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盐岩风化壳中的土壤蠕滑与岩溶坡地的土壤地下漏失 被引量:127
1
作者 张信宝 王世杰 +2 位作者 贺秀斌 汪阳春 何永彬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206,共5页
本文给出了碳酸盐岩风化壳中土壤蠕滑的证据,阐明了土壤蠕滑等块体运动在喀斯特风化壳形成演化中的机制,并用以解释喀斯特风化壳岩土界面的突变接触,和土下基岩表面光滑的现象;提出了岩溶坡地的土壤侵蚀是化学溶蚀、重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本文给出了碳酸盐岩风化壳中土壤蠕滑的证据,阐明了土壤蠕滑等块体运动在喀斯特风化壳形成演化中的机制,并用以解释喀斯特风化壳岩土界面的突变接触,和土下基岩表面光滑的现象;提出了岩溶坡地的土壤侵蚀是化学溶蚀、重力侵蚀和流水侵蚀叠加的观点,分析了岩溶坡地土壤地下漏失和土地石质化的过程;最后讨论了植被破坏和土地垦殖等人类活动,破坏植物根系的网固作用,增加径流入渗,促进地下管道侵蚀及其上覆土壤的沉陷补给,加剧了纯碳酸盐岩坡地土壤地下漏失和土地石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风化壳 土壤蠕滑 岩溶坡地 土壤地下漏失 土地石质化
下载PDF
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风化作用机制——对岩粉层淋溶模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冯志刚 马强 +4 位作者 李石朋 王世杰 黄伟 刘江 史文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9-132,共14页
碳酸盐岩风化壳通常呈现出清晰突变的岩-土界面,成为直接利用野外地质剖面的发育特征探索碳酸盐岩风化作用过程的障碍。本文选择贵州中部及湘西的4条典型碳酸盐岩原位风化壳的岩-土界面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干热风化条件(即气候温暖或炎热... 碳酸盐岩风化壳通常呈现出清晰突变的岩-土界面,成为直接利用野外地质剖面的发育特征探索碳酸盐岩风化作用过程的障碍。本文选择贵州中部及湘西的4条典型碳酸盐岩原位风化壳的岩-土界面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干热风化条件(即气候温暖或炎热、排水条件良好的风化状态),在24~29.5℃的环境温度下,利用饱和CO2水对各剖面岩粉层样柱开展了系统的淋溶实验研究(淋溶终点以碳酸盐完全溶蚀为标志)。通过对淋出液中主要造岩元素和淋溶残余物的动态取样分析,初步揭示了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的风化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风化过程中,碳酸盐的溶蚀和酸不溶物的分解是同步进行的,在碳酸盐淋溶伊始,酸不溶物已表现出明显的风化倾向;②排水条件良好的风化环境下,由硅酸盐等酸不溶物组分分解溶出的盐基离子及Si等元素更易随风化溶液淋失,使得在风化残余物中难以形成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自生粘土矿物。酸不溶物相的其他造岩元素中,Ti和Al为惰性元素,Fe为弱迁移元素,Mn和P表现出明显的活性;③碳酸盐岩岩粉层的水-岩作用过程中,当碳酸盐含量对水-岩反应而言过量时,碳酸盐的溶蚀强度主要受岩粉层质地的制约。粒度粗,渗透性强,水-岩作用时间短,碳酸盐的溶蚀量低,反之亦然。而酸不溶物组分对于水-岩反应而言,在整个淋溶周期内都是不足的,其含量成为制约水-岩反应强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风化壳 岩-土界面 淋溶模拟 风化作用机制 岩粉层
下载PDF
酸不溶物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发育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冯志刚 王世杰 +1 位作者 刘秀明 罗维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5-893,共9页
通过对贵州岩溶区(包括湘西)不同地层系统碳酸盐岩发育的红色风化壳、以及结合本区和处于同一气候带的邻区不同岩类红色风化壳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风化条件不是特别强烈的区域,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的发育程度明显受基岩酸不溶物成分... 通过对贵州岩溶区(包括湘西)不同地层系统碳酸盐岩发育的红色风化壳、以及结合本区和处于同一气候带的邻区不同岩类红色风化壳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风化条件不是特别强烈的区域,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的发育程度明显受基岩酸不溶物成分的控制,酸不溶物的风化成熟度越高,红色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一般也越强。由于不同地层系统碳酸盐岩的酸不溶物组成不同,在此基础上发育的红色风化壳的风化强度自然存在着差异;②风化壳相对于母岩的进一步风化潜力或空间,随着基岩酸不溶物风化成熟度的增大而降低,从而更容易达到风化平衡;③在碳酸盐岩风化壳突变的岩-土界面,伴随碳酸盐的充分淋失,酸不溶物的地球化学指标发生了突变。因此,碳酸盐的溶解不但未阻滞和延缓了硅酸盐组分的分解,而且促进其快速风化;④在达到高岭石化甚至弱红土化阶段的酸不溶物基础上,发育的风化壳比结晶岩类风化壳具有更高的风化起点,也就表现出更高的风化强度。因此,笼统地把碳酸盐岩风化壳看作是弱于玄武岩及花岗岩等结晶岩类风化壳发育程度的弱风化类型是不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不溶物 碳酸盐岩风化壳 风化强度 不同母岩类型 贵州岩溶区
下载PDF
碳酸盐岩风化壳界面土层的结构和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景阳 朱立军 梁风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1-307,共7页
以贵州遵义和平坝红土剖面为例 ,利用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测试方法 ,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粘土层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界面土层是由紫、红、棕、黄、褐、黑、灰、白等纹层状杂色粘土组成 ,其矿物成分除了含有与上部土层相似的高... 以贵州遵义和平坝红土剖面为例 ,利用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测试方法 ,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粘土层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界面土层是由紫、红、棕、黄、褐、黑、灰、白等纹层状杂色粘土组成 ,其矿物成分除了含有与上部土层相似的高岭石或伊利石之外 ,还存在着新生不稳定的蛭石、绿泥石、蒙脱石、埃洛石及其间层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风化壳 界面粘土层 不稳定间层矿物 矿物学特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综合评价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志强 闫桂京 杜丽筠 《海洋地质动态》 2003年第6期31-36,共6页
如何综合利用钻井、地质、测井、地震资料进行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评价是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利用测井资料采用迭代拟合的方法进行岩石物性分析 ,用正反演模型、合成记录及特征相关法在“三高”和波阻抗反... 如何综合利用钻井、地质、测井、地震资料进行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评价是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利用测井资料采用迭代拟合的方法进行岩石物性分析 ,用正反演模型、合成记录及特征相关法在“三高”和波阻抗反演剖面上进行精细的层位标定 ;根据对碳酸盐岩风化壳沉积特征分析 ,提出了求取风化壳泥质含量的方法并应用此结果在BCI剖面上消除了风化壳泥质含量的变化对速度、波阻抗的影响 ,实现风化壳储层空间展布和厚度的准确预测 ;采用AVO岩性反演、波形特征分类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储层特征的综合评价 ,提出了下一步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 钻井 地质 测井 地震资料 岩石物性分析 合成记录 特征相关法
下载PDF
便携式XRF对西南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壤分析适用性评估
6
作者 徐少强 杨菲 +2 位作者 刘爽 罗维均 彭韬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应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分析了西南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壤,并与实验室(LAB)分析结果对比,判定了20种元素分析结果的质量等级,探究了检测时长和粒径对精密度的影响,在pXRF中构建了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壤模式,评估了pXRF对... 应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分析了西南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壤,并与实验室(LAB)分析结果对比,判定了20种元素分析结果的质量等级,探究了检测时长和粒径对精密度的影响,在pXRF中构建了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壤模式,评估了pXRF对该类土壤分析的适用性。主要结果为:1)整体上,pXRF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壤有较好的分析能力;2)检测时长为120 s时能够兼顾精密度与检测效率;3)粒径从10目减小到200目时,Cu、Nb、Ba、Ce和Th的数据质量等级得到提高,其余15种元素不受影响;4)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壤模式显著提高了pXRF对同类土壤的分析能力,但对碎屑岩和玄武岩的风化壳土壤适用性低。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类型丰富,异质性大,单一检测模式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分析工作,亟需针对特定类型土壤构建检测模式,提高分析精确度,充分发挥pXRF的优越性能,助力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分析工作。同时,本文还为优化pXRF分析能力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XRF 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壤 质量等级 土壤模式
原文传递
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Ce异常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艳丽 王世杰 +1 位作者 孙承兴 刘秀明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5-90,共6页
Ce在贵州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剖面上部表现为正异常,在底部稀土超常富集层显示强烈亏损。通过对Ce的质量迁移系数的计算,结合相态分析和水化学分析结果,对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中Ce的异常行为进行系统的分析后发现:在剖面上部,Ce3+氧化水解... Ce在贵州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剖面上部表现为正异常,在底部稀土超常富集层显示强烈亏损。通过对Ce的质量迁移系数的计算,结合相态分析和水化学分析结果,对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中Ce的异常行为进行系统的分析后发现:在剖面上部,Ce3+氧化水解,水解产物主要与铁锰氧化物共沉淀,少量的与粘土矿物结合,使得Ce保留而相对显示正异常;在剖面底部,Ce负异常一方面来源于对基岩负异常的继承;更重要的是,Ce较其他轻稀土稳定,发生迁移富集的量远远小于La,Nd等轻稀土元素,导致Ce在底部富集时相对于其他轻稀土元素发生强烈亏损。而Ce与HCO3-络合迁出并不是导致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中强烈Ce负异常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风化壳 REE超常富集层 Ce异常 形成机理
下载PDF
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集层(体)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贾振远 蔡忠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4-104,共11页
根据多年来对鄂尔多斯地区和塔里木盆地有关油气田的研究成果和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用"古风化壳储集层(体)"的观点系统详细地阐述了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集层(体)的形成、岩相、岩溶、地球化学、储集性能、演化等特点。古... 根据多年来对鄂尔多斯地区和塔里木盆地有关油气田的研究成果和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用"古风化壳储集层(体)"的观点系统详细地阐述了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集层(体)的形成、岩相、岩溶、地球化学、储集性能、演化等特点。古风化壳具有岩溶分带性特点,是一个由表生成岩作用形成的特有的地质体,因而,不等同于不整合面和侵蚀面。典型的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集层(体)可划分为4个带:破碎带、渗流带、混合带、潜流带,其演化与沉积旋回、海平面的振荡运动和局部构造运动有密切的关系。指出可以利用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集层(体)测井曲线和地震勘探的响应来识别溶洞和裂缝;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分区、分带的评价,运用多学科和多种技术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风化壳储集层(体) 表生成岩作用 岩溶 溶洞 分带性
下载PDF
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碳酸盐岩风化作用的淋溶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冯志刚 马强 +2 位作者 李石朋 梁连东 王世杰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61-376,共16页
通过模拟干热、湿热与干冷3种气候条件,以饱和CO2水作为淋溶液,对黔中岩溶区3条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的岩粉层试样进行了淋溶实验(其中干热、湿热条件下淋溶到残余酸不溶物阶段),对淋出液的pH值以及主要造岩元素的浓度进行了动态分... 通过模拟干热、湿热与干冷3种气候条件,以饱和CO2水作为淋溶液,对黔中岩溶区3条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的岩粉层试样进行了淋溶实验(其中干热、湿热条件下淋溶到残余酸不溶物阶段),对淋出液的pH值以及主要造岩元素的浓度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由岩到土的转变过程中,伴随碳酸盐的溶蚀,酸不溶物已表现出明显的风化倾向。碳酸盐的溶蚀强度表现为干冷>干热>湿热的变化趋势。温度低,碳酸盐的溶解速率大;排水条件好,碳酸盐溶解释放的Ca、Mg易随风化流体排出体系。对于酸不溶物组分,淋溶实验中有:(1)K、Na、Mg、Si、P的载体矿物风化强度在干热条件下最大(至于Ca,由于方解石与白云石均是其主要的载体矿物,酸不溶物相中的Ca难以在淋出液中有效识别)。在干冷与湿热之间,K、Na、Mg等盐基离子的溶出能力大多表现为湿热>干冷,指示了温度对盐基离子释放强度的重要制约作用;而Si和P未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可能源于淋溶体系微环境的差异。(2)Fe与Mn表现出弱迁移性。其中,Fe在干冷环境下淋出强度最弱,说明温度是制约含Fe矿物分解速率的重要因素。而Fe在干热与湿热之间,以及Mn在3种淋溶条件下,未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3)Al和Ti在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风化壳 岩-土界面 岩粉层 风化作用 淋溶模拟 贵州
下载PDF
碳酸盐岩风化残积层红黏土的边坡稳定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贵川 殷天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119-122,共4页
根据工程实例,分析了碳酸盐岩残积层红黏土风化壳的特征及红黏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并探讨了红黏土边坡的稳定性问题。
关键词 残积红黏土 碳酸盐岩风化壳 工程地质性质
下载PDF
碳酸盐岩红土风化剖面的淋滤试验研究——以贵州遵义和平坝剖面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景阳 梁风 +1 位作者 朱立军 陈桐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7-173,共7页
采用人工配制的饱和碳酸水溶液对贵州省安顺、遵义两个典型红土风化剖面的样品柱 ,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长约 10 0小时的淋滤试验。对溶液中 10种元素进行检测表明 :石灰岩及其溶滤层比白云岩及其溶滤层 Ca、Mg的溶出量大 2~ 5倍 ;成土物... 采用人工配制的饱和碳酸水溶液对贵州省安顺、遵义两个典型红土风化剖面的样品柱 ,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长约 10 0小时的淋滤试验。对溶液中 10种元素进行检测表明 :石灰岩及其溶滤层比白云岩及其溶滤层 Ca、Mg的溶出量大 2~ 5倍 ;成土物质 Al、Si、Fe、Mn等元素有微量的溶出 ,且红土化程度较低的石灰岩风化剖面较红土化程度较高的白云岩剖面的溶出量大几倍 ,遵义剖面在碳酸水的淋滤下发生较明显的脱 Si作用。试验前后淋滤液的酸度值发生显著变化 ,p H值由4.12~ 4.17变为 6 .86~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残积土风化壳 淋滤实验 贵州 石灰岩 白云岩
下载PDF
贵州平坝白云岩风化壳稀土超常富集层中稀土赋存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艳丽 孙承兴 +1 位作者 王世杰 刘秀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7-633,共7页
以平坝白云岩风化壳剖面为例,主要利用化学连续提取的方法,结合透射电镜的分析,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附近的稀土超常富集层中REE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REE在水溶态及可交换态(相态Ⅰ)、碳酸盐结合态及专性吸附态(相态Ⅱ)、... 以平坝白云岩风化壳剖面为例,主要利用化学连续提取的方法,结合透射电镜的分析,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附近的稀土超常富集层中REE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REE在水溶态及可交换态(相态Ⅰ)、碳酸盐结合态及专性吸附态(相态Ⅱ)、非晶质氧化铁锰结合态(相态Ⅲ)、晶质氧化铁锰结合态(相态Ⅳ)、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相态Ⅴ)和残渣态(相态Ⅵ)等6种相态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REE在富集层中主要以专性吸附态、残渣态和有机态为主。风化前缘可溶态稀土所占比例较高,为稀土在风化壳中的迁移、转化提供可能;基岩中原生含磷稀土矿物的风化产生的稀土磷酸盐矿物的聚集导致了残渣态稀土大量存在于风化前缘;此外,由于风化淋溶的不断进行,可溶态的REE在高的pH值条件与剖面中的有机质、铁锰氧化物和粘土矿物共同作用下沉淀、富集,也导致了风化前缘稀土的超常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风化壳 稀土赋存状态 富集层 化学连续提取 贵州省
下载PDF
昆明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磁化率高于玄武岩风化壳的现象及原因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玉林 苏怀 +2 位作者 潘钰涵 钟望春 汪彦林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57-162,共6页
一般认为强磁性母岩风化壳的磁化率要高于弱磁性母岩的风化壳.然而,在昆明及周边地区强磁性的玄武岩,尽管其红色风化壳的磁化率平均值在1 687.86×10^(-8)m^3/kg左右,但却系统地比弱磁性的碳酸盐岩的红色风化壳低了近1/2.XRF(X-rag ... 一般认为强磁性母岩风化壳的磁化率要高于弱磁性母岩的风化壳.然而,在昆明及周边地区强磁性的玄武岩,尽管其红色风化壳的磁化率平均值在1 687.86×10^(-8)m^3/kg左右,但却系统地比弱磁性的碳酸盐岩的红色风化壳低了近1/2.XRF(X-rag fluorescence)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风化壳的平均全铁质量分数为18.91%,碳酸盐岩风化壳为18.57%,二者几乎相当,铁含量的差异不是导致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和磁滞回线分析结果显示,碳酸盐岩风化壳和玄武岩风化壳的主要载磁矿物基本相同,均为矫顽力低的伪单畴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但在频率磁化率方面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却比玄武岩风化壳高出很多,结合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有比玄武岩风化壳更低的SiO_2/Al_2O_3值,认为风化程度的差异是导致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磁化率高于玄武岩风化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玄武岩、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 昆明
原文传递
贵州岩溶地区土层的物质来源、成土过程、年代学及与石漠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世杰 欧阳自远 刘秀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15-19,共5页
贵州岩溶地区生态脆弱性的特征之一就是土层瘠薄,其土层的形成和演化方式一直是学术界的争论焦点.本研究以贵州岩溶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层的物质来源、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的地球化学过程、红土的定年、石漠化成因等问题的探讨,明确... 贵州岩溶地区生态脆弱性的特征之一就是土层瘠薄,其土层的形成和演化方式一直是学术界的争论焦点.本研究以贵州岩溶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层的物质来源、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的地球化学过程、红土的定年、石漠化成因等问题的探讨,明确地提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的二阶段模式;贵州岩溶区土层的主要物源来自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岩溶台地上广泛存在的红土是一种古土壤(1~25 Ma B.P.);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处地球化学碱性障导致稀土超常富集;碳酸盐岩类型与石漠化分布有着本质的联系.这些结论对于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在其东南翼的响应、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重建工作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风化壳 物质来源 地球化学过程 年代学 石漠化 贵州
下载PDF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queous rare-earth elements in shallow karst groundwater in Guiyang City, China 被引量:4
15
作者 HE Shouyang ZHU Lijun +2 位作者 YANG Ruidong SHEN Zheng YU Xiaoho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1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Fifty-seven shallow ground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Guiyang karst basin, China, to analyze the aqueous rare-earth elements in low-water seasons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rare-earth elements (ΣR... Fifty-seven shallow ground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Guiyang karst basin, China, to analyze the aqueous rare-earth elements in low-water seasons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rare-earth elements (ΣREE) in karst groundwater is exceedingly low compared with that in carbonate rocks or weathering crusts of carbonate rocks, and ranges from 0.01 to 0.43, from 0.03 to 0.27, from 0.03 to 0.19 and from 0.05 to 1.38 μg·L-1 for dolomite, dolomitic & limestone, limestone and clastic rock aquifer, respectively. Both distributions and contents of rare-earth elements (REE) in karst groundwater reflect the lithology of host rocks or weathering crusts of carbonate rocks through which groundwater flows. The chondrite-normalized patterns show a non-flat profile with higher enrichment of slightly light rare-earth elements (LREE) than heavy rare-earth elements (HREE), prominent fractionation between LREE and HREE, negative Ce anomalies and negative or positive Eu anomalies. There is more obvious fractionation between LREE and HREE in groundwater than that in carbonate rocks and their weathering crusts due to high contents of HCO3? and PH in groundwater. In shallow karst groundwater, REE(CO3)n2n-3 (n=1 and 2) is the main inorganic species of REE. But for a clastic rock aquifer, both REESO4+ and REECO3+ are the main inorganic species of REE. Species of REE in groundwater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hydrochemical type of groundwater which is predominated by the lithology of host rocks, groundwater-rock interaction and weathering-pedogenesis of carbonate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稀土元素 岩溶地下水 地球化学特征 贵阳市 碳酸盐岩风化壳 中国 轻稀土元素 浅水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桃7井区马家沟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其特征浅析
16
作者 杜双宇 曾德铭 +2 位作者 代林呈 欧阳诚 蔡坤赤 《内江科技》 2016年第1期112-113,107,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顶部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古地貌不仅是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而且对岩溶储层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岩溶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古地貌形态是控制古岩溶发育程度的关键。因此,尝试古地貌的恢复,...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顶部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古地貌不仅是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而且对岩溶储层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岩溶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古地貌形态是控制古岩溶发育程度的关键。因此,尝试古地貌的恢复,将有助于寻找有利的开发区。国内对岩溶古地貌恢复采取的常用方法有印模法、地层残厚法、地震模型预测法、"V"字型填图法等。马家沟组上覆石炭系本溪组顶部的煤层,在区域上分布广泛,厚度稳定,可作为良好的标志层,通过统计100余口井的相关地层数据,采用印模法来恢复苏里格地区桃7区块前石炭纪岩溶古地貌图。在研究区总体位于岩溶高地,局部处于岩溶斜坡的古地貌单元背景下,进一步划分岩溶残丘、岩溶台地、岩溶台缘和岩溶沟谷四个次级古地貌单元,分析了各单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古地貌 鄂尔多斯盆地 古地貌恢复 马家沟组 苏里格 特征 碳酸盐岩风化壳 地貌单元
下载PDF
2006年中国石油集团科技十大进展
17
《中国石油石化》 2007年第3期63-63,共1页
1、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技术及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一是对碳酸盐岩风化壳、礁滩相带优质储层发育和展布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迅速扩大了勘探领域和规模。二是碳酸盐岩有效烃源岩及成... 1、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技术及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一是对碳酸盐岩风化壳、礁滩相带优质储层发育和展布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迅速扩大了勘探领域和规模。二是碳酸盐岩有效烃源岩及成气认识的深化为拓展海相碳酸盐岩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初步形成了碳酸盐岩储层和含油气性预测技术系列及勘探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集团 碳酸盐岩油气藏 碳酸盐岩风化壳 科技 勘探技术 海相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储层 油气藏勘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