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北部十五里桥地区磁场特征及成矿预测
1
作者 杨亮 邰振华 +2 位作者 孙桐 商宇航 李向文 《黄金》 CAS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十五里桥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漠河前陆盆地东南部,属典型森林沼泽浅覆盖区,直接获取地质信息难度大。在1∶5万磁法数据综合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矿产、化探等信息,建立区域成矿预测模型、圈定成矿预测区,为十五里桥地区找矿等工作提... 十五里桥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漠河前陆盆地东南部,属典型森林沼泽浅覆盖区,直接获取地质信息难度大。在1∶5万磁法数据综合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矿产、化探等信息,建立区域成矿预测模型、圈定成矿预测区,为十五里桥地区找矿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小比例尺物探信息。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十五里桥地区各类地质单元磁场区分明显,火山岩地层表现为高磁化率、高剩余磁场强度,早白垩世侵入岩次之,沉积岩地层表现为低磁化率、低剩余磁场强度;高磁异常梯度带为成矿有利部位,沉积岩区磁异常值为20~80 nT,火山岩区磁异常值为120~180 nT;圈定Ⅱ级成矿预测区3处,Ⅲ级成矿预测区5处。其中,Ⅱ级成矿预测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综合信息强度高,找矿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特征 覆盖区 找矿潜力 成矿预测 十五里桥地区 大兴安岭北部
下载PDF
对接焊缝缺陷漏磁场特征分析及识别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戴光 崔巍 +2 位作者 杨志军 陈志华 孙立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2-88,共7页
为实现钢板对接焊缝存在不同类型缺陷的识别研究,针对铁磁性焊缝的特点,探讨应用漏磁法检测钢板对接焊缝不同类型缺陷。根据漏磁检测(MFL)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FEM),分别建立钢板对接焊缝中可能存在的裂纹、气孔、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 为实现钢板对接焊缝存在不同类型缺陷的识别研究,针对铁磁性焊缝的特点,探讨应用漏磁法检测钢板对接焊缝不同类型缺陷。根据漏磁检测(MFL)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FEM),分别建立钢板对接焊缝中可能存在的裂纹、气孔、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的三维FEM模型。研究钢板对接焊缝包含以上不同类型缺陷时所产生的漏磁场分布特征,得到漏磁场磁感应强度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相关对比分析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漏磁法适用于钢板对接焊缝缺陷的识别研究;根据漏磁场磁感应强度分量的曲线特征,能够实现对焊缝缺陷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焊缝 磁场特征 识别研究 裂纹 气孔
原文传递
2011-2012年广州高建筑物雷电磁场特征统计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智敏 吕伟涛 +5 位作者 陈绿文 齐奇 杨欣怡 张阳 马颖 陈绍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4,共8页
为研究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对雷电磁场的影响,对2011年7月一2012年8月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试验中获取的雷电磁场波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选取击中14个高建筑物的40次雷电(均为负极性雷电)的磁场数据,结果表明:高建筑物对回击磁场峰值有增... 为研究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对雷电磁场的影响,对2011年7月一2012年8月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试验中获取的雷电磁场波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选取击中14个高建筑物的40次雷电(均为负极性雷电)的磁场数据,结果表明:高建筑物对回击磁场峰值有增强作用,且建筑物越高对回击磁场峰值的增强作用越大,高度在200 m以上的建筑物上雷电首次回击磁场峰值的几何平均值是高度在200 m以下的建筑物上的2.4倍;高建筑物雷电回击的磁场波形呈多峰特征;观测到的20次击中200 m以下高建筑物的雷电中,有13次(65%)雷电首次回击的磁场波形出现后续峰值比初始峰值大的现象,击中200 m以上高建筑物的14次雷电中有8次(57%)出现该现象;40次高建筑物雷电中有22次(55%)为多回击雷电,135个回击间隔时间的几何平均值为69.1 ms,多回击高建筑物雷电中有10次(45%)出现继后回击的磁场峰值大于首次回击磁场峰值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闪电 高建筑物 回击 磁场特征
下载PDF
南海北部磁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招才 高金耀 +2 位作者 赵俐红 张涛 杨春国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169,共8页
根据南海北部的地磁场数据及其化极异常特征,该区由北向南可分为复杂异常区、高磁异常区、陆坡磁异常平静区(磁静区)和海盆磁条带区四大构造特征区。其中,磁静区可为内磁静区1、内磁静区2和外磁静区三部分。该区磁性基底反演结果表明,... 根据南海北部的地磁场数据及其化极异常特征,该区由北向南可分为复杂异常区、高磁异常区、陆坡磁异常平静区(磁静区)和海盆磁条带区四大构造特征区。其中,磁静区可为内磁静区1、内磁静区2和外磁静区三部分。该区磁性基底反演结果表明,外磁静区磁性基底深度为6—7km,介于内磁静区(8—10km)和海盆区(4—5km)之间,可能是前新生代残留古洋壳。外磁静区和下地壳高速层相对应,指示其可能是在裂前或裂间由底侵作用形成的。陆架坡折带附近的F2断裂是内磁静区的北侧边界,指示了南海北部陆壳向过渡壳的转变分界;位于下陆坡与海盆的交界处的F4断裂为外磁静区的南侧边界,F3断裂可能指示了洋陆分界线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磁场特征 断裂 磁静区 下地壳高速层
下载PDF
人工触发闪电M分量的电流与电磁场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肖桐 张阳 +2 位作者 吕伟涛 郑栋 张义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6-454,共9页
利用2008—2010年在广州从化人工触发闪电试验中观测到的闪电通道底部电流、近距离电场以及近距离磁场数据资料,对人工触发闪电M过程的电流和电磁场特征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分量电场波形持续时间和10%~90%上升时间... 利用2008—2010年在广州从化人工触发闪电试验中观测到的闪电通道底部电流、近距离电场以及近距离磁场数据资料,对人工触发闪电M过程的电流和电磁场特征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分量电场波形持续时间和10%~90%上升时间几何平均值分别为0.49 ms和0.12 ms;电流波形持续时间、10%~90%上升时间和电流变化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0.53 ms,0.11 ms和0.34 kA;磁场波形持续时间、10%~90%上升时间和磁场变化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0.65 ms,0.16 ms和2.76×10^(-5)T。此外,M分量的电流、电场及磁场波形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分量的电磁场与电流资料在峰值幅度上具有较显著相关性,几何形状也较为一致,利用电磁场资料反演M分量的电流波形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触发闪电 M分量 磁场特征
下载PDF
辽东半岛五龙金矿床航空电磁场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石连成 骆燕 +5 位作者 江民忠 王志宏 朱琳 陈伟 韩鹏辉 陈志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06-3119,共14页
五龙金矿床位于五龙矿集区中部,是矿集区内规模大的石英脉型金矿。为查明矿集区深部构造及指导深部找矿预测,需结合深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本文基于五龙矿集区航空探测任务,并结合其成矿地质特征,研究了五龙金矿在平面、剖面、... 五龙金矿床位于五龙矿集区中部,是矿集区内规模大的石英脉型金矿。为查明矿集区深部构造及指导深部找矿预测,需结合深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本文基于五龙矿集区航空探测任务,并结合其成矿地质特征,研究了五龙金矿在平面、剖面、空间等维度的航磁、航空TEM、航空大地电磁特征及其找矿意义。研究表明:平面上矿体位于鸡心沟断裂东侧负磁背景场中NE与近SN、NW向弱磁异常带交汇处,中等-强剩余磁异常带的转折端、梯度带,视电阻率低阻区及中低阻梯度带,深部存在团块状视磁化率高值区;剖面上矿体位于"左低右高,上高下低"的视电阻率梯度带上,呈中低阻、低阻特征及强磁场区至弱磁场区的视磁化率梯度带上,呈浅部"上高下低"、深部"下高上低"的中等-弱磁特征;空间上矿体位于鸡心沟断裂东侧的断裂构造低阻带与岩体高阻异常带的梯度带。五龙金矿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标志的建立和深部高视磁化率异常区的存在,表明矿区深部1000~2000m空间与五龙金矿体视电阻率、视磁化率特征相似的地段,仍具有较好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龙金矿床 航空电磁场特征 找矿意义 航空TEM 航空大地电磁 航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带重磁场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许文强 袁炳强 +3 位作者 张春灌 张波 许海红 马小雷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120,共7页
通过对研究区已有重、磁测量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结合钻井、地质、电法及地震等成果,讨论了重磁异常分布特征,具此推断断裂构造,划分研究区的构造单元,预测油页岩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地重磁场具有"东高西低、... 通过对研究区已有重、磁测量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结合钻井、地质、电法及地震等成果,讨论了重磁异常分布特征,具此推断断裂构造,划分研究区的构造单元,预测油页岩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地重磁场具有"东高西低、中间高南北低、高低相间"的基本特征;主断裂呈北东向展布,近东西向和北西向等次级断裂切断了主断裂,形成了"多"字形分布的构造特征;根据重磁场特征在南北向和东西向上的显著差异,渭北隆起带可划分为宜君-黄龙断坡带、土桥-照金断褶带、彬县-灵台褶皱带、麟游-永寿褶皱带、耀县-澄城断褶带和合阳-澄城断隆带6个构造单元。宜君-黄龙断坡带和耀县-澄城断褶带三叠系面积广、分布稳定、沉积厚度大、烃源岩丰富,是寻找三叠系延长组油页岩层勘探目标的有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有利区 断裂构造 磁场特征 渭北隆起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琼北地区重磁场特征与区域地质构造 被引量:11
8
作者 谢振福 谢顺胜 +1 位作者 蔡水库 吴小洁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9-582,共4页
通过对琼北地区1∶20万重磁资料的分析,结合地质、钻探等资料,推断了隐伏或半隐伏断裂20条,圈定了12个新生代凹陷和2个凸起,基本搞清了本区的地质构造特征与性质,为今后该区地质构造研究、城市规划等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磁场特征 构造特征 琼北地区
下载PDF
西藏地区重磁场特征及藏东构造格局新认识 被引量:8
9
作者 熊盛青 丁燕云 李占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7,共7页
根据新编制的1∶100万西藏地区重磁图发现,在西藏东部雁石坪—昌都地区存在一组北西向构造,它与西藏中西部发育的近东西向构造呈相交而不是相接关系,这与地质上通常认为的西藏地区主体呈北西—东西—北西西向的平卧"S"型构造... 根据新编制的1∶100万西藏地区重磁图发现,在西藏东部雁石坪—昌都地区存在一组北西向构造,它与西藏中西部发育的近东西向构造呈相交而不是相接关系,这与地质上通常认为的西藏地区主体呈北西—东西—北西西向的平卧"S"型构造格局观点相异,从而对西藏地区东部的地质构造格局有了新的认识。文中清晰地展示了这组北西向构造及近东西向构造的重磁场面貌,并推测认为这组北西向构造可能是从祁连山—东昆仑山北西向构造中沿东昆仑断裂分裂出来的,而先前认为的北西向构造与近东西向构造相接的观点反映的应是侏罗纪之后受印度地块向北推挤,上覆浅层构造特征,这个新发现对认识西藏地区地质构造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西向构造 近东西向构造 相交关系 磁场特征 西藏 雁石坪—昌都地区
下载PDF
合肥盆地磁场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波 张德润 +5 位作者 李学田 刘英会 陈斌 于永生 王觉富 李书芹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3-249,共7页
合肥盆地经过高精度航磁测量获得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圈定了区内基岩的起伏形态,进行了断裂构造和区域构造单元的划分,并进行了基底岩相构造的讨论;另外还进行了局部构造异常的圈定及分类解释,最后进行了油气远景预测,为该区进一步勘探指... 合肥盆地经过高精度航磁测量获得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圈定了区内基岩的起伏形态,进行了断裂构造和区域构造单元的划分,并进行了基底岩相构造的讨论;另外还进行了局部构造异常的圈定及分类解释,最后进行了油气远景预测,为该区进一步勘探指出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盆地 磁场特征 基底 断裂 构造 岩石磁化率 航磁异常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水下铁磁体磁场特征平面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来平 欧阳永忠 +2 位作者 陆秀平 候世喜 王克平 《海洋测绘》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分析了水下铁磁体磁场特点,并通过与实际试验数据的比对,发现在铁磁体周围磁场中存在一个具有实际利用价值的特征平面。特征平面的存在对海洋磁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海洋磁力测量 水下铁磁体 磁偶极子 海洋磁探测 磁场特征平面
下载PDF
南海大陆边缘构造活动与重磁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刚 张丽莉 朱鲁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8-875,共18页
南海是研究大陆边缘类型、大陆边缘成因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对南海重力和磁力数据及其向上延拓处理结果所反映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在综合前人关于南海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论述了南海大陆边缘构造特征与重磁场特征... 南海是研究大陆边缘类型、大陆边缘成因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对南海重力和磁力数据及其向上延拓处理结果所反映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在综合前人关于南海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论述了南海大陆边缘构造特征与重磁场特征、基底断裂体系及火成岩分布与性质.南海周边的大陆边缘类型各不相同,重磁场特征、基底断裂和火成岩分布直接反映大陆边缘构造和岩浆活动特点.本文的工作对于进行南海大陆边缘的构造对比以及认识大陆边缘的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边缘构造 磁场特征 基底断裂 火成岩
下载PDF
安徽庐枞矿集区罗河-小包庄矿区重磁场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尚世贵 张千明 +1 位作者 高昌生 范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0-735,共6页
文章对罗河-小包庄西侧、南侧重磁低缓异常进行研究,预测了深部存在铁矿体,并通过钻探证实,取得了找矿重大突破;推测其向东、北存有较大延伸,预测资源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小波多尺度变换将重磁异常分解到不同尺度空间,可有效分离具垂向... 文章对罗河-小包庄西侧、南侧重磁低缓异常进行研究,预测了深部存在铁矿体,并通过钻探证实,取得了找矿重大突破;推测其向东、北存有较大延伸,预测资源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小波多尺度变换将重磁异常分解到不同尺度空间,可有效分离具垂向叠加重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河-小包庄矿区 磁场特征 小波变换 弱低缓异常分离 找矿模型及预测
下载PDF
内蒙古昌图锡力地区重磁场特征与深部找矿指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一行 吕志成 +5 位作者 颜廷杰 张世晖 赵金忠 何鹏 刘祖鉴 秦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58-1266,共9页
内蒙古昌图锡力地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西坡,成矿条件优越。前期研究发现,区内的银铅锌多金属矿产与中生代火山机构和中酸性岩浆的侵入有关,由于覆盖较厚,勘查程度不高,只依靠地表地质工作难以确定火山机构分布和侵入岩体的空间位置... 内蒙古昌图锡力地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西坡,成矿条件优越。前期研究发现,区内的银铅锌多金属矿产与中生代火山机构和中酸性岩浆的侵入有关,由于覆盖较厚,勘查程度不高,只依靠地表地质工作难以确定火山机构分布和侵入岩体的空间位置,不利于区内实现深部找矿突破。通过对磁测数据进行构造分析,揭示其可能为火山机构的放射状构造特征,推测构造18条,通过开展1∶20000重力测量,并对重力场进行剩余异常提取、功率谱分析等处理,发现1处可能为隐伏侵入岩体引起的局部低重力异常,经计算其场源近似深度约1002.5 m。研究结果指示了区内可能的隐伏火山机构分布和侵入岩体空间位置,为该地区下一步开展深部找矿和钻探验证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图锡力 磁场特征 火山机构 侵入岩体 深部找矿
下载PDF
道朗和都格地区重磁场特征与找矿远景区 被引量:6
15
作者 邰振华 张凤旭 吴燕冈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2-767,共6页
道朗和都格地区为华北板块北缘的一个多金属成矿区,为了预测研究区多金属矿产的分布情况,利用位场数据处理中的向上延拓、对垂向一阶导数的小子域滤波和重磁对应分析等方法,对该区1∶5 000重磁资料进行了处理。综合分析了研究区重力场... 道朗和都格地区为华北板块北缘的一个多金属成矿区,为了预测研究区多金属矿产的分布情况,利用位场数据处理中的向上延拓、对垂向一阶导数的小子域滤波和重磁对应分析等方法,对该区1∶5 000重磁资料进行了处理。综合分析了研究区重力场、磁力场、重力剩余场、重力垂向一阶导数、重磁对应分析中相关系数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岩矿石密度和磁化率的分布关系。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及钻井资料,划分出5条断裂,圈定了11处金属找矿远景区,并综合分析了断裂划分及找矿远景区圈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上延拓 垂向一阶导数 小子域滤波 重磁对应分析 磁场特征 找矿远景区
下载PDF
燕山地区重、磁场特征分析与构造分区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季生 王海燕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9-354,共6页
本文对燕山地区的重、磁异常进行了处理与分析,根据重力场和磁场特征提出整个研究区分为4个部分。由北往南为:丰宁-隆化断裂带以北地区;丰宁-隆化断裂带至密云-平泉之间的地区;密云-平泉至三河-昌黎之间的地区;三河-昌黎以南的平原区。... 本文对燕山地区的重、磁异常进行了处理与分析,根据重力场和磁场特征提出整个研究区分为4个部分。由北往南为:丰宁-隆化断裂带以北地区;丰宁-隆化断裂带至密云-平泉之间的地区;密云-平泉至三河-昌黎之间的地区;三河-昌黎以南的平原区。丰宁-隆化断裂带为内蒙地轴(即华北地台北缘隆起带)南部边缘的界线。丰宁-隆化和三河-昌黎密度陡变带,以及密云-半壁山密度陡变带可能延深至中地壳。承德县-平泉密度陡变带延深比前面的密度陡变带略浅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地区 重力异常 磁异常 构造分区 磁场特征 特征分析 华北地台北缘 断裂带 内蒙地轴 密度
下载PDF
东海磁场特征及居里面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波 张训华 徐晓达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9-528,共10页
利用东海及邻域最新的磁力异常数据,分析东海的磁场特征,并利用该磁力数据计算东海的居里面,分析解释居里面特征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从陆区、陆架盆地到冲绳海槽中部,磁力异常呈正负相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福建沿海地区,居里面深度在1 5... 利用东海及邻域最新的磁力异常数据,分析东海的磁场特征,并利用该磁力数据计算东海的居里面,分析解释居里面特征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从陆区、陆架盆地到冲绳海槽中部,磁力异常呈正负相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福建沿海地区,居里面深度在1 5~27 km之间变化;从中绳海槽中部到琉球群岛,磁异常从正磁异常变为负磁异常,居里面深度在1 5~28 km之间变化;从琉球海沟到菲律宾海区,磁力异常为正负相间变化,中部磁异常为负值,两侧异常为正值,居里面深度在1 9~29 km之间变化.通过居里面和莫霍面对比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大陆和东海陆架盆地的居里面和莫霍面有部分相关性,走向都以北东为主,而在冲绳海槽槽底地区,居里面和莫霍面走向出现部分不同,从琉球海沟和到菲律宾海地区,居里面已经在莫霍面下部,可能是由于洋壳地幔物质上涌等原因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磁场特征 居里面 莫霍面
下载PDF
山东黄河口地区航磁磁场特征与地下热水远景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越胜 王卫平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21-427,共7页
以1996 年1∶5 万高精度航空磁测资料为基础,参考其它地球物理及地质资料,对山东黄河口地区基底构造、断裂构造格架进行了分析,尤其是探讨了航磁场特征、基底构造、断裂构造与地下热水分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本区的地热水远... 以1996 年1∶5 万高精度航空磁测资料为基础,参考其它地球物理及地质资料,对山东黄河口地区基底构造、断裂构造格架进行了分析,尤其是探讨了航磁场特征、基底构造、断裂构造与地下热水分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本区的地热水远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磁磁场特征 基底构造 地下热水 远景 黄河口
下载PDF
钢结构建筑物磁场特征定量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成豹 刘大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3-498,共6页
为了研究钢结构建筑物的磁场特征,基于相似性定律制作了典型钢结构建筑物的磁性物理缩比模型。并进行了磁场测量试验,分离出了缩比模型的感应和永久磁性的磁场特征。基于缩比模型试验数据,建立了基于磁矩量法的钢结构建筑物磁场特征... 为了研究钢结构建筑物的磁场特征,基于相似性定律制作了典型钢结构建筑物的磁性物理缩比模型。并进行了磁场测量试验,分离出了缩比模型的感应和永久磁性的磁场特征。基于缩比模型试验数据,建立了基于磁矩量法的钢结构建筑物磁场特征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其衰减特性。一座边长12 m的立方体钢结构建筑物磁场特征评估分析表明,在建筑物一侧0~100 m的地面上,其磁场特征幅值从6400 nT迅速下降为0.005 nT,在建筑物周围100 m之外的区域产生的磁场已可忽略不计。本研究采用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实现了钢结构建筑物磁场特征的定量分析。该技术适用于磁测量设施周边建筑物干扰磁场的精确评估,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 钢结构建筑物 缩比模型试验 磁场特征 磁矩量法
下载PDF
从重磁场特征探讨南北构造带北段与地震带的统一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绪善 李百祥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2年第5期760-765,771,共7页
从分析地球物理场特征着手,提出将南北向重力梯级带和重磁场特征东西差异作为划分南北构造带的依据,探讨了形成南北构造带的区域与深部地质构造背景以及地震成带分布的对应关系。重力梯级带反映的南北构造带既有与中轴构造一致的继承性... 从分析地球物理场特征着手,提出将南北向重力梯级带和重磁场特征东西差异作为划分南北构造带的依据,探讨了形成南北构造带的区域与深部地质构造背景以及地震成带分布的对应关系。重力梯级带反映的南北构造带既有与中轴构造一致的继承性,又有向西拓展的新生性,并在南北统一成带的基础上叠加了分段性,形成南压北张不同背景的控震、控热机制,同时也是构成青藏高原东界和我国大陆构造域东西分界线,对应着狭义南北地震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构造带 南北地震带 磁场特征 重力梯级带 壳内低速高导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