8h,最佳传粉期为开花后3~4h。三者的柱头均具较高的可授性,可授性持续5d左右,最佳授粉期为2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 碱韭 细叶 花粉活力 花粉可育性 柱头可授性
下载PDF
内蒙古3种野生葱属植物种子吸水与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金花 李青丰 巴德玛嘎力布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5-98,共4页
以内蒙古草原上常见的蒙古韭(A.mongolicum)、碱韭(A.polyrhizum)和细叶韭(A.tenuissimum)3种葱属植物为材料,对其种子吸水特性及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蒙古韭种子在30 h内吸水饱和,其吸水量为种子重量... 以内蒙古草原上常见的蒙古韭(A.mongolicum)、碱韭(A.polyrhizum)和细叶韭(A.tenuissimum)3种葱属植物为材料,对其种子吸水特性及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蒙古韭种子在30 h内吸水饱和,其吸水量为种子重量的77%;碱韭种子在34 h内吸水饱和,其吸水量为种子重量的73%;细叶韭种子在26 h内吸水饱和,其吸水量为种子重量的60%。3种野生葱属植物种子自然休眠期约7个月。蒙古韭和细叶韭的种子属于种孔抑制和胚后熟的综合型休眠;碱韭种子属于种孔抑制的强迫性休眠。3种野生葱属植物种子适宜萌发温度为15℃恒温或15~25℃变温。黑暗对细叶韭种子萌发无明显促进作用。而蒙古韭和碱韭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嫌光性。在适宜萌发条件下,3种野生葱属植物种子萌发率均能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 碱韭 细叶 种子吸水特性 种子萌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