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达峰压力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丛琳洁 张岱烨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碳达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战略目标势必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劳动收入份额的视角探讨碳达峰压力的收入分配效应,构建数理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碳达峰压力显著降低了企业劳动收入份... 碳达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战略目标势必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劳动收入份额的视角探讨碳达峰压力的收入分配效应,构建数理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碳达峰压力显著降低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在替换核心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仍相对稳健。资本深化是碳达峰压力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重要的渠道机制,企业通过资本深化以应对碳达峰压力,进而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异质性检验表明,碳达峰压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仅在高资本密集度企业和国有企业样本中显著。本文对于充分理解碳达峰压力背景下企业收入分配格局变化、保障劳动收入份额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压力 资本深化 劳动收入份额 收入分配
下载PDF
地区碳达峰压力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激励还是迎合?
2
作者 曹越 邹雪戈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103,共12页
利用城市级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刻画各地区碳达峰压力的动态变化,探究了碳达峰压力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双碳”目标提出后,地区碳达峰压力能激励企业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树立绿色形象;但未能驱动企... 利用城市级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刻画各地区碳达峰压力的动态变化,探究了碳达峰压力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双碳”目标提出后,地区碳达峰压力能激励企业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树立绿色形象;但未能驱动企业同步扩大实际环境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企业“漂绿”,亦即存在迎合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地区碳达峰压力通过提升政府环境监管与公众环境关注促进企业披露环境信息,而仅有公众环境关注对企业“漂绿”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东部地区、非重污染行业和市值压力大的企业中,碳达峰压力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对企业“漂绿”程度的影响更强烈。因此,环境监管部门应加快推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企业应紧抓绿色发展机遇,切实改善环境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碳达峰压力 企业“漂绿” 政府监管 公众关注
下载PDF
碳达峰压力、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碳排放效率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艳华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0,共10页
在碳达峰压力下,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碳排放效率成为国内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2015—2021年国内293个地级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SYS-GMM以及工具变量... 在碳达峰压力下,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碳排放效率成为国内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2015—2021年国内293个地级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SYS-GMM以及工具变量法探赜碳达峰压力与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碳达峰压力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具有推动企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的长效机制;两者协同影响主要经由控制工业能源消耗量、缩减碳排放量以及提升技术应用水平的路径实现;碳达峰压力与绿色技术创新这一约束激励机制对企业碳排放效率提升有重要影响。据此,为推动国内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压力 绿色技术创新 企业排放效率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地区碳达峰压力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碳排放增速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文杰 胡玥 《会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73,共21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该政策的实施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文章借助地区碳排放数据构建了碳达峰压力指标,考察碳达峰压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碳达峰压力显著刺激了辖...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该政策的实施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文章借助地区碳排放数据构建了碳达峰压力指标,考察碳达峰压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碳达峰压力显著刺激了辖区内非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碳达峰压力下,地方政府往往会借助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市场化政策工具推行绿色创新战略。较强的地区经济禀赋、较弱经济社会压力均有助于地方政府引导辖区内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碳达峰目标驱动下,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能够同时提高其经营绩效和环境社会责任绩效,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不仅为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目标提供了可行路径,而且为碳达峰创造了新经济增长点,为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压力 绿色技术创新 高质量发展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助力还是阻力?“碳达峰”压力与企业盈余持续性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少华 张雯菁 《外国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52,共17页
本文选取各省碳排放数据,以2015—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地区“碳达峰”压力对属地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区“碳达峰”压力与企业盈余持续性显著正相关,即地区“碳达峰”压力越大,企业盈余持续性... 本文选取各省碳排放数据,以2015—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地区“碳达峰”压力对属地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区“碳达峰”压力与企业盈余持续性显著正相关,即地区“碳达峰”压力越大,企业盈余持续性越高。机制检验发现,“碳达峰”压力会通过影响企业的资源获取与绿色创新行为,即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绿色创新水平,促进企业盈余持续性的提升。进一步情境异质性分析发现,从资源获取角度,在政府补助较高和绿色金融发展较好的地区,企业获取资源相对便利,“碳达峰”压力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提升效果更好;从绿色创新角度,处于政策不确定性低和高科技行业中的企业,其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环境与能力相对较好,“碳达峰”压力对盈余持续性的提升效果也更好;从行业和地区特征角度,处于重污染行业和地区碳排放量较高的企业,其能感受到较大的“碳达峰”压力进而采取有力措施,“碳达峰”压力对盈余持续性的提升效果也更好。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宏观政策环境与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范畴,使政府和企业深入理解“碳达峰”目标实施与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关系,对于政府进一步推进政策实施、引导企业碳减排、提升企业盈余持续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盈余持续性 融资成本 绿色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