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Ga二元合金等静压电子结构与磁性质的研究
1
作者 张飞鹏 路清梅 +2 位作者 刘卫强 张东涛 岳明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1-550,共10页
为了研究等静压下非稀土磁性材料MnGa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本文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四方MnGa合金在500 MPa等静压下的晶格结构、生成、自旋电子结构和磁性质。结果表明,四方MnGa合金在500 MPa等静压下更容易生成,... 为了研究等静压下非稀土磁性材料MnGa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本文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四方MnGa合金在500 MPa等静压下的晶格结构、生成、自旋电子结构和磁性质。结果表明,四方MnGa合金在500 MPa等静压下更容易生成,呈各向异性压缩性质。合金中异类原子之间的距离较小,同类原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四方MnGa合金在500 MPa等静压下的能带结构呈金属性导体型。与Ga的d电子相比,四方MnGa合金中Mn的d电子呈现较高的净磁矩,贡献了体系的剩磁。四方MnGa合金呈现弱的亚铁磁性,在500 MPa等静压下净有效磁矩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MnGa合金 等静压 晶体结构 自旋电子结构 磁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萘二膦酸锰配位聚合物: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质
2
作者 高文康 徐艳 +2 位作者 李艳 王慧玟 常嘉汶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2期61-66,共6页
从1,4-萘二膦酸配体出发,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例萘二膦酸锰配位聚合物:[Mn(1,4-ndpaH_(2))(4,4-bpy)(H_(2)O)_(2)]·3H_(2)O(1,4-ndpaH 4=1,4-萘二膦酸,4,4′-bpy=4,4′-联吡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 从1,4-萘二膦酸配体出发,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例萘二膦酸锰配位聚合物:[Mn(1,4-ndpaH_(2))(4,4-bpy)(H_(2)O)_(2)]·3H_(2)O(1,4-ndpaH 4=1,4-萘二膦酸,4,4′-bpy=4,4′-联吡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单晶结构分析表明,目标聚合物中金属MnⅡ离子呈六配位畸变的八面体几何构型,相邻的金属Mn^(Ⅱ)离子通过辅助配体4,4′-bpy连接成一维链,这些一维链再进一步通过萘膦酸配体连接成二维层状结构,结晶水分子填充在层间空隙内,通过氢键和范德华作用力固定于骨架结构中。目标聚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表明,Mn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二膦酸 锰配合物 晶体结构 磁性质
下载PDF
O-P-O桥联锰-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质
3
作者 徐艳 刘照文 崔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28-1636,共9页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例由O-P-O单元桥联的锰-席夫碱(SB)新型三核配合物,即[Mn_(3)(salen)_(3)(L)]ClO_(4)·H_(2)O (1)和[Mn_(3)(salpn)_(3)(L)]ClO_(4)(2),其中salen2-=N,N′-乙二胺缩双水杨醛,salpn^(2-)=N,N′-丙二胺缩双水杨醛,H2...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例由O-P-O单元桥联的锰-席夫碱(SB)新型三核配合物,即[Mn_(3)(salen)_(3)(L)]ClO_(4)·H_(2)O (1)和[Mn_(3)(salpn)_(3)(L)]ClO_(4)(2),其中salen2-=N,N′-乙二胺缩双水杨醛,salpn^(2-)=N,N′-丙二胺缩双水杨醛,H2L=(5-(乙氧基羰基)萘-1-基)膦酸。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是同构的,均是由膦酸酯配体中的O-P-O桥联3个[Mn(SB)]+构成一个三核结构单元[Mn3(SB)3(L)]+,一个无序的ClO_(4)^(-)作为平衡阴离子存在。这些[Mn_(3)(SB)_(3)(L)]+三聚体通过π-π相互作用和相邻的分子形成超分子一维波形链。配合物1和2的磁性研究表明,不对称结构中的3个Mn离子分别是2个高自旋和1个低自旋,而Mn离子之间主要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席夫碱 萘膦酸酯配体 晶体结构 磁性质
下载PDF
铁酸钴纳米微粒的共沉淀法制备和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莉 张洪涛 +3 位作者 洪健民 邹文琴 周志萍 陈学太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1-743,共3页
The cobalt ferrite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poly (N-vinylpyrrolidone) (PVP)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TEM, EDX and magnetometry. XRD results suggest the formation of pure cobal... The cobalt ferrite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poly (N-vinylpyrrolidone) (PVP)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TEM, EDX and magnetometry. XRD results suggest the formation of pure cobalt ferrite. The mean particle sizes of CoFe2O4 samples annealed at 400 ℃ and 600 ℃ were ca. 6 and 25 nm, respectively as obtain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magnetic measurements indicated that nano-particles obtained at 400 ℃ were superparamagnetic while that prepared at 600 ℃ were ferrimagne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纳米微粒 磁性质 铁酸钴 PRESENCE COBALT COFE2O4 制备 and The poly PURE the XRD 600 TEM EDX at
下载PDF
纳米Fe_3O_4及钴离子掺杂Fe_3O_4:有机碱共沉淀制备和磁性质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宇翔 张莉苹 +4 位作者 梁晓娟 魏静 郇伟伟 贾祥臣 刘向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8-676,共9页
以有机碱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为沉淀剂合成了纳米Fe3O4和Co2+掺杂的纳米Fe3O4粒子。分别讨论了碱用量,铁盐溶液浓度,反应温度,有机碱及PEG-4000的分散性等因素对纳米Fe3O4的形貌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纳米Fe3O4为30nm左右的反尖晶石... 以有机碱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为沉淀剂合成了纳米Fe3O4和Co2+掺杂的纳米Fe3O4粒子。分别讨论了碱用量,铁盐溶液浓度,反应温度,有机碱及PEG-4000的分散性等因素对纳米Fe3O4的形貌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纳米Fe3O4为30nm左右的反尖晶石型面心立方结构,有机碱除了起沉淀剂作用,还能够提高纳米Fe3O4的分散性。本文还讨论了不同Co2+掺入量的纳米Fe3O4粒子的磁性质,结果表明Co2+掺杂的纳米Fe3O4粒子的矫顽力在不同掺入量的下有较大的改变。当Co2+掺入量为10.0%时,纳米Fe3O4的矫顽力达到最大值,为1628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Co2+掺杂 共沉淀 磁性质 高矫顽力
下载PDF
稀土双掺杂锰氧化物La(0.5)Dy(0.2)Sr(0.3)MnO3的磁性质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闻琦 彭振生 +1 位作者 严国清 毛强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49,共4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0.5Dy0.2Sr0.3MnO3样品,通过M-T曲线、M-H曲线、ESR曲线研究了样品的磁性质。结果表明:在TC处样品经历了顺磁到铁磁的转变;当T<TC时,样品进入自旋团簇玻璃态,低温时显示出亚铁磁;样品在TC以上温区发生了相分离...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0.5Dy0.2Sr0.3MnO3样品,通过M-T曲线、M-H曲线、ESR曲线研究了样品的磁性质。结果表明:在TC处样品经历了顺磁到铁磁的转变;当T<TC时,样品进入自旋团簇玻璃态,低温时显示出亚铁磁;样品在TC以上温区发生了相分离;M-T曲线在TN附近出现了奇特的磁化强度峰,认为该峰归因于La(Dy)亚晶格磁畴的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锰氧化物 磁性质 稀土
下载PDF
C掺杂ZnS纳米线电子性质和磁性质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殿凤 陈红霞 庄国策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07-1311,共5页
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掺杂ZnS纳米线的电子性质和磁性质.研究发现C原子趋于替代纳米线表面的S原子.所有掺杂纳米线显示了半导体特性.纳米线的总磁矩主要来源于C原子2p轨道的贡献.由于杂化,相邻的Zn原子和S原子也产生了少量自旋.在... 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掺杂ZnS纳米线的电子性质和磁性质.研究发现C原子趋于替代纳米线表面的S原子.所有掺杂纳米线显示了半导体特性.纳米线的总磁矩主要来源于C原子2p轨道的贡献.由于杂化,相邻的Zn原子和S原子也产生了少量自旋.在超原胞内,C、Zn和S原子磁矩平行排列,表明它们之间是铁磁耦合.铁磁态和反铁磁态的能量差达到了121meV,表明C掺杂ZnS纳米线可能存在室温铁磁性,这在自旋电子学领域有很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纳米线 电子性质 磁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1,3,5-苯三乙酸-钬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正华 孔令艳 +2 位作者 岡村高明 孙为银 上山寭一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221-2224,共4页
利用柔性三脚架配体1,3,5-苯三乙酸(H3bta)与Ho(NO3)3?6H2O在水热条件下组装得到了一个具有三维孔道结构的配位聚合物:{[Ho(bta)(H2O)]?1.26H2O}n(1).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7621(4)nm,b=0.963... 利用柔性三脚架配体1,3,5-苯三乙酸(H3bta)与Ho(NO3)3?6H2O在水热条件下组装得到了一个具有三维孔道结构的配位聚合物:{[Ho(bta)(H2O)]?1.26H2O}n(1).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7621(4)nm,b=0.9634(4)nm,c=1.0500(5)nm,α=106.409(18)°,β=105.273(18)°,γ=100.88(2)°,Z=2,V=0.6839(6)nm3,Dc=2.208g/cm3,μ=5.824mm-1,F(000)=437,R1=0.0224,wR2=0.0462.在1.8~300K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该配合物固体样品的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三脚架配体 钬配合物 晶体结构 磁性质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研究MgZn_2相的电子结构及磁性质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宏明 郑瑞 +1 位作者 李桂荣 李沛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43-2151,共9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了MgZn2相的电子结构及相关磁性质。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表明Zn4s和Zn4p轨道、Mg3s和Mg3p轨道分别发生sp态杂化,然后杂化态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Zn-Mg键;Mulliken布居分布计算显示:Zn1-Mg(Zn1是处...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了MgZn2相的电子结构及相关磁性质。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表明Zn4s和Zn4p轨道、Mg3s和Mg3p轨道分别发生sp态杂化,然后杂化态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Zn-Mg键;Mulliken布居分布计算显示:Zn1-Mg(Zn1是处于晶格边缘的Zn原子)和Zn2-Mg(Zn2是处于晶格内部的Zn原子)电子云重叠布居数接近0,电子密度分析显示Zn-Mg之间电子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定域性。结合上述结果与Zn、Mg原子的电负性差异,确定Zn-Mg键为极性共价键。分态密度(PDOS)分析显示,Zn1-Mg键和Zn2-Mg键的差异主要表现在Zn24s轨道在-10^-6 e V区域对成键的贡献度高于Zn14s轨道,而Zn14s轨道在2~5 e V区域对成键的贡献度高于Zn24s轨道。进一步对MgZn2的积分自旋态密度和磁矩计算表明:MgZn2磁性质表现为顺磁性,其磁性主要来源于Zn1-Mg键中的2个自旋相同的未配对电子;MgZn2的顺磁性特性将使Al-Zn-Mg-Cu(7×××系)高强铝合金产生磁致塑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n2相 密度泛函理论 态密度 布居分布 磁性质 致塑性
下载PDF
三维蜂窝状配位聚合物{[Ni(tn)][Ni(CN)_4]·2H_2O}_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爱华 汪萍 +4 位作者 李逵 杨绪杰 汪信 陆路德 郁开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29-1033,M003,共6页
将Ni(tn) (ClO4) 2 的水溶液和K2 [Ni(CN) 4 ]·H2 O的水溶液在U形管中通过扩散反应 ,得到了一种结构新颖的三维蜂窝状配位聚合物 {[Ni(tn) ] [Ni(CN) 4 ]·2H2 O}n(tn为 1,3 丙二胺 ) .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C2 /c ,... 将Ni(tn) (ClO4) 2 的水溶液和K2 [Ni(CN) 4 ]·H2 O的水溶液在U形管中通过扩散反应 ,得到了一种结构新颖的三维蜂窝状配位聚合物 {[Ni(tn) ] [Ni(CN) 4 ]·2H2 O}n(tn为 1,3 丙二胺 ) .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C2 /c ,晶胞参数为a =1 2 0 14 ( 2 )nm ,b =0 8942 ( 2 )nm ,c =1 2 64 5 ( 3 )nm ,α =90° ,β =10 8 76( 2 )° ,γ =90° ,V =1 2 863 ( 5 )nm3 和Z =4.该化合物由四配位Ni与六配位Ni通过氰根离子桥联而形成三维无限伸展的蜂窝状结构 ,其中四配位的Ni( 2 )离子为C配位平面四方构型 ,六配位的Ni( 1)离子为N配位八面体构型 .变温磁化率测定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蜂窝状配位聚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磁性质 氰基桥联 镍配合物 分子基性材料
下载PDF
新型氰基桥联配位聚合物[Ni(en)_(2)]_(2)[Ni(CN)_(4)]_(2)·5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质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爱华 杨绪杰 +2 位作者 刘孝恒 郁开北 陆路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65-868,共4页
A new cyano bridged assembly,2·5H2O, prepared by slow diffusion of an aqueous solution of K2 and an aqueous solution of ClO4 in an U tube,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X ray structure analysis, IR and magnetic measu... A new cyano bridged assembly,2·5H2O, prepared by slow diffusion of an aqueous solution of K2 and an aqueous solution of ClO4 in an U tube,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X ray structure analysis, IR and magnetic measurements. The crystal crystallizes in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nna, a=2.8189(5)nm, b=0.8407(2)nm, c=1.4554(2)nm, V= 3.4491(11)nm3 and Z=4. The complex is built up of infinite chains which are formed by trans Ni(en)2 μ (NC)2, cis μ (NC)2Ni(CN)2 and cis μ (CN)2Ni(en)2 groups. The variable 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has been measured in the 5~300K range. A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study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a weak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 and gives it’s weiss constant θ=2.6K. CCDC: 207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Ⅱ)配合物 氰基桥联 晶体结构 磁性质
下载PDF
新型氰基桥联二维配位聚合物{[Fe(salen)]_2[Ni(CN)_4]}_n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质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爱华 沈小平 +3 位作者 郁开北 陆路德 周伟 钟娟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603-1607,共5页
将 [Fe(salen)NO3]的甲醇溶液和K2 [Ni(CN) 4 ]·H2 O的水溶液通过H管扩散反应 ,得到了一个新型氰基桥联配位聚合物 { [Fe(salen) ] 2 [Ni(CN) 4 ] } n(H2 salen为N ,N′ 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 ) .该化合物属四方晶系 ,空间群P4/n... 将 [Fe(salen)NO3]的甲醇溶液和K2 [Ni(CN) 4 ]·H2 O的水溶液通过H管扩散反应 ,得到了一个新型氰基桥联配位聚合物 { [Fe(salen) ] 2 [Ni(CN) 4 ] } n(H2 salen为N ,N′ 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 ) .该化合物属四方晶系 ,空间群P4/ncc,晶胞参数为a =b =1.42 16(2 )nm ,c =1.7471(5)nm ,V =3 53 0 8(12 )nm3,Z =4.该配合物通过Ni—CN—Fe(salen)—NC—Ni链连接形成二维枕形网格结构 ,其中键长Ni—C 0 .1876(3 )nm ,Fe—N 0 .2 170 (3 )nm ,键角Fe—N—C 164.9(3 )°,Ni—C—N178.9(4)° ;金属中心Ni(Ⅱ )和Fe(Ⅲ )分别具有正方形和畸变八面体配位构型 .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 ,配合物存在分子内反铁磁相互作用 ,其Fe(Ⅲ )···Fe(Ⅲ )交换积分为 -0 .0 4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基桥联 二维配位聚合物 [Fe(salen)]2[Ni(CN)4]n 合成 晶体结构 磁性质
下载PDF
Cr掺杂ZnS纳米管结构和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红霞 谢建明 +1 位作者 刘成林 胡小艳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8,共8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Cr原子单掺杂和双掺杂单壁Zn S纳米管的结构和磁性质.研究发现掺杂纳米管的形成能比纯纳米管的形成能低,说明掺杂过程是放热的.单掺杂纳米管的总磁矩主要来自Cr原子3d态的贡献.结果表明Cr原子掺杂单...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Cr原子单掺杂和双掺杂单壁Zn S纳米管的结构和磁性质.研究发现掺杂纳米管的形成能比纯纳米管的形成能低,说明掺杂过程是放热的.单掺杂纳米管的总磁矩主要来自Cr原子3d态的贡献.结果表明Cr原子掺杂单壁Zn S纳米管趋向于铁磁态.但铁磁态和反铁磁态的能量差仅为0.036 e V.为获得室温铁磁性,我们用一个C原子替代掺杂体系中的一个S原子.计算发现铁磁态的能量比反铁磁态低0.497e V.表明此掺杂体系可能获得室温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管 磁性质 共掺杂
下载PDF
钙钛矿锰氧化物La_(0.3)Ca_(0.7)Mn_(0.96)W_(0.04)O_3在电荷有序相中的磁性质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振生 郭焕银 +1 位作者 严国清 毛强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5-638,共4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样品La0.3Ca0.7Mn0.96W0.04O3. 通过测量样品的M-T曲线、 M-H曲线和ESR曲线, 研究了La0.3Ca0.7Mn0.96W0.04O3的磁性质. 结果表明: 在265 K时形成电荷有序相(CO相). 当T>265 K时, 表现为顺磁;当T<225 K时, 表现为...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样品La0.3Ca0.7Mn0.96W0.04O3. 通过测量样品的M-T曲线、 M-H曲线和ESR曲线, 研究了La0.3Ca0.7Mn0.96W0.04O3的磁性质. 结果表明: 在265 K时形成电荷有序相(CO相). 当T>265 K时, 表现为顺磁;当T<225 K时, 表现为长程反铁磁(在AFM本底中存在少量FM成分), 形成少量FM相与AFM/CO相共存;从265~225 K, 随温度降低在电荷有序态下从顺磁向反铁磁转变. 测量了La0.3Ca0.7Mn0.96W0.04O3样品的ESR谱线宽, 样品的顺磁共振线宽ΔHPP的值随着温度的降低是增加的, 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样品的铁磁关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物 La0.3Ca0.7Mn0.96W0.04O3 电荷有序 电子顺共振 磁性质
下载PDF
5-异烟酰胺基异酞酸与含氮配体构筑的两个铜配合物: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满生 罗莉 +2 位作者 陈水生 苏志 孙为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27-2232,共6页
由水热法合成了2个铜配合物[Cu(INAIP)(bbi)].5H2O(1)和[Cu(INAIP)(phen)(H2O)].H2O(2)(H2INAIP=5-异烟酰胺基异酞酸,bbi=1,4-二咪唑基丁烷,phen=1,10-邻菲咯啉),并用元素分析、IR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 由水热法合成了2个铜配合物[Cu(INAIP)(bbi)].5H2O(1)和[Cu(INAIP)(phen)(H2O)].H2O(2)(H2INAIP=5-异烟酰胺基异酞酸,bbi=1,4-二咪唑基丁烷,phen=1,10-邻菲咯啉),并用元素分析、IR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都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1是由1,4-二咪唑基丁烷连接[Cu(INAIP)]一维链形成的二维双层结构,而配合物2是通过π-π堆积作用将[Cu(INAIP)]一维无限链延伸为二维结构,这2个化合物最终均被氢键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在1.8~300 K温度范围内测试了配合物1和2的变温磁化率,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由羧基桥联的双核铜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而配合物2表现为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异烟酰胺基异酞酸 晶体结构 水热合成 磁性质
下载PDF
Mn/C共掺杂ZnS纳米管磁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红霞 胡小艳 庄国策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7-244,共8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Mn原子单掺杂和双掺杂ZnS纳米管的结构、电子性质和磁性质.掺杂纳米管的形成能比纯纳米管形成能更低,表明掺杂是个放热过程.掺杂纳米管的能隙远小于纯纳米管能隙.计算结果表明Mn掺杂纳米管趋于反...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Mn原子单掺杂和双掺杂ZnS纳米管的结构、电子性质和磁性质.掺杂纳米管的形成能比纯纳米管形成能更低,表明掺杂是个放热过程.掺杂纳米管的能隙远小于纯纳米管能隙.计算结果表明Mn掺杂纳米管趋于反铁磁态.为了获得室温铁磁性,用一个C原子替代一个S原子.发现铁磁态能量比反铁磁态能量低0.454 e V.如此大的能量差表明这类材料中有可能获得室温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掺杂 纳米管 磁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硫化锌纳米管稳定性、电子性质和磁性质的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红霞 刘成林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硫化锌纳米管的稳定性、电子性质和掺杂磁性质.比较三种纳米管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六边形截面的双壁管的稳定性最高,相同截面的单壁管稳定性次之,而圆截面的之字形和扶手椅纳米管稳定性最低.电子能带结构计算... 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硫化锌纳米管的稳定性、电子性质和掺杂磁性质.比较三种纳米管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六边形截面的双壁管的稳定性最高,相同截面的单壁管稳定性次之,而圆截面的之字形和扶手椅纳米管稳定性最低.电子能带结构计算表明它们都是直接带隙半导体.纳米管表面氢吸附后,六边形截面的单壁管转变为间接带隙半导体.研究了磁性原子掺杂六边形截面管的磁性质.发现掺杂纳米管的形成能比纯纳米管的形成能低,说明掺杂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纳米管的总磁矩等于掺杂的磁性原子的磁矩.这些单掺杂纳米管在可调磁的新材料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管 稳定性 电子性质 磁性质
下载PDF
咪唑配位的夹心型杂多化合物Na_9[{Na(H_2O)}_3{Co(C_3H_4N_2)}_3(BiW_9O_(33))_2]·33H_2O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虎林 薛岗林 +3 位作者 王继武 王大奇 李君 史启祯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839-1843,共5页
在pH =7 5的水溶液中 ,咪唑与Na2 WO4,Bi(NO3 ) 3 及Co(NO3 ) 2 反应 ,得到了咪唑配位的新型杂多钨酸盐Na9[{Na (H2 O) 3 }{Co(C3 H4N2 ) }3 (BiW9O3 3 ) 2 ]·3 3H2 O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晶胞参数为 :空间... 在pH =7 5的水溶液中 ,咪唑与Na2 WO4,Bi(NO3 ) 3 及Co(NO3 ) 2 反应 ,得到了咪唑配位的新型杂多钨酸盐Na9[{Na (H2 O) 3 }{Co(C3 H4N2 ) }3 (BiW9O3 3 ) 2 ]·3 3H2 O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晶胞参数为 :空间群P3 - ,a =1 3 90 4( 4 )nm ,b =1 3 90 4( 4 )nm ,c =3 3 169( 13 )nm ,γ =12 0° ,V =5 5 5 3 ( 3 )nm3 ,Z =2 ,R1 =0 0 3 61,wR2 =0 0 5 0 7(I >2σ) .杂多阴离子 [{Na(H2 O) }3 {Co(C3 H4N2 ) }3 (BiW9O3 3 ) 2 ] 9-为夹心式结构 ,两个三空缺Keggin离子α B BiW9O9-3 3 夹层中的中心离子为交替排列的三个Na(H2 O) + 和三个Co(C3 H4N2 ) 2 + ,中心离子钴的配位数为 5 ,该杂多阴离子具有C3v对称性 .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磁性质表征 ,拟合结果为J =6 90cm-1 ,g =2 10 ,θ =0 2 5K ,表明该化合物中的Co(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配位 夹心型杂多化合物 Na9[{Na(H2O)}3{Co(C3H4N2)}3(BiW9O33)2]·33H2O 合成 结构 磁性质 杂多钨酸盐
下载PDF
苯并咪唑-5,6-二甲酸-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培喜 康新平 安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46-1450,共5页
采用水热法将MnCl2与苯并咪唑-5,6-二甲酸混合反应合成出一个新的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锰金属配位聚合物{[Mn(Hbim)(H2O)2].(H2O)2}n(1),并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谱图,差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该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 采用水热法将MnCl2与苯并咪唑-5,6-二甲酸混合反应合成出一个新的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锰金属配位聚合物{[Mn(Hbim)(H2O)2].(H2O)2}n(1),并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谱图,差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该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0.728 2(14)nm,b=1.804 5(4)nm,c=1.915 5(4)nm,V=2.429 3(8)nm3,Z=8,C9H12MnN2O8,Mr=331.15,Dc=1.811 g·cm-3,F(000)=1 352,μ(Mo Kα)=1.130 mm-1,最终R=0.037 1,wR=0.085 8。在配位聚合物中,锰-羧基Z字形链相互连接成具有尺寸为0.57 nm×0.75 nm一维通道的二维网络结构,并进一步被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磁性质测试表明该化合物为反铁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配合物 晶体结构 水热合成 磁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