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碳源添加量对地表流人工湿地污水脱氮效果影响 |
黄鑫
谭佩阳
侯志勇
谢永宏
于晓英
李阳
|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封育对蒿类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的影响 |
阿斯太肯·居力海提
孙宗玖
于冰洁
迪达尔·比苏力旦
李美莎
敬一胜
|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新疆耕地利用碳源/汇效应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贡献因子 |
吕宁
国语
彭琴
尹飞虎
张嘉淇
刘杏认
曾梅
许子函
|
《干旱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绿色碳源合成多响应碳量子点用于铁离子和L-抗坏血酸的检测 |
钟丽娜
陈晶玲
赵青华
|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低C/N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碳源的特性及转化分析 |
苏柳
梁志超
李三破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
2025 |
0 |
|
6
|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视角的土地利用变化碳源/汇效应研究进展 |
张鹏岩
杨丹
刘宇
张金炳
刘振岳
唐振过
单子溢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微生物利用性不同的有机碳源阻控尿素诱导红壤酸化的作用机制 |
官鹏
王如海
时仁勇
李九玉
徐仁扣
|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惰性碳源对两步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潘鑫龙
张明君
王波
杨建锋
|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基于PHBV固态碳源的反硝化性能和生物群落结构 |
王玉明
杨旸
尹淑燕
江心白
王艺碹
刘晓东
沈锦优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大肠杆菌利用不同碳源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的研究 |
伊进行
宗媛
孙超
张晓雨
耿自豪
孙文超
张春月
刘政凯
熊雯雯
唐宇琳
马倩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不同碳源对磷酸铁锂加工性能的影响探究 |
王鹏
普志华
王天祥
林静宜
万远鑫
|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碳源投入对西南地区土壤有机碳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
上官龙生
王婷
梁晨
张晴雯
展晓莹
陈红琳
陈尚洪
刘定辉
|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市政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外加碳源研究进展 |
高慧东
李贤
曹双云
曹冠利
张颖
|
《化学工程师》
|
2025 |
0 |
|
14
|
农田碳源汇特征及作物固碳能力分析 |
何志斌
王盼
钱琪所
杨晓娇
邢芳
|
《环境科学导刊》
|
2025 |
0 |
|
15
|
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旅游旺季碳源碳汇的测算与分析 |
李杨梅
李煜辉
刘尧群
买迪娜·吐勒达西
|
《资源节约与环保》
|
2025 |
0 |
|
16
|
乡村社区的碳源碳汇分析——以三门县芹溪村为例 |
吴玉星
朱隆斌
|
《绿色科技》
|
2025 |
0 |
|
17
|
滨海城市植被碳源/汇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韩宇航
韩震
|
《中国农业气象》
|
2025 |
0 |
|
18
|
生物降解性碳源对市政污泥好氧发酵中氮素损失的影响机制 |
梁永睿
胡湛波
陈秋羽
郑榆凯
白元硕
杨潇凯
|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基于电子鼻及HS-SPME-GC-MS分析乳酸菌发酵不同碳源刺梨汁风味特征 |
王辉
罗婧文
龙明秀
王梅
陈中爱
陈朝军
|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有机碳源投加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 |
黄梦真
李卫华
薛同站
张萍
刘晓吉
孟尧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