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途径及其在肌肉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吉茹 朱宇旌 +1 位作者 邵彩梅 张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2-698,共7页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是一类特异性催化磷脂酰肌醇(PI)的激酶,其信号途径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广泛参与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本文就PI3K/Akt信号途径的结构、活化机制及其在细胞凋亡和肌肉生长...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是一类特异性催化磷脂酰肌醇(PI)的激酶,其信号途径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广泛参与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本文就PI3K/Akt信号途径的结构、活化机制及其在细胞凋亡和肌肉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 信号途径 细胞凋亡 肌肉生长发育
下载PDF
替米沙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途径改善内皮祖细胞的功能活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曹政 杨勇 +4 位作者 吴瑞霞 陈彬 华先平 陈平英 周选民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黏附等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FITC-UEA-I和Dil-acLDL双染色鉴定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将分离、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分为...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黏附等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FITC-UEA-I和Dil-acLDL双染色鉴定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将分离、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分为对照组、替米沙坦组(0.1μmol/L、1μmol/L、10μmol/L)、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抑制剂(GW9662)干预组和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抑制剂(Ly294002)干预组。采用MTT比色法、Transwell小室、细胞计数法观察各组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黏附能力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替米沙坦处理内皮祖细胞后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及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米沙坦组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黏附能力显著提高,且在不同浓度组间呈剂量依赖性增强,而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抑制剂干预组和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抑制剂干预组,内皮祖细胞功能活性的改善受到明显的抑制。免疫蛋白印迹检测显示,相比于对照组,替米沙坦组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抑制剂干预组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的表达相比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增高。结论替米沙坦具有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黏附等功能的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介导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内皮祖细胞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途径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在帕妥珠单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3
作者 苏坤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5001-5002,共2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在帕妥珠单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人乳腺癌细胞株Hs578T耐帕妥珠单抗的耐药亚株Hs-Her,(FISH)法分析耐药细胞株Her表型;MTT法检测帕妥珠单抗对Hs578T和Hs-Her细胞增殖的...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在帕妥珠单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人乳腺癌细胞株Hs578T耐帕妥珠单抗的耐药亚株Hs-Her,(FISH)法分析耐药细胞株Her表型;MTT法检测帕妥珠单抗对Hs578T和Hs-Her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帕妥珠单抗干预后细胞凋亡情况;PI3K/Akt抑制剂干预细胞后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本实验建立的耐药亚株Hs-Her基因表达FISH检测呈强阳性;0.1~100 mg/L浓度帕妥珠单抗干预72 h后,Hs578T和Hs-Her细胞体外增殖均受到抑制,且随帕妥珠单抗浓度的增加而提升,其中Hs578T的IC50值明显低于Hs-Her(P<0.01);10 mg/L的帕妥珠单抗干预后Hs578T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Hs-Her细胞(P<0.01)。预先经PI3K/Akt抑制剂处理后再加入帕妥珠单抗,Hs578T和Hs-Her细胞均发生明显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帕妥珠单抗可有效抑制Hs578T细胞Akt蛋白磷酸化,却无法抑制Hs-Her细胞Akt蛋白磷酸化;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可同时抑制Hs578T和Hs-Her细胞的Akt蛋白磷酸化。结论帕妥珠单抗耐药细胞Hs-Her存在Akt蛋白磷酸化,PI3K/Akt抑制剂可明显抑制帕妥珠单抗耐药细胞Akt蛋白磷酸化;PI3K/Akt信号通路与帕妥珠单抗耐药性存在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珠单抗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人乳腺癌细胞 耐药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对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戴美娜 朱新华 《上海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567-571,共5页
近年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疾病,尤其是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及其释放的炎症介质的作用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细胞的存活、增殖、生... 近年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疾病,尤其是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及其释放的炎症介质的作用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细胞的存活、增殖、生长和代谢有多效性作用,也影响着炎症反应的进程。针对PI3K/Akt信号通路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对嗜酸性粒细胞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明确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就PI3K/Akt信号通路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哮喘 鼻炎 过敏性 性粒细胞
下载PDF
Adropin对脂肪细胞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凤丽 李茂山 +2 位作者 何丽 罗方 康志强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018-1023,1029,共7页
目的探讨Adropin对脂肪细胞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小鼠胚胎成纤维前脂肪细胞3T3-L1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dropin组、自噬激动剂组、Adropin+自噬激动剂组。对照... 目的探讨Adropin对脂肪细胞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小鼠胚胎成纤维前脂肪细胞3T3-L1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dropin组、自噬激动剂组、Adropin+自噬激动剂组。对照组细胞不予特殊处理,Adropin组细胞加入Adropin(终浓度为1000 nmol·L^-1),自噬激动剂组加入西罗莫司(终浓度为100 nmol·L^-1),Adropin+自噬激动剂组细胞加入Adropin(终浓度为1000 nmol·L^-1)和西罗莫司(终浓度为100 nmol·L^-1),继续培养2 h;采用单丹磺酰尸胺染色检测各组细胞中自噬空泡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p62及PI3K/AKT通路蛋白PI3K、磷酸化PI3K(p-PI3K)、AKT、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ropin组细胞中自噬空泡相对含量、LC3阳性细胞比例及LC3-Ⅱ、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62、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自噬激动剂组细胞中自噬空泡相对含量、LC3阳性细胞比例及LC3-Ⅱ、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62、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Adropin+自噬激动剂组与对照组细胞中自噬空泡相对含量、LC3阳性细胞比例及LC3-Ⅱ、Beclin-1、p62、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dropin组比较,自噬激动剂组、Adropin+自噬激动剂组细胞中自噬空泡相对含量、LC3阳性细胞比例及LC3-Ⅱ、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62、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自噬激动剂组比较,Adropin+自噬激动剂组细胞中自噬空泡相对含量、LC3阳性细胞比例及LC3-Ⅱ、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62、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4组细胞中PI3K、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ropin可抑制脂肪细胞自噬,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ropin 脂肪细胞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通路 自噬
下载PDF
阿伐他汀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途径调节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苗 石清照 姜毅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观察阿伐他汀对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途径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阿伐他汀... 目的观察阿伐他汀对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途径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阿伐他汀干预水平分别为1、5、10μmol/L),培养12、24、48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能力;培养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凋亡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I3K、AKT和mTOR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阿伐他汀对白血病细胞HL-60有明显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作用。10μmoL/L阿伐他汀对HL—60细胞干预48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到(39.77±3.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6,P〈0.01),同时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最强,凋亡率达到(43.29±3.9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5,P〈0.05)。此外,PI3K、AKT和mTOR在白血病细胞HL-60均有基础表达,10μmol/L阿伐他汀对HL-600细胞干预48h后,PI3K、AKT和mTOR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调最为明显,分别下降了(37.05±4.11)%、(53.79±3.27)%、(40.63±2.4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05、3.799、4.312,P均〈0.05),同时对PI3K、AKT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最为明显,分别下降了(41.09±3.17)%、(45.67±2.92)%和(63.41±3.59)%,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6、4.727、4.902,P均〈0.05)。结论阿伐他汀可能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伐他汀 白血病 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 蛋白通路
原文传递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通路在二氮嗪后处理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其宏 张颖 +3 位作者 栾恒飞 叶英 曾因明 龚国丽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81-583,587,共4页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Hase/protein serine threonine kinase/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P13K/Akt/eNOS)信号通路在二氮嗪后处理大鼠在体...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Hase/protein serine threonine kinase/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P13K/Akt/eNOS)信号通路在二氮嗪后处理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组)、I/R组、二氮嗪组(D组)、P13K抑制剂渥蔓菁霉素组(w组)和二氮嗪+渥蔓菁霉素组(DW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开放120min,建立在体心肌I/R损伤模型,s组不结扎。再灌注5min前,5组依次分别经股静脉输入0.1%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1ml/kg、0.1%DMSO 1ml/kg、二氮嗪7mg/μg、渥蔓菁霉素15μg/kg,DW组于输入二氮嗪前5min输入渥蔓菁霉素;所有药物均输注15min。再灌注末,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浓度,苏木精咿红(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分析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4组cTnI显著增高(JP如.01),心肌明显损伤,eNOS表达增高(P〈0.05或P〈0.01).与I/R组比较,D组和DW组cTnI[(36.5±5.2)μg/L与(44.5±4.5)μg/L vs(64.7±11.1)μg/L]明显降低(P〈0.01),心肌病理改变减轻,eNOS表达增高[(0.515±0.136)%与(0.394±0.100)%VS(0.241±0.077)%](P〈0.01)。与D组比较,DW组cTnI明显增高[(44.5±4.5)μg/L VS(36.5±5.2)μg/L](P〈O.05),心肌损伤加重,eNOS表达降低[(0.394±0.100)%VS(0.515±0.136)%](P〈0.01)。结论二氮嗪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的作用部分与P13K/Akt/eNOS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二氮嗪 1-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原文传递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快”“慢”表型中的作用差异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红霞 王兵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7期51-55,共5页
背景近年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传导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炎性反应机制及抗炎治疗中的作用备受临床关注,但其在COPD"快""慢"表型中的作用差异尚不清楚。目的探讨PI3K/Ak... 背景近年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传导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炎性反应机制及抗炎治疗中的作用备受临床关注,但其在COPD"快""慢"表型中的作用差异尚不清楚。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COPD发展"快""慢"表型中的作用差异。方法选取2017-2018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呼吸科门诊或住院的COPD患者116例,其中发展"快"表型者26例(A组)、发展"慢"表型者90例(B组);另选取同期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Akt、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结果(1)A组和B组患者PI3K、p-PI3K、Akt、p-Akt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B组患者PI3K、p-PI3K、Akt、p-Akt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A组(P<0.05)。(2)A组和B组患者血浆IL-4、IL-6、IL-10、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B组患者血浆IL-4、IL-6、IL-10、TNF-α水平低于A组(P<0.05)。(3)A组和B组患者FEV1%pred、FVC%pred、FEV1/FVC低于对照组,mMRC评分和CA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B组患者FEV1%pred、FVC%pred、FEV1/FVC高于A组,mMRC评分和CAT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 COPD发展"快"表型与PI3K、p-PI3K、Akt、p-Akt基因及蛋白表达上调有关;与COPD发展"慢"表型相比,COPD发展"快"表型患者肺功能更差,可能与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调控炎性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 信号传导 肺功能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γ抑制剂AS60524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细胞增殖、黏附和趋化的调控研究
9
作者 张云平 王纪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57-460,共4页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γ(PI3Kγ)抑制剂AS60524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黏附和趋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搜集SLE患者35例,健康人17例为正常组,外周血T细胞分离采用Rosettsep T细胞提取试剂盒;...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γ(PI3Kγ)抑制剂AS60524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黏附和趋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搜集SLE患者35例,健康人17例为正常组,外周血T细胞分离采用Rosettsep T细胞提取试剂盒;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T细胞趋化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活性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AS605240显著抑制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体外增殖、黏附活性,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当AS605240浓度达到10^(-5)mol/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605240显著抑制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体外趋化活性(P<0.01);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AS605240处理组T细胞的AKT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P13Kγ抑制剂AS605240显著降低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增殖、趋化和黏附活性,与抑制AKT异常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磷脂肌醇3-激酶γ抑制剂 AS605240 T淋巴细胞 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春花 张智博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14期75-78,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一直是神经病学领域的重点,有关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凋亡更是研究的热点。脑缺血再灌注后既启动了凋亡信...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一直是神经病学领域的重点,有关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凋亡更是研究的热点。脑缺血再灌注后既启动了凋亡信号通路,也激活了抗凋亡信号通路,两者的动态平衡决定了细胞损伤的最终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AKT信号通路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 神经细胞凋亡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半暗带
原文传递
微小RNA-153靶向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路调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 被引量:5
11
作者 顾艳 王洪伟 韩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153靶向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Jurkat的影响。方法 miR-153模拟物(miR-153模拟物组)、miR-153抑制物(miR-153抑制物组)转染Jurkat细胞...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153靶向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Jurkat的影响。方法 miR-153模拟物(miR-153模拟物组)、miR-153抑制物(miR-153抑制物组)转染Jurkat细胞后,观察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检测miR-153、PI3K和Akt mRNA及蛋白表达,并验证PI3K是否为miR-153的靶基因。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53模拟物组miR-153表达显著升高约10倍(t=39.596,P<0.01),miR-153抑制物组miR-153表达明显降低(t=14.651,P<0.01)。miR-153模拟物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t=10.931,P<0.01),miR-153抑制物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t=7.640,P<0.01)。miR-153模拟物组中PI3K总蛋白、PI3K mRNA及p-Akt表达明显下降(t=7.161,P<0.01;t=6.684,P<0.01;t=10.769,P<0.01),而miR-153抑制物组PI3K总蛋白、PI3K mRNA及p-Akt表达显著升高(t=3.998,P<0.05;t=8.902,P<0.01;t=7.078,P<0.01)。miR-153模拟物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而S期和G2/M期细胞显著下降(t=3.786,P<0.05;t=3.012,P<0.05;t=4.948,P<0.01);miR-153抑制物组G0/G1期细胞显著下降,S期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加(t=5.356,P<0.01;t=3.055,P<0.05;t=3.893,P<0.05)。miR-153模拟物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t=4.673,P<0.05),而miR-153抑制物组凋亡率显著下降(t=5.618,P<0.01)。与空载质粒组比较,3’端非编码区(3’UTR)质粒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t=7.925,P<0.01)。结论 miR-153能够直接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Jurkat细胞增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RNA-153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嗜酸乳杆菌胞外蛋白调控MAPK和PI3K-AKT信号途径关键蛋白活化水平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泳 贾彦 +6 位作者 任效东 明珠 江岩 赵培 庞广昌 阎亚丽 陈庆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5-163,共9页
探讨并揭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05分泌的相关蛋白质促进肠道健康及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实验在确定了L.acidophilus CICC6005分泌的胞外蛋白抑制HT-29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67 ku和37 ku... 探讨并揭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05分泌的相关蛋白质促进肠道健康及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实验在确定了L.acidophilus CICC6005分泌的胞外蛋白抑制HT-29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67 ku和37 ku的胞外蛋白通过何种途径发挥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研究以HT-29细胞作为靶细胞,用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为考察对象,以Western Blotting为手段,分析两个通路中关键的靶点蛋白p38、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磷酸化p38(phosphorylated p38,p-p38)、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AKT,p-AKT)、PI3K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并阐述源于L.acidophilus CICC6005胞外蛋白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状况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67 ku和37 ku胞外蛋白分别作用HT-29细胞一定时间后,两种胞外蛋白均具有下调两个信号通路途径中p-ERK1/2、p-p38、p-AKT、PI3K蛋白的表达,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但对p-JNK、ERK1/2、p38、JNK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因此,源于L.acidophilus CICC6005分泌的37 ku和67 ku胞外蛋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HT-29细胞增殖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APK和PI3K-AKT两个信号通路中几个关键的靶点蛋白的活化水平相关。该研究结果提示,食用嗜酸乳杆菌其分泌的胞外蛋白质将达到维护肠道健康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CICC6005 胞外蛋白 HT-29结肠癌细胞 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
下载PDF
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经PI3-K/Akt信号通路抗脑缺血损伤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蓓 王林 +3 位作者 柏玉兰 石少亭 张雷 李亚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8-490,共3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1)假手术组;(2)缺血组;(3)EPO组;(4)CEPO组;(5)LY(LY294002)组;(6)CEPO+LY组。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作...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1)假手术组;(2)缺血组;(3)EPO组;(4)CEPO组;(5)LY(LY294002)组;(6)CEPO+LY组。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评定大鼠神经功能并计算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I3-K/Akt活性变化。结果 EPO组与CEPO组脑梗死体积均明显缩小,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磷酸化Akt(p Akt)水平明显增高,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CEPO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Akt磷酸化的诱导效应均可被PI3-K抑制剂LY294002部分抵消。结论 CEPO具有与EPO相当的缺血后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促红细胞生成素 化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缺血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白细胞介素-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表达与PI3K及AKT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振凌 顾群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PRL-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PRL-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同期切除术的8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转移组)的癌组织样本及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切缘4 cm),以及同期65例未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未肝转移组)的癌组织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组织中IL-18、PRL-3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中PI3K、p-AKT相对表达水平,分析IL-18、PRL-3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与PI3K、p-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未肝转移组比较,肝转移组TNM分期IV期、低分化程度比例较高(P<0.05)。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和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且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肝转移患者癌旁正常组织(P<0.05)。相关性分析示,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表达与PI3K、p-AKT均呈正相关(P<0.05);未转移癌组织中IL-18表达与PI3K、p-AKT均呈正相关(P<0.05),PRL-3表达与p-AKT均呈正相关(P<0.05),且IL-18与PRL-3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L-18、PRL-3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参与结直肠癌肝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白细胞介素-18 促肝再生磷蛋白3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对LPS诱导肺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迁移和EMT进程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
15
作者 刘玉慧 黄可丹 +2 位作者 田新磊 史兴婵 朱珊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诱导肺泡上皮细胞A549氧化应激、迁移、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肺泡上皮细胞A549,分为NC组(不进行干预)、LPS组(1...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诱导肺泡上皮细胞A549氧化应激、迁移、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肺泡上皮细胞A549,分为NC组(不进行干预)、LPS组(10μg·mL^(-1)LPS)、NAC组(10μg·mL^(-1)LPS+1 mmol·L^(-1)NAC)、A组(10μg·mL^(-1)LPS+100 ng·mL^(-1)PI3K/AKT通路激活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NAC+A组(10μg·mL^(-1)LPS+1 mmol·L^(-1)NAC+100 ng·mL^(-1)IGF-Ⅰ)和NAC+Y组(10μg·mL^(-1)LPS+1 mmol·L^(-1)NAC+5μmol·L^(-1)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LPS和NAC分别作用24 h。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细胞活力,丙二醇(MDA)试剂盒检测MDA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检测SOD表达,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率,蛋白免疫印迹(WB)法测定PI3K、AKT、磷酸化(p)-PI3K、p-AKT、E-钙粘蛋白(E-cadherin)、N-钙粘蛋白(N-cadherin)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根据细胞活力情况选择1 mmol·L^(-1)浓度NAC进行后续实验。与NC组相比,LPS组SOD表达、E-cadherin、p-PI3K和p-AKT蛋白水平降低,MDA表达、细胞迁移率、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相比,NAC组和A组扭转了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AC组相比,NAC+A组中的IGF-I增强了NAC对A549细胞的作用,NAC+Y组中的LY294002削弱了NAC对A549细胞的作用(P<0.05)。结论NAC可抑制LPS诱导的肺泡上皮A549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和迁移能力,并阻碍其EMT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半胱 A549 脂多糖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祛瘀护膜法调控PI3K/Akt通路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E-钙黏蛋白表达和食管黏膜修复的影响
16
作者 胡绍江 吴婷婷 +5 位作者 朱惠萍 梁国强 丁姮月 杨欣 王敏 孙宏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2066-2077,共12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调控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探讨祛瘀护膜法对反流性食管炎(RE)大鼠食管黏膜损伤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取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择10只大鼠作为...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调控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探讨祛瘀护膜法对反流性食管炎(RE)大鼠食管黏膜损伤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取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择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采用4.2 mm幽门夹+2/3胃底结扎术方法建立RE模型。将56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雷贝拉唑组给予雷贝拉唑0.0018 g/kg灌胃,铝镁加组给予铝镁加混悬液0.0135 g/kg灌胃,雷贝拉唑+祛瘀护膜剂组给予雷贝拉唑0.0018 g/kg+祛瘀护膜剂1.62 g/kg灌胃,雷贝拉唑+加味祛瘀护膜剂组给予雷贝拉唑0.0018 g/kg+加味祛瘀护膜剂2.97 g/kg灌胃,祛瘀护膜剂组给予祛瘀护膜剂1.62 g/kg灌胃,加味祛瘀护膜剂组给予加味祛瘀护膜剂2.97 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淀粉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14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末次灌胃结束后取出全胃计算胃内色素残留率,HE染色观察食管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镜观察食管组织Cajal间质细胞结构,RT-PCR法检测食管组织中E-cadherin、锌指转录因子(Slug)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食管组织中E-cadherin、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组织中E-cadherin、Caspase-1、PTEN、PDK1阳性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内色素残留率明显升高(P<0.05);食管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层轻度增厚,Cajal间质细胞数量减少;食管组织中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和E-cadherin、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及E-cadherin、PTEN阳性表达面积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Slug mRNA相对表达量和Caspase-1、p-PI3K、p-Akt、PDK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Caspase-1、PDK1阳性表达面积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Caspase-1、IL-1β、IL-17、IL-18、IL-23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胃内色素残留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食管组织损伤明显减轻;雷贝拉唑+祛瘀护膜剂组、雷贝拉唑+加味祛瘀护膜剂组食管组织中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和E-cadherin、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及E-cadherin、PTEN阳性表达面积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Slug mRNA相对表达量和Caspase-1、p-PI3K、p-Akt、PDK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Caspase-1、PDK1阳性表达面积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Caspase-1、IL-1β、IL-17、IL-18、IL-23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雷贝拉唑组比较,雷贝拉唑+祛瘀护膜剂组、雷贝拉唑+加味祛瘀护膜剂组食管组织中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和E-cadherin、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及E-cadherin、PTEN阳性表达面积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Slug mRNA相对表达量和Caspase-1、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及Caspase-1、PDK1阳性表达面积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雷贝拉唑+加味祛瘀护膜剂组食管组织中PDK1蛋白相对表达量和血清Caspase-1、IL-1β、IL-17、IL-18、IL-23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雷贝拉唑+加味祛瘀护膜剂组食管组织中p-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和血清Caspase-1、IL-1β、IL-17、IL-18、IL-23水平均明显低于雷贝拉唑+祛瘀护膜剂组(P均<0.05)。结论祛瘀护膜法可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过度激活作用于E-cadherin、Slug转录因子,在下调Caspase-1、p-PI3K、p-Akt、PDK1蛋白表达的同时上调E-cadherin、PTEN蛋白的表达,进而降低血清中Caspase-1、IL-1β、IL-17、IL-18、IL-23水平,减轻上皮组织细胞的炎性病变和(或)抑制细胞的转移、浸润,促进食管黏膜损伤修复,其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更佳,且优化组方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黏膜 祛瘀护膜法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 E-钙黏蛋白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乳鼠心肌细胞PI3K-Akt-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
17
作者 周名纲 马业新 张新金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Cilostazol)对乳鼠心肌细胞PI3K-Akt-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观察西洛他唑对乳鼠心肌细胞NO影响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再用PI3K及eNOS抑制剂进行干预。检测NO的浓度,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总Akt、磷酸化Akt(p-Akt-Ser4...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Cilostazol)对乳鼠心肌细胞PI3K-Akt-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观察西洛他唑对乳鼠心肌细胞NO影响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再用PI3K及eNOS抑制剂进行干预。检测NO的浓度,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总Akt、磷酸化Akt(p-Akt-Ser473)及总eNOS、磷酸化eNOS(p-eNOS-Ser1177)表达水平。结果:西洛他唑升高心肌细胞NO浓度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的西洛他唑均能升高Akt和eNOS磷酸化水平,但对Akt及eNOS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eNOS抑制剂L-NAME和PI3K抑制剂Wortmannin均能抑制西洛他唑诱导的NO浓度升高,Wortmannin还能阻断西洛他唑诱导的Akt和eNOS的磷酸化。结论:西洛他唑可能激活乳鼠心肌细胞的PI3K-Akt-eNOS信号通路而促进NO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他唑 心肌细胞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 一氧化氮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PP2C蛋白磷酸酶调控的细胞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齐阳 许维恒 +1 位作者 张俊平 宋洪涛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85-388,456,共5页
2C类蛋白磷酸酶是蛋白磷酸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可以对丝/苏氨酸残基特异性脱磷酸。近来研究表明,2C类蛋白磷酸酶控制着大量关键的细胞功能,如增殖、细胞周期阻滞、衰老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凋亡和自噬等,因而在介导机体免疫反应、衰老、神... 2C类蛋白磷酸酶是蛋白磷酸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可以对丝/苏氨酸残基特异性脱磷酸。近来研究表明,2C类蛋白磷酸酶控制着大量关键的细胞功能,如增殖、细胞周期阻滞、衰老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凋亡和自噬等,因而在介导机体免疫反应、衰老、神经发育及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总结PP2C基因各亚型参与介导的重要细胞信号通路,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DNA损伤应答通路,以期为阐明上述生理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和调控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2C蛋白 细胞信号通路 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 核转录因子-ΚB DNA损伤应答
下载PDF
益气通络方通过PI3K/Akt/HIF-1α通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应激及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清华 王革生 +1 位作者 郑粲 李蕊萍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143-2151,共9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方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低氧诱导因子-1α(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erine threo-nine kinase/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方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低氧诱导因子-1α(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erine threo-nine kinase/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尼莫益气组,每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法进行造模,连续灌胃相应药物14天,采用Zea-longa评分法检测大鼠神经肌肉功能,病理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ELISA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分布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PI3K、p-Akt、HIF-1α、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明显损伤,血清中TNF-α、IL-6、hs-CRP、LDH、ROS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脑组织中Bax表达水平升高,PI3K、p-Akt、HIF-1α、Bcl-2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组及尼莫益气组大鼠脑组织损伤程度较轻,血清中TNF-α、IL-6、hs-CRP、LDH、ROS含量降低,SOD、VEGF含量升高,脑组织中Bax表达水平降低,PI3K、p-Akt、HIF-1α、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益气通络方能够抑制大鼠神经细胞凋亡、降低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上调HIF-1α信号通路及Bax/Bcl-2比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方 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低氧诱导因子-1α通路 凋亡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