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育酚结合蛋白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途径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 被引量:4
1
作者 温星桥 李小娟 +5 位作者 罗云 王林 周祥福 蔡育彬 温机灵 高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目的】探讨生育酚结合蛋白(TAP)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调节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生长试验(MTT)测定细胞增殖情况,体外集落形成试验测定各细胞的致癌能力,高效液相层析法检测细胞内维生素E的浓度,利用基因转染、基因沉... 【目的】探讨生育酚结合蛋白(TAP)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调节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生长试验(MTT)测定细胞增殖情况,体外集落形成试验测定各细胞的致癌能力,高效液相层析法检测细胞内维生素E的浓度,利用基因转染、基因沉默、免疫印迹、Northern blot,RT-PCR、荧光定量PCR、免疫沉淀等方法研究TAP对前列腺细胞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结果】TAP mRNA水平在前列腺癌细胞LNCaP、PC-3、DU-145、CWR22R中均较正常前列腺细胞RWPE-1低。TAP可促进癌细胞保留维生素E并增强其抗前列腺癌增殖的效应。无维生素E作用下,转染TAP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LNCaP、DU-145的生长,第6天细胞数比对照组分别减少35.8%与42.4%;LNCaP细胞克隆形成率下降54.3%(P<0.05)。利用siRNA在良性前列腺细胞HPr-1中沉默TAP基因,培养9d后,细胞数比对照组增加124.3%(P<0.01)。TAP通过抑制磷酸肌醇PI3激酶信号,而非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或雄激素受体信号发挥作用。免疫沉淀实验表明TAP通过抑制PI3K的亚单位p110与p85的相互作用,进而干扰PI3K-Akt信号通路;持续激活Akt的活性可削弱TAP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能力。【结论】TAP不仅能促进前列腺癌细胞摄取和增强维生素E的抗前列腺癌效应,还可通过非维生素E途径发挥作用,可能是防治前列腺癌的有价值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酚结合蛋白:前列腺癌 磷酸肌醇3激酶
下载PDF
以磷酸肌醇3激酶通路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被引量:2
2
作者 苏畅 时小燕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磷酸肌醇3激酶(PI3K)通路是一个关键的信号转导系统,它可将癌基因和多种受体与许多细胞功能联系在一起,还是肿瘤中最常被激活的通路。靶向PI3K同工酶和通路中包括AKT和mTOR在内的其他主要节点的抑制剂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存在一定问... 磷酸肌醇3激酶(PI3K)通路是一个关键的信号转导系统,它可将癌基因和多种受体与许多细胞功能联系在一起,还是肿瘤中最常被激活的通路。靶向PI3K同工酶和通路中包括AKT和mTOR在内的其他主要节点的抑制剂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人们在理解PI3K通路方面取得的进展,并讨论研发靶向这条通路的抗肿瘤药物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醇3激酶 信号通路 靶向药物 肿瘤
下载PDF
渥曼青霉素对急性胰腺炎并发肾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对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余伟 黄长山 +3 位作者 王谦 丁月超 马超 黄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7-1350,共4页
目的 观察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对急性胰腺炎并发肾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探讨wortmannin对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80只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SO组)、急性... 目的 观察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对急性胰腺炎并发肾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探讨wortmannin对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80只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SO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和wortmannin 组,其中SO组、AP组和wortmannin组再分为3、6、12 h亚组,每组8只.胆胰管内逆行注射法制作AP模型,wortmannin组术前4h腹腔注射wortmannin.取外周血、肾脏和胰腺,分别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淀粉酶、肾脏和胰腺病理学检查和肾脏和胰腺中PKB、p-PK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检查.结果 AP组和wortmannin组术后3h大鼠肾脏和胰腺病理损伤程度、外周血清中尿素氮[(9.81 ±1.28)、(77.49±1.17)比(5.33 ±0.32) mmol/L]、肌酐[(62.19±5.84)、(55.12 ±5.27)比(45.13 ±3.01) μmol/L]、淀粉酶水平水平[(2931 ±619)、(2061 ±897)比(677±120) U/L]显著高于SO组(P<0.05),且术后6h和12h差异更加明显;术后12 h wortmannin组肾脏和胰腺病理损伤程度、外周血清中尿素氮[(16.51±2.00)比(21.16±2.57) mmol/L]、肌酐[(94.63±11.30)比(116.24±14.82) μmol/L]、淀粉酶水平[(3 264±932)比(7725±1 517) U/L]、肾脏和胰腺中p-PKB(1.01 ±0.24比1.23±0.30)和TNF-α(1.11 ±0.29比1.33±0.3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P组(P<0.05).结论 PI3K/PKB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在急性胰腺炎并发肾功能损伤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PI3K抑制剂wortmannin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并发肾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肾功能损伤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通路 磷酸肌醇3激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丁基苯酞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对局部脑缺血损伤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尹春丽 王耀伍 +2 位作者 刘英 高海凤 李永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20-1523,共4页
目的 观察丁基苯酞对局部脑缺血损伤引起的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观察丁基苯酞对脑梗死率的影响,以及与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关系。结果 丁基苯酞(10、30mg/kg)给... 目的 观察丁基苯酞对局部脑缺血损伤引起的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观察丁基苯酞对脑梗死率的影响,以及与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关系。结果 丁基苯酞(10、30mg/kg)给药后可以使MCAO大鼠的脑梗死率由41.2%降低至19.7%,神经功能评分由3.8分降低至2.6分,细胞角蛋白(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由5784 U/L和2997 U/L降低至2674 U/L和1615 U/L,并且引起磷酸化Akt(p-Akt)表达增加3倍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表达降低约3倍。而同时给予PI3K抑制剂LY294002后,可以完全拮抗丁基苯酞引起的MCAO大鼠脑梗死率降低(梗死率由19.8%升高至40.4%)、p-Akt表达的增加和Caspase-3表达的降低。结论 丁基苯酞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对局部脑缺血损伤引起的脑梗死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苯酞 脑缺血 脑梗死 磷酸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细胞磷酸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异常活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梁柳琴 詹钟平 +4 位作者 许韩师 杨岫岩 叶玉津 连帆 邱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2036-2040,共5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磷酸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活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8例SLE患者的T细胞PI3K通路活性。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对照,另以15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分离采用Rosett...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磷酸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活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8例SLE患者的T细胞PI3K通路活性。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对照,另以15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分离采用RosettSep T细胞提取试剂盒提取,PI3K活性采用免疫沉淀和ELISA法,Akt及其磷酸化蛋白运用免疫印迹法,T细胞增殖采用MTT法,细胞因子水平采用ELISA检测。结果新鲜分离的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PI3K和Akt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类风湿关节炎组;SLE患者T细胞在体外培养24h后PI3K和Akt活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对照组T细胞用SLE患者血清孵育24h后PI3K和Akt活性显著增高;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显著抑制SLE患者T细胞增殖(125±21vs197±26,P〈0.05)及分泌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分别为(425±69)ng/Lvs(816±116)ng/L,P〈0.05;(114±18)ng/LV8(207±31)ng/L,P〈0.05]。新鲜分离的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PI3K和Akt活性与SLEDM无相关关系。结论SLE患者T细胞存在PI3K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并与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有关,SLE外周血中可能存在激活该通路的血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T细胞 信号转导 磷酸肌醇3激酶
原文传递
苦参碱对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凋亡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炳刚 魏昌晟 +3 位作者 张颂 苏振明 张智 王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98-2101,共4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只裸鼠皮下接种MCF-7/ADR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苦参碱高、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100、50 mg/kg苦参碱,阳性对照组口服MK2206...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只裸鼠皮下接种MCF-7/ADR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苦参碱高、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100、50 mg/kg苦参碱,阳性对照组口服MK2206 120 mg/kg,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给药21 d后,用体内抑瘤实验测定抑瘤率,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P-糖蛋白(P-gp)、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蛋白激酶B(Akt)、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等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苦参碱高、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0.7%、42.1%和37.9%。苦参碱高、低剂量组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48±0.054、0.869±0.058;Caspase-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1.642±0.062、1.327±0.068;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磷酸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PTEN基因表达量逐渐增高而Akt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低、高剂量苦参碱组PTEN、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上调,P-gp、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bcl-2蛋白表达下调,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Akt基因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增加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逆转耐药、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乳腺癌 脱噬作用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裸鼠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对紫杉醇诱发神经痛的影响及其与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欢 李昭 +5 位作者 赵爽 刘朋 刘飞飞 李蕊 郭跃先 王秀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97-2200,共4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紫杉醇诱发大鼠神经痛的影响,并探讨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体重180~200 g),鞘内置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0),单纯紫杉...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紫杉醇诱发大鼠神经痛的影响,并探讨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体重180~200 g),鞘内置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0),单纯紫杉醇组(P组);Res预处理+紫杉醇组(R+P组);LY294002(PI3K抑制剂)+Res预处理+紫杉醇组(LY+R+P组);Res对照组(R组);正常对照组(C组)。第1、3、5、7天相同时点腹腔注射紫杉醇2 mg/kg,第2、4、6、8、10、12、14天的相同时点鞘内注射LY294002 2.5 μg/10 μl或腹腔注射Res 40 mg/kg,其中LY294002是在给予Res 1 h前完成。5组大鼠分别于腹腔给予紫杉醇给药前1天(T0)、给药后第8天(T1)、给药后第14天(T2)测定50%机械缩足阈值(PWT),第15天快速取纹状体,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纹状体内磷酸化Akt(p-Akt)、总Akt(t-Akt)的表达水平。结果在T1、T2时点,与C组比较,P组和LY+R+P组PWT降低(P=0.000、0.000);与P组比较,R+P组PWT升高(P=0.000)。透射电镜下可见P组和LY+R+P组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化等改变,而R+P组线粒体损伤减轻。与C组p-Akt蛋白表达量(0.42±0.03)比较,R组表达(0.53±0.05)上调(P=0.000),P组(0.28±0.01)、R+P组(0.36±0.04)和LY+R+P组(0.21±0.03)表达下调(P=0.000、0.019、0.000);与R组p-Akt蛋白表达量比较,P、R+P、LY+R+P组的表达均下调(P=0.000、0.000、0.000);与P组p-Akt蛋白表达比较,R+P组的表达上调(P=0.002),而LY+R+P组的表达下调(P=0.006),5组t-Akt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551)。结论Res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纹状体内线粒体损伤,预防紫杉醇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神经病理性疼痛 白藜芦醇 线粒体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大黄素对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及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庆良 周俊峰 +3 位作者 潘敦 黄发昆 石铮 王家兴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49-1651,共3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在体外对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磷酸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用大黄素作为干预因素,时间效应组以含大黄素的培养液分别培养QBC939细胞不... 目的观察大黄素在体外对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磷酸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用大黄素作为干预因素,时间效应组以含大黄素的培养液分别培养QBC939细胞不同时间,剂量效应组分别用不同浓度大黄素的培养液与QBC939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增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B淋巴细胞/白血病-2(bcl-2)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bcl-2、Akt、磷酸化Akt(p-Akt)、核因子(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mTOR、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质的表达。结果10、20、40、80μmol/L大黄素对QBC939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7.3%、28.6%、46.5%和66.4%(P〈0.05),bcl-2、p-Akt、NF-κB、p-NF—κB、mTOR、p-mTOR表达明显下降,Akt表达无变化。结论大黄素抑制QBC939细胞增殖,可能通过抑制P13K/AkVmTOR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大黄素 磷酸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RAD001和LY294002对不同分子特征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斌 杨乐 +2 位作者 孙刚 董朝 马斌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43-2145,共3页
目的 观察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RAD001和LY294002对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PI3 K/蛋白激酶B (Akt)/mTOR信号通路上下游不同靶点联合阻滞对不同亚型人乳... 目的 观察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RAD001和LY294002对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PI3 K/蛋白激酶B (Akt)/mTOR信号通路上下游不同靶点联合阻滞对不同亚型人乳腺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RAD001和LY294002单独或者联合使用,通过噻唑蓝(MTT)实验计算药物半数抑制剂量(IC50).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结果 LY294002和RAD001单药均使能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抑制细胞增殖、阻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用药后各细胞株的抗肿瘤效应明显增强.结论 针对P13 K/Akt/mTOR信号通路的靶向干预可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其凋亡,且通路中不同靶点联合干预的抗肿瘤效应更加显著,尤其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的MDA-MB-231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LY294002 RAD00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磷酸肌醇3激酶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联合抑制对大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博 李春生 +3 位作者 张凯 于威 张怀宇 刘铜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0-570,共1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靶点中最具代表性,但单独应用EGFR抑制剂埃罗替尼及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不能充分抑制肿瘤的生长,使埃罗替尼及雷帕霉素在肿瘤化疗单一用药有很大的障碍。本实验拟对多通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靶点中最具代表性,但单独应用EGFR抑制剂埃罗替尼及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不能充分抑制肿瘤的生长,使埃罗替尼及雷帕霉素在肿瘤化疗单一用药有很大的障碍。本实验拟对多通路联合抑制大肠癌细胞生长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靶蛋白 癌细胞生长 联合抑制 信号通路 哺乳动物 磷酸肌醇3激酶 大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70S6激酶1通路促进胃癌细胞在体外的自噬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雪峰 魏敬妙 +2 位作者 李勇 赵群 范立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98-2100,共3页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0.5、1、2和4 mg/L) TanⅡA作用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24、48、72 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的改变;TanⅡA(1、2和4mg/L...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0.5、1、2和4 mg/L) TanⅡA作用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24、48、72 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的改变;TanⅡA(1、2和4mg/L)作用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自噬小体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的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S6激酶1(p70S6K1)的活性.结果 0.5 mg/L TanⅡA对胃癌SGC7901细胞没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1、2和4 mg/L TanⅡA对胃癌SGC7901细胞则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1、2和4 mg/L TanⅡA组细胞内酸性自噬小体含量分别为(9.77±1.92)、(13.28 ±2.95)和(16.54±3.28)%,与对照组(4.16±0.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m blot结果显示,1、2和4 mg/L TanⅡA作用后胃癌SGC7901细胞中Beclin-1的相对表达量为0.62±0.12、0.71±0.11和0.85±0.13,与对照组(0.37±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和4 mg/L TanⅡA作用后胃癌SGC7901细胞中LC3-Ⅱ的相对表达量为0.48±0.06、0.65 ±0.11和0.86 ±0.14,与对照组(0.31±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1、2和4 mg/L TanⅡA作用后胃癌SGC7901细胞PI3K-Akt-mTOR-p70S6K1活性则下降(P<0.05).结论 TanⅡA可通过抑制PI3 K-Akt-mTOR-p70S6K1信号通路促进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胃癌 自噬 磷酸肌醇3激酶
原文传递
丙泊酚通过上调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激活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抑制体外培养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国强 巩晓洁 +1 位作者 傅蕊 周晓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采用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P)法体外构建缺血/再灌注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采用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P)法体外构建缺血/再灌注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OGD/RP组、丙泊酚+OGD/RP组。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F)法检测皮质神经细胞存活率,AnnexinV-PI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丙泊酚对皮质神经细胞内bFGF,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kinaseB,pAkt)以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kinase1/2,pERKl/2)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小干扰RNA构建bFGF沉默的细胞。结果OGD/RP处理组神经细胞凋亡率为43.2%,经10mg/L的丙泊酚预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降为19.5%。与对照组比较,OGD处理后,细胞中bFGF的含量显著下调(P〈0.05),丙泊酚处理的皮质神经元中bFGF含量显著高于OGD处理组(P〈0.05)。丙泊酚能够上调pAKT以及pERKI/2的表达,激活这两条信号通路。沉默bFGF或者施加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tylinosital3kinase-proteinkinaseB,P13K-Akt)以及p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都会导致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抑制P13K-Akt以及pERKl/2的激活。结论丙泊酚可以通过上调bFGF的表达,激活P13K-Akt和ERK1/2信号通路,增加皮质神经元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糖剥夺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原文传递
低毫安电化学疗法抑制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道抗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侵袭迁移的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炳刚 魏昌晟 +4 位作者 张智 张颂 苏振民 沈义军 王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7-921,共5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ECT)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抗侵袭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1~15C的ECT和(0.05—1.00)μmol/LMK2206作用MDA—MB231细胞24h后的生长抑制率;Transwell实验检测5CECT对细胞侵袭、迁...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ECT)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抗侵袭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1~15C的ECT和(0.05—1.00)μmol/LMK2206作用MDA—MB231细胞24h后的生长抑制率;Transwell实验检测5CECT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改变;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1~10CECT作用MDA-MB231细胞24h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蛋白激酶B(Ak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Transwell实验证实5CECT作用后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下降;RT—PCR结果显示5C、10C的ECT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着ECT电量的提高,侵袭基因VEGF、MMP-2的表达量逐渐降低,5CECT组VEGF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0.591±0.038,MMP-2基因为0.601±0.04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磷酸肌醇3激酶(P13K)/Akt信号通路中的PTEN基因表达量逐渐增高而Akt基因的表达量逐渐降低;相同抑制率的ECT组(1C)和MK2206组(0.05μmol/L)比较,两组降低VEGF、MMP-2、Akt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K,2206组能增高PTEN基因的表达量。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3C、5C、10C不同库仑剂量的ECT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着ECT库仑剂量的提高VEGF、MMP-2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3CECT组VEGF的相对表达量为0.426±0.072,MMP-2的相对表达量为0.214±0.016,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3K/Akt信号通路中的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PTEN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总Akt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相同抑制率的ECT组1C和MK2206组0.05±mol/L比较,ECT组更能降低VEGF、MMP-2的蛋白表达量且更能增高PTEN的蛋白表达量,但MK2206组更能降低p-Akt的蛋白表达量,对总Akt蛋白表达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T具有抗乳腺癌侵袭性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抑制P13K/Akt信号通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疗法 乳腺癌 侵袭性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诱导的Tip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玲娟 杨镛 +3 位作者 杨国凯 马振桓 李国剑 万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99-1202,共4页
目的磷酸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诱导的Tip内皮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培养出血管内皮祖细胞,并将其诱导分化为Tip内皮细胞,将TiP... 目的磷酸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诱导的Tip内皮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培养出血管内皮祖细胞,并将其诱导分化为Tip内皮细胞,将TiP内皮细胞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AMD3100对照组、LY294002对照组、实验组、AMD3100阻断组、LY294002阻断组、外源性PIP3组,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各组中Tip内皮细胞的迁移数。结果实验组迁移到下室的细胞数量[(100.667±4.509)个/高倍视野]较阴性对照组[(16.333±2.082)个/高倍视野]增多(t=29.415,P=0.003),AMD3100阻断剂组迁移到下室的细胞数[(20.333±0.577)个/高倍视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90,P=0.096),AMD3100阻断剂组和LY294002阻断剂组迁移到下室的细胞数分别为(20.333±0.577)、(40.000±2.646)个/高倍视野,均小于实验组(t=30.603、20.102.P=0.019、0.006),而在AMD3100阻断剂组中外源性的加人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产物PIP3,迁移到下室的细胞数[(99.667±3.786)个/高倍视野]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4,P=1.000)。结论P13K/Akt信号通路是SDF-1诱导Tip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下游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Tip内皮细胞 细胞迁移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物反义RNA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志军 齐宇 +5 位作者 曹克鑫 常勇生 甘绍印 朱德奇 赵佳 王忠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X转录物反义RNA(HOTAIR)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食管鳞癌细胞株(购自中国细胞资源种子库),分别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和CRIS...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X转录物反义RNA(HOTAIR)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食管鳞癌细胞株(购自中国细胞资源种子库),分别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和CRISPR/Cas9 KO HOTAIR病毒或CRISPR/Cas9 KO HOTAIR病毒+PI3K/Akt激活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处理,得到对照组(NC组),CRISPR/Cas9 KO HOTAIR组和CRISPR/Cas9 KO HOTAIR+IGF-1组。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lncRNA HOTAIR和Akt 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Akt(p-Akt)、t-Akt和Tubulin蛋白的表达量;噻唑蓝(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最后通过Tanswell测各组细胞迁移。采用双尾t检验。结果通过RT-PCR检测IncRNA HOTAIR在正常食管组织组(1.001±0.115)和食管鳞癌组织组(4.167±0.49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54,P<0.01);与NC组(1.001±0.144)比较,CRISPR/Cas9 KO HOTAIR组(0.051±0.014)的lncRNA HOTAIR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6.55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NC组(1.033±0.060)比较,CRISPR/Cas9 KO HOTAIR组(0.220±0.058)的p-Akt或p-Akt/t-Akt值显著降低(t=10.05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RISPR/Cas9 KO HOTAIR+IGF-1组(0.400±0.029)与CRISPR/Cas9 KO HOTAIR组(0.220±0.058)比较,p-Akt或p-Akt/t-Akt值显著升高(t=1.4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敲除HOTAIR基因对的Akt mRNA检测:NC组(1.033±0.044)与CRISPR/Cas9 KO HOTAIR组(0.936±0.064)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6,P>0.05);CRISPR/Cas9 KO HOTAIR组(0.936±0.064)与CRISPR/Cas9 KO HOTAIR+IGF-1组(1.036±0.102)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MTT检测细胞的增殖,在72 h比较细胞增殖,NC组(6.700±0.289)与CRISPR/Cas9 KO HOTAIR组(2.517±0.306)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58,P<0.01);CRISPR/Cas9 KO HOTAIR组(2.517±0.306)与CRISPR/Cas9 KO HOTAIR+IGF-1组(4.200±0.265)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966,P<0.05)。通过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NC组(1.000±0.029)与CRISPR/Cas9 KO HOTAIR组(0.330±0.049)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98,P<0.01);CRISPR/Cas9 KO HOTAIR组(0.330±0.049)与CRISPR/Cas9 KO HOTAIR+IGF-1(0.608±0.068)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76,P<0.05)。结论敲除HOTAIR基因(KO HOTAIR)通过降低p-Akt水平,降低p-Akt/t-Akt值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迁移。而PI3K/Akt的激活剂IGF-1可以阻止HOTAIR基因敲除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转录物反义RNA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磷酸肌醇3激酶-Rac-Nadrin通路在血小板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静家 刘大东 +1 位作者 庄明峰 孙炳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1-384,共4页
目的 观察磷酸肌醇3激酶(PI3K)-Rac-Nadrin通路在血小板肌动蛋白(actin)细胞骨架重构和细胞形态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志愿者50名,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洗涤血小板,取200μl经正常洗涤的血小板(3&#215;1011/L),设为A组,... 目的 观察磷酸肌醇3激酶(PI3K)-Rac-Nadrin通路在血小板肌动蛋白(actin)细胞骨架重构和细胞形态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志愿者50名,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洗涤血小板,取200μl经正常洗涤的血小板(3&#215;1011/L),设为A组,另取200μl洗涤后的血小板(3&#215;1011/L),用渥曼青霉素(100 nmol/L)预处理后15 min后,设为B组,将两组进行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提取经脂多糖(LPS)内毒素刺激聚集和铺展的两组血小板的总蛋白,进行比较,用鬼笔环肽(Phalloidin)和两组血小板的肌动蛋白丝(F-actin)特异性结合,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分析两组血小板F-actin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血小板内F-actin排列和分布的改变,以及血小板形态的变化.结果 血小板聚集仪检测两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显示,在渥曼青霉素作用下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显示渥曼青霉素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经渥曼青霉素作用的A组血小板,其F-actin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为B组的(58.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B组比较,A组血小板骨架发生解聚,应力纤维的排列和分布以及血小板形态明显改变.结论 PI3 K-Rac-Nadrin通路在血小板F-actin细胞骨架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醇3激酶-Rac-Nadrin通路 血小板 肌动蛋白 细胞骨架重构
原文传递
Notch与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在膀胱癌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庆国 朱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与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13K/Akt)信号通路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与P13K/Akt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在36对膀胱癌...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与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13K/Akt)信号通路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与P13K/Akt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在36对膀胱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然后采用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2S)-N—N-(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_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及P1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分别抑制以上通路,采用MTS法观察2条信号通路对膀胱癌细胞5637与T24增殖的影响,最后检测抑制Notch信号通路后Akt的表达变化,观察2条信号通路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细胞实验各重复3次。结果Notch信号通路与P13K信号通路在膀胱癌中呈活化状态。与瘤旁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Notchl受体升高(2.60±O.37)倍,Hesl升高(1.80±O.24)倍(P〈0.05),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升高。再者,分别抑制2条信号通路后均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抑制Notch信号通路后Hes!下降(3.60±0.53)倍,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表达下降(2.30±0.24)倍(P〈0.05),磷酸化Akt蛋白表达也显著下调。结论Notch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节P13K信号通路在膀胱癌中起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细胞增殖 NOTCH信号通路 磷酸肌醇3激酶
原文传递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的同源基因通过调控乳腺癌扩增性抗原1和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抑制胆管癌细胞QBC939的增殖能力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志刚 石志源 +5 位作者 欧阳玲 李明 苏昭杰 林茜 李凤鸣 李文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88-1690,共3页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的同源基因(PTEN)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4 μg PTEN质粒或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转染72 h后,采用噻唑蓝(MTT)实验和Wester...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的同源基因(PTEN)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4 μg PTEN质粒或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转染72 h后,采用噻唑蓝(MTT)实验和Western blot检测上调或下调PTEN表达对QBC939细胞增殖能力、乳腺癌扩增性抗原1(AIB1)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中重要的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影响。结果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经PTEN质粒转染72 h后,其吸光度(A)值(0.216±0.013)较对照组(0.243±0.002)降低(P=0.026),表明增殖能力减弱,同时AIB1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也明显减少。用siRNA下调PTEN表达,其A值(0.403±0.011)较对照组(0.490±0.033)降低(P=0.013),表明增殖能力减弱,同时上调AIB1蛋白和p-Akt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的同源基因 乳腺癌扩增性 抗原1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增殖
原文传递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在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中的作用
19
作者 吴胜春 石晓明 +2 位作者 杨永宾 吕柏楠 唐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3-663,共1页
组织缺氧是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观察ECV304细胞缺氧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a(HIF—l仪)及磷酸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磷酸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信号通路 脐静脉内皮细胞 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 ECV304细胞 组织缺氧
原文传递
川陈皮素通过下调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诱导凋亡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
20
作者 吴珏堃 邱万寿 +3 位作者 阮莹 林继宗 龙梅珺 李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8-890,共3页
目的体外观察川陈皮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川陈皮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影响;Hoechst33342染色观察川陈皮素处理后细胞形态的变化;膜联蛋白V(AnnexinV)/碘化丙锭(PI)检测川... 目的体外观察川陈皮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川陈皮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影响;Hoechst33342染色观察川陈皮素处理后细胞形态的变化;膜联蛋白V(AnnexinV)/碘化丙锭(PI)检测川陈皮素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川陈皮素处理后MCF-7细胞中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10μmol/L川陈皮素能明显的抑制MCF-7细胞生长(P〈0.05),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10、20、40μmoL/L川陈皮素处理24h后,MCF-7细胞出现细胞核皱缩,凋亡小体,并且细胞凋亡率(13.5%、37.7%、49.96%)随着川陈皮素作用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川陈皮素能引起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比率上升(P〈0.01),磷酸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川陈皮素在体外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乳腺癌 脱噬作用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