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森林的地下碳分配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光水 杨玉盛 +2 位作者 谢锦升 杜紫贤 张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148-5157,共10页
通过收集国内33个森林样地的土壤呼吸和年凋落物量数据,分析中国森林地下碳分配(TBCA)模式。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土壤呼吸年通量与年凋落物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R2=0.3319,P=0.000),其中成熟林土壤呼吸与年凋落物量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R2=0... 通过收集国内33个森林样地的土壤呼吸和年凋落物量数据,分析中国森林地下碳分配(TBCA)模式。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土壤呼吸年通量与年凋落物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R2=0.3319,P=0.000),其中成熟林土壤呼吸与年凋落物量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R2=0.3245,P=0.004),但未成熟林土壤呼吸与年凋落物量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R2=0.3485,P=0.092)。中国森林的地下碳分配变化范围1.460~25.100tChm-2a-1,平均值为9.217tChm-2a-1;中国森林的TBCA与年均气温相关关系不显著(P=0.196),但与年均降水量则呈显著正相关(R=0.480,P=0.021)。中国森林TBCA和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平均贡献分别为74.2%和25.8%;中国森林TBCA对土壤呼吸的贡献随土壤呼吸增大而增大,而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则随土壤呼吸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地下碳分配 土壤呼吸 凋落物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物理组分中有机碳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18
2
作者 吴建国 张小全 +1 位作者 王彦辉 徐德应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29,共11页
根据宁夏固原地区近 2 5a的历史资料 ,本文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 :天然次生林 (山杨、辽东栎、灌木 )、次生林砍伐后形成的牧草地、农田及农田或牧草地形成的人工林 (13a、18a、2 5a华北落叶松 ) ,并应用土壤有机质物理分组方法对这些类... 根据宁夏固原地区近 2 5a的历史资料 ,本文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 :天然次生林 (山杨、辽东栎、灌木 )、次生林砍伐后形成的牧草地、农田及农田或牧草地形成的人工林 (13a、18a、2 5a华北落叶松 ) ,并应用土壤有机质物理分组方法对这些类型 0~ 110cm土层土壤物理组分中的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 )含量、分配比例及非保护性有机碳分配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轻组有机碳分配比例 ,几种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牧草地和农田都显著低 ,而人工林、牧草地与农田之间的差异却不显著 ;轻组有机碳含量 ,农田和牧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4 6 %和 14 %以上 ,人工林比农田和牧草地分别高 10 0 %和 2 7%以上 ;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 ,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和农田低 ,牧草地与天然次生林的差异不显著 ;颗粒有机碳含量方面 ,农田和牧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38%和 2 5 %以上 ,而人工林比农田和牧草地分别高 79%和 4 7%以上 ;非保护性库中有机碳分配比例方面 ,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农田低。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天然林变成农田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 ,而变成牧草地则影响较小。在农田中造林 ,对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而在牧草地中造林则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对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物理组分 有机碳分配 土壤有机
下载PDF
杉木林年龄序列地下碳分配变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光水 杨玉盛 +3 位作者 高人 谢锦升 杨智杰 毛艳玲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85-1293,共9页
森林地下碳分配在森林碳平衡和碳吸存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揭示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地下碳分配变化对于人工林碳汇估算和碳汇管理等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年龄序列方法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生长过程中地下碳分配变化特点。年... 森林地下碳分配在森林碳平衡和碳吸存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揭示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地下碳分配变化对于人工林碳汇估算和碳汇管理等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年龄序列方法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生长过程中地下碳分配变化特点。年龄序列为福建省南平7a生(幼龄林)、16a生(中龄林)、21a生(近熟林)、41a生(成熟林)和88a生(老龄林)的杉木林。细根净生产力测定采用连续土芯法,根系呼吸测定采用壕沟法,生物量增量测定采用异速生长方程,地上年凋落物量采用凋落物收集框测定。结果表明:杉木林细根净生产力在中龄林前没有显著差异,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此后则显著下降。细根净生产力/地上凋落物量比值随林龄增加而显著下降。老龄林的根系呼吸显著低于其它林龄林分,根系呼吸与细根生物量间呈显著线性相关。中龄林和近成熟林的地下碳分配(Total belouground carbon allocation,TBCA)显著高于幼龄林和成熟林,而老龄林的则最低。中龄林、近成熟林和成熟林的地上部分净生产力/TBCA比值显著高于幼龄林和老龄林,而杉木林的根系碳利用效率(RCUE)则呈现出随林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年龄序列 地下碳分配 细根净生产力 根系呼吸
下载PDF
CO_2浓度倍增和土壤干旱对两种幼龄沙生灌木碳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许振柱 周广胜 +1 位作者 肖春旺 王玉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1-288,共8页
利用大型环境生长箱研究了两种幼龄沙地优势灌木柠条 (Caraganaintermedia)和羊柴 (Hedysarummon golicum)对CO2 浓度倍增和土壤干旱交互作用的响应。CO2 浓度倍增并没有改善两种沙生灌木叶片的水分状况 ,而土壤干旱使叶片的相对含水量 ... 利用大型环境生长箱研究了两种幼龄沙地优势灌木柠条 (Caraganaintermedia)和羊柴 (Hedysarummon golicum)对CO2 浓度倍增和土壤干旱交互作用的响应。CO2 浓度倍增并没有改善两种沙生灌木叶片的水分状况 ,而土壤干旱使叶片的相对含水量 (RWC)显著降低。在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 ,CO2 浓度倍增促进两种沙生灌木植株生长 ,在干旱条件下则主要促进根的生长 ,提高根冠比。土壤干旱显著减少了植株生物量 ,但相对促进了根的生长 ,特别是显著提高了羊柴的根冠比。CO2 倍增使稳定性碳同位素组分 (δ13 C)降低 ,但土壤干旱使之增加。两种沙生灌木叶片与根部的δ13 C值呈极显著线性关系 ,羊柴的斜率大于柠条的 ,表明前者叶片与根部在光合产物分配上具有较高的生态可塑性 ,这和干旱条件下羊柴的根冠比增加相关联。羊柴的“源库”调节特性反映了对土壤水分胁迫具有较高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浓度倍增 土壤干旱 幼龄沙生灌木 碳分配 柠条 羊柴 生物量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森林地下碳分配(TBCA)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光水 杨玉盛 +3 位作者 刘乐中 李熙波 赵月彩 袁一丁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年第1期34-42,共9页
森林地下碳分配(TBCA)是森林碳循环的重要通量,对森林碳吸存有十分重要作用.TBCA是森林生态系统GPP中一个最大的汇,可占GPP的21%~61%,土壤呼吸的2/3来自TBCA.目前国际上常用的TBCA测定方法为碳平衡法,在假定地下碳库处于稳定状态时,TB... 森林地下碳分配(TBCA)是森林碳循环的重要通量,对森林碳吸存有十分重要作用.TBCA是森林生态系统GPP中一个最大的汇,可占GPP的21%~61%,土壤呼吸的2/3来自TBCA.目前国际上常用的TBCA测定方法为碳平衡法,在假定地下碳库处于稳定状态时,TB-CA可由土壤呼吸减去凋落物量获得,但该方法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森林TBCA的因素有生产力、森林类型、树龄和森林演替阶段、土壤养分和水分有效性、林分密度和树种组成、气候变化因素等.TBCA中各个组成部分均较难以测定和量化,通常假定TBCA中根系呼吸与根系生产力各约占50%,而TBCA中菌根菌和根系分泌物的贡献则仍不清楚.有关TBCA各组分去向及影响机理的研究亦很少.TBCA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揭示TBCA的根本驱动因子和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理,以及TBCA转化为土壤新碳的效率及控制因素;同时应提高TBCA测定方法的确定性,特别是应将碳同位素法、微根管法及碳平衡法三者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碳分配 根系生产力 根系呼吸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长期定量施肥对玉米光合碳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乔云发 韩晓增 赵兰坡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8-212,共5页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13CO2脉冲式标记方法,研究了长期施肥对玉米光合碳分配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碳分配到玉米不同组织的δ13C值差异较大,地上部〉根部〉土壤〉土体。施肥对玉米地上部δ13C影响较大,...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13CO2脉冲式标记方法,研究了长期施肥对玉米光合碳分配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碳分配到玉米不同组织的δ13C值差异较大,地上部〉根部〉土壤〉土体。施肥对玉米地上部δ13C影响较大,缺素处理CK、NK、PK的δ13C值较大,可以达到333.5‰-339.5‰,而养分均衡的NP、NPK和NPKM处理地上部δ13C值较小,为168.8‰-196.0‰。NK处理在标记当天(0 d)地上部13C分配比例最大,为76.12%,标记第7天(7 d)后变为53.26%。NPKM处理土壤13C分配比例增幅较大,可由标记0 d的0.98%到增加到标记7 d后的3.50%,增加了2.52个百分点。标记0 d,根际呼吸将消耗转移到地下的光合13C的52.89%-94.38%,NPKM和NPK处理消耗最大,达94.38%和93.59%,在标记7 d后,13C光合产物分配达到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玉米 光合碳分配
下载PDF
泥质烃源岩密度分级分离与有机碳分配 被引量:7
7
作者 叶文青 蔡进功 +2 位作者 樊馥 包于进 徐金鲤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7-556,共10页
选取东营凹陷第三系11块泥质烃源岩样品,粉碎后按小于1.6g/cm3,1.6~2.2g/cm3和大于2.2g/cm3的密度,分离成1,2,3三个组分,希望可以把烃源岩中游离的有机质、无机矿物与有机黏土复合体分别提取出来。对各组分进行质量、有机碳及扫描电镜... 选取东营凹陷第三系11块泥质烃源岩样品,粉碎后按小于1.6g/cm3,1.6~2.2g/cm3和大于2.2g/cm3的密度,分离成1,2,3三个组分,希望可以把烃源岩中游离的有机质、无机矿物与有机黏土复合体分别提取出来。对各组分进行质量、有机碳及扫描电镜分析,探讨不同密度组分中有机质赋存形式及有机碳分配方式的差异性。密度分组后各组分的质量、有机碳量回收率基本上达到100%,表明密度分离方法可信,且对烃源岩的破坏较弱。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1组分中存在大量的生物碎屑有机质,经盐酸处理后,有机质颗粒表面干净,而2,3组分中只见有大量的矿物颗粒,但能谱分析显示了C元素的存在。这些特征表明1组分为生物碎屑有机质,而2,3组分中有机质与无机矿物相混合。有机碳分析表明,1组分有机碳含量平均高达14.24%,但其仅占全岩有机碳量的1.11%;2,3组分中有机碳含量分别为3.26%,2.77%,两者占全岩有机碳量的90%以上。由此看来与无机矿物相结合是烃源岩中有机质较为重要的赋存方式,这部分有机质对全岩生烃量的贡献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密度分级分离 有机质赋存形式 有机碳分配
下载PDF
流动沙丘造林对土壤物理组分有机碳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银萍 李玉强 +3 位作者 赵学勇 尚雯 罗永清 韩娟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域,测定分析了流动沙丘栽植22a的樟子松林和24a的小叶锦鸡儿灌木林对土壤物理组分有机碳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沙丘造林后土壤粗砂、极细砂和黏粉粒含量增加,细砂含量减少,土壤容重降低。(2)流动沙丘栽植樟... 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域,测定分析了流动沙丘栽植22a的樟子松林和24a的小叶锦鸡儿灌木林对土壤物理组分有机碳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沙丘造林后土壤粗砂、极细砂和黏粉粒含量增加,细砂含量减少,土壤容重降低。(2)流动沙丘栽植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林后,全土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357和514g/m2,增幅为729%和1 050%。(3)流动沙丘、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林地土壤轻组质量分别为0.08%,1.24%和1.14%,轻组碳储量分别为9.7,182.5和185.9g/m2,占其全土碳储量的比例依次为20%,45%和33%。(4)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土壤中的分配状况为,流动沙丘:细砂>粗砂>极细砂>黏粉粒;樟子松林地:粗砂>细砂>极细砂>黏粉粒;小叶锦鸡儿林地:粗砂>极细砂>细砂>黏粉粒。(5)流动沙丘造林后,轻组有机碳储量的变化比总有机碳的变化更为明显,粗砂组分中非保护性有机质的增加是引起土壤总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固沙林 土壤物理组分 有机碳分配
下载PDF
植物近期光合碳分配及转化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智平 陈全胜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45-850,共6页
碳(C)既是生命基础元素,又是与大气环境及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基本成分。近期(系指数星期的时间尺度,约相当于植物某一生长期)光合C是“大气_植物_土壤”系统C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近期光合C在植物组织、土壤和呼吸损失的分配,对... 碳(C)既是生命基础元素,又是与大气环境及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基本成分。近期(系指数星期的时间尺度,约相当于植物某一生长期)光合C是“大气_植物_土壤”系统C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近期光合C在植物组织、土壤和呼吸损失的分配,对于理解全球C循环是必不可少的。植物近期光合C分结构性C和代谢C;由于代谢C周转快和结构性C尚未及时形成有机质等,近期光合C容易被忽视。应用同位素技术,可从多方面研究植物近期光合C分配及转化特征。这些方面主要包括根际区光合C代谢、近期光合C对CO2和CH4排放的贡献、C3植物与C4植物对全球C循环模式的作用、人类活动对近期光合C分配的影响等。我国鲜见植物近期光合C分配及转化的研究,开展此方面的工作,对我国从生命代谢角度研究C循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期光合 CO2和CH4 根际 C3、C4植物 同位素技术 植物组织 转化特征 碳分配 光合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13CO2示踪不同化学形态氮素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光合碳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明华 陈锦 +2 位作者 蒋婧 王枫 于飞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88-3697,共10页
外源氮素(N)输入陆地生态系统后会引起植物和土壤各碳库的变化,但是对不同化学形态氮素的长期输入如何影响光合碳在植物组织、土壤、土壤呼吸中的分配及转运知之甚少,尤其是对于氮输入引起光合碳分配变化进而作用于植物和土壤碳库的机... 外源氮素(N)输入陆地生态系统后会引起植物和土壤各碳库的变化,但是对不同化学形态氮素的长期输入如何影响光合碳在植物组织、土壤、土壤呼吸中的分配及转运知之甚少,尤其是对于氮输入引起光合碳分配变化进而作用于植物和土壤碳库的机制的认识还非常匮乏。基于在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开展的不同化学形态氮素添加的长期实验,利用13C示踪方法揭示了光合碳在植物地上、地下组织的分配,及其随时间在土壤中的滞留和随土壤呼吸的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氮素添加10年后,与对照未添加氮素处理相比,氨态氮处理下的地上生物量增加了49.5%,氨态氮处理下的地下生物量增加了111.3%。土壤中滞留的13C整体呈下降趋势,氨态氮处理下的土壤碳库显著高于硝态氮处理下的值。不同处理下的土壤呼吸中13C的滞留量随时间呈指数衰减的变化趋势,其中,硝态氮处理下的13C衰减最快。13C同位素标记后第1天测定植物茎和叶内的13C约占刚刚标定完茎和叶内13C的80%,不同处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直至标记后的第30天,茎和叶内13C的滞留量约占初始量的30%。硝态氮处理下的值在第21天和第30天显著低于对照和氨态氮处理下的值,表明硝态氮处理下,植物光合固定的碳在短期内迅速输入地下组织和土壤中。这些结果从机理上阐明了植物光合碳分配对不同化学形态氮素长期输入的响应,进而影响到土壤呼吸CO2的释放,以及对土壤碳库动态的贡献。加深了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维持机制的认识,能够为高寒草地的科学管理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态氮 硝态氮 光合碳分配 13C同位素标记 土壤呼吸
下载PDF
小兴安岭地区枫桦次生林与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和地下碳分配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唯 毛子军 +1 位作者 韩营营 孙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90,共7页
森林土壤呼吸速率和地下碳分配是森林碳平衡的两个重要分量。本研究选择枫桦次生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呼吸速率和地下碳分配以及相关的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枫桦次生林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平均值略高于原始... 森林土壤呼吸速率和地下碳分配是森林碳平衡的两个重要分量。本研究选择枫桦次生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呼吸速率和地下碳分配以及相关的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枫桦次生林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平均值略高于原始阔叶红松林,分别为5.52和5.43μmol·m-2·s-1。土壤温度是造成土壤呼吸速率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可以分别解释两种林型土壤呼吸速率的77%和81%变异。枫桦次生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的Q10值分别为2.74和2.23。枫桦次生林的土壤呼吸年通量为9.66 t C·hm-2·a-1,略高于原始阔叶红松林的9.37 t C·hm-2·a-1。枫桦次生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的地下碳分配量分别为7.73和7.56 t·h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桦次生林 原始阔叶红松林 土壤呼吸 地下碳分配
下载PDF
非等温碳分配条件下的热轧DQ&P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云杰 刘洺甫 +3 位作者 胡虹玲 杨靖妍 刘明瑞 王国栋 《轧钢》 2015年第2期13-17,共5页
为满足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先进高强度钢已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以淬火-分配(Q&P)理念为基础的工艺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将Q&P理念引入热轧工艺过程中,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即采用直接淬火(DQ)工艺结合非等温条件下碳分配处理(碳分... 为满足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先进高强度钢已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以淬火-分配(Q&P)理念为基础的工艺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将Q&P理念引入热轧工艺过程中,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即采用直接淬火(DQ)工艺结合非等温条件下碳分配处理(碳分配过程在模拟卷取过程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组织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及少量铁素体组成。当卷取温度为350℃时,实验钢组织中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较高,达到11.5%,同时抗拉强度达到1 370 MPa,伸长率为14.20%,强塑积为19.5 GPa·%。进行TEM观察,发现马氏体板条束之间存在以薄膜状形态分布的残余奥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度钢 直接淬火 非等温碳分配 残余奥氏体 强塑积
下载PDF
淬火-非等温碳分配下淬火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贺 康健 +1 位作者 袁国 王国栋 《轧钢》 2015年第4期12-15,共4页
以低碳Si-Mn钢为研究对象,在MMS-300热力模拟实验机上,分析了在DQ&P(Direct quenching&Partitioning)工艺的非等温碳分配条件下,淬火温度对试样显微组织、残余奥氏体含量和残余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显微组织... 以低碳Si-Mn钢为研究对象,在MMS-300热力模拟实验机上,分析了在DQ&P(Direct quenching&Partitioning)工艺的非等温碳分配条件下,淬火温度对试样显微组织、残余奥氏体含量和残余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显微组织由板条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及少量铁素体组成;在320℃较高的淬火温度条件下,马氏体板条边界变得不明锐且弯曲,同时,碳化物沉淀含量增加;残余奥氏体含量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在240℃时达到最大值;残余奥氏体中碳含量随淬火温度先减少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Q&P 非等温碳分配 淬火温度 残余奥氏体
下载PDF
汽车悬架弹簧钢的淬火-碳分配-回火热处理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华中 徐衡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6期1355-1358,共4页
对自行开发设计的汽车悬架弹簧钢进行了淬火-碳分配-回火热处理,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淬火温度下试验钢的组织中都可见板条状马氏体和羽毛状下贝氏体组织,但是羽毛状下贝氏体的含... 对自行开发设计的汽车悬架弹簧钢进行了淬火-碳分配-回火热处理,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淬火温度下试验钢的组织中都可见板条状马氏体和羽毛状下贝氏体组织,但是羽毛状下贝氏体的含量相对较少;随着淬火温度升高,试验钢的强塑积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都保持在23GPa%以上;随着分配时间延长,强塑积呈现波浪形变化特征,在分配时间为30 s时取得最大值27.1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钢 淬火 回火 碳分配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氮磷对植物光合作用及碳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76
15
作者 王琪 徐程扬 《山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5期59-62,共4页
从氮磷在植物体内的分配、氮磷与叶片光合作用的关系、氮磷与碳同化物质分配关系以及植物吸收氮磷的碳消耗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氮、磷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同化物质在体内的分配有显著的影响,其作用机理... 从氮磷在植物体内的分配、氮磷与叶片光合作用的关系、氮磷与碳同化物质分配关系以及植物吸收氮磷的碳消耗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氮、磷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同化物质在体内的分配有显著的影响,其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1)氮通过改变氮在叶片中的分配格局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并通过改变碳水化合物的库源关系和能量消耗水平而调节碳同化物质在体内的分配;(2)磷通过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有机磷循环以及RuBP酶的更新速率限制叶片的光合作用,并通过改变根系发育(尤其是细根发育水平)改变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分配格局;(3)氮磷配比对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同化物质的影响方式符合最适理论,即氮磷间的比例失衡通过氮或磷作用于光合作用,并改变碳同化物质在植物体内的流向,进而影响植物的初级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碳分配
下载PDF
用于超高强度钢的淬火-碳分配-回火(沉淀)(Q-P-T)工艺 被引量:51
16
作者 徐祖耀 《热处理》 CAS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钢的强度,改造淬火-碳分配(Q-P)工艺,在超高强度钢的成分设计中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Nb或(和)Mo,使在马氏体基体上析出碳化物,提出淬火-碳分配-回火(沉淀)(Q-P-T)工艺。将按设计超高强度钢大致成分的钢进行Q-P-T处理后,得钢... 为进一步提高钢的强度,改造淬火-碳分配(Q-P)工艺,在超高强度钢的成分设计中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Nb或(和)Mo,使在马氏体基体上析出碳化物,提出淬火-碳分配-回火(沉淀)(Q-P-T)工艺。将按设计超高强度钢大致成分的钢进行Q-P-T处理后,得钢的抗拉强度高达>2000MPa,总断后伸长率>10%。和迄今发展的各类含碳小于0.5%钢的综合力学性能相比,Q-P-T钢可能成为优异的超高强度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淬火-碳分配-回火(沉淀)(Q—P—T)工艺
下载PDF
将淬火—碳分配—回火(Q-P-T)及塑性成形一体化技术用于TRIP钢的创议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祖耀 《热处理》 CAS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为改善环保,节约能源和原材料,降低车辆重量,亟需提高用于汽车件的TRIP钢强度。应用淬火—碳分配—回火(Q-P-T)工艺代替TRIP的一般热处理工艺,钢的抗拉强度已能高达2000MPa以上,断后伸长率在10%以上,但不能保证具有足够的残留奥氏体量... 为改善环保,节约能源和原材料,降低车辆重量,亟需提高用于汽车件的TRIP钢强度。应用淬火—碳分配—回火(Q-P-T)工艺代替TRIP的一般热处理工艺,钢的抗拉强度已能高达2000MPa以上,断后伸长率在10%以上,但不能保证具有足够的残留奥氏体量。为此创议将Q-P-T工艺及塑性成形一体化技术用于TRIP钢,其精选工艺根据应力作用下的相变原理制定,既能达到显著提高的力学性质,如抗拉强度1500~2000MPa,断后伸长率10%~15%,适量的残留奥氏体,如约12%,还能进一步节能和改善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钢 淬火—碳分配—回火(Q-P-T)工艺 热处理—塑性成形一体化技术 环保 节约能源和材料
下载PDF
基于^(13)C脉冲标记法探究种植密度对侧柏幼苗生长及光合碳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玉华 朱庆征 +2 位作者 曲安然 朱龙飞 杨小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31-138,共8页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定量研究侧柏光合碳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土壤中的分配规律,探索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的碳周转情况。【方法】以树龄1 a的侧柏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种植密度水平(低密:1株/盆,中密:3株/盆,高密:5株/盆),...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定量研究侧柏光合碳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土壤中的分配规律,探索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的碳周转情况。【方法】以树龄1 a的侧柏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种植密度水平(低密:1株/盆,中密:3株/盆,高密:5株/盆),两个处理(^(13)C脉冲标记处理和未标记处理),采集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根际土壤样品,对比分析植株生物量、^(13)C、全碳(TC)和全氮(TN)含量以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随种植密度的提高,侧柏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呈递增的趋势,高种植密度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和硝态氮的含量(P<0.05)。3个种植密度下植物-土壤系统各组分固定的^(13)C含量均表现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根际土壤(P<0.05)。种植密度显著影响了光合^(13)C含量在各组分的分配比例,且随种植密度的提高,分配在地上部分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变化范围为61.95%~64.92%;分配在地下部分的比例呈递减趋势,变化范围为38.04%~35.07%;而分配在土壤中的比例无显著差异(0.01%~0.02%)。【结论】种植密度显著影响侧柏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碳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土壤中的分配比例,高密度种植提高了植株及土壤的碳固定,但也可能造成了种间竞争作用,使光合碳优先分配在植株的地上部分,而减少了向地下部分的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脉冲标记 种植密度 侧柏幼苗 光合碳分配 周转
下载PDF
钢的碳分配热处理工艺与热力学研究现状
19
作者 王立军 蔡庆伍 +1 位作者 余伟 武会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91,共5页
综述了淬火-碳分配(Q-P)及淬火-碳分配-回火(Q-P-T)工艺;介绍了在线热处理(HOP)碳分配工艺在抗大变形管线钢生产中的应用;阐述了碳分配的限制条件碳准平衡态热力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与正平衡态热力学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现有理论研究存... 综述了淬火-碳分配(Q-P)及淬火-碳分配-回火(Q-P-T)工艺;介绍了在线热处理(HOP)碳分配工艺在抗大变形管线钢生产中的应用;阐述了碳分配的限制条件碳准平衡态热力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与正平衡态热力学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现有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对碳分配工艺与机理研究的新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分配 淬火 奥氏体 马氏体
下载PDF
淬火&碳分配工艺对27SiMn钢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钟瑶瑶 陈思思 韩先洪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4-129,共6页
热冲压工艺能够使材料获得高达1 500MPa的抗拉强度,但是得到的制件塑性较差。将传统热冲压技术与淬火&碳分配工艺(Q&P热冲压工艺)相结合,可有效提高热冲压零件的强塑积。将Q&P热冲压工艺应用于无硼富硅钢27SiMn,进行全马氏... 热冲压工艺能够使材料获得高达1 500MPa的抗拉强度,但是得到的制件塑性较差。将传统热冲压技术与淬火&碳分配工艺(Q&P热冲压工艺)相结合,可有效提高热冲压零件的强塑积。将Q&P热冲压工艺应用于无硼富硅钢27SiMn,进行全马氏体转变和Q&P热模拟试验,通过拉伸试验、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淬火温度和碳分配时间对27SiMn钢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Q&P热冲压工艺对于27SiMn钢,在保证制件具有超高强度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其延伸率,从而获得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冲压 淬火-碳分配 27SIMN钢 强塑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