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4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LF GS1000直读光谱仪测量碳素钢中硅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1
作者 李博 李昕 陈自然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1期34-35,38,共3页
通过OBLF GS1000直读光谱仪分析了各种不确定度分量在碳素钢中硅含量测定中的影响,提供了硅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采集方法和对应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采用OBLF GS1000直读光谱仪测定碳素钢中硅含量的各种不确定度... 通过OBLF GS1000直读光谱仪分析了各种不确定度分量在碳素钢中硅含量测定中的影响,提供了硅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采集方法和对应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采用OBLF GS1000直读光谱仪测定碳素钢中硅含量的各种不确定度过程中,硅含量可表示为w(Si)=0.281 2%±0.007%(K=2);影响测量不确度最大的分量是标准物质定值分量,其次是样品测定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LF GS1000直读光谱仪 不确定度评定 碳素 硅含量
下载PDF
运用探究教学法提升学生双碳素养的实践探索——以HTML5技术课程为例
2
作者 王东云 张学红 杨宁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4年第2期36-39,51,共5页
在HTML5技术课程中运用探究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探究的前提,是教师进行情境教学的达成要素,也是学生双碳素养的达成要素。情境引入是教师进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双碳素养的关键;自... 在HTML5技术课程中运用探究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探究的前提,是教师进行情境教学的达成要素,也是学生双碳素养的达成要素。情境引入是教师进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双碳素养的关键;自主探究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升双碳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巧妙设计探究情境和差异化引导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信心,实现中职学生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双碳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教学 HTML5技术 碳素
下载PDF
基于增强碳素纤维的溶剂型可剥性涂料研究
3
作者 吴师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介绍了一种以乙基纤维素作为主要膜材料,并结合季戊四醇松香树脂以及甘油三松香脂作为成膜助剂来共同构建薄膜。添加适当的碳素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制成力学性能好和具有耐蚀性能的溶剂型可剥性涂料。论述了增强碳素纤维的溶剂型可剥性涂... 介绍了一种以乙基纤维素作为主要膜材料,并结合季戊四醇松香树脂以及甘油三松香脂作为成膜助剂来共同构建薄膜。添加适当的碳素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制成力学性能好和具有耐蚀性能的溶剂型可剥性涂料。论述了增强碳素纤维的溶剂型可剥性涂料的配方、配制工艺及涂敷方法。实验表明,增强碳素纤维的溶剂型可剥性涂料的,作为金属产品新的包装涂料,抗拉强度高,可剥离性和防锈等功能好,只需刷涂在金属产品的表面,预设启封线,常温凉干,即可在金属产品的表面形成一层防护涂层。具有膜层抗拉强度好、工艺简单、成本低、效果好、启封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剥性 涂料 碳素纤维 抗拉强度
下载PDF
不同时期东洞庭湖水域碳素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王丽婧 朱怡帆 +5 位作者 田泽斌 纪道斌 杨忠勇 李莹杰 刘佳 孟江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42-2552,共11页
2022年4月平水期及2022年7月丰水期对洞庭湖区域进行调查采样,同步检测各环境因子;基于水体酸碱平衡、亨利定律及室内实验,计算水体各碳素赋存含量,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东洞庭湖水域各碳素赋存含量均呈现出溶解性无机碳(... 2022年4月平水期及2022年7月丰水期对洞庭湖区域进行调查采样,同步检测各环境因子;基于水体酸碱平衡、亨利定律及室内实验,计算水体各碳素赋存含量,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东洞庭湖水域各碳素赋存含量均呈现出溶解性无机碳(DIC)>溶解态有机碳(DOC)>颗粒态有机碳(POC)>颗粒态无机碳(PIC)的特征.水位变动、水体理化因子、湘江来流和温室气体分压对东洞庭湖水域碳素赋存含量有较大影响;不同时期水温(Temp)、pH值、溶解氧(DO)与叶绿素a(Chl-a)含量对碳素赋存含量影响差异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洞庭湖 平水期 丰水期 碳素赋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碳素材料粉尘着火爆炸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刚 刘宗阳 +1 位作者 常伟达 张晓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8-304,共7页
为明确碳素材料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依据3种标准研究了6种碳素材料的可爆性.根据VDI 2263-1—1990低碳土状石墨、色素炭黑和导电炭黑为可爆粉尘,低碳鳞片石墨、高碳鳞片石墨、高碳土状石墨为不可爆粉尘.根据ASTME 1226和GB/T 16425—2018,... 为明确碳素材料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依据3种标准研究了6种碳素材料的可爆性.根据VDI 2263-1—1990低碳土状石墨、色素炭黑和导电炭黑为可爆粉尘,低碳鳞片石墨、高碳鳞片石墨、高碳土状石墨为不可爆粉尘.根据ASTME 1226和GB/T 16425—2018,6种试样均为可爆粉尘.进一步测试了各样品的着火敏感特性:依据现有测试标准,6种粉样的粉尘云均未着火,但导电炭黑和色素炭黑的粉尘层在450℃时发生了着火;利用TG-DSC方法发现高碳鳞片石墨、高碳土状石墨和导电炭黑在空气氛围中发生了氧化放热反应,起始温度分别为770,680,500℃.石墨和炭黑的可爆性取决于点火能量,超过10 kJ时均会爆炸;石墨和炭黑粉尘的着火敏感性很低,仍具有一定的着火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素材料 粉尘爆炸危险性 可爆性 敏感度特性 点火能量
下载PDF
添加剂对堆肥温室气体排放和碳素转化的影响
6
作者 成志远 邱慧珍 +4 位作者 苏杨琴 庞娅楠 李云 张春红 王友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7-177,共11页
该文针对好氧堆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以及堆肥产品质量问题,以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堆肥材料,采用密闭式强制通风系统进行好氧堆肥试验,探究了添加过磷酸钙(SP)和硫酸(AS,20%V/V)对牛粪-小麦秸秆好氧堆肥时期温室气体排放和碳素转化的影响。... 该文针对好氧堆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以及堆肥产品质量问题,以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堆肥材料,采用密闭式强制通风系统进行好氧堆肥试验,探究了添加过磷酸钙(SP)和硫酸(AS,20%V/V)对牛粪-小麦秸秆好氧堆肥时期温室气体排放和碳素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的添加对堆肥升温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延长了堆体进入高温期所需的时间;添加过磷酸钙和硫酸实现了堆肥温室气体的减排,其中以硫酸添加剂减排效果最佳。加入添加剂后显著减少了好氧堆肥碳素的损失,不同的是相较于过磷酸钙的添加,硫酸添加剂能够显著减少好氧堆肥以气体形式损失的碳素量;添加剂的加入促进了堆肥可溶性碳以及胡敏酸的生成与积累。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富里酸与胡敏酸之间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而相较于硫酸的添加,添加过磷酸钙更有利于富里酸向胡敏酸的转化;与对照相比,添加过磷酸钙能够显著促进好氧堆肥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而硫酸添加剂显著抑制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添加过磷酸钙和硫酸均能提高堆肥产品腐熟度,并且其中以添加过磷酸钙后的堆肥产品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堆肥 添加剂 温室气体 碳素 木质纤维素
原文传递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居民低碳素养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爽 王劲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03,共11页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关系着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双碳”目标的最终实现。为此,文章首先对低碳试点政策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和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低碳试点政策一方面从供给端出发,...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关系着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双碳”目标的最终实现。为此,文章首先对低碳试点政策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和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低碳试点政策一方面从供给端出发,通过增加研发补助、税收优惠等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直接支持;另一方面从需求端发力,通过提升居民低碳素养来增加低碳产品需求,进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接下来,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全国第一批和第二批共计6省34个试点城市低碳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等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整体回归结果显示,低碳试点政策确实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绿色发明专利占全部发明专利的比重平均提升了56%。中介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居民“低碳素养”在低碳试点政策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传导功能。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消费者层面,城市居民受教育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发挥低碳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积极作用;在企业层面,与高新技术企业相比,低碳政策对非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弱势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在城市层面,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低碳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大,这意味着低碳政策可能加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绿色技术鸿沟”。据此,未来应采取增加低碳技术供给、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对“创新弱势企业”以及欠发达地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等措施,充分释放低碳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碳素 绿色技术创新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基于“碳素流—价值流”二维分析的企业碳成本控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彩平 黄昱茹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0-145,共16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密切配合和有效联动,其中微观企业是主力军,因而降低碳排放量和控制碳成本成为我国微观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基于此背景,文章以BS钢铁为案例分析对象,重新定义碳成本,借助“碳素流—价...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密切配合和有效联动,其中微观企业是主力军,因而降低碳排放量和控制碳成本成为我国微观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基于此背景,文章以BS钢铁为案例分析对象,重新定义碳成本,借助“碳素流—价值流”二维分析,识别碳成本控制重点,提出控制碳成本方案并构建指标评价控制效果。研究结果发现,根据含碳资源流转规律开展的碳素流分析可识别出焦化、炼铁和炼钢三个高排放环节,进而提出“焦炉煤气净化处理”“、旋切式高风温顶燃热风炉节能技术”“、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和“转炉煤气干法回收技术”四种处理方法来改进生产流程以减少碳排放量和降低碳成本。该研究对全面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宏观愿景,对其他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和碳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成本 碳素 价值流 控制效果
下载PDF
聚丙烯/碳素复合塑料燃烧性能研究
9
作者 万青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S01期68-73,共6页
采用碳素协同溴系阻燃配方和三氧化二锑制备PP的阻燃体系,研究碳素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利用氧指数、垂直燃烧、锥形量热仪试验测定阻燃效果。同时研究碳素阻燃体系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阻燃剂含量不变的情... 采用碳素协同溴系阻燃配方和三氧化二锑制备PP的阻燃体系,研究碳素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利用氧指数、垂直燃烧、锥形量热仪试验测定阻燃效果。同时研究碳素阻燃体系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阻燃剂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碳素的含量增加,PP的氧指数逐渐增大。通过锥形量热仪试验看出,烟密度下降,热释放速率下降,有毒气体释放速率下降,总热释放下降。力学性能的测试试验表明,在常规阻燃剂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碳素含量的增加,PE及PP的拉伸、弯曲、冲击和平衡扭矩变大;PVC的拉伸随着碳素含量的增加变小,扭矩随着碳素含量的增加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碳素 三氧化二锑 PP
下载PDF
Ti微合金化对235 MPa级碳素结构钢铸坯质量、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康旭 宿成 +3 位作者 刘妍 董磊 韩玉龙 李彬 《包钢科技》 2023年第5期46-49,93,共5页
针对常规中碳与低锰成分系设计的碳素结构钢连铸坯常出现角裂的质量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热装率,在原有设备工况的条件下,开展成分优化设计,利用微合金化元素Ti置换部分C元素,通过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替代固溶强化,保证产品的机械性能。同时... 针对常规中碳与低锰成分系设计的碳素结构钢连铸坯常出现角裂的质量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热装率,在原有设备工况的条件下,开展成分优化设计,利用微合金化元素Ti置换部分C元素,通过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替代固溶强化,保证产品的机械性能。同时,利用Ti微合金化的高温液析TiN第二相粒子固定钢液中游离的N原子,提高铸坯高温塑性,改善铸坯角裂。经批量化生产应用评价,采用新成分设计的碳素结构钢Q235B角裂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素结构钢Q235B TI微合金化 铸坯质量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碳素光疗法缓解和治疗疼痛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温娜 尹晓彤 +1 位作者 朱蓝玉 李雪 《循证护理》 2023年第6期1020-1022,共3页
碳素光疗法是目前疼痛治疗领域的一种新兴治疗模式,与其他传统疼痛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化学治疗)相比,碳素光疗法具有无创、无毒、高适用性和副作用小等优点。综述碳素光疗法的定义、作用机制、国内外研究进展、碳素光疗法在疼痛病人... 碳素光疗法是目前疼痛治疗领域的一种新兴治疗模式,与其他传统疼痛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化学治疗)相比,碳素光疗法具有无创、无毒、高适用性和副作用小等优点。综述碳素光疗法的定义、作用机制、国内外研究进展、碳素光疗法在疼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疼痛病人碳素光疗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素光疗法 疼痛 物理治疗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高寒矮嵩草草甸大气-土壤-植被-动物系统碳素储量及碳素循环 被引量:69
12
作者 张金霞 曹广民 +2 位作者 周党卫 胡启武 赵新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7-634,共8页
对高寒矮嵩草草甸生态系统中大气 -土壤 -植被 -动物分室碳素储量及碳素循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草毡寒冻雏形土土壤库 0~ 30 cm碳素储量为 2 4 7.30 t C/ hm2 。土壤 CO2 平均释放速率 70 .94± 54.76kg/ (hm2· d) ,年释... 对高寒矮嵩草草甸生态系统中大气 -土壤 -植被 -动物分室碳素储量及碳素循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草毡寒冻雏形土土壤库 0~ 30 cm碳素储量为 2 4 7.30 t C/ hm2 。土壤 CO2 平均释放速率 70 .94± 54.76kg/ (hm2· d) ,年释放量为 6.630 t C/ (hm2·a) ,比退化草地 4.62 0 t C/ (hm2·a)释放量高。植物包括根系总固碳量为 4.648t C/ (hm2· a) ,动物亚系统中 ,藏系绵羊个体同化的碳素为 7.562 kg C/ (hm2· a) (成年羊 ) ,作为畜产品迁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固碳量占每年土壤 CO2 释放量的 70 .1 6% ,占生长季土壤 CO2 释放量的 96.43% ,退化草地土壤 CO2 释放量比初级生产固碳量要低。认为高寒矮嵩草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是大气温室气体 CO2 的小的排放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毡寒冻雏形土 碳素储量 碳素循环 矮嵩草草甸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循环经济“物质流—碳素流—价值流”三维分析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彩平 詹金辉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9-30,共12页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微观企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实施低碳循环发展策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背景,文章借鉴资源价值流会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循环经济“物质流...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微观企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实施低碳循环发展策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背景,文章借鉴资源价值流会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循环经济“物质流—碳素流—价值流”三维分析框架并将其运用于重庆钢铁。根据重庆钢铁碳素流与价值流分析结果识别出炼铁、焦化两个高排放、低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损害环节;对比循环发展前后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现:循环发展策略实施后碳排放减少了1078497.31吨,经济效益增加了9837.07万元。“物质流—碳素流—价值流”三维分析框架的应用为重庆钢铁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优化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指明了方向,也验证了上述理论与分析框架对实现资源节约、经济增值、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企业循环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流 碳素 价值流 循环经济
下载PDF
碳素行业清洁生产实例研究
14
作者 刘艳芳 赵锐 《科技资讯》 2023年第15期138-141,共4页
碳素行业是国家的重要原材料工业,具有工艺较为复杂,污染较大,且存在一定环境风险等特征,一般均具有较大的清洁生产水平提升空间。该次清洁生产实例中,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企业通过设备升级改造、工艺技术改进等措施,实现节约电力、... 碳素行业是国家的重要原材料工业,具有工艺较为复杂,污染较大,且存在一定环境风险等特征,一般均具有较大的清洁生产水平提升空间。该次清洁生产实例中,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企业通过设备升级改造、工艺技术改进等措施,实现节约电力、天然气、原辅材料,提高蒸汽产量,减少烟粉尘,降低氮氧化物排放,节约成本等明显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在行业内有较高的参考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素行业 清洁生产 提升改造 低碳
下载PDF
钢铁行业碳素流评价系统及应用研究
15
作者 陈洪智 王斌 《四川冶金》 CAS 2023年第6期42-47,共6页
为了实现钢铁生产碳排放水平的定量化科学评价,本文基于目前权威、通用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学建立了钢铁生产机组级、工序级、产品级和企业级碳排放核算评价模型。在模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精细化界面设计,开发出钢铁生产碳素流一体化管控... 为了实现钢铁生产碳排放水平的定量化科学评价,本文基于目前权威、通用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学建立了钢铁生产机组级、工序级、产品级和企业级碳排放核算评价模型。在模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精细化界面设计,开发出钢铁生产碳素流一体化管控软件系统,并在机组层面开展了实证应用,获得了钢铁产品机组层面的碳足迹实时数据。可应用于典型长流程和短流程钢铁生产企业,帮助其厘清碳排放现状和碳资产数据,有效开展碳排放水平历史自评和同行对标。为合理评价企业降碳潜力和遴选降碳技术措施提供了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生产 碳排放 碳素 定量评价
下载PDF
利用碳素铬铁结晶提纯制备铁铬电解液的研究
16
作者 周小江 车莹 +3 位作者 华蔓 杨合雄 宋德生 肖晋宜 《化工管理》 2023年第36期147-150,共4页
碳素铬铁经盐酸浸出后可得到铬铁溶液,将铬铁溶液蒸发浓缩至不同的过饱和度、在不同温度下养晶,得出铬铁混合物中氯化亚铁优先结晶析出、杂质Ni和Mn容易混晶析出的规律,经深入分析及实验验证可得到是由于Ni、Mn的价态和Fe价态相同、离... 碳素铬铁经盐酸浸出后可得到铬铁溶液,将铬铁溶液蒸发浓缩至不同的过饱和度、在不同温度下养晶,得出铬铁混合物中氯化亚铁优先结晶析出、杂质Ni和Mn容易混晶析出的规律,经深入分析及实验验证可得到是由于Ni、Mn的价态和Fe价态相同、离子半径接近导致。因此为了避免发生混晶,经实验验证,将Fe2+改变为Fe3+,使其与杂质的离子半径不同,结晶时Ni、Mn未再形成混晶析出,且三氯化铁、氯化铬混合物中三氯化铁浓度越低,杂质去除效果越好。利用此技术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铁铬混合物,再经还原、过滤、复配等工艺后,得到高纯度铁铬电解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素铬铁 结晶提纯 铁铬电解液
下载PDF
低能耗长浇次优质碳素结构钢45钢生产实践
17
作者 卢春光 王春锋 +1 位作者 张俊路 樊宝华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10期154-156,159,共4页
重点对转炉终点成分、炉后硅锰复合脱氧及合金化技术、精炼炉高效率成渣分批脱氧、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技术、连铸可浇性、连铸坯内在质量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硅锰复合脱氧工艺实施、钢渣界面的扩散脱氧,降低了钢中80%的B类夹杂数量,大幅度... 重点对转炉终点成分、炉后硅锰复合脱氧及合金化技术、精炼炉高效率成渣分批脱氧、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技术、连铸可浇性、连铸坯内在质量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硅锰复合脱氧工艺实施、钢渣界面的扩散脱氧,降低了钢中80%的B类夹杂数量,大幅度降低了水口处夹杂物的黏结能力,解决了小方坯铝脱氧水口可浇性差的技术难题,达到了高效率、低成本、长浇次生产,从而满足了用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碳素结构钢45 硅锰复合脱氧 长浇次 低成本 氧含量 连浇率
下载PDF
土壤中山毛榉根系呼吸的碳素损失 被引量:6
18
作者 上官周平 邵明安 Jens Dyckmans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49-552,共4页
关键词 植物根系 呼吸作用 实验装置 碳素损失 土壤碳素 山毛榉 测定方法
下载PDF
亲水碳素的合成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志辉 陈莎 +1 位作者 夏定国 焦庆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5,共4页
讨论了制备亲水性磺化碳素的方法.采用红外吸收法、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等多种测试手段测定了亲水性磺化碳素的性能.结果表明:碳素磺化后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磺化碳素制成的悬浮液很稳定,可以满足电沉积时电解液的要求.此碳素... 讨论了制备亲水性磺化碳素的方法.采用红外吸收法、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等多种测试手段测定了亲水性磺化碳素的性能.结果表明:碳素磺化后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磺化碳素制成的悬浮液很稳定,可以满足电沉积时电解液的要求.此碳素磺化的方法比较简单,成本低,快捷方便,体现了燃料电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碳素 磺化 亲水性磺化碳素 合成 电极催化剂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碳素累积转运差异及其对油分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龙 张振华 +2 位作者 宋海星 余佳玲 官春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542-3550,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碳素累积转运差异,为揭示氮高效品种协调籽粒碳氮代谢矛盾、促进油分形成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培试验,以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正常供氮和氮胁迫条件下,研究不同生育期(抽薹期... 【目的】研究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碳素累积转运差异,为揭示氮高效品种协调籽粒碳氮代谢矛盾、促进油分形成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培试验,以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正常供氮和氮胁迫条件下,研究不同生育期(抽薹期、开花期、角果发育期和收获期)碳素累积与器官分布的差异,并用^(13)C标记技术测定营养器官碳素向生殖器官的再分配比例与再分配量,分析碳素累积转运对籽粒产量形成与油分累积的影响。【结果】氮高效品种的籽粒油分含量略高于氮低效品种,但2种供氮水平下品种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油分产量氮高效品种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与氮胁迫处理相比,正常供氮处理的油分含量略有降低,但油分产量显著增加。植株碳素累积量各生育期都表现为氮高效品种略高于氮低效品种,但品种间差异也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同一品种不同供氮水平处理之间的碳素累积量差异较大,正常供氮处理显著高于氮胁迫处理。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器官碳素分配比例存在差异,氮高效品种抽薹期和开花期叶片和根的碳素分配比例以及角果发育期和收获期角果与籽粒的碳素分配比例均大于氮低效品种,而全生育期茎中碳分配比例以及角果发育期和收获期根中的碳素分配比例却小于氮低效品种。与氮胁迫处理相比,正常供氮处理的抽薹期和开花期叶中碳素分配增多、根中碳素分配减少,收获期籽粒的碳素分配也是正常供氮处理高于氮胁迫处理。随着生殖生长进程,营养器官碳素向生殖器官的再分配比例和量逐渐增加,品种间差异也逐渐加大。开花期向花的再分配比例和量,氮胁迫条件下氮高效品种低于氮低效品种,正常供氮条件下则相反,但2种氮水平下的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角果发育期向角果的再分配比例和量以及收获期向籽粒的再分配比例和量,2个氮水平均表现为氮高效品种高于氮低效品种,但只有正常供氮条件下差异显著;收获期向角果皮的再分配比例和量,氮胁迫条件下氮高效品种低于氮低效品种,正常供氮条件下则相反,但只有氮胁迫条件下差异显著。油菜收获时50%以上抽薹期累积碳素已离开营养器官,抽薹期累积的碳素减少比例与向生殖器官转运再分配的碳素比例具有相同的处理间变化趋势,但由于碳水化合物的呼吸消耗,碳素减少比例远大于碳素转运再分配比例。【结论】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各生育期碳素累积量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氮高效品种生长后期有更多的营养器官碳素向生殖器官尤其是向籽粒转运,这是氮高效品种籽粒形成过程中争取更多碳源,缓解碳氮代谢矛盾,促进油分形成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碳素累积 碳素转运 油分形成 氮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