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3+)/Nd^(3+)/Tm^(3+)共掺碲酸盐玻璃近红外发射和能量传递机理
1
作者 陈安民 马飞云 +2 位作者 崔令江 张鹏 王传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1176,共6页
为满足通信网络飞速发展对密集波分复用系统(DWDM)传输容量需求的不断增加,对DWDM系统核心器件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碲酸盐玻璃因其具有稀土离子溶解度高,声子能量低和高折射率等优点已成为替代传统掺铒石英光纤... 为满足通信网络飞速发展对密集波分复用系统(DWDM)传输容量需求的不断增加,对DWDM系统核心器件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碲酸盐玻璃因其具有稀土离子溶解度高,声子能量低和高折射率等优点已成为替代传统掺铒石英光纤的理想材料。掺稀土碲酸盐玻璃可以作为宽带光纤放大器的理想增益介质来实现信号有效放大,因此提高掺铒碲酸盐玻璃光谱性能并拓展其放大带宽对DWDM系统扩容具有重要意义。通过Er^(3+)、Nd^(3+)和Tm^(3+)共同掺杂提高碲酸盐玻璃的放大带宽以获得超宽带发光。Er^(3+)、Nd^(3+)和Tm^(3+)分别通过跃迁产生1.55、1.34和1.85μm波段的发光,且三个近红外发射波段基本相邻。采用三种离子共掺的方式,通过离子间发生能量传递(ET)来实现碲酸盐玻璃在连续光谱中的发光。在TeO_(2)-WO_(3)-ZnO-Na_(2)O-Er_(2)O_(3)碲酸盐玻璃中,先进行Er^(3+)/Nd^(3+)掺杂,分析Er^(3+)/Nd^(3+)间能量传递机理,得到Er_(2)O_(3)、Nd_(2)O_(3)掺杂浓度分别为1、0.1 mol%时玻璃发光强度较佳。再进行不同Tm^(3+)浓度下的Er^(3+)/Nd^(3+)/Tm^(3+)三种离子掺杂,最后采用高温熔融退火法制备得到热稳定性能良好的Er^(3+)/Nd^(3+)/Tm^(3+)掺杂碲酸盐玻璃。Er^(3+)、Nd^(3+)和Tm^(3+)间发生能量传递,在1250~2100 nm范围内产生了发光中心为1.3、1.5和1.8μm的三个波段发光,覆盖了整个O、E、S、C、L和U波段。1.5μm处的荧光半高宽(FWHM)增加到131.68 nm,1.8μm处的FWHM高达251.75 nm。详细分析了三种稀土掺杂时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机理。光谱结果表明,当Er_(2)O_(3)、Nd_(2)O_(3)、Tm_(2)O_(3)掺杂浓度分别为1、0.1、0.2 mol%时,Er^(3+)/Nd^(3+)/Tm^(3+)三掺碲酸盐玻璃是超宽带光纤放大器设计的一种有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酸盐玻璃 近红外发光 能量传递 热稳定性能
下载PDF
基于色散调控氟碲酸盐玻璃光纤的O-U波段平坦光频梳产生
2
作者 陈禹先 张绪成 +4 位作者 金冠宇 孟凡超 贾志旭 秦伟平 秦冠仕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8-467,共10页
光学频率梳(简称光频梳)作为一种优秀的多波长光源在通信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将光频梳光源与波分复用技术(WDM)、空分复用技术结合(SDM),通信系统可以具有百Tbit/s量级的传输速率,在5G/6G通信、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方面具有重... 光学频率梳(简称光频梳)作为一种优秀的多波长光源在通信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将光频梳光源与波分复用技术(WDM)、空分复用技术结合(SDM),通信系统可以具有百Tbit/s量级的传输速率,在5G/6G通信、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实现光频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分别为基于锁模激光器产生飞秒光频梳、基于光学微腔产生光频梳、基于电光调制器产生光频梳以及基于行波四波混频产生光频梳。它们各具特点,但均很难同时实现宽光谱、高信噪比、高平坦度、高的单梳齿功率以及梳齿频率间隔大范围可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光频梳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本文提出基于受激布里渊激光腔产生种子梳,采用腔外负色散光纤进行脉冲压缩,进一步利用色散调控的高非线性氟碲酸盐光纤进行扩谱,从而实现光频梳产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该系统,我们可以得到重复频率大范围可调、光谱覆盖整个O-U波段且在O-U波段梳齿强度标准差小于5 dB的平坦光频梳,证明了通过基于布里渊激光腔与色散调控高非线性氟碲酸盐光纤的光学系统产生可用于光通信的平坦光频梳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频梳 色散调控氟碲酸盐玻璃光纤 脉冲压缩 腔外扩谱 O-U波段平坦
下载PDF
19芯碲酸盐玻璃放大光纤的低串扰结构设计及性能仿真
3
作者 张敏 王弦歌 +11 位作者 李宁哲 肖峰 贾金升 黄庆 白胜闯 刘自军 沈祥 戴世勋 聂秋华 赵丹 秦冠仕 王训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4-700,共7页
基于空分复用技术的多芯光纤通信核心指标之一是信道串扰,该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传输距离及信号质量,尤其是在宽带光纤放大系统中。本文重点讨论了弱耦合19芯光纤的串扰问题,同时提出了一种利于多组分碲酸盐玻璃挤压制备的沟槽辅助... 基于空分复用技术的多芯光纤通信核心指标之一是信道串扰,该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传输距离及信号质量,尤其是在宽带光纤放大系统中。本文重点讨论了弱耦合19芯光纤的串扰问题,同时提出了一种利于多组分碲酸盐玻璃挤压制备的沟槽辅助型19芯光纤,并采用耦合功率理论和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了相关性能的数值仿真,系统研究了沟槽尺寸、折射率分布及相关光纤参数对芯间串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光纤在1550 nm处拥有-156 dB/100 m的低串扰值,可以满足大容量光纤通信用宽带光放大器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串扰 19芯光纤 沟槽辅助型 多组分碲酸盐玻璃
下载PDF
三维立体显示用稀土掺杂氧卤碲酸盐玻璃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时清 马红萍 +2 位作者 张在宣 沈为民 姜中宏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73-1176,共4页
制备了一种新的Er3+/Tm3+/Yb3+共掺氧卤碲酸盐玻璃。研究了基质玻璃的热稳定性能、Raman光谱和上转换发光。发现:氧卤碲酸盐玻璃具有好的热稳定性能和低的声子能量,在980nmLD激发下,可同时观察到明显的蓝色(476nm)、绿色(530nm和545nm)... 制备了一种新的Er3+/Tm3+/Yb3+共掺氧卤碲酸盐玻璃。研究了基质玻璃的热稳定性能、Raman光谱和上转换发光。发现:氧卤碲酸盐玻璃具有好的热稳定性能和低的声子能量,在980nmLD激发下,可同时观察到明显的蓝色(476nm)、绿色(530nm和545nm)和红色(656nm)上转换发光。上转换蓝光(476nm)是由于Tm3+离子1G4→3H6跃迁,上转换的绿光(530nm和545nm)是由于Er3+离子2H11/2→4I15/2和4S3/2→4I15/2跃迁,上转换红光(656nm)是由于Er3+离子4F9/2→4I15/2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卤碲酸盐玻璃 上转换发光 三维立体显示 稀土掺杂玻璃
下载PDF
Tm^(3+)在亚碲酸盐玻璃中升频发光的研究及其光谱性质的J-O计算 被引量:7
5
作者 牛春晖 曹望和 +1 位作者 陈宝玖 臧春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4-628,共5页
报道了一种新组份亚碲酸盐玻璃作为掺稀土基质在提高升频发光效率方面的优良特性 .在 970 mm LD泵浦下这种 Tm3 + 掺杂的亚碲酸玻璃明显的蓝色及红色升频发光 ,通过测量其吸收光谱 ,用 J-O理论计算了这种玻璃基质中 Tm3 + 离子各发光能... 报道了一种新组份亚碲酸盐玻璃作为掺稀土基质在提高升频发光效率方面的优良特性 .在 970 mm LD泵浦下这种 Tm3 + 掺杂的亚碲酸玻璃明显的蓝色及红色升频发光 ,通过测量其吸收光谱 ,用 J-O理论计算了这种玻璃基质中 Tm3 + 离子各发光能级的自发辐射几率、跃迁振子强度、分支比及寿命等光谱参量 .并计算了 481 mm和 650 mm两种发光的发射截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 光谱性质 J-O计算 升频发光 碲酸盐玻璃 发射截面 稀土离子
下载PDF
Tm^(3+)/Yb^(3+)掺杂亚碲酸盐玻璃蓝红光上转换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牛春晖 曹望和 +1 位作者 臧春雨 陈宝玖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研究了掺Tm3+ /Yb3+ 亚碲酸盐玻璃室温下的上转换发光。用 970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 ,得到了高效率的 480nm波长上转换的荧光。通过对不同掺杂浓度样品的发光比较 ,发现了这种玻璃上转换发光的浓度猝灭现象 ,找出了这种玻璃... 研究了掺Tm3+ /Yb3+ 亚碲酸盐玻璃室温下的上转换发光。用 970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 ,得到了高效率的 480nm波长上转换的荧光。通过对不同掺杂浓度样品的发光比较 ,发现了这种玻璃上转换发光的浓度猝灭现象 ,找出了这种玻璃得到高效率上转换发光的适宜浓度 ,并对Tm3+ 的浓度猝灭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泵浦强度关系曲线的拟合 ,看到这种上转换是三光子吸收过程 ,这与通过能级图分析得到的结果相同。另外 ,也对 65 0nm波长的上转换发光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碲酸盐玻璃 稀土 上转换发光 浓度猝灭 化物玻璃 光吸收 激光器 工作物质
下载PDF
掺铒氧氟碲酸盐玻璃的上转换发光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时清 张军杰 +3 位作者 戴世勋 孙洪涛 胡丽丽 姜中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15-1418,共4页
研究了掺铒氧氟碲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和上转换发光光谱,分析了Er3+离子在氧氟碲酸盐玻璃中的上转换发光机理.结果表明:通过975nm的激光二极管(LD)激发,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强烈的绿光(524和545nm)和红光(655nm),分别是由于Er3+离子2H(11... 研究了掺铒氧氟碲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和上转换发光光谱,分析了Er3+离子在氧氟碲酸盐玻璃中的上转换发光机理.结果表明:通过975nm的激光二极管(LD)激发,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强烈的绿光(524和545nm)和红光(655nm),分别是由于Er3+离子2H(11/2)→4I(15/2),4S(3/2)→4I(15/2),和4F(9/2)→4I(15/2)跃迁.随PbF2含量增加,绿光的发光强度增加趋势较小,而红光的发光强度增加趋势大于绿光.上转换发光机理主要涉及能量转移和激发态吸收,强烈的绿光和红光激发都是由于双光子吸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碲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上转换发光 Er^3+离子
下载PDF
含纳米晶颗粒的Yb^(3+)/Er^(3+)共掺透明碲酸盐玻璃陶瓷的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刚 戴世勋 +3 位作者 于春雷 张军杰 胡丽丽 姜中宏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8-523,共6页
在组成为15Li2O-15Nb2O5-70TeO2-0.1Er2O3-0.4Yb2O3(%,摩尔分数)的碲酸盐玻璃基础上,采用两步热处理法制备了透明的含纳米晶颗粒碲酸盐玻璃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玻璃陶瓷中的晶体颗粒组成为Yb6Te5O19.2或Er6Te5O19.2,晶粒... 在组成为15Li2O-15Nb2O5-70TeO2-0.1Er2O3-0.4Yb2O3(%,摩尔分数)的碲酸盐玻璃基础上,采用两步热处理法制备了透明的含纳米晶颗粒碲酸盐玻璃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玻璃陶瓷中的晶体颗粒组成为Yb6Te5O19.2或Er6Te5O19.2,晶粒尺寸约为55 nm。根据Judd-Ofelt理论计算了Er3+离子在基质玻璃和玻璃陶瓷中的光谱参数Ωt(t=2,4,6)以及Er3+∶4I15/2→4I13/2跃迁自发辐射几率,根据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4I13/2→4I15/2跃迁的发射截面。测试了基质玻璃和玻璃陶瓷的拉曼光谱,对比研究了铒离子在基质玻璃和玻璃陶瓷中1.5μm处荧光和上转换光谱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碲酸盐玻璃 玻璃陶瓷 铒离子 光谱性质 稀土
下载PDF
宽带放大器用碲酸盐玻璃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周跃芬 刘粤惠 +2 位作者 戴世勋 邓再德 姜中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3-519,共7页
硫酸盐玻璃作为宽带放大器用掺解或掺铥基质材料目前已成为宽带玻璃主动光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碲酸盐玻璃组成、结构、热稳定性、光谱特性四个方面总结了碲酸盐玻璃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碲酸盐玻璃 宽带放大器 玻璃光纤
下载PDF
Tm^(3+)/Yb^(3+)共掺碲酸盐玻璃的近红外发光及能量传递机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星辰 周亚训 +3 位作者 王森 魏淑林 戴世勋 王训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28-1035,共8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组分为TeO2-ZnO-Na2O的Tm3+离子单掺和Tm3+/Yb3+共掺碲酸盐玻璃,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分析了玻璃样品的强度参量Ωt(t=2,4,6),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荧光分支比β和荧光辐射寿命τrad等光谱参量,测量得到了不同Yb3+...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组分为TeO2-ZnO-Na2O的Tm3+离子单掺和Tm3+/Yb3+共掺碲酸盐玻璃,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分析了玻璃样品的强度参量Ωt(t=2,4,6),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荧光分支比β和荧光辐射寿命τrad等光谱参量,测量得到了不同Yb3+离子掺杂浓度下玻璃样品的Tm3+离子上转换发光谱.结果显示,在980nm泵浦光激励下玻璃样品发射出强烈的近红外上转换荧光.对Tm3+离子上转换发光分析表明,强烈的Tm3+离子近红外上转换发光主要来自于Yb3+/Yb3+离子间的共振能量传递以及基于单声子和双声子辅助的Yb3+/Tm3+离子间的非共振能量传递过程,并进一步计算得到了声子贡献比和能量传递系数.最后,计算分析了Tm3+∶3 F4→3 H6能级间跃迁的1.8μm波段吸收截面、受激发射截面和增益系数.研究表明,Yb3+/Tm3+共掺TeO2-ZnO-Na2O玻璃可以作为近红外波段固体激光器的潜在增益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酸盐玻璃 Tm3+/Yb3+共掺 能量传递 上转换
下载PDF
掺铒碲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和能量传递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建虎 戴世勋 +2 位作者 李顺光 胡丽丽 姜中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5-490,共6页
测试了掺Er碲酸盐玻璃在 974nmLD泵浦下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上转换光谱 ,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 + 的受激发射截面 ,分析了碲酸盐玻璃中Er3 + 离子的上转换发光机制 ,研究了Yb3 + 离子对Er3
关键词 掺饵 碲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能量传递 Er^3+离子 上转换发光机制
下载PDF
Dy^(3+)-Tb^(3+)掺杂氟氧碲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倩 张为欢 +3 位作者 欧阳绍业 杨斌 张约品 夏海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167,共6页
实验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系列Dy3+离子、Tb3+离子单掺或共掺氟氧碲酸盐玻璃样品.测试了不同摩尔含量的Dy3+离子和Tb3+离子的氟氧碲酸盐玻璃样品的密度,分析了紫外-可见透射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发光衰减曲线,研究了不同摩尔含... 实验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系列Dy3+离子、Tb3+离子单掺或共掺氟氧碲酸盐玻璃样品.测试了不同摩尔含量的Dy3+离子和Tb3+离子的氟氧碲酸盐玻璃样品的密度,分析了紫外-可见透射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发光衰减曲线,研究了不同摩尔含量的Dy3+离子和Tb3+离子的氟氧碲酸盐玻璃样品光谱性能及Dy3+离子到Tb3+离子能量传递机理.结果表明:Dy3+离子、Tb3+离子单掺或共掺氟氧碲酸盐玻璃样品的密度均大于5g·cm-3,最大可达6.09g·cm-3;Dy3+离子可以敏化Tb3+离子,促进其发光,但当Dy3+离子超过一定浓度后,会发生离子间浓度猝灭效应,Tb3+离子的发光反而降低.试验测得,Dy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0mol%,此时,Tb3+离子掺杂浓度为6.0mol%,Tb3+离子发光效果最强.依据Dexter能量传输理论,并对Dy3+离子和Tb3+离子的能级图及能级间的跃迁进行分析,可知Dy3+离子和Tb3+离子间的能量传递方式为非辐射共振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酸盐玻璃 稀土掺杂 激发与发射 发光 光谱分析 能量传递 Dexter理论
下载PDF
掺铒碲酸盐玻璃的制备和光谱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鹤 刘粤惠 +2 位作者 周跃芬 戴世勋 姜中宏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制备了掺铒碲酸盐玻璃80TeO2-10La2O3-10RmOn(RmOn=BaO,Na2O,Li2O),用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碲酸盐玻璃的热力学稳定性。应用MeCumber理论计算了Er3+在碲酸盐玻璃中的受激发射截面σemi=9.51×10-21 cm2。利用所测玻璃的吸收光谱,应用J... 制备了掺铒碲酸盐玻璃80TeO2-10La2O3-10RmOn(RmOn=BaO,Na2O,Li2O),用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碲酸盐玻璃的热力学稳定性。应用MeCumber理论计算了Er3+在碲酸盐玻璃中的受激发射截面σemi=9.51×10-21 cm2。利用所测玻璃的吸收光谱,应用Jadd-Ofelt理论计算出碲酸盐玻璃的J-O强度参数,Er3+在玻璃中的自发辐射机率,荧光分支比及跃迁振子强度等光谱参数。从玻璃的荧光光镨测得掺Er3+碲酸盐玻璃的荧光半高峰为75 nm。作为光放大器介质的掺Er3+碲酸盐玻璃的荧光峰半高宽与受激发射截面积值分别为铝硅酸盐玻璃的2.8倍和4.3倍,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宽带光纤放大器用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酸盐玻璃 宽带光纤放大器 McCumber理论 受激发射截面 半高宽
下载PDF
掺铒碲酸盐玻璃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光谱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炳炎 刘粤惠 +1 位作者 陈东丹 姜中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0-556,共7页
分析了掺Er3+碲酸盐玻璃的热力学稳定性能,研究了掺Er3+碲酸盐玻璃的吸收和荧光光谱性质;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碲酸盐玻璃中Er3+离子的强度参数Ω(Ω2=4.79×10-20cm2, Ω4=1.52×10-20cm2,Ω6=0.66×10-20cm2),计算了... 分析了掺Er3+碲酸盐玻璃的热力学稳定性能,研究了掺Er3+碲酸盐玻璃的吸收和荧光光谱性质;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碲酸盐玻璃中Er3+离子的强度参数Ω(Ω2=4.79×10-20cm2, Ω4=1.52×10-20cm2,Ω6=0.66×10-20cm2),计算了离子的自发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的受激发射截面(σe=10.40×10-21cm2)、Er3+离子4I13/2→4I15/2 发射谱的荧光半高宽(FWHM=65.5nm)及各能级的荧光寿命(4I13/2能级为τrad=3.99ms);比较了不同基质玻璃中Er3+离子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掺铒碲酸盐玻璃更适合于掺Er3+光纤放大器实现宽带和高增益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酸盐玻璃 热力学稳定性 光谱性质 Judd—Ofelt理论
下载PDF
混合碱效应对碲酸盐玻璃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炳炎 陈东丹 +1 位作者 刘粤惠 姜中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51,共4页
制备了一系列分别含有Li2 O/Na2 O、Li2 O/K2 O、Na2 O/K2 O不同摩尔比的 0 7TeO2- 0 2ZnO -xR2 O - (0 1-x)R′2 O系统碲酸盐玻璃 .通过DSC测定玻璃的转变温度Tg 和析晶开始温度Tx,研究了混合碱效应对玻璃热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 制备了一系列分别含有Li2 O/Na2 O、Li2 O/K2 O、Na2 O/K2 O不同摩尔比的 0 7TeO2- 0 2ZnO -xR2 O - (0 1-x)R′2 O系统碲酸盐玻璃 .通过DSC测定玻璃的转变温度Tg 和析晶开始温度Tx,研究了混合碱效应对玻璃热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Li2 O/Na2 O、Li2 O/K2 O、Na2 O/K2 O的摩尔比分别为 1∶4 ,2∶3,1∶4时 ,玻璃的热稳定性较好 ;0 7TeO2 -0 2ZnO -xLi2 O - (0 1-x)K2 O系列玻璃的热稳定性普遍比同配比的 0 7TeO2 - 0 2ZnO-xLi2 O - (0 1-x)Na2 O系列玻璃的热稳定性高 ,0 7TeO2 - 0 2ZnO -xNa2 O - (0 1-x)K2 O系列的又比 0 7TeO2 - 0 2ZnO -xLi2 O - (0 1-x)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酸盐玻璃 热稳定性 混合碱效应
下载PDF
辅助电场下局域分布纳米晶掺杂铌碲酸盐玻璃的制备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健 李博芳 +1 位作者 井冲 黄文旵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1-494,共4页
利用热处理温度场与辅助电场相匹配的技术,控制含AgCl的铌碲酸盐系统非线性光学玻璃的核化与析晶过程,进而可以精确控制玻璃中AgCl纳米晶体的析出。在300~350℃区域对TeO2–Nb2O5–BaO–AgCl系统玻璃进行辅助电场诱导下的热处理,可以... 利用热处理温度场与辅助电场相匹配的技术,控制含AgCl的铌碲酸盐系统非线性光学玻璃的核化与析晶过程,进而可以精确控制玻璃中AgCl纳米晶体的析出。在300~350℃区域对TeO2–Nb2O5–BaO–AgCl系统玻璃进行辅助电场诱导下的热处理,可以获得尺寸均匀的AgCl纳米晶体。在热处理过程中加载电场与否将明显影响析出纳米晶体的尺寸和含量。热处理的同时利用电场的可局域加载的特性,可以在同一块玻璃中控制获得各种局域分布的纳米晶掺杂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酸盐玻璃 辅助电场 纳米晶 局域分布
下载PDF
氟化物对Er^(3+)/Yb^(3+)共掺的碲酸盐玻璃上转换和红外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玉洁 林健 +3 位作者 张文俊 钱帅 李辰 张硕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7-292,共6页
Er3+/Yb3+共掺的碲酸盐玻璃由于其良好的上转换发光性能而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将氟化物引入碲酸盐玻璃中,通过熔融法制备了量比为70TeO2-(30-x)ZnO-xZnF2-0.15Er2O3-1.5Yb2O3(x=0,5,10,15,20)的碲酸盐氧氟玻璃样品,并测试其热稳定性、... Er3+/Yb3+共掺的碲酸盐玻璃由于其良好的上转换发光性能而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将氟化物引入碲酸盐玻璃中,通过熔融法制备了量比为70TeO2-(30-x)ZnO-xZnF2-0.15Er2O3-1.5Yb2O3(x=0,5,10,15,20)的碲酸盐氧氟玻璃样品,并测试其热稳定性、拉曼光谱以及受激发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氟化物含量的提高,Er3+离子的410,555,670 nm上转换发光和2~3μm波段中红外发光得到增强,并且红光提高强度比绿光和蓝光更明显。在分析了氟离子引入后对上转换与近中红外波段发光的内在影响机制发现:碲酸盐玻璃系统中的氟化物一方面促进能量传递过程中Er3+离子的双光子吸收,促进粒子跃迁至相应的高能级;另一方面,引入氟化物后的碲酸盐玻璃的最大能量声子态密度下降也是降低无辐射跃迁概率、提高上转换和中红外发射强度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铒镱共掺 上转换发光 中红外发光 氧氟碲酸盐玻璃
下载PDF
掺Nd^(3+)碲酸盐玻璃光谱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约品 夏海平 +2 位作者 章践立 王金浩 姜淳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1-554,共4页
制备了Nd3+掺杂的碲酸盐玻璃,测量了试样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计算了碲酸盐玻璃中Nd3+离子的强度参数(Ω2,Ω4,Ω6),给出了Nd3+离子的发光特性(A,β,τrad,σ)的计算结果,研究了其荧光特性、浓度淬灭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组分70TeO2-20Zn... 制备了Nd3+掺杂的碲酸盐玻璃,测量了试样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计算了碲酸盐玻璃中Nd3+离子的强度参数(Ω2,Ω4,Ω6),给出了Nd3+离子的发光特性(A,β,τrad,σ)的计算结果,研究了其荧光特性、浓度淬灭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组分70TeO2-20ZnO-(10-x)La2O3-xNd2O3(%,摩尔分数)碲酸盐玻璃具有高的发射截面和低声子能的特性。当x为0.5时荧光强度和发射截面最大,即在碲酸盐玻璃中Nd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5%(1.93×1020ions.cm-3)。碲酸盐玻璃中Nd3+离子实测荧光特性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3+掺杂 碲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稀土
下载PDF
Tm^(3+)/Yb^(3+)共掺氧氯碲酸盐玻璃上转换发光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时清 赵士龙 +2 位作者 张丽艳 王宝玲 陈亮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7-550,共4页
制备了Tm3+/Yb3+共掺氧氯碲酸盐玻璃,研究了玻璃的热稳定性能、Raman光谱和上转换发光光谱,分析了上转换发光机制。结果表明:通过980 nm的激光二极管激发,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强烈的蓝光(476 nm)和微弱的红光(649 nm),分别是Tm3+离子的1G... 制备了Tm3+/Yb3+共掺氧氯碲酸盐玻璃,研究了玻璃的热稳定性能、Raman光谱和上转换发光光谱,分析了上转换发光机制。结果表明:通过980 nm的激光二极管激发,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强烈的蓝光(476 nm)和微弱的红光(649 nm),分别是Tm3+离子的1G4→3H6和1G4→3H4跃迁。随氯化铅含量增加,基质玻璃的热稳定性能增强,基质玻璃的声子能量降低,上转换蓝光和红光的强度增加。表明Tm3+/Yb3+共掺氧氯碲酸盐玻璃是一种上转换蓝光激光器的潜在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氯碲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上转换发光 稀土
下载PDF
Ag纳米晶对Tm/Yb共掺碲酸盐玻璃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文俊 林健 +4 位作者 孙光耀 贾玉洁 钱帅 任军江 戎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9-564,共6页
在稀土离子掺杂碲酸盐玻璃中引入Ag纳米晶,通过等离子共振(SPR)可使荧光发射得到增强,上转换发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研究了Ag纳米晶对Tm3+/Yb3+共掺碲酸盐玻璃上转换发光的影响,分析了上转换发光机理。结果发现,经过(330℃,30 min)热处... 在稀土离子掺杂碲酸盐玻璃中引入Ag纳米晶,通过等离子共振(SPR)可使荧光发射得到增强,上转换发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研究了Ag纳米晶对Tm3+/Yb3+共掺碲酸盐玻璃上转换发光的影响,分析了上转换发光机理。结果发现,经过(330℃,30 min)热处理后,玻璃中析出了Ag纳米颗粒,尺寸为5~8 nm。Ag纳米晶的引入可使玻璃上转换蓝、红光由三光子吸收转变为双光子吸收。由于局域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以及Ag与Tm3+之间的能量转移,使得含Ag纳米晶玻璃的荧光强度比不含Ag纳米晶的玻璃提高了约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 YB 碲酸盐玻璃 Ag纳米晶 上转换发光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