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2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IRPAT模型的大连市全流程碳足迹溯源
1
作者 张娜 赵琳 +3 位作者 商文颖 吉星 李佳 黄玉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以大连市为研究对象,测算大连市2010—2020年的能源消费碳足迹,计算碳足迹产值、碳足迹强度及生态压力,并以大连市2019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及计算电力等重点行业的碳排放。研究结果表明:1)从各能源类型来看,2010—2020年石油利用的... 以大连市为研究对象,测算大连市2010—2020年的能源消费碳足迹,计算碳足迹产值、碳足迹强度及生态压力,并以大连市2019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及计算电力等重点行业的碳排放。研究结果表明:1)从各能源类型来看,2010—2020年石油利用的碳足迹最大,煤炭次之,天然气占比最小;从重点行业来看,2019年电力行业最高,石化行业次之;大连的能源利用效率在2010—2014年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提高较快,碳足迹带来的经济价值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速,该阶段经济增长不依赖于化石能源;2)2010—2020年各种能源利用产生的碳足迹及其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煤炭利用所占的碳足迹比例逐年下降,石油与天然气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排放 碳足迹产值 碳足迹强度
下载PDF
水力发电生命周期评价及碳足迹区域化分析
2
作者 刘宇 任品桥 +3 位作者 郑焱 高峰 孙博学 龚先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9,共8页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典型水电站水力发电生命周期碳足迹及其他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分析讨论了不同区域水力发电碳足迹的差异性及原因。结果显示,三峡水电站单位水电碳足迹(以CO_(2)当量计)为12.7 g/(kW·h),主要来源于运...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典型水电站水力发电生命周期碳足迹及其他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分析讨论了不同区域水力发电碳足迹的差异性及原因。结果显示,三峡水电站单位水电碳足迹(以CO_(2)当量计)为12.7 g/(kW·h),主要来源于运行阶段,造成其他环境影响的主要阶段为土建工程阶段,其次为机电设备制造阶段;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单位水电碳足迹差距较大,与全国平均值相差±20%以上的省级行政区有24个;各省级行政区运行阶段碳足迹占比为47.94%~96.82%,占比超过80%的省级行政区有19个。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及省级发电清单编制与电网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 水力发电 环境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 区域化分析
下载PDF
典型钢桥面铺装体系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
3
作者 钱振东 汤文杰 +2 位作者 刘阳 张煜恒 谢宇欣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28,共8页
为了量化钢桥面铺装体系的碳排放量,应用基于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钢桥面铺装体系的生命周期碳足迹.从材料生产、施工建造、运营管理、维修养护、废弃处置和运输6个过程构建了钢桥面铺装体系碳排放的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采用国... 为了量化钢桥面铺装体系的碳排放量,应用基于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钢桥面铺装体系的生命周期碳足迹.从材料生产、施工建造、运营管理、维修养护、废弃处置和运输6个过程构建了钢桥面铺装体系碳排放的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采用国际平整度指数建立铺装层行驶质量衰减下的碳排放预估模型,利用SMUO仿真软件进行交通延误仿真获取相关参数以建立交通延误的碳排放模型,建立了相应的碳足迹量化框架和模型,同时对下层EA(环氧)+上层SMA(沥青玛蹄脂)典型铺装体系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维修养护和运营管理阶段贡献了碳排放总量的近80%,交通延误导致的额外碳排放约达到了碳排放总量的24%,固化剂、喷砂除锈等材料或施工工艺也分别贡献了碳排放总量的8.11%和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铺装体系 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 交通延误
下载PDF
基于企业能源实采数据的碳足迹评级体系建设探究
4
作者 石佳 严竹菁 +2 位作者 赖昶志 朱婷 吴玺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5期26-29,33,共5页
建立完善的工业企业碳足迹评级体系能够有效应对“碳壁垒”。基于对欧美碳排放限制法案的分析发现,我国工业企业存在碳数据信息化水平低、碳足迹核算评级体系缺失等问题。建立实时数据驱动的工业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模型,基于可拓层次分... 建立完善的工业企业碳足迹评级体系能够有效应对“碳壁垒”。基于对欧美碳排放限制法案的分析发现,我国工业企业存在碳数据信息化水平低、碳足迹核算评级体系缺失等问题。建立实时数据驱动的工业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模型,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构建碳足迹评级体系,提供企业获取碳关税申报所需数据,并划分产品碳足迹等级,可为我国工业企业应对欧美碳关税法案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税 能源数据实采 产品碳足迹 碳足迹评级体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的条斑紫菜养殖加工产业碳足迹分析
5
作者 邵魁双 郑江鹏 +5 位作者 魏爱泓 彭模 武筱涵 白钰 沈玲羽 巩宁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对条斑紫菜养殖加工行业进行了全周期的碳足迹分析,明确了各环节中碳排放源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100亩条斑紫菜养殖加工过程中碳排放总量为1.25×10^(5)~2.47×10^(5) kg CO_(2),远高于条斑紫菜100... 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对条斑紫菜养殖加工行业进行了全周期的碳足迹分析,明确了各环节中碳排放源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100亩条斑紫菜养殖加工过程中碳排放总量为1.25×10^(5)~2.47×10^(5) kg CO_(2),远高于条斑紫菜100亩养殖形成的可移出碳汇量(9.43×10^(3) kg CO_(2))。基于全产业链的分析,条斑紫菜产业尚不是一个碳汇产业。养殖阶段碳排放量最大,排放源主要来自石油化工材料的大量使用。二次加工阶段碳排放量仅次于养殖阶段,排放源主要来自纸壳包装和塑料包装的大量使用。在一次加工阶段,热源的使用是影响该阶段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生物质燃料是碳排放量最低的热源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碳足迹 全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评价法
下载PDF
中国省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电力碳足迹的时空分析
6
作者 许淑婷 殷海萍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与能源消费项目的对应关系,对2003—2020年中国省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电力碳排放、电力碳足迹、电力碳赤字进行计算与时空分析,并借助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电力碳赤字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全国电力碳排放量增长速... 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与能源消费项目的对应关系,对2003—2020年中国省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电力碳排放、电力碳足迹、电力碳赤字进行计算与时空分析,并借助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电力碳赤字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全国电力碳排放量增长速率持续放缓,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电力碳足迹增速表现为先急后缓的降低态势,且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电力碳足迹增长为收敛趋势;电力碳足迹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扩散转移,北方地区内部差异相较于南方持续扩大。电力碳赤字范围持续扩大,其空间关联性为逐渐强化的正相关,低—低集聚区(LL)和高—高集聚区(HH)是主要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随空间相互作用增强,电力碳赤字区际差距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 碳足迹 土地利用类型 排放 空间集聚
下载PDF
低碳化视域下电力电缆碳足迹评估方法研究
7
作者 胡永焕 陈之浩 +2 位作者 洪芳华 倪浩 袁志文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4期190-194,共5页
电力电缆在开展碳足迹评估中存在评估误差高的问题,因此,研究电力电缆碳足迹评估方法。根据评估需求设计目标选型、系统边界确定以及数据采集筛选的评估流程,并且标准化处理采集数据,确定碳足迹测算基础方程,考虑碳足迹测算基础方程的... 电力电缆在开展碳足迹评估中存在评估误差高的问题,因此,研究电力电缆碳足迹评估方法。根据评估需求设计目标选型、系统边界确定以及数据采集筛选的评估流程,并且标准化处理采集数据,确定碳足迹测算基础方程,考虑碳足迹测算基础方程的全面性不足,构建电力电缆全碳足迹生命周期模型,计算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实现电力电缆的碳足迹精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同阶段碳足迹评估最高误差仅为13 kg·kg^(-1),碳足迹评估误差均较低,说明该方法能够精准的评估出电力电缆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评估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 电力电缆 碳足迹 评估方法 碳足迹测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碳足迹视角的农作物碳排放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晨晨 曹雪莹 刘昊翔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4期49-53,58,共6页
农作物碳足迹是指对作物生长过程中产生以及固定的温室气体量,准确核算农作物碳源碳汇,可以为农业减排增汇提供理论支撑。该文选取中国知网2010—2022年间与农作物碳足迹相关的601篇论文,从概念、核算方法和减排措施等方面简要总结当前... 农作物碳足迹是指对作物生长过程中产生以及固定的温室气体量,准确核算农作物碳源碳汇,可以为农业减排增汇提供理论支撑。该文选取中国知网2010—2022年间与农作物碳足迹相关的601篇论文,从概念、核算方法和减排措施等方面简要总结当前农作物碳足迹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文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目前碳足迹核算方法主要有3种,农作物碳足迹中化肥农药和农用机械耗电占比最大,且农作物碳足迹受农资投入和土壤干湿度等影响是不断变化的,通过提高农用物资利用率、合理配置作物种植和提高土壤固碳量等方式以减少碳足迹也得到验证。这也表明助力“双碳”,农业还可以贡献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足迹 农作物 减排增汇 碳足迹核算 合理配置
下载PDF
全球首个家电产品碳足迹核算系列标准发布
9
作者 李曾婷 《电器》 2024年第2期56-58,共3页
在“双碳”目标下,推动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建立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等工作势在必行。为了助力家电行业低碳、绿色发展,2024年1月1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T/CHEAA0027—2023《家用电... 在“双碳”目标下,推动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建立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等工作势在必行。为了助力家电行业低碳、绿色发展,2024年1月1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T/CHEAA0027—2023《家用电器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T/CHEAA 0028—2023《家用电器产品碳足迹核算细则电冰箱》和T/CHEAA 0029—2023《家用电器产品碳足迹核算细则房间空气调节器》3项标准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全球首个家电产品碳足迹核算系列标准出台,填补了行业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电器产品 房间空气调节器 碳足迹核算 家电行业 家电产品 产品碳足迹 背景数据库 管理体系
下载PDF
生猪养殖系统碳足迹评估研究进展
10
作者 周元清 董红敏 +2 位作者 朱志平 王悦 李南西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9-389,共11页
【目的】畜禽养殖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科学评估生猪养殖系统碳足迹,能够为畜牧业深入推进减排降碳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本文中从碳足迹评估模型、评估方法和主要排放源三方面对国内外生猪养殖系统碳足迹评... 【目的】畜禽养殖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科学评估生猪养殖系统碳足迹,能够为畜牧业深入推进减排降碳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本文中从碳足迹评估模型、评估方法和主要排放源三方面对国内外生猪养殖系统碳足迹评估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围绕系统边界、排放源、核算方法以及单位选择等因素深入分析了评估结果差异性的成因,解析了饲料生产、粪污处理等环节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目前国外对生猪养殖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评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评估模型。每生产1 kg功能单位的猪肉碳足迹为2.2—10.3 kg CO_(2)-eq。各研究中,不同评估方法会对评估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划定不同的系统边界、采用不同的功能单位,均会导致碳足迹评估结果出现差异。同时,在相同系统边界内,核算的排放源不同、同一排放源选取的参数不同,或者选择不同的分配方法也会影响评估结果。在生猪养殖生产系统中,饲料生产是对生猪生产系统碳足迹贡献最大的环节,占比为49%—83%。粪便管理环节的排放仅次于饲料生产环节,占比为12%—41%。【结论】为了使我国生猪养殖系统的碳足迹评估更加精准和广泛,应开展针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养殖模式下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参数的监测,根据我国生猪养殖系统发展现状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碳足迹评估数据库,统一评估方法,规范评估要求,创建符合地区实践的评估模型,为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生猪 评估方法 系统 温室气体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木竹产品碳足迹评价研究进展
11
作者 劳万里 李晓玲 段新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0,共9页
气候变化是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估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性工作,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碳足迹... 气候变化是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估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性工作,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碳足迹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测度指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开展木竹产品碳足迹评价是我国木竹加工企业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核心工作,对木竹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全面分析锯材、改性材、人造板及其制品、结构用集成材和胶合木等主要木竹产品碳足迹评价的研究现状,以及碳足迹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目前,生命周期评价法是国际主流的碳足迹评价方法,依据的标准主要为ISO/TS 14067、GHG Protocol和PAS 2050;在木竹产品中储存的生物碳及其延迟碳排放效应的评估方法,以及计入产品碳足迹评价结果的形式等方面尚未形成国际共识;因不同国家木竹加工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有所不同,同一类别产品碳足迹差异显著。此外,不同科研人员采用的评价标准和研究假设等各异,导致同一产品碳足迹评价结果可比性不强。未来应:1)研制木竹产品延迟碳排放效应的评估方法,科学量化木竹产品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贡献;2)制定适于木竹产品碳足迹评价国际统一的产品种类规则,进一步增强碳足迹核算结果的可比性,推动木竹产品碳足迹评价结果国际互认;3)建立木竹产品全生命周期回溯跟踪体系,助力木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4)构建契合我国木竹产业特点全国统一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为准确计量木竹产品碳足迹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生命周期 储量 木制品 竹产品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与碳足迹管理建设
12
作者 王海波 潘军青 +5 位作者 蔡军全 宋文龙 赵丽维 王粤 王宏章 曹国庆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041万辆;符合行业规范条件审核的综合利用企业累计156家,共设立回收服务网点10468个,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2023年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940 GW·h,废旧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量22.5万t,预计2024年...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041万辆;符合行业规范条件审核的综合利用企业累计156家,共设立回收服务网点10468个,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2023年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940 GW·h,废旧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量22.5万t,预计2024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量超过26万t。有关行业政策规范和标准,提出了电池生产与材料生产环节的能耗指标,初步构建废旧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和碳足迹管理体系。有研究表明,电池生产碳排放为61~106 kg(CO_(2))/kW·h,其中:生产和组装环节碳排放为2~47 kg(CO_(2))/kW·h;上游环节(采矿、精炼等)为59 kg(CO_(2))/kW·h,占比超过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梯次利用 循环利用 全生命周期管理 碳足迹管理
下载PDF
山西省玉米生产碳足迹动态分析
13
作者 冯玥 孙东宝 +1 位作者 顾峰雪 解文艳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4期323-334,共12页
以山西玉米生产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研究2010-2019年山西玉米种植系统的碳足迹变化动态并解析其构成,为山西省玉米低碳清洁化生产以及粮食平稳增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2010-2019年,山西省玉米生产平均单位面积和单位... 以山西玉米生产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研究2010-2019年山西玉米种植系统的碳足迹变化动态并解析其构成,为山西省玉米低碳清洁化生产以及粮食平稳增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2010-2019年,山西省玉米生产平均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的碳足迹分别为1959.14kgCO_(2)-eq·hm^(-2)和0.36kgCO_(2)-eq·kg^(-1),单位面积、单位产量和单位产值碳足迹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年际间波动较大。(2)化肥生产(50.08%)、田间N2O排放(27.39%)和农业机械耗油(6.89%)是山西玉米碳足迹的主要来源。如果仅考虑田间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则因施肥造成的田间N2O排放、农业机械耗油对田间生产碳足迹的贡献达到67.47%和16.66%。(3)科学施肥、化肥减施和有机替代仍然是降低玉米碳足迹的关键手段。综上所述,在玉米碳足迹降低的同时,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因地制宜制定减排措施,是平衡玉米生产力、生态环境及经济效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玉米 碳足迹 农业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碳足迹核算研究
14
作者 姚磊 付豪 +2 位作者 万天意 李小青 张立麒 《公路工程》 2024年第1期161-168,共8页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在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是容易忽视的重要碳排放来源。为促进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和量化考核,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建立一种通用化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碳足迹核算方法,以山东枣庄-菏泽高速路段为案例进行核算分析,揭示其...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在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是容易忽视的重要碳排放来源。为促进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和量化考核,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建立一种通用化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碳足迹核算方法,以山东枣庄-菏泽高速路段为案例进行核算分析,揭示其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方向。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中,建设期是主要碳排放来源,桥涵工程贡献最大;在建设期碳排放方面,材料物化是主要来源,建设施工是次要来源,其中水泥低碳材料替换及土石方运距减少是主要减排方向;在运营期碳排放方面,电能消耗是主要来源,电耗降低与清洁电力使用是主要的减排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 生命周期评价 核算方法 碳足迹
下载PDF
家具制造业碳足迹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5
作者 周天辰 吴智慧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9,共7页
对家具制造业碳足迹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总结。首先介绍了碳足迹的概念、国际标准和计算方法,概述了国际社会和中国在推进碳中和方面的举措及开展碳足迹研究的重要背景。其次,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家具制造业碳足迹研究现状,指... 对家具制造业碳足迹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总结。首先介绍了碳足迹的概念、国际标准和计算方法,概述了国际社会和中国在推进碳中和方面的举措及开展碳足迹研究的重要背景。其次,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家具制造业碳足迹研究现状,指出国内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方法不统一、数据缺乏等问题。最后,基于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家具制造业碳足迹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扩大研究范围,提高研究精细化程度,以及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以期为家具制造业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 制造业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国省域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演变分析
16
作者 付伟 徐媛媛 +2 位作者 王福利 罗明灿 陈建成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以2001—2020年中国31个省域主要农田投入、产出及耕地面积等有关统计资料为基础,对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碳排放和碳足迹进行核算,并分析其时序和空间格局演变特点。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呈波动上升态势... 以2001—2020年中国31个省域主要农田投入、产出及耕地面积等有关统计资料为基础,对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碳排放和碳足迹进行核算,并分析其时序和空间格局演变特点。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农作物碳吸收能力最强的是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体呈上升趋势,增长幅度为11.10%,化肥在主要碳排放途径中占比最高,达到了56.26%;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由2001年的16.37×10^(6)hm^(2)下降到2020年的13.41×10^(6)hm^(2),整体呈现出碳生态盈余。(2)从空间上看,中国31个省域的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在总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东部和北部高、西部低的分布格局,且海南和西藏等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天津和上海等呈下降趋势;受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单位面积碳足迹整体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且各省域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单位面积碳足迹最大的北京和最小的广西之间相差0.35 hm^(2)/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吸收 排放 碳足迹 时空演变
原文传递
净零碳转轨与多元协同——高校碳足迹核算与碳中和路径优化
17
作者 王静宇 黄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6,共11页
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需要在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设碳中和校园是国内外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全生命周期理论及碳足迹核算理论,高校有必要突破物理空间的限... 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需要在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设碳中和校园是国内外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全生命周期理论及碳足迹核算理论,高校有必要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从产业链、价值链、生命周期链的广泛视角去看待和降低自身碳足迹。中国碳中和校园建设行动方兴未艾,但也面临评价体系不完善、核算方法不统一,“双碳”技术储备不足、人才供给短缺,碳排放管理机制不健全、校企合作深度不足等一系列挑战。研究认为,高校实现碳中和是一项分阶段的复杂的工程,亟需构建以政策驱动为助推、创新驱动为核心、机制驱动为引领、行为驱动为补充的多元协同驱动路径,以此降低高校的组织碳足迹和供应链碳足迹,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和 碳足迹 产业链 智慧零校园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碳足迹削减策略
18
作者 起楠 张宏亮 +3 位作者 陈来 刘磊 胡宇辰 郁亚娟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本研究以磷酸铁锂、三元材料(NCM622)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到磷酸铁锂、(NCM622)清单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生产1 kWh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电池(NCM622)产生的碳足迹;根据电力结构、汽车百公里能耗,计算得到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 本研究以磷酸铁锂、三元材料(NCM622)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到磷酸铁锂、(NCM622)清单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生产1 kWh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电池(NCM622)产生的碳足迹;根据电力结构、汽车百公里能耗,计算得到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锂离子动力电池运行所产生的碳足迹。结合未来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以2020年为基准年,采用情景分析法,通过改变电力结构及汽车百公里能耗,对2030年碳达峰情况进行分析。最终给出削减动力电池碳足迹、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各项策略,为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峰 锂离子动力电池 碳足迹 新能源汽车 情景分析
下载PDF
体育赛事碳排放研究进展:环境影响、碳足迹测算与应对举措
19
作者 吴成港 杨铄 《浙江体育科学》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持续增长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造成巨大威胁,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在体育领域,体育赛事和体育产品制造等体育相关活动也会带来碳排放。文章从环境影响、碳足迹测算与应对措施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体育赛事碳排放相关的研究进展,更... 持续增长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造成巨大威胁,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在体育领域,体育赛事和体育产品制造等体育相关活动也会带来碳排放。文章从环境影响、碳足迹测算与应对措施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体育赛事碳排放相关的研究进展,更好地了解体育领域碳排放的现状和影响并给出一些可行的减排策略和措施,为中国体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共同推动全球体育事业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赛事 排放 碳足迹测算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的板式厨柜碳足迹计算与分析
20
作者 周天辰 吴智慧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4期66-71,78,共7页
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法,以三款"L"形厨柜为例,探究板式厨柜产品的碳足迹。发现板式厨柜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中存在差异,国产双饰面门板厨柜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为1002.204 kgCO_(2)eq,单面亚克力门板厨柜为630.41 kgCO_(2)eq,国产双... 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法,以三款"L"形厨柜为例,探究板式厨柜产品的碳足迹。发现板式厨柜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中存在差异,国产双饰面门板厨柜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为1002.204 kgCO_(2)eq,单面亚克力门板厨柜为630.41 kgCO_(2)eq,国产双饰面门板厨柜为621.346 kgCO_(2)eq。分析显示双饰面门板厨柜主要碳排放来自柜身和台面的原材料获取与加工,而膜压门板和单面亚克力门板厨柜的主要碳排放包括柜身和台面的原材料获取与加工、五金件的制造以及柜门的加工阶段。进一步的敏感度分析显示,18 mm双饰面颗粒板、运输环节以及各类台面石材对碳足迹的影响较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板式厨柜产品的降碳建议,包括选择低碳足迹材料、减少进口台面使用、考虑太阳能板安装、建立废弃人造板和废弃台面石材的回收链、提高产品耐用性等。最后对企业提出了增设设备独立电表、建设原材料碳足迹统计系统、标示产品碳足迹认证标牌等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板式厨柜 碳足迹 中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