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均匀磁场提高聚乙烯亚胺-Fe3O4纳米颗粒复合物的磁转染效果
1
作者 谢丽娜 罗聪 +2 位作者 吴嘉敏 王昌绚 邬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47-1251,共5页
首次研究了不同均匀度磁场对磁转染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单边Halbach磁体和商品化96孔磁板的磁场均匀度。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修饰的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颗粒(PEI-Fe_3O_4),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首次研究了不同均匀度磁场对磁转染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单边Halbach磁体和商品化96孔磁板的磁场均匀度。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修饰的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颗粒(PEI-Fe_3O_4),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原子力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对其形貌、组成、DNA结合能力等进行表征。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均匀度磁场下人肾上皮细胞(HEK293)对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GFP)的质粒pDNA(pAdTrackOK)的表达效果,并采用TEM观察PEI-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进入细胞的过程。结果显示,所选取的两种磁场均匀度相差约100倍。制备的PEI-Fe_3O_4纳米复合物具有超顺磁性,对质粒pDNA(pAdTrack-OK)有较好的复合能力,其最佳结合氮磷比为0.5;流式细胞术显示转染效率为PEI-Fe_3O_4-pDNA+均匀磁场组(77.75%±0.07%)>PEI-Fe_3O_4-pDNA+不均匀磁场组(30.65%±0.49%)>PEI-Fe_3O_4-pDNA不加磁场组(7.90%±0.56%)(p<0.05);PEI-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能有效被细胞吞噬,且对细胞形态的影响不大。结果表明,当磁场强度一定时,磁场均匀度越高,磁转染效率越高,单边Halbach磁体与磁转染结合可以作为一种提高转染效率的新手段,也可以进一步应用在基因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转染 均匀 不均匀 超顺性纳米颗粒
下载PDF
烯壳铁氮磁珠介导SurvivinASO对肿瘤细胞的转染和抑制作用
2
作者 张晓旭 肖向茜 +5 位作者 潘逸群 顾烨翔 董礼 党浩然 康茜 王明连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第5期785-797,共13页
基于石墨烯的生物相容性和对单链核酸的吸附性,研究烯壳铁氮磁珠(graphene-shelled ferro-nitride magnetic beads,GFeNMB)运载靶向Survivin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首先用RNA Draw针... 基于石墨烯的生物相容性和对单链核酸的吸附性,研究烯壳铁氮磁珠(graphene-shelled ferro-nitride magnetic beads,GFeNMB)运载靶向Survivin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首先用RNA Draw针对Survivin mRNA的二级结构设计ASO,合成FAM标记和未标记的ASO;基于石墨烯对单链核酸的吸附性和对荧光团的淬灭性,采用酶标仪检测荧光强度方法检测GFeNMB对ASO的吸附能力,并对GFeNMB和GFeNMB-ASO表征;磁极作用下将Survivin ASO磁转染至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荧光显微镜观察GFeNMB将ASO载入细胞的能力;ASO转染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r的表达,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试剂盒、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CCK-8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表明,GFeNMB对ASO具有良好的吸附性,GFeNMB与ASO混合20 min达最大吸附量(0.44µg·mg^(-1));FAM-ASO经磁性载入细胞内呈绿色荧光且集中于细胞核,GFeNMB介导的核转染能力显著优于脂质体;ASO经磁转染至细胞后,Survivin蛋白的降低水平优于未处理组和脂质体转染组;磁转染Survivin ASO后,肿瘤细胞凋亡比例增大,细胞内ROS升高,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受到抑制。综上,GFeNMB可将Survivin ASO转染至肿瘤细胞中,能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GFeNMB-ASO磁转染细胞后下调靶基因表达的情况表明,GFeNMB有望成为单链寡核苷酸的转染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壳铁氮 SURVIVIN 反义寡核苷酸 磁转染
下载PDF
用于高效磁转染的鱼精蛋白修饰的铁氧磁性纳米粒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本科 王晓文 +3 位作者 阚思行 杨欣 盛军 唐劲天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62-67,共6页
功能化铁氧磁性纳米粒在生物医学中应用广泛,可用于肿瘤磁感应热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药物输送及磁转染等方面。为了探讨鱼精蛋白功能化修饰的铁氧磁性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作为基因载体在体外磁转染中的可行性... 功能化铁氧磁性纳米粒在生物医学中应用广泛,可用于肿瘤磁感应热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药物输送及磁转染等方面。为了探讨鱼精蛋白功能化修饰的铁氧磁性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作为基因载体在体外磁转染中的可行性,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经表面氨基化修饰后在其表面偶联鱼精蛋白。利用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zeta电位与粒度分析仪等,对磁性纳米粒进行形态、粒径及zeta电位分析等表征检测。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磁转染方法转染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N1进入HepG2细胞的表达,以真核转染试剂vigofect为对照。结果显示,实验中制备的磁性纳米粒粒径10nm左右,在交变磁场下具有良好的升温性能。鱼精蛋白功能化修饰磁性纳米粒后,其zeta电位进一步增大,更利于与DNA有效结合,在HepG2细胞系,其转染pEGFP-N1质粒的效率高于vigofect。研究表明,鱼精蛋白功能化修饰的铁氧磁性纳米粒可作为磁转染的有效载体,由于其同时具备在交变磁场下升温的性能,在基因治疗联合热疗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转染 鱼精蛋白 性纳米粒 基因载体 热疗
原文传递
两种磁性纳米颗粒介导人sFIt-1基因片段转染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江丹 吴强 +2 位作者 宋蓓雯 杜新华 贾丽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65-270,共6页
目的:比较羧甲基化葡聚糖(carboxymethylated dextran,CMD)与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纳米磁颗粒作为基因载体对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It-1)胞外第2—3区sFIt-1(2-... 目的:比较羧甲基化葡聚糖(carboxymethylated dextran,CMD)与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纳米磁颗粒作为基因载体对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It-1)胞外第2—3区sFIt-1(2-3)基因片段转染的差异。方法:通过磁颗粒载体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FIt-1(2—3)的基因片段转染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中,检测各组的转染效率和对细胞增殖能力及凋亡的影响。实验分为CMD磁颗粒(CMD—MAG)组、PEI磁颗粒(PEI—MAG)组、单纯PEI组和未转染对照组,用第3~5代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UVEC为转染对象。在相同外界磁场条件下分别以N/P(聚合物中的氨基基团与DNA中磷酸基团的摩尔比)为10,15,20,25,30的PEI/DNA/CMD—MAG复合物、PEI/DNA/PEI—MAG复合物转染HUVEC,并以不加磁场下单纯PEI/DNA复合物转染的和未经转染的HUVEC作为对照。24h后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以上述不同方法转染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cDNA3.1-EGFP)的细胞绿色荧光表达百分率以反映目的基因片段sFIt-1(2—3)的转染率;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pcDNA3.1/sFIt-1(2—3)后sFIt-1(2-3)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MTT法观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情况,计算各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百分率;通过Ho—echst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的凋亡百分率,以此对比不同磁颗粒载体转染后对细朐的影响。结果:在N/P为20时,各组GFP的转染率最高,且CMD磁颗粒组各N/P时转染率均高于其他组;转染pcDNA3.1/sFIt-1(2-3)后24h,CMD—MAG组sFIt-1(2-3)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他组;CMD磁颗粒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PEI磁颗粒组、PEI组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降低;CMD磁颗粒转染组约有5%细胞发生凋亡,PEI磁颗粒组凋亡细胞百分数约为20%~30%,PEI组约为50%。结论:CMD纳米磁颗粒可作为载体实现目的基因片段的高效率转染;在转染率和细胞毒性等方面CMD纳米磁颗粒均优于PEI纳米磁颗粒,可作为sFIt—1基因片段转染和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基因治疗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1 磁转染 羧甲基化葡聚糖纳米颗粒 聚乙烯亚胺纳米颗粒
下载PDF
猪肾细胞脂质磁转染系统的构建与表征
5
作者 陈文杰 崔海信 +3 位作者 赵翔 崔金辉 王琰 孙长娇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2-981,共10页
磁性纳米基因载体是一种非病毒基因载体,经过功能性基团修饰后能够连接阳离子转染剂构建细胞转染系统。本文将磁转染技术结合常用的脂质体转染,形成了一种新型动物体细胞转染方法,即称脂质磁转染(Liposomal magnetofection,LMF)。这将... 磁性纳米基因载体是一种非病毒基因载体,经过功能性基团修饰后能够连接阳离子转染剂构建细胞转染系统。本文将磁转染技术结合常用的脂质体转染,形成了一种新型动物体细胞转染方法,即称脂质磁转染(Liposomal magnetofection,LMF)。这将为体细胞克隆培育转基因动物提供稳定遗传的细胞系。为构建脂质磁性纳米基因载体复合物系统,本研究利用一种磁性纳米基因载体通过分子自组装与脂质阳离子转染剂结合,用于携带外源基因转染动物体细胞。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ζ电位-粒度等分析表征手段,研究磁性纳米基因载体的形貌、粒径分布、负载及浓缩DNA的方式。结果表明,通过猪肾(PK)细胞的LMF实验,与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的转染比较,具有较高的转染率,更重要的是克服了脂质体转染瞬时表达的缺陷。MTT细胞毒性试验结果也显示该方法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因此LMF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高效低毒性的细胞转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性纳米基因载体 磁转染 脂质磁转染
原文传递
超顺磁性聚乙烯亚胺纳米粒的制备及其骨肉瘤细胞、组织靶向转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岑超德 张永 +4 位作者 罗聪 陈韬 杨晓兰 曹永飞 刘承伟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5-19,共5页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聚乙烯亚胺纳米粒(PEI-SPION-NPs),观察其作为靶向基因输送载体转染骨肉瘤细胞和组织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将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EI)修饰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SPION),制备PEI-SPION-NPs,对其分子结构、形...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聚乙烯亚胺纳米粒(PEI-SPION-NPs),观察其作为靶向基因输送载体转染骨肉瘤细胞和组织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将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EI)修饰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SPION),制备PEI-SPION-NPs,对其分子结构、形态、粒径、饱和磁化强度、Zeta电位进行检测。将PEI-SPION-NPs与pDNA分别以不同比例混合,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PEI-SPION-NPs对pDNA的结合能力和保护作用。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实验1组(加入PEI-SPION-NPs/pDNA+磁场作用)、实验2组(加入PolyMag200/pDNA+磁场作用)、实验3组(加入PEI/pDNA)及对照组(加入pDNA),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流式细胞仪测算转染率。制备裸鼠皮下骨肉瘤模型,分为Control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PEI-SPION-NPs组(皮下注射PEI-SPI⁃ON-NPs/pGL3-Luc+磁场作用)、PEI-NPs组(皮下注射PEI/pGL3-Luc复合物+磁场作用),检测注射部位荧光强度,分别于造模第5、6、7、8、9周测量各组裸鼠体质量。结果PEI-SPION-NPs的粒径低于PEI-SPION-NPs/pDNA;PEI-SPI⁃ON-NPs的饱和磁化强度为(21.5±1.6)emu/g,Zeta电位为(31.2±1.5)mV;PEI-SPION-NPs可结合并保护pDNA,并可成功转染MG-63细胞。实验1组和对照组细胞存活率高于实验2组和实验3组,实验1组转染效率高于实验3组和对照组(P均<0.05)。PEI-SPION-NPs/pGL3-Luc与PEI-NPs/pGL3-Luc均可在裸鼠骨肉瘤组织中成功转染,PEI-SPI⁃ON-NPs组较PEI-NPs组荧光更为集中。造模第7周后PEI-SPION-NPs组裸鼠体质量高于PEI-NPs组(P均<0.01)。结论PEI-SPION-NPs是有效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在磁场作用下可成功转染骨肉瘤细胞和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性聚乙烯亚胺纳米粒 骨肉瘤 辅助技术 靶向基因治疗
下载PDF
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大伟 朱玲英 顾宁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605-610,630,共7页
基因递送是实现基因治疗的关键,基因的有效递送有赖于发展安全有效的递送载体。理想的基因递送载体应具备递送效率高、细胞毒性低、对正常细胞生理影响小以及易于使用和重复等特性。纳米材料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在药物和基因递送领域具... 基因递送是实现基因治疗的关键,基因的有效递送有赖于发展安全有效的递送载体。理想的基因递送载体应具备递送效率高、细胞毒性低、对正常细胞生理影响小以及易于使用和重复等特性。纳米材料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在药物和基因递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尤其是磁性纳米颗粒,其兼具纳米效应和超顺磁性,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载体材料。然而磁性纳米颗粒的基因递送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纳米颗粒的类型、粒径、表面特性和外加磁场等。因此,为了能够进行有效基因递送,应综合考虑设计磁性纳米颗粒。目前,磁性纳米颗粒已经成功应用于基因的体外转染,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然而,其在体内基因递送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纳米颗粒 基因递送 磁转染 载体
下载PDF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在肿瘤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蒋革 袁玉姣 李宗谕 《化工管理》 2015年第30期99-100,共2页
目的综述近年来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磁共振造影,磁转染,热疗等技术相结合在肿瘤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19篇,进行相关信息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阐述了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基因治疗和磁共振造影相结合,成功的... 目的综述近年来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磁共振造影,磁转染,热疗等技术相结合在肿瘤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19篇,进行相关信息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阐述了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基因治疗和磁共振造影相结合,成功的将肿瘤诊断和基因治疗结合起来,促进了新领域肿瘤诊疗的诞生和磁转染,热疗等技术的发展。结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在肿瘤诊疗疗方面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肿瘤诊疗 基因治疗 共振造影 磁转染 热疗
下载PDF
基因物理靶向递送技术
9
作者 赵应征 鲁翠涛 梅兴国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9-45,共7页
应用非病毒物理方法进行基因递送已成为细胞内基因递送和基因治疗的基本手段。本文总结目前最常用的非病毒物理方法,重点阐述每种基因递送方法的机制,以及治疗应用中的优缺点。本文还对各种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提高递送... 应用非病毒物理方法进行基因递送已成为细胞内基因递送和基因治疗的基本手段。本文总结目前最常用的非病毒物理方法,重点阐述每种基因递送方法的机制,以及治疗应用中的优缺点。本文还对各种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提高递送效率的改进方法,并简要探讨了本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疗法 基因移技术 电穿孔法 超声微泡 磁转染 流体动力法
下载PDF
玉米早期籽粒中强表达启动子的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莉 王作平 +2 位作者 张中保 白玲 吴忠义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120,共7页
在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中,启动子作为调控基因表达的顺式元件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筛选在玉米早期籽粒中强表达的启动子,选取6个启动子pCaMV35SD、pUbiquitin、pZmActin1、pZmSTK2、pZm66589和pZmbHLH148,分别构建EGFP表达载体并转染... 在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中,启动子作为调控基因表达的顺式元件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筛选在玉米早期籽粒中强表达的启动子,选取6个启动子pCaMV35SD、pUbiquitin、pZmActin1、pZmSTK2、pZm66589和pZmbHLH148,分别构建EGFP表达载体并转染玉米原生质体,快速验证载体功能构建的正确性;同时采用花粉磁转染法将6个表达载体导入玉米自交系郑58中,并对不同启动子驱动的EGFP载体在授粉后48h玉米籽粒中的荧光强度和荧光检出率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个启动子驱动EGFP表达载体构建正确;pCaMV35SD启动子驱动EGFP表达载体的荧光最强,6个启动子驱动EGFP表达载体由强到弱依次为pCaMV35SD>pZmSTK2>pZm66589>pZmbHLH148>pUbiquitin>pZmActin1,其荧光检出率分别为27.17%、27.17%、29.83%、23.84%、13.40%和3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花粉磁转染 玉米籽粒 绿色荧光蛋白 玉米原生质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