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聊城地区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目细菌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相关感染的分子机制及临床特征
1
作者 康亚丽 路秀芳 田金静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 探讨携带mcr-1耐药基因的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相关感染的分子机制及临床特征,为该类菌株感染的临床诊疗及预防区域内传播与暴发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2年12月分离自临床的非重复C... 目的 探讨携带mcr-1耐药基因的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相关感染的分子机制及临床特征,为该类菌株感染的临床诊疗及预防区域内传播与暴发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2年12月分离自临床的非重复CRE,采用乙二胺四乙酸碳青霉烯酶失活试验(eCIM)与改良碳青霉烯酶失活试验(mCIM)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测序分析与黏菌素耐药相关的mcr-1基因及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确定菌株的序列分型(ST)。收集mcr-1基因阳性菌株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CRE菌株127株,包括65株大肠埃希菌,52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阴沟肠杆菌,3株产酸克雷伯菌,2株奇异变形杆菌,以及产气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各1株。所有CRE菌株中有6株携带mcr-1基因,且同时为blaNDM-5基因阳性。携带mcr-1的6株CRE仅对替加环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表现为低水平耐药。MLST分型结果显示有4种不同的ST型别,其中2株为ST167,2株为ST410,其余2株分别株为ST48和ST361。6例患者的性别、年龄、抗菌药物使用史、基础疾病及病情严重程度均不同,各项感染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患者最终均治愈出院。结论 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在聊城地区临床分离的CRE中检出率较低且呈低水平耐药,但已发现该基因与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共存的现象,需引起临床重视并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黏菌素 mcr-1 耐药基因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头孢吡肟与舒巴坦对耐碳青酶烯类不动杆菌属的联合药敏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童卫杭 李朝霞 +1 位作者 柴栋 王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0-412,共3页
目的评价头孢吡肟与舒巴坦对临床分离耐碳青酶烯类不动杆菌属病原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24株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酶烯类不动杆菌属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抑菌指... 目的评价头孢吡肟与舒巴坦对临床分离耐碳青酶烯类不动杆菌属病原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24株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酶烯类不动杆菌属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抑菌指数(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结果头孢吡肟与舒巴坦联合应用后,其MIC50明显降低,FIC指数≤0.5占33.3%,0.5<FIC≤1,占62.5%,1<FIC≤2占4.2%,FIC>2为0。结论头孢吡肟与舒巴坦联合用药对临床分离耐碳青酶烯类不动杆菌属体外联合抗菌效应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吡肟 舒巴坦 不动杆菌属 碳青酶烯类 抑菌指数
下载PDF
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萍 刘丁 +5 位作者 方清永 王政 王豪 成瑶 南玲 黄庆玲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521-3523,共3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有发生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细菌耐药分析与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有发生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细菌耐药分析与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为3.6%~79.2%,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多联抗菌药物使用天数(OR=4.252)、使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OR=9.729)、ICU住院天数(OR=5.228)。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缩短住院时间,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和抗菌活性的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秀岚 武芳 赵建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目的通过对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和碳青酶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sensitiv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SAB)的分离结果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 目的通过对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和碳青酶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sensitiv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SAB)的分离结果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分离出的729株CRAB和170株CSAB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和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统计软件,差异显著性分析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软件,耐药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CRAB的分离率为81.09%。病区分布主要为ICU病房、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和干部保健病房,构成比分别为35.53%、17.28%、14.54%、12.48%和10.43%。从ICU病房检出CSAB(6.47%)的构成比明显低于CRAB(35.5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RAB的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构成比为80.90%。CRAB耐药率较高,除对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36.76%和66.67%外,对其他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92.04%;而CSAB耐药率较低,对所有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小于15.88%。CSAB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CRAB,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CRAB对左氧氟沙星的中介的比率为60.08%;CSAB对头孢曲松的中介的比率为67.06%。结论 CRAB的分离率和耐药性较高,CRAB的耐药率明显高于CSAB,实验室应及时报告CRAB的分离和耐药性结果,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亚胺培南 碳青酶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下载PDF
碳青酶烯类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继发二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丽娟 史金英 +1 位作者 梁桂琴 杨爱从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10期909-910,共2页
目的探讨碳青酶烯类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继发二重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测并减少二重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汇总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经碳青酶烯类治疗5d以上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二重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入选53例,碳青酶烯类治疗... 目的探讨碳青酶烯类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继发二重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测并减少二重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汇总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经碳青酶烯类治疗5d以上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二重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入选53例,碳青酶烯类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43例,占81.1%,38例存在二重感染危险因素,其中11例发生二重感染,感染率28.9%。经Pearson相关分析,与二重感染相关的5个变量分别为年龄(r=0.412,P=0.010)、机械通气(r=0.673,P=0.000)、低蛋白血症(r=-0.769,P=0.000)、碳青酶烯类治疗时间(r=0.843,P=0.000)、危重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定标准Ⅱ(APACHEⅡ)评分(r=0.815,P=0.000)。结论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碳青酶烯类治疗时间、APACHEⅡ评分是碳青酶烯类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后继发二重感染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 碳青酶烯类 药物疗法 二重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魏绪廷 冯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2-615,共4页
目的研究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关耐药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酶烯类耐药相关的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SPM、GIM基因和外膜蛋白oprD2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等6种主要耐药基因进... 目的研究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关耐药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酶烯类耐药相关的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SPM、GIM基因和外膜蛋白oprD2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等6种主要耐药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51株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SPM、GIM金属酶基因检测均阴性,16株IMP和5株VIM型金属酶基因阳性,1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oprD2基因阳性,其余37株铜绿假单胞菌oprD2基因阴性,7株产金属酶并同时伴有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49株Ⅰ型整合酶基因intⅠ1阳性。结论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产生金属酶,Ⅰ型整合酶基因广泛存在于铜绿假单胞菌中,提示要加强对耐药基因在病原菌种属间传播和扩散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酶烯类 耐药机制 整合 基因
下载PDF
碳青酶烯类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继发二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张丽娟 史金英 +1 位作者 梁桂琴 杨爱从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S2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碳青酶烯类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继发二重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测并减少二重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汇总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经碳青酶烯类治疗5 d以上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二重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入选53例,碳青酶烯类治疗... 目的探讨碳青酶烯类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继发二重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测并减少二重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汇总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经碳青酶烯类治疗5 d以上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二重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入选53例,碳青酶烯类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43例,占81.1%,38例存在二重感染危险因素,其中11例发生二重感染,感染率28.9%。经Pearson相关分析,与二重感染相关的5个变量分别为年龄(r=0.412,P=0.010)、机械通气(r=0.673,P=0.000)、低蛋白血症(r=-0.769,P=0.000)、碳青酶烯类治疗时间(r=0.843,P=0.000)、危重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定标准Ⅱ(APACHEⅡ)评分(r=0.815,P=0.000)。结论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碳青酶烯类治疗时间、APACHEⅡ评分是碳青酶烯类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后继发二重感染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 碳青酶烯类 药物疗法 二重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56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性分析
8
作者 金雪丽 金高明 《现代临床医学》 2010年第5期360-361,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的耐药特点及变迁,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临床各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使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GNI+卡)和药敏试验(GNS448卡)... 目的:分析我院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的耐药特点及变迁,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临床各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使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GNI+卡)和药敏试验(GNS448卡),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565株,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药敏情况有4种: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均敏感,占78.58%;前者敏感、后者耐药,占9.03%;前者耐药、后者敏感,有3株,占0.53%;两者均耐药占11.85%。且两种药物耐药率逐年升高。结论: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有不同,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用药,同时应注重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酶烯类 耐药性 亚胺培南 美洛培南
下载PDF
改良Hodge试验阳性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比较
9
作者 夏雁南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2期564-56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Hodge试验阳性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比较。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60株,均为2012年1~6月分离的初筛试验阳性的具体肠杆菌科细胞,对碳青酶烯酶相关产生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采用改良Hodge行确证试验后... 目的探讨改良Hodge试验阳性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比较。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60株,均为2012年1~6月分离的初筛试验阳性的具体肠杆菌科细胞,对碳青酶烯酶相关产生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采用改良Hodge行确证试验后,检出共有4株阳性结果菌株,其中费劳地枸橼酸杆菌1株,大肠埃希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抑菌圈均在16~22mm直径内,三和四代头孢菌素均耐药。结论即使行体外碳青霉烯类药物药敏实验呈敏感性,但其产碳青烯类酶已被证明,临床尚不能确定用于肠杆菌科细胞引起的感染治疗中的效果。细菌行表型确证试验为阳性中,若需对亚型行准确辨别,需对其基因序列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以确保临床应用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HODGE试验 阳性 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酶烯类药物 耐药性比较
下载PDF
ICU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宁 金高明 金雪丽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3期234-234,238,共2页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sa aeruginsa,PA)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尤其在ICU感染中常见。感染或多重感染是导致重症患者预后差重要原因。随着碳青酶烯类药物的广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日益严峻...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sa aeruginsa,PA)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尤其在ICU感染中常见。感染或多重感染是导致重症患者预后差重要原因。随着碳青酶烯类药物的广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日益严峻,PA的泛耐药(PDR)性也不鲜见。因此,加强对PA对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性监测,对ICU抢救重症患者合理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2006-2010年ICU患者PA对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酶烯类 ICU 亚胺培南 美洛培南
下载PDF
碳青酶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表型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1
作者 张冬萍 白冰 +5 位作者 沈璇 王萍 蒋瑞鑫 李娜 张雨婷 李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S02期26-30,共5页
目的深入研究人类碳青酶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表型特征和耐药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医院感染防控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和爆发流行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两家医院临床标本培养出的CRK... 目的深入研究人类碳青酶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表型特征和耐药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医院感染防控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和爆发流行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两家医院临床标本培养出的CRKP菌株(其中新疆军区某院46株,新疆军区某院医疗区41株),剔除同一患者重复菌株,采用酶抑制剂增强实验对CRKP进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对CRKP菌株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结果新疆军区某院46株CRKP碳青霉烯酶阴性2株,占4.30%;产A类酶44株,占95.70%;无产B类酶菌株;新疆军区某院医疗区41株CRKP中,碳青霉烯酶阴性3株,占7.32%;产A酶37株,占90.24%;产B类酶1株,占2.44%。两院87株CRKP菌株对氨曲南、头孢菌素类药物、β内酰胺类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喹诺酮类等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97.00%,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为30.00%左右,替加环素7.00%左右,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率两院分别是2.20%和7.30%,两院均未发现对多黏菌素耐药菌株。结论不同医院CRKP的碳青酶烯酶表型有所不同,而且都以A类酶为主,两医院CRKP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应引起临床应用及感控人员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酶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 表型检测 耐药性
下载PDF
1例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12
作者 祝敏芳 欧阳爱军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9期1578-1580,1648,共4页
目的:分析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对1例CRKP感染患者的用药监护过程,从不同给药方式探讨药物最佳使用途径,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结果:通过改变抗菌药物使用方法,患者... 目的:分析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对1例CRKP感染患者的用药监护过程,从不同给药方式探讨药物最佳使用途径,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结果:通过改变抗菌药物使用方法,患者的感染症状得到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中发挥药学专长,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有效抗感染治疗,保证患者的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 美罗培南 给药方法 临床药师
原文传递
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磊 姜道彬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917-921,共5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3至2016年分离的58株58例CRAB感染住院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COX回归分析。对患者分离的菌株进行脉... 目的:探讨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3至2016年分离的58株58例CRAB感染住院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COX回归分析。对患者分离的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试验(PFGE),分析不同克隆菌株对患者死亡的影响。结果:是否入住ICU(RR=0.266,95%CI:0.084~0.841)、住院时间(RR=0.306,95%CI:0.094~0.992)、白蛋白(RR=0.247,95%CI:0.062~0.986)是CRAB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58株细菌分为14个不同型别,死亡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AB患者应送ICU进行积极的治疗,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正常的血清白蛋白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危险因素 死亡率
下载PDF
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和合理性分析
14
作者 张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30-0033,共4页
分析研究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应用实践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本院自2020年11月开始应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至2023年11月止共计260例;研究分析在临床上应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情况及合理性。结果 实践使... 分析研究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应用实践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本院自2020年11月开始应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至2023年11月止共计260例;研究分析在临床上应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情况及合理性。结果 实践使用美罗培南的 DUI(指药物利用指数)、DDDs(指用药频度)均显著高于亚胺培南(P<0.05)。病原学检查显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亚胺培南的比率68.71%(101/147)与美罗培南的62.75%(64/102)相比(P>0.05)。美罗培南不合理应用率21.30%(23/108)显著高于亚胺培南的6.58%(10/152)。结论 临床实践使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时,需要提前查清患者的用药频率,最大可能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保障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 应用情况 合理性
下载PDF
苦参碱逆转外排泵系统AcrAB-ToIC介导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伍慧妍 钟瑶 +2 位作者 詹铀超 彭亮 张艳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17-1122,共6页
目的评估苦参碱对由外排泵AcrAB-TolC介导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的影响并探究其逆转耐药性的相关调控机制。方法使用棋盘稀释法,分别设置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替加环素组、苦参碱组、联合用药组;培养24 h后,酶... 目的评估苦参碱对由外排泵AcrAB-TolC介导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的影响并探究其逆转耐药性的相关调控机制。方法使用棋盘稀释法,分别设置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替加环素组、苦参碱组、联合用药组;培养24 h后,酶标仪测定吸光度,记录各药物组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抑菌率和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取各药物组MIC对应孔和阳性对照孔,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AcrAB-TolC外排泵系统调控基因AcrB、MarA、RamA、AcrR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单用替加环素或苦参碱相比较,替加环素与苦参碱联合应用能更明显的抑制外排泵系统AcrAB-TolC介导的替加环素耐药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P<0.05),替加环素与苦参碱的药理主要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联合用药下,替加环素与苦参碱的MIC值均明显降低,替加环素的MIC均能恢复至替加环素敏感MIC值;苦参碱单独或联合作用后,AcrAB-TolC外排泵RamA、AcrB表达明显降低(P<0.05),AcrR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苦参碱能下调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AcrAB-Tolc外排泵调控蛋白RamA和AcrB基因的表达、及上调AcrR基因的表达,起到逆转替加环素耐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替加环素耐药 AcrAB-TolC外排泵
下载PDF
颅内碳青酶烯类耐药与敏感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治疗及其经济学损失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建忠 黄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271-4273,共3页
目的探讨碳青酶烯类耐药肠杆菌(CRE)和碳青酶烯类敏感肠杆菌(CSE)颅内感染治疗效果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差异,分析颅内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CRE和CSE颅内感染患者,按1∶1比例配对,... 目的探讨碳青酶烯类耐药肠杆菌(CRE)和碳青酶烯类敏感肠杆菌(CSE)颅内感染治疗效果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差异,分析颅内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CRE和CSE颅内感染患者,按1∶1比例配对,将患者分为CRE组和CSE组,各12例;比较CRE和CSE颅内感染治疗效果和住院费用的差异,分析耐药情况和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CRE颅内感染治愈率为41.67%,CSE颅内感染治愈率为9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组每床日医疗费用为7 008.82元,CSE组每床日医疗费用为2 777.75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52,P=0.024);碳青酶烯类联合其他药物治疗CRE颅内感染是常见的组合,治愈率66.67%,CSE颅内感染治疗以碳青酶烯类单药治疗为主,治愈率为91.67%;鞘内局部注射抗菌药物局部治疗,未提高CRE颅内感染的治愈率。结论 CRE颅内感染可明显增加患者的经济损失,临床治疗效果较CSE低,临床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抗菌药物治疗 碳青酶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酶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经济损失
原文传递
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蒯守刚 邵海枫 +4 位作者 王卫萍 范明 黄梅 尤金炜 王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441-3444,共4页
目的研究ICU收集的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褪色沙雷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性序列-PCR(ERIC-PCR)分析耐药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采用特异性PCR和序列分析... 目的研究ICU收集的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褪色沙雷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性序列-PCR(ERIC-PCR)分析耐药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采用特异性PCR和序列分析、接合试验、质粒提取和转化试验、质粒消除试验、外膜蛋白分析技术来分析介导碳青酶烯类耐药的分子机制。结果 12株肺炎克雷伯菌分属2个流行克隆型、13株大肠埃希菌属于5个流行克隆型、3株褪色沙雷菌属于2个流行克隆型;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分离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MIC分别为16~128μg/ml和8~256μg/ml;所有菌株均扩增出介导碳青酶烯类耐药的KPC-2基因;3株褪色沙雷菌接合试验获得成功,部分菌株进行质粒提取、质粒分子杂交、质粒转化和质粒消除试验显示,KPC-2定位于约为56kb的质粒上;外膜蛋白比较分析显示部分耐药菌株发生外膜蛋白改变。结论医院ICU分离出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褪色沙雷菌;产KPC-2是介导对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部分菌株外膜蛋白改变可能参与耐药;垂直传播以及通过质粒的水平传播可能是耐药株在ICU流行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褪色沙雷菌 碳青酶烯类 质粒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胡庆丰 吕火烊 +2 位作者 张玉霞 沈蓓琼 朱永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82-1484,1495,共4页
目的对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同源性分析,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帮助。方法使用WHONET5.4软件对40株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表型耐药模式分析,质粒图谱和PFGE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对临床常用的18种抗菌药物耐药表... 目的对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同源性分析,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帮助。方法使用WHONET5.4软件对40株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表型耐药模式分析,质粒图谱和PFGE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对临床常用的18种抗菌药物耐药表型分析,耐药模式有8种,其中以全耐药及仅对妥布霉素敏感的2个耐药谱(72.5%)流行为主;质粒分型图谱分析有5种类型菌株,以Ⅰ、Ⅱ型菌株流行为主,占82.5%;PFGE图谱分析有5种类型菌株,其中Ⅰ型菌株流行为主,共34株(85.0%)。结论3种方法均测出实验菌株存在高度的同源性的菌株流行,应引起临床科室及医院感染部门的高度重视,避免发生严重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酶烯类 同源性 质粒图谱 脉冲场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与控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杜明梅 邢玉斌 +2 位作者 邓春燕 索继江 刘运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62-1464,共3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暴发,并采取有效控制感染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11月ICU住院的32例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区内环境卫生学检测分析;采取环境消毒...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暴发,并采取有效控制感染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11月ICU住院的32例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区内环境卫生学检测分析;采取环境消毒、隔离防护、加强手卫生等一系列感染控制措施控制感染暴发。结果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或定植10例,患者罹患率达31.25%,例次感染率为50.00%,日感染率28.74‰;患者基础疾病严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呼吸机辅助呼吸、住院时间长等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易感因素;病房空气、地面、部分公用医疗器械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50.00%,医务人员手和工作服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30.00%。结论病房环境鲍氏不动杆菌污染严重、医务人员接触传播可能是造成此次鲍氏不动杆菌流行的重要原因;彻底病房环境消毒、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等消毒隔离防护措施的长期执行,在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暴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酶烯类 鲍氏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暴发流行
原文传递
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blaOXA基因型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春 沈继录 +1 位作者 方亚平 王中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0-912,共3页
目的了解碳青酶烯类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blaOXA基因型及同源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扩增ISAba1、blaOXA23和bla OXA-66/OXA-51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基因同源性。结... 目的了解碳青酶烯类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blaOXA基因型及同源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扩增ISAba1、blaOXA23和bla OXA-66/OXA-51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基因同源性。结果20株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耐药,其中19株为多药耐药株,1株ISAba1和blaOXA-23阳性,2株blaOXA-66阳性,16株ISAba1、blaOXA-23和blaOXA-66均阳性,1株以上3种基因全部阴性;PFGE分析结果显示,A型(12株)、B型(2株)、C型(2株)、D型(3株)、E型(1株)。结论医院感染的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可能与产OXA-23酶有关,并存在院内的克隆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碳青酶烯类 脉冲场凝胶电泳 同源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