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GTS)属于儿童期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少数病例延至成年期;GTS典型征象包括不自主运动及发声抽动,多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GTS起病多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or...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GTS)属于儿童期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少数病例延至成年期;GTS典型征象包括不自主运动及发声抽动,多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GTS起病多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ortico-striato-thalamo-cortical,CSTC)环路功能异常关联。目前,基于MRI对GTS发病、先兆冲动、抽动程度及社会认知诸方面的机制研究,已逐渐成为业内热点;结构和功能MRI对GTS感觉、运动、情感、认知等相关脑区的激活及网络改变,能够予以揭示。笔者围绕近年内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不同模态成像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疾病早期识别及后续的深入探索提供帮助。展开更多
青光眼以进行性视野缺损和视神经损害为主要特征,早期多无症状,明确诊断时已经发生永久性的视功能丧失。近年来研究表明,青光眼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病变有关。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一种新的检...青光眼以进行性视野缺损和视神经损害为主要特征,早期多无症状,明确诊断时已经发生永久性的视功能丧失。近年来研究表明,青光眼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病变有关。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技术,用于观察中枢视觉皮质的变化,研究青光眼视盘以外的青光眼性损害。文章就近年来fMRI在青光眼研究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探讨其在不同分析方法上的改变,为建立青光眼病情的客观评价方法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并分析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旨在评估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并为临床合理应用磁共振成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目的系统评价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并分析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旨在评估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并为临床合理应用磁共振成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截至2024年5月20日的关于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准确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并采用ROBIS工具、PRISMA报告规范和GRADE系统分别评估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2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其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分级普遍较低。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上表现优于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在宫旁浸润、膀胱侵犯、直肠侵犯以及子宫内口侵犯方面显示出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结论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显示出较高的价值,但目前纳入的文献在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方面有待提高。因此,未来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以进一步验证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青光眼以进行性视野缺损和视神经损害为主要特征,早期多无症状,明确诊断时已经发生永久性的视功能丧失。近年来研究表明,青光眼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病变有关。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技术,用于观察中枢视觉皮质的变化,研究青光眼视盘以外的青光眼性损害。文章就近年来fMRI在青光眼研究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探讨其在不同分析方法上的改变,为建立青光眼病情的客观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相关指标预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2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MRI图像指标与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残损分级相关性及其对ASIA残损分级改善的预测效能。结果:患者入院时ASIA残损分级A级15例(35.7%),B级8例(19%),C级14例(33.3%),D级5例(11.9%)。1年后ASIA残损分级A级13例(31%),B级7例(16.7%),C级8例(19%),D级14例(33.3%)。患者入院时ASIA残损分级与T2WI轴位图像脑脊髓损伤中心评分(brain and spinal injury center score,BASIC)(r=-0.881)、矢状面分级(r=-0.551)、脊髓损伤长度(r=-0.581)负相关(均P<0.01)。患者康复1年后ASIA残损分级与T2WI轴位图像BASIC评分(r=-0.846)、矢状面分级(r=-0.568)、脊髓损伤长度(r=-0.570)负相关(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BASIC评分预测ASIA残损分级改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13,具有良好效能(P=0.033)。结论:BASIC评分对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ASIA残损分级及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并分析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旨在评估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并为临床合理应用磁共振成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截至2024年5月20日的关于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准确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并采用ROBIS工具、PRISMA报告规范和GRADE系统分别评估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2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其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分级普遍较低。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上表现优于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在宫旁浸润、膀胱侵犯、直肠侵犯以及子宫内口侵犯方面显示出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结论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显示出较高的价值,但目前纳入的文献在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方面有待提高。因此,未来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以进一步验证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