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4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刘敏 张晨 +7 位作者 田丹丹 屈慧云 郭林雅 杜慧宇 黄琦 刘芷兰 王伊菲 郝义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和非ARAS组(n=6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NCE-MRA对ARAS的诊断价值,以肾动态显像测得的两侧GFR差值及比值单独或联合NCE-MRA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对ARAS的诊断价值。结果:NCE-MRA与肾动脉DSA诊断ARAS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8,P<0.001),NCE-MRA诊断ARA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2.52%,90.77%、91.86%、94.29%、88.06%;双肾GFR比值及差值用于诊断ARAS的AUC为0.771和0.708,最佳诊断界值为1.371和13.900 mL/(min·1.73 m^(2)),敏感度为52.3%和45.8%,特异度为90.8%和89.2%;GFR比值及差值联合NCE-MRA诊断ARAS的AUC分别为0.948和0.942,敏感度为95.3%和94.4%,特异度均为89.2%。结论:NCE-MRA对ARA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肾动态显像可提高对ARAS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动态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及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
2
作者 覃星悦 陈圣昌 +1 位作者 秦柱贵 陈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66-570,共5页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月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9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均接受CAT及MRA检查,...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月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9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均接受CAT及MRA检查,将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检出情况、测量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与瘤颈宽度、对比不同大小的颅内动脉瘤检出情况,分析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结果9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经CTA检查后诊出64例单发颅内动脉瘤,经MRA检查后诊出61例单发颅内动脉瘤,两种方法检出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当瘤体<3 mm时CTA检出率93.33%高于MRA 60.00%(P<0.05);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83.33%、敏感度83.56%、特异度82.35%、Kappa值=0.548;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82.22%、敏感度80.82%、特异度88.24%、Kappa值=0.543;CTA联合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95.56%、敏感度95.89%、特异度94.12%、Kappa值=0.861。结论CTA与MRA均可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瘤,其中CTA可明显提高<3 mm的微小颅内动脉瘤诊出率,但联合应用时的敏感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 1.5T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诊断效能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价值研讨
3
作者 许振东 姜兴茂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83-0186,共4页
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多层螺旋CT的诊断产生的效能。方法 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平度市人民医院期间接诊的6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方法的临床... 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多层螺旋CT的诊断产生的效能。方法 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平度市人民医院期间接诊的6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 标准显示阳性检出率81.67%,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多层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00%和65.00%,两种诊断方式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无较大差异性,P>0.05。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的敏感度93.88%、准确性91.67%、阴性预测值75.00%均高于多层螺旋CT69.39%、66.67%、28.57%,P<0.05。结论 共振血管影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多层螺旋CT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 效能
原文传递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春蕾 韩晓奇 +2 位作者 陈鑫 田野 余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67-370,382,共5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MRA诊...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MRA诊断脑动脉瘤的灵敏度为0.870,特异度为0.919,漏诊率为0.130,误诊率为0.081,Youden指数为0.788,准确度为0.900,阳性预测值为0.870,阴性预测值为0.919,阳性似然比为10.725,阴性似然比为0.142。Kappa指数=0.788,U=6.108,P=0.000。结论 MRA属于无创检查,具有较高的脑动脉瘤诊断价值,可作为没有急性脑出血的疑似患者的首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颈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对TIA病人短期并发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秦绪沛 魏金梦 张宏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503-1508,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短期并发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87例TIA病人,根据6个月内是否并发ACI分为ACI组(90例)与无ACI组(97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颈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短期并发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87例TIA病人,根据6个月内是否并发ACI分为ACI组(90例)与无ACI组(97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颈动脉MRA检查结果(狭窄程度、斑块内出血、坏死脂核、纤维帽破裂、最小管腔面积、最大管壁厚度),采用Spearman或Pearson分析颈动脉MRA参数与ABCD3-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TIA短期内并发ACI风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MRA参数单独及联合预测TIA并发ACI的价值。结果:ACI组年龄大于无ACI组,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多于无ACI组,ABCD3-I评分高于无ACI组(P<0.001);ACI组狭窄程度重度、斑块内出血、坏死脂核、纤维帽破裂病人多于无ACI组,最小管腔面积小于无ACI组,最大管壁厚度大于无ACI组(P<0.05);狭窄程度、斑块内出血、坏死脂核、纤维帽破裂、最大管壁厚度与ABCD3-I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91,0.826,0.771,0.864,0.837,P均<0.001),最小管腔面积与ABCD3-I评分呈负相关(r=-0.856,P<0.001);偏相关性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后,狭窄程度、斑块内出血、坏死脂核、纤维帽破裂、最小管腔面积、最大管壁厚度仍与ABCD3-I评分独立相关(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狭窄程度、斑块内出血、坏死脂核、纤维帽破裂、最小管腔面积、最大管壁厚度预测TIA并发AC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8,0.930,0.868,0.913,0.764,0.759,6项参数联合预测的AUC为0.951。结论:狭窄程度、斑块内出血、坏死脂核、纤维帽破裂、最小管腔面积、最大管壁厚度与TIA病人短期并发ACI独立相关,采用颈动脉MRA可检测以上项目,从而对TIA病人并发ACI的风险进行预测,以指导临床干预,减少A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 磁共振血管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螺旋CT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有效性探讨
6
作者 程磊 王玲玲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4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及多螺旋CT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的有效性以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临床均接受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以及...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及多螺旋CT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的有效性以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临床均接受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以及多螺旋CT诊断,以数字血管减影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数字血管减影诊断结果显示,阳性患者42例,阴性患者38例;多螺旋CT诊断出阳性30例,50例为阴性;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出阳性41例,阴性39例。与多螺旋CT诊断的特异度(73.68%)、灵敏度(47.62%)以及准确度(60.00%)比较,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各项诊断效能(97.37%、95.24%、96.2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9、23.333、30.756,P均<0.05)。结论 临床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多螺旋CT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时结果具有差异,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效能更高,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多螺旋CT 磁共振血管成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曙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以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MRI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以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MRI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对100例ACI患者的病灶分布进行统计并计算DWI、MRA单独及组合诊断ACI的效果。结果 100例ACI患者中单发病灶、多发病灶各有69例、31例;100例ACI患者中DWI检测阳性93例,阳性诊断率为93.00%(93/100),且表现为高信号病灶;发病时间≤6 h内患者45例,DWI检测阳性45例,阳性诊断率为100.00%(45/45);发病时间6~24 h患者40例,DWI检测阳性35例,阳性诊断率为87.50%(35/40);发病时间24~74 h患者15例,DWI检测阳性14例,阳性诊断率为93.33%(14/15)。100例ACI患者中MRA检测阳性90例,阳性诊断率为90.00%(90/100);DWI与MRA联合检测的阳性诊断率稍高于单独DWI或MRA检测,且这3种检测的阳性诊断率并无差别(P>0.05)。结论 通过采用DWI技术,可以敏感地检测脑组织中的梗死灶弥散变化,为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MRA技术可以直观地观察脑血管结构,提供了关键信息,有助于了解梗死灶周围的血流情况。这两者的联合应用使得诊断更为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急性脑梗死 诊断应用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于团结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者均行MRA与MS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者均行MRA与MS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MRA、MSCT检查结果与DS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MRA、MSCT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MSCT、MRA对轻度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31%、96.55%,对中度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24%、92.86%,对重度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79%、90.91%,对闭塞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0%、75.00%;MS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53,P<0.05);MRA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的一致性强(Kappa=0.904,P<0.05);MRA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3.46%,特异度为96.29%,灵敏度为92.78%,均高于MSCT(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MRA有着较高应用价值,诊断准确率高于MSCT,可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9
作者 付豪 黄文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97-98,101,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可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比较MRA、MRI-DWI及二者联合对缺血性... 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可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比较MRA、MRI-DWI及二者联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血管狭窄程度分级0级、1级、2级、3级患者MRI-DWI高信号占比显著高于4级(P<0.05);MRA联合MRI-DWI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敏感度显著高于MRA、MRI-DWI单独诊断(P<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与MRA、MRI-DWI单独诊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RA联合MRI-DWI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钆特酸葡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与碘海醇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不孕症的价值对比分析
10
作者 陈虹君 孙海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0期156-158,共3页
目的:分析钆特酸葡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子宫输卵管造影术(Gd-MRA HSG)与碘海醇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X-HSG)诊断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将射阳县人民医院在2021年9月—2023年1月接诊的68例疑似不孕症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碘海... 目的:分析钆特酸葡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子宫输卵管造影术(Gd-MRA HSG)与碘海醇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X-HSG)诊断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将射阳县人民医院在2021年9月—2023年1月接诊的68例疑似不孕症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碘海醇X-HSG检查、Gd-MRA HSG检查及手术病理学检查。以手术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Gd-MRA HSG与碘海醇X-HSG检出不孕症各类疾病的具体情况,并比较Gd-MRA HSG与碘海醇X-HSG诊断不孕症的效能。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不孕症患者57例,良性患者11例。Gd-MRA HSG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先天性子宫畸形、输卵管阻塞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碘海醇X-HSG,且Gd-MRA HSG检出的总准确率(88.24%)也高于碘海醇X-HSG(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RA HSG诊断不孕症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均高于碘海醇X-HS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孕症患者,采取Gd-MRA HSG诊断更具优势,能够显著区分具体的疾病类型,且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钆特酸葡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碘海醇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非对比增强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玉鑫 曹美娜 +4 位作者 姜珊 梁爽 梁龙 任卓君 李为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74-178,共5页
非对比增强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non-contrast-enhanced coronary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NCE-CMRA)作为无创影像检查方法之一,具有无电离辐射、无须对比剂的优势,在心血管疾病的筛查、诊断及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诸... 非对比增强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non-contrast-enhanced coronary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NCE-CMRA)作为无创影像检查方法之一,具有无电离辐射、无须对比剂的优势,在心血管疾病的筛查、诊断及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诸多NCE-CMRA新技术集中涌现,使其在扫描时间及成像质量方面均取得了进步,并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主要对NCE-CMRA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 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疾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和CT对可疑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对比观察
12
作者 余东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82-84,共3页
目的 探讨比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CMR)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可疑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结果分为不良事件组(26例)和非不良事件组(8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CMR与CT... 目的 探讨比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CMR)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可疑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结果分为不良事件组(26例)和非不良事件组(8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CMR与CT检查。对比两组CMR右冠状动脉血管长度与内径, CT斑块特征。结果 CMR显示,不良事件组的右冠状动脉血管长度(81.12±2.18)mm和内径(2.96±0.23)mm均显著小于非不良事件组的(84.36±3.29)、(3.45±0.69)mm,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CT成像方面,不良事件组的斑块率为69.23%(18/26),其中钙化斑块3例(11.54%)、纤维斑块10例(38.46%)、混合斑块5例(19.23%);非不良事件组的斑块率为26.25%(21/80),其中钙化斑块13例(16.25%)、纤维斑块3例(3.75%)、混合斑块5例(6.25%);不良事件组与非不良事件组的斑块率、斑块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斑块位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MR在评估心肌结构和功能以及检测微循环异常和冠状动脉痉挛方面表现出色,对于不耐受辐射暴露或对对比剂过敏的患者来说更为安全。CT在直接评估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和疾病程度方面表现出色,是了解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冠心病 心脏事件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联合颈部血管彩超评价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郑宾 郑永洁 马宏武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颈部血管彩超评价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16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部位分为对照组(n=82,非分水岭...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颈部血管彩超评价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16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部位分为对照组(n=82,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与研究组(n=82,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A、DWI、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对比2组MRA、DWI、颈部血管彩超特征,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RA、DWI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对分水岭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大脑中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例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rFA)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扩散率指数(rM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动脉斑块例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RA、DWI、颈部血管彩超及三者联合诊断分水岭脑梗死的AUC值分别为0.774、0.677、0.732、0.884,且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值高于单独指标诊断的AUC值(P<0.05)。结论MRA、DWI、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分水岭脑梗死中具有重要价值,三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颈部血管彩超 分水岭脑梗死
下载PDF
颈动脉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14
作者 张晔锋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对比颈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头颈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江阴南闸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 目的对比颈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头颈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江阴南闸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A和MRA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结果作为金标准,共检出中度狭窄及以下患者41例,中度狭窄以上患者19例,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与诊断价值。结果MRA与CTA的准确度分别为95.00%、88.33%,灵敏度分别为95.12%、90.24%,特异度分别为94.74%、8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诊断方法对动脉狭窄、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的疾病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TA与MRA对头颈部疾病的诊断效果均较为显著,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较高,但MRA略高于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CT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头颈部疾病 成像特点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林巧芳 《医疗装备》 2024年第7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MSCT、MR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MSCT、MR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MSCT和MRA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并对比3种检查方式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8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经DSA确诊阳性72例,阴性8例。MRA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MSCT(P<0.05),两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均显著高于MSCT(P<0.05),但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高于MRA(P<0.05),但准确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与MRA对缺血性脑卒中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与MSCT检查相比,MRA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均更高,而MSCT联合MRA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度,优于MSCT或MRA单独诊断,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螺旋CT 磁共振血管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16
作者 白新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16-0118,共3页
探讨针对脑血管疾病开展诊断时运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作用。方法 对疑似病发脑血管病的患者共计120例抽取,均应用螺旋CT技术与MRA技术施以检查,并以血管造影检查所获取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应用MRA对脑血管病... 探讨针对脑血管疾病开展诊断时运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作用。方法 对疑似病发脑血管病的患者共计120例抽取,均应用螺旋CT技术与MRA技术施以检查,并以血管造影检查所获取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应用MRA对脑血管病疾病诊断,诊断效能优于螺旋CT,同时在检出脑血管狭窄情况上也要优于螺旋CT,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应用MRA诊断,不仅诊断效能高,而且能更好地检出脑血管狭窄情况,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磁共振血管成像 螺旋CT 血管造影 血管狭窄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价值分析
17
作者 杨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59-0162,共4页
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资料10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并根据血管造影检查为准比... 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资料10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并根据血管造影检查为准比较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脑血管疾病的准确度相比头部螺旋CT检查准确度更高(P<0.05);同时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数据表现更为显著(P<0.05),而两种检查方法下的阳性预测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发现,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下脑血管疾病患者均出现脑动脉狭窄情况。结论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成像效果好等特点,可为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疾病 诊断 效果
原文传递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准确性评价
18
作者 刘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9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商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86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MRA、MS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商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86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MRA、MS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及颈动脉狭窄程度检出情况。结果:DSA结果显示阳性70例,阴性16例;MRA检查阳性69例,阴性17例,误诊1例,漏诊2例;MSCT检查阳性63例,阴性23例,误诊6例,漏诊13例;MRA检查缺血性脑卒中灵敏度97.14%、准确率96.51%、特异度93.75%高于MSCT检查的81.43%、77.91%、62.50%(P<0.05);MRA检查轻度狭窄21例、中度狭窄28例、重度狭窄13例、闭塞7例,检出准确率为91.43%(64/70);MSCT检查轻度狭窄16例、中度狭窄25例、重度狭窄14例、闭塞8例,检出准确率为72.86%(51/70);MRA检查不同狭窄程度准确率明显高于MSCT检查(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应用MRA检查、MSCT检查均有一定价值,但MRA检查准确率、灵敏度更高,可为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多层螺旋CT 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 准确性 闭塞
下载PDF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准确性研究
19
作者 王学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27-0130,共4页
研究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查准确率。结果 ... 研究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查准确率。结果 在对疾病诊断正确率方面,CT的正确率比MRA更低,成像效果方面,MRA比CT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诊断脑血管疾病采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能有效提高对疾病类型的准确率,成像效果也更好,临床中可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疾病 准确性 临床诊断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分析
20
作者 林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4期102-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诊断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4医院就诊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分别应用MRA、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 目的:分析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诊断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4医院就诊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分别应用MRA、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受检者中,DSA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5例,阴性15例;MSCTA检出真阳性83例,MRA检出真阳性75例;MSCT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MRA检查(P<0.05);MSCTA对不同病灶部位的总检出符合率高于MRA(P<0.05);MSCTA成像质量高于MRA(P<0.05);MSCTA检测瘤体最大径及瘤颈宽度方面与MRA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相较于MRA技术,应用MSCTA检测诊断效能及成像质量高,对于微小、易漏诊的病灶可采取MSCTA与MRA联合检查的方式支持,从而提升检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成像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 诊断效能 成像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