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N-Fe磁性磨粒的制备工艺及性能
1
作者 马雨寒 张宝瑞 +4 位作者 周长乐 陈保池 王大庆 田鑫 丁云龙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2-431,共10页
针对现有烧结法制备的磁性磨粒中研磨相材料硬度较低,对硬度高、导磁性差的钛合金等工件的研磨效果差,且硬度最高的金刚石材料无法作为研磨相用烧结法来制备磁性磨粒的问题,以Fe粉为基体,cBN粉末为研磨相,烧结制备cBN-Fe磁性磨粒;以Ti-6... 针对现有烧结法制备的磁性磨粒中研磨相材料硬度较低,对硬度高、导磁性差的钛合金等工件的研磨效果差,且硬度最高的金刚石材料无法作为研磨相用烧结法来制备磁性磨粒的问题,以Fe粉为基体,cBN粉末为研磨相,烧结制备cBN-Fe磁性磨粒;以Ti-6A1-4V(TC4)板为研磨对象,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烧结法制备的cBN-Fe磁性磨粒中烧结时间、升温速度、原料配比对其研磨性能的影响,确定其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并以45^(#)钢和202不锈钢为研磨工件,比较cBN-Fe与烧结法制备的Al_(2)O_(3)-Fe、Si C-Fe 3种磁性磨粒研磨前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探究不同磁性磨粒的研磨性能和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当Fe粉与cBN粉的质量比为3∶1,烧结温度为1 150℃,烧结时间为6 h,保温时间为2 h,升温速度为3.19℃/min时,制备的cBN-Fe磁性磨粒研磨性能最佳,优于烧结法制备的Al_(2)O_(3)-Fe、Si C-Fe磁性磨粒的,且其使用寿命分别是Al_(2)O_(3)-Fe磁性磨粒和Si C-Fe磁性磨粒的1.6倍和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法 磁性磨粒 升温速度 原料配比
下载PDF
非磁性外圆表面磁性磨粒光整加工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文渊 李文辉 +2 位作者 白小云 李秀红 杨胜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2-277,共6页
目的对比不同类型磁性磨粒的光整加工效果,找出加工效果较优的磁性磨粒以提高非磁性外圆表面的光整加工质量。方法以6061铝合金管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条件下采用不同类型的磁性磨粒进行光整加工实验。采用粗糙度测量仪测试试件加工前后粗... 目的对比不同类型磁性磨粒的光整加工效果,找出加工效果较优的磁性磨粒以提高非磁性外圆表面的光整加工质量。方法以6061铝合金管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条件下采用不同类型的磁性磨粒进行光整加工实验。采用粗糙度测量仪测试试件加工前后粗糙度值的变化。使用电子天平测试试件加工前后的质量变化,得出不同类型磁性磨粒加工的材料去除率(MRR)。运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试件加工前后的形貌变化,进一步对比不同类型磁性磨粒光整加工的效果。结果采用粘结法磁性磨粒光整加工时,Ra值从初始的0.326μm减小到0.286μm,Rz值从初始的2.34μm减小到1.95μm,MRR为0.26μm/min。采用简单混合磁性磨粒光整加工时,Ra值从初始的0.346μm减小到0.303μm,Rz值从初始的2.42μm减小到2.09μm,MRR为0.195μm/min。采用粘弹性磁性磨粒光整加工时,6 min后达到加工极限,Ra值从初始的0.332μm减小到0.146μm,Rz值从初始的2.25μm减小到1.05μm,MRR为0.651μm/min。结论与其他类型的磁性磨粒相比,采用粘弹性磁性磨粒光整加工非磁性外圆表面时,加工效果最优,试件表面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磨粒光整加工 磁性磨粒 磁性 粘弹性 表面粗糙度 外圆表面
下载PDF
非固结磁性磨粒的制备工艺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晓静 陈红玲 +1 位作者 杨胜强 侯志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9-92,共4页
磁介质相和磨粒相的粒径比直接影响磁性磨粒的导磁性能和磨削性能。通过建立力学模型,研究了磁介质相和磨粒相的粒径比A与工件磨削作用力的关系,推导出理论范围为A=1.12-3.34。提出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铁磁相和磨粒相表面化学包覆改... 磁介质相和磨粒相的粒径比直接影响磁性磨粒的导磁性能和磨削性能。通过建立力学模型,研究了磁介质相和磨粒相的粒径比A与工件磨削作用力的关系,推导出理论范围为A=1.12-3.34。提出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铁磁相和磨粒相表面化学包覆改性,以聚乙烯醇为粘结剂制备非固结磁性磨粒,用三种不同粒径比的非固结磨粒对304不锈钢薄板研磨加工,结果表明:当粒径比A为3.04时,加工15min后工件表面粗糙度Ra值从0.344μm降到0.036μm,加工效果最好,表面微观形貌得到明显改善,与理论计算范围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固结磁性磨粒 磁性磨粒光整加工 径比 偶联剂 表面改性
下载PDF
高能球磨法制备磁性磨粒的工艺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文辉 杨胜强 +1 位作者 陈红玲 王晓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共4页
提出基于高能球磨法制备磁性磨粒的新工艺。用纯铁粉作为磁介质相、刚玉粉作为磨粒相,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不同配比、不同球磨时间的磁性磨粒,并用其对45钢外圆表面进行加工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磁性磨粒加工效果好;当纯铁粉与... 提出基于高能球磨法制备磁性磨粒的新工艺。用纯铁粉作为磁介质相、刚玉粉作为磨粒相,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不同配比、不同球磨时间的磁性磨粒,并用其对45钢外圆表面进行加工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磁性磨粒加工效果好;当纯铁粉与刚玉粉按体积比1∶1配比、球磨时间为3 h,所得磁性磨粒的加工效果好,加工6 min时表面粗糙度Ra值可达0.176μm。高能球磨法制备磁性磨粒的工艺过程简单,制备成本较低,加工效果较好,有望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磨粒 高能球 制备工艺 光整加工
下载PDF
磁性磨粒的磨削机理与制备工艺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艳 胡德金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4,共3页
分析了磁力研磨加工过程中单个磁性磨粒的受力状况和磨削机理 ,论述了磁性磨粒的性能要求和制备工艺。
关键词 磁性磨粒 削机理 磁力研 制备工艺
下载PDF
非固结磁性磨粒的加工性能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红玲 夏昇璐 李文辉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63-65,73,共4页
探讨了非固结磁性磨粒的构成,利用正交试验对影响磁性磨粒加工性能的因素:颗粒大小、质量比、结合剂等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当铁磁相Fe粉的目数为200目,磨粒相SiC的目数为120目,铁磁相与磨粒相的质量比为3∶1,加工时间3 min时加工效... 探讨了非固结磁性磨粒的构成,利用正交试验对影响磁性磨粒加工性能的因素:颗粒大小、质量比、结合剂等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当铁磁相Fe粉的目数为200目,磨粒相SiC的目数为120目,铁磁相与磨粒相的质量比为3∶1,加工时间3 min时加工效果最佳;同时再加入偶联剂会得到更好的加工效果,而被加工材料以45钢的光整效果最好。相对于烧结法和黏结法的磁性磨粒,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同时又有较好的加工性能,这对于简化磁性磨粒制备工艺,以及磁性磨粒光整加工技术在精加工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固结磁性磨粒 光整加工 正交试验 偶联剂
下载PDF
磁性磨粒光整加工中磁性磨粒的特性及型号编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红玲 李文辉 +1 位作者 杨胜强 杨世春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37-40,共4页
作为磨具的磁性磨粒是实现磁性磨粒光整加工技术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已经成为制约该技术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的技术瓶颈.根据磁性磨粒光整加工的定义,通过分析磁性磨粒的构成和要求,按照不同的构成特点及制备工艺等... 作为磨具的磁性磨粒是实现磁性磨粒光整加工技术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已经成为制约该技术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的技术瓶颈.根据磁性磨粒光整加工的定义,通过分析磁性磨粒的构成和要求,按照不同的构成特点及制备工艺等对磁性磨粒进行分类并编制型号,以方便使用和管理,并为磁性磨粒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标准的制定以及磁性磨粒的批量化生产和市场化应用奠定基础,加速磁性磨粒光整加工的实用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磨粒 光整加工 特性 型号
下载PDF
磁性磨粒的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艳 胡德金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2-47,共6页
磁力研磨是一种新的研磨工艺,本文从磁力研磨加工过程中磁性磨粒的磨削机理出发,进一步论述了磁性磨粒的性能要求和制备技术,并通过实验尝试了磁性磨粒的制备。
关键词 磁性磨粒 磁力研 金属基复合材料 削加工
下载PDF
磁性磨粒的制备工艺及其研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斌 芦亚萍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29,130,共3页
针对研磨效率低,磁性磨粒制备困难,比较了热压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烧结和粘结磁性磨粒等方法,发现SPS烧结磁性磨粒虽然成本较高,但改善了粘结磨粒和热压烧结磨粒的缺陷,且耐用度很高,加工效率和加工性能比较好。
关键词 磁力研 磁性磨粒 SPS烧结 性能
下载PDF
粒径比对包覆型磁性磨粒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侯志燕 杨胜强 +1 位作者 陈红玲 刘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7-82,共6页
磁性磨粒兼具磁性能和研磨性能,包覆型磁性磨粒的磨粒相包覆在内核磁介质相周围,二者粒径比是影响包覆型磁性磨粒磁性能和研磨性能的关键因素。为此,制备不同包覆量的包覆型磁性磨粒,用BT—9300ST激光粒度仪测试其粒径分布曲线,简化得... 磁性磨粒兼具磁性能和研磨性能,包覆型磁性磨粒的磨粒相包覆在内核磁介质相周围,二者粒径比是影响包覆型磁性磨粒磁性能和研磨性能的关键因素。为此,制备不同包覆量的包覆型磁性磨粒,用BT—9300ST激光粒度仪测试其粒径分布曲线,简化得出三种不同粒径比包覆型磁性磨粒模型;在Solidworks中对磁回路测试装置建立模型,导入Max Well依次对不同粒径比包覆型磁性磨粒的磁感应强度分布进行分析,并利用磁回路实际测试装置测试其饱和磁感应强度值。同时,以Ra、Rz为评价指标,加工硅片验证不同粒径比磁性磨粒的研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粒径比的增加,在磨粒截面处、磨粒处及路径上的磁性能均呈下降趋势,粒径比为1∶3的磁性磨粒饱和磁感应强度比粒径比为1∶5、1∶10的磁性磨粒分别降低0.040 T、0.085 T;而粒径比为1∶5的磁性磨粒研磨性能最好,加工18 min后,Ra值和Rz值分别从0.528μm和2.790μm降低到0.263μm和1.750μm,降低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型磁性磨粒 磁性 性能 径比 磁感应强度 加工
下载PDF
采用粘结法的磁性磨粒制备工艺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文渊 李文辉 +3 位作者 白小云 李秀红 杨胜强 郝志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5-541,共7页
现有的粘结法制备工艺存在混合不均等问题,且磁介质相和磨粒相在破碎过程中会发生分离,易造成浪费,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粘结法磁性磨粒制备工艺。在相同条件下,运用两种不同工艺分别制备了两种磁性磨粒,并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扫描电镜... 现有的粘结法制备工艺存在混合不均等问题,且磁介质相和磨粒相在破碎过程中会发生分离,易造成浪费,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粘结法磁性磨粒制备工艺。在相同条件下,运用两种不同工艺分别制备了两种磁性磨粒,并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扫描电镜、三维超景深显微镜观测试件表面,并用电子天平测试试件光整加工前后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粘结法工艺制备的磁性磨粒对试件进行光整加工10 min后,表面粗糙度值Ra从0.800μm减小到0.076μm,材料去除率的最大值为0.67μm/min。与现有粘结法工艺制备的磁性磨粒相比,新粘结法制备的磁性磨粒的微观结构良好、各成分分布均匀,加工性能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磨粒 粘结法 搅拌 光整加工
下载PDF
一种基于磁力测量的油液铁磁性磨粒监测新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胜杰 孙云岭 +1 位作者 田洪祥 吴向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6-59,共4页
针对润滑油中铁磁性磨粒常用监测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采用磁力测量方法来进行油液铁磁性磨粒的总量监测。分析该方法的测量原理,设计相应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在强磁场作用下,油液中铁磁性磨粒含量与产生的磁力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针对润滑油中铁磁性磨粒常用监测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采用磁力测量方法来进行油液铁磁性磨粒的总量监测。分析该方法的测量原理,设计相应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在强磁场作用下,油液中铁磁性磨粒含量与产生的磁力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用磁力法监测油液中铁磁性磨粒量是可行的。磁力法对油液中铁磁性颗粒的含量非常敏感,且不受磨粒大小的影响,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油液铁磁性磨粒监测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法 磁性磨粒 油液监测
下载PDF
基于GMR磁传感器的小尺寸铁磁性磨粒监测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飞 孙云岭 +1 位作者 田洪祥 李婧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2-126,共5页
为在线监测机械设备润滑油中的铁磁性小颗粒,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在线监测实验平台,利用永磁铁聚集并磁化循环油路中的小尺寸铁磨粒,基于巨磁电阻磁传感器的磁敏特性监测磁化磨粒的剩余磁场,分析提取磁场信号特征指标从而获取磨粒信息。研... 为在线监测机械设备润滑油中的铁磁性小颗粒,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在线监测实验平台,利用永磁铁聚集并磁化循环油路中的小尺寸铁磨粒,基于巨磁电阻磁传感器的磁敏特性监测磁化磨粒的剩余磁场,分析提取磁场信号特征指标从而获取磨粒信息。研究了测试系统的磨粒检出能力、输出信号强度与永磁铁位置、磨粒含量、磨粒尺寸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聚集法显著提高了磁传感器芯片对75μm以下小尺寸铁磁性颗粒的检出能力,且检测信号强度可基本反映磨粒尺寸及浓度含量。表明对磨粒进行磁性聚集后可利用巨磁电阻磁传感器有效实现对设备早期磨损故障的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分析 故障诊断 在线监测 磁性聚集法 磁性磨粒 巨磁电阻磁传感器
下载PDF
磁性磨粒热压烧结过程的温度场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涛 王军委 +1 位作者 陈红玲 李文辉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49,57,共4页
针对以Fe粉和Al2O3粉为原材料的两相复合磁性磨粒这一研究对象,建立了磁性磨粒热压烧结过程的传热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对模具温度场进行分析,从而优化热压工艺。模拟结果表明:炉体的升温速率对模具的温度场影响较大,同时磨粒在模具... 针对以Fe粉和Al2O3粉为原材料的两相复合磁性磨粒这一研究对象,建立了磁性磨粒热压烧结过程的传热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对模具温度场进行分析,从而优化热压工艺。模拟结果表明:炉体的升温速率对模具的温度场影响较大,同时磨粒在模具中的位置不同其温度场分布也不同。综合磨粒的制备效率和实验设备的要求,本实验条件下应采用在低温区为10~15℃/min、高温区为5~10℃/min的升温速率,并将磨粒置于模具中的z5区域,以降低热压成形过程中磨粒的轴向温差,改善磨粒的物理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磨粒 热压烧结 温度场分布 计算机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GMR磁传感器的油液铁磁性磨粒在线监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飞 孙云岭 +2 位作者 田洪祥 何伟 冯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76,共6页
为实现对油液中铁磁性磨粒的在线监测,设计搭建一套在线监测装置;基于GMR磁传感器芯片可有效检测微弱磁场的特点,利用GMR磁传感器监测单个铁磨粒被磁化后的剩余磁场;采取"模拟在线"的形式,从GMR磁传感器输出的磁场信号中获取... 为实现对油液中铁磁性磨粒的在线监测,设计搭建一套在线监测装置;基于GMR磁传感器芯片可有效检测微弱磁场的特点,利用GMR磁传感器监测单个铁磨粒被磁化后的剩余磁场;采取"模拟在线"的形式,从GMR磁传感器输出的磁场信号中获取磨粒信息。通过优化装置和试验参数,研究温度、磨粒运动速度对测试系统输出结果的影响,探讨传感器的磨粒检出能力及检出结果的一致性。试验结果显示:在95℃以内的温度和5 cm/s以内的磨粒运动速度条件下,传感器的输出值基本不受影响;运动速度一定时,装置对不同粒度的磨粒输出一致性良好。试验初步表明了GMR磁传感器可用于油液铁磁性磨粒的在线监测,可有效检测出尺寸在75μm以上的铁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油液分析 在线监测 磁性磨粒 GMR磁传感器
下载PDF
电解磁力复合加工对磁性磨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康璐 陈燕 +2 位作者 钱之坤 杜兆伟 韩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1,共4页
利用单纯的磁力研磨工艺加工镍基高温合金等材料时,磁性磨粒失效严重,严重影响了磁力研磨工艺的研磨效果。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将电化学与单纯的磁力研磨加工工艺结合,通过电解加工在工件表面形成质地较软的钝化膜,再利用磁力研磨对... 利用单纯的磁力研磨工艺加工镍基高温合金等材料时,磁性磨粒失效严重,严重影响了磁力研磨工艺的研磨效果。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将电化学与单纯的磁力研磨加工工艺结合,通过电解加工在工件表面形成质地较软的钝化膜,再利用磁力研磨对其表面进行加工。对复合加工后的磁性磨粒进行电镜成分分析,得知铝的相对质量分数仅从27.60%降至23.48%,有效地降低了磁性磨粒中研磨相成分的损失,延缓了磁性磨粒的失效时间,提高了磁性磨粒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研 磁性磨粒 性能 电解
下载PDF
包覆型磁性磨粒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静 陈红玲 +3 位作者 侯志燕 李唯东 刘静远 白旭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针对黏接法和烧结法制备磁性磨粒工艺过程中的破碎难题,采用化学法制备以Fe_3O_4为核、SiO_2为壳的包覆型磁性磨粒。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磁感应强度对该磨粒进行性能分析,用制备出的包覆型磁性磨粒加工硅片,并进行加工... 针对黏接法和烧结法制备磁性磨粒工艺过程中的破碎难题,采用化学法制备以Fe_3O_4为核、SiO_2为壳的包覆型磁性磨粒。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磁感应强度对该磨粒进行性能分析,用制备出的包覆型磁性磨粒加工硅片,并进行加工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包覆型磁性磨粒的制备工艺简单,性能良好,且用此包覆型磁性磨粒可以有效加工硅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型磁性磨粒 性能分析 硅片加工试验
原文传递
磁粒研磨中单颗磁性磨粒磁场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奎 韩冰 +2 位作者 朱子俊 李路杰 陈燕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22,共8页
为了解决单颗磁性磨粒其磁场力难以定量分析和测量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有磁场力理论进行分析,利用特斯拉仪对永磁极轴线方向上的磁场强度进行测量,并利用MATLAB对磁场强度的实际测量值进行数值拟合,得出了磁场强度关于加工距离的函数曲... 为了解决单颗磁性磨粒其磁场力难以定量分析和测量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有磁场力理论进行分析,利用特斯拉仪对永磁极轴线方向上的磁场强度进行测量,并利用MATLAB对磁场强度的实际测量值进行数值拟合,得出了磁场强度关于加工距离的函数曲线,进而获得磁场强度变化率的函数曲线,以其代替理论公式中的磁场强度梯度推导得出了便于定量分析的磁性磨粒所受磁场力的数学模型。同时设计了一种单颗磁性磨粒磁场力的测量装置,在磁化后磁性磨粒磁场力的作用下,精密电子天平上永磁极的重量发生改变,其改变量即为一定体积磁性磨粒的磁场力,通过体积比计算出单颗磁性磨粒磁场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在1.5、3.5、5.5、7.5和9.5 mm处,相同体积、磁场强度下的数学模型计算值和实际测量值均方根误差为0.01366,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磁性磨粒 磁场力 磁场强度 数值拟合 体积比
下载PDF
磁性磨粒的热压烧结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军委 郑涛 陈红玲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69,共4页
为研究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时间这三个关键工艺因素对磁性磨粒制备的影响,将铁粉与氧化铝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放入加压烧结炉中进行热压烧结,并考察了烧结试样磁感应强度与其密度的关系及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烧结试样密度的变化... 为研究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时间这三个关键工艺因素对磁性磨粒制备的影响,将铁粉与氧化铝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放入加压烧结炉中进行热压烧结,并考察了烧结试样磁感应强度与其密度的关系及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烧结试样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磁性磨粒烧结试样的磁感应强度与其密度基本呈线性正比关系;试样的密度随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且当其分别达到1 080℃、46MPa、15min时效果较佳,其后若继续提高这三个参数值,则试样的密度及磁感应强度不再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磨粒 磁感应强度 密度 烧结压力 烧结温度 保温时间
原文传递
热压烧结型磁性磨粒的制备及硬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广华 陈红玲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2,共3页
利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磁性磨粒,并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时间对磁性磨粒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磁性磨粒试样硬度迅速提高,达到1 100℃后开始下降;随着烧结压力的增大,保温时间的增加,磁性磨粒试样硬度均呈... 利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磁性磨粒,并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时间对磁性磨粒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磁性磨粒试样硬度迅速提高,达到1 100℃后开始下降;随着烧结压力的增大,保温时间的增加,磁性磨粒试样硬度均呈现出先增长后稳定的趋势。在烧结温度为1 100℃,烧结压力为50MPa,保温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可制备出硬度为HV300~HV310的磁性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磨粒 热压烧结 硬度 烧结温度 烧结压力 保温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