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5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固体废物治理的法律因应
1
作者 吴宇 《中国环境管理》 2024年第1期162-168,共7页
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为达成此目标,固体废物治理领域也需要积极作出响应。固体废物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固体废物的处置。不同的固体废物处置方式有着不同的碳排放结果,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置所排放... 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为达成此目标,固体废物治理领域也需要积极作出响应。固体废物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固体废物的处置。不同的固体废物处置方式有着不同的碳排放结果,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置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量都远大于循环利用的方式。应以固体废物领域碳排放统一核算制度为基石,从推进政策实施和立法修改等的多个层面上去因应。立法面向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乃至编纂中的“环境法典”都应当围绕减碳模式的固体废物处置方式改进和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制度建设面向上,以固体废物碳排放强制核算法律制度建设为主,通过碳排放强制核算制度规范相关主体及其权利义务关系并深度挖掘固体废物处置的碳减排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中和 固体废物 处置
下载PDF
面向“碳达峰 碳中和”战略的新材料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魏剑 张昊 +1 位作者 张军战 雷西萍 《科技风》 2024年第7期155-157,共3页
新材料产业作为推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加速相关产业变革、保障国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立足我国“双碳”战略发展的历史机遇,新材料创新人才培养需求迫切,必须围绕“双碳”战... 新材料产业作为推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加速相关产业变革、保障国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立足我国“双碳”战略发展的历史机遇,新材料创新人才培养需求迫切,必须围绕“双碳”战略发展前沿和人才培养需求,以国家新发展理念为视角,探索面向“双碳”战略的新材料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本文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新材料领域,围绕产业变革发展前沿,结合我国新材料发展需求,提出了以高层次新材料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国家新发展理念为视角,采取学科协同、科教协同、产业协同、国际协同的“四协同”改革思路,探索了面向“双碳”战略的新材料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中和”战略 人才培养模式 四协同
下载PDF
中国居民收入与家庭碳达峰:基于CGSS数据与多项Logit模型
3
作者 陈林 王佳莹 +1 位作者 陈臻 周立宏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5,共10页
基于2015年和2018年CGSS家庭微观数据,构建多项Logit模型,实证检验居民收入对家庭碳达峰偏离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收入增长对家庭直接碳达峰偏离度和间接碳达峰偏离度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升家庭部门碳达峰偏离度,且家庭碳达... 基于2015年和2018年CGSS家庭微观数据,构建多项Logit模型,实证检验居民收入对家庭碳达峰偏离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收入增长对家庭直接碳达峰偏离度和间接碳达峰偏离度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升家庭部门碳达峰偏离度,且家庭碳达峰偏离水平越低,收入增长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小。异质性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家庭的低碳消费模式较为稳定,东部地区则需关注高碳排放风险,且教育水平提升能够缓解因居民收入增长带来的家庭碳达峰偏离度提升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应引导培养家庭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观念,以推动家庭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中和 节约型社会 家庭碳达峰 多项Logit模型 CGSS家庭微观数据
下载PDF
中国将建100个碳达峰试点
4
作者 韩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出台了包括《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11月,我国又公布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文章将在综述该方案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论述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以来... 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出台了包括《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11月,我国又公布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文章将在综述该方案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论述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以来取得的积极成效,以及面临的重大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机遇。最后,提出了未来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相应政策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中和 碳达峰试点 未来举措
原文传递
碳达峰碳中和嵌入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框架的认同
5
作者 陈安琪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期22-23,共2页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长,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各国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同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将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与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框架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回顾探究碳达...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长,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各国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同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将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与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框架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回顾探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及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框架的内涵和目标,分析了将碳达峰碳中和嵌入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框架的优势与挑战。优势方面,嵌入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框架可将碳减排目标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目标相协调,形成统一的发展理念和路径;同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进也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的实践机遇和技术创新。依据其当下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碳达峰碳中和嵌入国家的生态文明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中和 国家生态文明发展 嵌入 政策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能源对外投资合作面临挑战与对策
6
作者 田原 刘文勇 赵天一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对外投资合作是服务国内大循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对我国能源对外投资合作提出更高和更具体的要求。在分析对外投资合作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经济逻辑的基础上,对主要发达国家碳达峰时期能源对外... 对外投资合作是服务国内大循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对我国能源对外投资合作提出更高和更具体的要求。在分析对外投资合作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经济逻辑的基础上,对主要发达国家碳达峰时期能源对外投资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我国能源对外投资合作面临的现实挑战。为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可持续发展能源对外投资合作理念,优化能源对外投资结构、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金融等领域国际合作,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国际竞争力、着力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加强中欧及中美在绿色复苏、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合作,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中和 能源 对外投资合作
下载PDF
碳达峰约束下电动汽车在线充电调度算法
7
作者 曹永胜 刘洋 +1 位作者 王永全 夏天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电动汽车充电对社区电网总负荷和碳排放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社区电网不太稳定,降低了电能质量。文中基于碳达峰的约束条件,研究了未提前知晓电动汽车到达时间、出发时间和充电需求等情况下的电动汽车充电碳...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电动汽车充电对社区电网总负荷和碳排放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社区电网不太稳定,降低了电能质量。文中基于碳达峰的约束条件,研究了未提前知晓电动汽车到达时间、出发时间和充电需求等情况下的电动汽车充电碳排放问题。首先,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碳排放问题,并在未来信息未知的情况下进行了研究。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演员-评论家的智能充电碳排放算法。该算法采用的是连续碳排放动作的电动汽车充电碳排放策略,而不是离散近似碳排放动作。仿真结果表明,相比OA和AEM两个基准算法,所提算法能够降低电动汽车预期成本约24.03%和2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电动汽车 不确定性 在线充电 能量管理
下载PDF
基于多情景分析的西藏山南地区碳达峰预测及路径研究
8
作者 张扬 张锦博 +3 位作者 姜少睿 郭怀成 王书航 付正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0-356,共7页
以西藏山南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GM-ImPACT模型,根据不同情景下山南市碳排放峰值预测结果,提出达峰路径和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经济增速的基础上,配合强减排策略是山南市获得碳达峰的最优路径。预计山南市提前10年于2... 以西藏山南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GM-ImPACT模型,根据不同情景下山南市碳排放峰值预测结果,提出达峰路径和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经济增速的基础上,配合强减排策略是山南市获得碳达峰的最优路径。预计山南市提前10年于2024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总量减少20.72%,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幅度比全国高7.89个百分点。所提模型框架可用于探索其他城市的碳达峰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路径 GM-ImPACT模型 西藏山南
下载PDF
我国交通运输业碳达峰时间预测
9
作者 李宁海 陈硕 +1 位作者 梁肖 田佩宁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54,共13页
碳达峰战略背景下,交通运输业作为高碳排放行业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客货运碳排放现状。基于统计数据与相关研究成果,推算含私人小汽车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并计算各交通方式的碳排放因子。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经验,预测2... 碳达峰战略背景下,交通运输业作为高碳排放行业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客货运碳排放现状。基于统计数据与相关研究成果,推算含私人小汽车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并计算各交通方式的碳排放因子。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经验,预测2019—2040年我国客货运周转量发展趋势。以2040年为目标年,设计未来交通结构和碳排放因子情景,研究我国交通运输业碳达峰时间和达峰值。结果表明:2020年,含私人小汽车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为11.1亿t。2040年,我国旅客运输需求规模在8.2万亿~8.7万亿人公里,货物运输需求规模在27.3万亿~28.7万亿吨公里。最后,验证了单纯依赖交通结构改善难以实现2040年前碳达峰,还须结合交通清洁技术升级。情景分析表明,采取“公转铁”“公转水”等交通结构转型,公路运输清洁化等政策措施,交通运输业有望于2031—2034年实现碳达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碳达峰 情景分析 交通运输业 排放因子
下载PDF
“碳达峰”视角下的碳排放大国的历史排放量及碳强度研究
10
作者 汤宏波 赵素婷 +1 位作者 李富山 吕新华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3期137-144,共8页
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增温可能在某个时间点突破临界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碳排放大国的碳排放状况对“双碳”目标的达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依托国际权威机构数据,梳理了碳排放大国能源利用和工业过程中二氧... 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增温可能在某个时间点突破临界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碳排放大国的碳排放状况对“双碳”目标的达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依托国际权威机构数据,梳理了碳排放大国能源利用和工业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时空格局,为实现全球“碳达峰”提供实证性依据。研究表明:1)1850—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1690.445 Gt,其中,近30年的排放量为860.1166 Gt,超过了之前140年(1850—1989年)的排放量。得益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2012—2019年,同比增长率为-0.355%~1.839%,相对于2019年,2022年碳排放量增长了1.939%。2)从历史角度看,1850年以来,累计排放量超过30 Gt的国家有10个,占全球排放量的70.18%。美国碳排放总量占全球累计排放量的26%,几乎是中国的2倍,而且,其72.63%的碳排放量集中于2000年之前,而中国68.80%的碳排放量集中在近20年。1960年以来,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均碳排放量全球最高,分别为15.99~24.16 t、10.50~18.44 t,是全球平均的3.41~5.31、3.15~4.58倍。2004年之前,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始终低于全球平均碳排放量。3)从现阶段看,2019年,碳排放量前十的经济体占全球份额的69.28%,其中美国、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等虽然已经碳达峰,并且碳强度明显低于其他国家,但是碳排放量绝对值仍然很大,碳排放量仍然占全球的21.39%。4)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欧盟,碳强度大约是新兴经济体东盟的一半。最后,提出了降低碳强度、减少碳排量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碳达峰 排放大国 减排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碳排放特征及碳达峰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维忠 许中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7,共12页
了解湖南省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为湖南省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统计年鉴对作物种植面积、农业物资投入量及畜禽养殖量进行数据整合,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经典碳排放计算理论计算湖南省2007—2020年... 了解湖南省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为湖南省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统计年鉴对作物种植面积、农业物资投入量及畜禽养殖量进行数据整合,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经典碳排放计算理论计算湖南省2007—2020年间农业碳排放量。以2007年为基期年,采用Kaya碳排式和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以下简称LMDI)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引入灰色预测模型[gray forecasting model,以下简称GM(1,1)]预测湖南省2021—2040年间碳排放量。计算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碳排放量呈现出三段式变化:因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对农业产生严重影响,农业碳排放量在2007—2008年间呈下降趋势;2009—2015年稳步上升并于2015年达到峰值(6550万t);2015—2020年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不同地市间存在明显差异:长沙、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益阳于2015年前后达峰,而其他地市,如株洲、张家界、郴州、永州、怀化、湘西在2018年前均有一段平稳上升期,娄底波动上升,因此难以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湖南省各地市农业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2007年农业碳排放强度越大的地市其在后续年份中农业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越大。2007—2020年间各地市农业碳排放量平均变异系数为42%,农业碳排放强度平均变异系数为20%,说明地市之间的农业碳排放量差异程度远大于农业碳排放强度差异程度。农业碳排放源排放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农田土地利用>畜禽养殖>农资投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水平和农村总用电量对增加农业碳排放量起主要作用,其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总用电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地区产业结构、农村居民人均用电量的倒数在农业碳排放量减少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各地因地制宜地推动绿色创新、加强政府职能等建议,以期为湖南省农业碳减排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排放 排放强度 时空特征 碳达峰 减排 LMDI模型 灰色预测模型 湖南省
下载PDF
不同“碳达峰”情景下火电行业环境效益预测及分析
12
作者 刘春景 吕建燚 +2 位作者 徐卿 金玉佳 赵汶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6-2244,I0012,共10页
为了研究“碳达峰”目标下我国火电的环境效益,从我国“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出发,基于Verhulst灰色模型建立环境效益目标预测模型,设置6种情景,达峰时间依次为2025—2030年;计算并分析不同情景下CO_(2)、SO_(2)、NO_(x)和颗粒物(pa... 为了研究“碳达峰”目标下我国火电的环境效益,从我国“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出发,基于Verhulst灰色模型建立环境效益目标预测模型,设置6种情景,达峰时间依次为2025—2030年;计算并分析不同情景下CO_(2)、SO_(2)、NO_(x)和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量和减排量。结果表明,所有情景中,2021年至达峰年,CO_(2)、SO_(2)、NO_(x)和PM的排放量逐渐上升,达峰后直到2035年快速下降。CO_(2)的减排量在2035年前出现正值的情景是2025年达峰和2026年达峰。2025年达峰时,2032—2035年的CO_(2)减排累积量为4.31亿t;2026年达峰时,2034年和2035年的CO_(2)减排累积量为0.77亿t。SO_(2)、NO_(x)和PM的减排量在2021~2035年都为正值。2025年达峰时,2021—2035年SO_(2)、NO_(x)和PM的减排累积量分别是1276.73、933.02和268.36万t,达峰年推迟将会导致2021—2035年SO_(2)、NO_(x)和PM的减排累积量逐渐减少。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火电环境效益目标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 碳达峰 二氧化 大气污染物 环境效益
原文传递
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能源转型之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华磊 杨敏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转型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始终发挥重要作用。西方国家在本次能源转型中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是由于传统现代化模式导致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碳中和由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提出,...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转型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始终发挥重要作用。西方国家在本次能源转型中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是由于传统现代化模式导致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碳中和由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但其承诺和现实行动间却存在明显反差,原因在于西方长期奉行的自我优先原则和将能源转型作为政治手段。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双碳”目标体现了中国的国际担当,也顺应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式现代化正处于关键时期,碳达峰、碳中和将从能源、发展、生态、民生等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以能源转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应把握推进节奏、优化能源战略,通过“绿色崛起”为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碳达峰 中和 能源转型
下载PDF
陶瓷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节能审查路径探讨
14
作者 高富强 陈凯 +5 位作者 刘艺 罗翠珊 游文慧 唐寰宇 黄泽铭 曾令可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的重视程度均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本文以陶瓷行业为例,结合国家最新节能审查要求,初步探讨分析陶瓷行业中节能审查的路径。
关键词 节能审查 碳达峰 中和 固定资产投资
下载PDF
中国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碳达峰碳中和预测分析
15
作者 朱微 程云鹤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以2005—2021年中国建筑业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运用STIRPAT模型和岭回归识别其碳排放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设置多种情景,预测中国建筑业2022—2060年碳排放量。研究发现:(1)城镇化对中国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最大,次之为人口规模和能源结构... 以2005—2021年中国建筑业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运用STIRPAT模型和岭回归识别其碳排放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设置多种情景,预测中国建筑业2022—2060年碳排放量。研究发现:(1)城镇化对中国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最大,次之为人口规模和能源结构;(2)中国建筑业碳排放量自2015年进入平台期,低碳、基准、激进情景下,建筑业达峰时间分别为2025年、2030年和2040年;但是,2060年建筑业自身难以实现碳中和,需要多行业协同,多主体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碳达峰中和 STIRPAT模型 情景分析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视域下气候刑法的理论因应
16
作者 冯瀚元 于文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气候刑法是风险社会背景下的气候法治新兴领域,有助于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气候刑法的保护法益是以气候法益为主的生态法益与人类法益的辩证统一。狭义的气候犯罪是指具备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严重超标的碳排放行为。... 气候刑法是风险社会背景下的气候法治新兴领域,有助于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气候刑法的保护法益是以气候法益为主的生态法益与人类法益的辩证统一。狭义的气候犯罪是指具备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严重超标的碳排放行为。气候犯罪在性质上属于抽象危险犯中的累积犯,且应具备行政从属性。科学不确定性造成了气候犯罪的归责难题,可借鉴客观归责的理论框架解决。在责任方面,气候犯罪只能由特定类型的单位以间接故意的责任形态构成。应当以轻罪轻刑的模式推动气候犯罪立法化。气候犯罪的法律后果应当在轻刑化的前提下采取最有利于生态修复的方式,主要包括罚金、增加自然碳汇和认购碳汇。在司法层面,气候刑事诉讼可适用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以预防气候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中和 气候犯罪 气候刑法 刑事立法
下载PDF
山西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17
作者 董慧君 关海玲 赫煜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1期70-76,F0003,共8页
文章基于STIRPAT模型研究山西省碳达峰碳中和可行性路径,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目标深层次开展能源改革综合试点。结合2011—2022年山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能源消耗情况以及碳排放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并结合相... 文章基于STIRPAT模型研究山西省碳达峰碳中和可行性路径,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目标深层次开展能源改革综合试点。结合2011—2022年山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能源消耗情况以及碳排放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并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内容和成果,确定了山西省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模型指标。在此基础上,得出山西省碳排放的函数方程,结合情景分析法对山西省2023—2040年的碳排放量进行预测,从而得到山西省碳排放达峰的峰值范围及峰值出现时间。最后将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山西省碳减排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中和 STIRPAT模型
下载PDF
双碳愿景下江苏科技创新项目布局研究--以江苏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为例
18
作者 朱鸭梅 李旭红 《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2期21-25,共5页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梳理国外双碳创新历程,结合江苏双碳科技创新政策现状,以江苏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双碳专项项目的申报年度、区域分布、类别分布、承担主...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梳理国外双碳创新历程,结合江苏双碳科技创新政策现状,以江苏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双碳专项项目的申报年度、区域分布、类别分布、承担主体、研究领域等布局情况进行分析,摸清当前优势短板,对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江苏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在分析基础上,立足双碳科技管理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中和 科技创新 专项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的江苏省碳达峰峰值研究与对策建议
19
作者 邱月 陈红喜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7期151-153,157,共4页
运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探究江苏省碳达峰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碳达峰路径。岭回归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对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均存在正向影响。通过情景模拟发现,江苏省可以在2030年实现碳... 运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探究江苏省碳达峰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碳达峰路径。岭回归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对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均存在正向影响。通过情景模拟发现,江苏省可以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峰值排放量为7.74亿~7.90亿t。江苏省需从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保障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STIRPAT模型 碳达峰 情景分析
下载PDF
森林蓄积量的碳达峰行动目标与经济发展期望对福建省土地利用/覆被的权衡影响
20
作者 高怡凡 杨志衍 +3 位作者 彭荣开 孙子芸 高培超 宋长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利用CLUMondo模型,探究福建省在生态预期目标(生态效益最大化且森林蓄积量不低于目标值)、经济预期目标(满足经济发展目标且林地面积不减少)以及常规协调预期目标(生态、经济目标均按现状稳定发展)下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研究表明:1)CLUM... 利用CLUMondo模型,探究福建省在生态预期目标(生态效益最大化且森林蓄积量不低于目标值)、经济预期目标(满足经济发展目标且林地面积不减少)以及常规协调预期目标(生态、经济目标均按现状稳定发展)下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研究表明:1)CLUMondo模型适用于福建省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2)福建省若要在未来尽可能保持现有林地面积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森林管理水平,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3)福建省应在未来优化城镇规划开发格局,加强城市、生态等主题功能区的集约高效发展,保证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为促进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助力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CLUMondo模型 情景模拟 碳达峰 GEP 福建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