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7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与利凡诺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王行海 廖玉萍 +1 位作者 郭建刚 孔祥威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对比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与利凡诺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常规碘伏换药处理后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敷于腿部溃疡处,对照组在常规碘伏换药后利凡诺... 目的对比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与利凡诺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常规碘伏换药处理后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敷于腿部溃疡处,对照组在常规碘伏换药后利凡诺纱布敷于腿部溃疡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缩小率,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创面分泌物。结果观察组治疗第3天及第7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肿胀消退、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时两组溃疡面积缩小率和愈合率无明显变化(P>0.05),自治疗第2周开始以及治疗3周、4周的观察组溃疡面积缩小率和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创面分泌物细菌检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对腿部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更好,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 利凡诺 下肢静脉性溃疡
下载PDF
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在纳米Fe_(3)O_(4)-nZVI类Fenton体系中的降解效果
2
作者 钟金魁 谢亚瑞 +2 位作者 李闻青 谢欣卓 张子涵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83-3193,共11页
用Fe_(3)O_(4)负载纳米零价铁(Fe_(3)O_(4)-nZVI)作为非均相催化剂,与H2O_(2)耦合构建类Fenton体系,以降解水中磺胺嘧啶(SDZ)和磺胺二甲基嘧啶(SMT).通过SEM、EDS、XRD和XPS对Fe_(3)O_(4)-nZVI材料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Fe_(3)O_(4)-nZVI... 用Fe_(3)O_(4)负载纳米零价铁(Fe_(3)O_(4)-nZVI)作为非均相催化剂,与H2O_(2)耦合构建类Fenton体系,以降解水中磺胺嘧啶(SDZ)和磺胺二甲基嘧啶(SMT).通过SEM、EDS、XRD和XPS对Fe_(3)O_(4)-nZVI材料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Fe_(3)O_(4)-nZVI类Fenton体系中H2O_(2)浓度、Fe_(3)O_(4)-nZVI投加量、初始pH及Fe_(3)O_(4)-nZVI循环使用次数对SDZ和SMT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SDZ和SMT初始浓度均为10 mg·L^(-1),H2O_(2)浓度分别为10 mmol·L^(-1)(SDZ)和15 mmol·L^(-1)(SMT),Fe_(3)O_(4)-nZVI投加量为0.8 g·L^(-1),初始pH为3的优化条件下,在180 min时,Fe_(3)O_(4)-nZVI类Fenton体系对水中SDZ和SMT的降解率分别为97.45%和95.51%,Fe_(3)O_(4)-nZVI重复利用4次后,对SDZ和SMT的降解率仍保持在87%以上,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磁回收利用性能.拟一级动力学拟合参数R2均在0.93以上,表明Fe_(3)O_(4)-nZVI类Fenton法对SDZ和SMT的降解过程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且在各因素最优条件下,SDZ的反应速率常数均大于SMT的反应速率常数,这可能与二者的理化性质及分子结构有关,即磺胺类抗生素(SAs)的pKa值和水溶解度越小,疏水性越强,杂环基团上的甲基取代基数目越少,SAs越容易被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nZVI 类Fenton法 磺胺嘧啶 磺胺二甲基 抗生素
原文传递
载磺胺嘧啶聚乙二醇前药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3
作者 常军 曹晓蝶 +2 位作者 刘岩 靳梦月 谭忠阳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141-1145,共5页
以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与一氯乙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氯乙酰聚乙二醇酯,将它与抗菌剂磺胺嘧啶(SD)结合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PEG-SD前药,并进行了红外、核磁和紫外的表征。结果表明,磺胺嘧啶成功接载到聚乙二醇链末端。随着聚... 以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与一氯乙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氯乙酰聚乙二醇酯,将它与抗菌剂磺胺嘧啶(SD)结合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PEG-SD前药,并进行了红外、核磁和紫外的表征。结果表明,磺胺嘧啶成功接载到聚乙二醇链末端。随着聚乙烯醇的分子量降低,其酯化程度增加,接负SD的比例增加。水解实验表明,PEG-SD前药具有长效缓释抗菌的功能。随着分子量的降低,抑菌效果越好。PEG600-SD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μg·mL^(-1)和15.62μg·mL^(-1),具有最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磺胺嘧啶 酯化反应 高分子前药
下载PDF
牛肉粉中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高准确度分析方法研究与标准物质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瑶瑶 杨吉双 +3 位作者 李秀琴 时玲 高燕 张庆合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93-99,共7页
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LC-IDMS)的牛肉粉中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残留测定的高准确度分析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单点校准定量,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0±0.8)%和(100.4±1.2)%,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0... 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LC-IDMS)的牛肉粉中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残留测定的高准确度分析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单点校准定量,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0±0.8)%和(100.4±1.2)%,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0.9991和1.0119。采用添加法制备牛肉粉中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了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和定值,评定了不确定度。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恩诺沙星特性量值为729 ng/g,扩展不确定度为42 ng/g(k=2),磺胺嘧啶特性量值为413 ng/g,扩展不确定度为31 ng/g(k=2)。该标准物质的研制能够应用于食品中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等相关兽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开发和验证等领域,进而保障相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粉 恩诺沙星 磺胺嘧啶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标准物质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新建 刘连成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7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3年7月治疗的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联... 目的研究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3年7月治疗的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疼痛程度、创面愈合率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创面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磺胺嘧啶银乳膏 莫匹罗星软膏 疼痛程度
下载PDF
水葫芦生物炭联合高碘酸盐高效去除水中磺胺嘧啶
6
作者 张悦 袁玉龙 +5 位作者 晏彩霞 姜一晗 苏美淇 丁明军 王鹏 聂明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67-3779,共13页
以入侵植物水葫芦为原料,制备了水葫芦生物炭(EBC),发现EBC能够高效活化高碘酸盐(PI),促进磺胺嘧啶(SD)的降解,且效能优于喜旱莲子草BC和加拿大一枝黄花BC.相较于其他热解温度,500℃条件下制备的EBC(EBC500)可更好地活化PI,在较低剂量的... 以入侵植物水葫芦为原料,制备了水葫芦生物炭(EBC),发现EBC能够高效活化高碘酸盐(PI),促进磺胺嘧啶(SD)的降解,且效能优于喜旱莲子草BC和加拿大一枝黄花BC.相较于其他热解温度,500℃条件下制备的EBC(EBC500)可更好地活化PI,在较低剂量的PI(0.15mmol/L)条件下,20min内可将SD完全去除.随着EBC500和PI投加量的提升,SD的去除速率不断提高.猝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分析表明,碘自由基(⋅IO_(3),⋅IO_(4))、超氧自由基(O_(2)^(•−))、单线态氧(1 O_(2))是EBC500/PI体系降解SD的主要活性物种.同时,在EBC500和PI投加量分别为0.15g/L和0.15mmol/L的条件下,SD能够在较宽泛的初始pH值范围内(5~9)被完全去除.Cl^(−)、SO_(4)^(2−)和NO_(3)^(−)对SD的降解没有显著影响,但HCO_(3)^(−)和腐殖酸会抑制SD的去除.EBC500/PI体系可较好地应用于实际水体中SD的去除,对于其他典型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也有良好的应用潜能,且EBC500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此外,根据6种中间产物,提出了SD的降解途径.通过生态毒性分析和植物种子萌发实验证明,EBC500/PI体系可显著降低SD溶液的生物毒性,说明该体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 高碘酸盐 生物炭 磺胺嘧啶 降解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对大面积烧伤复合皮移植术后创面愈合、细胞因子及瘢痕形成的影响
7
作者 刘驰星 双峰 +1 位作者 李浩 蔡晓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复合皮移植术后创面愈合、细胞因子及瘢痕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复合皮移植术,对照组...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复合皮移植术后创面愈合、细胞因子及瘢痕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复合皮移植术,对照组术后创面行常规消毒治疗,观察组术后创面予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细胞因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CD46、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水平、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21 d,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1 d,观察组血清AngⅡ、CD4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γ-干扰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观察组V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复合皮移植术后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可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细胞因子水平,减少瘢痕形成,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复合皮移植术 磺胺嘧啶 创面 细胞因子 瘢痕
下载PDF
DcMFC-AnMBR耦合系统处理含磺胺嘧啶养猪废水的性能研究
8
作者 司马聪 张新波 +4 位作者 程衍斌 王慧中 杜青 钟玲玲 Huu Hao NGO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75,共8页
构建了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厌氧膜生物反应器(DcMFC-AnMBR)耦合工艺系统,探究了耦合系统处理含磺胺嘧啶(SDZ)养猪废水的产电、污染物去除及产气性能,同时分析了SDZ影响下膜污染特征变化。结果表明:1.0 mg/L SDZ存在下DcMFC-AnMBR耦合系... 构建了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厌氧膜生物反应器(DcMFC-AnMBR)耦合工艺系统,探究了耦合系统处理含磺胺嘧啶(SDZ)养猪废水的产电、污染物去除及产气性能,同时分析了SDZ影响下膜污染特征变化。结果表明:1.0 mg/L SDZ存在下DcMFC-AnMBR耦合系统平均输出电压和库仑效率分别下降了6.11%和7%,耦合系统最大功率密度为35.34 mW/m^(2),COD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8%,平均生物气产量为542.59 mL/d。同时,SDZ的存在使污泥混合液Zeta电位绝对值升高了25.83%,污泥平均粒径减小了14~16μm,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MP)和胞外聚合物(EPS)平均浓度分别上升了7.76%和35.43%。耦合工艺系统运行期间跨膜压差(TMP)始终在0附近,其污染缓解原因可能是电活性微生物对SMP和EPS进行了有效的氧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养猪废水 磺胺嘧啶 膜污染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对烧伤合并多重耐药菌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愈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建伟 王超 +1 位作者 杨凯 宋明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对烧伤合并多重耐药菌(MDROS)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愈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烧伤合并MDROS创面感染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对烧伤合并多重耐药菌(MDROS)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愈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烧伤合并MDROS创面感染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和观察组(给予复方黄柏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每组各43例。比较2组患者创面中医症状评分、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感染病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烧伤合并MDROS创面感染患者采用复方黄柏液、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治疗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控制创面细菌感染,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多重耐药菌 创面感染 复方黄柏液 磺胺嘧啶银乳膏 创面愈合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0
作者 李文蕾 郭玉金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4期469-472,47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磺胺嘧啶银局部治疗烧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联网检索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选取磺胺嘧啶银局部治疗烧伤的随机对照研究(干预措施为磺胺嘧啶银,对照措施为其他材料),检索时间均限定为2... 目的:系统评价磺胺嘧啶银局部治疗烧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联网检索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选取磺胺嘧啶银局部治疗烧伤的随机对照研究(干预措施为磺胺嘧啶银,对照措施为其他材料),检索时间均限定为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对于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其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磺胺嘧啶银与其他材料治疗烧伤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率等指标。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材料比较,磺胺嘧啶银并不能更好地缩短烧伤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1,95%CI=-2.89~2.26,P=0.81);另外,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的感染率(18.09%)与其他材料组(14.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目前的临床研究,与其他材料相比,磺胺嘧啶银在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方面显示出更差的效果;在预防感染方面,磺胺嘧啶银与其他材料之间没有观察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 烧伤感染 META分析
下载PDF
油樟叶渣活性炭对磺胺嘧啶的吸附性能
11
作者 阳新奎 阳亿元 +2 位作者 王永强 王成檬 梁祝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4-47,78,共5页
以油樟叶渣活性炭为吸附剂,研究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不同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pH值等因素对水中磺胺嘧啶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比表面积仪(BET)对活性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磺胺嘧啶初始质量浓度为20 ... 以油樟叶渣活性炭为吸附剂,研究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不同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pH值等因素对水中磺胺嘧啶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比表面积仪(BET)对活性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磺胺嘧啶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投加700 mg油樟叶渣活性炭,磺胺嘧啶去除率达到54.4%,吸附时间越长,吸附效果越好,1440 min后达到吸附平衡;去除率随pH值升高不断降低,酸性环境有利于吸附磺胺嘧啶;吸附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温度超过35℃后,吸附性能下降;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Weber-Morris粒子内扩散方程分析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速率受颗粒内扩散和外表面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叶渣 活性炭 磺胺嘧啶 吸附
下载PDF
磺胺嘧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12
作者 郭晨 尚鹤婷 +3 位作者 霍俊奇 王培征 栗慧 魏东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6期63-70,共8页
为提高动物源性食品中SD(Sulfadiazine,SD)药物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建立快速高效便捷的免疫检测方法,制备特异性强的SD单克隆抗体。采用重氮化法偶联SD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及卵清白蛋白(OVA),制备S... 为提高动物源性食品中SD(Sulfadiazine,SD)药物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建立快速高效便捷的免疫检测方法,制备特异性强的SD单克隆抗体。采用重氮化法偶联SD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及卵清白蛋白(OVA),制备SD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经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UV-vis)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鉴定其偶联成功;免疫原使用4周龄的BALB/c小鼠7只;通过细胞融合、阳性筛选、亚克隆、制备腹水及纯化等过程制备SD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标准曲线。结果表明,SD单克隆抗体效价为1:(8×106),IC50为78.7 ng/mL,与磺胺一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噁唑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78%,0.16%,0.26%,与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经鉴定,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为鼠IgG的2b亚类。获得了抗SD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较高,灵敏度较高,亲和力较好,与其他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率较低,为后续制备SD快速检测试纸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 单克隆抗体 完全抗原 间接竞争
下载PDF
磺胺嘧啶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13
作者 李招群 托梓硕 +2 位作者 郑颖慧 李奇 敬双怡 《市政技术》 2024年第8期238-244,共7页
以磺胺嘧啶为目标去除物,从经过驯化的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能利用磺胺嘧啶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高效降解菌株Y23。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 RNA基因测序、系统发育树亲缘关系分析,以及对不同环境条件下降解菌Y23的... 以磺胺嘧啶为目标去除物,从经过驯化的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能利用磺胺嘧啶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高效降解菌株Y23。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 RNA基因测序、系统发育树亲缘关系分析,以及对不同环境条件下降解菌Y23的菌株量及磺胺嘧啶降解率的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菌株降解磺胺嘧啶中间产物,对降解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高效降解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23菌株的最佳降解环境条件为初始pH值7、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min、菌株接种量5.0%,培养72 h后,其对磺胺嘧啶的降解率可达到81.40%;利用LC/MS检测得到16种中间产物,经分析得到4条降解途径,其中包含氧化、水解开环、去羰基化、脱胺基化等过程。该研究结果为高效处理磺胺嘧啶废水提供了微生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 高效降解 中间产物 降解途径
下载PDF
磺胺嘧啶在自然土壤中的吸附、淋溶及降解途径
14
作者 马瑞 王海芳 王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6-1375,共10页
以太原市北部山区未利用的自然土壤作为供试土壤,基于土柱淋溶方法研究不同深度土壤对2种浓度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Z)(2和5 mg·kg^(-1))的吸附行为、不同时间段SDZ在土柱中的淋溶行为、SDZ的地下水污染指数(GUS)以及SDZ在自然... 以太原市北部山区未利用的自然土壤作为供试土壤,基于土柱淋溶方法研究不同深度土壤对2种浓度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Z)(2和5 mg·kg^(-1))的吸附行为、不同时间段SDZ在土柱中的淋溶行为、SDZ的地下水污染指数(GUS)以及SDZ在自然土壤中短期的降解产物和可能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5 mg·kg^(-1) SDZ(SDZ5)在各个深度土层中的吸附浓度显著高于2 mg·kg^(-1) SDZ(SDZ2),且上层土壤吸附累积的SDZ浓度显著高于下层土壤(P<0.05)。随着淋溶时间的延长,SDZ淋溶速率逐渐变慢,8~10 d后趋于稳定,SDZ5向下淋溶的浓度和速率显著高于SDZ2,SDZ的GUS值为2.99,高于地下水污染指数限值(2.80),其进入地下水的可能性和潜在风险增加。此外,依据SDZ淋溶渗滤液中的16种产物,推测出SDZ在未利用土壤中可能存在5条降解途径。该研究证实了土壤中SDZ的吸附和淋溶行为均具有浓度依赖特性,同时揭示了SDZ在自然土壤中可能的自降解机理,对于研究、识别SDZ的生态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 未利用地 吸附 淋溶 降解途径
下载PDF
可降解微塑料对磺胺嘧啶的吸附行为研究
15
作者 贺艳 王晶 +3 位作者 赵曼 邢越越 谯思 高雯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6,共10页
微塑料作为载体可吸附水中抗生素,对其环境行为和毒性效应产生影响,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可降解微塑料,不同类型可降解微塑料对抗生素吸附行为的研究较少。文章选取目前广泛使用的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可... 微塑料作为载体可吸附水中抗生素,对其环境行为和毒性效应产生影响,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可降解微塑料,不同类型可降解微塑料对抗生素吸附行为的研究较少。文章选取目前广泛使用的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可降解微塑料的代表,以磺胺嘧啶为目标抗生素,系统研究其在不同微塑料表面的吸附特性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LA和PBAT对磺胺嘧啶的吸附在24 h达到平衡,其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746 mg/g和0.716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液膜扩散为主要限速步骤。Freundlich模型对等温吸附过程拟合效果较好,表明2种微塑料对磺胺嘧啶的吸附过程均为非均相多层吸附,且D-R模型进一步表明以物理吸附为主。不同pH值对2种微塑料吸附磺胺嘧啶的影响趋势一致,在pH 4~9范围内,吸附量均随着p H值的增大而降低。2种微塑料的分子结构、比表面积和官能团对其吸附能力及机理影响较大,PLA主要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吸附磺胺嘧啶,而PBAT则通过范德华力、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与磺胺嘧啶结合。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水环境中可降解微塑料与共存抗生素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可降解微塑料作为抗生素载体的能力,为更好地评估这2种污染物的环境风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微塑料 磺胺嘧啶 吸附 机理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磺胺嘧啶粉(水产用)中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含量
16
作者 李应超 高婷 +6 位作者 王亚芳 孙丹 周艳飞 杜继红 巩浩 王旭 张小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7,共7页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磺胺嘧啶粉(水产用)中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含量的HPLC方法。采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水-乙腈-三乙胺(799∶200∶1)(pH 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显示,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分别在25~400μg/mL和...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磺胺嘧啶粉(水产用)中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含量的HPLC方法。采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水-乙腈-三乙胺(799∶200∶1)(pH 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显示,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分别在25~400μg/mL和5~8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回收率在97.83%~101.95%范围内,RSD在0.3%~1.2%范围内,精密度、稳定性和耐用性RSD均小于2.0%。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环保,可用于测定该制剂中2种主药的含量,并能有效提升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 甲氧苄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产养殖
下载PDF
磺胺嘧啶锌软膏在烧伤伤口的抗菌和创面修复作用研究
17
作者 肖益伟 杨新蕾 +2 位作者 雷磊 孟红阳 许建允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评析磺胺嘧啶锌软膏作用于烧伤患者伤口抗菌和创面修复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院内就诊治疗的100例烧伤创面患者纳入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50例,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与观察组(50例,... 目的:评析磺胺嘧啶锌软膏作用于烧伤患者伤口抗菌和创面修复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院内就诊治疗的100例烧伤创面患者纳入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50例,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与观察组(50例,磺胺嘧啶锌软膏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恢复指标、创面细菌含量、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细菌含量分别呈逐渐上升、下降的趋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磺胺嘧啶锌软膏合理应用到烧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确切疗效,该治疗方式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提升肉芽组织生长速率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锌软膏 表皮生长因子 烧伤伤口 抗菌 创面修复
下载PDF
HPLC法检测化妆品中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的研究
18
作者 贠晓斐 张艳霞 +3 位作者 韩锋 钱钰娟 孙颖 刘开玉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79-82,共4页
方法色谱条件是以phenomenex Gemini C18柱(5μm,4.6 mm×250 mm)分离,以乙腈-0.3%醋酸铵溶液(15∶8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0 nm。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线性关系良... 方法色谱条件是以phenomenex Gemini C18柱(5μm,4.6 mm×250 mm)分离,以乙腈-0.3%醋酸铵溶液(15∶8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0 nm。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在91%~104%之间。阳性样品的精密度及稳定性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4%以内,稳定性较好。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可用于同时定性与定量测定化妆品中两种抗生素磺胺嘧啶与甲氧苄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磺胺嘧啶 甲氧苄 化妆品 高效液相色谱-二级线性阵列检测器法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便携硅凝胶负压敷贴治疗褥疮创面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钟启胜 刘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3677-3679,共3页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便携硅凝胶负压敷贴治疗褥疮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褥疮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便携硅凝胶...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便携硅凝胶负压敷贴治疗褥疮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褥疮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便携硅凝胶负压敷贴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5d、10d、15d、20d后两组创面面积相比治疗前逐渐缩小,但不同时间点实验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20d后,实验组分泌物消失情况、结痂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便携硅凝胶负压敷贴治疗褥疮创面效果明显,可加速创面愈合,减少分泌物的同时促使结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创面 磺胺嘧啶银乳膏 便携硅凝胶负压敷贴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治疗四肢Ⅱ度烧伤的疗效比较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20
作者 闫鹤 张威 +1 位作者 许可 唐啸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4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治疗四肢Ⅱ度烧伤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76例四肢Ⅱ度烧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磺... 目的分析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治疗四肢Ⅱ度烧伤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76例四肢Ⅱ度烧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磺胺嘧啶银治疗)和观察组(38例,湿润烧伤膏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4 d。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和创面美学效果,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治疗前和治疗3、7、14 d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结痂时间、色素沉着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创面外观、创面质地及肤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0、IL-6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3~14 d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各时间点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相比,在四肢Ⅱ度烧伤患者中进行湿润烧伤膏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更突出,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对于美观度的需求,有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Ⅱ度烧伤 磺胺嘧啶 湿润烧伤膏 创面愈合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