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肠道准备剂在磁共振T2WI直肠高分辨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
作者 王丹 任静 +3 位作者 陈晓丽 郭玲 郭春玉 陆皓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肠道准备剂对T2WI磁共振直肠高分辨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入组条件筛选2020年6~12月在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行T2WI磁共振直肠高分辨成像的患者84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前42例患者常规使用开塞露行肠道准备,为对照组;后42... 目的 比较不同肠道准备剂对T2WI磁共振直肠高分辨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入组条件筛选2020年6~12月在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行T2WI磁共振直肠高分辨成像的患者84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前42例患者常规使用开塞露行肠道准备,为对照组;后42例患者使用和爽行肠道准备,为观察组。由同一技师在同一设备使用相同序列行T2WI磁共振直肠高分辨成像,由中心两位具有10年临床诊断经验的正高医师行图像质量评价,得分3分及以上定义为图像满足诊断需要,得分5分为优秀。将优片率(得分5分患者所占比例)与欠佳率(得分1~2分患者所占比例)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5分图像质量4例、占9.52%,图像质量欠佳4例、占9.52%;观察组5分图像质量15例、占35.71%;图像质量欠佳1例、占2.38%。图像质量优片率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图像质量欠佳率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和爽法行肠道准备较开塞露法能够提高T2WI磁共振直肠高分辨成像图像质量,具有临床可操作性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塞露 和爽 肠道准备 T2WI高分辨 磁共振直肠成像
下载PDF
直肠磁共振成像联合腔内超声检测在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张晨雪 孙宇 +5 位作者 闫骥 李晓宇 武雪亮 刘博 陈文婷 王立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6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腔内超声(ERUS)检测在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及根治性手术的直肠癌患者66例,于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及治疗后... 目的探讨直肠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腔内超声(ERUS)检测在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及根治性手术的直肠癌患者66例,于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及治疗后第7周进行直肠MRI和ERUS检查,评价其是否完全缓解,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手段诊断完全缓解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病理学结果显示,66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22例。MRI、ERUS诊断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联合ERUS诊断与金标准具有一致性(Kappa=0.400,P<0.05)。MRI联合ERUS诊断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的准确率为75.76%,特异度为90.91%,灵敏度为45.45%。结论在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单纯MRI、ERUS对完全缓解诊断准确率并不高,联合诊断相对单一诊断特异度更高,灵敏度较低;针对检测中非完全缓解患者简易采取根治性手术,完全缓解患者则建议结合结肠镜、指诊进行检查,谨慎实施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直肠磁共振成像 腔内超声 新辅助化疗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检查在直肠癌临床分期、环周切缘及壁外血管侵犯判断中的准确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建伟 高友富 +1 位作者 程好堂 魏建筑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5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直肠癌临床分期、环周切缘(CRM)及壁外血管侵犯(EMVI)判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确诊的184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比较影像学和病理学对直肠癌临床分期、CRM状态及EMVI情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直肠癌临床分期、环周切缘(CRM)及壁外血管侵犯(EMVI)判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确诊的184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比较影像学和病理学对直肠癌临床分期、CRM状态及EMVI情况。结果:184例直肠癌患者中MRI评估准确率T1期71.43%,T2期90.00%,T3期87.95%,T4期92.86%,MRI与病理学T分期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772,P<0.05);N0期正确率95.74%,N1期正确率73.26%,N2期正确率80.00%,MRI与病理学N分期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561,P<0.05)。184例患者中,病理学显示有68例患者存在CRM受累(CRM阳性),116例患者未受累(CRM阴性);MRI正确判定其中159例。相比于病理学检查,两者对CRM受累与否的判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815,P<0.05)。184例患者中,病理学显示35例患者存在EMVI阳性,149例患者未存在EMVI阴性,MRI正确判定其中161例,相较于病理学检查,两者对EMVI与否的判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789,P<0.05)。结论:MRI检查可较为准确地评估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对是否出现CRM受累及EMVI状态提供较好的评估,有助于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等方面提供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直肠 临床分期 环周切缘(CRM) 壁外血管侵犯(EMVI) 判断 准确性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与直肠线圈磁共振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迎春 方军初 +2 位作者 陈明 单玉喜 沈钧康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6-467,共2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直肠线圈磁共振(enMR)联合磁共振波谱(MR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前列腺癌和2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TRUS、enMR联合MRS、PSA联合PSAD及病...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直肠线圈磁共振(enMR)联合磁共振波谱(MR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前列腺癌和2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TRUS、enMR联合MRS、PSA联合PSAD及病理资料,对图像特点、各种检查方法导致的误诊、漏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为PSA联合PSAD,均为88.89%;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最高为enMR联合MRS,均为92%;诊断符合率最高为上述两者,均为90.48%。结论对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可先行PSA检查,再行TRUS,并联合PSAD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直肠超声检查 直肠线圈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前列腺癌的经直肠超声与直肠线圈磁共振联合波谱检查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迎春 沈钧康 +3 位作者 方军初 陈明 王澂 金钰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14-116,共3页
目的比较经直肠超声(TRUS)与直肠内线圈磁共振(enMRI)结合磁共振波谱(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前列腺癌、2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行TRUS、enMRI检查,enMRI可疑结节加做MRS,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为标准,对检查结果... 目的比较经直肠超声(TRUS)与直肠内线圈磁共振(enMRI)结合磁共振波谱(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前列腺癌、2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行TRUS、enMRI检查,enMRI可疑结节加做MRS,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为标准,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以TRUS联合enMRI和MRS检查较为理想。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在本研究中达90.84%、92.86%、90.48%、92.86%、91.84%。结论对于可疑不典型前列腺癌患者,建议TRUS联合enMRI及MRS检查,有利于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直肠超声检查 直肠内线圈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与磁共振融合成像靶向穿刺技术在首次诊断性前列腺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侯建全 席启林 +6 位作者 浦金贤 黄琛 欧阳骏 李纲 黄玉华 马超 王子贤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评估经直肠超声与磁共振融合成像(transrectal ultrasoun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RUS/MR)靶向穿刺技术(targetedbiopsy,TB)在首次诊断性前列腺穿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经多参数磁共振... 目的评估经直肠超声与磁共振融合成像(transrectal ultrasoun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RUS/MR)靶向穿刺技术(targetedbiopsy,TB)在首次诊断性前列腺穿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经多参数磁共振(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pMRI)扫描发现可疑病灶,且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and reporting and datasystem,PI—RADS)评分/〉3分的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行诊断性穿刺。年龄46~83岁,中位年龄68岁。穿刺前血清PSA1.2~85.0ng/ml,中位PSA11.2ng/ml,其中PSA〈10ng/ml者36例,10~20ng/ml者30例,〉20ng/ml者25例。使用实时超声多影像融合系统对mpMRI提示的可疑病灶进行靶向穿刺2针,同时进行常规12针的系统穿刺。自身对照研究比较TB和系统穿刺的前列腺癌和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检出率。结果本组91例中,总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57.1%(52/91)。TB和系统穿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44.0%(40/91)和51.7%(4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CsPCa检出比例TB高于系统穿刺,分别为80.O%(32/40)和68.1%(32/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对于PI.RADS评分为5分和3分的病灶,TB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77.1%(27/35)和10.3%(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B和系统穿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在PSA〈10ng/ml[27.8%(10/36)和36.1%(13/36)]、10~20ng/ml[50.0%(15/30)和56.7%(17/30)]、〉20rig/ml[60.0%(15/25)和68.0%(17/25)]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位于不同PSA区间的首次诊断性前列腺穿刺患者,2针TRUS/MR融合成像TB可以获得与12针系统穿刺相似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同时,TB可检出更高比例的CsPCa。PI.RADS评分系统对选择合适患者进行TB穿刺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穿刺 前列腺癌 直肠超声与磁共振融合成像
原文传递
基于核磁-超声融合的前列腺靶向穿刺系统 被引量:7
7
作者 倪东 吴海浪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8,共8页
利用高精度电磁定位器实时跟踪超声探头和穿刺针来引导前列腺穿刺.采用手动刚体配准方法实现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经直肠超声图像(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与核磁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配准;通过二维(two dim... 利用高精度电磁定位器实时跟踪超声探头和穿刺针来引导前列腺穿刺.采用手动刚体配准方法实现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经直肠超声图像(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与核磁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配准;通过二维(two dimensional,2D)和3D探头校准,将手术前3D超声图像和手术中2D超声图像配准;结合穿刺针标定结果,实现实时二维超声和术前MRI图像融合引导下的前列腺靶向穿刺.在对前列腺体模的12次穿刺测试中,系统穿刺点全部在大小约为0.5 cm3的穿刺目标内,且实际穿刺位置与目标穿刺位置之间的程序定位误差为(2.89±0.81)mm.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穿刺精度,同时降低了操作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电子学 手术导航 前列腺活检 磁共振成像与经直肠超声融合 探头校准 前列腺靶向穿刺
下载PDF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8
8
作者 肖毅 孙蕊 徐徕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6-730,共5页
术前新辅助治疗已成为进展期直肠癌标准治疗模式,新辅助治疗之后的完全缓解病例可以免除外科手术所带来的并发症和功能损害。但是,目前对于手术之前评估的临床完全缓解与术后得到的病理完全缓解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准确评估完全缓解病例... 术前新辅助治疗已成为进展期直肠癌标准治疗模式,新辅助治疗之后的完全缓解病例可以免除外科手术所带来的并发症和功能损害。但是,目前对于手术之前评估的临床完全缓解与术后得到的病理完全缓解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准确评估完全缓解病例成为目前的热点。直肠指检、内镜检查在评估黏膜完整性方面较为直观,但是灵敏度差;直肠超声和MRI检查能够从结构和功能上评估肿瘤细胞的残留与否,但是也面临灵敏度低的问题;其他如PET-CT和穿刺活组织检查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 新辅助放化疗 临床完全缓解 磁共振成像 直肠 超声 直肠
原文传递
经直肠超声与TRUS/MR靶向穿刺技术应用于首次前列腺穿刺诊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宇栋 吴承东 +1 位作者 张书信 李海松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4期57-61,共5页
目的:分析对比经直肠超声(TRUS)系统穿刺(SB)与经直肠超声与磁共振融合成像(TRUS/MR)靶向穿刺(TB)技术应用于首次前列腺穿刺诊断的价值,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192例首次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 目的:分析对比经直肠超声(TRUS)系统穿刺(SB)与经直肠超声与磁共振融合成像(TRUS/MR)靶向穿刺(TB)技术应用于首次前列腺穿刺诊断的价值,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192例首次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同时进行TRUS-SB和TRUS/MR-TB,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TRUS/MR-TB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和穿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TRUS-SB。TRUS-SB与TRUS/MR-TB诊断前列腺癌的Kappa值为0.532。TRUS/MR-TB对mpMRI(多参数核磁共振成像)参数高危患者的前列腺检出率显著高于非mpMRI参数高危患者。结论:在前列腺穿刺中,TRUS/MR-TB技术的引入可能会获得高于TRUS-SB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和穿刺阳性率,特别是对于mpMRI参数高危患者的检出率较高,但两种检测的一致性相对较低,诊断结果的可靠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超声 前列腺穿刺 前列腺癌 直肠超声与磁共振融合成像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