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5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拉敖包矿产地氧化还原过渡带磁异常特征及产生机理探讨
1
作者 陈聪 程纪星 +1 位作者 周俊杰 吴国东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01-308,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床基地,近几年地质勘查发现特拉敖包地区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定位氧化还原过渡带是圈定有利成矿地区的关键。前人针对砂岩型铀矿开展的磁法研究大多只是直接对矿床的磁异常进行简单分析,很少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床基地,近几年地质勘查发现特拉敖包地区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定位氧化还原过渡带是圈定有利成矿地区的关键。前人针对砂岩型铀矿开展的磁法研究大多只是直接对矿床的磁异常进行简单分析,很少研究不同环境磁化率差异,也未考虑深部基底磁性的影响。文章统计了研究区不同砂体磁化率参数,计算了理论模型正演响应,并开展磁法测量,获得了磁异常特征并求取剩余磁异常,其结果与氧化还原过渡带位置,以及三价铁与二价铁比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认为研究区氧化还原过渡带上方表现为微弱高异常特征,与传统层间氧化带型磁异常形态有区别,原因是后期油气还原作用使局部铁元素价态发生变化,引起局部磁异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正演计算 砂岩型铀矿 氧化还原过渡带 特拉敖包矿产地
下载PDF
未知姿态目标航磁异常探测的最优飞行方向分析
2
作者 石昱 卞雷祥 +3 位作者 庄志洪 付梦印 王春娥 秦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小型航空磁异常探测平台的飞行路径优化是提高磁异常信号强度的关键途径之一。然而,铁磁性目标在地磁场中磁化产生的磁矩大小和方向随其姿态变化,导致目标磁场的空间分布与不可知的目标姿态相关。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典型目标磁矩精确... 小型航空磁异常探测平台的飞行路径优化是提高磁异常信号强度的关键途径之一。然而,铁磁性目标在地磁场中磁化产生的磁矩大小和方向随其姿态变化,导致目标磁场的空间分布与不可知的目标姿态相关。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典型目标磁矩精确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目标在不同姿态(方位0°~360°和俯仰-90°~90°)下被地磁磁化产生的磁矩模值变化范围为3.55×10^(5)~2.42×10^(6)A·m^(2)。当目标长轴与地磁场方向一致时取最大值,当目标长轴与地磁场方向垂直时取最小值,计算结果与多物理场软件仿真结果的差异仅有0.003%~0.04%。模拟航磁探测过程的建模分析表明:当目标处于任意姿态时,目标磁矩在飞行平面内磁异常信号变化最大的路径与地磁场投影的夹角γxy变化范围为0°~50.0457°;在目标姿态和磁矩信息未知的情况下,沿地磁场在飞行平面内的投影方向飞行是最优的选择,此时,能获取的磁异常变化量约为飞行平面内最大变化量的78%~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探测 最优飞行路径 矩计算模型 信号强度
下载PDF
鲁中地区矿山岩体北部倾伏端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3
作者 赵晓博 张保涛 +6 位作者 胡创业 胡兆国 王小玉 胡加斌 杨超 葛瑞臣 孙峰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85-93,共9页
鲁中地区矿山岩体是富铁矿成矿的重要地质体,一直是勘查和研究的热点区域,但其北部倾伏端的重磁异常特征则研究相对滞后。本次工作首次利用1∶1万航空磁测数据,结合重力数据,对鲁中地区矿山岩体北部倾伏区域开展了系统的重磁异常联合解... 鲁中地区矿山岩体是富铁矿成矿的重要地质体,一直是勘查和研究的热点区域,但其北部倾伏端的重磁异常特征则研究相对滞后。本次工作首次利用1∶1万航空磁测数据,结合重力数据,对鲁中地区矿山岩体北部倾伏区域开展了系统的重磁异常联合解译,更新完善了地质地球物理有利找矿标志。结合地质认识,提出了张家洼Ⅲ矿床西翼深部、东翼深部、矿山弧形背斜北部倾伏端两翼3处有利找矿方向。综合分析认为,区内已有主要矿体在深部未封闭,推测覆盖区仍存在未发现的盲矿体,低缓磁异常的外凸分支异常区、张家洼铁矿深部、冶庄地区北部等区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为研究区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利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找矿方向 矿山岩体 鲁中地区
下载PDF
山东禹城李屯地区重磁异常特征与找矿预测
4
作者 张文艳 朱裕振 +2 位作者 刘雪 汝亮 闫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近年来,山东禹城取得了富铁矿找矿重大突破,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但区内尚有多处局部异常尚未查证。该区新生界厚度大(900~1100 m)、磁铁矿体埋藏深,矿体引起的地球物理异常弱,找矿难度大。为系统总结该区磁铁矿异常特征,为钻孔部署提供... 近年来,山东禹城取得了富铁矿找矿重大突破,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但区内尚有多处局部异常尚未查证。该区新生界厚度大(900~1100 m)、磁铁矿体埋藏深,矿体引起的地球物理异常弱,找矿难度大。为系统总结该区磁铁矿异常特征,为钻孔部署提供依据,重点剖析了禹城李屯地区航空重磁平面异常特征、地面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总结了矽卡岩型铁矿主要重磁异常找矿标志,主要为化极磁异常、剩余磁异常、垂向导数和总梯度模的异常中心,圈定了叠道村和于庄村2处找矿靶区。通过地震约束下的2.5D重磁剖面反演,推断了矿体赋存位置,指导部署了验证钻孔孔位,经钻探验证在禹城市李屯地区叠道村异常取得重大找矿新突破。研究成果对于该区下一步找矿勘查和其他深覆盖区矽卡岩型富铁矿找矿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屯地区 富铁矿 磁异常 找矿预测
下载PDF
一种多路磁异常数据同步采集系统
5
作者 张燕强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8期168-172,共5页
针对金属磁性目标在掩埋情况下的定位问题,该文基于FPGA设计了一种能够同步采集24路磁场异常信号的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并解决了多组数据跨时钟域传输的问题;经过同步性测试,该文所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性可以满足磁异常探测领域的要... 针对金属磁性目标在掩埋情况下的定位问题,该文基于FPGA设计了一种能够同步采集24路磁场异常信号的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并解决了多组数据跨时钟域传输的问题;经过同步性测试,该文所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性可以满足磁异常探测领域的要求;对金属磁性目标引起的磁场变化进行了采集,结果表明,数据采集系统可正常采集磁异常数据,为金属磁性目标的定位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磁异常 同步采集 数据采集
下载PDF
羌塘盆地白云湖凹陷航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6
作者 刘中戎 胡悦 +5 位作者 范志伟 贺鸿冰 周道卿 郭志宏 曹宝宝 魏岩岩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1期48-57,共10页
航空重磁数据是揭示盆地深部构造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最新测量的航空重磁数据结合野外实测物性资料,阐述了白云湖凹陷航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成因,利用航空重磁资料识别出白云湖凹陷断裂与岩浆岩的分布情况,采用人工切线法、功率谱... 航空重磁数据是揭示盆地深部构造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最新测量的航空重磁数据结合野外实测物性资料,阐述了白云湖凹陷航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成因,利用航空重磁资料识别出白云湖凹陷断裂与岩浆岩的分布情况,采用人工切线法、功率谱分析法和Parker-Oldenburg迭代反演算法,计算了白云湖凹陷基底埋藏深度与中生界底面构造形态,并通过重点剖面重磁综合解释,对构造分层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白云湖凹陷中生界、古生界沉积层的起伏变化是引起重力异常的主要因素,区域航磁异常则主要反映了前寒武纪基底展布特征。白云湖凹陷基底埋深较深,中生界分布连续且厚度较大,区域断裂—岩浆活动不发育,整体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少,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湖凹陷 航空重磁异常 构造分层 油气勘探意义 羌塘盆地
下载PDF
鲁西北潘店重磁异常带矽卡岩型铁矿精细找矿方向——来自广域电磁法深部找矿的启示
7
作者 郭国强 李亚东 +7 位作者 王阳 于嘉宾 王润生 高晓丰 张大明 胡东宁 方磊 国玮芳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2期327-333,共7页
山东省鲁西北潘店地区超深覆盖区航磁和重力异常明显,通过系统的重磁异常查证工作,在研究区重磁异常带开展的多个钻孔均取得了深部矽卡岩型铁矿床找矿突破,但由于重磁异常带范围较大且其特征不能直接指示找矿方向,造成部分钻孔不见矿或... 山东省鲁西北潘店地区超深覆盖区航磁和重力异常明显,通过系统的重磁异常查证工作,在研究区重磁异常带开展的多个钻孔均取得了深部矽卡岩型铁矿床找矿突破,但由于重磁异常带范围较大且其特征不能直接指示找矿方向,造成部分钻孔不见矿或见矿情况差。因此,为了更好地在重磁异常带精细圈定成矿位置,实现新的更大的找矿大突破,本文旨在已查证的潘店重磁异常带开展广域电磁测深(WFEM)工作,结合钻探验证情况,圈定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深部成矿区间及成矿有利结构面,提出深部精细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店地区 矽卡岩型铁矿 磁异常 广域电测深 精细找矿方向
下载PDF
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飞仙关组磁异常地质因素讨论
8
作者 李军 李霞 +3 位作者 陈喻溪 简兴祥 张兵 陈进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9-239,共11页
为查明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出露的古生界-中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和陆相碎屑岩区域磁异常的地质因素,对研究区典型地质剖面进行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通过测区岩层物性测试和基于L 0范数约束的磁测数据共轭梯度聚焦反演,获得了研究区多套地... 为查明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出露的古生界-中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和陆相碎屑岩区域磁异常的地质因素,对研究区典型地质剖面进行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通过测区岩层物性测试和基于L 0范数约束的磁测数据共轭梯度聚焦反演,获得了研究区多套地层的磁性特征和深部磁性成像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地面观测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高达近1000 nT的磁异常,并非完全由其含铁质泥页岩地层所引起,最高可达近5 A/m的磁化强度成像异常揭示深部可能存在侵入的基性岩或超基性岩体。这一岩体可能与发生在扬子西缘的二叠纪末大规模岩浆事件持续活动密切相关,其岩浆活动在川西北的龙门山北段作用时间可能至少持续到了早三叠世的飞仙关期。结合区域重磁异常分布规律,认为这一岩浆事件可能在整个川西北地区并非个例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飞仙关组 磁异常 辉绿岩
下载PDF
水下铁磁体近场地磁磁异常的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田斌 明勇 +1 位作者 陈义中 杨超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01-207,共7页
考虑铁磁体的几何特征与去磁效应,将空间磁场对铁磁体磁化产生的感生磁场等效为薄层直流电环磁场,并用积分方程法推导出磁场中各个点的磁场矢量强度,获得了磁异常检测简化模型,并进一步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该磁异常场空间分布规律。最... 考虑铁磁体的几何特征与去磁效应,将空间磁场对铁磁体磁化产生的感生磁场等效为薄层直流电环磁场,并用积分方程法推导出磁场中各个点的磁场矢量强度,获得了磁异常检测简化模型,并进一步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该磁异常场空间分布规律。最后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圆柱铁磁体退磁系数、相对磁导率和空间磁化磁场大小计算等效薄层电流环的电流方向和大小,为水下圆柱铁磁体的近场地磁磁异常探测建模与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积分方程法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青海牛苦头M2磁异常区地球物理特征与找矿预测
10
作者 刘明 王新雨 +2 位作者 张坤 吴锦荣 蔡亚伟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18期43-45,共3页
牛苦头矿区位于祁漫塔格矽卡岩成矿带东段,为该成矿带重要的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其包含3个磁异常区(M1磁异常区、M4磁异常区和M2磁异常区,亦为矿权区)。其中M1磁异常区和M4磁异常区为牛苦头矿权以探明储量的矿段,铅锌资源量可观,M... 牛苦头矿区位于祁漫塔格矽卡岩成矿带东段,为该成矿带重要的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其包含3个磁异常区(M1磁异常区、M4磁异常区和M2磁异常区,亦为矿权区)。其中M1磁异常区和M4磁异常区为牛苦头矿权以探明储量的矿段,铅锌资源量可观,M1矿段已开采,而M4矿段目前已进入勘探阶段,M2磁异常区(矿权区)面积最大,目前已有少数钻孔见矿,然而成矿潜力依然不明。M2磁异常区第四系覆盖程度高,地层较厚,见矿深度大,因此仅仅依靠地质手段,找矿难度较大。本文以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其航磁异常和MT特征,最终认为M2磁异常区西部56线、7线至15线、43线一带具有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 牛苦头 M2磁异常 磁异常 找矿预测
下载PDF
一种近海水域磁异常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德锋 陈帅 +1 位作者 王磊 孟凡凯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2期269-277,共9页
磁异常信号检测在近海防御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实现远距离、长时间监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水下磁异常探测模型,引入小波域分析与正交基分解检测的方法,通过对磁异常信号特征与小波分解频率分析,提出一种自适应层数确定方... 磁异常信号检测在近海防御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实现远距离、长时间监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水下磁异常探测模型,引入小波域分析与正交基分解检测的方法,通过对磁异常信号特征与小波分解频率分析,提出一种自适应层数确定方法,再进行去噪正交基分解能量检测的自主处理流程。针对小波域去噪问题,在不同分解尺度下,提出独立使用不同收缩系数对细节系数进行处理,提高对高频噪声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小波去噪,文中方法信噪比提升约27%,误识别率降低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目标 磁异常探测 小波去噪 正交基检测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磁异常反演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瑞洁 熊杰 +1 位作者 张月 王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针对传统反演方法存在的初始模型依赖、计算时间较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磁异常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大量磁异常体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产生样本数据集;接着借鉴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VGG-13设计了一种全新的VGG磁异常反演... 针对传统反演方法存在的初始模型依赖、计算时间较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磁异常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大量磁异常体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产生样本数据集;接着借鉴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VGG-13设计了一种全新的VGG磁异常反演网络(VGGINV);然后使用样本数据集训练该网络,并优化网络参数;最后对理论模型和实测数据进行反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反演出磁异常体的位置和磁化强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泛化能力,能有效解决磁异常数据反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地球物理反演 磁异常 卷积神经网络 VGG
下载PDF
地球磁异常EMAG2v3与全球重力数据库V29数据质量综合评估——以北极地区Aegir脊为例
13
作者 张冕 张春灌 +4 位作者 赵敏 钟振华 袁炳强 周磊 韩梅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0-1416,共7页
为了评估地球磁异常(EMAG2v3)内海域磁力资料与全球重力数据库V29中海域重力资料质量的高低,选择Aegir轴裂谷及邻区约150 km磁力与重力数据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系统收集了EMAG2v3、全球重力数据库V29中研究区范围内的异常数据,用其与在... 为了评估地球磁异常(EMAG2v3)内海域磁力资料与全球重力数据库V29中海域重力资料质量的高低,选择Aegir轴裂谷及邻区约150 km磁力与重力数据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系统收集了EMAG2v3、全球重力数据库V29中研究区范围内的异常数据,用其与在该地实测的重力与磁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对EMAG2v3库数据、V29库数据、实测重、磁异常数据进行网格化与白化处理,得到对应的影像图,利用相关分析法对EMAG2v3与船测磁力测量数据、重力数据库V29与船测重力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磁力相关分析图与重力相关分析图及其对应的相关系数。通过对两种磁力数据与两种重力数据之间相关系数及差值特征的对比分析,对EMAG2v3库数据与全球重力数据库V29数据库中Aegir轴裂谷及两侧约150 km范围内的重、磁数据进行综合评估。根据研究结果表明,EMAG2v3库融合了大量船测磁力资料,在测线密集的地方,船测磁力异常数据比EMAG2v3库数据质量更高;船测重力异常和V29库重力异常变化特征基本一致,表明两种异常数据的横向分辨率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质量评估 重力数据库V29 地球磁异常EMAG2v3 船测 船测重力
下载PDF
基于曲波压缩的重磁异常三维反演及其应用
14
作者 张恒磊 耿美霞 胡祥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3-1001,共9页
重磁异常三维反演在构建地下三维空间精细结构研究中作用显著,然而反演核函数矩阵规模较大,对计算机内存需求高,限制了三维反演的广泛应用。为了减小核函数的内存需求,提出了基于曲波压缩的重磁异常三维反演方法,即通过曲波变换,核矩阵... 重磁异常三维反演在构建地下三维空间精细结构研究中作用显著,然而反演核函数矩阵规模较大,对计算机内存需求高,限制了三维反演的广泛应用。为了减小核函数的内存需求,提出了基于曲波压缩的重磁异常三维反演方法,即通过曲波变换,核矩阵的能量主要保留在小部分稀疏的曲波系数中,可实现高效的压缩反演。相比小波变换,曲波变换具有更优越的信号稀疏表征能力,因此在相同压缩率条件下曲波变换可以获得更高的压缩精度。文中对比研究了小波压缩与曲波压缩在重磁异常三维反演中的应用效果。考虑相同计算精度,曲波压缩可以将核函数压缩率提高100%,降低50%的内存需求。理论模型试验中反演核函数大小为(100×100)×(100×100×50)(双精度存储量约37 GB),利用文中方法仅需4%的压缩比(即核函数的内存需求仅为1.48 GB),即可实现与传统小波压缩10%的压缩比类似的反演效果。将文中方法应用于中国西部尕林格矿区的磁异常三维反演,曲波压缩反演得到的三维磁化强度模型较清晰地揭示了矿体的埋藏深度、空间分布、磁性强弱等特征,为后期钻探验证、储量评估、盲矿探测等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磁异常 三维反演 压缩 曲波变换
下载PDF
山东巨野核桃园地区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15
作者 张晓飞 马龙 +4 位作者 陈洪海 贾琛 刘晓燕 王华锋 杜现福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第6期32-36,共5页
山东巨野核桃园地区是鲁西南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的成矿有利靶区,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对该地区航磁异常进行查证,圈定了磁异常区4处,选取其中1个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首次在山东巨野地区发现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地质找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山东巨野核桃园地区是鲁西南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的成矿有利靶区,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对该地区航磁异常进行查证,圈定了磁异常区4处,选取其中1个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首次在山东巨野地区发现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地质找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为下一步勘查工作奠定了基础,验测结果表明,李登楼—考庄一带找矿靶区成为今后巨野核桃园地区铁矿勘查工作的首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高精度 磁异常 核桃园地区 山东巨野
下载PDF
山西代县M_(S)3.0地震地磁异常与构造的关系
16
作者 刘德强 苏树朋 +1 位作者 赵慧琴 昝书林 《华北地震科学》 2023年第1期66-68,74,共4页
2019年9月13日山西代县发生M_(S)3.0地震,通过对震区及周边2期流动地磁总强度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2019年4—8月岩石圈磁场总强度变化特征,发现震中刚好位于零值线上;震中东侧出现NE向展布的显著负异常区,和发震断层走向一致,沿此断裂... 2019年9月13日山西代县发生M_(S)3.0地震,通过对震区及周边2期流动地磁总强度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2019年4—8月岩石圈磁场总强度变化特征,发现震中刚好位于零值线上;震中东侧出现NE向展布的显著负异常区,和发震断层走向一致,沿此断裂分布的测点异常能量较强,同时震区外围靠近断裂的测点也出现了较明显的异常,说明外围构造存在应力状态改变的现象,晋北局部地区应力场背景复杂,异常幅值与测点至断裂的距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县M_(S)3.0地震 岩石圈 磁异常 构造相关性
下载PDF
那陵郭勒河下游重磁异常与铁多金属矿找矿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凤廷 苗虎林 +3 位作者 付佳 赵勇 喻忠鸿 马彪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5-165,共11页
那陵郭勒河下游地区以第四系覆盖为主,已发现多个铁多金属矿床,同时受覆盖的影响,找矿工作难度增大。笔者以1∶5万航磁及1∶20万区域重力资料研究分析了那陵郭勒河下游重磁异常的展布特征,推断了研究区的断裂构造;根据南部基岩出露区地... 那陵郭勒河下游地区以第四系覆盖为主,已发现多个铁多金属矿床,同时受覆盖的影响,找矿工作难度增大。笔者以1∶5万航磁及1∶20万区域重力资料研究分析了那陵郭勒河下游重磁异常的展布特征,推断了研究区的断裂构造;根据南部基岩出露区地层、岩体与重磁场的关系,推断划分了覆盖区下地层及侵入岩的分布情况。结合地质特征与矿产的分布关系,认为中、小型铁多金属矿床分布主要与中部圈定的岩体密切相关,且位于推断岩体的边部,矿(化)点主要分布于推断断裂的附近,受断裂控制明显。圈定找矿靶区2处,为后期柴达木盆地周缘覆盖区(半覆盖区)的找矿及靶区优选提供有利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断裂构造 矿产分布 覆盖区 那陵郭勒河下游
下载PDF
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低纬度磁异常化极方法研究
18
作者 张连伟 夏成龙 +2 位作者 郭灿文 孙毅 马永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为有效解决低纬度地区磁异常资料化极处理过程中存在沿垂直于磁偏角方向放大、拉伸高频干扰等问题,进而提高磁资料解释的精度,在总结前人提出的低纬度磁异常化极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对化极转换因子进行改造,提出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低纬度... 为有效解决低纬度地区磁异常资料化极处理过程中存在沿垂直于磁偏角方向放大、拉伸高频干扰等问题,进而提高磁资料解释的精度,在总结前人提出的低纬度磁异常化极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对化极转换因子进行改造,提出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低纬度化极法。经单模型、多模型正演数据验证和实测数据应用分析,该方法在低纬度区域化极结果准确、可靠、精度更高,有效消除磁异常沿垂直于磁偏角方向拉伸的现象。本文提出的方法明显改善了低纬度地区磁异常化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低纬度化极法 频率域 振幅谱 泰勒级数
下载PDF
山东莱芜地区谷家台铁矿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19
作者 赵晓博 胡创业 +3 位作者 高文凯 杨超 刘云 胡加斌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1期64-68,共5页
莱芜地区是我国矽卡岩型铁矿的重要产地,矿山岩体是该地区主要的成矿岩体,区内的谷家台铁矿是该区发现的大型铁矿床。近年来,鲁西潘店地区和张家洼地区找矿取得重大进展,表明山东省内寻找富铁矿仍具有很大潜力。谷家台铁矿自80年代以后... 莱芜地区是我国矽卡岩型铁矿的重要产地,矿山岩体是该地区主要的成矿岩体,区内的谷家台铁矿是该区发现的大型铁矿床。近年来,鲁西潘店地区和张家洼地区找矿取得重大进展,表明山东省内寻找富铁矿仍具有很大潜力。谷家台铁矿自80年代以后未对其外围系统开展深部找矿工作。对谷家台铁矿地质成矿条件及磁异常特征综合分析,结合莱芜接触交代型铁找矿标志,探讨外围及深部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地区 谷家台 铁矿 磁异常 找矿前景
下载PDF
基于泰勒多项式模型的1960—2000年中国大陆各年代磁异常场差异
20
作者 杨雨静 冯彦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2-314,共13页
基于1960.0,1970.0,1980.0,1990.0和2000.0年的中国大陆地区实测地磁数据,采用泰勒多项式展开建立了一个中等尺度的低空间分辨率的地壳磁异常模型,结合第四代地磁场综合模型CM4绘制了各年代的磁异常场分布图,并将所有实测点归算至2000.... 基于1960.0,1970.0,1980.0,1990.0和2000.0年的中国大陆地区实测地磁数据,采用泰勒多项式展开建立了一个中等尺度的低空间分辨率的地壳磁异常模型,结合第四代地磁场综合模型CM4绘制了各年代的磁异常场分布图,并将所有实测点归算至2000.0年以分析磁异常的整体分布,而后通过最新开发的综合地面磁测数据及航空磁测的三维曲面样条模型研究各年代磁异常的差异。结果显示:泰勒多项式模型的北向分量X的磁异常强度随时间逐渐降低,分布呈向西南收缩趋势;东向分量Y的磁异常呈正值区向西部移动、负值区逐步占据优势的趋势;垂直分量Z的磁异常以负值为主,形态较为稳定,说明该分量不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对于归算后磁异常的整体分布,X向和Z向分量、总强度F、垂直分量H几乎均为负值,与CM4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数据的相似性,总强度F的分布与3DSS模型有一些相似特征,但后者可反映更多的中小尺度磁异常信息。三种模型存在的差异主要来自数据数量、位置和建模方法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泰勒多项式模型 三维曲面样条模型 第四代地场综合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