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磷脂类保健食品中卵磷脂主要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丹侠 崔世勇 +2 位作者 王氰 张国勇 姜丽华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9期442-444,共3页
[目的 ] 建立卵磷脂类保健食品中卵磷脂主要组分磷脂酰胆碱 (PC)、磷脂酰乙醇胺 (PE)和磷脂酰肌醇 (PI)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方法 ] 样品经萃取分离后 ,采用单元流动相为甲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UV检测器 )测定。  [结果 ] ... [目的 ] 建立卵磷脂类保健食品中卵磷脂主要组分磷脂酰胆碱 (PC)、磷脂酰乙醇胺 (PE)和磷脂酰肌醇 (PI)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方法 ] 样品经萃取分离后 ,采用单元流动相为甲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UV检测器 )测定。  [结果 ] 方法的精密度为 2 .8%~ 8.4%,PC、PE和PI的检测限分别为 0 .2、0 .0 6和 0 .6 μg(进样 10 μL)。PC、PE和PI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 85 .7%~ 10 7.0 %、82 .5 %~ 97.5 %和 80 .0 %~ 93.3%。  [结论 ] 本方法操作简便 ,分析速度快 ,检测灵敏度高 ,适用于卵磷脂类保健食品中卵磷脂主要组分PC、PE和PI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类保健食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肌醇
下载PDF
卵磷脂类保健食品中PE、PC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被引量:8
2
作者 崔蓉 王洪玮 +1 位作者 许珺辉 赵京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2年第4期21-24,共4页
为准确快速地对卵磷脂保健食品中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我们建立了卵磷脂保健食品中磷脂主要组分磷脂酰胆碱 (PC)、磷脂酰乙醇胺 (PE)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的日间精密度为 5 4 %~ 9 0 %;PE、PC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 83 0 %... 为准确快速地对卵磷脂保健食品中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我们建立了卵磷脂保健食品中磷脂主要组分磷脂酰胆碱 (PC)、磷脂酰乙醇胺 (PE)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的日间精密度为 5 4 %~ 9 0 %;PE、PC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 83 0 %~ 10 5 6 %和 81 3%~ 86 0 %,均可满足卫生分析的要求。对 5种卵磷脂保健食品中的PC、PE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PC、PE的含量分别为15 2 %~ 2 4 2 %和 3 1%~ 6 1%。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 ,且检测灵敏度高 ,分析速度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类保健食品 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乙醇胺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含量和卒中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锦祥 于瀛 李月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10期736-738,741,共4页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经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含量的变化。方法:测定18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其相似总磷脂含量,并与10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18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经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含量的变化。方法:测定18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其相似总磷脂含量,并与10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18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和1年时的血浆溶血磷脂类含量,观察卒中发生情况。结果: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总磷脂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均<0.01)。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1年时,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溶血磷脂酸和总磷脂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溶血磷脂酸和总磷脂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1)。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3个月卒中发病例数分别为6和3例,1年时分别为11和6例,阿托伐他汀组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含量显著升高,提示其体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存在缺血性膜损伤。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均可显著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相关性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阿托伐他汀 溶血磷脂类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瘤果黑种草子中磷脂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静 刘玉明 +1 位作者 刘庆华 李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维药瘤果黑种草子中磷脂类化学成分。方法榨过油的瘤果黑种草子饼经95%乙醇提取,去脂溶性成分后,经MPLC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瘤果黑种草子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异株... 目的研究维药瘤果黑种草子中磷脂类化学成分。方法榨过油的瘤果黑种草子饼经95%乙醇提取,去脂溶性成分后,经MPLC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瘤果黑种草子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异株五加甲苷(1)、甘油(2)、1-油酰-甘油-3-磷酰胆碱(3)、甘油磷酰胆碱(4)、O-(1-丙三醇基)-O-(2-胆碱基)二硫代磷酸酯(5)。结论化合物3~5首次从黑种草属植物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果黑种草 磷脂类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鞘磷脂类信号通路在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雨华 张正海 +2 位作者 张海滨 张立新 甘舜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讨鞘磷脂类信号通路在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研究1组)、神经酰胺酶预适应组(研究2组)和神经酰胺酶后适应组(研究3组),每组各10只,4组大鼠离体心脏,并置于离... 目的探讨鞘磷脂类信号通路在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研究1组)、神经酰胺酶预适应组(研究2组)和神经酰胺酶后适应组(研究3组),每组各10只,4组大鼠离体心脏,并置于离体心脏灌流系统中持续灌注Kerbs-Henseleit缓冲液30 min,其中对照组持续灌注150 min,研究1组停止灌注30 min后,Kerbs-Henseleit缓冲液再灌注120 min;研究2组用含有神经酰胺酶的Kerbs-Henseleit缓冲液灌注10 min,停止灌注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研究3组停止灌注30 min后,用含有神经酰胺酶的Kerbs-Henseleit缓冲液灌注10 min,再用常规Kerbs-Henseleit缓冲液灌注110 min。记录各组心脏冠脉流出液CK、LDH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并检测组织匀浆中酸性鞘磷脂酶(ASMase)、中性鞘磷脂酶(NSMase)、中性神经酰胺(NCDase)水平。结果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大鼠心脏灌流液中CK、LDH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1组CK、LDH又显著高于研究2组和研究3组(P<0.05);对照组大鼠未见心肌梗死组织,研究1组心肌梗死比例显著高于研究2组和研究3组(P<0.05),研究2组和研究3组组间CK、LDH水平及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1组织匀浆中ASMase、NSMase显著升高,NCDase显著降低,研究2组、研究3组ASMase、NSMase、NCDase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研究2组、研究3组ASMase、NSMase显著低于研究1组,NCDase显著高于研究1组(P<0.05),研究2组和研究3组组间ASMase、NSMase、NCDa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够激活ASMase、NSMase和抑制NCDase,使心肌细胞神经酰胺释放增加,导致心肌损伤;采用鞘磷脂酶预适应和后适应能够逆转或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证实鞘磷脂类信号途径在调节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磷脂类信号通路 磷脂 神经酰胺酶 信号转导途径
下载PDF
磷脂类皮肤载体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鹰 陈松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64-566,共3页
由于磷脂本身结构与人类皮肤脂质有高度的相似性,故其具有组织亲和力强、生物降解性好、无毒性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皮肤载体给药系统的研究中。本文综合考察了近年国内、外对磷脂类皮肤载体给药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磷脂... 由于磷脂本身结构与人类皮肤脂质有高度的相似性,故其具有组织亲和力强、生物降解性好、无毒性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皮肤载体给药系统的研究中。本文综合考察了近年国内、外对磷脂类皮肤载体给药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磷脂自身的特性及其相关的皮肤载体给药系统如脂质体、传递体、药物磷脂复合物等的发展,并对其作用特点与机制等加以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此类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类药物 皮肤载体给药系统 研究进展 脂质体 渗透促进剂 传递体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同星 李萌盟 +2 位作者 岳淑霞 高华 郭永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2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应用大剂量的纳洛酮对于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入医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而研究组采用微创...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应用大剂量的纳洛酮对于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入医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而研究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合使用大剂量的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3、7d时血浆溶血磷脂酸(LPA)、血浆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磷脂(AP)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d血浆LPA、AP两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患者血浆中LPA、AP两者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 2组血浆LPA、A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在治疗后7d研究组血浆中LPA、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大剂量纳洛酮进行治疗,能更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浆LPA、AP水平,其疗效水平优于单纯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纳洛酮 脑出血 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
原文传递
磷脂类衍生物作为鼻粘膜药物吸收促进剂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史振祺 蒋新国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41-245,共5页
在筛选合适鼻粘膜促进剂的过程中 ,经常发现有毒性存在。磷脂类衍生物作为体内磷脂的代谢产物 ,因其低毒性而成为促进鼻粘膜吸收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磷脂类衍生物的结构、应用及毒性等进行综述 。
关键词 磷脂类衍生物 鼻粘膜 吸收促进剂
下载PDF
卵磷脂类液晶乳液的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周梦 舒鹏 +3 位作者 冯蓓 尚亚卓 刘洪来 李成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7-1233,共7页
以卵磷脂为主乳化剂制备了一款液晶乳液。该乳液在皮肤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在皮肤表层停留6 h仍能保持完整的液晶结构,克服了一般液晶乳液中液晶织构无法在皮肤上长时间停留的问题。液晶结构在皮肤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为液... 以卵磷脂为主乳化剂制备了一款液晶乳液。该乳液在皮肤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在皮肤表层停留6 h仍能保持完整的液晶结构,克服了一般液晶乳液中液晶织构无法在皮肤上长时间停留的问题。液晶结构在皮肤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为液晶乳液其他性能的发挥提供条件。基于此,我们采用体外称重法研究了液晶乳液的锁水性,发现液晶乳液锁水性能明显优于传统乳液,实验7 h后仍能保持原有水分总质量的50%;体外透析实验证实,液晶乳液表现出显著的缓释性能且能释放完全,7 h后目标分子(水杨酸钠)释放率可达96%;耐温性能研究表明,液晶乳液耐高温性能及低温冻融性能优良,且温度对乳液中层状液晶的影响是可恢复的;采用离心法、高低温循环和高低温长时间(3个月)放置的方法探究了乳液储运稳定性,结果表明,液晶乳液产品储运稳定性极佳,便于实际的应用和储运。该研究不仅可为开发多效的高端化妆品提供必要信息和参考数据,而且有望拓展卵磷脂类液晶乳化剂体系的应用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类乳化剂 层状液晶 乳液性能 护肤乳液
下载PDF
鞘磷脂类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易吉平 曾明 何兴轩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4,共7页
肺纤维化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肺部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肺组织炎性损伤、组织结构破坏、间充质胶原增多及细胞外基质沉积。其病因复杂,大部分肺纤维化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研究表明,鞘磷脂类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肺纤... 肺纤维化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肺部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肺组织炎性损伤、组织结构破坏、间充质胶原增多及细胞外基质沉积。其病因复杂,大部分肺纤维化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研究表明,鞘磷脂类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肺纤维化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鞘磷脂类信号通路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为深入探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磷脂类 神经酰胺 酸性神经酰胺酶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含量变化的研究以及微创血肿清除术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振光 于占彩 +7 位作者 伍期专 王远臣 王道珍 鞠卫萍 詹霞 吴喜娟 周丽 唐朝枢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10期820-824,共5页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LPA/AP)含量变化的特点以及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镁制剂的影响,探索脑出血后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328例,测定其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其相似磷脂(AP)的含量变化,并与...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LPA/AP)含量变化的特点以及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镁制剂的影响,探索脑出血后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328例,测定其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其相似磷脂(AP)的含量变化,并与359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及镁制剂对脑出血患者血浆LPA、AP含量及预后的影响。结果发病24h脑梗死组血浆LPA的含量[(4.23±0.61)μmol/L]显著高于脑出血组[(2.66±0.44)μmol/L,P<0.01]及对照组[(2.54±0.39)μmol/L,P<0.01]。脑出血组血浆AP含量[(6.65±0.76)U]显著高于脑梗死组[(5.35±0.57)U,P<0.01]及对照组[(4.09±0.48)U,P<0.01]。发病1周、2周,脑出血组血浆AP含量仍高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1)。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及镁制剂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浆AP含量(P<0.01),改善患者预后。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AP含量显著升高,提示脑出血后2周内均存在膜损伤;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镁制剂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浆AP含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磷脂 脑缺血 血肿 硫酸镁
下载PDF
鞘磷脂类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晓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87-92,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的冠心病和脑梗死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鞘磷脂类信号通路可通过调节脂代谢、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等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文...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的冠心病和脑梗死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鞘磷脂类信号通路可通过调节脂代谢、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等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文章综述了鞘磷脂类信号通路关键分子鞘磷脂、神经酰胺和1-磷酸鞘氨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旨在为防治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类信号通路 磷脂 神经酰胺 1-磷酸鞘氨醇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日本对醇类和磷脂类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应用
13
作者 盛国华 《陕西粮油科技》 1993年第4期38-39,共2页
日本功能食品联络会对功能性食品材料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其醇类和胆碱作业部会对γ-谷维素、甘八碳烷醇以及大豆卵磷脂和蛋黄卵磷脂的研究情况简介如下.1 谷维素1.1 定义存在于米糠油中,是以三萜(烯)醇为主体的阿魏酸酯的混合物.... 日本功能食品联络会对功能性食品材料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其醇类和胆碱作业部会对γ-谷维素、甘八碳烷醇以及大豆卵磷脂和蛋黄卵磷脂的研究情况简介如下.1 谷维素1.1 定义存在于米糠油中,是以三萜(烯)醇为主体的阿魏酸酯的混合物.谷维素通常是由米糠毛油分离精制后制得的,它是一种结晶性粉末,外观呈现白色—淡黄色,无味,但有特别的芳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类 功能性食品 研究
原文传递
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 Ⅲ.对于巨噬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文昭 《解剖学报》 CAS 1953年第1期1-14,146-148,共17页
噬细胞在动物的身体内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噬细胞(Microphage),另外一种是巨噬细胞(Macrophage)。小噬细胞由血而来;巨噬细胞产生于结缔组织,巨噬细胞对整个有机体的重要性可以表达在下列两点上:第一,巨噬细胞对于吞噬消化死小噬细胞的重... 噬细胞在动物的身体内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噬细胞(Microphage),另外一种是巨噬细胞(Macrophage)。小噬细胞由血而来;巨噬细胞产生于结缔组织,巨噬细胞对整个有机体的重要性可以表达在下列两点上:第一,巨噬细胞对于吞噬消化死小噬细胞的重要性:小噬细胞(如中性白血球)吞食外物(如细菌等)后,即将所含的外物带到未受传染的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类 颗粒 背侧 腹侧 外物 磷脂酰胆碱 磷脂 对于
原文传递
磷脂类对肾上腺的作用 一、肾上腺皮质细胞形态观察
15
作者 雷建章 马文昭(指导) 《解剖学报》 CAS 1964年第1期76-86,共11页
一、本实验共用小白鼠38只,家兔17只,大鼠8只,全部为成年雄性,其中实验组每日喂以浓缩黄豆磷脂,定期杀死取两侧肾上腺,制作线粒体、高尔基体、核酸及冰冻切片标本,观察肾上腺皮貭的细胞形态学变化。二、喂磷脂后发现肾上腺皮貭细胞1.线... 一、本实验共用小白鼠38只,家兔17只,大鼠8只,全部为成年雄性,其中实验组每日喂以浓缩黄豆磷脂,定期杀死取两侧肾上腺,制作线粒体、高尔基体、核酸及冰冻切片标本,观察肾上腺皮貭的细胞形态学变化。二、喂磷脂后发现肾上腺皮貭细胞1.线粒体的数目和大小有轻微增多增大现象,小白鼠的束状带和网状带以及家兔的交错带较为显著些。2.高尔基体网架较为粗大,网团范围较广,结构较复杂,对锇酸还原力较强,在皮貭的可见范围较大。3.类脂貭稍见增多。4.细胞核较有增大,核仁数目也加多。三、喂磷脂后尽管由于个体或细胞类型的不同,以致它们所表现的结果也不完全相似,但总起来看,对细胞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加强作用。四、文中对高尔基体和类脂貭在皮貭的出现,以及它们与线粒体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认为网状带是一层活性很强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 皮质 高尔基复合体 肾上腺 内分泌腺 束状带 小白鼠 肾上腺皮质细胞 形态观察 磷脂类
原文传递
磷脂类对肾上腺的作用 Ⅱ.肾上腺髓质细胞形态观察
16
作者 雷建章 马文昭(指导) 《解剖学报》 CAS 1965年第2期206-212,共7页
一、应用成年雄性小白鼠38只、家兔17只及大白鼠8只,分为实验及对照两组,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实验组每日另喂以大豆浓缩磷脂类,经一定时期后杀死取肾上腺制片,对比髓貭细胞内线粒体、高尔基体、核及核仁的变化。二、喂磷脂后肾上腺髓貭... 一、应用成年雄性小白鼠38只、家兔17只及大白鼠8只,分为实验及对照两组,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实验组每日另喂以大豆浓缩磷脂类,经一定时期后杀死取肾上腺制片,对比髓貭细胞内线粒体、高尔基体、核及核仁的变化。二、喂磷脂后肾上腺髓貭明细胞Ⅰ型的线粒体未看出明显变化,明细胞Ⅱ型及暗细胞的线粒体有增长增多现象。明细胞Ⅱ型高尔基体的网团稍变大,网架较粗较复杂些,暗细胞的高尔基体粒或片也见增多。实验组细胞核的直径能对比出稍许加大,但核仁数目未见变化,核仁大小的变化无规律。作者由此认为磷脂类对肾上腺髓貭有一定增强作用,但作用较轻微,不及肾上腺皮貭明显(与作者前文对比)。三、文中对髓貭细胞的分类、排列方式及极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髓质 内分泌腺 白质 高尔基复合体 高尔基体 胞核 小白鼠 磷脂类 家鼠属 大白鼠 粒线体 线粒体 动物 核仁 形态观察
原文传递
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 Ⅹ.对于人体血液的作用
17
作者 王声远 马文昭 《解剖学报》 CAS 1959年第3期111-119,共9页
前此,我们曾在动物体上做过一系列“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的研究。其结果表明,磷脂类有使组织增强的作用。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对人体做了试验,观察给与磷脂后人体健康状况的改变,并且在临床观察的同时,我们又进行了血液... 前此,我们曾在动物体上做过一系列“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的研究。其结果表明,磷脂类有使组织增强的作用。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对人体做了试验,观察给与磷脂后人体健康状况的改变,并且在临床观察的同时,我们又进行了血液学的研究,从而一方面了解磷脂类对于人体健康和血液的作用;另—方而也进一步了解健康改变与血液改变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类 动物 蛋白 过氧化酶染色 人体血液 对于
原文传递
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七)对于神经组织的作用
18
作者 马文昭 房世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59年第4期1-18,共18页
在“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总题目下,我们曾发表过数篇论文。概括起来说,发现磷脂类对于所研究的组织有两种作用。一、增强组织细胞的结构;二、增强组织细胞的功能。前者表现在白血球、表皮、胰岛、和慢性吗啡中毒的组织。后者见于血... 在“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总题目下,我们曾发表过数篇论文。概括起来说,发现磷脂类对于所研究的组织有两种作用。一、增强组织细胞的结构;二、增强组织细胞的功能。前者表现在白血球、表皮、胰岛、和慢性吗啡中毒的组织。后者见于血红蛋白、巨噬细胞、创伤愈合及脚癣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类 标本 高尔基体 高尔基复合体 尼氏体 虎斑小体 胞核 核膜 核被膜 动物 对于
下载PDF
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 Ⅵ.鼠耳塗以磷脂类后的组织化学的观察
19
作者 吴景兰 《解剖学报》 CAS 1958年第2期79-84,共6页
引言有关鼠耳塗以磷脂类后对组织和细胞在形态学上的影响,马文昭(1953)[1]已作过一些报告。一般在塗抹磷脂类后,鼠耳增厚、表皮层数增多、细胞体积和细胞核增大、线粒和内网器增强。但对于在磷脂类作用下组织的化学成分、含量和分布等情... 引言有关鼠耳塗以磷脂类后对组织和细胞在形态学上的影响,马文昭(1953)[1]已作过一些报告。一般在塗抹磷脂类后,鼠耳增厚、表皮层数增多、细胞体积和细胞核增大、线粒和内网器增强。但对于在磷脂类作用下组织的化学成分、含量和分布等情况,还没有作过观察。现仅作磷酸酶、核酸、硫氢基和多醣类的比较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耳 表皮 毛囊 皮肤 磷脂类 硫氢基 胞核
原文传递
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 四.对于胰岛组织的作用
20
作者 马文昭 《解剖学报》 CAS 1957年第1期1-12,131-135,共17页
关于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笔者曾经做了些研究。根据以往关于这个研究工作的成果,笔者认为在正常生理状况下磷脂类有使组织增生和加强组织功能的作用,[1,2,3]再者,在不正常生理状况下,磷脂有使衰败的组织和功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关键词 胰岛 磷脂 动物 胰腺 磷脂酰胆碱 高尔基复合体 高尔基体 磷脂类 对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