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6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CT血管造影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责任血管判断中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乔鹏岗 孙如镜 +2 位作者 张诗雨 程旭 杨正汉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97-102,106,共7页
目的 探讨头颈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在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责任血管病变检出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头颈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在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责任血管病变检出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诊疗期间接受MRI常规平扫+SWI及头颈CTA检查。按梗死大小分为区域性梗死(37例)和小梗死(13例),基于头颈CTA及SWI观察责任血管改变;头颈CTA观察梗死侧责任血管有无斑块及狭窄,头颈CTA联合SWI观察梗死侧责任血管有无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 SVS);比较头颈CTA及头颈CTA联合SWI对不同类型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50例患者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43~79岁,中位年龄62.5岁。37例区域性梗死患者中,针对梗死侧椎动脉V4段,头颈CTA检出13例管腔重度狭窄/闭塞,头颈CTA联合SWI其中4例SVS阳性;针对梗死侧PICA,头颈CTA共检出12例管腔重度狭窄/闭塞,头颈CTA联合SWI 12例SVS均为阳性,另检出9例PICA SVS阳性患者。13例小梗死患者中,针对梗死侧椎动脉V4段,头颈CTA检出6例管腔病变,头颈CTA联合SWI其中4例SVS阳性;针对梗死侧PICA,头颈CTA检出6例管腔病变,头颈CTA联合SWI其中5例SVS阳性,另检出1例PICA SVS阳性患者。结论 头颈CTA联合SWI有助于提高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的检出率,椎动脉V4段狭窄时帮助判断有无血栓形成及血栓形成位置,有助于提高PICA病变尤其是椎动脉V4段无异常改变时PICA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梗死 小脑后下动脉 磁敏感加权成像 CT血管造影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出血性脑梗死再灌注出血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张向海 赵正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再灌注出血诊断中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9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MRI平扫与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诊断...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再灌注出血诊断中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9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MRI平扫与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结果,比较诊断效能及不同时期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变化。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出阳性78例,阴性22例;MRI平扫检出阳性77例,阴性23例;磁敏感加权成像检出阳性67例,阴性33例。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灵敏度为97.44%、特异度为95.45%、准确率为97.00%、阳性预测值为98.70%、阴性预测值为91.30%,均高于与MRI平扫的76.92%、68.18%、75.00%、89.55%、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ADC值低于亚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出血性脑梗死再灌注出血诊断中应用MRI平扫、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均有一定价值,其中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高,可明确出血情况,为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出血性脑梗死 再灌注出血 准确性 出血体积
下载PDF
MR颅脑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估高血压分级与脑内微出血的相关性
3
作者 吴荣兴 廖仁引 +3 位作者 周卫国 周之明 韦素冬 冯景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MR颅脑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估高血压分级与脑内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00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3级高血压组。所有患者均行MR颅脑SWI检查,比较三组患者脑微... 目的探讨MR颅脑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估高血压分级与脑内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00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3级高血压组。所有患者均行MR颅脑SWI检查,比较三组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检出数量,并分析CMBs检出数量与高血压分级的相关性。采用MedCalc软件计算SWI诊断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CMB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根据CMBs检查结果对CMBs进行分型,分析高血压分级和CMBs分型的相关性。结果3级高血压组患者CMBs阳性率和CMBs检出数量均高于1级高血压组和2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分级和CMBs检出数量呈正相关性(r>0,P<0.05)。SWI对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CMBs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高血压组患者Ⅰ型CMBs、Ⅱ型CMBs、Ⅴ型CMBs的阳性率均高于1级高血压组和2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检验显示,高血压分级和CMBs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内微出血和高血压病情密切相关,MR颅脑SWI对评估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CMBs的分布情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高血压分级 脑微出血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MR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用于脑内微出血灶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宋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74-0077,共4页
探讨MR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针对脑内微出血灶的诊断效能。方法 抽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0月于同一所医院被诊断为脑内微出血的患者一共60例作为全部的观察对象;依次针对60例患者使用MR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磁共振常规序列检查脑内微出血;... 探讨MR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针对脑内微出血灶的诊断效能。方法 抽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0月于同一所医院被诊断为脑内微出血的患者一共60例作为全部的观察对象;依次针对60例患者使用MR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磁共振常规序列检查脑内微出血;以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对比MR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常规磁共振常规序列针对脑内微出血病灶的检出效果;结合MR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MR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针对脑内微出血病灶的检出结果较之T1WI、T2WI、Flair均明显更高,P<0.05,一共有49例患者被检出存在微出血病灶。经过检查显示总共检出70个脑内微出血病灶;其中脑补基底节区有24个、脑部白质区有16个、丘脑区域有12个、脑干区域有7个、其余微出血病灶在放射冠。而脑部微出血病灶直径范围为(0.2-7.5)mm;在影像学上,脑内微出血病灶表现为圆形低信号、多发点状低信号阴影。结论 在识别存在类似临床症状的患者是否存在脑内微出血,使用MR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手段有助于准确识别病灶位置和数量,提高临床诊治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微出血 影像学 MR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 病灶位置 病灶数量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侯成飞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6期156-158,共3页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收治的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74例患者分别执行SWI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以病理...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收治的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74例患者分别执行SWI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方式诊断结果、诊断效能、漏诊及误诊情况。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44例为阳性,30例为阴性。SWI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MRI,漏诊率与误诊率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效能更高,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较高,漏诊率及误诊率较低,可为临床早期拟定有效治疗措施奠定良好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磁敏感加权成像 MRI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血友病膝关节出血的临床价值研究
6
作者 李洁 叶靖 +1 位作者 胡晓华 倪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7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T_(2)*加权血管造影(ESWAN)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血友病膝关节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8例经临床证实的男性血友病患者,所有患者膝关节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ESWAN序列检查,检测膝关节含铁血黄素沉积... 目的:探讨增强T_(2)*加权血管造影(ESWAN)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血友病膝关节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8例经临床证实的男性血友病患者,所有患者膝关节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ESWAN序列检查,检测膝关节含铁血黄素沉积,测量ESWAN幅值图膝关节髌软骨位置的表观横向弛豫率值(R2^(*))及对膝关节国际血友病预防治疗研究小组(IPSG)评分,观察两种序列含铁血黄素沉积检出率差异及R2^(*)与IPSG评分相关性。结果:28例血友病患者膝关节(左膝关节10例,右膝关节18例)检查显示:(1)常规MRI表现为不规则结节状滑膜增厚,伴含铁血黄素沉积,严重者软骨下侵蚀、囊变或软骨缺失等;(2)ESWAN表现为滑膜增厚,滑膜、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低信号的含铁血黄素沉积。28例血友病患者平均年龄(27.51±11.67)岁,IPSG评分为(2.41±0.68)分,年龄和IPSG两者之间无相关性。ESWAN含铁血黄素沉积检出率高于常规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72,P<0.05)。R2^(*)(1.90±1.64)与IPSG评分呈正相关(r=0.48,P<0.05)。结论:ESWAN对血友病膝关节含铁血黄素沉积非常敏感,能显示滑膜、软骨及骨的受累程度,有利于对关节损伤程度的判断及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膝关节 滑膜 增强T_(2)加权血管造影(ESWAN)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上突出血管征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妙玲 梁满球 +4 位作者 邹玉坚 肖利华 黄翔 莫少芬 张转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卒中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突出血管征(PVS)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区域软脑膜侧支评分(rLMC)评估CTA上软脑膜侧支,使用改良berta卒... 目的 探讨脑卒中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突出血管征(PVS)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区域软脑膜侧支评分(rLMC)评估CTA上软脑膜侧支,使用改良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评估SWI上PVS的程度。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rLMC评分相关的临床及影像学变量,应用多重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rLMC评分相关的因素。结果 纳入44例患者,男37例,女7例,平均年龄(51.27±10.06)岁。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LMC评分与改良SWI-ASEPCTS、入院NIHS.S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471.,P=0.001;r=-0.386,P=0.010;r=-0.367,P=0.014;r=-0.414,P=0.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改良SWIASPECTS与rLMC评分存在独立相关。结论SWI上PVS与软脑膜侧支呈中度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软脑膜侧支循环的代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侧支循环 磁敏感加权成像 突出血管征 数据相关性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技术对颅脑磁敏感加权成像图像质量及核团相位值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钟美梦 曹家骏 +2 位作者 安琪 杨超 宋清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97,共7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ed compressed sensing,ACS)技术不同加速因子(acceleration factor,AF)对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图像质量与灰质核团相位值(phase value,PV...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ed compressed sensing,ACS)技术不同加速因子(acceleration factor,AF)对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图像质量与灰质核团相位值(phase value,PV)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的ACS AF。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24名健康志愿者,行颅脑轴位SWI序列扫描,分别以并行成像(parallel imaging,PI)技术及ACS技术对图像进行加速采集,AF为PI AF=2.2及ACS AF=3、4、5。采用主观评分(三分法,内容包括核团解剖结构及核团边界清晰度)与客观定量测定图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相结合的方法对四组图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别测量比较SWI相位图上尾状核头(head of caudate nucleus,HCN)、壳核(putamen,PUT)、苍白球(globus pallidus,GP)、红核(red nucleus,RN)、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和齿状核(dentate nucleus,DN)的PV,并计算四组图像于不同层面的SNR和CNR。采用Cohen's Kappa检验评估观察者间评分一致性。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同一名观察者对四组图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四组图像的SNR、CNR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ACS 4和ACS 5的主观评分均低于PI 2.2(P均<0.001),SNR和CNR均高于PI 2.2(P均<0.05);ACS 3和PI 2.2的主观评分、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I 2.2相比,左侧PUT、双侧RN和双侧SN的PV在ACS 4时出现差异(P均<0.001),而右侧PUT于ACS 5时出现差异(P<0.001),其余核团于各AF下的PV测值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两位观察者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04~0.864,P均<0.001)。结论利用ACS技术可在保证成像质量且不影响PV结果的前提下缩短SWI扫描时间,ACS 3为最佳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人工智能 压缩感知 并行成像 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磁敏感加权成像的黑质影像组学诊断帕金森病的研究
9
作者 谷翔 彭明洋 +3 位作者 陈宇辰 殷信道 陈国中 任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的黑质影像组学及机器学习方法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早期PD患者和80例健康受试者的SWI图像。采用ITK-SNAP软件...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的黑质影像组学及机器学习方法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早期PD患者和80例健康受试者的SWI图像。采用ITK-SNAP软件对SWI上黑质区域进行感兴趣区勾画,并提取和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应用5种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分析、随机森林、贝叶斯、K近邻)构建PD诊断模型,选择诊断效能最好且最稳定的模型进行验证,并与人工识别燕尾征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共筛选出7个与PD密切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逻辑回归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最好(AUC=0.975)且最稳定(AUC的相对标准差为4%)。在测试集中,逻辑回归分析模型诊断PD的AUC为0.938,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5.8%,其诊断效能明显优于人工识别(Z=2.241, P=0.025)。结论 基于SWI黑质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逻辑回归分析模型可准确诊断PD,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影像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黑质 磁敏感加权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小脑浅静脉磁敏感加权成像
10
作者 姚笑笑 刘晓丽 +3 位作者 李如画 李昌盛 任传根 陈成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472,共8页
目的 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显影小脑浅静脉及其属支,构建小脑浅静脉网络。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筛选80名(160侧)健康志愿者(男40名,女40名)行3.0 T核磁扫描,获取常规序列横断层、矢状断层图像及SWI图像数据。在Extended MR workspace 2... 目的 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显影小脑浅静脉及其属支,构建小脑浅静脉网络。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筛选80名(160侧)健康志愿者(男40名,女40名)行3.0 T核磁扫描,获取常规序列横断层、矢状断层图像及SWI图像数据。在Extended MR workspace 2.6.3.4图像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重建最小密度投影(mIP)图像。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SWI和mIP图像均可显影小脑结构及其静脉。小脑静脉分为深、浅两部分。小脑浅静脉分为蚓部和小脑半球两组。小脑蚓部浅静脉由上蚓静脉[内径:(1.21±0.24)mm,出现率:92.16%]、山顶静脉[内径:(0.66±0.05)mm,出现率:95%]、山腹静脉[内径:(0.76±0.03)mm,出现率:100%]和下蚓静脉[内径:(1.40±0.27)mm,出现率:99.02%]构成。小脑半球浅静脉由小脑上前静脉[内径:(1.09±0.12)mm,出现率:100%]、小脑上后静脉[内径:(0.88±0.13)mm,出现率:70%]、小脑下前静脉[内径:(1.34±0.15)mm,出现率:100%]和小脑下后静脉[内径:(1.11±0.09)mm,出现率:92.5%]构成。深静脉分为小脑中脑裂组、小脑脑桥裂组和小脑延髓裂组。结论 SWI能显示小脑微结构和微静脉,可构建小脑浅静脉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静脉 小脑裂 小脑 磁敏感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磁敏感加权成像自回归模型纹理分析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11
作者 程禹 杨利霞 +1 位作者 朱勇 许永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5-571,576,共8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深部核团区自回归模型纹理分析在帕金森病(PD)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7年9月在徐汇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临床确诊的36例PD患者和7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MRI对PD患者和健...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深部核团区自回归模型纹理分析在帕金森病(PD)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7年9月在徐汇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临床确诊的36例PD患者和7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MRI对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MRI序列和SWI序列成像。采用MaZda软件分别手动勾画SWI图和相位图中双侧黑质致密带(SNc)、黑质网状带(SNr)、红核(RN)、壳核(PUT)、苍白球(GP)、尾状核头(CN)、丘脑(THA)、齿状核(DN)共8个感兴趣区,提取自回归模型纹理参数值(Teta 1、Teta 2、Teta 3、Teta 4及Sigm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SWI图和相位图中各深部核团区纹理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有统计学差异核团区纹理参数值诊断PD的效能,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各核团区纹理参数值与Hoehn-Yahr量表分级间的相关性。结果PD组和对照组间相位图在RN、GP和CN区Teta 3和Teta 4(t=−1.129、1.772、−0.609、0.599、−2.018、2.568,P均<0.05)、SNc区Teta 4和Sigma参数值(t=0.723、0.948,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WI图在GP区Sigma(t=−1.889,P=0.004)、SNc区Teta 4参数值(t=−0.332,P=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相位图SNc区Sigma值的AUC最大为0.683,其他依次为Phase_GP_Teta 3(0.672)、Phase_GP_Teta 4(0.655)、Phase_RN_Teta 4(0.638)、SWI_GP_Sigma(0.615)、Phase_SNc_Teta 4(0.576)、Phase_CN_Teta 4(0.574)、Phase_RN_Teta 3(0.562)、Phase_CN_Teta 3(0.560)和SWI_SNc_Teta 4(0.551)。各感兴趣区纹理参数值与Hoehn-Yahr量表分级值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PD患者深部灰质核团区SWI图和相位图均存在自回归模型纹理参数值变化,且相位图应用效能更高,自回归模型纹理参数分析在PD诊断中可提供一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自回归模型 纹理分析
下载PDF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年龄与大脑深静脉及髓质静脉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傅田恬 吕然 +2 位作者 杨光钊 程有根 徐志华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年龄段大脑深静脉及髓质静脉改变。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117例中老年影像及临床资料。按年龄<60岁、60≤年龄<80岁及年龄≥80岁分为3组。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图像上测量丘脑纹状体静脉(TSV)、透明隔静... 目的:探索不同年龄段大脑深静脉及髓质静脉改变。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117例中老年影像及临床资料。按年龄<60岁、60≤年龄<80岁及年龄≥80岁分为3组。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图像上测量丘脑纹状体静脉(TSV)、透明隔静脉(SV)、大脑内静脉(ICV)直径。按脑深部髓质静脉(DMV)解剖区域分成双侧额部、顶部、枕部6个区域,并对每个区域分别进行评分(依据DMV显著程度及信号连续性进行评分:0~3分),最后对6个区域评分进行相加,分值范围0~18分。结果:年龄与DMV评分呈正相关,与TSV直径呈负相关。年龄<60岁组、60≤年龄<80岁组及年龄≥80岁组3组DMV评分及TSV直径存在差异。结论:随着年龄增长,DMV及TSV管腔有逐渐变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大脑深静脉 深部髓质静脉 年龄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磁敏感加权成像PVS变化及临床应价值
13
作者 杨也萍 刘玉虎 +1 位作者 冉茂胜 王婷婷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58-660,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磁敏感加权成像突出血管征(PVS)变化及临床应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03月-2022年11月医院诊疗的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单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n=24)、研究组...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磁敏感加权成像突出血管征(PVS)变化及临床应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03月-2022年11月医院诊疗的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单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n=24)、研究组(支架植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n=38),两组患者均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突出血管征(PVS)、血压、血小板计数(PLT)、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变化,对比分析两组脑微出血(CMBs)发生情况,并记录CMBs部位及数目,分析CMBs严重程度与PVS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HCY、LDL、PLT均下降,其中研究组LDL下降程度更明显(P值<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HCY、PL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研究组与对照组CMBs发生率、CMBs数目、CMBs发生部位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值>0.05);治疗后两组PVS均显著降低(P值<0.05),但两组治疗后PVS比较无明显差异(P值>0.05);以Pearson法分析发现两组患者CMBs数目均与其PVS呈明显正相关(r研究组CMBs数目=0.813,r对照组CMBs数目=0.810,P值<0.001)。结论 不同溶栓治疗的ASI患者PVS下降程度不同,且SWI能有效监测不同溶栓治疗后ASI患者CMBs发生情况,对临床ASI预后保障提供辅助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治疗 磁敏感加权成像 突出血管征 临床应价值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涂佳琪 朱凤平 李郁欣(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416,共3页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可用于了解脑胶质瘤周围的静脉分布和走行,对于胶质瘤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综述SWI在脑胶质瘤鉴别诊断、预测分级和分子分型、术前规划...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可用于了解脑胶质瘤周围的静脉分布和走行,对于胶质瘤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综述SWI在脑胶质瘤鉴别诊断、预测分级和分子分型、术前规划及术中指导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胶质瘤 脑静脉 脑静脉成像 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后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发生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也萍 刘玉虎 《大医生》 2023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后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疗的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 目的 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后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疗的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介入治疗组(支架植入治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n=38)与非介入治疗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n=24),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测及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情况及HT发生情况,并分析CMBs与HT的关系,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介入治疗后HT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介入治疗组与非介入治疗组CMBs发生率、部位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T检查出38例介入治疗患者中有14例发生HT,24例未发生HT;而SWI诊断得出13例发生HT,25例未发生HT;SWI诊断ASI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HT的敏感度为85.71%(12/14),特异度为95.83%(23/24),准确度为92.11%(35/38);介入治疗组HT发生率略高于非介入治疗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ambda系数显示CMBs与HT存在相关性(r_(介入治疗CMBs)=0.898、r_(非介入治疗CMBs)=0.650,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SI)患者CMBs与HT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SWI对ASI患者不同治疗后HT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ASI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发展的评估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介入治疗 诊断价值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早期新生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艳艳 张孟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809-811,848,共4页
目的 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早期新生儿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3例早期新生儿脑损伤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早期新生儿5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 目的 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早期新生儿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3例早期新生儿脑损伤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早期新生儿5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新生儿出生后3~5 d行aEEG、SWI检查,了解aEEG定量参数、异常程度及SWI影像特点,并分析两者联合使用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窄带宽度、上边界电压较健康对照组高,而下边界电压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EEG异常程度较高(P<0.05)。aEEG+SWI检测临床灵敏度(85.44%)、符合率(86.62%)较aEEG(71.84%、74.52%)、SWI(48.54%、62.42%)单项检测高(P<0.05),而aEEG+SWI检测的特异度与aEEG、SWI单项检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新生儿脑损伤诊断中,aEEG可有效识别脑损伤,SWI能提供细致的病灶信息,二者联合使用可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 磁敏感加权成像 新生儿 脑损伤
下载PDF
MR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高血压脑微出血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买买提明·马合木提 迪力夏提·依明 +5 位作者 潘家洁 祖丽菲亚·买合木提 阿布都克力木·玉苏甫 伊米古丽·伊敏 高山 马海鸿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1.5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高压脑微出血(CMBs)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212例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组,按照匹配原则随机抽取87名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行SWI和传统的T_(2)加权... 目的:探讨1.5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高压脑微出血(CMBs)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212例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组,按照匹配原则随机抽取87名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行SWI和传统的T_(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GRE)检查,观察不同受试者和序列检出率差异。结果:高血压组CMBs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26,P<0.05)。中度高血压CMBs检出率高于轻度高血压患者(χ^(2)=4.251,P<0.05),重度高血压CMBs检出率高于中度和轻度高血压患者(χ^(2)=7.516,P<0.05)。在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中,SWI对CMBs的检出率均高于GR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62,χ^(2)=5.600,χ^(2)=4.292;P<0.05)。在患者皮层-皮层下、丘脑-基底节和小脑-脑干不同部位SWI病灶检出数量均高于GRE序列(χ^(2)=97.838,χ^(2)=112.299,χ^(2)=130.667;P<0.05)。结论:SWI对高血压患者CMBs的检出率和检出数量均高于GRE,不同研究者之间一致性高于GRE,可作为高血压患者CMBs检测的常规序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微出血(CMBs) 共振(MR)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下载PDF
高血压脑微出血磁敏感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磊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微出血(CMBs)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01-2022-11因高血压于西平县人民医院采用3.0T MRI行常规MR和SWI检查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高血压CMBs的SWI影像学和临床特点。结果152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微出血(CMBs)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01-2022-11因高血压于西平县人民医院采用3.0T MRI行常规MR和SWI检查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高血压CMBs的SWI影像学和临床特点。结果152例患者中,29例发现脑内有803个直径为0.5~7.6 mm的CMBs灶。其中2例无临床症状,27例依据症状临床诊断为脑血管病。29例CMBs灶的SWI图像呈圆形低信号或中心等信号,分别位于基底节区、丘脑、皮层和皮层下、脑干和小脑。伴缺血性脑血管病21例、出血性脑血管病6例、出血性腔隙脑梗死2例。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SWI检查可有效检出CMBs,对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微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脑部微出血病灶中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李娜 胡琳琳 杨士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2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究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在脑部微出血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医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55例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 目的:探究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在脑部微出血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医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55例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均使用磁共振SWI技术、磁共振常规序列明确微出血病灶。比较不同检查序列对脑部微出血病灶的检出情况,分析脑部微出血灶分布及影像特征。结果:SWI序列检测结果显示,37例(67.27%)患者存在脑部微出血病灶,与Flair(14.55%)、T1WI(7.27%)、T2WI(10.91%)常规序列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磁共振检查发现37例脑部微出血患者,共检出63个微出血病灶,分布在基底节区21个(33.33%)、白质13个(20.64%)、放射冠11个(17.46%)、丘脑10个(15.87%)、脑干8个(12.70%)。脑部微出血病灶直径为0.3~7.3mm,且脑部微出血病灶SWI序列信号表现为圆形低信号或者多发点状低信号阴影。结论:在脑出血症状的诊断过程中,利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有助于帮助临床医师明确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脑部微出血病灶位置与数量,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诊断 脑部微出血 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估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的价值
20
作者 付亚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747-5750,共4页
目的分析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庆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由外伤引起的108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病情程度分为轻型... 目的分析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庆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由外伤引起的108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病情程度分为轻型组(n=54)、中型组(n=36)和重型组(n=18),同时收集并比较3组术前DTI检查指标〔感兴趣区(ROI)的各异性分数(FA)值〕及SWI检查所显示的出血灶数量,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TI、SWI单独及联合评估年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价值。结果DTI检查显示,重型组胼胝体压部(sCC)、双侧内囊膝(LgIC、RgIC)、双侧内囊后肢(LpIC、RpIC)的FA值均小于轻型组与中型组,且中型组均小于轻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检查显示,重型组总出血灶数量明显多于轻型组与中型组,中型组明显多于轻型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CC、LgIC、RgIC、LpIC、RpIC的FA值与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出血灶数量与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DTI检查指标、SWI检查指标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且联合检查的评估价值更高。结论DTI及SWI可有效评估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且联合检查评估价值更高,能够为临床评估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弥散张量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病情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