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控胶囊内镜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消化道检查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钟艺华 唐显军 邓博文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MCCE)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消化道检查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9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127例行MCC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n=88)和中年组(≥40岁且<65岁...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MCCE)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消化道检查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9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127例行MCC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n=88)和中年组(≥40岁且<65岁,n=39),再从两组中筛选出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131例患者均接受MCCE检查,有4例老年患者因吞咽失败被排除出研究,故老年组实际纳入88例。老年组中,45.4%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40/88),27.3%有恶性肿瘤(24/88),8.0%合并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7/88),6.8%有麻醉问题(6/88),9.1%合并神经系统疾病(8/88)。在24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25.0%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25.0%一般状况差,20.8%合并脑转移,12.5%合并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老年组胃部P2病变的阳性诊断率(52/88,59.1%)与中年组(13/39,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溃疡阳性诊断率比较(29.5%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在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中,两组溃疡阳性诊断率比较(45.8%和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中年组患者近端胃的清洁度和显示度评分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CE检查在老年患者的诊疗中,尤其是合并恶性肿瘤时,未遗漏任何胃部的明显病变,总体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MCCE) 老年 恶性肿瘤 胃疾病 阳性诊断率 安全性评估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在儿童再发性腹痛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程伟伟 顾竹珺 +3 位作者 汪星 冯玉灵 张海军 刘海峰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镜中心125例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RA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镜下病变检出情况和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各部位运...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镜中心125例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RA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镜下病变检出情况和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各部位运行时间等。结果125例患者中,35例拟行全小肠检查(1例因吞服失败而未完成),90例在磁控条件下行食管及胃部检查。磁控胶囊内镜在食管内的中位运行时间为8.5 (5.3,12.5) s,在胃内的中位运行时间为49.0 (17.7,94.0) min,行全小肠检查的患儿,胶囊内镜在小肠内的中位运行时间为252.0 (192.5,340.0) min,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97.1%(34/35),检查完成后所有胶囊内镜均顺利排出体外。上消化道病变检出率为71.8%(89/124),小肠病变检出率为68.6%(24/35)。磁控胶囊内镜对儿童RAP的总体病变检出率为73.4%(91/124)。结论磁控胶囊内镜在RAP患儿胃肠道病变检查中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且安全无痛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腹痛 小肠 诊断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开始时间对检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晓东 李颖 +2 位作者 吕丽媛 刘桂楠 吴英杰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5期135-138,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磁控胶囊内镜检查中胃、小肠通过时间、促动力药使用率以及小肠图片重复率,探究检查开始时间对检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收治的108例患者,采集接受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患... 目的:通过比较磁控胶囊内镜检查中胃、小肠通过时间、促动力药使用率以及小肠图片重复率,探究检查开始时间对检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收治的108例患者,采集接受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全小肠检查完成率、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促动力药使用率、小肠图片重复率等。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开始时间对检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胶囊滞留率为1.9%(2/108)。完成全小肠检查的97例患者中,上午开始检查与下午开始检查相比,中位小肠通过时间(4:36:22∶5:25:02,P=0.014)更短,促动力药使用率(3.3%∶24.3%,P=0.002)更低,小肠检查图片重复率基本一致(48.39%∶44.78%,P=0.700)。结论:上午开始进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促动力药使用率更低,小肠通过时间更短,检查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更高,而检查质量与下午基本一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安排患者在上午开始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效率 质量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小肠数据缺失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蒋晓东 李颖 +2 位作者 吕丽媛 吴英杰 刘桂楠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2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小肠数据缺失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内镜检查小肠数据是否缺失分为缺失组和完整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BMI、患者... 目的:分析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小肠数据缺失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内镜检查小肠数据是否缺失分为缺失组和完整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BMI、患者来源、检查开始时间等资料,分析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小肠数据缺失的相关因素。结果:顺利完成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175例患者中,小肠数据缺失54例,设为缺失组,小肠数据完整121例,设为完整组;门诊患者82例,其中缺失组32例、完整组50例;住院患者93例,其中缺失组22例、完整组71例。缺失组患者中,缺失率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0~<20%、20%~<40%、40%~<60%、60%~<80%、≥80%。缺失组患者来源为门诊、检查开始时间为下午的比例高于完整组(P<0.05)。门诊患者中,缺失组患者检查开始时间为下午的比例高于完整组(P均<0.05),而性别、年龄、BMI分布情况与完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中,缺失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检查开始时间分布情况与完整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磁控胶囊内镜检查门诊患者及下午检查的患者数据更容易缺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安排患者在上午开始进行检查;加强门诊患者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知识相关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小肠 数据 完整性 缺失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慢性腹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吉 胡梅洁 +2 位作者 孙颖 蒋荷 高天 《胃肠病学》 2016年第11期650-655,共6页
背景:不明原因慢性腹痛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临床症状之一,主要与小肠疾病有关。磁控胶囊内镜可观察全小肠黏膜病变,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率。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慢性腹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8月—2016年... 背景:不明原因慢性腹痛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临床症状之一,主要与小肠疾病有关。磁控胶囊内镜可观察全小肠黏膜病变,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率。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慢性腹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8月—2016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消化科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病科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不明原因慢性腹痛患者,分析磁控胶囊内镜的诊断效能和安全性。结果:共46例患者纳入研究,磁控胶囊内镜在食管、胃、小肠内的平均运行时间分别为(3.2±1.2)min、(42.3±15.7)min和(265.8±83.6)min,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97.8%(45/46),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胶囊滞留、肠梗阻等并发症。磁控胶囊内镜的小肠病变检出率为60.9%(28/46),上消化道病变检出率为50.0%(23/46)。共39例(84.8%)患者经磁控胶囊内镜检出阳性病变,磁控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慢性腹痛的病因诊断率为78.3%(36/46)。结论: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对不明原因慢性腹痛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腹痛 小肠 诊断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的疾病筛查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郜玉兰 吴晓倩 +1 位作者 郭磊磊 聂倩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体检中上消化道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体检者61例,检查完毕后,记录检查时间、胃各部位观察完全度、检查者胃部充盈度及清洁度,比...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体检中上消化道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体检者61例,检查完毕后,记录检查时间、胃各部位观察完全度、检查者胃部充盈度及清洁度,比较磁控胶囊内镜与胃镜检查的一致性。结果 61例体检者平均年龄(49.4±11.6)岁。所有检查者无恶心、呕吐、呛咳、出血、穿孔和胶囊滞留消化道等不良反应发生。胃部充盈度有效率为98.4%,清洁度的有效率为68.9%。磁控胶囊内镜与胃镜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89.9%(80/89),磁控胶囊内镜对于食管和贲门病变的检查符合率为78.9%(15/19),胃部病变的检查符合率为92.9%(52/56),十二指肠病变诊断率符合率为92.9%(13/14),食管贲门与胃部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结论磁控胶囊内镜应用于上消化道的检查安全、有效,病变检出率可与胃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胃溃疡 胃息肉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镜
下载PDF
体外诱导磁控胶囊内镜进入小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叶玲 徐玫丽 +3 位作者 谭攀 龙利民 王海琴 郭永红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磁控胶囊内镜(MCE)进入小肠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接受MCE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胃部检查结束后停止控制胶囊运动,使其随患者消化道蠕动进入小肠;研究组胃部检查结束后患者取右侧卧位,检查医生将胶囊...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磁控胶囊内镜(MCE)进入小肠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接受MCE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胃部检查结束后停止控制胶囊运动,使其随患者消化道蠕动进入小肠;研究组胃部检查结束后患者取右侧卧位,检查医生将胶囊移至幽门口,并调控磁球位置使其靠近患者右下腹,借助磁力诱导胶囊进入小肠。对比分析两组MCE胃部检查时间、胃部滞留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及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平均胃部检查时间为(32.50±11.71)min,与研究组(31.75±9.1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部检查结束后,对照组的胃部滞留时间为(40.60±21.43)min,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40%;研究组胃部滞留时间为(13.55±9.62)min,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肠通过时间为(329.25±90.00)min,与研究组(342.00±89.8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调控磁球位置结合患者体位改变可显著缩短MCE胃部滞留时间,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临床应用 体外诱导 全小肠检查完成率
下载PDF
影响磁控胶囊内镜操作效率的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学国 刘希双 +5 位作者 田字彬 张凌云 刘福国 纪凤芝 路艳艳 姜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2480-2486,共7页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影响磁控胶囊内镜操作效率的因素.方法:记录磁控胶囊内镜对胃内各部分结构观察情况,判断磁控胶囊内镜对胃部疾病诊断的可靠性.对比两种饮水方法对胃内清洁度的影响及体位变化对操作时间的影响,观...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影响磁控胶囊内镜操作效率的因素.方法:记录磁控胶囊内镜对胃内各部分结构观察情况,判断磁控胶囊内镜对胃部疾病诊断的可靠性.对比两种饮水方法对胃内清洁度的影响及体位变化对操作时间的影响,观察影响操作的因素.结果:212例患者中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及幽门的图像采集比例分别为85.8%、89.6%、95.3%、88.2%、93.4%及91.1%,胃窦最容易采集到清晰的图像,为83.0%,胃底最差,只有48.6%.饮水1500 mL组胃内清洁满意度84.6%(44/52),而饮水500mL组仅75.6%(121/160),但两者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并不是饮水量越大胃内清洁度就越高,体位变化组操作时间(15.4 min±9.5 min),与单纯操作组(25.1 min±7.4 min)相比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磁控胶囊内镜检查胃部疾病安全可靠,操作前饮水500 mL便可以得到较满意的胃内清洁度,如果配合患者的体位变化,有助于缩短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量 磁控胶囊内镜 体位变化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采用磁控胶囊内镜观察肠溶阿司匹林对中老年患者胃和小肠黏膜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雪 高峰 张杰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2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采用磁控胶囊内镜观察肠溶阿司匹林对中老年患者胃和小肠黏膜损伤的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中老年患者64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年组(45~<60岁),每... 目的采用磁控胶囊内镜观察肠溶阿司匹林对中老年患者胃和小肠黏膜损伤的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中老年患者64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年组(45~<60岁),每组32例。所有患者均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观察胃和小肠黏膜的损伤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和中年组患者在性别比例、消化性溃疡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疾病种类、胃黏膜损伤Lanza评分方面均差异无显著性。老年组患者小肠黏膜糜烂和/或溃疡的比例为87.5%(28例),高于中年组的40.6%(13例),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老年组患者小肠黏膜有较大的糜烂和/或溃疡的比例为28.1%(9例),低于中年组的6.2%(2例),差异有显著性(P=0.043)。老年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时间为24.0(12.0~120.0)个月,长于中年组的8.5(2.0~42.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结论服肠溶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小肠黏膜损伤比例明显高于中年患者,可能与老年患者服药时间长有关,可通过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来监测胃和小肠黏膜损伤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肠溶阿司匹林 中老年 小肠黏膜损伤 胃黏膜损伤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与胃镜检查在体检人群中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燕燕 蒋建霞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比较磁控胶囊内镜与胃镜的优劣性,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以及在体检个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分别接受胃镜检查和磁控胶... 目的比较磁控胶囊内镜与胃镜的优劣性,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以及在体检个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分别接受胃镜检查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两组体检个体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上消化道疾病发现率,经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后追加胃镜情况,以及两组个体检查的舒适度、安全性。结果磁控胶囊内镜组205例中共检出11例食管病变,51例胃部病变,37例十二指肠病变;胃镜组314例中共检出65例食管病变,63例胃部病变,65例十二指肠病变,磁控胶囊内镜组除检出胃和十二指肠病变外,还检出了空回肠甚至结肠病变。磁控胶囊内镜运行到空回肠有149例,其中检出病变有38例,运行到结肠有106例,结肠腔内由于肠道准备不足,见大量粪渣及粪水,严重影响视野,无法观察。两组上消化道检查结果对比,除食管处观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控胶囊内镜具有更好的舒适度及耐受性,甚至能检查出胃镜无法检出的下消化道疾病。磁控胶囊内镜组中有28例受检者在检查结束后行胃镜复查或有关治疗,其中18例胃息肉患者在胃镜下行内镜下摘除术,7例胃溃疡行胃镜复查,病理证实为良性溃疡,3例胃部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2例诊断为胃间质瘤,1例为脾脏压迫。结论磁控胶囊内镜在体检人群中的应用价值不低于胃镜,且更易被人群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胃镜 体检人群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史肖华 刘杰 +3 位作者 朱琪麟 程秀琴 王良晶 窦文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间在苏州科技城医院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OGIB患者,分析其阳性检出结果及随访情况。结果39例中38例顺利...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间在苏州科技城医院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OGIB患者,分析其阳性检出结果及随访情况。结果39例中38例顺利完成检查,1例胶囊滞留在小肠,病变检出率为94.9%。能解释出血病因的28例,阳性率为71.8%,其中小肠溃疡11例,血管发育异常10例,小肠肿瘤2例,小肠过敏性紫癜2例,胃溃疡1例,寄生虫1例,小肠憩室l例;可疑阳性9例,包括炎症性病变(糜烂、红斑、充血水肿)6例,小肠息肉2例,小肠静脉显露l例;胶囊内镜检查阴性2例(5.1%)。结论磁控胶囊内镜对小肠血管病变和炎症性病灶较敏感,临床价值肯定。作为一种新型的胶囊内镜,磁控胶囊内镜可减少上消化道病变的漏诊,提高OGIB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消化道出血 病因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在无症状体检人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婧 吴丽丽 +1 位作者 林秋嫣 李红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无症状体检人群胃、小肠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7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胃肠镜中心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719例无症状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受检者胃内清洁度及磁控...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无症状体检人群胃、小肠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7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胃肠镜中心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719例无症状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受检者胃内清洁度及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对受检者胃、小肠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 719例受检者平均年龄(50.50±12.1)岁,胃内优良清洁度为97.5%。胃内病变检出率最高为慢性胃炎伴糜烂(52.6%),小肠病变检出率最高者为小肠局部炎症(15.9%)。结论磁控胶囊内镜在无症状人群中对胃部及小肠病变检出率较高,可作为胃及小肠疾病常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胃疾病 小肠疾病 查体 诊断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与带教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桂芳 李晶 +4 位作者 任牡丹 罗玉梅 卢新兰 任莉 和水祥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1年第4期508-511,共4页
目前,关于磁控胶囊内镜医师的标准化培训流程尚未形成。文章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年5—9月20名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磁控胶囊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学员的结果,从中进行教学总结,旨在为更多基层医师及带教医师提供经验,为更... 目前,关于磁控胶囊内镜医师的标准化培训流程尚未形成。文章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年5—9月20名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磁控胶囊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学员的结果,从中进行教学总结,旨在为更多基层医师及带教医师提供经验,为更多患者带来福祉。在培训过程中应强调严格把握适应证与禁忌证,注重因材施教,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此外,严格的考核制度及长期的交流学习能提高带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基层医师 规范化 带教体会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助诊儿童小肠克罗恩病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杰 史肖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7期988-988,F0003,共2页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可累及全消化道。腹泻、腹痛、体质量减轻是CD的常见症状。不典型症状易导致长期的误诊和漏诊,在儿童CD患者中危害尤其大,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和预后。本文...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可累及全消化道。腹泻、腹痛、体质量减轻是CD的常见症状。不典型症状易导致长期的误诊和漏诊,在儿童CD患者中危害尤其大,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和预后。本文报道1例儿童误诊十二指肠溃疡,长期治疗效果差,最终通过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帮助确诊为小肠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克罗恩病 磁控胶囊内镜 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慢性腹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杰 孙洁 +3 位作者 程秀琴 王良晶 朱琪麟 史肖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3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对不明原因慢性腹痛(unidentified chronic abdominal pain,UCAP)的诊断能力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UCAP患者166例,所有患者均行磁控CE检查,分析其阳性检...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对不明原因慢性腹痛(unidentified chronic abdominal pain,UCAP)的诊断能力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UCAP患者166例,所有患者均行磁控CE检查,分析其阳性检出结果及诊断情况。结果:16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上消化道检查,162例完成了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97.6%;磁控CE共检出阳性病例137例,检出率为82.5%,其中小肠病变检出率为57.8%(96/166),上消化道病变检出率为50.6%(84/166),37.9%(63/166)的患者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病变;137例中共91例患者的慢性腹痛可由磁控CE检出结果解释病因,检出率为54.8%。结论:磁控CE对小肠疾病有较高的检出率,同时兼顾上消化道检查,安全、无创,对UCAP有较高的诊断率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慢性腹痛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肠溶阿司匹林的体外实验及磁控胶囊内镜人体研究
16
作者 王茜婷 焦红梅 +3 位作者 李丽 陈夏欢 李嘉欣 刘梅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5-1220,共6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肠溶缓释片在不同pH水平体外溶液及人体消化道内的转运及崩解过程。方法:(1)体外实验:将0.9%生理盐水分别与盐酸及碳酸氢钠混合,模拟空腹胃液、餐后胃液及小肠液pH水平,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缓释...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肠溶缓释片在不同pH水平体外溶液及人体消化道内的转运及崩解过程。方法:(1)体外实验:将0.9%生理盐水分别与盐酸及碳酸氢钠混合,模拟空腹胃液、餐后胃液及小肠液pH水平,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在不同pH溶液中的崩解情况。(2)人体研究:选择2020年10~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住院治疗且无消化道症状的冠心病患者6例,健康志愿者6例,进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根据检查过程中服用阿司匹林剂型分为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组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组,观察阿司匹林在消化道内的转运及崩解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下相关时间指标。结果:(1)体外实验:肠溶阿司匹林仅在碱性溶液中崩解,阿司匹林肠溶片开始崩解时间更早(0.5~1.0 h vs.3.0 h),崩解速度更快(2.0~3.0 h vs.6.0 h);(2)人体研究:人群中肠溶阿司匹林的胃通过时间差异较大(6~70 min)且与剂型无关(23.0 min vs.23.5 min,P=0.720),3例患者服药后药片嵌入胃底皱襞,平均22.0 min(19.0~25.0 min)后脱落。阿司匹林肠溶片组更早开始崩解(97.5 min vs.182.5 min,P=0.006),崩解速度更快。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相对于肠溶片,开始崩解时间更晚、崩解速度更慢;建议空腹服用肠溶剂型阿司匹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 胃通过时间
下载PDF
伊托必利对磁控胶囊内镜小肠检查完成率的作用研究
17
作者 周晓倩 张涛 +1 位作者 钟卫兰 蒋文勇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1606-1607,共2页
目的探讨服用伊托必利对于磁控胶囊内镜小肠检查完成率的作用价值。方法将60例接受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前1d及检查前30min依托必利5mg;对照组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对比分析两组磁控胶囊内镜胃部检查... 目的探讨服用伊托必利对于磁控胶囊内镜小肠检查完成率的作用价值。方法将60例接受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前1d及检查前30min依托必利5mg;对照组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对比分析两组磁控胶囊内镜胃部检查时间、胃部滞留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及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及肠道准备过程中的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部检查时间、小肠通过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部检查结束后观察组胃部滞留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托必利可以缩短磁控胶囊内镜胃部滞留时间,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降低患者检查准备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依托必利 小肠检查完成率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技术与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诊断老年胃部疾病的效果对比
18
作者 王孟仙 何治军 黄兴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0期160-161,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磁控胶囊内镜(MCE)技术与CT仿真内窥镜成像(CTVE)技术诊断老年胃部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高度怀疑存在胃部病变的3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CE技术与CTVE技术对...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磁控胶囊内镜(MCE)技术与CT仿真内窥镜成像(CTVE)技术诊断老年胃部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高度怀疑存在胃部病变的3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CE技术与CTVE技术对这些患者进行检查(两项检查之间应间隔24 h),观察其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并比较用MCE技术与CTVE技术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结果:采用MCE技术与CTVE技术对这30例患者进行检查时,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低。在采用MCE技术与CTVE技术对这30例患者中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及总人群进行检查时,诊断结果的一致率均低于40%,Kappa系数最高仅为0.1834。通过对诊断结果进行Z检验可知,用MCE技术诊断这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及总人群胃炎、胃溃疡和胃息肉的准确率均高于用CTVE技术对其进行诊断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MCE技术与CTVE技术诊断这3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胃炎、胃溃疡及胃息肉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采用CTVE技术诊断胃息肉的准确率为0%。结论:与采用CTVE技术对老年胃部疾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相比,采用MCE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CT仿真内窥镜成像 老年 胃部疾病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与传统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伍芳丽 李晶 +4 位作者 卢桂芳 杨佳卉 马文慧 和水祥 任牡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7-251,共5页
目的比较磁控胶囊内镜(MCE)与传统胶囊内镜(CE)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E及MCE的263例住院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主诉、胶囊内镜检出结果等。结果MCE组... 目的比较磁控胶囊内镜(MCE)与传统胶囊内镜(CE)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E及MCE的263例住院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主诉、胶囊内镜检出结果等。结果MCE组与CE组的小肠主要疾病总检出率分别为73.81%和74.45%,各组最多见的前3种病变均为糜烂/溃疡病变、血管病变、淋巴管扩张;MCE组需要胃镜辅助明显低于CE组(0%vs.9.49%,P<0.001);MCE组与CE组的小肠检查不完全率分别为7.94%、1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结论MCE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与CE相似,可作为小肠检查的方法之一,但尚需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内镜 传统胶囊内镜 小肠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