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极性耦合磁场调控的高抗偏移偏转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谢诗云 杨奕 +2 位作者 李恋 张路 张小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838-4852,共15页
针对电动汽车进行静态无线充电时,发收机构相对偏移偏转会导致耦合系数和传输能效性急剧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极性耦合磁场调控的高抗偏移偏转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该系统发射机构采用双层正交DD(DQDD)线圈,接收机构采用交叠... 针对电动汽车进行静态无线充电时,发收机构相对偏移偏转会导致耦合系数和传输能效性急剧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极性耦合磁场调控的高抗偏移偏转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该系统发射机构采用双层正交DD(DQDD)线圈,接收机构采用交叠式DD(OLDD)线圈。首先,给出空间位置和导磁机构特征参数与耦合系数之间的作用规律,并分析了发射机构激发磁场的分布特性;其次,构建基于双路逆变器-单路整流器的LCC-S补偿网络拓扑,并推导具有发射激励电流恒定特性以及系统输出电压不受负载影响的谐振参数配置条件;然后,给出一种将最大耦合系数作为期望目标的磁场调控策略;最后,通过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构建耦合机构的抗偏移偏转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平面±70%的偏移范围内,输出功率维持在1.8 kW左右,系统效率不低于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电动汽车 偏移偏转 磁场调控
下载PDF
重介质旋流器外置磁场调控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2
作者 宋紫欣 谢海云 +5 位作者 晋艳玲 张培 曾鹏 陈家灵 张群丽 陈海君 《选煤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为进一步推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过程自动化,基于外置磁场作用下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机理分析,对静态磁场和旋转磁场作用下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密度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包括静态磁场的磁极厚度及排列方式、励磁电流大小、导磁结构、线圈内径及... 为进一步推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过程自动化,基于外置磁场作用下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机理分析,对静态磁场和旋转磁场作用下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密度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包括静态磁场的磁极厚度及排列方式、励磁电流大小、导磁结构、线圈内径及组合方式、磁系位置,以及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旋转速度等因素。结果表明,利用外置磁场在线调控重介质旋流器二段分选密度具有不影响分选工况、不堵塞设备等显著优势,其中:静态磁场有利于节省能耗,环保高效,理论研究成熟;相比静态磁场,旋转磁场可进一步提高旋流器分选密度,有利于提高细粒级煤分选精度。总体而言,重介质旋流器外置磁场调控技术的发展对进一步提高旋流器分选效率并实现分选过程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质选煤 外置磁场调控技术 静态磁场 旋转磁场 分选密度
下载PDF
多断口真空开关电弧磁场调控需求与机理 被引量:9
3
作者 葛国伟 程显 +2 位作者 张鹏浩 张豪 廖敏夫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007-5014,共8页
为寻求多断口真空开关有效的磁场调控措施,提出多断口真空开关协同效应的概念,分析了多断口真空开关的磁场调控需求——动态电压分布与动态介质恢复强度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多断口真空开关磁场调控试验研究平台,设计了试验用脉... 为寻求多断口真空开关有效的磁场调控措施,提出多断口真空开关协同效应的概念,分析了多断口真空开关的磁场调控需求——动态电压分布与动态介质恢复强度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多断口真空开关磁场调控试验研究平台,设计了试验用脉冲磁场调控系统,研究了不同磁场方式、脉冲宽度、磁场强度、施加时刻等对真空电弧发展过程及弧后电流、电荷等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动态电压分布为调控目标,研究了不同磁场组合方式下的动态电压分布特性,得到了磁场调控对电弧发展、弧后特性、动态电压分布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磁场调控机理为磁场调控电弧发展影响零区及弧后特性,进而影响弧后动态电压分布与动态绝缘特性。该研究结果为串联用真空灭弧室优化设计及多断口真空开关磁场调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断口真空开关 磁场调控 弧后电流 协同效应
下载PDF
串联真空开关磁场调控对动态电压分布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葛国伟 程显 +2 位作者 谢伟 张豪 廖敏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7089-7097,共9页
为揭示串联真空开关磁场调控机理,得到串联真空开关的磁场调控需求与目标,对比分析纵向磁场(axial magnetic field,AMF)和径向磁场(radical magnetic field,RMF)调控机理,综合串联真空开关的协同效应,初步得到AMF调控适用于串联真空开... 为揭示串联真空开关磁场调控机理,得到串联真空开关的磁场调控需求与目标,对比分析纵向磁场(axial magnetic field,AMF)和径向磁场(radical magnetic field,RMF)调控机理,综合串联真空开关的协同效应,初步得到AMF调控适用于串联真空开关。搭建双断口真空开关AMF调控试验研究平台,通过外加磁场调控系统实现AMF时刻、强度、脉宽可调,进行不同AMF调控组合对动态电压分布的影响研究,以动态电压分布为调控目标,在电流为10kA时,最佳的磁场强度为150mT。试验结果表明;同步AMF更适用于串联真空开关,其机理是AMF调控使得各个断口零区及弧后特性基本一致,进而降低了弧后不平衡电弧注入均压电容引起的不平衡电压。因此,串联真空开关磁场调控的目标是实现动态电压分布与动态绝缘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真空开关 磁场调控 纵向磁场 电压分布 不平衡弧后电荷
原文传递
磁场调控型离子源的设计与实验
5
作者 李杰 董攀 +5 位作者 王韬 刘尔祥 刘飞翔 何佳龙 龙继东 章林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共5页
磁场调控型离子源在离子源等离子体扩散空间中引入轴向强脉冲磁场,磁场起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形成潘宁放电效应,使原子、气体分子碰撞电离效率增加;二是在脉冲强磁场的作用下,强轴向磁场将质量较轻的离子约束在轴线上,对质量较重的金属离... 磁场调控型离子源在离子源等离子体扩散空间中引入轴向强脉冲磁场,磁场起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形成潘宁放电效应,使原子、气体分子碰撞电离效率增加;二是在脉冲强磁场的作用下,强轴向磁场将质量较轻的离子约束在轴线上,对质量较重的金属离子约束能力较弱,导致其在等离子体膨胀引出通道中碰壁损失,能够提升引出轻离子的比例。开展了磁场调控的离子源放电结构、强脉冲螺线管磁场以及引出束流光学结构的设计;测量分析了引出离子流强和离子打靶束斑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强轴向磁场通过等离子体对混合离子成分的筛选作用,可有效提高引出离子流强中的轻离子成分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调控 离子源 离子分离 离子引出 束斑测量 中子产额
下载PDF
外部磁场调控的中子与一维腔壁间的动态Casimir-Polder力
6
作者 钱嘉琪 龙玉梅 +3 位作者 杨慧 高峰 巴合提古丽·阿斯里别克 郑泰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0,共5页
应用Ujihara模式理论研究绝对零度下受外部磁场调控的中子与腔壁之间的动态Casimir-Polder力,得到了力随时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力随着外部磁场的增大而增大,近似成正比关系;力随微腔尺寸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 应用Ujihara模式理论研究绝对零度下受外部磁场调控的中子与腔壁之间的动态Casimir-Polder力,得到了力随时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力随着外部磁场的增大而增大,近似成正比关系;力随微腔尺寸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的速度逐渐减慢;力随相对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的速度逐渐减慢.该结果为实验中测得动态Casimir-Polder力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 磁场调控 动态Casimir-Polder力
下载PDF
非同期磁场调控对串联真空开关动态电压分布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符一凡 张豪 +2 位作者 董华庆 廖敏夫 刘丽 《真空电子技术》 2019年第5期38-41,57,共5页
以前的研究表明多断口断路器同期磁场调控可以改善动态电压分布,但对于非同期磁场调控的研究较少。为寻找更好的多断口串联真空开关磁场调控方法,并探究其调控机理,本文在Maxwell中对亥姆霍兹线圈进行仿真,分析其磁场分布情况并验证可... 以前的研究表明多断口断路器同期磁场调控可以改善动态电压分布,但对于非同期磁场调控的研究较少。为寻找更好的多断口串联真空开关磁场调控方法,并探究其调控机理,本文在Maxwell中对亥姆霍兹线圈进行仿真,分析其磁场分布情况并验证可用性。搭建了双断口真空开关外加磁场实验平台,实验时,以动态电压分布为调控目标,调节两组触头各自外加磁场的施加时刻,对比7组不同磁场施加时刻组合方式下动态电压分布结果,得到了两组触头分别在不同时刻施加磁场对动态电压分布的影响规律和实验条件下最好的调控方案。该研究结果为串联真空灭弧室设计及多断口真空开关磁场调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真空开关 外加磁场 非同期磁场调控 电压分布
全文增补中
跑道型线圈板料电磁成形磁场分布的调控
8
作者 唐天宇 黄亮 +2 位作者 徐佳辉 孙怡然 周巍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6,共10页
为有效调控跑道型线圈电磁成形过程中合金板料的变形行为,采用实验-模拟与理论计算的方法揭示了板料与线圈装配的相对位置对电磁力、电流密度、变形速度和成形高度的影响规律,推导出线圈中心面空间磁感强度的工程计算模型。随着板料装... 为有效调控跑道型线圈电磁成形过程中合金板料的变形行为,采用实验-模拟与理论计算的方法揭示了板料与线圈装配的相对位置对电磁力、电流密度、变形速度和成形高度的影响规律,推导出线圈中心面空间磁感强度的工程计算模型。随着板料装配时偏置量的增大,电磁成形试样变形区的最大高度差逐渐减小,试样由“内低外高”转变为“外高内低”;电磁力密度峰值从板料内侧向中心移动。偏置量为2.5~3.0 mm时,两侧高度差存在最小值;偏置量为3.0 mm时,板料的横向变形速度趋近于0,电磁力沿板料中心轴对称分布。基于跑道型线圈磁感强度工程模型推导了磁感强度对称中心区位置与线圈直段半长、匝间距、中心距及板料装配间隙的关系,确定最佳偏置量为2.2~3.9 mm。该结果与模拟实验结果相符合,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形 2219铝合金 跑道型线圈 磁场调控
下载PDF
磁场调控等离子喷焊制备Ni/WC复合涂层 被引量:3
9
作者 仉会健 黄海鸿 +2 位作者 赵伦武 刘志峰 朱利斌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36,共6页
针对等离子喷焊制备Ni/WC复合涂层存在的WC沉底问题,采用外加磁场辅助等离子喷焊技术制备Ni/WC复合涂层,研究了磁场作用下等离子喷焊Ni/WC涂层外加WC颗粒的分布调控问题。采用维氏硬度计、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及能谱分析仪(E... 针对等离子喷焊制备Ni/WC复合涂层存在的WC沉底问题,采用外加磁场辅助等离子喷焊技术制备Ni/WC复合涂层,研究了磁场作用下等离子喷焊Ni/WC涂层外加WC颗粒的分布调控问题。采用维氏硬度计、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及能谱分析仪(EDS)表征涂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未加磁场时WC沉积在涂层的熔合线附近;在磁场作用下WC颗粒集中分布在涂层中间区域,WC底层距熔合线420μm;有无磁场条件下的硬度值波动状况不同,无磁场时涂层硬度最大值为1400HV,外加磁场时硬度最大值为1450HV。实验中WC颗粒几乎未发生热熔解,颗粒形貌保持完整。磁场细化了涂层组织,促进了硬质相的产生,提升了涂层的硬度。外加磁场解决了WC沉底问题,可根据工程需要对外加增强颗粒分布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调控 等离子喷焊 Ni/WC合金 硬度
原文传递
磁场对(C4H9NH3)2(CH3NH3)Pb2I7钙钛矿发光特性调控的研究
10
作者 王雅倩 鲁晓 彭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912-2917,共6页
(C4H9NH3)2(CH3NH3)Pb2I7是一种Ruddlesden-Popper相钙钛矿材料,具有层状结构,层间通过van der Waals力结合,因此可以通过机械剥离的方法,获得其二维薄层。二维(C4H9NH3)2(CH3NH3)Pb2I7内束缚激子会自发复合从而表现出强的荧光,其圆极... (C4H9NH3)2(CH3NH3)Pb2I7是一种Ruddlesden-Popper相钙钛矿材料,具有层状结构,层间通过van der Waals力结合,因此可以通过机械剥离的方法,获得其二维薄层。二维(C4H9NH3)2(CH3NH3)Pb2I7内束缚激子会自发复合从而表现出强的荧光,其圆极化率、峰位均受磁场调控。在外磁场中,荧光圆极化率与磁场呈线性关系,激子中电子和空穴之间的朗德因子差Δg约为0.43。束缚激子在磁场中受抗磁效应影响,致使其发光峰随磁场增加而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结构 制备 钙钛矿 荧光 磁场调控
下载PDF
磁控触变流体的3D打印工艺研究
11
作者 张圣杰 李振坤 +4 位作者 耿子健 郭乙飞 宋仲儒 董珈皓 李占贤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5,共11页
针对现有磁控智能流体无法应用于3D打印的问题,本文制备了一种在磁场调控下能够实现溶胶-凝胶可逆转变的新型磁控触变流体,并对其打印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全系统损耗润滑油、有机膨润土和Fe_(3)O_(4)颗粒制备了不同配比的打印样品,搭... 针对现有磁控智能流体无法应用于3D打印的问题,本文制备了一种在磁场调控下能够实现溶胶-凝胶可逆转变的新型磁控触变流体,并对其打印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全系统损耗润滑油、有机膨润土和Fe_(3)O_(4)颗粒制备了不同配比的打印样品,搭建了直写式3D打印实验平台,研究其可打印性。流变学实验表明:磁控触变流体有机膨润土含量越高,触变性越强,剪切变稀越明显;磁场强度越强,屈服应力越高,储存模量越高。3种挤出方式下的打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匀料恢复挤出方式打印的结构具备最高分辨率和最大高度。磁控触变流体在根据其流变特性设计的挤出装置下具有良好可打印性,为该材料应用于柔性传感、软体机器人个性化复杂结构设计与驱动、微流控检测等领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调控 磁控触变流体 3D打印 打印工艺 流变性能
下载PDF
Fe_3O_4@SiO_2@Au纳米流体的制备及磁场可调光学性质研究
12
作者 马瑞婧 《运城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3-26,共4页
目前,纳米流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的光学行为受到很大的关注,实验已证实了纳米流体的场致双折射、可调折射率等。特别是最近理论预言周期性排列的金纳米流体可能产生负折射现象。基于此,通过设计并制备Fe_3O_4@SiO_2@Au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 目前,纳米流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的光学行为受到很大的关注,实验已证实了纳米流体的场致双折射、可调折射率等。特别是最近理论预言周期性排列的金纳米流体可能产生负折射现象。基于此,通过设计并制备Fe_3O_4@SiO_2@Au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粒,研究了其流体的磁场可调光学性质,发现其复合颗粒在磁场作用下具有磁极化能力,形成磁响应的各向异性流变材料,为解决纳米级贵金属有序排列的问题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贵金属核-壳结构 磁场调控 光学性质
下载PDF
两种不同结构纵一横复合触头磁场计算及电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宏达 王立军 +2 位作者 施炜鑫 王凯 贾申利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7,26,共9页
磁场调控技术是提高真空断路器开断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纵向磁场(AMF)可以使电弧保持扩散态,而横向磁场(TMF)可以驱动电弧在电极间高速旋转以降低触头的烧蚀。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复合磁场(TMF-AMF)触头得到了广泛关注,在电流较小时电弧... 磁场调控技术是提高真空断路器开断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纵向磁场(AMF)可以使电弧保持扩散态,而横向磁场(TMF)可以驱动电弧在电极间高速旋转以降低触头的烧蚀。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复合磁场(TMF-AMF)触头得到了广泛关注,在电流较小时电弧保持扩散态,在电流大到一定程度出现电弧集聚时可以使电弧旋转。文中设计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复合磁场触头,首先分析了两种触头的磁场,并进行了结构上的优化,然后进行了定开距条件下的触发电弧实验,比较了两种触头结构的电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结构1的复合触头能充分利用整个触头盘,而结构2的复合触头将电弧束缚在内触头盘附近,不能充分利用外触头盘,更容易出现金属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调控技术 复合磁场触头 磁场计算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外磁场对Casimir效应的影响
14
作者 关仙为 龙玉梅 +4 位作者 巴合提古丽·阿斯里别克 刘辉 罗筱璇 张雪 郑泰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将一个受到外部磁场调控的中子置于腔中,应用Ujihara模式理论和微扰理论研究绝对零度下腔壁之间的Casimir力.结果表明:腔壁间的Casimir力是排斥力,并受外部磁场大小、微腔的长度和中子在腔中位置的影响.
关键词 中子 CASIMIR力 微扰理论 磁场调控
下载PDF
矢量原子磁力仪中旋转磁场产生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大勇 史彦超 +2 位作者 崔敬忠 刘志栋 缪培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0-792,共13页
阐述了利用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研制的磁场旋转调制法矢量原子磁力仪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以及对旋转磁场的技术要求,根据该矢量原子磁力仪对旋转磁场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高性能旋转磁场产生装置。该装置通过DDS相位同步技术实现了... 阐述了利用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研制的磁场旋转调制法矢量原子磁力仪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以及对旋转磁场的技术要求,根据该矢量原子磁力仪对旋转磁场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高性能旋转磁场产生装置。该装置通过DDS相位同步技术实现了正弦信号间相位差的补偿和精密调控,相位调控精度的理论设计值为0.022°;建立相应的电路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以及电路模块间相互耦合关系的研究,完成了基于多模块间协同控制的电流调整模块设计,实现了线圈驱动电路电流的精密控制和调整。当旋转磁场强度为500 nT时,对应的磁场强度调整精度优于5 nT。以上设计使旋转磁场产生装置具备了旋转磁场强度、轨迹以及方向精密控制和调整的功能,经测试该装置的各项技术指标完全满足矢量原子磁力仪的技术要求,为矢量原子磁力仪研制以及技术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该旋转磁场产生装置在冶金、生物科学以及相关基础物理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原子磁力仪 旋转磁场产生装置 磁场精密调控 DDS相位同步
下载PDF
铁基磁性纳米材料在神经调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柳东芳 顾宁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69-678,共10页
铁基磁性纳米材料能够将外部磁场转化为局部的热、电、机械力等刺激信号,实现对神经元的远程无线精准调控,在研究神经网络功能和神经疾病治疗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从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磁遗传学、磁热遗传学、磁电效应、磁致机械... 铁基磁性纳米材料能够将外部磁场转化为局部的热、电、机械力等刺激信号,实现对神经元的远程无线精准调控,在研究神经网络功能和神经疾病治疗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从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磁遗传学、磁热遗传学、磁电效应、磁致机械力和磁化学遗传学神经调控5个方面综述磁性纳米材料介导的神经调控技术,讨论磁性纳米材料在脑内的植入稳定性、生物安全性及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并对用于神经调控的铁基磁性纳米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材料 神经调控 磁场调控 氧化铁纳米颗粒 磁遗传学 磁热遗传学
下载PDF
电解水制氢的多物理场建模与监控技术综述
17
作者 胡可崴 李浩 +4 位作者 王创 黄丹极 钟治垚 艾小猛 方家琨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3,共11页
电解水制氢设备中存在电流、温度、流速等多个物理量以能量和物质双重耦合的形式分布于电解槽内,其高效运行离不开对内部多物理场的精确解析与协调控制。对电解水制氢设备中多物理场建模与调控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综述,系统揭示了电解水制... 电解水制氢设备中存在电流、温度、流速等多个物理量以能量和物质双重耦合的形式分布于电解槽内,其高效运行离不开对内部多物理场的精确解析与协调控制。对电解水制氢设备中多物理场建模与调控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综述,系统揭示了电解水制氢设备内传热、传质、气液两相流等多物理过程的耦合机理,并依次综述了各物理场的现有建模技术、研究瓶颈及发展趋势;同时,给电解槽施加磁场和光场可有效监测或调控其内部的多物理过程,分别介绍了外加光场的流场监测原理以及外加磁场的调控技术。最后,总结了电解水制氢设备内场建模与外场调控研究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以期为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多物理场研究的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制氢 多物理场 传热 传质 气液两相流 光场监测 磁场调控
下载PDF
磁控Plasma-FCAW水下复合焊工艺焊缝成形分析
18
作者 王波 杨帆 +2 位作者 李连波 张洪涛 邓清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80,I0007,I0008,共9页
磁控等离子-药芯焊丝电弧复合焊(plasma-flux cored arc welding,Plasma-FCAW)作为一种新型水下高效焊接方法被提出,通过特殊焊炬结构设计实现了两种独立焊接工艺的优势互补.针对复合焊接工艺中由于电源极性不同引起的电弧排斥问题,设... 磁控等离子-药芯焊丝电弧复合焊(plasma-flux cored arc welding,Plasma-FCAW)作为一种新型水下高效焊接方法被提出,通过特殊焊炬结构设计实现了两种独立焊接工艺的优势互补.针对复合焊接工艺中由于电源极性不同引起的电弧排斥问题,设计了外部磁场用于调控两个电弧间的耦合程度,并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Q355B钢水下焊缝成形及其截面几何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的外部磁场能够有效改善复合焊接过程及焊缝成形的稳定性;药芯焊丝电弧焊(flux cored arc welding,FCAW)电压对水下复合焊接过程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等离子电流和FCAW电弧电压对焊缝熔深影响较大且等离子电流与熔深间呈近似线性关系;相比于水下FCAW工艺,复合焊工艺焊接熔深提升超过40%,具有更高的焊接效率和焊接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FCAW 水下复合焊 旁轴复合 磁场调控 焊缝成形
下载PDF
疏水改性核壳结构颗粒对Pickering乳液的稳定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秋艳 李自闯 +3 位作者 李秋红 李爱香 丛日敏 司维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06-2010,2016,共6页
为了探究固体颗粒对乳液的稳定作用,采用双亲染料分子罗丹明B对核壳结构的Fe3O4@SiO2纳米颗粒进行疏水改性,并将改性后的纳米颗粒作为稳定剂制备Pickering乳液。通过Zeta电位、FTIR、XRD、SEM、接触角测量、光学显微镜、电导率仪对Fe3O4... 为了探究固体颗粒对乳液的稳定作用,采用双亲染料分子罗丹明B对核壳结构的Fe3O4@SiO2纳米颗粒进行疏水改性,并将改性后的纳米颗粒作为稳定剂制备Pickering乳液。通过Zeta电位、FTIR、XRD、SEM、接触角测量、光学显微镜、电导率仪对Fe3O4@SiO2纳米颗粒以及Pickering乳液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颗粒粒径小,约为150nm,为单分散球形核壳结构;罗丹明B成功修饰到Fe3O4@SiO2纳米颗粒表面,改性后颗粒接触角由30^。增加至120^。;随乳化剂颗粒质量浓度的增加,制备的乳液液滴的粒径减小。另外,所得Pickering乳液具有良好的磁场响应性,可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对乳液稳定性的可逆调控,且此过程可重复3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 疏水改性 Pickering乳液 磁场调控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磁控微流控芯片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洪少力 庞代文 张志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7-884,共8页
微流控芯片作为一种现代分析方法,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而磁控微流控芯片是在微流控芯片中引入磁场调控,通过引入磁场丰富了微流控芯片的操控手段,同时结合了磁性材料的优势,使之成为微流控芯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重点介绍磁... 微流控芯片作为一种现代分析方法,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而磁控微流控芯片是在微流控芯片中引入磁场调控,通过引入磁场丰富了微流控芯片的操控手段,同时结合了磁性材料的优势,使之成为微流控芯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重点介绍磁控微流控芯片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磁性材料 磁场调控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